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2011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15题。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 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 漂亮的**、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 姐,就只能说明漂亮**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 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
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解析:选AE。A项“漂亮的姑娘”是美的东西,该项把“美”与“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E项的说法和原文倒数第二段的内容矛盾。这一段说明不能用固定的东西,如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而E项是用斑马的颜色来说明斑马的美,很显然是不对的。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
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解析:选D。D项中“美的问题并不复杂”是错误的。第三段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的结果是“美是难的”,而且从全文的叙述来看,都说明美的问题不简单。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语境,两个“味”的意义各不相同。由“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句可知,前者指本义,后者则为比喻义。
答案: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
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时可根据第六段的内容。
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黑色旅游
秦德龙
监狱,从来都是人们不乐意去的地方,更别说跟旅游拉上关系,因为旅游都是到风景秀丽的名胜或古迹去游览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监狱居然也成了“旅游点”,而且“游客”还不少呢。
这不,今天早上又来了一批干部。不知道是哪市哪区哪局委的,抑或是哪厂哪矿哪公司的,肯定是干部。从气色上说,一个个昂首挺胸,目光如炬,绝对是干部。
又是来监狱参观的。
监狱门口的小饭铺、小超市,热闹起来了。也许是还没到预定的参观时间,监狱还没开门,有些人就过来买东西吃了。也是的,一大早赶过来参观,总不能饿肚皮吧。
有个穿红T恤的干部,买了一根油条和一碗豆浆。
开饭铺和超市的老魏问:“没吃早饭吧”
红T恤一笑:“早上6点坐班车过来,哪顾得上吃饭”
老魏说:“公家不管饭还叫个人买早点”
红T恤说:“来参观监狱,还想沾公家便宜”
老魏说:“是啊,到这儿来旅游,是受教育的。”
红T恤自嘲地说:“什么旅游黑色旅游!”
老魏附和道:“黑色旅游,也是旅游啊!”
红T恤咬了一口油条说:“那当然。外国就很时兴黑色旅游。有的监狱,专门对游客开放,让游客进去住几天,体验坐牢的滋味。不过,今天,我 们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听听报告。”
老魏笑道:“过去,是听老红军讲故事;现在,是听犯人作报告。”
红T恤说:“看看犯人是怎样把自己送进去的,这就叫做警示教育。”
红T恤说到这里,怪怪地笑了。
过了一会儿,这批人中有人喊话了,干部们要集合了。红T恤快速地扯过餐巾纸,擦擦嘴角,大步流星地走到队伍中去了。
老魏远远地站在一边,观赏干部们整理队形。老魏看见,红T恤严肃着脸,排在队伍里面。
这样的景观,隔三差五,老魏就能看见。监狱成为警示教育基地后,经常有各行各业的干部,整车整车地开过来参观。当然,这对老魏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好——他可以多做点生意。
当然,老魏也时常看见犯人的亲属过来探监。探监的人,总会上小超市买些小东西,送给服刑的犯人。说老实话,老魏还没到监狱去过。但他完全可以想象到那种夫妻抱头痛哭、母子泣不成声的揪心场面。为此,老魏也曾感叹:人啊,一失足成千古恨!
快到中午的时候,进去参观的人,全出来了。 出来后,他们也不急着上车,站在车下吸烟。
不吸烟的人,站在一旁发愣,面无表情。
红T恤领着几个人,来到小超市,搬了几箱矿泉水。老魏问:“这就回去了吗不到红树坡看看那里有个八路军的指挥部。”
红T恤说:“就是要到那边看看。领导发话了,再搞一次红色旅游。”
老魏说:“是啊,从监狱出来,总得换换心情吧。”
来参观的这批干部,就这么轰轰烈烈地走了。
老魏很快就把这批人的面孔忘记了,包括那个红T恤。
16“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黑色旅游”是指一些单位或部门组织的以监狱为“警示教育基地”,让干部们在“听犯人作报告”中得到“警示”,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制腐败的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
17小说中的“老魏”是开饭铺和超市的老板,他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魏是一名普通百姓,是干部们“黑色旅游”的目击者,以他的亲眼所见来写,使小说更切合生活实际。
(2)小说以老魏与红T恤的对话为主体,老魏是贯穿小说的线索人物。
18“反腐倡廉”采用“黑色旅游”这种形式,你赞同这种做法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阐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赞同这种做法。“黑色旅游”把监狱作为“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干部到那里去“看看犯人是怎样把自己送进去的”,让干部们从别人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腐败堕落经历中得到“警示”,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抵制腐败,做到廉洁奉公。所以,组织干部们进行“黑色旅游”是能够促进“反腐倡廉”的。
(示例二)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如果干部们本身素质好,不用去“黑色旅游”也能自觉地抵制腐败,做到廉洁奉公。而且既然叫“旅游”,就是“游”一下就过去了,有走过场的味道,就像文中红T恤说的“今天,我们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听听报告”,很难起到“警示”作用,对促进“反腐倡廉”也就没有多大作用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钱伟长:矮个子的“科学巨人”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2010年7月30日辞世,享年98岁。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
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
钱伟长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祖父和父叔辈都是乡村教师。父亲英年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钱穆仅上过中等师范学校,靠艰苦奋斗自学成才,毕生著述甚丰。四叔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少年钱伟长跟着四叔博览群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1931年中学毕业后,钱伟长在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此时,四叔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最好、历史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
由于钱伟长物理分数太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允。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到处打听这位历史满分的学生为何不来报到。陈寅恪处由钱穆去商量,吴有训处由顾颉刚出面通融。吴有训教授被这个学生的诚挚热情打动了,他对钱伟长说:“那好吧,你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试,你的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70分的话,再改学文史不晚。”
钱伟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他凭着刻苦精神,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一个学年下来,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分以上。等到他从清华毕业时,吴有训教授已经非常器重这个有志气的青年人了,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归心似箭为报国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钱伟长是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很快,他们合作共同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
由于钱伟长的出色成果,多伦多大学于1942年授予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担任的主要课题是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
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回国后,钱伟长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可是薪水很低,生活的困难令他失望。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只好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学院兼课,奔波于北京的三所大学讲课,但仍不得温饱,他不得不向单身同事、老同学借贷度日。
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他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
噩梦醒来是早晨
解放后,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进入了他学术上的第二个丰收期,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誉为“三钱”。
正当钱伟长雄心勃勃地攀登新高峰的时候,一场历时20余年的苦难落到了他的头上。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极不合理的待遇。““””期间,虽然缺乏起码的工作条件,但钱伟长以非凡的毅力,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实用价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
1983年,70高龄的钱伟长以年轻人般的活力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我没有休闲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不胡思乱思,所以我身体健康。工作就是我强身健体的秘诀,脑筋用得越多身体越好。我睡眠时间不长,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休息。”
(选自2010年7月3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9请简要赏析这篇通讯的总标题。(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矮个子”指他的身高很矮(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科学巨人”指他在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两相对比形成巨大反差,生动而有意蕴。确切、精炼地概括了人物特征。
20请分段简述钱伟长的人生历程(不必涉及具体时间)。(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钱伟长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②少年时代进入清华物理系学习。③大学毕业后去欧美留学,在国外跟随名师学习。④抗战胜利后回国工作,生活艰辛却拒不赴美。⑤解放后,积极工作,成绩斐然。⑥““””期间坚持工作,取得成就。⑦改革开放后,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21钱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评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①在祖国被列强欺辱之时选择弃文从理。②在生 活艰辛时拒绝赴美工作。③在被错划为“右派”时潜心钻研,取得成就。
(2)他是一个意志顽强的人。①尽管身材矮小,但却通过努力成为运动健将。②入清华物理系时,分数太低,但却凭着惊人的毅力完成学业,受到老师的肯定。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2011年高考广东卷)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需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团圆甜美的元宵,还是圆如明月的月饼,都无法化解游子的羁旅愁绪。重温了李明介绍的“元宵节”,下面再由韩梅引领我们去回味那寄予了无限思念之情的“中秋节”。
(示例二)亲爱的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意蕴丰富。李明介绍的“元宵节”寄予了人们对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期盼,下面再由韩梅同学为我们展示“中秋节”中蕴涵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团圆之意。
23在下面这段话中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和谐。(6分)
你应该有理想,但是不要公然鄙视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你应该有操守,但是不要轻率抨击那些得过且过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德适合拿来约束自己,不适合拿来压制别人。
答案:(示例)你应该有情趣但是不要大声笑话那些品位低俗的人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胡适先生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格外谨慎小心。他曾对唐德刚先生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李宗仁先生曾评论他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看了高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试题的人还看:
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 高一年级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
3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5 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二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及答案
6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下册)
第Ι卷 阅读题(58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1-3题每题2分,第4题16分)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时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谪戍,赐尝奉命于龙江编次行伍。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饮食,病者与医药,多所全活。秩满当迁,湖广布政司参议阙,命赐与检讨吴文为之。二人协心划弊,民以宁辑,苗、獠畏怀。母丧,去。服除,改北平参议,事成祖甚谨。复坐累谪戍安东屯。及惠帝即位,成祖及楚王桢皆举赐为长史。不许,召为工部尚书。燕兵起,督河南军扼燕。成祖入京师,李景隆讦赐罪亚齐、黄。逮至,帝曰:“吾于汝何如,乃相背耶”赐曰:“尽臣职耳。”帝笑释之,授刑部尚书。
永乐元年,劾都督孙岳擅毁太祖所建寺,诏安置海南。岳,建文时守凤阳,尝毁寺材,修战舰以御燕军,燕知其有备,取他道南下,故赐劾之。二年劾李景隆阴养亡命,谋不轨。又与陈瑛同劾耿炳文僭侈,炳文自经死。皆揣帝意所恶者。祁阳教谕康孔高朝京师还,枉道省母,会母疾,留侍九月不行。赐请逮问孔高,罪当杖。帝曰:“母子暌数年,一旦相见难遽舍,况有疾,可矜也。”命复其官。
三年秋,代李至刚为礼部尚书。四年正月,西域贡佛舍利,赐因请释囚。帝曰:“梁武、元顺溺佛教,有罪者不刑,纪纲大坏,此岂可效!”是年六月朔,日当食,阴云不见,赐请贺。不许。赐言“宋盛时尝行之。”帝曰:“天下大矣,京师不见,如天下见之何”卒不许。
赐为人颇和厚,然不识大体,帝意轻之。为同官赵羾所间,六年六月忧悸卒。帝疑其自尽。杨士奇曰:“赐有疾数日,惶惧不敢求退。昨立右顺门,力不支仆地,口鼻有嘘无吸。”语未竟,帝曰:“微汝言,几误疑赐。赐固善人,才短耳。”命予葬祭。洪熙元年赠太子少保,谥文安。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景隆讦赐罪亚齐、黄 讦:揭发
B 炳文自经死 经:上吊
C梁武、元顺溺佛教 溺:沉溺
D枉道省母 枉:违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赐“不识大体”的一组是( )
①母丧,去
②吾于汝何如,乃相背耶
③赐请逮问孔高,罪当杖
④西域贡佛舍利,赐因请释囚
⑤赐言:“宋盛时尝行之。”
⑥赐有疾数日,惶惧不敢求退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赐为人和厚。在安排因罪被贬戍边的人员过程中,郑赐给他们卸去刑具,让他们
在租的房屋中休息,周济他们饮食,病者问医问药,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B郑赐做地方官小有成绩,很得民心。湖广布政司参议一职空缺,朝廷命郑赐担任,由
于他倾力除弊,百姓得以安居,苗、僚部族也心怀敬服。
C郑赐做事喜欢揣摩皇帝心思。郑赐先弹劾孙岳擅自损毁太祖修建的寺庙,后弹劾李景
隆暗中收养亡命之徒,图谋不轨,又与陈瑛弹劾耿炳文超越本分。
D郑赐遇事胆小,忧悸而死。他被同僚赵羾离间,病了多天,心里害怕而不敢要求退下,
站在右顺门,因力不支倒地而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母子暌数年,一旦相见难遽舍,况有疾,可矜也。
(2)帝曰:“微汝言,几误疑赐。赐固善人,才短耳。”
(3)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4)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
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
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
③则甚:做什么。
5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5分)
6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却说“别浦鱼肥堪脍”请简要分析这两句各自所表达的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江江堤树木郁郁苍苍,江水浩荡澎湃,江面开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花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4分)
第一件事 “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 “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6分)
(3)联系全文,请分析结尾一段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第Ⅱ卷 表达题(4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2分,9-12题每题2分,13题4分)
9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残羹冷炙(zhì) 孱头(càn) 鱼鳍(qí) 倨傲(jù) 蹩进(bié)
B鲈鱼堪脍(kuài) 弩钝(nú) 啮齿(niè) 斧钺(yuè) 咀嚼(jué)
C舞榭歌台(xiè) 悲戚(qì) 帷幄(wéi) 贿赂(lù) 横亘(gèng)
D迭床架屋(dié) 蟾蜍(chán) 案牍(dǔ) 倥偬(zǒng) 圭臬(niè)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_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_,中国人民___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
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
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
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
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1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13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_______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其主要设施,②______。③_______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四、写作(3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
“深耕。”老农回答。
“深耕”
“对,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可有些人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末答案
1、D 2、B 3、B
4、
(1)母子分别数年,一旦相见难以马上分离,何况母亲又有病,值得同情。(关键词“睽”“遽”“矜”的翻译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皇上说:“没有你的话,朕几乎错误地怀疑了郑赐,郑赐固然是好人,只是才能不足罢了。”(关键词“微”“固”“短”的翻译各1分,句意通畅1分)
(3)略 (4)略
5、词的上阕描写了傍晚江面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雄奇壮阔,绚丽美好,富有生机的画面。(2分)照应诗歌标题;奠定诗歌感情基调,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3分)
6、“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1分)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2分)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2分)
7、(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1)第二件事:女店主开心知足地把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来的糯米团当午饭。
第三件事:“我”到店里买发卡,女店主嘱托“我”带黄山风景照给她。(每件事2分)
(2)
①坚强乐观。下肢瘫痪的她从不怨天尤人,对顾客总是报以灿烂的笑容;她不向外人提起自己的腿,以至“我”一直没有发现她是一个下肢瘫痪者。
②热爱生活,爱美的人。她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编织成各种小饰物;她一直梦想着去黄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她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③心灵手巧,勤劳。她一人经营着商铺,在闲暇时光,不停地编织各种精巧的小饰物;她经营的商铺总是一尘不染。
④懂得感恩,善良。当别人欣赏她或者帮助她时,她总是心怀感激,说自己“真走运”。
⑤知足常乐。下肢瘫痪并不“走运”的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午饭只是开水就一只糯米团也非常开心知足。
(以上五个方面能答到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
(3)营造美好的氛围 ;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烘托出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用历尽沧桑依然挺拔的香樟树象征下肢瘫痪却积极乐观的女店主);表达“我”对女店主的敬佩和怀念之情,丰富文章的意蕴。(答出三点即可)
9、A 10、B 11、D 12、A
13、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14、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由老农的话,可以提炼出不同的立意角度:“早早下田”意味着要勤,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超前思维,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只能临时抱佛脚;“深深地犁”意味着要厚,做任何事情想成功必须要有深厚而丰富的根基,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力量;不能“猛施化肥”意味着要慢,凡事不可急功近利,而且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破坏整个人生。具体作文时,可任选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写。
译文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天下郡邑的辅吏大多是因为有罪被贬充军的,郑赐曾经奉命在龙江整编军队。正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囚徒十分疲惫。郑赐解开他们的刑具,让他们进入房间休息,给他们周济的食物和饮水,生病的人给与医药,很多人得以存活。任期满了应当升迁,湖广布政司参议空缺,任命郑赐和检讨吴文任此官职。二人同心协力,去除弊端,民众得以安定和睦,少数民族对他们敬畏和感激。母亲去世服丧,离职。服满后,改任北平参议,服侍成祖(当时是燕王很严谨。后被别人连累充军安东屯。等到惠帝即位,燕王朱棣及楚王朱桢都举荐郑赐为长史。建文帝不许,召回朝庭为工部尚书。燕王起兵“靖难”,郑赐河南督军抵抗燕兵。成祖攻入南京,李景隆揭发郑赐的罪不亚于齐泰、黄子澄。抓到成祖面前,成祖说:“我对你怎么样,为什么背叛我” 郑赐说:“尽我做为臣子的职责。”成祖笑着释放了他,任他为刑部尚书。
永乐元年,弹劾都督孙岳擅自毁坏太祖所建的寺庙,下诣贬孙岳去海南。孙岳,建文时防守凤阳,曾经拆寺院的木材,修战舰防御燕军,燕王知道他有了防备,从其他的道路南下,郑赐弱劾他。永乐二年弹劾李景隆私下豢养死士,图谋不轨。又与陈瑛共同弹劾耿炳文超越本分,奢侈过度,炳文上吊自杀。这些都是揣摩成祖的心意所厌恶的人。祁阳教谕康孔高到京师晋见皇帝后回任所,绕道看望母亲。恰逢母亲生病,留下侍奉母亲九个月没有到任。郑赐请求逮捕审问康孔高,处以杖刑之罪。明成祖说:“母子分别几年,一旦相见难以立即离开,何况母亲有病,值得同情啊。”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
永乐三年秋天,代替李至刚为礼部尚书。四年正月,西域进贡佛舍利,郑赐因此请求释放囚犯。皇帝说:“梁武、元顺沉溺于佛教,有罪的人不处罚,法纪受到很大的破坏,这哪是能效仿的!”当年六月初一,应发生日食,但天上连块阴云也没有,郑赐请求庆贺。皇帝不许。郑赐说:“宋朝兴盛时曾经这么做过。”皇帝说:“天下太大了,京城不出现日食,天下哪儿都没出现吗”终于没有同意。
郑赐为人很和顺忠厚,但是不识大体,明成祖心中轻视他。郑赐被同朝为官的赵羾离间,永乐六年六月因为忧虑害怕而死。明成祖疑心他自杀。杨士奇说:“郑赐生病已经几天了,内心恐惧害怕而不敢请假。昨天站在右顺门,因体力不能支持倒在地上,口鼻中只有出气没有吸气。”话未说完,明成祖说:“没有你的话,我差一点儿错误地怀疑郑赐。郑赐本是一个善良的人,只 是才能差一些。”下令埋葬祭祀。郑赐在洪熙元年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安。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D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连缀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兆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使眼色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6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仿照班固的《两都》创作了《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D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文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8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表达什么情感在此说“别浦鱼肥堪脍”表达了什么情感
9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父形象有什么意义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李清照《声声慢》中点出全词的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最能传达出情人间不忍离别的动作细节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日子
陈 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镢头用来刨挖沉积的沙子。
铁锹用来铲起刨挖松散的沙子,抛掷到罗网上。石头从罗网的正面哗啦啦响着滚落下来,细沙则透过罗网隔离到罗网的北面。
铁丝编织的铁笼是用来装石头的。
扁担是用来挑担装着石头的铁笼的。
罗网成为男人和女人劳动成果的关键。
男人女人都重复这这种劳动。他们重复着的劳动已经十六七年了。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舍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我女人年轻的时候,全县就数她腰好,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茏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崖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她苦笑一下:“这回考试是分班考试,考好可进重点班,分到普通班里就没希望咧。”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他听了就浑身都软了,在炕上躺了三天了。”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钧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详细描述的劳作的场景,突出了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赞扬了女人在繁重劳动面前不服输的性格。
B小说写男人的爷爷是个硬熊,父亲是个硬熊,自己也因为“硬”无法在城里找个营生,与女儿考试失败而“软塌”形成对比,意蕴丰富。
C小说划线部分通过对黄昏时分美好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也烘托了男人和女人一起劳动时的愉悦心情。
D小说中多次写到的“罗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夫妻在这种繁重的劳动的日子中挣扎,希望,最终却仍未挣脱这“罗网”中的日子。
E小说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质朴,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
1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
13小说是如何塑造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4小说结尾“我的眼睛模糊了”,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干扰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军方在原本平静的南海一再掀起风浪,但只要中国政府________,沉着应对,中国就一定能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②苏轼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生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但他面对厄运,始终能够________,并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③真正的实力是指:低调谦逊、平和务实、真诚友善,对于别人的嘲讽和歧视能够________,最终靠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且不张扬的一种卓越品格。
A安之若素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B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安之若素
C镇定自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D安之若素泰然处之镇定自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
B《琵琶行》用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C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写下近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D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歌很多,在艺术表现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倾向上看,其中的大多数诗歌,是将其归罪于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
①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②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
③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④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⑤《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⑤②④①
D⑤⑧①②④
18人们在交际中说话应该文明高雅,这就得使用谦辞和敬辞。
示例:请人原谅,可以说“请谅解”,文雅一点就可以说“请您海涵”。
(1)当你离开朋友家,朋友送你很远,你要客气地说“请不要送了”,也可以文雅点说:“请________”。
(2)你把自己的文章寄给了编辑部,一般要客气地说“请修改指正”,还可以谦敬地说:“敬请________”。
(3)与人交谈时,自己要先走,可以说“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了”,也可以文雅地说:“我________了”。
19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给“演习说”下一个定义。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演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中华的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①________。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许多科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中医就把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②________,却往往着眼于全身治疗。中国的文艺创作、文艺鉴赏也注重整体把握,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③________。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气炎热,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自习,一位怕热的同学将电风扇开到了最大。一会儿另一个感冒的同学将电风扇关了。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怕热的同学说:“我有开电风扇的权利。”感冒的同学说:“我有关电风扇的权利。”怕热的同学说:“大部分同学都热,少数服从多数。”感冒的同学说:“爱护生病的同学,才更能体现班级的文明。”这件发生在教室里的事,引发了你哪些想法,请根据以卜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②自拟标题;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D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连缀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兆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使眼色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6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仿照班固的《两都》创作了《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D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文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8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表达什么情感在此说“别浦鱼肥堪脍”表达了什么情感
9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父形象有什么意义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李清照《声声慢》中点出全词的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最能传达出情人间不忍离别的动作细节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日子
陈 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镢头用来刨挖沉积的沙子。
铁锹用来铲起刨挖松散的沙子,抛掷到罗网上。石头从罗网的正面哗啦啦响着滚落下来,细沙则透过罗网隔离到罗网的北面。
铁丝编织的铁笼是用来装石头的。
扁担是用来挑担装着石头的铁笼的。
罗网成为男人和女人劳动成果的关键。
男人女人都重复这这种劳动。他们重复着的劳动已经十六七年了。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舍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我女人年轻的时候,全县就数她腰好,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茏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崖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她苦笑一下:“这回考试是分班考试,考好可进重点班,分到普通班里就没希望咧。”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他听了就浑身都软了,在炕上躺了三天了。”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钧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详细描述的劳作的场景,突出了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赞扬了女人在繁重劳动面前不服输的性格。
B小说写男人的爷爷是个硬熊,父亲是个硬熊,自己也因为“硬”无法在城里找个营生,与女儿考试失败而“软塌”形成对比,意蕴丰富。
C小说划线部分通过对黄昏时分美好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也烘托了男人和女人一起劳动时的愉悦心情。
D小说中多次写到的“罗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夫妻在这种繁重的劳动的日子中挣扎,希望,最终却仍未挣脱这“罗网”中的日子。
E小说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质朴,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
1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
13小说是如何塑造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4小说结尾“我的眼睛模糊了”,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干扰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军方在原本平静的南海一再掀起风浪,但只要中国政府________,沉着应对,中国就一定能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②苏轼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生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但他面对厄运,始终能够________,并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③真正的实力是指:低调谦逊、平和务实、真诚友善,对于别人的嘲讽和歧视能够________,最终靠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且不张扬的一种卓越品格。
A安之若素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B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安之若素
C镇定自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D安之若素泰然处之镇定自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
B《琵琶行》用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C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写下近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D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歌很多,在艺术表现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倾向上看,其中的大多数诗歌,是将其归罪于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
①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②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
③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④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⑤《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⑤②④①
D⑤⑧①②④
18人们在交际中说话应该文明高雅,这就得使用谦辞和敬辞。
示例:请人原谅,可以说“请谅解”,文雅一点就可以说“请您海涵”。
(1)当你离开朋友家,朋友送你很远,你要客气地说“请不要送了”,也可以文雅点说:“请________”。
(2)你把自己的文章寄给了编辑部,一般要客气地说“请修改指正”,还可以谦敬地说:“敬请________”。
(3)与人交谈时,自己要先走,可以说“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了”,也可以文雅地说:“我________了”。
19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给“演习说”下一个定义。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演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中华的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①________。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许多科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中医就把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②________,却往往着眼于全身治疗。中国的文艺创作、文艺鉴赏也注重整体把握,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③________。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气炎热,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自习,一位怕热的同学将电风扇开到了最大。一会儿另一个感冒的同学将电风扇关了。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怕热的同学说:“我有开电风扇的权利。”感冒的同学说:“我有关电风扇的权利。”怕热的同学说:“大部分同学都热,少数服从多数。”感冒的同学说:“爱护生病的同学,才更能体现班级的文明。”这件发生在教室里的事,引发了你哪些想法,请根据以卜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②自拟标题;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A
6C
7(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2)从古籍的记载中,还不曾看到有这样的仪器。
(3)(张衡)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入皇宫,在皇帝身边,对国家的政事提意
8“体说鲈鱼堪脍”是说作者不能像季鹰一样回乡隐居享受美食,借以表达表达词人无法回乡,也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情感;本词“别浦鱼肥堪脍,,是说渔父尽情享受美食,借以表达渔父隐居生活的惬意。
9作者塑造了一个往来江上,生活安适惬意,不问世事,不管国家兴亡的渔父形象。作者借渔父以游戏的口吻,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无奈之意。
10(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1A、C
12(1)小说中的“我”增加了小说故事的真实性。
(2)小说中的“我”是叙事的角度,起到叙述故事线索的作用。
(3)作者借“我”传达出自己对小说中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这个家庭遭遇的复杂的感情。
13(1)通过正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男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突出男人的鲜明的个性。
(2)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女人和我的对话来突出男人的硬气。通过对比手法塑造男人形象,男人的先前的“硬”和女儿考试失利的“软”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他对现实的屈服。
14示例:(以“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最终失去“硬”的个性而悲伤。
(2)“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强烈的痛苦而同情
(3)“我”为男人和女人的女儿很有可能延续着“罗网”中的日子而悲悯。
(4)“我”为那些被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痛心。
(5)“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忧心。
(5)“我”为这个家庭在贫困的“罗网”中挣扎却仍无法摆脱命运而感到同情与无奈。
15C
16B
17C
18(1)留步
(2)斧正
(3)失陪
19演习说是动物游戏行为中为了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和未来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而进行的排演或演习的科学假说。
20①就是注重整体思维②虽然是局部的病症③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着的整体感受
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猴年说“猴”
杨志忠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们喜爱的猴子。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长寿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还被赋予更为神奇的色彩。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属《吴越春秋》中所记越女和袁公比剑术之事,当对搏三击之后,袁公飞上树梢化白猿而去。
而中国古典小说中更为神奇的猿猴,还是小说《西游记》中那位神通广大的猴王孙悟空,在书中被喻为“心猿”。他那猿猴头而身穿人类服装的有趣造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老少熟知,并被作为中国画、年画以及面塑、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创作的题材,更是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视屏幕之中。特别是孙悟空竖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身披铠甲大闹天宫的无畏形象,更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
谈起行者孙悟空那猴首人装的艺术造型,则需追溯到明代《西游记》小说成书以前,至少在隋唐时期,十二辰(十二时)中的“申”像,就已经从写实的猴子被塑造成猴首人躯身穿袍服的形貌。就是由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的故事中,出现有随行的猴行者,《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时已经出现。甘肃敦煌榆林窟西夏时期的壁画,有西行求法高僧礼拜普贤菩萨的画像,在高僧身后随有驮经的白马,白马旁立有合什礼拜的猴首人身的猴行者。这些猴行者的形貌,正是后来孙悟空艺术造型的前身。
除了猴首人身的神异造型以外,中国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史前的原始陶塑。在湖北天门市石河镇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小型陶塑动物中,有高度不及5厘米的小陶猿猴。由于形体很小,史前艺术家只塑出它的大轮廓,但是已能掌握猿猴的体质特征,极为古拙传神。
历史进入青铜时代,猿猴造型仍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常被采用为青铜器的装饰图像。山西省闻喜县出土的青铜刖人守囿挽车的车盖上,就饰有一只立体塑的蹲猴。到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古代滇族文物中,更是常有以猿猴造型为题材的青铜艺术品。云南石寨山滇族墓中出土的一件圆形镶嵌饰牌,周缘攀伏着一群镂空的猿猴,首尾相连,前面的猴把尾巴翘绕到后随的猿猴头上,后面的猿猴又用前爪抓住前面猿猴的躯体,虽然猿猴都呈同样的姿态,但是回环往复,呈现出颇为强烈的动感。
古人还常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具有实用功能的精美工艺品。例如从山东曲阜鲁国墓葬发掘中获得的银质猿形带钩,利用猿猴前伸的长臂,制成带钩臂部,臂端的猿爪自然曲握成钩。以猿猴伸臂作钩的设计构思,在汉代的文物中有更成功的创作。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发掘中,出土过青铜花形悬猿钩。在倒垂的四瓣花朵的花芯处,倒悬一猿,猿猴用右臂和右爪上抓花芯,将伸展的左臂下探,左爪呈钩状,用以悬物。
但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应属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这些木雕刀法简练,但形态多变,只雕出形体的大轮廓,不拘泥于细部刻画,能很好地掌控块面和阴影的变化,拙稚朴实,神韵十足。
在汉墓中发现的猿猴图像,除了写实的以外,也有一些寓意象征性的作品。例如将猴和马组合在一起,在画像石和陶俑中都出现有猿猴骑在马背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以企望官场升迁。由此看来,申年即猴年也意味着对企望升官的人是一个好年头。
(选自2016年02月03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猿猴造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书中被喻为“心猿”的孙悟空,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视屏幕之中,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
B中国古代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可追溯到史前,史前原始陶塑中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古拙传神。
C青铜时代,猿猴造型常被采用为青铜器的装饰图像,“刖人守囿”车车盖上的蹲猴就是这种图像的代表。
D猿猴造型艺术品不仅可供人们欣赏,也有其实用功能,如人们利用猿猴长臂的形体特征制作的带钩就兼具这两种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和古典小说中被赋予神奇的色彩,与猿猴有关的故事中,最脍灸人口的当属《吴越春秋》中越女与袁公比剑的故事。
B猿猴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在史前的原始陶塑、秦汉的青铜艺术品、明代的小说中均可见到。
C河北满城西汉出土的青铜花形悬猿钩,是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的最成功的精美工艺品。
D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掘稚朴实,神韵十足,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喜爱猿猴,是因为古人将猿猴视为长寿的象征,而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祥平主、生活幸福。
B《西游记》的故事是从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来的,《西游记》中的猴行者形象并非首创,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
C古人在创作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外,还创作有寓意象征性的作品,如猿猴骑在马背上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
D我国古代文物中,有银、铜、木等多种材质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其中汉代木雕猿猴的雕刻艺术十分高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丕字齐物,相州人,颇涉学问。周世宗镇澶渊,辟司法参军。有盗五人狱具,丕疑共冤,缓之。不数日,果获真盗,世宗嘉其明慎。世宗即位,改右班殿直。自陈本以儒进,愿受本资官。世宗曰:“方今天下未一,用武之际,藉卿干事,勿固辞也。”未几,出监明灵寨军。世宗征淮甸,丕获江南谍者四人,部送行在。诏奖之,赐钱十万,迁供奉官、供备库副使。
太祖即位,改作坊副使。时杨承信帅河中,或言其反侧未安,命丕赐承信生辰礼物,阴察之。还,言其无状。太祖尝召对,语丕曰:“作坊久积弊,尔为我修整之。”丕在职尽力,以久次转正使。开宝九年,领代州刺史。凡典工作十余年讨泽潞维扬下荆广收川峡征河东平江南太祖皆先期谕旨令修创器械无不精办。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及改绣衣卤簿,亦专敕丕裁制。丕撤本坊旧屋,为舍衢中,收僦①直及鬻死马骨,岁得钱七千余缗,工匠有丧者均给之。太祖幸洛郊祀,三司使王仁赡议雇民车牛运法物,太祖以劳民,不悦,召丕议之。丕请拣本坊匠少壮者二千余,分为递铺输之,时以为便。
雍熙四年,代郝正为户部使。端拱初,迁度支使。是冬,出为黄州刺史。还朝,召对便坐,赐御书《急就章》、《朱邸集》。丕退作歌以献,因自述愿授台省之职。太宗面谕曰:“知卿本儒生,然清望官奉给不若刺史之优也。”淳化初,改汝州刺史,改襄州。境内久旱,丕以诚祷之,是夕,雨沾足。明年,召还,屡求退居西洛,不许。
四年表求致仕,授左武卫大将军,俄判金吾街仗。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禀给,使传呼备盗。丕以新募卒引对,遂分四营,营设五都,一如禁兵之制。咸平二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宋史魏丕传》(有删改)
注释①僦:jiù,租赁。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典工作 / 十余年 / 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令 / 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
B凡典工作十余年 / 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令 / 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
C凡典工作十余年 / 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 / 令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
D凡典工作 / 十余年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令 / 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世宗: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的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雍熙:是宋太宗的年号。雍熙四年,是北宋太宗皇帝使用雍熙这个年号的第四年。古代纪年方法有干支纪年、帝王纪年、年号纪年以及年号干支兼用等。
D致仕:是交还官职的意思,即辞官。古代做臣子的生病后向帝王请求退休,称为致仕,它的意思和“乞骸骨”相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丕很有学问,又明察谨慎。周世宗镇守澶渊时,魏丕怀疑那五个要判案定罪的人有冤情,就给以缓期。没几天就真相大白,使五个被冤枉为盗贼的人不至于被枉死,魏丕因而受到周世宗的嘉奖。
B魏丕工作主动,业绩显著。在兼任代州刺史期间,他觉得旧床子弩的射程太近,就改良了床子弩的制作工艺,射程达到一千步。
C魏丕处事,富有智慧。太祖到洛郊祭,三司使王仁赡议论雇百姓的车和牛运送郊祀所用的器物,太祖认为劳苦百姓,不高兴,召魏丕议论这事。魏丕请求挑选本坊年少健壮的工匠二千多人,分站输送。他的想法受到当时的人的肯定。
D太宗皇帝对魏丕关怀照顾。魏丕希望皇帝授予他中央机构的职务,然而太宗皇帝考虑到中央机构职务的俸禄不如刺史的优厚,因此让他去担任刺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世宗曰:“方今天下未一,用武之际,藉卿干事,勿固辞也。”(5分)
(2)时杨承信帅河中,或言其反侧未安,命丕赐承信生辰礼物,阴察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咸阳怀古
刘沧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
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8、本诗哪一联描写了“废兴”的具体内容请简析。(5分)
9、结合全诗,简要说明尾联的运笔之妙。(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
(2)《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
两句来讽刺秦王朝任意搜刮,一分一厘都不放过,又挥霍无度的行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法 官
英赫哥黎
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住在一所有4间屋的房子里。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所以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
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人、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法官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给我”法官问。“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说,“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
那一年的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己家的地里干活。到了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
冬季天气太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印第安人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说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这样能够挣很多钱,但是需要75美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网,以及在树林里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法官多恩,说明了他的打算,法官同意借给他那笔钱。
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塞夫几年前搭建的一间小木屋前。这年冬天,约翰学会了追捕野兽和怎样在树林里生存。大森林考验了他的毅力,使他变得勇敢,也使他的体格更加健壮;同时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4月份,约翰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
这一天,当约翰快步走在树林中时,他开始考虑起他的将来。他要去读书和学写字,他要给家里买一块大一些的农田。也许有朝一日,他也会像镇里的法官一样有权势,并受人尊敬。背上沉甸甸的东西使他考虑起到家后要做的事情:给他母亲买一身新衣服,给弟弟妹妹们买些玩具,他还要去见法官。约翰恨不得马上就把法官说的他父亲借的钱全部还清。
到了下午晚些时候,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它的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约翰取出斧头砍倒大树。树倒下来,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
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 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具也从他的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他爬了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一连几个小时他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
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他浑身冰冷,衣服潮湿。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
到了夏天,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他还欠法官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和枪的75美元。
10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好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到4月底。回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打猎用具的钱。然后他又慢慢地、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
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
约翰30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他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信的日期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狩猎向他借钱的那天。
“亲爱的约翰,”法官写道,“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40美元。
(摘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虽然仅给家人留下一小块土地,4间屋的房子,但是他传给约翰的勇担责任的精神,却是约翰一生的宝贵财富。
B、小说采用了欧亨利式结尾,开头写法官多恩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让约翰替父亲还债。直到末尾,通过一封书信,才揭开真相。
C、约翰从16岁开始就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最终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小说借此歌颂了一种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美好人格。
D、约翰经过多年的努力,30岁的时候成了镇里的头面人物之一。事实证明,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积极的抗争,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成功。
E、法官多恩没有后代和其他亲人,去世后,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的财产留给了约翰,因为他十分喜欢和看重约翰,约翰也通过了考验。
(2)小说画线的段落运用了哪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法官多恩明知道约翰家境困窘,还是慷慨借钱给他,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也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约翰,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张老师为人谦和,说话慢声细语,总是那样亲切随意,如坐春风,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②为了过上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各社区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平社区活动室里,一群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舞文弄墨,进行书法比赛。
③在一些西方消费者的概念里,“中国制造”仍意味着质量低劣。但美国的一些媒体近日指出,“中国制造”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产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
④学校组织春游,老师要求同学们尽量少带比较沉重的物品,一切轻车简从,这主要是让大家可以更轻松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⑤对时装精来说,黑色单品反而是展现个性穿搭的搭配利器,既吸引眼球又干净利落的全黑色装束会在夏天独树一帜,展示不一样的色彩美。
⑥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③④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邵逸夫经历了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黄梅到武侠,由**到电视,百年**史上那些仿佛已成远古陈迹的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B在相对开放自由的话语空间,新词集调侃、讽刺、揶揄于一体,是民间智慧的大爆发,体现了公众在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和意愿。
C新规定对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处罚分值,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制度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中的作用。
D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针对美国国会有关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言论,外交部回应说,希望美国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济合作的事。
B春节前夕,政府部门要提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C作家写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活的深厚底蕴,更缺乏民族的独特风格,这是目前阻碍中国文学不能获得许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D频繁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不仅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而且让多名无辜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远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当前安全环境卫生治理的重中之重。
15、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20世纪风靡一时的“葫芦娃”“一休哥”“阿凡提”等,时至今日来看,画面① 完美、技术② 不算高级,③ 这些鲜活形象,真正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中。④ 这些动漫形象为什么能够立得住,有特殊年代反复播放的客观原因,⑤ 最主要的⑥ 凭借自身形象的深入人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未必 也 但 / 但 还是
B 不一定 / 可 而 但 还是
C 不一定 又 可 / / 当是
D 未必 又 而 而 / 当是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古人席地而坐,一人盘踞一个低矮的小食案,一人享用一份饭菜,类似今天的西餐。进入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为之雀跃不已。
①高桌大椅帮助唐人实现了从分食制到会食制的飞跃
②一群人围聚一桌共享佳肴有了现实条件
③而是一件共同享受和娱乐的事
④新式家具高桌大椅出现
⑤吃饭不再是一件各顾各的事
⑥唐人发现了隐藏在生活中的新乐趣
A、⑤③④②①⑥ B、⑥④⑤③①② C、⑥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⑤③⑥
17、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5分)
五、作文(60分)
18、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家境不好的大三女生的母亲范女士把女儿小徐春节假期收到的上万元红包“没收”了,说是要作为女儿明年的学费。女儿心里很不舒服,向报社新闻热线电话咨询,询问老妈的做法是否合法。如果违法,她该怎么做才能要回来。该话题一抛出,便引爆报社律师群,几十位律师各抒己见,持续热议。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杭、武平、漳平、长汀、永安一中“五校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纤维(xiān) 胚胎(pī) 浸渍(zì) 掷地有声(zhì)
B愠怒(yùn) 蹊跷(qī) 聒噪(guō) 有棱有角(léng)
C渲染(xuàn) 疱疹(bāo) 盘桓(huán) 呱呱而泣(gū)
D笑靥(yè) 栖息(qī) 惩创(chuàng) 桀骜不驯(ào)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⑴近日,北京救护车在路上得不到避让致使伤者身亡的新闻告诉我们,提高国民素养,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不可能 。
⑵2013年1月18日,广州农民工讨薪升级为自杀式炸弹讨薪,这一 的新闻告诉我们,农民工失去依靠当地政府维权的信心,当地政府就会失去宝贵的民心。
⑶由报废车或拼装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夺命校车”屡次刺痛社会神经,为什么有关部门对这一现象
A 一气呵成 骇人听闻 视若无睹 B 一蹴而就 惊涛骇浪 视若无睹
C 一气呵成 惊涛骇浪 熟视无睹 D 一蹴而就 骇人听闻 熟视无睹
3请根据下列语句,为“页岩气”下一个定义。(4分)
①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
②页岩气的主体存在于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中。
③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
④页岩气在本质上就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
4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5 分)
一位老登山者说:我发现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因为他们才开始,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顶也没特别兴奋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请分别用一句平实的话和一句形象的话(含有修辞手法)揭示登山者话语中蕴含的哲理,均不超过20字。
(1)
(2)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
归有光
安定孟与时与余为同年进士,而以余年差长,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与时独心推让之,出于其意诚然也。与时以选为成都推官,余亦为令越中,将别,无以为与时赠者。惟推府为郡司理,儒者能道,前世论刑之说详矣。
余读《尚书》古文:“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此今世所用孔氏书语也。而伏生今文以“恤”为“谧”,汉儒传之。而太史公《本纪》云:“惟刑之静哉!”“静”即“谧”也。自古论刑取其要,未有“静”之一言为至。此真圣人之语,余以是为与时告焉。
余生吴中,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尝慕游西北,即无繇而至。与时自安定往来长安中,又从太行山以来京师。今又官蜀中,行邛崃九折坂,览剑阁石门之胜,岂不亦壮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为司理,而韩魏公为守,尝告以“君年少,当读书不当专以吏事”。而介甫实未尝不读书也,以此恨韩公为不知己,而韩公之意则美矣。故余于与时,尤望于吏治之暇,无忘学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时张文隐公尝为余言:“今时人材,惟赵孟静在史馆难得。”嘉靖二十九年,虏骑薄都城。公卿会内廷,先生独申大议,至廷骂阿党,风节凛然,有汲长孺所不及者,京师人至今能道之。赵先生,成都人也。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士之相知,岂在见不见哉!然余怀之久矣。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而又以喜与时之得师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钦:钦佩。
B自古论刑取其要 要:要旨。
C览剑阁石门之胜 胜:胜景。
D虏骑薄都城 薄:迫近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而韩魏公为守 而母立与兹
C故余于与时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D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有光好古文却不愿与当时写古文的人交往,却因孟与时的真诚而同他交好。归有光为了表示感激,不想用有关推官的言论作给孟与时的离别赠言。
B孔子的古文《尚书》、伏生的今文《尚书》以及太史公《本纪》三本书对刑罚态度的用词不一样,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推官的态度要严肃,要以实现“静”为其终极目的。这其实也体现了归有光的一种“爱民”思想。
C归有光讲述王介甫和韩魏公的故事,是要规劝孟与时不能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还要在闲暇时间像古人一样勤奋读书。
D归有光最后一段提到赵孟静,通过具体的事例赞扬他高风亮节的品格,并提醒孟与时:要敬重赵孟静先生一类的贤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3分)
(2)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呼(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①,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后主,指蜀汉刘禅,因宠信宦官而亡国。蜀民在成都锦官城东建后主祠,西建武侯祠。
(1)从全诗看,“多难”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试分析首联的表达特色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3)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此诗的颔联:“气象雄伟,笼盖宇宙”,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四、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 逍遥游》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3)且臣少事伪朝,历值郎署;本图宦达,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铁衣远戍辛勤久,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6)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 逍遥游》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