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一生???

毕加索的一生???,第1张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可以分为几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 "黑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愁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就是他的“玫瑰红时期”。尔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

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过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九十一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毕加索年表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求几幅抽象派的著名作品最好配图

姓名: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党员。是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编辑本段]生平大事记

巴勃罗_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法国***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1900年童年时期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蓝色时期

1902年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毕加索《人生》

1904—1906年玫瑰时期

1904年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拿烟斗的男孩》

1906年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古典时期

1917年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蜕变时期

1932年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加入法国***;

1945年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田园时期

1947年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编辑本段]艺术成就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编辑本段]艺术活动年表

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

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巴黎之间。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在巴黎,他结交了马克斯·雅各布、范唐吉、隆尔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尔的房东的女儿马德莱娜,他为马德莱娜绘了几幅肖像。其时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行其道的象征主义影响。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影响,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其后又认识了德兰和布拉克,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在蒙马特同住。其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前愉快,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

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雅克·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近压抑其可辨认身份的效果,闯出桎梏,最终与形体剥离。”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

1914年综合立体主义

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例如,1915至1916年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1917年的却是现实主义。

1917年至20年代新古典时期

毕加索居于意大利,刚为迪亚希列夫执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游行》设计背景与服装,其时邂逅了芭蕾舞演员奥尔加·科赫洛娃。1918年他与科赫洛娃结婚,婚后诞下一子。这段较安逸生活正值毕加索创作生涯的新古典时期,1921年与1926年他继续制作立体主义作品,1923年的作品却走现实主义路线。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超现实主义时期。1933年至1934年逗留西班牙期间,牛首人身怪作品出现。1927年他邂逅了极年轻的玛丽·泰蕾兹·瓦尔特,她成为他的模特儿,且为他诞下女儿马姬。此时,毕加索并没有与妻子离婚,却又与一名热情女画家兼摄影师多娜·马尔同居,他为马尔绘过几张画。他们的关系维持了差不多十年。在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制作《格尔尼卡》,其间做了许多筹备制作工作。

1943年,他结识了法兰丝娃·季洛,与她在昂蒂布的米迪同居。1945年他在瓦洛里斯绘画了一系列的静物画,并创作陶瓷。他的儿子克洛德于1947年出生,1949年再诞下女儿帕洛玛。他的作品中除了显示这种简单家庭生活的快乐之外,还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承担:1944年绘制《骸骨的藏室》,1947年有《为了法国而死的西班牙人》。他继续绘画静物、风景、肖像1950年,库尔贝的《塞纳河边的女人》启动了他的围绕名家大师作品的变奏创作。

1954年,法兰丝娃·季洛离开毕加索。毕加索在瓦洛里斯结识了贾桂琳·罗克,之后便与这女人共度余年。1959年之前他们居于康城,他在康城为德拉克鲁的《阿尔及尔的女人》与贝拉斯克斯的《宫女》埋头作画,同时继续《画室》的后续工作。他先搬到沃韦纳盖斯,然后在木甘附近的娜特丹·德·米城堡定居,继续他的变奏系列创作。由1960年到1972年,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仅在这13年内,在目录中记载的作品已超过千件,种类分别有版画、素描和油画等。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终年92岁。

毕加索的作品,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约达六万件之数。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作到了。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结果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皆能。”

[编辑本段]作品风格

年轻时的毕加索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海报红契子攻打白军的创作背景表现风格

海报红契子攻打白军的创作背景表现风格《红色娘子军》故事背景素材-金锄头文库

共1页

红色娘子军介绍十年内战时期,海南岛农家姑娘吴清华,由于家中贫穷,被恶霸地主南霸天强抢为奴她几次想逃出地主的樊笼,结果还是被抓了回去投进阴森的水牢有一天,南霸天家来了一个华侨巨商,清华又

金锄头文库2018-12-13

大家都在搜

子尧你的答案创作背景和平海报的创作说明天气之子创作背景海报创作理念红色娘子军创作背景勇气棉子创作背景红色娘子军歌剧改编风雷急

适合小学生看的红色主题**红色娘子军真实历史红色娘子军历史故事红色娘子军背景故事正宫白鹤子创作背景微信海报创作红色娘子军发生在哪里

产品设计:《设计美学》起航,当风起时的博客-CSDN博客

12、艾尔·利兹斯基设计的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13、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主义设计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14、建筑师是现代设计领域的革命者。15、材料科学和建筑技术的

CSDN技术社区

构成主义_知网百科

俄国构成主义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治色彩,如李希斯基设计的海报《红锲子攻打白军》,完全抽象的海报元素,极致的形式对比,产生力量和动感,强烈地表现革命的观念:采用白色、黑色方格代表反动

知网百科

其他人还搜了

海报创作说明

2019-2020和平海报创作说明

二战时期海报设计研究(全文)

例如,1943年英国发行的海报“盟国必胜”和“向胜利前进”,就是以当年夏季盟军登陆西西里和卡拉布里亚为背景的。海报上,英军士兵、坦克、登陆艇构成了一副壮观的战场画面。在美国的一些海报上

2019-10-20

靳埭强海报设计作品探析[权威资料]百度文库

靳埭强海报设计作品探析[摘要]靳埭强是当代平面设计界的****,他借用天人合一、物我容情的哲学思想将中国传统美学与设计创作相融合,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靳埭强常在作品中运用

百度文库

LF的专辑背景_

回答:1

2011年,林峰为七月第的第三次香港红馆个人演唱会采排的同时,第六张个人专辑于7月22日正式推出。该专辑为演唱会的主题专辑,为配合七月底的““林峰LightUpMyLive演唱会”,美术造型总监TomasChan为唱片封套设计了以萤光色造形为主,有别于以往风格。专辑名字“LF”取自“林峰”的罗马

2016-05-14

日本视觉设计大师福田繁雄海报作品探析(模版)写写帮文库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他所涉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

写写帮文库2019-05-14

粉丝手绘《最后的生还者2》**风格海报

不过在等待的同时,DeviantArt上的美工Shinobi2u有点闲不住,于是他分享了衣服自己绘制的《最后的生还者2》**风格海报,品质优秀,获得了顽皮狗工作室官方Instagram转发。这幅海报的创作逻辑

百家号2020-02-09

日本海报界的安迪·沃霍尔—横尾忠则作品探析

到了90年代以后,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新的创作媒介的出现丰富和拓宽了插画和海报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多的风格风貌也更具情感和时代特征。与此同时,横尾

中州期刊联盟2016-05-02

浅析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永井一正海报风格演变_创作

永井一正的海报设计表现形式有着多次的周期性蜕变,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几何抽象风格的海报设计,到80、90年代意象手绘风格的动物主题海报设计,再到90年代后期以生命(LIFE)为主题创作的一

搜狐网2018-11-19

八种画风的方法

八种画风的方法如下:

1、“写实风”插画

应该是最常见的风格了吧实物什么样就画什么样,把那些最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即可。

2、“时尚风”插画

顾名思义、应用于时尚相关产业的插画作品。大量应用于商业海报、杂志、游戏IP、以及现今最主流的电子商务。

3、“幽默风”插画

这种插画风格相信是长期潜水在各大信息平台的朋友做熟悉的。

4、“唯美风”插画

广泛应用于文学插图、桌面壁纸等营造文艺气息的领域。

5、“Q版”插画

只要可爱还被需要,Q版永不灭!商品包装,页面设计,游戏人物无论是二次元,还是欧美向,各种

大头娃娃

一般的造型永远都不会过时。

6、“科技风”插画

“科技感”这种伴随时代进步而衍生出来的风格,以其规整复杂的形体结构,体现出酷炫的未来感。

7、“装饰主义”插画

举个例子~

库洛牌

大家都应该见过,这种多是以装饰性的内容为主,比较注重对线条的处理。

8、“影像合成”插画

众所周知,很多商业向的项目一般都是一个月的时间,如此短的时间是不可能给你很长时间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精细刻画。这个时候,贴素材就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我们也有种说法叫“半P半画”。

人物画

人物画基本技法无论中外,在早期绘画的发展史上,都以人物画为主,而且都为宗教或政治服务。从近年来陆续发掘的古代帛画或壁画中,可以见到古代的帝王、功臣、圣贤或文人们的面貌,有浓厚的政教功能,也有古人信奉的佛、菩萨、罗汉等释道人物,甚至更早的神话传说,充满的神秘的宗教色彩。

尚可见到描写现实生活百态的风俗画、表现宫廷唯美趣味的

仕女画

及戏曲中的人物故事画等,各种不同形式与题材的人物画,都有细致的感情描写,和唯妙唯肖的形象刻划,给观赏者带来深刻的美感。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一为白描画法。为工笔重彩画法。三为写意画法(简笔画法)。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

  作者:[法]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

  作者简介

  国际著名钢琴家。1969年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13岁被著名的法国音乐学院录取,16岁获得雅克鲁维耶古典音乐比赛首奖,童年出版了第一张个人唱片,18岁在巴黎举办了她的第一次钢琴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而享誉国际,也以她的美貌给人以无限轻灵飘逸之感。

  埃莱娜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独特的天赋,使她充满了想象与灵感,成为创作的源泉。本书是继《野变奏》之后的第二部自传。

  简介

  埃莱娜•格里莫天生叛逆,为了发泄过剩精力才开始弹钢琴,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天分,成为国际知名的钢琴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野外与一头母狼邂逅,狼竟然罕见地躺下与她亲近,从此开始了她与狼的故事……埃莱娜•格里莫,这位年轻美貌的国际天才钢琴家与狼的卫士既充满魅力,又奇特怪异;人们对她近乎迷恋。她的写作技巧和她的钢琴技巧一样出色,在这本优美的自传里,她畅谈音乐和生活,以及心灵之旅……

  -------------------------------------------------

  法国钢琴美女“与狼共舞”

  原载于2006年11月5日《纽约时报》,作者JAMES R OESTREICH,李文编译

  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这位法国女钢琴家,1969年生于普罗旺斯地区的埃克斯。早年在埃克斯音乐学院和马赛音乐学院分别师从雅克琳·库尔坦和皮埃尔·巴比泽学琴。13岁被著名的法国音乐学院录取,师从雅克·鲁维耶。16岁获得雅克·鲁维耶古典音乐比赛首奖,同年出版了第一张个人唱片,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及钢琴独奏曲。18岁在巴黎举办了她的第一次钢琴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而从此享誉国际。2002年成为德国DG公司签约音乐家。出版过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和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其中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还荣获“唱片协会”大奖。这对年轻的埃莱娜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荣誉。她现居住在美国。

  埃莱娜·格里莫天生叛逆,为了发泄过剩精力才开始弹钢琴,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天分,成为国际知名的钢琴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野外与一头母狼邂逅,狼竟然罕见地躺下与她亲近,从此开始了她与狼的故事,还在纽约创办了一个“野狼保护中心”,保护红狼、墨西哥狼等野生狼物种,并向公众开放,普及教育。狼成为埃莱娜的图腾,它代表着埃莱娜自由、不拘一格,又充满坚毅的性格。

  她美得令人迷惑。她既是钢琴天才,又与野狼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她最喜欢弹奏勃拉姆斯的音乐,演奏中的她冷峻、悲怆;与野狼在一起时的她却又温柔、天真。她的文字感性、随性,继第一本自传《野变奏》之后,她今年又出版了一本记录心灵旅行的散记《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这就是法国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的传奇。

  “音乐改变了我的信仰,母狼解放了我的野性”

  1991年,埃莱娜·格里莫住在佛罗里达塔拉哈西的时候,一天深夜她带着朋友的狗出去散步却因此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她看到一个孤独的动物身影慢慢靠近,它的行进方式是自己从没见过的紧张和诡秘。她牵着的狗受到惊吓,逃进灌木丛中。这是她第一次遭遇狼,一匹母狼。格里莫在自己的第一本传记《野变奏》里写道:“它走到我左手边,嗅了嗅我的手。我只是伸出手指,它就把脑袋和肩膀整个藏在我手掌下。我觉得自己像是被什么东西擦出了火花,而且迅速传遍全身。它一下子让我充满了温柔。内心传来神秘的歌声,像是一种未知的野性的力量。”“我爱上了这只母狼。”她后来写道。

  格里莫认为狼被当作邪恶的化身已经不下好几百年。但她不这么看。在她看来狼维持着物种的平衡,是种奇异、迷人的动物,而且可以教会人类很多东西。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改变人们对狼的误解。

  1999年,她与摄影师亨利·费尔在南塞伦一起开办了野狼保护中心。这片29英亩大的地方,现在成为17匹野狼的家。其中有4匹狼,作为“形象大使”,向公众开放参观。其他13匹则与人类隔离,以便于它们最终能重返自然。“刚开放的头两年,我们一年有500名游客,现在每年有20000人前来参观。”

  她的野狼保护工作在古典音乐界引起了一些非议。有人觉得她“活在她自己对野狼的想象里。”她在野狼保护上花费的时间也影响了她在钢琴事业上的精进。她自己也承认,最近三年她才真正将精力集中在音乐上,之前野狼保护中心花费了她太多时间和精力。现在的她继续在世界各地做巡回演出,与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以及音乐家合作。不过,2005年末,她受到新的挫折,她患上肺炎,并且导致慢性的疲劳综合症,甚至影响到了心脏。她的第一本自传《野变奏》首先在法国出版,很快成为畅销书,内容由五花八门的篇章组成。格里莫视自己是家庭、音乐世界乃至社会的一个孤独的局外人,内心充满挣扎。比如在考虑在什么地方建立野狼保护中心时,她写道:“最好是在别处,我一直希望是在别处。”

  古典音乐与野狼在她的生命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格里莫看来,两者都拯救了她。“音乐改变了我的信仰,”她写道:“它拯救了我。”当提及她第一次遇到的母狼,她也表示:“它也拯救了我。”创办野狼保护中心的目的,在她看来,将她从把钢琴当成工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变得有野性了。”

  格里莫1969年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6岁开始弹钢琴便表现出惊人天赋。13岁进巴黎音乐学院,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学生。从童年开始的另一个爱好是养小动物。在钢琴填满自己的生活之前,她甚至梦想着当兽医,住在动物园里,后来又想当生物学家。“我曾经对灵长类感兴趣。”与母狼阿拉瓦的相遇,让她卷入了野狼的世界。她开始研究动物行为学,旁听大学的课程,参加会议并且造访动物专家。

  此外,她精通法语、俄语、英语,对法国、俄罗斯、美国的文学、历史、哲学都有广泛的涉猎。她对音乐的热情从来都没有消退,每天都以巴赫开始一天的生活。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文学当中。

  她也喜欢肖邦的音乐,称他是“我的作曲家”。她欣赏肖邦解放了钢琴家的左手,“创造了灵巧的音乐。”不过最贴近她的心灵的,是勃拉姆斯。她早期灌录的音乐大都是演奏勃拉姆斯这种不算年青的、非法国的、没有一点女性气息的作曲家作品,与她表面留给人的印象非常两样。“我喜欢他激烈的乐章,”她在《野变奏》中写道:“他的痛苦与阴暗,充满情绪的悲痛,以及在与世界关系中所体味出的绝望。”勃拉姆斯激烈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第一协奏曲》是她最喜欢的作品。她说自己在演奏以后几个小时,心情都很难从悲怆中恢复过来,“勃拉姆斯把悲痛表达得太完美,那种痛苦足以让你窒息”。曾经跟格里莫共事过的萨龙恩先生表示:“她一半是理智,一半是激情,是位罕见的人物。她演出前总有条理清晰的观念、计划,但在音乐会上往往自然而然地让音乐流淌出来。”

  “若爱不能分享,愿我是用情至深的那个”

  成功的人物不是蒙受了上帝的额外眷顾就是上世修行的福缘。埃莱娜·格里莫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再没有人能比她更游刃有余地存在着,和谐的婚姻,在自己熟悉的钢琴界享誉日隆的地位,最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一批野性未泯的狼群等着她和肖邦、拉赫玛尼诺夫交流之后去和它们一起嬉戏。

  然而是不是也鲜有人这样,在拥有了凡夫俗子所艳羡的一切时来一次远眸回望。音乐成了生活的基调后,别的那些个所爱又将置身何地?音乐、孤独、爱还有那些狼群……从哪一刻开始背叛了誓言?最重要的是这个誓言是什么?这些互为包容又交错矛盾的问题缠身后,出走就成了主人公的心头重事,而这次貌似破釜沉舟的旅行就成了一次找寻上天堂的钥匙。

  注定这是一次和心灵的博弈,程序式的生活既然再也给不了埃莱娜灵感和自由,一场自我放逐的旅行能带来新的呼吸吗?和美好的寓言一样,故事的开始就是结局,农夫的财宝梦开始于花果树下也终结于此,梦开始于斯结束于斯,唯一需要放逐的是疲惫的心灵,最好的良药莫过于抬头深呼吸。

  展开每一段心灵的皱褶,任何人的生活都会比卢梭的《忏悔录》来得精彩,更遑论这位蜚声国际的女钢琴家。《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是一本人物的心灵札记,各种人物的层叠和呼应都像在古早的森林里进行了一次次SPA,不管是出发伊始遇到的奥德蕾,还是那位不知姓名的教授,咖啡馆的陌生人……不是蒙受神的感召就是长了隐形的翅膀,每一段驿站里的人都像是拥有天使的梦幻色彩,若即若离,该出现的时候跃然在眼前。书巧妙地以感召的人物分为不同的章节。作为精神导师出现的教授,像一个背着礼物的圣诞老人,在引导埃莱娜做了对自由的反思、对音乐的理解之后就完成使命悄然而退。还有那个美貌和出现都颇具仙气的贝阿特里丝,她的出现更像但丁笔下的贝阿特里彩,让人对美好产生遐想联翩,而在书里她也是为了寻求无邪的境地来到这个靠近天空的地方。这与埃莱娜在音乐方面的完美境界不谋而合。

  狼的出现始终更像一个隐喻,和音乐一样,她在纽约创办的“野狼保护中心”始终占据她心中重要的位置。狼几乎是她的叛逆性格的一个替身,命运有理可循。埃莱娜天生叛逆的性格自从在追求艺术的途中被抛掷出去后,再没了张弛的快乐,带着新鲜、野性、眷顾,狼让她的空间变得充满张力又活力四射,某种意义上倒成了埃莱娜的原神或吉祥物。

  以作者在音乐上的声望,中国的李云迪或者郎朗或许可以和埃莱娜相提并论,但中国的艺术家们习惯了在觥筹交错的场合找寻灵感,而对于转向音乐的起源地、高原、田野显然没有兴趣。显然是路不同不相与谋,借了书中搭顺风车的教授的话,“我们是自己的命运唱出的乐曲。”

  书中扉页上引用的威斯坦·休·奥登的话,“若爱不能分享,愿我是用情至深的那个”,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埃莱娜和读者已经融为一体了。

  --------------------------------------------------

  书评1:空灵长假,灵魂探幽

  埃莱娜•格里莫,曾和母狼阿拉瓦邂逅,16岁灌录自己首张的钢琴唱片,18岁举办第一次钢琴独奏音乐会,曾在全世界发行的自传《野变奏》中展露优美流畅的文字、以及细腻的思想。如今,她依然在照料一整片野生动物保护区,让野狼做真正的野狼。

  这是第二本她的自传,但不是世人通常看到的那种由丰功伟绩、琐事、信件和年月日堆积起来的自传,而是纯然心灵的的历程,追问艺术和生命本质。因由这样的核心,才会有由邂逅所组成的故事,缀以众多寓言般的小故事,并用一根富有使命感的主脉贯穿首尾。这一切属于她,又决然是可以属于每一个人的。

  “每一次邂逅都是必定会赢的一注色子”。女钢琴家在繁忙的演出和录音进程中疲惫不堪,偷闲放空,在非洲、欧洲或是美洲森林这三项选择里踟躇。快餐店女侍者的小故事帮她下了决心去欧洲。紧接着,在意大利乡间偶遇酷似尊师的文学教授。教授留给她的问题是,如果说您已经出色地演奏了音乐,“那您有没有更好地体验它呢?”第二天,她收到教授留下的小包裹。延续着前一天邂逅时的话题,并请她收下一只精巧的音乐盒,或者也可以转送给一个叫汉斯的德国人。至此,原本空无目的的假期不仅有了主题,还被指定了路线。

  一路上,她在阿西西修道院花园里邂逅了贝阿特里丝,她照顾修道院的花园,也被花园照顾,她问道,“为什么人们再也创造不出新的乐器?”又在咖啡馆里遇到悲观的青年,质疑在痛苦和失去中还有什么自由和爱存在?再聆听了瑞士小城里的收藏家讲述音乐盒的前尘往事,老者不介意有一场世界末日,激愤地谈到各种各样的、进行时态的灭绝……这些交流暴露出不幸福的人类所特有的正反面智慧,她聆听、理解、与之辩驳的过程,正是自我探寻答案的途径。

  就像迷茫者追寻神曲的暗示在命运的岔口寻觅生机,珍重每一个陌生的贵人的指点。最后她见到了汉斯,那是因车祸而失明个盲人钢琴家,“我意识到早在车祸之前我就已经失明了,我急切地想自我满足,除了工作、赞美、追求绝对的完美,近乎自我陶醉外,什么也看不见。”难道这不是女钢琴家此时的处境吗?灯光亮起来时,她发现盲人音乐家汉斯像极了一个兄弟。这是自教授后第二次“酷似”,幽灵般神秘的气氛弥漫着,在巧合、或者说文字精心设计的邂逅中迷离着,逐步趋向冷静。

  长年沉浸在古典音乐富有格律和生命力的诗意中,令埃莱娜的笔触也带有恍如隔世的经典质地,如她所写,“艺术家同意将自我分解为艺术”,文字和音乐只是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则与天地自然永不隔绝。在她的生命中,狼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但仅仅作为音乐的媒介、或是狼厚待的对象是不够的。繁忙的日程也会造成一个人的空虚,哪怕是天才。甚至可以说,这是当代艺术家忙于创新之后最容易忽略的事实,远离了本质,附庸了技艺。经历了心灵之旅的埃莱娜带着特有的野性和自信说道:“我与钢琴生出共同的肉体,我们,钢琴与我,一同变成神兽,某种全新的人马,某种吉祥的永恒的天蝎。”体验音乐,自己就该成为音乐生命的延续。这就是她要的答案。

  -------------------------------------------------

  书评2:拂尘之音

  “我已经太长时间没有尝过漂亮出逃的滋味了。”

  我想,每个人都曾有心灵尘染的迷失时刻。带着晦涩的忧愁,我们渴望挤破时间的气泡,从常规中挣脱出来,扑向一场华丽的冒险。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便是一本关于出逃与回归的心灵札记。

  这是法国著名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继《野变奏》后出版的第二本自传。在这本小传中,信笺、日记等传统要素已消隐,埃莱娜以素净的文字记述了她与几位陌生人的神秘邂逅,随性的对谈缀以精致的寓言,轻盈却不乏哲味。旅行的意义在如谜的交流中渐渐铺展,正如作者所言:“我相信我的旅程和相遇中必然藏着答案。”

  一直以来,音乐与野狼都是埃莱娜最重要的生命符码。

  埃莱娜6岁开始习琴只为发泄过剩精力,但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她曾先后师从雅克琳•库尔坦、皮埃尔•巴比泽等多位钢琴名家,13岁成为巴黎音乐学院年龄最小的学生,16岁夺得雅克•鲁维耶古典音乐比赛首奖。18岁首次钢琴独奏会让她一举成名,从此享誉世界,由其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还曾荣获“唱片协会”大奖。

  除却骄人的音乐履历,埃莱娜的生命轨迹还烙下“与狼共舞”的传奇标签。一次偶然机会,她与母狼阿拉瓦邂逅,却意外得到母狼的信任和亲近。“我想还狼群以它们本质的精髓,让它们重返天性——自由。”1999年,她与摄影师亨利•费尔一起创办“野狼保护中心”,保护红狼、墨西哥狼等野生狼种,并向公众普及教育。“我很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动物是神圣的而且会说话,人还没有忘记他永远不过是个生物,要想做得更好,就要试着去理解。”这是埃莱娜对原始野性朴素却真诚的敬畏。

  汹涌的声誉附带着程式化的节奏,“我的日程表掌握在经纪人、唱片公司和新闻专员手中”,特立独行的埃莱娜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灵魂总是不能和躯体合拍:有时它落在后面,挂在回忆的裙裾上;有时冲在前面,忙于计划,忙于对未来的可怕的设想,沉重的算计让它窒息。”为了呼吸,她出逃去旅行,等待被开启。“展现在我面前的欧洲像是孩子们玩造房子的游戏时在地上画的方格。机遇已经扔出了他的圆饼,我单脚跳在弗朗兹•李斯特留下的足迹上,双脚落在舒曼的印迹上。”

  搭顺风车的陌生教授、咖啡馆内痛苦的年轻人、阿西西修道院的贝阿特里丝……他们一个接一个走进埃莱娜的世界,睿智的交流渐渐拨散心灵的迷雾。

  我最爱这段对答:

  “您找到天堂的钥匙了吗?”

  “我们都拥有它:它就产生于两个人邂逅的一刹那,在彼此同样的、慷慨的冲动中。”

  邂逅的瞬间在埃莱娜的笔下散发出爱的气息,“我希望找回孩子的无邪,这种无邪不懂得死亡,更偏爱瞬间以及它的完整——时间的音乐,也就是寂静。”每次邂逅都是一个举重若轻的瞬间,既有爱之能量的热烈释放,又不乏沉静之美,让人感慨:“重要的是我们曾经相遇过,它创造了瞬间,创造了我们刚刚提及的珍贵时光。”

  瞬间累积,爱意沉淀,正如书中所言——“爱是不断回忆的遗忘;遗忘是一种本该永恒的记忆,它留下了一条印迹——甜美又短暂的回忆,时常穿越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沉浸在完满和喜悦的情绪中。”

  旅途的终点,埃莱娜见到了盲人音乐家汉斯,“我意识到早在车祸之前我就已经失明了,我急切地想自我满足,除了工作,赞美,追求绝对的完美,近乎自我陶醉外,什么也看不见。我总是在做加速度的运动,这项运动没有带领我前进一步,却夺走了一切,包括自我。”

  汉斯的坦述让埃莱娜变得坚韧,并揭开了艺术与生命的本质:“音乐的真实——甚至是生命的真实——不是模拟幸福,而是启发式地将生活的悲剧层层揭开。欢乐、幸福都只是与生活和痛苦妥协的结果,这是死亡奏出的不和谐音符。”

  世间万物皆有裂缝,因此光才可以透进。

  最后这场对话在黑暗中进行,开启了女钢琴师回归的心路,“只有沉默才足以表达对故事深意的敬意。就像音乐中,一部奏鸣曲的最后几个音符之后的寂静一样。”

  这是一位失明者奏起的光之和弦,拂去我们每个人心上的尘埃。深夜,扉页上维斯坦•休•奥登的话又次闪光——“若爱不能分享,愿我是用情至深的那个。”

花道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

早已形成其

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

花道

运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

花卉和枝干

使得时间维度被定格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

为室内营造

一种优雅、独特的芬芳气息。

花道,起始于古代中国,盛行于近代日本。当代日本花道,一方面表现形式多样,流派众多;另一方面还在继续研究使用传统的形式。此外,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变迁进行冥思的一种形式,它的宗教根源与生命的自然周期紧密关联,使得花道具有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草月流从传统花道中脱颖而出,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程,但其创始人敕使河原苍风从创立之初即主张“花道”应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在尊重个性、追求自由表现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草月流花道始终洋溢着清新前卫的时代气息,并以其轻快时尚、自由大胆的风格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被《时代》周刊称为“花道界的毕加索”!

在当今花道界,草月流更加懂得顺应时代变化,从家庭空间布置和个人怡情养性,走向了商业领域,通过橱窗展示、跨界舞台表演和置景等多种形式,将草月流的立体造型插花理念融入更多的现代空间中。

草月流的大型作品,在日本以及亚太、 欧美 国家的一些商场、酒店、机场、办公空间等随处可见,向人们展现着植物“短暂却永恒”的艺术魅力。

在当代花道的创作中,新花道主义的花道家们甚至使用玻璃、金属和塑料以及新科技材料来与植物结合,做各种空间作品的创作,彰显和创造更多 美的 可能!

在花艺设计领域,与室内设计行业相通,同样有东、西方风格及流派之分,东方多称为花道,西方称之为花艺,花植设计的“道”与“艺”,不仅在一字之别上,更有意蕴和设计着眼点的极大不同。

中国、日本、欧美等不同风格和流派,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也多有不同。东方的流派,从使用器皿插花开始,而西方的教学,则由不使用器皿的花束开启。近年,也出现了东、西方融会贯通的花植艺术理念及课程设置方向。

人们习惯了日常生活、工作中有鲜花相伴,在消费和审美理念上,也逐渐不满足于仅仅是观赏艳丽的花朵和花束,进而催生了花植、花艺设计行业的多方面发展。

如今,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现代简约风盛行,中式、新中式空间,与“中为本、西为用”的中、西融合的室内设计更受高端市场青睐。

因此,在东方这块最具活力的热土上,终究会愈来愈多地需要东方的审美以及东方的花植设计作品。

我们认为花植设计作品不应停留在点缀环境的作用上,尤其不能简单将花束装入花瓶来做为居室空间的色彩衬托,那将是室内设计的一大缺憾。

插花可以是一种修养。中国古代尤其在唐宋时期盛行茶道、香道和花道,文人雅客无不追捧;近代日本将由中国传入的茶、花、香、艺发扬光大,尤其在花道方面的普及和运用非常广泛。

草月北京·2019初秋首期特别课程——

公开课

9月14日

下午 14:00~18:00

草月流花道

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人文体验?

通过老师的叙述及影像短片的播放,给大家拉开草月流花道近百年发展历程的画卷,客观真实地再现草月流花道与人文、美学的无界关联,以及所致力的跨界艺术创作和舞台表演,包括各类空间及大型展会上的创作作品;

届时,老师会为到场的嘉宾和学员表演作品;演示插花技巧,依据学员对插花的了解程度,指导每位学员完成一幅具有草月流风格的插花作品。

研修课

9月15日—16日

上午10:30~12:30

下午14:00~18:00

草月流花道,主题创作与空间设计

系列课之一

以实战为目标,分区块设置课程。老师讲解、布置课题,并示范作品及辅导创作过程。

学员创作作品,老师指导点评,学员完成作品;学员及老师共同给予小组作品打分,评比出三组最优作品,并给予奖品及作品发布。

主题创作作品

1线条/色彩,个人作品。

2块状/材料,个人作品。

空间设计作品

1商业空间点位设计,小组作品。

2艺术空间展示设计,小组作品。

师者

日向雄一郎

日本 ∙ 花道艺术家

草月流师范会 理事

日向雄一郎花道事务所 创始人

日向花道艺术株式会社 董事

一般社团法人花行日本 代表处理事

师者

林小蕙

中国 ∙ 花道艺术 践行者

草月会本部师范 二级

草月北京 ∙ 花道艺术中心 创始人

优度蕙坊花植设计工作室 主理人

国际花道协会 会员

授课地址:

北京-前门-北京坊- W 7号楼一层南侧

课程学费:

A 公开课 490元/人

B 研修课 4900元/人

报名方式:

请扫描二维码,咨询课程或索要报名表。填写报名表并缴纳费用后,视为报名成功。

咨询电话(微信) :13901384701

↓↓↓点击民宿头条,详细了解课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355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