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散文

林清玄的散文,第1张

 林清玄散文创作充满了佛理禅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下面是美文阅读网我精心为您整理的林清玄的散文,希望您喜欢!

  林清玄的散文一:乐受的心

 教孩子写“爱”字,孩子为了那复杂的笔画而头痛。

 我说:“很简单呀!爱就是一个‘心’加一个‘受’,当我们把心放在感受中间就是爱了。”

 “反过来说,那个‘恨’字,就是心里有一道伤痕。”

 孩子终于学会了写“爱”字。

 孩子睡了以后,我坐在书房里,想到心与感受如何来造就一个爱,应该就是“乐受的心”吧!一个人如果能“欢喜受,甘愿做”,到处都会有爱的心。

 在顺境里能乐受,那是普通的爱;在逆境的时候还能乐受,才是真正深沉的爱。

 有了真正深沉地爱,才能像蜂蜜一样,中边皆甜,从最广大到最细腻都能欢喜的爱,不留一点污染、执着与怨恨。

  林清玄的散文二: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

 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妇人听了展颜而笑。

 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爬。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林清玄的散文三:凋零之美

 坐在仁爱路一家楼上咖啡屋,看着路上的菩提树叶子,一片一片地辞别枝极,飘落下来,有时一阵风来,菩提叶竟是满天翻飞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种自在之美。

 有几株落得早的菩提树已经增生新叶,菩提树的嫩叶介于鹅黄与粉红之间,在阳光下,美丽如水月,透明似琉璃。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见菩提树的调零与新叶,使我想起憨山大师的一首诗: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

 不知春上花枝。

 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涧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一切因缘的雪融冰消或抽芽开花都是自然的,我们尽一切的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开花时看花开,凋谢时就欣赏花的飘零吧!我们尽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来的任何一片叶子回到枝头,因此要存着敬重与深情的心,对待大地这种无言的呈现呀!

 林清玄是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以下是我整理的林清玄的散文,欢迎大家参考!

林清玄的散文一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指,鲜红的血,颜色和盛放的红玫瑰一模一样。

 玫瑰为什么要有刺呢?我在心里疑惑着。

 我一边吸着手指渗出的血珠,一边想着,这作为情侣们爱情象征的玫瑰,有刺,是不是也是一种象征呢?象征美好的爱情总要付出刺伤的代价。

 把玫瑰插在花瓶,我本想将所有的刺刮去,但是并没有这样做,我想到,那流人玫瑰花的汁液,也同样流人它的刺,花与刺的本质原是一样的;就好像流入毛虫的血液与流入蝴蝶的血液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只欣赏蝴蝶,不包容毛虫。

 流在爱情里的血液也是一样呀!滋润了温柔的玫瑰花,也滋润了尖锐的棘刺。流出了欢喜与幸福的,也流出了忧伤与悲痛。在闪动爱的泪光中,也闪动仇恨的绿光。

 但是我始终相信,真正圆满纯粹的爱情,是没有任何怨恨的,就像我们爱玫瑰花,也可以承受它的刺,以及偶然的刺伤。

林清玄的散文二

 我时常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这泡茶的过程令我想起人生,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壮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我也时常与人对饮,最好的对饮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轻轻地品茶;次好的是三言两语,再次好的是五言八句,说着生活的近事;末好的是九嘴十舌,言不及义;最坏的是乱说一通,道别人是非。

 与人对饮时常令我想起,生命的境界确是超越言句的,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花红柳绿、众鸟喧哗、车水马龙种种境界。

 我最喜欢的喝茶,是在寒风冷肃的冬季,夜深到众音沉默之际,独自在清静中品茗,一饮而净,两手握着已空的杯子,还感觉到茶在杯中的热度,热,迅速地传到心底。

 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

林清玄的散文三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自身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以自己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花。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两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和悬崖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无数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们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林清玄的散文四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假日快乐的气氛还没有漫过,偶尔一个人不小心停下来了,便似乎从纷繁热闹中解脱,头脑才有所清新,才把快乐之后的寂寞看的清楚!停下来,没有从众的娱乐,没有混沌的音乐,此时迷离的双眼就稍微看的清楚了些,心境也平静了许多。在难得的安顿面前,想到是该找些东西来保留这份心意,**应该不好吧,散文是要合适一些,毕竟,我还是喜欢书香的味道。

  

  读散文的时候,便记得林清玄,这位优秀的台湾作家。第一次读它的散文,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候已多少懂得一些南山之意了,看到林的散文,就仿佛捡到了一个大好的香果,感叹道世间还有如此文章,一定能洗涤世间一切浮躁之人和浮躁人的一切吧!现在想来,虽说夸张了一些,但在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林的散文我还是非常喜。

  

  喜欢林清玄的散文,是因为他那种超欢凡脱俗的文章意念和感人至深却又清淡的语言,每次读它的文章,总能找到浮华时的安逸,宁静时的超然!这好似在外流浪的孩子心中总还有一个家,即使风高浪傲也还盼着避风港湾的守护。淡淡的感觉,悄悄的愉悦,这就是读林的散文时的感受。就算你小小的心灵受伤了,它也能给你一种安抚,正如在《清净之莲》中所说: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这,就为那些喜爱伤感的人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柔软的心也伤的优柔灿美了。 

林清玄是这样一个作家,他有他自己完善的人生追求和独特的写作能力,在文坛面前,不拘泥于某一家之特色,而积众家之所长,他把别人的文章融进了自己的风格,又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用他独有的方式展现给世人,于是读林的文章,便看的是他内心世界,而读的是众家之笔。文人所追求艺术,想必不过如此了。

    一个自称文人的人,甚或者说一个要清楚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要想写出出彩的文章,必然需要深厚的功底与造诣,至少说要读的多吧。本人就深深的清楚这一点,读的少怎么会写的多呢,把林当做镜子“自顾自怜”一下,心里想到的与想要表达的都不言而喻了。这就是我对林清玄的第一感受:读书乃著文。

    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国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他17岁即开始发表文章,1973年开始创作散文,而后相继揽阔了各种奖项,30岁前便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奖。这么多的奖项,对林来说只能算作一种鼓励吧,得奖不是他的夙愿,然而如此优秀的作家,任谁都能记得他的所在,奖项的给予是读者的爱的宣泄,得奖对他来说却只是生活的随笔,那么,我们都希望在这些光荣的背后还有更多奇迹的光芒闪现!

    很多人从林清玄的文章中感悟到许多人生的哲理,特别是那些心理迷惘的人,由此找到了精神家园和精神之光,由此林清玄赢得了精神导师的美誉。他说:面对人生难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们能以起承转合去寻找心灵的故乡。人是有限制的,但梦总是美的!这一句,我感受最深,正如林毕生的追求:梦总是美的。

    林的散文被誉为时间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表现了人间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含蓄真挚感人的力量,并引导人们追求其参悟生命的意义,展示着化人生苦旅为文化乐旅的大智慧。之所以受到如此高评价,实在是林的写作成果给人们的影响至深,就像给心灵浇了一罐美酒,而且后经十足。

    再转向他的精神世界,他注重人生的参悟,是保持乐观与豁达,清妙玄独心境的妙方。林清玄的人生及其创作,能够从少年得志的轻狂,转向自然醇厚、晴朗宁静,这和他皈依佛法,寻求解脱现代人心灵痛苦的真谛有密切关系,他说: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 

  如此的林清玄,却又代表了大众,因为不是没个人都有向往同时又拥有的一段美好的情感,相反大多数人都在某段情感上不能过关,即使不是爱情,那也有许多难以言说的心灵寂寞,于是林的文章便有了市场,它更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残生如迷茫,痛苦如失恋,都能在这儿找到一碗白米饭。: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著林崇汉画了一阵子。不过,走上写作的路,倒一丝也不后悔,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觉会一直写下去,或许依然在文学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就著手去写一些比较大部头的有关人性,有关历史,有关哲理的书,或许改变途径去写小说,不管未来会写什么,写作总是一条不能斩断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往下走去。

 林清玄是当代台湾新生代散文作家。下面是美文网我精心为您整理的林清玄的优美散文,希望您喜欢!

  林清玄的优美散文一:感谢困难

 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在街上问人:“请问您可不可以给我一些困难、一些挫折,一些痛苦?”

 所有的人都拒绝我,我着急地恳求别人:“那么,我雇用您,每小时五百元,请您给我一些折磨!”

 那些陌生人摇摇头,沉默地离开,我因找不到愿意折磨我的人而惊醒。

 我坐在床上发呆,是呀!困难,折磨,痛苦是多么珍贵!如果一切平顺,谁会静下来沉思,谁会生起智慧,谁又能在平凡安逸的日子中超越自我、登上高峰呢?

 如果没有困难,谁又会谦卑地跪下来祈祷?谁又能相信有无边的宇宙?谁又能寄情于来生呢?

 我深深地感谢着困难、挫折与痛苦。

 也深深地感恩那些曾经折磨过我的人,他们是多么慈悲呀!我并未花钱聘雇他们,他们却以宝贵的时间来考验我、提升我,为了增长我的智慧。

  林清玄的优美散文二:万物的心

 每次走到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繁花满树的地方,我都会在内心起一种感恩的心情,感恩这世界如此优美、如此青翠、如此繁华。

 我常觉得,所谓“风水好”,就是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所在。

 所谓“有福报”,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树繁华的所在。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我们眼见一株草长得青翠、一朵花开得缤纷,这都是非常不易的,要有好风水,好福报,受到美好心灵的照护,惟有体会到一花一草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我们才能体会禅师所说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真意——每一株瞩子里都宝藏佛的法身,每一朵黄花里都开满了智慧呀!

 这我们所眼见的万象,看起来如此澄美幽静,其实有着非常努力的内在世界,每一株植物的根都忙着从地里吸收养料与水分,茎忙着输送与流通,叶子在行光合作用,整株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大口地呼吸——其实,树是非常忙的,这种欣欣向荣正是禅宗所说的“森罗万象许峥嵘”的意思。

 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建立生命的福报的人,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平静的树都能唤起我们的感思之心,何况是翩翩的彩蝶、凌空的飞鸟,以及那些相约而再来的人呢?

  林清玄的优美散文三:苦瓜变甜

 我很喜欢一则关于苦瓜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

 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01

人生漫漫,终有尽,岁月无情,终会老,人于世间,来是偶然,走是必然。

在寒冬未了的一月,有一位智者在梦里离去,就像是雪花安静地溶进了土里,面对生与死,他早已用一生看尽,他说,人生难得今已得,人人不免一死,如同每一片云都不可能停在相同的地方。

云飘走了,带着天空的记忆,他逝去了,伴着岁月的琉璃,云问我他是谁,我说他是“人间的清欢”——林清玄。

人间最美是清欢,尘世复杂,“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林清玄所追寻的是复杂世界的简单与清欢,而文字就是他最好的诠释。

林清玄一生都在用笔耕耘他的土地,那片肥沃的世界里,住着细微却耐人寻味的美,笔尖串联起的文字化作池里的莲,山间的风,云端的月,天边的繁星,轮回的四季,每一处都是“向内的探索,向外的追寻”。

他探的是纯净的私语,寻的是世间的无尽,他用笔触点起心头的圈圈涟漪,用文字织出生活的片片美丽。

文章最大的美丽不是摧毁,而是拯救。林清玄的一位读者就曾说,他的文章动人之处有着一种安定,洗涤心灵之处又能带来蓄力的能量,人生风雨之处藏有无声的陪伴与安慰。

文字的魔力影响着千千万万赶路人的心,因此林清玄被称为“90年代的心灵导师”,在脆弱的低谷指引着前行。

心灵治愈导师是内在的魅力,当由内而外过度到文学,他是国际华文世界里的骚客,是30岁前就斩获数奖的作家,也是“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林清玄清新的文笔流淌着饱满的温情,一字一句都在他的笔尖生出了生命的花,如此美的作品中,《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百合花开》就被选入了中小学的课本。

02

若是要寻觅他文字的源头,那便是不忘初心的梦。

1953年的末冬,林清玄出生在了台湾的一户农家里,父母膝下18个孩子,众多的人口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境变得愈发贫困,回忆童年,他说那时候肚子是从未饱过的饥饿。

年轻时的林清玄

决定不了出生,可并不代表你无法选择未来的人生,环境的贫困只能代表现状,并不能框定你的余生岁月。

“人要活得像一株‘落地生根’,看起来这样卑微,但有生命的尊严;即便长在最贫瘠的土地,也要开出最美丽的花;在石头缝里,在盐分地带,也永远保持生存的斗志。”

落地生根植物

年少时的林清玄就像他口中的那一株“落地生根”,穷困是贫瘠的土地,7岁立下的作家梦就是那片土地里萌芽的一抹嫩绿,哪怕它从未被别人认定为希望之光,也阻止不了他浇灌它生长的坚毅。

为了这份坚毅,他开始练笔,从几百字到几千字,一如既往的坚持,写作渐渐融进了林清玄的生活,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初中毕业后,他背上行囊远离故乡求学,读书期间,白天是四处为生计的奔波,他出海捕鱼、码头搬货、街头摆摊、屠场杀猪,只要能做的,林清玄都尝试过。

待到夜晚,他就会执笔写作,把疲惫化成精神世界的灵魂,十七岁时,他的文字首次在《行游札记十帖》亮相,并获得了希望的肯定。

十七岁的文字遇见了报纸,绽放了美丽,再长大些,他收到了三张聘书,在抉择中走进了《中国时报》的大门,从记者到主编的提升,为他的文笔再添光翼,他成为了一名作家。

多年来初心之梦的坚守,终化作心间的甘甜,他汗水浇灌之处生出了美丽的“落地生根”。

03

美起于梦,那温柔则起于心,文字浇灌了成长,也孕育了爱情。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尽的苍穹”,林清玄本以为看破了世间红尘,可在44岁山间归来之时,被29岁的书粉方淳珍改变了余生。

(左)方淳珍

这段爱的邂逅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初见倾心,从相遇到结婚,只经历了短暂的几个月,默契的相处模式被林清玄认定,她就是他的往后余生。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在琐碎的生活里,林清玄于方淳珍慢慢的吃着饭,在雨后一起沏茶细品,黄昏落日里牵手漫步,流动的时光里任由青丝变白鬓。如此美好便是一生。

可在方淳珍之前,他还有过一段婚姻,那时在报社工作的林清玄遇见了陈彩鸾,并在不久后两人就过渡到了婚姻。

婚后林清玄忙碌的工作,空虚的内心,他无法在精神层面上与妻子沟通,两人的距离也便因此变得愈发的遥远,年近关头,她的突然离去,最终让他选择了结束这段破碎的婚姻。

林清玄与陈彩鸾合影

每一寸时光都有开谢,他说:“我愿学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离去的情不选择挽留,走来的爱也会用力握住,不思虑彷徨,不回顾忧伤,无论是心花破碎的别离,还是铭心刻骨的相逢,我都会从容的去面对,“温柔半两,从容一生”。

心中有爱,又岂止那红尘温情,还有那人世间的博爱。

在台湾他用爱成立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用版税在全国数省筑建了四十多所希望小学,并还为当地数所学校盖了图书馆。

他把爱播撒进了生命的土地,萌芽之处尽是充满未来希望的绿意。

04

回望他耕耘了48年的土地,引入眼帘的美景惹人心生陶醉,硕果累累的金黄告诉我们的是,清玄之美,美的不仅仅是笔尖的文字,还有了颗温暖了人间的心。

如今,土地依旧孕育着心的美,只可惜再无那埋头耕犁的老匠人,摇动的树叶间留下的是一串他最后编织的梦: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尘网生活的你,莫要失去那颗想飞的心,即便闭眼老去,也要记住你曾翱翔天际的姿态。哪怕是到生命的尽头,这位老匠人也为世间留下了最美的希冀,有人说,远红尘,向净土,终有相逢日,愿再见,不负初见,你仍旧是归来的少年。

梦里,我见他在月光下温一壶酒,在雨后沏一盏茶,在梅花盛开的冬日煮一杯雪,再道一声“时光之味,岁月沉香”。

人生漫漫,终有尽,岁月无情,终会老。林清玄虽逝,可他的文字将永存,他的那份爱与心也会在尘世间化作一缕暖风,吹向贫瘠的土地,滋生出一抹绿意。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如下:

1、《菩提十书》

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菩提十书》分别是“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宝瓶菩提”、“红尘菩提”、“随喜菩提”、“有情菩提”。

2、《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是由近百名名校名师推荐、万千热心读者精选甄选而成,囊括林清玄近50载创作生涯,是最能代表林清玄作品风格的散文精选文集。

3、《世界因你而温柔》 

从林清玄历年来的散文作品中精选而来。本书关键词“温柔”,同时有着“温和”与“柔软”之意。温和代表了温度,而柔软则代表了力量。

一个温柔的人,也一定是慈悲的人,是能够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人。柔软心并不是和稀泥一样的泥巴,柔软心是有着包容的见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温柔则无敌。

4、《不辩,是一种智慧》

不争辩的人通常是以“海纳百川”般的胸怀做事待人,不拘泥于小节,看淡得与失,用“厚德载物”的心态面对一切。因此,这类人属于“大智若愚”的人。不争辩是一种处惊不变的心态,是一种成就大事的智慧,是一种包容万物的人格。

5、《自心清净,能断烦恼》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年轻时总要凑热闹,大家混在一起才觉得踏实;恨不得什么东西都想要;和别人比都想赢。慢慢发现,幸福不是去外面要,而要问自己内心找。自己体会世界和人生,清净那颗被宠坏的心,就会更通透。

6、《莲花开落》

林清玄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岁时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莲花开落》。这部散文集笔触平淡,却散发出触动人心的魅力。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 。

1953年2月26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旗山镇。1967年起,住在台南,并在瀛海中学就读。1970年,在报纸上发表《行游札记十帖》。1972年,考入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1981年,出版散文集《温一壶月光下酒》。

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1990年,散文集《红尘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国大陆出版。2014年,散文集《清欢玄想》在中国大陆出版。2016年,散文集《心有欢喜过生活》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湾去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387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