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海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海作文1你到过我的家乡厦门吗?我们厦门,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她可美了。四周环绕着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家乡的大海碧波荡漾,明亮如镜,映着鼓浪屿的绿树红花,映着鹭江道上的高楼大厦,映着洁净的天空、白羊似的云朵……涨潮了,海面上微波起伏,浪花一朵连着一朵,互相追逐、嬉戏,轻轻抚摩着在沙滩上漫步的游人的脚丫。海浪越来越大,刚刚还温柔无比的海浪忽然像发起了脾气,浪头一个紧接着一个,一个大浪打来,发出雄师般的怒吼,惹得游人撒开脚步奔跑,沙滩上留下阵阵欢笑声……退潮了,刚刚还在怒吼的大海,这会儿又变得安静起来,仿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慢慢地向大海深处退去。沙滩上留下小鱼、小虾、螃蟹和形状各异、色彩鲜艳的贝壳,这些都是大海送给我们的礼物呀!沙滩上顿时又热闹起来,孩子们的欢呼声久久在海面上回荡……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银色的月光撒满海面,海水泛着鱼鳞似的波纹,远处若隐若现有片片帆影,船上点点灯光倒影在海面上,好美的大海啊!
爸爸告诉我,我们厦门环岛路对面就是金门,那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台湾同胞,他们和我们隔海遥遥相望,天气好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那儿的高楼。每逢元宵佳节,海峡两岸燃放起烟花爆竹,五彩缤纷的烟花照亮了海峡两岸的天空,也把大陆人们和宝岛同胞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在厦门和金门直航了,两岸人们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啊,我明白了,家乡的大海传递着海峡两岸同胞的亲情。我盼望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爱家乡的海!
家乡的海作文2我家乡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有美丽如画的桃花山庄,四季如春的水景公园,但我最喜欢的是竹海。
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竹子。远远望去,既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又像一片竹子的海洋。当你第一次走进竹海,一定会让你感受到什么是大自然,什么是名副其实的竹海。绿,深绿,浅绿都在竹海里飘荡。让你心旷神怡,微风吹过,"沙沙,沙沙"竹叶儿们会一起轻轻地唱着歌,欢迎你的到来。
被云雾缭绕的竹海更是美不胜收,漫步在竹海的小路上,一阵微风吹过,晶莹的小精灵——露珠也迎面扑来,还夹着竹叶的清香。凉凉的,让你顿时神清气爽。当你想望望山下,可是云雾却不想让你看见,乳白色的浓雾包围这你,让你好像在人间仙境一般。让你觉得自己似乎可以腾云驾雾了,一不小心撞到了一棵竹子,几颗调皮的小露珠落到了我的面额上。早上的第一缕阳光给了竹海,给了这个静而美的地方。光像一把宝剑直刺到地面,露珠也被照得闪闪发光,渐渐地,云雾也不知哪儿去了。眼前,那一望无边的竹海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极目远眺,除了竹子,还是竹子,除了绿色,还是绿色,让人眼明神爽,让人情不自禁想高歌一曲,表现自己满心的愉快!
啊!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竹海!
家乡的海作文3在我的家乡——海塘,有一片大海,不管是早上还是下午,都点缀着点点船影。风雨中的海像一头发怒的野兽,而平静时的它像一只小绵羊。
虽然它不像西湖一样迷人,也不像千岛湖一样清澈,但是,它哺育了我们这一带的人。春天,我们到海边放风筝,野炊;夏天,我们绾起裤管在海里捉螃蟹,挖泥螺。虽然很热,但我们很快乐,我们的笑声随着海浪起伏。大海使我们吃到了许多海鲜:鱼、虾、螃蟹……味道鲜极了。 作文网
海是善变的,早上,太阳还没出来,而海那儿的天却是火红火红的,过了一会儿,金光一道接一道,从东方扑来了,不多时,海那边燃起了一堆火,海成了火海了!船只出来了,海上沸腾起来了。
黄昏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斗江红。”海鸟轻轻地在空中飞舞,翅膀偶尔碰一下水面,太美了,我陶醉了。大海变得温柔起来,没有一点儿风浪,偶尔一陈风拂过,海面起了一点儿风浪,我知道,它要休息了。海龙宫里的动物也累了吧。
新月升起,大海使劲碰撞,水花在柔和的月光下显得那么晶莹,那么闪亮,哦,涨潮了!!!大海不再温柔,不再恬静,水中的月牙儿也打破了,像只发怒的大狮子,狠狠地拍打着泥滩,瞧,眼前的大海成了一座鼎沸的城市!
海,你变化多端,你时而温柔,时而发怒,但我还是喜欢你!
家乡的海作文4当傍晚来临,海边亮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光。我们吃过了晚饭,决定去楼下的码头散散步。
海边的饭店开始叫号了,他们的生意很好,因为谁也阻挡不了在旁边吃饭的诱惑。
饭店旁的烧烤店也开始工作了,很远就能闻到烤串的香味,这种香味让我想流口水。再往里走,还有一家书店,在海边看书也是一种享受哦!
再往前走就是大海了,凉爽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一股淡淡的咸味。虽然光线已经暗了下来,可是还是能感觉到海水是那样的蓝。它的每一个波浪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礼物,或是一块海带,或是一颗漂亮的贝壳…远远地可以看到矗立在远处的灯塔,明亮的灯光是那么绚丽、温暖,为晚归的渔船指引回家的路。
要是在白天,就会有成群的海鸥在海面上不停地飞来飞去。我每次去都会带一大包面包,向它们抛面包屑,无数只海鸥急速飞来、准确地接住面包,一个不漏,令人叹为观止!更多的海鸥会继续围着我飞着、翻滚着,就像天空中撒下无数朵白云,将我罩在云朵里。
退潮的时候,沙滩似乎变大了,也变湿了。靠近海水的地方,露出大块大块的石头,上面披着绿油油的苔藓,就像穿了一件绿蓑衣。翻开石头,立刻就会窜出几十只拇指大的小螃蟹,向四面八方张牙舞爪地仓皇逃窜,原来是一些来不及和海水一起撤退的小“逃兵。”
的海啊!我的满满的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海作文5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大竹县,那里有一座风景如画、令人向往的公园,它叫五峰山公园。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竹子,像竹子的海洋。远远望去,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奔跑的恐龙,千姿百态。人们都又叫它“竹海公园”。
春天,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无名的小花小草都从地下争先恐后的探出头来了,小动物们也都跑出来追逐嬉戏了,小竹笋也从地下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凑热闹了。竹子妈妈总是怕小竹笋宝贝着凉,给小竹笋穿了许多件毛茸茸的衣服,而小竹笋就给竹海增添了许多生机。
夏天到了,树叶长得真茂盛!帮我们把骄阳似火的太阳遮住了。这时,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来竹海乘凉了。有年长的老人,他们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到竹丛边,然后再小石凳上坐下来。我来到竹子身边端详着,那高大的竹子简直是直插云霄呀!我突然感觉自己简直渺小得像竹子的小宝宝——竹笋一样。
秋天,许多果子和稻谷都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应该是给竹海带来的礼物吧。金黄的落叶就像一张张散落的'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和收获。
冬天到了,大雪纷飞,白茫茫的一片。许多人都如约而至来竹海公园玩雪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和我的小伙伴齐心协力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大雪人,我们还一起合影了呢!
竹海真好,真漂亮!我想对竹海说:“我爱竹海!”
家乡的海作文6这里风景优美,空气宜人,最美的,莫过于我最爱的大海了。
我的家乡在南海,是个依山靠水的好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空气宜人,最美的,莫过于我最爱的大海了。
我常常早早起床,迎着喷薄欲出的朝阳,来到大海边观赏日出。太阳露出羞涩的面容,一点儿一点儿地升上天空,散发着暖洋洋的光芒,这就是希望的曙光啊!
过了一会儿,太阳猛烈地照射着大海,顿时水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中午,海边一般人比较少,因为沙子此时会被晒得火热,光着脚踩上去,会有灼烧的痛觉。
我也很爱看傍晚的大海,等待夕阳西下的美景。这时,调养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了一个金灿灿的光盘。那原本洁白无瑕的云朵,此时都上了妆,有金红色的、有橙**的,也紫檀色的,都在争妍斗艳。慢慢地,云的颜色越来越深,本来颜色灿烂的调色盘顿时变成了山水画,只剩下远处巍峨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镀上一层金**,使得恬静中又增加了一点瑰丽,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一点悲壮。
不消一会儿,太阳笑红了圆脸,亲吻着山峦,向大地、天空喷射出最后的光芒,送给人们临别前的光彩晚霞。这时,大海只剩下深沉的蓝色,白色的海浪翻滚着,像铺上了一层毛毯。太阳敛起自己的容颜,快活地一滑,隐身在海的背后了。
这么美的大海,这么美的家乡,我怎么能不爱呢?
家乡的海作文7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大海,那是青岛的海。
那时,我跟着妈妈来到海边,站在岩石上。妈妈告诉我:海是生命的源泉。凉凉的海风吹过脸颊,吹过发梢,吹在心窝上。那是一种新生的感觉。
我记得,那时正是夏天。晴空万里,强烈的阳光直射在黄澄澄的细沙上,没有一片云,没有一丝微风。我坐在温暖的沙滩上,面对着大海:海天一色。在大海和天空的交界处,蓝色缓缓的向沙滩这边漫延。海水就像天色一样蔚蓝、明净,锦段般闪着银色的光辉。
大海有时像一头咆哮的猛虎,汹涌澎湃,掀起阵阵狂澜,汹猛的海浪不时拍打着礁石,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浪珠;有时,它又像一位温柔的妈妈,让海浪欢快的跳跃。当咸咸的海风小时,我站在离海滩不远的海水里,白色的浪花从海天的交界处连滚带爬地扑过来,好长好长,我当时没注意,还不知道银白色的浪带正向我靠近,一扭头,那浪花正好打在我身上,而我正张着大嘴笑着,结果喝了一大口海水,那味道,我现在不还记得,咸咸的、涩涩的、温温的,这不正是生活的滋味吗?
咸代表辛酸,象征着人生道路中的坎坷;
涩代表汗水,象征着人生道路中的负出;
温代表温暖,象征着人生道路中的幸福时刻......
白色的海鸥扇动着矫健的翅膀,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盘旋、飞翔。
家乡的海作文8我爱家乡的海!我爱它那活泼的性格;爱它那深邃的"目光';爱它那宽广无私的胸怀;爱它那欢乐的笑声。它虽不及奔流不息的江,不及美丽迷人的湖,不及那活泼欢快的溪,但深邃的海它有比江湖溪更宽广的胸怀。
大海是顽皮的。我光着小脚丫,走在金色的沙滩上,海风在我耳边吹着,仿佛在和我说话。小浪花从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悄悄地跑了出来,来到了我的身后,轻轻的拍打我的后背。我转过身来,它一会儿挠我的脚心,弄得我直痒痒。一会儿又不时地拍打我的脚背。有时候,它也不时的撩起水花儿,仿佛在和我嬉戏玩耍。我想捉住一朵浪花儿,但我怎么也捉不住它。为什么呢?噢,原来她从我的趾缝里悄悄地溜走了。只留下一串欢乐的笑声。
大海是热情的。风起了,海浪一起一伏,卷起了滚滚的浪花,便有些害怕,连连往后退。这时我仿佛听见了海浪对我说:"来吧,勇敢的孩子!你可以战胜你的恐惧的。"我又看见了许多的小朋友在海里嬉戏。我鼓起勇气,纵身一跳,便跳进了大海的怀抱里。我从刚跳入大海的那一刻起,才感觉到大海的热情。大海不仅让我战胜了恐惧,还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无比的勇气。只有你进入大海,才能感觉到它的热情`博大和宽广。
大海是无私的。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它的怀抱里蕴藏着丰富的煤、天然气和石油这些宝贵的矿藏和丰富的水产品。大海为了人类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把这一切都奉献给了人类。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大海你是人类的摇篮!
家乡的海作文9我的家乡七里海,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镶嵌在天津唯一的这块湿地中!
我的家乡七里海,又像一个害羞的少女掩盖不住她那婀娜的身姿,叫人迷恋!
当春天到来到的时侯,芦苇,悄悄地从水中钻出一排排尖尖的嫩嫩的芽,象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着整齐的队伍,在迎接远方的游人;刚刚绽放的无名野花,柔柔的,托着露珠,真的让人不忍心去去触摸它。鸟儿在水上掠过时湖水中央的小岛便成为了鸟儿的歇脚场地,一声声鸟鸣,一缕缕春风,伴随着湖面上的船儿飘向了远方,七里海的春天,是少女的春天……
随着夏天的到来,芦芽已成为苗条的少女,匀称的身姿、漂亮的芦花帽子;像一个个青青摇曳的果子,缠绵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白色的天鹅在它头上飞过;银色的水波将它抚摸;晶莹的露珠在它的叶子上滚动;微风吹过将他芦苇的清香吹进你的心窝、让你的身心融入到了自然地境地,七里海的夏天,是少女的秋天……
秋是收获的季节。静湖的岸边是一片片金黄的稻田、稻穗垂下了沉甸甸心思,呵护着揽食的小鸟;质朴的渔人捞起一网网银鱼肥蟹,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冬预示着贮藏和对来年的希望。一望无际的芦苇被机器收割,像一座座的小山整齐的躲在岸边。一片片犁好的稻地踏实地等待着来年。这就是七里海的冬天,是少女的夏天……
一阵冷风吹起的黄叶落在了游人的脸上,游人说,该回了,该回了……
这时的七里海她恢复了平静,平静的就像结了薄冰的湖面。在这平静的背后是我对来年的企盼:芦花香、稻谷黄、银鱼肥蟹装满仓、珍稀鸟类这里藏,游人再次来四方!
这就是我的家乡七里海,七里海,我幸福和快乐的家。
家乡的海作文10同学们,你们见过汹涌的大海吗?你听过白狼滚动的声音吗?大海无边无际,无边无际。早晨,红色的太阳升起,照耀着金色的大海,躺在日出边缘的白云渐渐染红了脸颊。不知是云还是片片白帆,是浮在海面上还是滑在天幕上,天水与天水之间,微波无边。慢慢地,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像薄纱一样穿过魏云,升到海的另一边,染红了半边天。海鸥整齐地靠近大海,上下飞舞,像跳动的音符,又像跳华尔兹的舞者。海水带着画冲到沙滩上,溅起雪白的水花。
一打磨好,勤劳的老乡们就起来了。他们有的在竹筏上钓鱼,有的坐船去钓鱼,有的在钓鱼平台上洗鲍鱼喂鲍鱼。他们每个人都很忙,忙得像只蜜蜂,阳光照射在他们的脸颊上,流下晶莹的汗水
海上的夕阳最美。蓝色的波浪反射着夏虹,银色的波浪覆盖着金沙,云霓的颜色变化很快。海鸥飞回来,翡翠飞起来,远处帆不平,船只来来去去。多么让人流连忘返、向往的一幕啊!
海里的夜也很动人。星辰跃上海面,渔灯浮上海面,夜船的光点在波涛中奔跑。灯塔眨着眼睛,微笑着,看着美丽的海景,默默地思考。
一排排钓鱼平台就像海上的村庄。在钓鱼平台过夜是个不错的选择。一阵风吹来,水波在四周荡漾,钓鱼平台摇啊摇。躺在床上就像在摇篮里,摇啊摇,摇进了梦乡,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方
大海就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给自己的孩子讲着神奇的故事。大海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它,我才能成为现在的我。大海,这个充满童趣的地方,没有它就没有我。
家乡的海作文11我的家乡在海边,那里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让我来给你做个导游吧!
凌晨的时候,海水刚刚涨完潮,海面上风平浪静,像一颗蓝宝石。海边的沙滩湿湿的、软软的、一脚踩下去就有一个大坑。一路走过去,一个个脚印就在你的身后跟随着,好像许多跟屁虫跟着你。
到了早上,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连接在一起,水天相撞,真是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海啊!沙滩上还有一些热爱运动练太极、散步。慢慢地,沙滩上的螃蟹就出来活动了,它们也喜欢出来运动。我常常伏击在它们的小洞边捉想它们,它们的反应很快,一溜烟就不见了。不过有时就没那么好运了,强中自有强是手,有时它们还是给我逮住了。但我知道我们要爱护它们所以我常常会赦免它们放它们回家。
中午,大海好像一个刚吃完午饭睡午觉的小孩。海面水平如境,太阳高高地照在沙滩上,沙子烫烫的,踩下去,就好像有火在烧你的脚一样。
下午的大海最美丽。夕阳和大海融合在一起,真是美不胜收;再加上海面上的海水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那景象真是壮观极了。
晚上,大海的水凉丝丝的,一阵凉风袭来,有点咸有点湿,真舒服啊!这时候在海边散步是最惬意的享受了。
我家乡的大海美吧,有时间来这看看吧。你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家乡的海作文12家乡的海家乡的海我的家乡在大连。大连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三面环海,风景优美。特别是夏天的海,更加秀丽、迷人,每到夏天,她总会吸引无数的人们来到大连观光、旅游、避暑。当然,我最喜爱的也是夏天的海。
盛夏的早晨,当第一道阳光从远处的天边钻出来,洒下那金色的光辉,铺在海面上。波光闪动,浪花一波一波翻动着金色的阳光,与天空的云霞遥相呼应,天水一色,好一幅绚丽的水彩画啊!海风轻轻吹来,着实令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中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海水是那么的蓝,沙滩反射着点点白光,踩上去细细的、滑滑的,当然也是滚烫滚烫的。此时,你如果跳入水中,与大海来一个亲密接触,那才是一个爽啊!接连不断的海浪扑打着肌肤,凉丝丝的、痒痒的,惬意极了!你会把一切烦恼都给抛到九霄云外,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恩赐。
夜晚,一切嘈杂的声音都消失了,大海好像一个玩累了的孩子静静地躺在银色的月光之下,轻轻地、悠荡地喘息着。海天一色,望着这一片明亮、晶莹的蓝色,你的心胸就会立刻开阔起来。滔滔的海水,滚动着银白色的月光,宛如腾翻的雪浪从天际涌来,那光景,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让人遐想无穷……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蔚蓝的大海。她让我开心,她让我快乐,她让我憧憬!
家乡的海作文13旭日从海平面上缓缓飘起,一点一点地挣脱出铅蓝色的枷锁。一颗硕大的光球,一颤一颤地跳上天空,放射出橙**的光,为连绵的云团镶上赤橙金边,又流洒进大海,为平静的海面铺上橙蓝羽纱。清晨,好舒爽!
这里,是沙软潮平的北戴河,我的家乡。独自走向沙滩,脱下鞋子,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脚趾,轻轻地踏在沙滩上。弯下腰,捧一把细密的沙粒,微微张开指缝,看它们像水一般绵延着流泻,逐渐在脚边汇成一座沙塔。沙子很软,那种柔腻的感觉可以让人的心也柔软起来。沙滩很宽阔,大片的细沙,大片的金色,满目光彩。
望着眼前波涛起伏的海面,激情随着怒号的波涛澎湃。一蓬蓬浪花迭起乳白色的泡沫,大浪在海面横冲直撞,连绵起伏的浪朵激昂勃发。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细细地感受着脚下沙子的温度。越来越凉,越来越潮湿,距离大海,似乎仅有一步之遥。视线里,出现了水。海水清澈见底,就连沙子的颜色,都清晰可见。
我走向大海,感受冰凉的海水一点点地没过双膝,没过大腿,没过肚子,直到没过胸口。挥动双手撩拨水面,波纹荡漾,清澈蔚蓝,真是美丽又生动的画面。
太阳越来越高,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在海里的我,只见密密麻麻的人头一拥而来。耳间只听人群中欢快的笑声。
大海一言不发,沉默地包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任由他们拍击自己的身体,依然是那么沉默。我低下头看着自己身前的海水,人群泛起的沙搅浑了它,我分不清海与沙的颜色了。
望着眼前变化了景象,我忽然有一种感觉,哪怕人群再多上五倍,再多上十倍,哪怕人们气势汹汹,气焰嚣张,大海都在默默地承受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而我们,在对大自然予取予求的时候,是否也要心存敬畏呢。
家乡的海作文14我常常出神地看大海,被大海的力量吸引着。
我的家乡是一个临近海的小村庄,我的家更接近大海。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我非常喜欢。大海丰富了我的生活,同时也给我带来很多美妙的幻想,还有简单的快乐。我喜欢看海上的日出。我常常早早起床跑到海边,在太阳还没升出海平线的时候,坐在大礁石上,等待日出。湿咸的海风轻轻地吹抚着我的脸,冰凉冰凉的,我不禁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早晨清新的空气。望着远处天与海相连接在一起的地方,突然,我发现有一团温柔的火在跳跃,越升越高,越来越明亮。啊,那是太阳,火红火红的太阳。太阳给大海披上了一层红纱,海面上泛浪着一道道色彩鲜明的光圈,就好像我在太阳底下用肥皂沫吹的小泡泡。我高兴极了,向着太阳蹦着跳着。每当这时,打渔的叔叔阿姨们,在暖暖的阳光下,摇着小船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了。
当太阳悬挂于半空的时候,蓝蓝的海更显得无边无际,天空中一朵朵白云在飘,海面上有一只小船在摇曳,泛起了朵朵的浪花,一条白色的带子在小船后面飞舞。此时家乡的大海,是多么的热闹,多么的欢乐呀。
我还喜欢家乡夜里的大海。晚上,澎湃了一天的大海有点儿温顺,天上有圆圆的月亮,闪闪的星星。远处船上有灯火,还有靠近海边楼房灯光的映射,大海更加迷人。
我赤着脚丫,踩沾着海水,看着微波粼粼的海,听着音乐般的海浪声。沿着海滩回头看,后面印下了我歪歪斜斜的脚印,也留下了我迷离的梦想……
我爱家乡的大海!
家乡的海作文15我的家乡平潭是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也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旅游岛。家乡做为旅游岛,能逛的风景有很多。最出名的有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半洋石帆,坛南湾的蓝眼泪,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三十六脚湖每一个景点都让人留连忘返,都是平潭旅游的新名片。
我最喜欢也是我最经常去的是离我家只有十分钟车程的海渔广场。每一次去海渔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人山人海,因为广场上有很多人性化的休闲设施。比如,波浪长廊沙滩遮阳景观亭,石鱼架造型花架场景,遮荫棚架结合座椅等等。商家也趁机做起生意来,有的孩子们一到广场就租起游玩车;会滑冰的孩子们都穿着旱冰鞋在广场自由飞翔;玩放风筝的孩子们仰面天空,手控线轴,好像在享受自己的“风筝节”。
一到晚上,广场灯火辉煌,这里不仅是跳广场舞的集中地,也是上一天班疲劳的人们最好的休息之地。
最吸引人的是海边沙滩,只见大海一望无际,与蔚蓝的天空连在一起,倒映着朵朵白云在海面悠悠飘动,脚下的细沙踩上去软绵绵的,在夕阳下像一张铺在海边的金**大地毯。孩子们尽情地蹦呀,跳呀,跑呀,时而追逐浪花,时而堆起沙子,时而伏身拾贝壳,时而挖沙子找螃蟹
海渔广场的海、天、沙、石相映成趣,而且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家乡处处是美景。美称:中国式的“夏威夷”,欢迎世界游客来参加游览。
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家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01: 起势
02:右揽雀尾
03:左单边
04:提手
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
07:撇身捶
08:捋挤式
0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
19:云手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式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派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据说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图1)。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 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并由其子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图2)。杨氏祖孙 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图3)。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图4)。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图5)。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上述 5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5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起源及分支
太极拳 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分陈、杨、武、吴、孙等派)。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成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 ,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南北走向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受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杨福魁艺成回乡后,教拳于北京,因教拳需要,将师传老假太极拳中的高难度动作逐步舍弃,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跟杨福魁之子杨班候学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后,传与其子鉴泉,在上海开办武学,将师承太极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鉴泉后从汉姓吴,故世人称其为吴氏太极拳。
武派太极拳之身法轻灵
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开头三句即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充分说明太极拳身法轻灵的重要意义。
先师郝少如在教学中对身法要求特别重视。他指出:"习太极拳必须处处按照太极拳的原理要求完整丰富,无论是教与练必须从身法着眼,身法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必须严格要求。"练身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练外形,就是学习拳架注重身法,以尾闾正中为基准(在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时,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强调步法上严格分清虚实,以正中为前提,变换时完全用内劲而不允许依靠身体的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或者身体的起伏来借力;上下肢与身法必须配合好,如配合得不好会直接影响身法。既要支持身体的稳定,又要顾及分清虚实,对初学者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必须练好八条之后,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灵
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笔者对身法轻灵的感受是:
(一)武派(郝式)太极拳是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串始终,因此在习练中不可因起、承、开、合节序的关系而产生继续的现象。应以求尾闾正中,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好。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腰间。脊骨之气能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能联合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到灵活协调,进一步掌握行气运动的功夫。能做好以上这些要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便之上浮,就能气沉丹田。
(二)练太极拳必须明确呼吸自然之理,千万不能闭气。练拳从开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贯注,周身要空松,劲才能显得正,决不能用呼吸系统的运动来支配太极拳的开合运动。手法要气势腾挪,有预运之势,无散漫之意;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射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须从神聚而来,手法达于气势腾挪,即可气贯手指。
(三)平时行功走架,既要沉着稳妥,又须轻灵自如。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四个字,但四字之间不可截然断续,必须做到连贯自如,不能呆板,要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走架时要学会知己的本领,一动势/必先问问自己有何处不够,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断纠正,才能不断进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滞,所谓身法轻灵,必须贯彻于走架之中。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平日行功走架时,就要当做正在与人打手,在打手时又要当做走架,如是相辅相成,拳艺才能不断提高。走架成熟之时,全身似气球,身体犹如悬空,两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日久功深,太极拳的精妙艺术得矣。
(四)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总之,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须完整统一,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劲断意不断,才能一触即发。牵引在上,运化在胸,储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发。一身须具备五张弓,才能做到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发箭。劲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劲在于整,发劲要专注一方,须认定准点,做到有的放矢。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须完整一气,不能有丝毫间断。
常见多年纯功不能运化、双重之病未除者有之,发劲不能如放箭、有的放矢者有之,甚至有拳法变形走样者,凡此皆由于十三势身法末参悟,缺明师指点,学者不可不辨耳。
笔者今年逾八旬,仍坚持锻炼,耳聪目明,身心两健,这应归功于少如恩师的无私教导。与此同时,更得益于创始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拳论虽短(32句、197字),但句句是实践的总结,具体易懂。多年来我细细揣摩钻研,边学边用。拳论富有无限生命力,永远是我学习的源泉,习练的指灯。
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全文如下: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便有缺陷处,无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内也。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攘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通过以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为中心,尝试着用动态且细腻的手法去讲述故事情节。
《海兽之子》该剧讲述了偶遇到神秘少年“海”(石桥阳彩配)和“空”(浦上晟周配)的这个炎炎夏天,是琉花(芦田爱菜配)暑期的正式开始。天真无邪的“海”,看透一切的“空”,海洋馆里发光的鱼群,对琉花来说都像是一场浪漫的约定如期而至。
《海兽之子》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hbjy
了解易经的人都知道,易理之上有太极。人们都知道易理是对阴阳相互运动关系的揭示,但是,太极是什么呢?阴阳又是什么呢?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我从思维的角度探索了太极及其玄机、阴阳及其变易,发现其中并不神秘,但是确实非常深刻。
易经演绎阴阳关系,这是众所周知的,太极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玄”字,而这“玄”字又给人以深不可测、永难掌握的意味,这就使人望而却步,极少有人涉入其中。我怎样从思维角度深入到太极中去探索,并洞开其妙,留待以后论述,这里就直接论述太极原理与阴阳真义。
一、太极运动的旋机与玄机
易经的阴阳变易就是阴阳相互追逐,阳极复阴,阴极复阳,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气候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往复不止,就是典型的阴阳变易。太极则是阴阳对冲而产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称为太极旋机。由于太极旋机对事物的影响太深刻,为了区分对阴阳对冲这种旋机的表面图解认识,古人用“玄”字代替“旋”字,以揭示太极旋机的深刻性。所以,“太极玄机”比“太极旋机”更侧重于这种“旋机”的机制对事物的深刻影响,而“太极旋机”则侧重于阴阳对冲本身的旋转机制。易经的阴阳变易运动的动力就来源于太极的阴阳对冲,所以易经的“变”是由太极的“旋”决定的,是太极的“玄”的一部分。阴阳为什么会对冲?这个问题将在阴阳真义中论述。
“太极”又是什么含意呢?“极”是到头了,不可能再有什么了。“太”是从极点往下的意思,上面再也没有什么了,下面的一切又都与这个极点有关。太极,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与阴阳的这种对冲有关,同时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有关的东西了。换而言之,在东方文化里,太极揭示了宇宙中一切事物运动不息的动力源头!西方人搞不清楚地球转动的初始动力是从哪里来的,就开玩笑地说,是上帝一脚踢转的。现代科学也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而中国古人的太极原理却揭示了这一点,可见,东方思维真是很深刻啊!
二、太极运动的原理和真义
我们从太极图旋转中看到,有红色和黑色两个相互缠在一起的“小豆点”,红色代表阳,黑色代表阴。它的旋转可以顺时针旋,也可以逆时针旋,其含义是时间可以正流和倒流。因为运动是有时间标志的,逆向运动就是时间反向。
静看太极图,红色头部有黑点,表示红至极处就是黑之始处,黑色头部有红点,表示黑至极处就是红之始处。这一内含称为阴阳变易,产生了易理,中国古人在易理上发挥,产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数术运用。所以,易经之上有太极。易理是在太极旋转的阴阳图中,忽视其阴阳对冲,专注其阴阳追逐,失其旋意,得其变意。易理是太极的静态观,他看到的不是太极的旋机,而是阴阳的变易。
但是,太极的真义在于她的动态观,也就是他的旋机。从动态观看太极的红点和黑点,其含义是“相拥”,与易理的含义完全不同了。太极的运动是阴阳“相冲”,相冲是她运动的“形式”,但是她的“相冲”运动的目的不是互相冲散,冲的目的是为了“相拥”,相拥是她运动的“属性”。就象两个久别重逢的恋人,一见面就相互迎上去,这一运动就是“阴阳相冲”,他们相迎相冲的目的是为了“相拥”,不是为了冲散。相迎相冲是他们的运动形式,相拥是他们的运动属性,也就是他们相互迎上去这一行为过程的运动含义。恋人的这种为了“相拥”而“相冲”,是具有最美好属性的运动过程。“相拥”的含义是圆融、和合、合二为一。所以,太极旋机不仅有外在的相冲旋转,而且还有内在的相拥特性,其意义非常深刻。太极的相冲推动事物运动,太极的相拥凝聚事物成形。所以,太极揭示了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支配一切事物运动和凝聚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特征就是:以阴阳“对冲”产生运动变化力量,以阴阳“相拥”产生互依互存关系,具有一切事物运动中最美好的运动特性。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可以找到促使它运动的太极旋机,这一点,在以后的论述中会有大量的事例分析,这里不再详述。
这里要指出的是,既然事物运动的背后有太极旋机的支配,为什么人类的文化和物质还会败坏?其实,人类历史上认识太极,只是从太极的静态观去认识,根本没有认识太极旋机的真义,所以得到的仅仅是太极运动的“形式”,而没有得到太极运动的“性质”。当事物的运动只具备太极旋机的形式,而没有太极旋机的特性的时候,只有太极运动的作用,没有太极特性的作用,而事物运动总会有运动属性产生,事物的运动有太极的制约,但是运动的属性没有太极的制约,就会产生大量不很美好、很不美好、甚至是很恶劣的运动属性,这种不好的运动属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看到的文化和物质的败坏现象。
没有认识和掌握太极旋机的真义,对太极玄机就会神秘化。所以人类历史上对太极的认识总是认为“玄之又玄”,总是不得其要领。对太极认识的得形忘性,这是人类文化和物质出现败坏的根本原因。由此看到,太极旋机的意义就是这么深刻,太极玄机的内涵就是这么博大!
太极出,易理退,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易理的得形忘性,是他取了不完整的太极,他不讲运动属性的理论缺陷,决定了他也是一个成、住、坏、灭中的理论。太极原理出山,易经理论也就失去了他的存在意义。太极以他完美的运动原理,必然会推动人类社会走向美好的前景。人类文化在今后可能还会有成、住、坏的发展周期,但是不会再有“灭”了。太极不失,文化不灭,太极会有自我修复的运动功能,因为太极带有最美好的运动特性。
三、阴阳论性不论质
现代人认识不了阴阳的真义,是因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定义阴阳的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人问阴阳,总是问“阴阳究竟是什么物质?”,“阴阳的物质构成是什么?”,总想搞清楚“阴阳是不是一种未被发现的能构成万物的最终物粒?”其实,这些问题对于认识阴阳含义,完全偏题了,说得严重一点,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有物性的。钢是硬性的,瓷是脆性的,绵是柔性的这些都是物性表现,但是是个别的或者是类别的物性表现。这些物性都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反映物质之间的功能差异。事物总是处于运动中的,而运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两两之间的相对作用,事物运动的属性(如快慢、强弱、高低等)就在这种对比中显现。在茫茫大海中行驶,如果没有航标灯、另外的船只、海岛礁石等作参照,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的船正在高速行驶,许多坐过船的人都过有这种体会。也就是说,航海中如果没有参照物,就显不出自己的船航行的快与慢的运动特性,这种对比运动的方法叫做“相对论”,“阴阳相冲”正是这种相对论的思维方式。
阴与阳是对立统一而存在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针对物质来说,有硬的物质,就会有软的物质,硬是相对于软来说的,如果物质全部都是同等硬度的东西,没有任何软的东西与之作对比,那么就不会有硬和软的概念了。也就是说,物质的硬性和软性要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阴与阳的概念也是要在阴性事物与阳性事物的对比中才能成立。
事物的阴性和阳性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在反映事物两两之间各自属性的对比中表现出的相互参照差异。比如,对比铁、木、火这三种物质,将铁砸在木上,就会对比出铁强木弱的相对关系,将铁扔进火中,又会对比出火强铁弱的关系。在阴阳概念中,强为阳,弱为阴,铁在前者中为阳性,在后者中为阴性,并没有固定为绝对的阳性或阴性。所以说,事物的阴性和阳性不是固定在事物上的,而是在事物两两间相互作用的对比中才能成立的。我们运用相对论的原理,可以把阴与阳看成是分析事物两两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种座标系统,而且是漂浮的、或者是虚拟的座标系统。有事物的两两对比,这个座标系统就出现,没有事物的两两对比,这个座标系统就不存在。
阴与阳的这个座标系统,衡量和分析的是事物运动中两两对比而反映出的事物属性,是与事物本身的属性有关的。铁与木的阴阳分析,反映了铁比木硬的质地特性;火与铁的阴阳分析,反映了火能改变铁的功能特性。在阴阳定义中,阳性是事物强、刚、动、升的物性符号,阴性是弱、柔、静、降的物性符号。例如,物质与精神的阴阳属性,精神是奔腾不息而无形的,属于阳性,物质是固定体态而有形的,属于阴性;在精神内部,意志刚强者为阳性,畏难畏苦者为阴性。这些都表明,确定阴阳与事物本身的特性有关
阴阳系统虽然是个虚拟座标系统,但是正因为是虚拟的,也就没有实际中的各种界线,可以浮动于物质与精神之间,也就可以衡量和分析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这是阴阳思维和分析的最大优势。我们在东方文化中时常看到中国古人总是把物质与精神揉在一起,比如“天人合一”,“人体是个小宇宙”,“病从心头起”等,就是因为中国古人的思维是物性分析,不是物质分析,他们看到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共性特征。现代人用物质分析思维去认识中国古人的物性分析思维下的观点,当然就看不透了,也不可能看得透,因为思维方式相去甚远。
我们都知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其实这是阴阳原理的反映。阴性与阳性相遇为什么会相拥对冲?也就是说,太极为什么会旋转不息?这是由阴阳特性决定的。阳性是事物奔腾不息的符号,阴性是事物降缩凝固的符号,阳性没有阴性的制约就会散尽,阴性没有阳性的激活就会寂灭,所以阴阳两性都对对方的特性有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动力。所以,阴阳相拥,是阴阳特性互为需求的本能反映;阴阳相冲,是阴阳相拥而激发起来的运动;阴阳旋转,是阴阳相拥相冲均衡发力的结果,不突,不缩,不离位,所以以正圆旋转。具体说,从太极图上看到,红点和黑点是分离的,不是重合在一起的;从两个“小豆点”呈现的流体运动来看,红色从尾尖到圆头,黑色从尾尖到圆头,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运动方位相错,再加上红黑两点之间有“相拥”的吸引力,运动力学原理告诉我们,这种运动会产生旋转。
四、五行使易理完全偏离太极
金、木、水、火、土,古人称为五行。五行也是论性不论质,是对阴阳变易过程划分的五个层次:火为极阳,金为阳中含阴,土为阴阳杂合,木为阴中含阳,水为极阴。五行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易经的太极含义,把太极的阴阳对冲运动改变为五行的相生相克运动,极大地削弱了易经中太极旋机的运动制约力,使易经本来就不全的太极内含只剩下一个太极旋转的表面图式,太极旋机和太极玄机已经荡然无存。
五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曾经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内涵和文化特征,功不可抹。由于五行在阴阳两极中划分了层次,一方面使人更难看到阴阳的相冲运动,看不到事物运动的成因和本质,另一方面使人的思维局限在所划分的五行层次中,走不出五行。走不出五行,便忘了阴阳本义,看不见阴阳真义。看不见阴阳真义,就看不见太极旋机。我们从中华数术的方法中看到,六爻、奇门、六壬、太乙、八字、罗盘等,无不渗透着五行和天干地支。天干和地支又是从“天”和“地”的大分类上对五行进行划分,天干支配地支。从天干与地支的关系,我们还能看到太极旋机的影子,但是太隐晦,很不容易看出来,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天干地支的含义上去了。所以,五行使易理偏离了太极玄机。太极出,五行废,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因为五行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毁灭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