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读后感

《落魄》读后感,第1张

趁着女儿睡着了,我也无所事事,翻开刚买的汪曾祺先生的《人间邂逅》,读了不少,却发现有不少文章读不懂。

在百度注解的帮助下读完了,并在书上精彩之处做了笔记。经过一番思考加工,才明白文章的深邃。不容易理解的东西需要经过层层拨雾,见到太阳的那一刻,需要再来一遍慢慢品味。

大师就是大师,想说的话深藏在自己写出的话里。

《落魄》一文描述了扬州人来昆明开饭店的经历。从一开始扬州人“雪白细麻纱袜”到最后“脚的污泥已经透入多裂纹的皮肤”,从“一双浅口千层底直贡呢鞋”到“自己削的大木屐,简直长方形的”,从“一身铁机纺绸褂”到“衣裤上全是跳蚤血的黑点”,从“斯文”到“浮肿、痴黄”,落魄到如此程度,扬州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作者由先前的喜欢变成最后的“厌恶”和憎恨。

也许没有什么比交到像文中“南京人”那样步步算计的朋友更让人恼恨,也没有什么比造成老百姓颠沛流离的战争使人憎恨,更没有什么比“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让人恼恨了吧!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扩展资料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

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

第二个继母:姓任,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 

长子:汪朗

儿子:汪朗,汪明,汪朝

参考资料:

: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1、汪曾祺的作品有《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等。

2、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汪曾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初遇

第一次知道汪曾祺,是在初中课本上。有一篇《高邮咸鸭蛋》,就是汪老先生写的。其中有一段“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我心想,这老头未免太过自恋了一些。少年懵懂,不知大师。

再遇

第二次,是在一间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有汪老的《一辈古人》, 人与书、人与人看来也是看缘分,有些书或许与你暗合,有些人或许与你本该相识。 一遍看下来,觉得这老头年少就颇负才气,深受长辈,师长喜爱。却又吊儿郎当,不羁的很,爱吃。爱吃这一点可是深有体会,一本书下来,几乎篇篇不离吃。这可对了我的胃口,汪老写吃写得极妙,文字朴素,有时是通篇的大白话,可偏偏勾走了我的魂,也对这个老头愈加好奇。

之后,与汪老不断的邂逅,读他的书多了起来,《逝水》《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等等。愈深入,愈加对这个老头着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美食博主

对汪老的评价有很多,人们称他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足见汪老地位。也有人称他为近现代著名“美食博主”。可见汪老的吃是深入人心的。我想,汪老大概会喜欢没美食博主这个称号吧,谈到吃,他像个挑食的孩子。汪老出国参加国际写作活动。给家人写信:

“昨天我已为留学生炒了一个鱼香肉丝。美国猪肉、鸡都便宜,但不香,蔬菜肥白而味寡。大白菜煮不烂。鱼较贵。”汪老做菜是一把好手,也爱给人做菜,他曾说,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读到这处,我又想,这老头,实在自恋。

“晚餐是向这里的中国饭馆羊城饭店订的,但一点也不好吃,全无中国味。我实在难以下咽,回来还是煮了一碗挂面吃。美国菜(即使是中国饭馆做的)难吃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吐槽美国饭菜,这老头,实在可爱。

“我回来要吃涮羊肉。在芝加哥吃了烤鸭,不香。甜面酱甜得像果酱,葱老而无味。听说北京开了一家肯德基炸鸡店。炸鸡很好吃,就是北京卖得太贵了,一客得15元。美国便宜,一块多钱,两大块。”在美国,还是心心念念吃。

一生“平常”

汪老美食看世界,我从美食中看汪老。汪老从不在文字中灌输观念,他的文字简简单单,像老人乘凉时,与周围的人闲聊一般,聊家常琐事,人生百态,柴米油盐。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汪老一生并不平常,他经历过战火,跑到西南联大念书,在哪里遇到了他的老师,沈从文,也是在哪里,他开始写作;经历过文革,被下放到设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汪老画功也很好,可惜画稿毁于“文革”中;也有过辉煌,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贡献,而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说到这里,汪老演戏也是一把好手。

汪老在《人间草木》里写: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原来汪老也是这样放肆的人。就是要做栀子花,香得痛痛快快。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老谈了一辈子的美食,终于看通了世界,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而已。

汪曾祺于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走了。

(和部分文字材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品:《多年父子成兄弟》。

《多年父子成兄弟》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汪曾祺。本文主要讲述了三代人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文章以写真实、说真话、抒真情为特点。

作品鉴赏:

本文作者记述了父亲与自己,自己与儿子之间那种亲近、温馨、平等的关系,文章提出了许多颇具教益的观点,对于招待人们如何“做父亲”,如何处理好家庭父子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语言生动、简练,体现了“短篇高手”汪曾祺先生一贯的幽默风趣风格。

做父亲的能尽量保持一点童心,与儿女处成兄弟一般的关系,或许是父子人伦一种较高的境界。那么,推而言之,多年夫妻能否成兄妹?多年母女能否成姐妹?倘如是,人间亲情将更温馨,更融洽。

其实,父子关系是很微妙的。中国的父子一般是缺乏沟通的,大多时候是互相的心领神会。就这样在沉默中,双方度过一生。临了,回头一看,说是父子,莫若兄弟!

这应该是中国父子关系比较好的状态,显然与西方不同。东方人,就像诗,贵在含蓄。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汪曾祺笔下烟火气息的句子如下:

1、慢点走,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曲、写写字,人生少忧虑,生活才好玩。

2、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3、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冬天》。

4、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故事。——《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5、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一辈古人》。

6、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徙》。

7、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故事。——《邂逅》。

8、人生如梦,我投入了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9、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10、黄油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杂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食事》。

11、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人间草木》。

12、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四方食事》。

13、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钓人的孩子》。

14、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水蛇腰》。

15、在黑白里温柔的爱彩色,在色彩里朝圣黑白。——《人间草木》。

我读汪曾祺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士大夫精神的体现,在于儒道互补,水乳交融。富家死那个,在他那里不是治国平天下的轰轰烈烈,而是对有情人间的拥抱。孔子在他眼里,不是圣,而是“很有人情的人”“一个很有性格活生生的人”。他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对世俗生活保持浓烈的兴趣。

无论环境怎样,他始终不忘品味生活。无论世界怎样变迁,他始终怀着一颗温柔敦厚的慈悲之心,用悲悯的情怀观照着大千世界。

其人,其文,都融入了“士大夫”精神。

一、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1958年,他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4年。一段时间里,他的任务是画马铃薯图谱,每天一个人独自对着各式各样的马铃薯,画了又画。画完后,他将马铃薯烤熟,吃了。这世界上,恐怕没有谁像他那样,吃了那么多种类的马铃薯。

二、一种调子,一种温度

三、春初新韭,秋末晚菘

汪曾祺的散文于平淡含蓄中流溢着一种雅韵,一种隽永的天真。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他的小说,带有浓浓的散文化特色。不注重情节,不注重故事,注重意境,注重情感和意绪,注重内在的气韵,结构自然得没有丝毫人为的章法与痕迹。有人曾说,他的小说就是一篇篇抻长了的散文,是诗化小说。

复仇

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他嗓子里并不泛出酸味。他的胃口很好。他一生没有呕吐过几回。一生,一生该是多久呀?我这是一生了么?没有关系,这是个很普通的口头语。

这蜂蜜——他想起来的时候一路听见蜜蜂叫。是的,有蜜蜂。蜜蜂真不少(叫得一座山都浮动了起来)。现在,残余的声音还在他的耳朵里。从这里开始了我今天的晚上,而明天又从这里接连下去。人生真是说不清。他忽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轻爽。不错,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正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

多少日子以来,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点,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来越高,山头和山头挤得越来越紧。路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模糊。他仿佛看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一步一步,在苍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低头,又抬头。看看天,又看看路。路像一条长线,无穷无尽地向前面画过去。云过来,他在影子里;云过去,他亮了。他的衣裾上沾了蒲公英的绒絮,他带它们到远方去。有时一开眼,一只鹰掠过他的视野。山把所有的变化都留在身上,于是显得亘古不变。他想:山呀,你们走得越来越快,我可能只是一个劲地这样走。及至走进那个村子,他向上一看,决定上山借宿一宵,明天该折回去了。这是一条线的尽头了,再往前没有路了。

鱼呀,活在多高的水里,你还是不睡?

烛火什么时候灭了。是他吹熄的?

他包在无边的夜的中心,像一枚果仁包在果核里。

老和尚敲着磬。

水上的梦是漂浮的。山里的梦挣扎着飞出去。

他累了,像一根长线似的落在地上。

和尚,你敲磬,谁也不能把你的磬的声音收集起来吧?你的禅房里住过多少客人?我在这里过了我的一夜。我过了各色的夜。我这一夜算在所有的夜的里面,还是把它当作各种夜之外的一个夜呢?好了,太阳一出,就是白天。明天我要走。

太阳晒着港口,把盐味敷到坞边的杨树的叶片上。海是绿的,腥的。

一只不知名的大果子,有头颅那样大,正在腐烂。

贝壳在沙粒里逐渐变成石灰。

浪花的白沫上飞着一只鸟,仅仅一只。太阳落下去了。

黄昏的光映在多少人额头上,在他们的额头上涂了一半金。

人看远处如烟。

自在烟里,看帆篷远去。

你经过了哪里,将去到哪里?你,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在黄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着。你是否为自己所感动?

庙与僧

忧郁症

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334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