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课文全文

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课文全文,第1张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

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蓝色

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

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

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选自八下语文书 第四单元 十七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选自《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八上语文书 第一单元 第二课(鲁教版,山东教育出版社。)

扩展资料:

《端午的鸭蛋》是由汪曾祺所写的散文,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也是对故乡高邮的鸭蛋赞美。

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谈端午风俗时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第二步:学习了语言艺术之后,体会文章源于生活的特点,我们也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假期3天,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着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端午的鸭蛋

我读汪曾祺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士大夫精神的体现,在于儒道互补,水乳交融。富家死那个,在他那里不是治国平天下的轰轰烈烈,而是对有情人间的拥抱。孔子在他眼里,不是圣,而是“很有人情的人”“一个很有性格活生生的人”。他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对世俗生活保持浓烈的兴趣。

无论环境怎样,他始终不忘品味生活。无论世界怎样变迁,他始终怀着一颗温柔敦厚的慈悲之心,用悲悯的情怀观照着大千世界。

其人,其文,都融入了“士大夫”精神。

一、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1958年,他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4年。一段时间里,他的任务是画马铃薯图谱,每天一个人独自对着各式各样的马铃薯,画了又画。画完后,他将马铃薯烤熟,吃了。这世界上,恐怕没有谁像他那样,吃了那么多种类的马铃薯。

二、一种调子,一种温度

三、春初新韭,秋末晚菘

汪曾祺的散文于平淡含蓄中流溢着一种雅韵,一种隽永的天真。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他的小说,带有浓浓的散文化特色。不注重情节,不注重故事,注重意境,注重情感和意绪,注重内在的气韵,结构自然得没有丝毫人为的章法与痕迹。有人曾说,他的小说就是一篇篇抻长了的散文,是诗化小说。

复仇

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他嗓子里并不泛出酸味。他的胃口很好。他一生没有呕吐过几回。一生,一生该是多久呀?我这是一生了么?没有关系,这是个很普通的口头语。

这蜂蜜——他想起来的时候一路听见蜜蜂叫。是的,有蜜蜂。蜜蜂真不少(叫得一座山都浮动了起来)。现在,残余的声音还在他的耳朵里。从这里开始了我今天的晚上,而明天又从这里接连下去。人生真是说不清。他忽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轻爽。不错,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正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

多少日子以来,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点,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来越高,山头和山头挤得越来越紧。路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模糊。他仿佛看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一步一步,在苍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低头,又抬头。看看天,又看看路。路像一条长线,无穷无尽地向前面画过去。云过来,他在影子里;云过去,他亮了。他的衣裾上沾了蒲公英的绒絮,他带它们到远方去。有时一开眼,一只鹰掠过他的视野。山把所有的变化都留在身上,于是显得亘古不变。他想:山呀,你们走得越来越快,我可能只是一个劲地这样走。及至走进那个村子,他向上一看,决定上山借宿一宵,明天该折回去了。这是一条线的尽头了,再往前没有路了。

鱼呀,活在多高的水里,你还是不睡?

烛火什么时候灭了。是他吹熄的?

他包在无边的夜的中心,像一枚果仁包在果核里。

老和尚敲着磬。

水上的梦是漂浮的。山里的梦挣扎着飞出去。

他累了,像一根长线似的落在地上。

和尚,你敲磬,谁也不能把你的磬的声音收集起来吧?你的禅房里住过多少客人?我在这里过了我的一夜。我过了各色的夜。我这一夜算在所有的夜的里面,还是把它当作各种夜之外的一个夜呢?好了,太阳一出,就是白天。明天我要走。

太阳晒着港口,把盐味敷到坞边的杨树的叶片上。海是绿的,腥的。

一只不知名的大果子,有头颅那样大,正在腐烂。

贝壳在沙粒里逐渐变成石灰。

浪花的白沫上飞着一只鸟,仅仅一只。太阳落下去了。

黄昏的光映在多少人额头上,在他们的额头上涂了一半金。

人看远处如烟。

自在烟里,看帆篷远去。

你经过了哪里,将去到哪里?你,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在黄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着。你是否为自己所感动?

庙与僧

忧郁症

死了

1、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蒲桥集》

2、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3、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4、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草木春秋》

5、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人间草木》

6、蚕豆作零食,有:入水稍泡,油炸。北京叫“开花豆”。我的家乡叫“兰花豆”,因为炸之前在豆嘴上剁一刀,炸后豆瓣四裂,向外翻开,形似兰花。

7、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8、四川才有夹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带皮臀尖肉整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稍凉后,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两片之间皮肉不切通,中夹洗沙(豆沙),上笼蒸火巴。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经脱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来不腻。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来两片。

9、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10、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

11、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12、愿山岚保佑你颊上的桃红。--《复仇》

13、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14、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2一时却找它不出。 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15、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16、窝头白菜,寡欲步行,问心无愧,人间寿星。--《一辈古人》

17、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老味道》

18、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葡萄月牙记》

19、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20、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 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21、怎么可能杀羊一滴血都没有…是我没见过世面还是该死的夸张啊?--《人间草木》

22、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23、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 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24、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25、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汪曾祺:文与画》

26、紫苏叶子上的红色呵,暑假快过去了。--《人间草木》

27、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28、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29、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很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30、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汪曾祺散文》

31、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32、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翠湖心影》

33、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34、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35、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四方食事》

36、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读者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出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

37、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38、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39、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是认识你的孤独。

40、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汪曾祺谈吃》

41、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汪曾祺散文》

42、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人间草木》

43、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罢。--《草木春秋》

44、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散文》

45、但是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 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46、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人间草木》

47、岸上疏灯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怀人。

48、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49、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50、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岁朝清供》

51、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

52、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哧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

53、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伏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

54、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音!他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见明子目不斜视地微微点了点头,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摇大摆地走了。

55、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受戒》

56、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57、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受戒》

58、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岁朝清供》

59、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下来,就记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记的)。记忆里保存了这种常用语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写作时就会从笔端流出,不觉吃力。

60、好的语言,都不是起里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 平常而又独到的语言,来自长期的观察、思索、捉摸。

61、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四方食事》

62、我舍不得你,但是我得走。我们,和你们人不一样,不能凑合。--《大淖记事》

63、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64、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人间草木》

65、徐渭所作《七绝》之六:翠幌流坐着地垂,重论旧事不胜悲。可怜唯有妆台镜,曾照朱颜与画眉。

66、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彩云聚散》

67、我所谓的"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 好想尝尝。--《岁朝清供》

68、在一起时,恩恩义义;分开时,潇潇洒洒。--《八千岁》

69、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冬天》

70、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有还有一点对于自己的嘲讽。这是一点本事。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

71、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岁朝清供》

72、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73、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岁朝清供》

74、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花园》

75、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下来,就记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记的)。记忆里保存了这种常用语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写作时就会从笔端流出,不觉吃力。

76、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汪曾祺:文与画》

77、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是认识你的孤独。

78、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岁朝清供》

79、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一辈古人》

80、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人间草木》

81、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汪曾祺:文与画》

1如果你想制造牵挂,就要承担流泪的风险。——《小王子》

2你的沉默必须让人听得见,你的尖叫可以是无声的。——钟立风《像艳遇一样忧伤》

3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逐成长,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开始。——纪伯伦

4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这一切“据说都是因了冥冥之间的缘分”。——刘榆《有关无关的人》

5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花未眠》

6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就涌上心头。——纳博科夫《洛丽塔》

7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

9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

10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第七天》

11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我如何和你招呼,以眼泪,以沉默。——拜伦《春逝》

12后来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上都可以努力,但人与人之间不行。能走到最后的,其实一开始就是同路人。相遇是有原因的,不是恩赐便是教训。

13每个人的裂痕,最后都会变成故事的花纹。

14“你是我意料之外的意外。”——巫哲《撒野》

15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16渐渐地,我开始想念一个人,想的不得了,想看见他的脸,想听他的声音,想的不得了,好像是腿上扎着滚烫的针灸,只能忍耐着不动一样。——太宰治《斜阳》

17你天生适合我的灵魂。——杜拉斯《情人》

18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汪曾祺《邂逅》

19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0“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陶杰《杀鹌鹑的少女》

21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轰轰烈烈地去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谦恭地活着。——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22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

23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几年,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铸就辉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那么请向我开炮。——杰克开鲁亚克《在路上》

24越是气场平和心性温柔的人,越不爱和别人太密切地交往,生怕哪里辜负了对方的期待,同时也绝少期待他人。于是在一般社会看来,反而像是比较冷淡的人。

常听人说:人活着,就要克制自己的贪念和欲望。

然而,我们却忽视自己真实的感受,忘了满足内心真正的渴望。

取悦自己,不是自私,是记得初心,才知道去往哪里。

取悦自己,不是为了抵抗他人,抵抗世俗,而是让自己变得美好的同时,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也变得快乐和美好。

许多人,总是把自己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来赞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应该为自己做事。

一个人,只有取悦自己,才能不放弃自己;

只有取悦自己,才能提升自己;

只有取悦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要知道,夜来香夜晚开放,可我们许多人,却是枕着它的芳香入梦啊。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不是自私的,但是私人的,因为首先要让自己在寂寞中独自绽放,在孤独中微笑以待。

只有学会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生活,才能怡然自得地面对他人,善待自己。

在工作中,你会渐渐地明白乔布斯的那句话是真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这样听从内心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让你与工作身心合一,让你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收入的来源,而是成为一份属于你的事业。任何扭曲自己、委屈自己的工作选择,最后不是以庸碌无常收场,就是在走了一大半之后还要付出从头开始的代价。

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也永远别忘了取悦自己,取悦自己才是生活真正的目的。没有任何人值得让你放弃快乐,没有任何快乐比你自己能够感觉到的快乐更正大光明。

其实,生活亦是如此,我们不能总是活在别人的评价当中。不需要为了别人的一句评价就急着否定自己,也不需要因为别人的否定就急着改变自己。有时候,别人所说的并不是都是正确的,我们要做的是思考这些评价里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正确的就听,错误的听过就算,而不是盲目地听从。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的一句话:“镜子很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脸脏;那为什么别人随口说出糟糕的话时,我们要觉得糟糕的是我们自己?”

这个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能感受到生活有多美好,取决于我们有多爱自己。我们所占有的微小一隅,如果能够开满不吝不嫉、清澈晶莹的花朵,如果这个星球上满是这样的微小一隅,那么它在外星人的眼睛里,一定会美丽到不可思议。

杨澜一次采访当当网的董事长创始人俞渝,问她:“你最不自信的地方在哪?”她说:“长相。”为此,她曾经自卑过,可是后来她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于是,杨澜又问:“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反而越来越自信,越有气质和光芒了呢?”

她回答:“接受自己。”杨澜听了忍不住赞叹,说这一点值得许多女性借鉴。

悦纳自己,是高高兴兴地接纳自己,不仅包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还包括对自己不足甚至残缺的接纳,对失败挫折的包容。

即使自己不够英俊或美丽、不够高大或靓丽,仍能欣赏自己的可爱之处。

如果你压力大就去听演唱会,如果你失恋了就想办法满足自己的胃,看看书,如果你找不到方向就停下来思索明白再继续前行,如果你渴望的一切都还未来到,那就让等待的姿势更为虔诚。

我们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所谓更好的生活的前提应该是取悦自己。一个人连让自己开心的能力都没有,如何谈得上给予世界温暖?

正能量从来都不是望梅止渴,比起“看起来过得很好”,我相信,做一个开心的人,才是治愈孤独和困惑最恰当的方式。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谁都不想再取悦谁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取悦别人远不如快乐自己。

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

汪曾祺曾说: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伏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

当你开始取悦自己,你的身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你的美好,对他人来说,充满着赏心悦目的价值。

所以,我们要在不自私的同时,学会爱自己,宠自己,把更多的沉淀留给自己。只有取悦自己,别人才会来取悦你,而你的价值,才会让他人更美好。

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匍匐于地面,而是为了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取悦自己。永远,永远都要有自己,都要做自己,不然,即使是我们自己的影子,也会在黑暗里离开我们。

一切讨好的尝试,都比不过取悦自己踏实。

成就更好的自己是场义不容辞的奔赴,要知道取悦自己和获得称赞是两回事。

每个人都要学会取悦自己,我称之为乐观。

幸福不过就是做一些单纯能取悦自己的小事情。做一些想做的事情,时常取悦自己,你会感觉生活的美好。这世界上有趣的东西很多,能取悦自己的却不多。讨好别人是傻子才会做的事,取悦自己才是一生该做的事。

当一个人开始试着取悦自己,而同时不让他人烦恼时,他的拥有,即是自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182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