欧阳修对陶渊明颇为羡慕:“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然而闲居看似简单,却鲜有人能抛弃富贵,甘心贫穷。《咏贫士》告诉我们,陶渊明并不总是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静穆,他的内心也充满着矛盾,他最终能依“道”而行,主要依赖从古圣先贤的事迹中挖掘的固穷精神。
一、 孤云与飞鸟
《尚书·洪范》有所谓“六极”,其四为“贫”。“贫”,孔传:“困于财。”袁行霈认为:“陶渊明隐居之初,生活尚不致贫穷如是。此盖屡遭灾祸,七十岁以后所作。……兹系于宋文帝元嘉二年乙丑(四二五),渊明七十四岁。早于《有会而作》、《乞食》一年,一年后写此二诗时贫穷之状尤甚矣。”
《咏贫士》由七首诗组成。前两首分别吟咏作者当下的生活与情感,后五首则每首吟咏一到两位历史人物,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展示古圣先贤的精神风貌,向他们致敬。
《咏贫士》其一首句以“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暗示了作者的处境。云本为聚散无根之物,更何况离群之孤云。“孤”“独”二字强调了寂寞苦闷之情。李善注:“孤云,喻贫士也。”“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随着时间的流逝,孤云的境遇非但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暗淡失色,不知不觉消失于天空之中,不曾留下一抹余晖。孤云的存在是被人所忽视的,其寂灭没有任何人关注,只是自生自灭而已。孤云意象本于《九章·悲回风》:“怜浮云之相佯。”王逸注:“相佯,无依据之貌。”《九章》是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屈原怀才不遇,被君王放逐,一副忠君热肠,无处可诉,“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他发现浮云如他一般无所归依,对其产生怜惜之情。陶渊明使用孤云这一意象,既是在对古代文化的唤醒与认同,其“有我之境”的表现手法,亦得益于以写哀景怨情见长的屈原。屈原被放逐是君王的昏庸造成的;而陶渊明主动选择归隐,成为贫士,则是由于世道的黑暗,出于避世存身与保存真性情的需要。二者在浊世之中努力保持自身的高洁情操则是一致的。“孤云”是贫士的象征,接下来,一只与众不同的飞鸟再次宣告隐居是陶渊明的必然选择。
陶诗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飞鸟这一意象,如“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等。然而在此诗中,飞鸟这一意象群发生了分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当朦胧的雾气随着朝霞的升起而渐渐散开,众鸟纷纷飞出巢穴觅食,有只飞鸟却迟出早归。李善注:“众鸟,喻众人。”众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隐喻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于仕途的选择,此鸟则隐喻陶渊明出处与世俗异趣。为何异趣?陶渊明解释是:“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故辙”隐喻回归田园。归隐是量力而行的举动,一如《归园田居》的“守拙归园田”。相比于众人之投机取巧以获得现实的好处,“守拙”需要勇气,也要付出饥寒的代价。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潇洒言论,多多少少遮蔽了饥寒带来的压迫感,给人以崇高的道德美感,但臻于道德至境的陶渊明并未在现实中找到能够忍受饥寒的知音,于是他在该诗结尾叹息:“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知音”一词让我们又回到屈原《离骚》结尾那浓重深厚的悲哀之中:“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形容枯槁而上下求索,历经劫难而对故国怀着浓重的悲哀与热恋的诗人,与萧然陋室之中的诗人面影相重叠。我们听到的仿佛不只是陶渊明的咏叹,还有屈原的叹息。
二、 现实中贫士的世界
陶渊明在辞去彭泽令时已经预见到辞官之后必然会陷入饥冻交迫的境地,而且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归去来兮辞》序曰:“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咏贫士》其二中,陶渊明真的陷入了他曾预想的境地:“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这首诗的前三句交代了时令、环境与诗人窘迫困顿的处境。寒凉的岁暮,诗人紧紧拥着粗布衣服,坐在门栏下晒太阳,从中汲取一点温暖。房子周围的花儿都已凋谢,树木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条。这萧条的冬日景象,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而诗人的处境,也与“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时较为充裕的物质条件相比,贫寒了许多。酒壶里倒不出一滴残余的剩酒,本应生出袅袅炊烟的柴火灶,也因无米可煮、无菜可吃而变得冷冷清清。“饥冻”真切地降临到诗人的生活中。《读〈山海经〉》中“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陶渊明一去不复返。诗书还在,但已经被他塞到了座外,太阳偏西了,他都没时间去研读。生存成为了第一位的需要,他需要依靠阳光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打起精神,勉强过活。此时,孔子走到了腹内空空的诗人面前。他的落魄形象与此刻的诗人何其相似。“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遭到围困,绝粮七日。子路愠怒地责问他:“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以“君子固穷”来回答。陶渊明虽未遭到围困,但在闲居中也遇到了与孔子极其相似的窘境,“窥灶不见烟”表明他已绝粮,“窃有愠见言”则表明家人对他不乏抱怨。《咏贫士》其七云:“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尽管陶渊明也曾说过“室无莱妇”(《与子俨等疏》),但他对妻子是理解的,也是充分爱护的,因此赋予了其“仁”的称号。不过陶渊明对自我的期许是修养真性,保持善名,这是他的夙愿,不能因生活困苦而轻易否定:“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孔子对君子固穷的肯定,为现实中如孤云、失群鸟般失落的陶渊明给予了宝贵的精神支持。他以“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收束这首诗,“此”即代指孔子和像他一样固穷的古代的君子、贤人,正因为有了他们,陶渊明孤寂、落寞的情绪才能得以缓解,才能欣然接受眼前萧瑟、冷清的一切,理解妻子的愠怒,怡然度过这笼罩着贫困与饥饿阴影的岁暮。
三、 古圣先贤的身影
从《饮酒》其三(荣叟老带索)开始,陶渊明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生活着古圣先贤的纯洁世界。出场的贤人分别是:九十岁鹿皮带索、鼓琴而歌的荣启期;捉襟见肘、纳屦踵决而弦歌不辍的原宪;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黔娄;困于积雪之中不肯干人的袁安;见钱入即弃官的阮公;与世俗息交绝游、举世仅有一位知音的张仲蔚;辞官而归忍受清贫的黄子廉。这些先贤进入陶渊明的诗歌,是他经过精心挑选的结果。下面以荣启期和原宪为例加以说明。
这两位先贤与孔子的生活时代基本平行。《列子·天瑞》记载:“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士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荣启期认为,单是上天所赋予的基本属性,如性别、年龄、长寿,就足以让人快乐。贫,是士人的常态,死,是生命的必然归宿。生活的贫苦,生命的终结,都是士人一生中必然经历的经过和结果,如果认清了这是宿命、天命使然,固穷就会变成情感上能够轻易接受的事情,不需要付出意志的极大努力。南朝墓葬中,荣启期与竹林七贤一起成为墓砖所刻画的人物,与他对生死穷通的豁达态度密不可分。陶诗的两大主题:贫困与死亡,在荣启期的这段对话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而他对荣启期的描述“欣然方弹琴”,也着重突出了荣公之乐。
原宪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及门弟子。《韩诗外传》载:“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揉桑以为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屦则踵绝。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宪贫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匿,车马之饰,衣裘之丽,宪不忍为之也。’子贡逡巡,面有惭色,不辞而去。原宪乃徐步曳杖,歌《商颂》而返。声满于天地,如出金石。”
原宪尽管贫穷,但在“仁义之匿”的前提下,纵然乘肥马,衣轻裘,他也不愿为之。他明确指出,无财谓之贫,无德(“学而不能行”)谓之病,暗示子贡之富并不值得钦慕。“仁义之匿”的前提,也让我们意识到固穷气节的高尚所在。在不违背仁义的情况下,君子是无需固穷的。孔子曾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不可求”的前提正是“不义”,即原宪所说的“仁义之匿”。陶渊明“岂望袭轻裘,苟得非所钦”,既是对孔子所说的“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的诗性演绎,也是对子贡“乘肥马,衣轻裘”的物质至上主义的轻蔑。原宪的回答再现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他“捉襟见肘、纳屦踵决”的生活困境,正是对孔子“君子固穷”训诫的完美实践。贫穷在这种历史语境下被赋予了“仁义”的道德内涵。陶渊明选择“清歌畅商音”来表达原宪的固穷情操,包含了对儒家“固穷”思想的肯定。而“清”“畅”二字,更赋予了人格和声音的双重美感。子贡作为世俗士人的形象,除在《韩诗外传》中被刻画成一个失败者,带着内心的不安和惭愧的脸色默默离开原宪所居住的陋巷外,在《咏贫士》中也遭到陶渊明的批评——“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辩”字让人想起孟子的“吾岂好辩也哉,吾不得已也”,但子贡此处并没有孟子的家国情怀,没有浩然之气,只有俗人固有的对贫富贵贱的成见。
《咏贫士》其三的情感是波澜起伏的。荣叟是道家人物,天生善于“自宽”,他可以毫不费力地固穷,并从中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原宪对孔子的“固穷”精神确实做到了“学而能行”,但他需要为身体力行固穷而付出艰苦的努力;陶渊明则在儒道之间跳进跳出,他有适合隐居的天性(“偶爱闲静”),但也需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力来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平静和满足(“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咏古圣先贤的贫士时,陶渊明经常不自觉地留下旁白,表达他的情感波动、思想变化。相比于出场的主角,他的旁白很突出,让人印象深刻。主角的演绎与旁白的穿插,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为我们演绎了关于贫士生活的生动话剧。
四、 回忆的作用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不断回忆那些隐居的古圣先贤,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寂寞潦倒的隐居生活找到精神支撑。而他之所以甘心隐居,其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向往自然的心性。陶渊明充分了解自己“性刚才拙”的天性,如果勉强出仕,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他的不少诗句都表明了这一点:“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等。苏轼“挂冠不待年,亦岂为五斗”的说法是正确的,陶渊明在官场之中,时时感到难以忍受的束缚,甚至在征程之中,先已抱了“心念山泽居”“暂与园田疏”的念头,做好了辞官归田的准备,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只是个导火索而已,归田是他迟早的选择。
其二,惧祸的心理。世道黑暗,宦海沉浮,与其遭遇不测再后悔,不如及早抽身。所以《与子俨等疏》云:“自量为己,必贻俗患。”《感士不遇赋》亦云:“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必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其三,悟道之举。人生短暂,祸福难测,不如与仁义为伴,顺性而行:“所以贵我身,其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咄咄俗中恶,且共从黄绮。”“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岂不知其极,非道固无忧……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陶渊明的隐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对自然的向往使得他在田园之中能寻找到真正的快乐,而性刚才拙的个性,使他不得不“量力守故辙”,于山野田园之中终老此生。贫士的共同之处在于气节。然而现实中的人聪明伶俐,八面玲珑,尽管有不少隐士或言谈高妙的玄学家,他们并非陶渊明的同道。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渊明与一般贪求荣利而在思想上求摆脱的隐士不同,他不慕荣利,遗世独立,是真正的隐士。他的闲居看起来简单却极难实践。陶渊明老年时饥寒交迫、箪瓢屡空,甚至不得不叩门乞食。现实生活中几乎无人可以理解他的行为,妻子对他也多有抱怨。他陷入极度的孤独之中。幸好浩瀚的中国文化孕育了众多品德高尚的贤人,他们志存高远,是现实中的贫士,精神上的贵族。在邈远的文化记忆中,陶渊明发现自己不再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独者,而有着众多的同路人。他积极主动融入了古贫士这个群体,发掘他们身上所蕴含的宝贵的精神品质,弥补现实生活中没有同道的遗憾。他终于为自己抛弃尘世宦途、栖迟衡门的抉择寻找到了固穷的意义,恢复了坚守贫寒生活的勇气。因此,尽管《咏贫士》的前两首对现世困苦生活的描绘笔调有些沉闷忧郁,但在这组诗的结尾,陶渊明摆脱了一切顾虑,用高亢、明亮的语调,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心声:“介焉安其业,所乐非穷通。”“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对现代的读者而言,《咏贫士》不仅叙述了老年陶渊明在极度困难的隐居生活中砥砺精神的过程,也为我们抵抗现世的浮华与诱惑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千载而下,陶渊明实际上已与孔子、荣启期、原宪、黔娄、袁安、阮公、张仲蔚、黄子廉一道,成为了文化记忆中的另一座丰碑。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闲情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赋作。这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闲情赋》全文赏析,欢迎参考~
《闲情赋》比较长,我们来简单地看一看。他说“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何”就是多么的意思,“旷世”就是说这个时代没有的,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瑰”是美玉、美好的意思,“逸”是飘逸、出群,与众不同,“令姿”,美妙的姿态,他说那是多么美好的、与众不同的姿态,“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秀群”,“秀”是草木的那个花开出来,她是在一群人之间,你要看到她是杰出的,特别美好的,“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她表现出来倾国倾城的美丽的颜色,她所希望的是“有德于传闻”,不但是容色的美丽,而且希望美好的品德能够传闻,能够流传,能够把美好的品德流传下来。“佩鸣玉以比洁”,她身上佩着鸣玉,古人身上都有佩玉,玉是代表一种美好的品德,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守身如玉”,说一个人持守自身的品德,像拿着一块贵重的玉石,不能够让它有一点的瑕疵,你要把自己的品格像一块玉一样地珍重保存。“佩鸣玉以比洁”,跟玉一样的洁净,“齐幽兰以争芬”,有幽兰一样的芬芳,“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她虽然有那种多情的柔情,可是她的柔情不在世俗之间,她不是那种庸俗的、卑下的感情,“负”,就是内心怀抱的,她内心怀抱着也者高雅的志意,像高天上的青云一样。
“悲晨曦之易夕”,她悲哀生命的短促,“曦”是晨光,晨光熹微,你堪她早晨的光影,转眼之间就到了黄昏。“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她哀感人生是如此的忙碌,是“长勤”,人生是短促的,人生是忙碌的,“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殷”是厚重,说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一世不过百年,那百年之中为什么我们的欢笑这样少、而悲哀这样多呢“褰朱帏而正坐”,“褰”就是拉开,他说这个女子拉开她那个红色的帷幔,端正地坐在里面,“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泛”是流传,她弹瑟的声音流过去, 凄清的弹瑟的声音就流传出去,“以自欣”,她以这个作为她的喜乐,她喜欢弹这个音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弹瑟当然是手指在弹,所以就看她的手指在动,你的眼睛就送着她的手指,留下她美好的手指的姿态。“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弹的时候她手在动,衣袖也在动,古人不是像我们穿这么紧的袖,古人的袖子都很肥,所以“攘”就是举起来动的样子,那个洁白的衣袖“缤纷”,那个袖子就像飞舞一样的,长袖在缤纷地飞舞。“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瞬”就是眼睛这么一动,说一瞬之间,就是眼睛这么一动。她的美丽的眼睛一动,“流眄”,就流过来看你一下子。“含言笑”,就是她要说话啊,还是要微笑啊你看不出来。她好像有一种表情,可是没有具体的言语,也没有具体的'欢笑,就是说表情在似有似无之间。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她弹瑟弹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景落西轩”,这个“景”字就通“影”字,日光。她弹这个音乐,弹到一半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景落西轩”。他刚才不是说人生是短暂的吗“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你无论有多么美好的本质,无论你要表现什么美好的才能,曲调还没有弹一半呢,而日光已经从西边的窗前落下去了。“轩”就是窗了,太阳从西边沉没了,所以光影就从西边沉没了。“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商”是一种悲哀的声音。欧阳修的《秋声赋》说,秋天你听那干枯的树叶哗哗的响声,就是“商声也”。所以不但是太阳西斜了,而且季节也到了秋天了,那悲哀的商声就敲响了园林,那树上都是一片商声,一片干枯的树叶的声音。“仰睇天路,俯促鸣弦”,这个女孩子仰望一下高天,她不是“负雅志于高云”吗她所向往的是高天上的青云。“仰睇天路,俯促鸣弦”,她低下头就把瑟弹出非常急促的声音,因为人生也是短促的,光阴也是短促的,“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你看她的精神,你看她的仪态,那是如此的妩媚,她的举止姿态真是安详。我们说有的人你看她就好像老是慌慌张张的、安不下心来的样子,而有的人不管是怎么忙怎么快的动作,她的精神的表现也是安详的。“妍”是美丽,如此的安详而美丽。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所以她就弹奏了那种凄清的声音,而这种凄清的声音就感动了我,“激清音以感余”,我就希望能够跟她“接膝”,就是膝盖相接,能够坐在她的对面跟她有一个交谈,“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所以我就想不但是走到她的对面跟她交谈,而且跟她“结誓”,我要跟她说,我真是欣赏她,我愿意跟她永远地相知,“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可是我就想,我这样走过去就违反了礼法,我不可以。古代的女子,象李商隐《无题》说的,“十四藏六亲”,女孩子到了十四岁,就不可以出来见人了,不用说一个陌生人,就是疏远的亲戚都不可以出来见面了。所以我听到她的音乐这么美好,我愿意跟她对面谈一次话,可是我担忧的是“冒礼”,就是违反了礼法,“愆”就是罪愆,就是说不合理的意思,他说我担心这个恐怕是不合礼法的,“惧冒礼之为愆”。说我自己不能去,“待凤鸟以致辞”,我就等着,有没有一只象凤凰一样美丽的鸟能够给我传一句话呢“待凤鸟以致辞”,可是那个凤鸟还没有来,“恐他人之我先”,我就担心别人会不会比我先去跟她交往了呢他说“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所以我心中就是如此的惶惑不安,我怎么才能够跟她认识是“魂须臾而九迁”,所以我的精神就不能安定,就是须臾、片刻之间,“九”是极言其多,“迁”就是摇动的样子,表示我的精神之极度不安定。所以他就说了,我没有机会跟她见面,也没有人给我传一个消息,后面就是陶渊明最有名的一段话,就是陶渊明的“十愿”,他许下的十个愿望。十个愿望是什么呢
他说“愿在衣而为领”,他说如果在她的衣服,我就希望变成她的衣服的领子,“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这个领子就可以承接着她那美好的头发上的芬芳。“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他的十愿每一个后面都跟着一个“悲”,悲就是落空,其实他所写的十愿就是十个落空。所以他说我在衣服就愿意变成她的领子,可是我恐怕到晚上的时候,“悲罗襟之宵离”,罗襟就是她的罗衣,到晚上她就把衣服脱下来了,“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而秋夜是这样的寒冷、这样的凄清、这样的漫长,我就再也接触不到了,只有等到她明天早上再穿这件衣服,我才能够“承华首之余芳”了。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裳就是下裳,衣是上衣,裳是她的裙子,如果是再她的下裳的裙子,我就愿意变成她裙子上的一条腰带,“束窈窕之纤身”,我这个腰带就围束在她那么窈窕的腰身之上。可是呢,他说“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随着天气的变化,一下暖一下冷,她就把这个裙子脱掉了是不是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如果在她的头发上,我就愿意变成她头发上的头油,泽就是光泽,头油。“刷玄鬓”,玄是黑色,这头油就刷在她黑色的鬓发之上,然后这头发就垂在她的肩上了。“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我就悲哀这个美人常常洗头,她一洗头就用热水把我冲跑了,白水就把头油冲跑了。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如果在她的眉毛上,我就愿意变成她画眉的那个黛色,“黛”就是画眉的那个黑的颜色,“随瞻视以闲扬”,随着她的眼睛看来看去,我这眉毛上的黛色也可以跟着到处扬动,所以“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他说我就很担心,虽然这个脂粉、我的黛色还没有脱落,可是“或取毁于华妆”,她说要化一个更美的妆的时候,“华妆”就是艳丽的化妆,“取毁”,她就把我洗掉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如果是铺在她床上的席子,我就愿意变成她的一领席子,“安弱体于三秋”,就将她那柔弱的纤弱的身体睡在我这个席上,可是“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这个席子是竹席了,说三秋她还睡这个竹席,可是我就悲哀到了冬天呢,“文茵”就是有花纹的厚褥子,“代御”,御就是用,她就用那个厚褥子了。我要再见她,“方经年而见求”,“经年”,只有明年夏天她才会需要我这个席子了。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如果是丝线呢,我就愿意变成她的鞋子,如果我这块丝绸变成她脚上穿的绣花鞋的话,我就可以“附素足以周旋”,依附在她洁白的脚上,随着她周旋,走来走去。可是“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可是我就悲哀,她有行就有止,“有节”,有一定的节制,有一定的变换,有时候走有时候停,所以到晚上就“空委弃于床前”,就把我脱在床前了。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如果是在白天,我就愿意变成她的影子伴随着她的身体,她走向西,我这影子就跟着她向西;她走向东,我这影子就跟着她向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可是我就悲哀,有时候有树,这个树有很浓密的树荫,影子就不见了,我就不能伴随着她了。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楹”是两个窗柱之间,他说如果是在夜里,我就愿意变成一根蜡烛,照亮她美丽的容颜。“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扶桑”就是东边太阳出来的地方,那我就悲哀,等到明天早晨太阳的光线上来了,我这蜡烛就悲吹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如果是竹子呢,我就做成一把扇子,握在她温柔的手腕里,给她送上清凉的风。“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我就悲哀秋天的白露下来了,“顾襟袖以缅邈”,她就不用这个扇子了,就把我丢开了。这里其实用的是汉朝班婕妤的那首诗,班婕妤说有一块丝绸,裁成一把团圆的扇子,我就老随着你,给你送美好的风,可是秋天来了,你就把扇子收起来了,秋扇就见捐了。所以他说“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缅邈”就是离开你的衣袖很远了。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如果是木头的话呢,我就愿意变成一段梧桐的木材,这个梧桐的木材就可以做成琴,放在你的膝上弹奏。“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可是人有的时候欢乐完了就悲哀了,所以你就把我推开了,你就把膝上的鸣琴推开,“辍音”,你就停止了,不再弹了。这一共就是十个愿望。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他说我考察、反省了一下,凡是我的愿望都是不能长久的。我愿意做你的衣服上的领子,可是你会把我脱下来;我愿意做你衣服上的带子,你也会把我脱下来;我愿意做你的鞋子,鞋子你有时候也抛开了。所以天下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我内心有这么多的感情,感情为什么说是“劳情”呢你如果心里怀念一个人,心里老想着一件事情,你的心永远不放松,你的心当然是“劳”了。所以我“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我中心这样劳苦地思念,可是我没有机会跟你诉说,“步容与于南林”,我就出去散步,“容与”是慢慢地散步,我就到南方的那个树林去漫漫地散步,“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那个南林里有木兰树,木兰树上有露水滴在我身上,我还走在一棵高大的青松之下,在那个树荫底下,“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他说我在散步,“步容与于南林”,我就盼望,“傥行行之有觌”,倘若就在我散步走来走去的时候,我忽然间看见你了,你忽然间在我的路上出现了,“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所以我的内心又欢喜又害怕,我希望看见你,我又害怕碰见你,所以“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终于没有见到你,竟然又感到寂寞。所以我现在只是我内心的“悁想”,内心的怀念、内心的思念,白白地寻找了。他说“敛轻裾以复路”,“裾”就是衣服的下摆,我就把我的衣襟往上提起来,走回我原来的那条路,所以“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看到西下的斜阳,我就发出叹息了,“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矜颜”,“徙倚”是来往徘徊的样子,我就“步徙倚以忘趣”,这个“趣”就通“趋”,他说我希望跟那个女子碰见,但是我一直没有跟她碰见,那我心里边就是怀着这种思念的感情,在这里走来走去,“以忘趣”,我要到哪里我忘记了,我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内心都是我刚才希望遇见又没有遇见的这种感情。所以我就来回在这里徘徊,忘记我要到哪里去了。“色惨惨而矜颜”,所以我的脸色这样悲惨,这样凄惨。他说这个时候呢,就是“叶燮燮以去条”,不是秋天吗那个叶子“燮燮”,哗哗哗的叶子的声音,就离开它的枝条,树叶就都落下来了,“气凄凄而就寒”,那个天气在太阳落下去以后就越来越寒冷,“日负影以偕没”,太阳带着它的光影消失了,“月媚景于云端”,月亮的光影就出现在白云之上,“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他说我这个时候就好象我本来划着一只船,现在我没有船桨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了;又好象我在爬一个山崖,又发现我没有办法再爬上去了。“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毕昴”都是星星,这个星星就照在我的床前,已经是深夜了,“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天气就很寒冷,“炯炯不寐,众念徘徊”,“炯炯”是眼睛睁得很大,我就不能够成眠。“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我就起来整理我的衣带,等着第二天早晨的天亮。这个时候我的那个台阶上都挂满了繁霜,“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那个鸡的翅膀还收着,鸡还没有叫;“笛流远以清哀”,远方的这个笛子传过来那么凄清的悲哀的声音,“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开始的时候这个声音这样的微妙、这样的繁密,这样的悠闲、这样的和平,最后是发出嘹亮的声音,“藏摧”,“藏”就是你中心的深处,“摧”,那个摧折的、哀悔的声音,所以这个笛声变得这么悲哀。“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我就想,那个女孩子是不是就在我的附近,我要托天上的流云把我的怀抱、感情送给她,“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但是天上的流云就消逝了,行云不说一句话,而光阴就“奄冉”,慢慢地都完全过去了,所以他说我是“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我白白地这么勤劳地思念,就是一直在不断地思念,我自己如此的悲哀,可是我跟她最终还是“阻山而滞河”,好像中间隔着一座高山,隔着一条长河,我永远没有办法跟她接近。“迎清风以祛累”,所以我就迎着早晨的清风,我希望清风把我内心的烦累祛除,吹走。“寄弱志于归波”,我就把我内心这点微弱的志愿寄托在那流回去的流水,“归波”就是流水。
他最后说了,“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他说我就觉得,“尤”就是怨尤,我就怨恨这种《蔓草》的聚会是不应该的,那什么叫做《蔓草》的聚会呢所以你要知道中国文学的传统。《诗经》上有一首诗就是《野有蔓草》,《诗经》不是有十五国风吗《野有蔓草》属于《郑风》。《论语》上说“郑声*”(《卫灵公》),因为《郑风》里边写了很多男女欢会的这种歌诗,所以《郑风》的《野有蔓草》是写的男女的欢会: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就说野地里有这么多野草,上面有很多的露珠,有一个很美丽的女子,她是如此的美妙,我跟她偶然之间相逢了,我们两个人就有一个美好的约会。陶渊明所以说了,“尤《蔓草》之为会”,“尤”就是责备,说责备《蔓草》的这种幽会,就说随便一见面就欢好了,这是不对的。“诵《召南》之余歌”,所以我们要歌诵的是十五国风里边《召南》的这种歌辞,《周南》、《召南》都是比较雅正的。那《召南》说什么呢《召南》里也有一首歌辞,叫做《行露》,说“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厌浥”是这个露水的样子,地上有很多的露水,我不轻易地走到这个露水之上,是“谓行多露”,我不愿意走在这么多的露水之上,露水就沾湿了我的衣服。就是说我不随便做一种行为举止而沾惹上任何的污秽,这是《召南》上说的,“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我不能够沾上这样的露水。所以陶渊明说“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说现在我就把我所有的思念都放下来了,我只是表现我内心的一点忠诚,“憩遥情于八遐”,“憩”就是寄托,我把我的遥远的那种怀思想念,寄托在八荒的遥远的地方。李太白有一首诗,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最后李白说什么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所以我把我的感情收回来了,我要把它寄托在那个高远的八荒的那种遐思之中,“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我们刚才说了,中国批评这个诗,说哪一首诗是好诗,哪一首诗是坏诗,就比较注重诗里边的内容的情意,我们说杜甫诗为什么是好的因为杜甫所表现的感情都是合乎伦理的,杜甫诗里所表现的感情对于国、对于朝廷、对于家、对于妻子兄弟,都完全是合乎家国伦理的感情,那真是博大深厚,他所关心的是广大的人民。李商隐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的身体不能象那个彩凤,我不能够跟你并肩双飞,但是我心里面有一点灵犀跟你相通,这种感情也写得很动人,但是这跟杜甫的合乎伦理的感情是不同的。
作品原文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作品简介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作品译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作品赏析
这篇辞赋,不仅是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正文以“归去来兮”开篇,意即“回家去啊!”开门见山地喝出久蓄胸中之志,好像长吁一口闷气,感到浑身轻松自在。“田园将芜胡不归?”以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回顾当时为了谋生而出仕,使精神受形体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现在已觉悟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作者引用《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的歌辞:“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加点化,形神俱似。“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则是觉醒和决绝的宣言。他看穿了官场的恶浊,不愿同流合污;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一种悔悟和庆幸之情溢于言外。这一段是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寓理于情,读来诚挚恳切,在平静的语气中显示出思绪的变迁和深沉的感慨。
以下想象归家途中和抵家以后的情状:“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写船行顺风,轻快如飞,而心情的愉快亦尽在其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写昼夜兼程,望归甚切。问路于行人,见暗自计程,迫不及待;惟其如此,方恨路程之长,而嫌时间过得太慢。“恨晨光之熹微”,正是把心理上的归程之长化为时间之慢的感觉,以表现其急切盼归的心情。“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写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简直像小孩子那样天真。“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欢迎主人辞官归来,主仆同心,长幼一致,颇使作者感到快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惋叹之余,大有恨不早归之感。所喜手植的松菊依然无恙,樽中的酒也装得满满的。松菊犹存,以喻坚芳之节仍在;有酒盈樽,则示平生之愿已足。由此而带出:“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四句写尽饮酒自乐和傲然自得的情景。《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辞楚王之聘,妻子很支持他,说:“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审容膝之易安”,这里借用来表示自己宁安容膝之贫居,而不愿出去做官了。这与“三径就荒”一样,都是引用同类的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自然合拍,而且显得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
接着由居室之中移到庭园之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八句写涉足庭园,情与景遇,悠然有会于心的境界。你看他: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起头来,望望远处的景色;举凡白云出山,飞鸟投林,都足以发人遐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作者就像那出岫之云,出仕本属于“无心”;又像那归飞之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景翳翳以将入”,写夕阳在山,苍茫暮色将至;“抚孤松而盘桓”,则托物言志,以示孤高坚贞之节有如此松。这一大段,由居室而庭园,作者以饱蘸诗情之笔,逐层写出种种怡颜悦性的情事和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展现了一个与恶浊的官场截然相反的美好境界。
下一段再以“归去来兮”冒头,表示要谢绝交游,与世相忘;“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听家人谈谈知心话,以琴书为亲密的伴侣,尘俗不染于心,也足以乐而忘忧了。“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躬耕田园的生活,在作者笔下显然已被诗化,这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浪漫的抒情。“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写农事之暇,乘兴出游,登山泛溪,寻幽探胜。“崎岖经丘”承“或命巾车”,指陆行;“窈窕寻壑”承“或棹孤舟”,指水路。音节和谐优美,读来有悠游从容之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触景生感,从春来万物的欣欣向荣中,感到大自然的迁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暂,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虽然略有感喟,但基调仍是恬静而开朗的。这一段承上启下,把笔触从居室和庭园延伸到郊原和溪山之间,进一步展拓出一个春郊事农和溪山寻幽的隐居天地;并且触物兴感,为尾段的抒情性议论作了过渡。
尾段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可以看作是一篇隐居心理的自白。“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是说寄身天地之间,不过短暂的一瞬,为什么不随自己的心意决定行止呢?“胡为遑遑欲何之?”是对汲汲于富贵利禄、心为形役的人们所发出的诘问;作者自己的态度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既不愿奔走求荣,也不想服药求仙;他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良辰胜景,独自出游;除草培土,躬亲农桑;登山长啸,临水赋诗;一生志愿,于此已足。植杖耘耔,暗用《论语·微子》荷蓧丈人“植其杖而耘”的故事;登皋舒啸,则似用苏门山隐士孙登长啸如鸾凤之声的故事。作者分别用以寄寓自己的志趣。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收束全文,表示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这是作者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虽然不免消极,但确乎发自内心,而且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引身而退的痛苦反省,带有过来人正反两面的深刻体验;因而不同于那种高谈玄理,自命清高的假隐士。
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有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而自然纯真可亲。王若虚曾指摘《归去来兮辞》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追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对此,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已有辩正,并援引周振甫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可喻矣。”钱钟书认为此文自“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经”,其谋篇机杼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陶渊明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名家点评
北宋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北宋苏轼: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北宋李格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南宋朱熹:其辞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他是永远的绿巨人!
要说的是,这里的绿巨人和大片里的“绿巨人”没有一点关系。
我只是用他来表达我对陶渊明的敬意。
“绿”是就他的生活状态而言。 他就像一株绿色的植物,最自由最真实地生长,没有施肥浇水,没有剪枝掐尖,自然地享受阳光地照耀,清风地抚摸。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而我们大多数人,却不是这样的自然的人,绿色的人,而是 社会 的人,是一个个的套中人。在一个个套子里规规矩矩地生活,活成生活需要的样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比他更绿色更纯粹地生活的人吗?
而“巨人”是就他对后世的影响而言。 当他的生命之绿越来越蓬勃越来越茂盛,直到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无数的人走累了,就在它茂密的绿荫下放下前行的担子来歇一歇,它鲜润活泼的绿色,总会洗去他们一路的风尘,给他们心里带来一抹清凉。在树下躲避风雨的时刻,他们都不禁仰视,不禁赞叹这一方绿意,是如此地贴近他们的灵魂。
这其中就有我们的大诗人李白,李白在诗中这样写到:
有我们的大诗人杜甫,杜甫在诗中这样写:
有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他在诗中这样表达对陶渊明的倾慕:
……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怎能不说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因而我称呼他——绿巨人!
写他,怎么会不写这个故事。
当我们仗剑行走天涯的时候,都有着万丈的雄心,要去改变眼前这个世界。只是当有一天改变世界的理想落空,雄心消磨殆尽,我们是否还能骄傲地说:
虽然我没有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我能够保持自己不为这个世界改变。
而陶渊明就做到了这一点。
“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身为名将陶侃之后的陶渊明,当然也渴望像先祖那样跃马扬鞭,建功立业。但现实却将他“猛志逸四海”的梦想击得粉碎。
几次出仕,历任祭酒,参军,彭泽令。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官职,这和他“大济苍生”的理想相差甚远,但在东晋那样森严的门阀制度下,家道中落的他根本没有机会成为 社会 中坚,沉沦下僚,仰人鼻息,这让他压抑无比,感到窒息。
当小吏告诉他,应当束带去迎接督邮的检查时候,他终于再也忍不住长叹一声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耶!”
自此再未出仕。
多年以后,江州刺使檀道济前来探望他,彼时他已挨饿多日。但当檀道济以刘宋王朝为“文明之世”,劝他出仕为刘宋朝廷效力,以博取一个远大的前程的时候,他只是冷冷地看了一下这个自己昔日的的同僚(两个人都曾在刘裕帐下做参军),悠悠地说了一句:
“ 潜何敢望贤,志犹不及也。 ”
想在刘宋王朝大有作为的檀道济听了,当然不喜。留下粱肉失望而去,而挨饿数日的陶渊明却将檀道济的馈赠全都扔掉,以示决绝。
他挨饿宁肯乞食于农家,也绝不接受这有征召意味的 美食 。檀道济的心越诚,他拒绝之意越坚!
公元436年,功高震主的檀道济被他口中的“文明之世”的君主宋文帝杀害,死前慨然长叹:“乃复坏汝万里长城!”
不知道这时他有没有想起陶渊明昔日的拒绝,陶渊明拒绝的不是他的情意,而是他背后的这个所谓的“文明之世”。
哪里会有什么“文明之世”呢?如果真的有,还会有谁向往那个虚构的桃花源?窗外的南山静穆无语,恰如隐士的隐居之心。
自从更名为“潜”,他就没有打算再浮上来。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改变自己的志向,他的隐居不是作秀,而是尊重自己的干净的心。
几百年以后,当我们的大诗人李白慷慨歌曰:
人们在他的诗里远远地看到了陶渊明的影子,虽然远,却又那么真切,仿佛他从来就没有走远。
“一曲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这是元好问对陶渊明的诗的评价。可是用在他的人身上,竟也是无比的妥帖。
他真的是一首山野的清歌,天然没有虚饰,真淳而不造作。终其一生赤子其人,赤子行人。
如果说他“猛志逸四海”的一面,是因为他的身上流淌着意气风发,壮志在胸的陶侃的血液,那么“性本爱丘山”的率性洒脱,则真是得其外祖父名士孟嘉的真传。
孟嘉是谁?
历史 上有一个“孟嘉落帽”的典故,说的就是他。
孟嘉曾是大将军桓温手下的参军,深得桓温的敬重。其人好酒放达,任性潇洒。颇有竹林七贤之风,在一次宴会上喝酒喝得酣畅,以致帽子掉了也没有察觉。当在座的人写诗文嘲笑他的时候,他也以文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这样悠游自在的风范,在当时就为人倾慕,后世也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诗篇里,大诗人李白就曾经这样顶礼膜拜:“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自幼丧父的他,从小就和母亲妹妹寄住在外祖家,耳濡目染,外祖孟嘉的这种淡泊洒脱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上。
他在《五柳先生传》里,这样勾勒自己:
在那个重门第重出身的时代,他就这样堂而皇之地介绍自己,随随便便地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号。什么门第什么出身于他都如浮云。
看淡荣利,喜欢读书,这喜欢是真的喜欢,只为了“读”而高兴,而不是想在书里面得到什么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所以会其意则可,他从来不斟酌字句。
爱喝酒,人缘也不错,虽然家贫,但常有人请自己共饮。一喝就醉,醉了就睡。就是这样的率性而为。
萧统作的《陶渊明传》里,说得他更是可爱之至。自己喝酒尽了兴,就坦率地对朋友摆摆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喝醉了,我困了,你们都走吧。既不敷衍别人,也不肯让别人敷衍。做人做事就是这样的自在坦然。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喜欢他的诗,而喜欢他的人:而是因为喜欢他的人,才更爱他的诗。
晚年的苏轼喜欢陶渊明的诗,身体每有不适,就拿出陶渊明的诗来读,一天只肯读一首,不肯一下子读完,就像小孩子吃自己喜欢的糖果,生怕一口气吃完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解馋了。
他更爱重陶渊明的为人,在他的文章中他这样评价其人: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真实地活着,是每一个的愿望,但现实生活里,我们总会“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带着虚伪的面具”,而只有他将真实进行到底!
物以稀为贵,人也同样,这份少有的真性情,千古之下,依然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最后我要说说陶渊明的爱情。
他一生先后娶了三位妻子,而只有翟氏夫人陪他走到最后。
书上记载翟氏夫人“能安苦节”“于其同志”,虽然会因为物质的匮乏偶有抱怨,但对陶渊明的归隐还是能够支持,终其一生,不离不弃。
现实生活里的爱情虽然平淡,但难能可贵,所以陶渊明对因为自己立志归隐,而导致妻儿生活的窘迫而深感歉疚。
世间安有双全法,不负理想不负卿!
选择了归来,就无法拒绝现在的窘迫。我们有些理想的实现,其实都离不开爱我们的人的牺牲。
除了这首写实主义的诗歌,可以让我们一窥他现实生活里的这种平淡而珍贵的爱情。他还有一篇赋来专写少年的爱恋,这就是那篇有名的《闲情赋》,后世对它褒贬不一。但我却觉得这正是他率性自由的可爱的一面。
相传这篇赋作于他27岁的时候,在这篇赋里他尽情的倾吐了对心上人的热恋。
有一种说法是他爱恋的这个女子出身高贵,在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家道中落的他根本不可能和她走在一起。他只能把对她的这份爱深深地藏在心里。
但这种思恋是如此痛苦而又热烈,压在心里太久了,终究要爆发。就像《爱了就爱了》那首歌里唱的那样:
爱
一旦发了芽
就算雨水都不下
也阻止不了它开花
在文章里他这样无望地狂想,极笔铺陈他对她的热恋:
这就是其中最华彩的段落。“十愿”的痴念以及“十悲”的忧伤。
我愿意是你华服上的衣领,如此就可以轻嗅你发际的余香。奈何夜夜你需要换衣,这秋夜却又如此漫长。
我愿意是你长裙上的衣带,如此就可以轻挽你纤腰盈盈。奈何冷暖总是不断更替,你总会换下你长裙娉婷。
……
他愿意是她衣服的领子,愿意是她裙上的衣带,愿意是她润发的膏泽,愿意是她眉上的浅黛,愿意是她安歇的席子,愿意是她脚下的鞋子,愿意是她白天的影子,愿意是她夜里的烛光,愿意是她手里的竹扇,愿意是她膝上的鸣琴。
只要可以时时刻刻和她在一起。
一个男子对他心爱的女子的爱也可以这样低到尘埃里。后世对他的这篇赋的争议,或许就是因为如此吧?
他可以爱慕一位女神,以此来表达某种信念。却怎么可以这样堂而皇之的去爱一个现实中的女子呢?而且是爱的如此卑微而又痛苦?在那样的一个男人的世界里,他这样做确实闪了很多人的眼睛。
就连他的超级粉丝昭明太子萧统都不能容忍这一点,认为“白璧微瑕者,唯在《闲情》一赋”。更有一些道学之人说他这样的艳诗“轻薄*亵,最误子弟”。
可我倒觉得这恰恰就是他,也只有他才会这样不加任何伪饰地表达!
爱了就爱了,这样 健康 而蓬勃的爱情本身就是一道阳光,直射进一些人心里最阴暗的角落。
……
往事千年,昔人已逝,但他信手点燃的这盏灯却一直不灭,永远映照人间。灯光朦胧虽不能驱散黑暗,却可以让在黑夜里行走的人心里有一份安定。
李白,白居易,苏轼,……都在他灯光的指引下,走出黑夜的包围,而我们今人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也可以借助它守住自己的内心。
愿你我都能在他这棵绿树下静坐,手拈一朵菊花,笑望南山的闲云。
像他一样:
过得明白,爱得坦荡!
——我心目中陶渊明的诗书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清楚,就是说喜欢读书,但不要求理解得非常透彻。于是,我们现在的中学课本上,便出现了这样的题目:“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正确的吗?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当然,读书是不能只知大略,不求真知的。从这个角度讲,陶渊明的读书方法无疑是错误的。这真是有趣得很,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读书观,竟成了今天的中学生引以为戒的反面典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陶渊明接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从这简单的字句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手捧诗书的老者,摇头晃脑之际,忽而拍案击节,忽而喟叹连连,原来是读到精彩处,不由欣然陶然!这样的读书者,岂是“不求甚解”?事实上,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是有历史背景的。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陶渊明是“好读书亦不知有章句”(《陶渊明资料汇编》365页);方宗诚解释道:“嫌汉儒章句训诂之多穿凿附会,失孔子之旨也。”(《陶渊明资料汇编》366页)原来,汉魏时期,一批经学家逐字逐句考据六经,有的解释是正确而必要的,对于后人理解古代的著作颇有帮助,但也有不少人粘滞字句,穿凿附会,出现很多冗繁的考证,反而远离了经书的本意。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强调的是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功夫,不去穿凿猜度,他所说的“会意”,指得是以一己之心直接与古人相接,以常人的心态去领悟、遨游古人文中的理念、意趣。这样的阅读,在求真知的基础上,更多了一层“尚友古人”的意味。可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四句连在一起才是陶渊明读书观的完整表达。
陶渊明真是一个特别喜爱读书的人,我们从他仅有的120多首诗、十三篇文章中能够找到多处关于书的记叙。“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说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弄琴,而与闲杂俗事无涉;“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赠羊长史并序》),他从书中了解到千载之上的历史,从而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他不是一般地泛泛而读,也曾经与朋友在马厩旁的公廨校书,细致地辨析古书中的文辞、义理。陶渊明的辞官归里,放弃社会功业,直接与当时人们远离诗书,世道日非,有损于古人的道德信念相关。他在诗中愤慨地质问:“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饮酒二十首》二十)。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变乱之际,人们汲汲奔走于功名利禄之间,与孔子、庄子等古代贤人的言行相违背。陶渊明慨叹着“德不百年,污我诗书。逝然不顾,被褐幽居”(《读史述九章》之《鲁二儒》),毅然决然地选择归里,过适情适性、自然真率的田园生活。“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衡门之下,有琴有书”(《答庞参军并序》其一),“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从这些已经成为历代文人引以为典的名句中,我们可以想象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是如何单纯、自然地享受着读书的快乐。正因为有了诗书,耕作之余的陶渊明,精神才不会枯寂。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日益困顿,他在诗中自道:“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咏贫士七首》其二)米从来就没有充足过,平时就储存在壶中,到了这一天连最后一粒都倒尽了;诗书散乱地塞在板凳上,地上,太阳已经西沉却还无暇阅读。到了“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的凄寒冬日,陶渊明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因为久已无饭可盛拒绝被端上桌子了,他依然“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在与古人的心灵相通中坚定自己的选择。这些陶渊明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让我们仿佛身临现场,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农家中,他褴褛的衣衫、疲惫的面孔之后,有诗书为伴,炯炯有神的目光穿透历史时空。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这是陶渊明的诗书。一个“好”字,让人感觉到诗人心中那温润的深情。读古人的书,让陶渊明的心有了一个广阔的居处;诗文自娱,让陶渊明在言志抒情中写出了至情至性、一片神行的诗文。《读〈山海经〉十三首》完整地描绘了陶渊明的耕读人生: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平日务农,耕种之余,读书自乐。草木舒展,众鸟欢欣,好风微雨,一派生机盎然。他归里之后的田园生活,正是这样“耕”与“读”相融,物质与情性并存的生活。高建新先生分析道:“‘耕’得其食,‘读’养其心、养其性;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耕’关乎现实生存,是基础;‘读’关乎精神生活质量,是指向。‘耕’与‘读’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耕’与‘读’,代表的是自力更生、是充满生机的创造,既脚踏实地又志情高远,既坚韧不拔又不乏对过去、未来的深情关注。”这段话是对陶渊明耕读人生的深刻阐释。陶渊明的诗书,因为植根于“耕”,才能实现无世俗牵绊的自有状态,才能在精神的漫游中不离生活的实在。这种浑然的境界,是后来无数无法真正实现耕读人生的文人所向往的。
后记:
写到这里,“我心目中陶渊明的诗书”基本内容已经说出。但面对陶渊明,我时常感到自己理解、言语的不足,说出来的往往流于浮浅。这篇小文,亦是如此。像陶渊明那样去读书,与书中的心灵沟通融会,加深自己对生命、对社会的感悟,是我一直追求的;像陶渊明那样去创作,让文字自然真率地流露,没有粉饰,没有浮华,是我向往的境界。“高山仰止”,好在陶渊明是一个亲切的“高山”,所谓“亲切”,是因为他自然、真挚;而“高山”,则是因为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平淡的文字表达中有丰富的内涵,给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无限的启示。
2007年4月作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宿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