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元宵节等。2008年已经开始逐渐。南京青奥艺术灯会已经正式启动,其中也有非常有趣的歌舞表演。很多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预约参加活动。
南京青奥艺术灯会
南京青奥艺术灯会将于2010年12月27日在建邺区青奥文化中轴线举行,持续至2010年1月12日。
本届艺术灯会以叶城路为中心向南北展区延伸,北起南京眼步行桥、江边,南至九骏马广场。通过主题灯组、投影艺术、开幕式、“荧光夜跑”活动、跨年音乐会的串联,为观众呈现一场美味的“年度美味”。
:灯会预约方式
1本届青奥艺术灯会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为保证观灯体验,每日流量限制在2万人。
2市民和游客必须用实名身份证预约。一个身份证最多可以预约4个人。
元宵节期间,每天18:00-22:00凭预留的免费电子票入场,其他时间免费入场。
灯会游玩指南
时间:2010年12月27日-2010年1月12日
地点:青奥文化轴(南京市建邺区邺城路8号西南134米)
入口:叶城路入口,金沙江西街入口。
赏灯
数十个创意灯组覆盖江山街绿轴、国际青年文化园、青奥博物馆广场等区域,以时代赞歌、科技未来、动感青春、炫酷好玩等为主题进行展示。在这里,看灯成了最有趣的游戏;
走过灯海,不经意间留下爱的剪影,梦想指数直线爆炸;试着往前跑,光点聚集在一起。你动它,你停它,酷炫的“黑科技”超乎想象;“复兴号列车”、“激流奋进”等轻团将展现蓬勃的城市气质;
大型灯组“时光塔”是本次元宵节的标志性景观。用现代科技手段呈现中国传统的自然宇宙观,势必带来视听震撼。值得一提的是,在除夕夜的精彩时刻,“时光塔”的倒计时系统将伴随着“电子鼓”温暖的鼓点,陪伴观众一起祈福新年。
2逛展
元宵节期间,南京艺术学院师生依托国际青年文化广场玻璃盒子制作的灯光艺术展将集中呈现,包括灯之灯、光之火、光之影、光之色、光之形。一件件具有设计感的艺术品,会让观众在自然和建筑的空间中获得独特的“梦幻”体验。
互动装置“乐舞蜗牛”造型优美,视听设计独特。位于中央的钢琴演奏时,不规则的线条灯会对音乐做出反应,随着音符而变化。北京艺术家丁咚的光影作品《AllEndlessEnds》也备受关注。他们利用光影、音乐和空间等元素来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艺术装置。游客不仅可以在现场观看光影表演,还可以获得在游乐园玩耍的体验。充满想象力的艺术空间,有望刷爆朋友圈。
此外,“最后的浪漫百年光影”早期稀有**器材全球展、“最美视角,发现建业”摄影展、创新潮流企业展,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展、美食展、创意儿童展等。也将作为配套展览展出。同时,青奥艺术灯会主题摄影大赛也将启动,众多摄影爱好者将为本届艺术灯会留下精彩瞬间。
观演
12月27日,一场集激光秀、中外说唱、电声民乐等元素于一体的开幕式将如期抵达YOG轴,代表建业形象的江豚彩车也将在主会场巡游互动。那时,两个大灯组
太原长风艺术空间是一个集艺术展览、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艺术空间,位于山西省太原市。
该艺术空间拥有多个展览室,展示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此外,长风艺术空间还定期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如讲座、研讨会、音乐会等,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体验和交流机会。
除了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长风艺术空间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它拥有一个舒适的咖啡厅,提供各种美食和饮品,可以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享受放松的时光。此外,艺术空间还有一个宽敞的户外空间,种植了许多植物和花卉,提供了一个清新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总的来说,太原长风艺术空间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地方,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艺术的三度空间是指由长度、高度和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在绘画中,为真实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埃及人通常采用“垂直投影法”,因为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脸的侧部展示出眼睛的正面形象,还可以地表现出胸部和双肩的对称性。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开始使用透视法,在二度空间上展示三度空间的纵深感。严格说来,任何一个立体物的视觉概念都只能以三度媒介加以再现。以二度空间来描绘视觉概念的某些结构本质,无论怎么画,都不能把一个完整的视觉概念在平面上复制出来。
西方对空间的解释较为复杂化和多样化。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理论。他认为绝对的时空是“抽象的”,相对的时空是“经验的”是“可感觉的量度”,绝对时空和相对时空呈现“对应规则”。绝对的时空是静止的,相对的时空是运动的。牛顿的空间理论对西方传统空间的绘画表现影响很大。英国美学家霍布斯认为:“空间是一个单纯在心灵以外存在的东西的影像;就是说,空间是那样一种影像,在那种影像里面,我们不考虑别的偶然性,只考虑它在我们之外的呈现。”霍布斯把空间看成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之物。法国美学家笛卡尔发明了几何坐标,以理性来思考空间。持唯心立场的康德,反对把时间和空间理解为事物和事物的规定性,他认为空间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他说:“空间实仅外感所有一切现象之方式。故空间乃感性之主观条件,唯在此条件下,吾人能有外在直观。”康德对空间概念的说明是形而上学和先验的。在康德之前就已经有三种影响空间的概念。第一种是刚才牛顿的空间概念,空间是现实的东西,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性而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第二种是英国美学家洛克的空间概念,空间是现实东西的规定,把空间当做一种属性;第三种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空间概念,他认为空间是现实的一种“并存关系”。康德的空间概念,既排斥了牛顿的“实在”理论,也排斥了洛克的“属性”理论,又排斥了莱布尼兹的“关系”理论。西方关于空间的理论在美学家和科学家的研究中变得复杂起来。1905年,相对论正式被提出,爱因斯坦认为,空间与时间是相对的,物体不仅是三维的还具有四维的特点,时空因而是一体的。在这个原因的驱使下,现代绘画得以产生。现代艺术家放弃对物体外部形式的客观再现,追求物体条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在色彩明快的情况下竭力达到深度感觉。抽象绘画的产生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可“移动”的空间。观者将自身引入画中的空间,通过主观感受来体验不同物理空间。于是,建立在时间上的“移动”就给传统的三维空间增加了一种新的一维空间,即第四维空间——“时间”。抽象绘画完全抛弃具象的空间方式,彻底颠覆了近代绘画传统。
在马列维奇的《动力的绝对主义》中,他创造了一种全新抽象化和空间的多样性的过程。他是从一个基本的几何形出发,然后以此为基点增加其他几何形状面,或是和谐的组合,或是张力的对抗,形成一个动态的空间。
从形状上看,《动力的绝对主义》这幅画作,是由红、黄、蓝、绿、黑色的矩形、方形、梯形和长线型组成。其中,梯形、方形和长线型是长方形的变体。除去画中的黑色三角形,它们在形状上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马列维奇认为白色有一种超出感觉的空间感,白色为背景色。前景中充斥着红、黄、蓝、绿、黑等色块。**和红色为暖色,具有一种扩张感,绿色和蓝色为冷色调,具有一种收缩感。从色彩上讲,这些色块在空间中有一种立体的秩序。根据近大远小的规律,前景中的三大色块黄、红、黑可归为一组,离观者较近;成水平方向排列的色块为另一组,它们处于画面的后景。前景中的这一组色彩,**位于画面的最前端,这种位置的排列是由它在黑色方块上的重迭暗示出来的。黑色色调略显沉重,而红色的明度使它的空间位置处于**之后黑色之前。这样,前景中的三大色块的空间位置依次是黄、红、黑。这样,产生一种纵深的空间感。
整幅画产生的运动感,是由以下两方面决定的。一、倾斜产生动感,从整幅画面的视觉布局上来看,色块的骨架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都稍稍向右偏离,从而造成一种运动的感觉。从形状上看,这些矩形和长方形并不完全是90度角。这些方块是由一些梯形组成,尤其是前景中的这三大色块。梯形给眼睛增加了一种想要把他们还原成矩形的张力。在画面中的右上方和左下角的两组图形的倾斜产生一种向中间运动的聚合感。从梯形的上下变化和倾斜角度上看,他们似乎在迅速地向中间靠拢。产生出极强的运动感觉。
在马列维奇的《动力的绝对主义》这幅画作中,各个色块的比例和关系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可进入的空间,由主观感受所带来的扩张和收缩的节奏感造成了另外一种建立在时间上的空间感觉,即一种抽象的思维空间。这种感觉完全以直觉和感受描绘心中的颜色和线条,不受现实的羁绊,使观者在细微处引起共鸣。因而丰富了艺术空间的多样性。
798艺术区游览顺序是798路、798西街、797路、798东街,798艺术区分为A、B、C、D、E、F六个区,美术馆、画廊、餐馆以及咖啡馆主要是位于B、D、E三个区。
798路是从4号门进入园区内的一条路,东西走向,可以欣赏沿途景色。
798西街是4号门进入园区后,一直向东走,经过第一个十字路口,和798路相交会的路为“798西街”,西街的墙整体被刷了蓝色油漆,上面有涂鸦设计。
797路从798西街穿过去,左边是星巴克的海报,顺着海报可以找到星巴克位置。
798东街是沿着797路向东边走,十字路口南北走向的路就是798东街。
798艺术区里有一百多家文化机构,里面包含出版、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家装设计、音乐表演、工作室等,不仅仅是有画廊,还有餐馆、酒吧、服装店、书店等等,建议游玩的时候购买一张艺术导览图。
798艺术区最著名的景点有尤仑斯、唐人艺术中心、梯空间、佩斯北京、长征空间、艺术墙、nike展、天下盐、798时态空间、百年印象摄影画廊等。
OAO艺术空间,大深圳新网红打卡地,可以说是一座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天堂,只是距离市区有点儿远,昨天坐公车过去简直是有点儿崩溃。不过浏览完了之后感觉还是很超值的。
我是从地铁站那个入口开始浏览的,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稀奇,不长的一条小街,到处都是英文标识,外在的风景确实会让人有一种好像是走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的错觉,也走到了网上介绍的那辆红色出租车旁拍了个照,街头墙壁上淡粉色的老式电话,大红色的传统邮筒,还有一辆**的老式摩托车,拐角处还有一处被网民说得神乎其神的涂鸦。
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确实是没有艺术细胞,还是因为有了网上视频的剧透没了新鲜感的缘故,总觉得有点儿上当受骗的感觉。
可是,当我从街头的大门进入里面的街道时才发现,即使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人也会被那些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惊艳到。每一个室内街道的空中,都有着不同材料装饰而成的五光十色的各种造型。两边的店家更是一个个美的化身。
这里的每一个物什都不是随意摆放在那里的,它们都是整个艺术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辆随性靠在路牙边的摩托,一个白色的雕满镂空花的电话亭,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小圆台,都好像不是可有可无的。艺术空间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让你感受到,无论你往哪里一站,你自己就是艺术大片里的主角。
随心走进了一个最大的艺术空间,那纯白色的室内装饰让人感觉是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一进门是一个很有现代气息的吧台,你可以点一杯咖啡或果汁,选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品味,也可以约上几个知己在这里畅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旁边的那几个大概就是文艺青年在互相交流吧?
右边是一个好像是直播体验之类的地方,有两个人也在忙着在交流,往里走有一个白色的扶梯,一盏桔**的霓虹灯悬挂空中吸引着游览的人在拍照。旁边一个用雕花玻璃隔成的房间里有一群人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往里走是一个长长的美术作品展览台,先不说画作怎么样,单看那个展台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波浪形的台阶上不规则地摆放着各种海边石,每一件画作都放在一个悬空的画框里,给人一种空灵之美。
走到头有一个白色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件艺美术模型和几棵类似于芦苇花的东西,即使是不懂艺术的人,也会不自觉地体验到,原来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与生俱来的。
这个空间的每一个摆设都是在用无声的语言在告诉人们,生活本身就是艺术。你看楼梯拐角处的茶几,沙发,还有沙发上的靠垫,随手一放的披肩,好像都在无形中透出一种艺术之美。
特喜欢拱形门外的那棵干枝,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都会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韵在空气中流动。偶尔会听到一两句那些正在交流的人们的谈话,感觉这里可能是专门做直播和视频培训的一个机构。
如果说那些老物什是一种美好的回忆,那么,那些现代艺术,就是一种对未来的渴望和向往,这是艺术作为生命力的一种展现的完美之作。
OAO艺术空间,让我这个艺术的门外汉也意外地得到了一次艺术熏陶和美的洗礼。相信不用多久,这里又会成为大深圳一个网红打卡地。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