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原来七夕的背后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涨姿势:原来七夕的背后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第1张

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又将来临,腾讯山海经匠心巨制《 轩辕传奇 手游》也推出了浪漫的“玉兔传情”活动。山海大世界的单身天命者,还不趁此机会,前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然而,手游最近推出的一则创意视频,却让玩家们对浪漫的七夕传说有了新的认知。难道牛郎织女之间还有什么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那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传说背后的真相 脑洞大开探秘七夕

后羿射日的传说一直以来为玩家们津津乐道。在《轩辕传奇手游》中,玩家亦曾化身英雄,在游戏开场时与金乌激烈,这样的经历也让使用射日神弓的天命者们大呼过瘾。七夕佳节,广寒宫中的玉兔降临凡间,乐此不疲地为天命者们牵起了红线。

与此同时,八卦的天命者们竟然发现,在玉兔的记忆之中,竟然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颠覆了所有人对后羿和嫦娥的爱情故事,乃至牛郎织女的浪漫传说的认知。如今,这段记忆已经被官方制作成了创意H5视频,小伙伴们还不赶紧前来围观!

后羿的求爱之路 另类解读古典传说

在尘封的记忆之中,后羿是一名玉树临风的帅哥,却始终没有女朋友。有一天,他在玩《轩辕传奇手游》之时,听到了冥冥之中有一位高人指点说,天上有十个太阳,每个太阳都是一位女神。于是,后羿举起了心爱的射日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并因此结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嫦娥!

于是乎,两人迅速坠入了爱河。而天神表示,按照江湖规矩,必须要战胜比武招亲之中的所有对手,才能赢取到他心爱的女儿嫦娥。正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后羿与结拜兄弟蚩尤举兵攻上天庭,一番乱战之后,却失败逃回了人间据悉,大名鼎鼎的孙悟空也正是在此战之中被擒,而后羿逃回人间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改名成为“牛郎”,嫦娥又是为何更名叫做“知女”?最终这两人的爱情故事又走向了怎么样的结局?预知详情,打开创意视频即可知晓!

玉兔传情七夕结缘 品山海经神话传说

物换星移,天命者们已无须经历后羿坎坷的情路,只要在《轩辕传奇手游》之中找到七夕特别活动使者玉兔,就能发出“嫦娥的手札”,完成一段浪漫邂逅。此外,寄语传情的玩家们还能得到额外的七夕好礼,千万不要错过哟!

不仅如此,《轩辕传奇手游》亦是“中国山海经版权共创委员会”的首部智慧结晶。除了后羿的射日传说,玩家们亦可在手游之中寻觅那些仅存活在上古典籍之中的珍奇异兽,亲身经历那些流传了数千年的经典传说,共同品鉴先民的浪漫想象。

来《轩辕传奇手游》,感受《山海经》传统文化之美!

情缘新版本: 点击进入

美,可以解释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交汇产物,美的诞生也要从文明的诞生起,文明的出现逐渐让人意识到美的存在,从一个由生存需求的无意识美,到对美的探寻,途中经历了数千年的迭代。直到近代,美学的出现让人类意识到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各人对美的定义不同,出于文化、种族、性别等诸多因素,但美确确实实在人生某些时刻带给我们触动,一种心灵上的洗礼。

人生看似漫长,实则短暂。未来未知,过去藏于记忆,往往是活在当下。人生对于美的感知,大体从五感来获取,即听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将感知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过去的记忆联结,让我们不断深化对美的认识。

美与人生的关系,大抵像是两个知己的互相找寻,知己难寻,无论是在美中思考人生,或是在人生中探寻美,需要一双慧眼,更是要有美的心灵。美于人生而言,美存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美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从马克思辩证角度来讲,美的存在要基于丑,美与丑构成矛盾,矛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就像年轻时我们认为女子的容貌美,年迈时又会认为女子的气质美,此时美丑就发生了转化。美于人生的另一方面,美于人生是主观存在,由于对于美产生了思考,怀疑美是否美,因此是一种主观存在。反观人生于美,人生则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生的不断生成是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人生的美是既定存在的,不可反驳的美。至于此时的主客观,皆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也便是自我的美与人生的关系,推之大众,便是整体美与人生的关系。

从日常的角度来看,美与人生的关系。大多时候往往理解美与人生的关系,会不自觉主观化,将人生中的美与美联结,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的一生会无数次邂逅美,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分抽象与具象。抽象美形如思想之美,文化之美,即上层建筑的美,而具象的美,形如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即经济基础的美。平日里所见的往往是两种美的叠加,由于加入了我们的思考,而这也恰恰是人生之美,平凡生活中的美。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生是一场修行,美是当中必不可少的一块。人生本身是一种美,而当美作用于人生时,人生便会美美与共。如何看待美与人生的关系,彰显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也是冥冥中的修行。

借冬奥之中帆,扬中国之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心。”擦拭起雾的玻璃窗,窗外似盐的雪在寒风中飘飘酒酒地落下,拥抱深厚的大地。九州大地却中是一番火热气象。时隔14年,奥运火炬再次在北京点亮,冬奥会已然拉开序幕。

2022冬奥会开幕式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了。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国旗到“ 黄河之水天上来”再到“五环破冰”一语双关,我想这便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情节。而当外国友人惊叹之时,我们只是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一、国之美

1中国之美首先是首都之浪漫。

       北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它审美的方向既偏向于雅俗共赏——既有东方人的文化底蕴又有新时代的一种表达。简约大气的表演、世界名曲的有序编排以及科技与艺术的妥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一场符合近乎世界各国文化审美的表演。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二十四节气和诗韵之美相得益彰;我们看到春节文化与竞技体育的浪漫邂逅。

       在祖国最盛大庄严的时刻,五十六个民族用嘹亮的军号声吹响《我和我的祖国》。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喝彩!哪怕是隔着屏幕,也仍然保持肃穆跟着电视里一起唱国歌。昨晚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期间出现了三个词这次奥运的独特之处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大国对于世界和睦的决心与期盼。各国代表团组成的大雪花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奥运之火在中央更是寓意了地球各国的团结!很有幸生在这个时代也很有幸生在中国。希望国运昌盛你我亦将闪闪发光!

2中国之美其次是中国文化之浪漫。

       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相比,2022年的冬奥会早已避开了刚刚睁眼的幼稚的小牛犊的一身光芒,而东方的雄狮已然觉醒,然后正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春之季节,冬之邀约,新年氛围更加浓,处处舞动中国红。划破夜空的奥运火种,令人惊叹的开幕情壮,让我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让我看到了体育与社会的此呼彼应。相约冬奥,健身有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口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中。回望当初,画卷、汉字、戏曲、丝路、礼乐、太极等传统元素贯穿开幕式始末,我们骄傲的小狮子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展现它的锋芒;而如今,中国已在国际上牢牢站稳脚跟,以一种含蓄内敛的方式,完美诠释了中国式浪漫,彰显了文化自信。

     忆40年惊涛拍浪,九万里风鹏正举;苔花似的人们不屈不挠;在壬寅虎年的冬奥会上凯旋,瞧! 2022年的简约、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无不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强烈信号,当奥运会遇上春节,当开幕式遇上24节气,我们正在探寻其中的奥秘。立春的开幕式更彰显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图景,让我们共赴冰雪之约,从你我做起。疫情之下,世界普遍希望奥林匹克的到来,因为运动代表着攻克种种困难寄托同舟共济的精神,凝聚命运与共的信念,惠及团结一心的力量,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强更靓。  从08年的“我”到22年的“我们”,从个体实力的表现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积极展现出了大国担当。

正如总导演张艺谋所言,既然需要“大幅度”地减少演员的数量,就用科技的含量让它人少而不空;让它很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而从二月四号晚开幕式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来看,张艺谋确实无愧于国师的称号。也正如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所言,“ 我们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它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焕发出大家战胜疫情的力量,给大家以激情。”

3中国之美最后是中国精神之浪漫。

      有人说,如今的年轻人好像格外爱国,一提家国,就红了眼眶。我想说,那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有幸得国伴长。

 我们见过中国稚嫩的样子,一如孩童,渴望肯定,渴望夸奖,于是铆足了劲,内外闯荡。我们也见到了中国成熟的模样,美而自知,谦逊刚强,从追逐到卓越,从学习到开创。我常说,上一代生活在一个“明天会更好”的时代,不似我们难见明显增量。

如今,我却想说,或许,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未来会更好”的时代,一个欲速则不达,匠者见分晓的时代。就像最好的诗歌留在了盛唐,但最好的词曲却生于宋明两朝。所以,我非常爱她。所以,我自负地想:“除了华夏儿女,没有一人能完全理解中国,因为华夏从来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精神,一份传承,是古往今来,是浩如烟海,是我们的基因。”

借冬奥之帆,一起向未来。从2008年的夏奥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中国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伟大跨越。开幕式起始,各国参赛运动员和代表团一起走过巨大的“冰五环”,通过"中国门”进场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体现了中国人宽广的胸怀,向世界敞开门窗,欢迎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来中国做客。“世界的雪花汇聚在中国”总导演张艺谋说。每一朵都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的雪花都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在当下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们”也被赋予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借冬奥之帆,展文化自信。融合二十四艺气的倒计时、融合中国结和生肖的节日以及场景变换等以其独到的体现的中华传

1 关于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稍微对传统文化投入些精力,便会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便会体会到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其中的好词好句更是数不胜数。下面我写出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并作简单分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 出处

该句出自《周易》,《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堪称中国文化之源。

2 意义

人之所以能够进化的比其他生物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我们的先人看到了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学习,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相应于此,君子应像大地学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 哲学观

阴阳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哲学观,和马克思提出的矛盾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该句便蕴含了这一思想:天和地,一阴一阳;己和他,一阴一阳;行和势,一阴一阳

4 思想之儒家

儒家倡导仁义,而该句中的“厚德载物”便是仁义的极高境界。

5 思想之道家

道家主张自然,天和地便是最纯粹的自然,因此像天学、像地学

6 思想之佛宗

佛宗推崇修炼, 而该句中的“自强不息”便是修炼之最好体现

2 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传统文化:节日类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4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句

1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 西湖龙井,铁观音,中国的茶香就是清;女儿红、老白干,中国的酒就是醇。中国文化五千年,传统美德万里传。

3 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4 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宋扬名,一朵青花绽放,元瓷从此名久远。斗彩五彩明渐起,惹一方妖艳。清法郎色彩鲜,名扬中外瓷中冠。无色传奇弥漫,中华瓷器名远。

5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一统秦两汉。华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的历史印记。

6 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7 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8 中医在我国古代起源,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记载着国人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承载着人类医学发展的优良关念,愿中医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9 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10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11 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12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14 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15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16 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4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你好,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9、精忠报国。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列士之爱国也如家。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4、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1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干青。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3、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8、位卑未敢忘忧国。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平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3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3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34、有志者事竟成。

3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以上都是传统文化的名言希望你满意!

5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6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有哪些

1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 《管子 · 牧民》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 《礼记 · 儒行》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6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论语 · 里仁》

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论语 · 秦伯》

8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子 · 修身》

9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史记 · 陈涉世家》

10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1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

12 有志者事竟成。 —— 《后汉书 · 耿弇列传》

13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 张载《经学理窟 · 学大原下》

14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晁错论》

1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植《白马篇》

7 关于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稍微对传统文化投入些精力,便会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便会体会到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其中的好词好句更是数不胜数。

下面我写出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并作简单分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处 该句出自《周易》,《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堪称中国文化之源。意义 人之所以能够进化的比其他生物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我们的先人看到了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学习,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相应于此,君子应像大地学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哲学观 阴阳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哲学观,和马克思提出的矛盾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该句便蕴含了这一思想:天和地,一阴一阳;己和他,一阴一阳;行和势,一阴一阳思想之儒家 儒家倡导仁义,而该句中的“厚德载物”便是仁义的极高境界。思想之道家 道家主张自然,天和地便是最纯粹的自然,因此像天学、像地学思想之佛宗 佛宗推崇修炼, 而该句中的“自强不息”便是修炼之最好体现。

8 关于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过几日便是中秋了。今晚,月光如银,我独坐于阳台牵牛花花架下,一盏清茗,一册薄词。清辉似水,在我的衣衫上静静流泻……

不由想起家乡来了。

家乡的中秋是热闹的、恬适的。家家都要量一笸箩的新糯米,做“麻糍”。糯米蒸熟了,倒进竹篓里,当家的早歇了农活,在河塘边洗干净了泥脚,掮着糯米饭篓过来了。舂糯米团一般在晒谷场上进行。白天,白炽灯就拉起在屋檐下了,黄瓜架儿、晾衣杆儿,能架起的地方都拉上。蹲在角落睡大觉的石臼被搬出来了,木头楔子捣得香喷喷的糯米团,又滑又嫩。那捣楔子的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有身杆精瘦、面色红润得象虾子一样的老头。蹲在边上,手往石臼里捋着的是女人。女人的手臂上卷着袖子,不白,夏忙晒了一季,黑得油亮。油亮的手在白花花的糯米团上翻腾,象泥鳅一样润滑。男人的背脊光着,汗似水一般的淌,滑亮亮,清光光的一片。他们侧身一个马步,双手轮起楔子,前腿膝盖一伸一曲,脚板“哼哧哼哧”地踩着节奏,简直是翩然起舞。优美的“哼哧”声招徕许多看客。看客们三五成群,坐着、蹲着、靠着四周的矮墙垛。女人们拉家常,比谁的衣服料子鲜;男人们话庄稼,比谁家的稻子收成好;孩子们不错过这个好机会,放着胆子追逐嬉戏。一家舂完了,早有下一家等在边上了。人们赞美男人的好筋骨,赞美女人糯米煮得香,赞美这家的黄瓜杈攀得高,赞美那家田里的晚谷苗儿下得早下得青……

9 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有哪些

1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2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5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7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8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9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0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12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3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1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2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3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64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4 传统文化的全称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

5 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中国“新月社”,在不同社会、不同政局下,中西方两个文化圈,曾有过世界性的邂 逅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名“意识流作家”,与她相关的话题有很多:她的同性恋倾向,她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崩溃。当 然,还少不了那个“无限的才华,无限的傲慢,无限的激情”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那个圈子,是英国一个松散的、经常聚会的知识分子群体,画家与美学家特别多,也有作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 任何熟稔西方艺术、经济或文学的人,都能在那里找到几个让他们心跳加速的名字:罗杰·弗莱、邓肯·格兰特、克莱尔·贝 尔、伦纳德·伍尔夫、梅纳德·凯恩斯、GL狄更斯、EM福斯特。而这个团体的核心,正是伍尔夫和她的姐姐、画 家范奈莎·贝尔。

当年,布鲁姆斯伯里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英国。20世纪的中国,以徐志摩、陈源、凌叔华等为代表的“新月社”, 就是以它为模板建立:诗人、作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常以沙龙形式聚会,出杂志,办书店。有意思的是,两个团体,虽远 隔重洋,却互相渗透,产生了联系。美国作家、学者帕特里夏·劳伦斯,新近出版的《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便再现 了当年这两个中西方文化圈的“世界性邂逅”。 帕特里夏·劳伦斯不是第一个把“新月派”和“布鲁姆斯伯里”放在一起讨论的人。8年前,作家虹影的小说《K》 ,影射的也是那段中西交流的往事。书中提到了徐志摩、梁启超、胡适、林徽因、陆小曼等中国文人,但是她更看中那些缘起 缘灭和爱欲情仇。她大胆的情色描写,让整部小说看起来好像中国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时间,甚至为此惹上了官司。

作为研究比较文学的专家,劳伦斯的态度谨慎很多。为写此书,10年中,她不断往返于英国、中国和美国的大小图 书馆、档案馆。并前往中国采访当年的亲历者叶君健、萧乾、文洁若等人。书中所有细节,都援引了当事人的信件。以流言始 ,以文化终。“在布鲁姆斯伯里,流言也有着闪光的价值”。

在研究中,劳伦斯发现,把“布鲁姆斯伯里理念”带入中国的第一人,是徐志摩。1920年代初,徐志摩在哥伦比 亚大学求学。但是,美国式的政治并不对他的胃口,而英国自由而不激烈、保守而不顽固的学术氛围,却让他非常向往。当时 的剑桥,可谓“思想与智慧的宝库”,醉心于哲学与文学、仰慕伯兰特·罗素的徐志摩,决心放弃美国学业,到剑桥拜罗素为 师。那是1921年的9月。到达剑桥后,他宛如走进桃花源。日日与他敬仰的狄更斯、罗杰·弗莱、罗素等人同窗共读,漫 步康桥河畔。正是他们,把他带进了“布鲁姆斯伯里”。沙龙的氛围,让他如鱼得水。作为后辈,他谦卑,但充满智慧,无论 何时都侃侃而谈。

很多人知道,伍尔夫和范奈莎选择成员时有个标准——“不能忍受呆瓜一样的人”。一旦她们觉得某人“没劲”,就 毫不客气地拒绝再邀。但是,徐志摩在剑桥期间,一直和这个圈子走得很近。虽不能说他是其中成员,但至少不被排斥,或者 说,他赢得了他们的心。

徐志摩在布鲁姆斯伯里,有两个人最谈得来,其中之一是罗杰·弗莱。这个痴爱范奈莎一生,却只能作为她挚友的男 人,是画家,更是美学家。他对中国文物相当痴迷。于是,当徐志摩和他谈起中国青铜艺术时,弗莱顿觉相见恨晚。他说,在 他心中对周代青铜器有宗教般的敬畏。于是,两人一起讨论青铜传说——“铸匠与他的妻子,在关健时刻,不惜双双跳进熔炉 ,取得完美的阴阳配合。”之后,徐志摩赠弗莱中文名字“傅来义”。而弗莱,则写出一篇论文,成了西方讨论中国青铜艺术 最早的文字。

徐志摩另外一位好友,当算狄更斯。早年,他曾两次游历中国,之后便成了有名的“爱中国者”,常在家中穿一身不 知哪里弄来的品戴花翎满清官服,开口便是:“你们有所不知,前世我是地道中国人。”徐志摩离开剑桥时,曾送狄更斯一顶 黑色丝绸中国帽,狄更斯常在剑桥的庭院里散步,有风时,他都会戴上这顶帽子。

作为最早接触布鲁姆斯伯里的中国人,徐志摩回国后,便和友人创立了“新月社”。同样以文会友,同样试图超越政 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完全不同的政治局势下,出现了组成方式、审美立场都非常相似的两个团体。不能不说,徐志摩 是受了英国人的影响。 此后,布鲁姆斯伯里与中国的关系,转到中国:布鲁姆斯伯里的第一个后代,范奈莎的长子朱利安·贝尔,1935 年秋,应聘到武汉大学做英国文学教授。那时的朱利安血气方刚,以天下为己任,热衷辩论世界大事。在伍尔夫和她的政治学 家丈夫伦纳德·伍尔夫鼓励下,他认为“中国将发生影响世界的大事”。于是,他怀着“革命理想”,向那里出发。走时,伦 敦文艺界几乎全体出动,为他送别。

朱利安一心一意要到中国参加革命,他甚至备好了氰化钾,因为此前关于中国反革命的残酷报道颇多。然而一到武汉 大学,其薪水之高,待遇之舒适,都令他大吃一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不久之后,他便把革命理想弃于一边,爱上了文学院 院长陈源的妻子、小说家凌叔华。

凌叔华,“新月派”才女,也是徐志摩的密友。他一生最机密的文件,包括日记,不放在妻子陆小曼处,却放在凌叔 华处。以至他坠机身亡后,无数人向凌叔华索要。由于凌叔华与徐志摩甚为亲近,朱利安还从英国要来徐志摩写给弗莱的英文 信,读后说“不过尔尔”,颇有醋意。

关于凌叔华的样貌,曾有人说她是“珞珈山美人”。而素以狂放、刻薄出名的女作家苏雪林,也对她大加夸奖,说她 容貌清秀,眼光常带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好似生活于梦幻的诗人。

凌叔华的小说,典雅秀丽,被称为“闺阁派”。她与当时文坛的冰心、萧红、庐隐、冯沅君、陈蘅哲等,并称几大才 女。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里,甚至认为,在创造才能上,其他几位都比不上她。“和冰心一样, 她写的,也是妇女和儿童的故事。所不同的,凌叔华一开始就显示出一种较成熟的感性和敏锐,潜力比冰心大。”

凌叔华之所以吸引朱利安,是她对美学的热情,包括文学与绘画。从她身上,他找到布鲁姆斯伯里的感觉。他甚至认 为,凌叔华在很多方面,都酷似自己的姨妈伍尔夫。于是,在给母亲的信中,他热烈地写道:“她是唯一可做你儿媳的人。” 众所周知,布鲁姆斯伯里的情爱关系一向混乱:才子们聚在一起,实践着他们的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和群恋。因而,从朱 利安的道德观看来,他与凌叔华的爱情无可厚非。爱情就是爱情。若因有夫之妇就不敢爱,反而是道德上的懦弱。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没有预料的,东窗事发后,朱利安作为“丢尽面子的洋教授”,不得不从武大辞职,1937年 回到英国。之后,他曾在写给凌叔华的信中说,他们必会在英国重逢。只是上天再没给他机会。不久后,西班牙内战大火点燃 。朱利安不顾母亲和姨妈的反对,赴西班牙参战。在马德里守卫战中,德国飞机击中了他开的救护车,弹片切入胸腔,朱利安 重伤身亡。

当年,朱利安不仅试图把布鲁姆斯伯里的道德观带到中国。同时他也是一个热情介绍西方文学的教师。他的父亲克莱 夫·贝尔是普鲁斯特研究专家,因此他的英语文学课,竟然也教《追忆逝水年华》的英译文。他甚至建议把伍尔夫的系列作品 ,当作武大的指定教材。后来以翻译安徒生童话出名的叶君健,曾是朱利安最得意的门生。两人当时无话不谈。只是,晚年后 的叶君健,对于过往,避而不谈。

朱利安与凌叔华交往期间,也一步步影响她的写作方式。他对她说,“可以清晰、准确、如实地描写男女性事,而不 是神秘的或者隐秘的,要对所有体验直言不讳。”他还在凌叔华的手稿上,一遍遍进行修改。帮助她将小说译成英文,并推荐 到英国。 朱利安去世后,布鲁姆斯伯里与“新月派”之间并没有断了联系。他的母亲范奈莎与凌叔华的通信往来,一直持续了 16年。

凌叔华虽为小说家,但同样热爱绘画和书法。因此,也就和范奈莎有了更多话题。1946年10月,凌叔华带着女 儿离开中国去了伦敦。到英国后,在范奈莎的鞭策下,凌叔华画了很多中西合璧的作品——中国人眼中的英国风景。并多次在 欧洲举行画展。

除了与范奈莎保持联系,凌叔华和伍尔夫也在朱利安去世后,开始通信。伍尔夫给凌叔华寄去了自己的著作《自己的 一间屋》、《岁月》和《海浪》。她们探讨其中细节,凌叔华称伍尔夫为老师。之后,凌叔华把自己写的文章也陆续寄了过去 ,伍尔夫看后,称它们“与众不同,美丽非凡”。

伍尔夫告诉她:“孩子,保持那种神秘的异国感吧。无论何时,身在何处,都请用你熟悉的汉语思考,之后再译成英 文。这是你难得的中国特色。”在伍尔夫的鼓励下,凌叔华一直写了下去,即便身处战乱。她把自己的作品,一章章寄给伍尔 夫,陆陆续续十几篇。伍尔夫对每个章节一一评点。后来,凌叔华在战争中不幸弄丢了自己的手稿。伍尔夫手里,却有一份写 满批注的完整版。之后,在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的帮助下,凌叔华在英国推出自传《古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544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