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甲寅辛丑甲午
薛元明
今日立冬。“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秋去冬来,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古往今来的书画印中都有表现“立冬”主题的作品,如出土的汉代简牍、王羲之《冬中帖》、王铎《澹圃山房阔》 、石涛《仿米山水图》、吴昌硕手札等等。深秋,万物安静地飘落、沉眠、潜,只愿冬天就这样开始走向更深的时光,不知不觉地与来年的早春邂逅。
立冬是冬季开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也”。此时读到宋末元初诗人书法家仇远 立冬的诗句:“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感觉极其应景:迟来的丝丝小雨携来了微寒,庭前院落里的树叶半青半黄,还在变色,秋天还没有彻底远去……。仇远是杭州人,所描述的是南国情形。南方的冬天来得要晚一些,即便立冬了,仍是秋色浓郁。西北地区的红黄景象还未完全褪去。而在北国,早已是苍穹、凄风冷雨、寒霜冰雪,以至于万物萧条、落叶翩飞,雁影无踪、蛰虫无痕。
自古多情人易悲。花开一季,人活一生。人生如同四季,春种、夏耕、秋收、冬,理当如此。人生须和季节一样分明,遵循自然规律便能心态平和,得以安然。再是严寒的季节,也得学会让心情安暖舒适。落花翩翩,却不尽寂然,因为有墨香、书香相伴,可以思接千载,驰骋万里,沿着古碑帖的幽径,流连砚田无边。执笔为念,默书数行,用心灵去触摸李白的《上阳台》,用深情去感悟苏轼的《寒食帖》,难得有一份惬意。生活是嘈杂的,生命却是孤独的。时间的地老天荒,尘世间的万种风情,都是心灵深处最隐秘的希冀。黑白世界中,大小粗细、方正圆斜、浓湿枯淡,相映成趣。这些发自内心的墨痕字迹,乃是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纸张发明和大量运用之前,中国人利用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西北地区是中国书法的宝库。居延汉简、汉简、武威汉简和甘谷汉简并称“汉简”,发掘地都在甘肃。近代三大文物发掘中,汉简、写经和甲骨文,成为直接影响书法史进程的大。除了甲骨文在中原腹地,汉简和写经都在西北。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法书都是墨迹,得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书写的状态。西北处于乾卦之位,按照五行来说,冬天属水,西北方在五行属金。西北乃中国内地通往西域之要道,尤其是两汉时的雍凉之地,乃西北首府所在地,曾是东传的要道与之一 。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成为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回想起唐人的诗句,无论是“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描述的是同一场景。
简牍由 统一,尺寸有严格规定,标准的 文书纵23厘米,横11厘米。除竹简外,主要选用不易晕染、不易折断的胡杨、红柳和松木木牍,造价不低。汉简书风的恣肆、率意,不事雕琢,令千年后的我们,怦然心动。这些震撼人心的原大字迹,不过是厘米之内而已。一旦放大,便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正是得益于放大技术,汉简直接引发了晚清以来书风的丕变。无数不知名的 ,创造出不朽的经典。然而在当时,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份报告,也可能是一封家书。因为 不可计数,遗于后世的汉简作品,风格蔚然大观。汉简不仅有非凡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即便是军国大事,最终通过细小的个人之事呈现出来。
西汉 马圈湾简牍
这枚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其实是一份出关“申请书”——“元康元年十月壬寅朔甲辰,关啬夫广德、佐熹敢言之:寿陵里赵负趣自言,夫欣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以令出关。敢言之。”“元康”为西汉宣帝年号,“十月壬寅朔甲辰”即公元前65年十月初三日。当下辛丑年立冬,恰好也是十月初三。也就是说,这件汉简面世,已经整整2086年。这位女子的丈夫在玉门关外值戍,她在立冬前请求出关,为丈夫送御寒衣服。适逢辛丑立冬,目睹这件汉简,虽然暌违两千余年,却仍能感受到亲情、爱情之美,嘘寒问暖,一如当下。时间仿凝固了数千年。
现代人有再熟悉不过的纸本和电子日历,其实古代也有按年月日干支顺序排列的“日历”,使用者们会记录重要或者行程,当时叫做“质日”或“视日”。海曲汉简《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上记:“十四。丁酉、丙申、乙未,夏日至居郭门一(日)。甲午、癸巳、壬辰、丙辰、乙卯、甲寅、癸丑、壬子、立冬、辛亥、癸卯、壬寅、辛丑、庚子、己亥,戊戌冬日至居户一日。天汉二年城阳十一年。庚辛甲酉亥子不可秩息。”从这件汉简可以看出,天干地支之间,留有长段的空白,留出来用以填写需要的事情。历史典籍中最早出现的节气纪录,是《尚书·尧典》的“四仲中星”,即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春秋时代,产生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与“二分二至”,合称“八节”。海曲汉简《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中残存了春分、夏至、立秋、立冬等属于八节的名称,乃是中国历节气演变的见证。
西汉 山东日照海曲简牍《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
汉代是强盛之极的大一统王朝。汉代书法乃至整个汉代艺术因此而呈现出拙朴雄大的气势,展现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承载了强大的精神。历代王朝越往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融合”,涵盖各种元素的融和。从这个角度来讲,汉代及这之前的艺术,无疑更为纯正。
魏晋六朝三百年是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更迭,整个像走马灯一样。书法见证人心,纪录时代。这三百年的书法,呈现出多头发展的迹象,甚至不乏乖谬和变异。尽管如此,多头潮流中,仍存“二王”这一主脉,乃魏晋的绝佳见证。王羲之《冬中帖》写道:“十一月四日羲之白:冬中感怀深,始欲寒。足下常疾何如 不得近问,邑邑。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力及不具。王羲之白。”冬天来了,羲之写信给朋友,天冷了,叮嘱朋友要注意足疾。因为不能当面问候,心里感到过意不去。而自己呢,一直苦于“心痛”,吃不下饭,身体也不太理想。这件手札有章草笔意,显然是个人成功变法之前的作品。王羲之书法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倜傥,潇洒出风尘,后世自然有无数的膜拜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都是王羲之的门徒,包括像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和王铎这样的级人物。
王羲之《冬中帖》
王铎是学“二王”的高手,在明末异军突起。他的书法 主要是颜米王三家。王铎极其崇拜米芾,被旋推崇为“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然人品颓丧,因为降清而被与赵孟頫同归于“贰臣”。最有意思的是,董其昌书法同样取法颜米王三家,与王铎却截然不同。所以说,取王,本质上涉及到“师面”还是“师心”的问题。这对于当下书风极度雷同的现状,颇有启示。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想与众不同,就一定能做到。
王铎对王羲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章法和墨法上,一生吃着二王的法帖,将尺牍书风拓而为大,“涨墨法”的运用,使得行草书的表现从“线”到“面”,故而有“后王胜前王”的褒奖。当代王蘧常章草出现后,也有一样的评价。书法就是这样,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发展、创新。对比来看,王羲之身处乱世,朝不夕保,所以感慨“死生亦大矣”。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王铎晚年适逢明清易代,天崩地裂,降清后生活了八年,生不如死,极度压抑。从某个角度来说,王铎就是为了书法能有大成而屈膝投降的。当个人书艺炉火纯青之际突然面对生死抉择,心尤不甘。王铎没有选择杀身成仁,而是苟且偷生。同属晚明“三株树”的黄道周和倪元璐,皆从容赴死,很自然地,与王铎身后的声名,判若云泥。王铎晚年的书写材质要好一些,精品迭出。王铎没有辜负自己,极其勤奋,冬夜试笔,呵冻研墨,自抒胸臆,一件是《澹圃山房阔》 诗轴,款字中有“庚寅冬日书”,去世的前两年,笔走龙蛇,万马奔腾。另一件是《赠文吉大词坛》诗轴,对于王铎来说,又是一个不眠的冬夜。书风苍茫博大,然时有怪诞之姿,无疑与心境的压抑有关。
清 王铎《澹圃山房阔》 诗轴
清 王铎《赠文吉大词坛》诗轴
相比王铎的命运多舛,苏轼一生虽然仕途不尽如意,甚至时常处于斗争的夹缝中,不是被发配就是在发配的路上,但东坡自有之法,一生,在可以活出的滋味,由此成为世界闻名的“最有趣的人”。要想成为艺术家,必须要有一颗有趣的灵。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幸,苏轼从容找到化解之法。贬谪到了岭南,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诗,被贬至海南,写信给儿子:“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把吃生蚝的事说出去,要是这个秘密被人知道了,恐怕那些北方人听说这里有这么好吃的物事,就该学我,求着皇帝把他们贬到海南来,跟我争抢这天下的美味。看看,难怪他的政敌要气得半死。苏轼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笔耕不辍,诗文书画收获颇丰。
北宋 苏轼《孟冬薄寒帖》
这件《孟冬薄寒帖》出自《郁孤台法帖》,为南宋聂子述在绍定元年(1228)汇刻于江西赣州府赣县郁孤台。“孟冬”又称“小阳春”,即每年冬季的之一个月。其中写道:“孟冬薄寒,恭惟门下侍郎台候万福。轼即日蒙免,罪戾之余,宠命逾分,区区尺书,岂足上谢。又不敢废此小礼,进退恐栗。未缘趋侍,伏冀上为宗社精调寝兴,下情祝颂之至。谨奉手启,布陈万一,不宣。”这是苏轼对朋友表示感谢的一封信,没有具体特别的事项。虽为刻本,但笔致圆润、酣畅古雅,为苏轼作品中少见。
伊秉绶有强烈的“苏子情结”。嘉庆五年(1800),时任惠州太守的伊秉绶带着下属翻修惠州白鹤峰下的苏轼故居。在清理墨沼时,捞出一方端砚,砚背当中刻着一个“轼”字,侧边有“德有邻”的款。伊秉绶喜不自胜,便将这方苏子砚台视若拱璧。伊秉绶膜拜苏轼,更主要是思想上的认同。苏子活在和出世之间,儒道思想交替作用。嘉庆十二年(1807),伊秉绶的去世,丁忧回乡,一呆就是八年时光。这是仕途的寂寞之期,却是伊秉绶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临《裴岑纪功碑》虽说是临,其实乃典型的创作风貌。用笔饱满雄健,结字古拙厚朴,整体气势恢宏。正文共两行,行距靠近,字距稍离,两两相对。“敦、煌、竟”等字笔画虽多,但布白均匀,从容不迫,“大、守、此”等字笔画虽少,但小中见大,厚重磅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幅书曾被转赠。左边留有题跋:“馨圃大兄过小,见墨卿太守书此帧,甚好之,因以转赠,己卯春仲,叶尊并识”。题字笔法精到,一气呵成,与正联璧合,成就一段佳话。
清 伊秉绶 临《裴岑纪公碑》,癸亥立冬
在整个清代书家群体中,吴鼒(zī)可谓名不见经传,但因为“鼒”字难写而记住了他。吴鼒是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侍讲学士,善书能画,工骈体文。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墨林今话》。此书比 本身名气更大。从“试论当酒亦名将,况世说诗存古经”对联来看,主要取法集王《教序》,唐代虞世南、褚遂良,兼学董其昌,得之气,因为诗文修养深厚,字里行间极见文气,所以能在当时的馆阁潮流中独具一格。由其所学,可见当时取法的普遍常态。
清 吴鼒,丙子立冬
面对朝代更迭的历史潮流,个人没办法改变,但可以根据真实的内心做出选择。王铎选择投降,石涛作为帝胄,选择成为遗民。“遗民情结”支配了其一生,也致使石涛一生不合时宜,借助书画探求生命的自在之境,抒写内心,我自为我。遗民情结主导了石涛的山水画创作。从某个角度来说,石涛的确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是一个艺术哲学家,所以《石涛画语录》能够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学史的压卷之作。上海博物馆石涛《仿米山水图》轴款字云:“风急湖宽浪打头,钓渔船小兴难收。请君乌纱帽,月上丝纶再整游。定老年兄远以此纸嘱笔写山,用米颠刷字法,寄上一笑。时辛巳立冬四日清湘瞎尊者写。大涤草堂。”辛巳立冬是1701年,石涛正好是花甲之年。这幅仿米家山水整体上的确有风急湖宽浪打头之气势。字也是学米芾的,可见痛快之意。所谓“诗言志”,由此题款,当知真实不虚。
清 石涛《仿米山水图》,辛巳立冬
吴昌硕和石涛类似,活在一个变革的大时代,但又有不同。石涛面对的是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吴昌硕身处的则是新旧时代的转变。吴不是遗民,成了遗老。“海派”中这样的大佬不在少数,诸如沈曾植、康有为、李瑞清和曾熙等。新旧时代相比,市场化和商业化因素的渗透,对于书法家乃至整个艺术家群体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旧传统和新之间,在吴昌硕这一代人身上,呈现出的依然是“旧学”烙印。吴昌硕生性嗜古,其诗尤喜用僻典,故而晦涩高深,但有时也难免迂腐。八十岁时的手札写道:“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落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华当牡丹。(画菊)色如美玉丰神好,香与芝兰气味同。庭院笙歌初散后,亭亭一树月明中。(画玉兰)荷气迎秋天影,赏秋人醉倚阑干。无风波处真难得,浅水芦花画里看。(画荷)癸亥立冬后三日,成志仁兄雅嘱。”吴昌篆成就更高,影响更大,行草书成熟最早,应用最广泛。笔致老练,收放自如,篆、隶、楷、行、草各种笔法熔于一炉,用墨润燥相宜,结体中宫收紧、四面辐射,风格雄浑苍劲、恣肆老辣,虽是尺幅小品,却有排山倒海之势。吴缶庐一力旺盛,创作势头强劲,作品数量丰沛,含金量极高,诗书画印都达到巅峰之境。“甲申立冬”刻“大壶”,边款写道:“甲申立冬日,大壶先生嘱,仓石”,时年41岁。“丙寅立冬”刻“还读书庐”,已经83岁,“老缶不治印已十余年矣,今为大仓先生破格作此,臂痛欲裂。方知衰暮之年,未可与人争竞也。”由此印可知,吴昌硕因为臂膀疼痛,十多年不刻印,对于鉴定其代刀和伪作,具有一定的作用。两枚相距近四十年。吴印风格成熟早,但始终没有结壳,精进,可见风范。
近代 吴昌硕手札,癸亥立冬
近代 吴昌硕刻 还读书庐,丙寅立冬
近代 吴昌硕刻 大壶,甲申立冬
吴昌硕有“诗书画印”四绝之称,在其之前有赵之谦,在其之后有齐白石。赵为“海派”先驱,齐则属“京派”,但赵之谦对于齐白石影响很大。齐白石习惯上称自己“诗之一”,有故弄玄虚的意思,其实是当家。吴昌硕的也属“头牌”。对比来看,吴昌硕算得上古典时代最后一位艺术,齐白石称得上是新时代的之一位艺术。但和之间也存在落差,尽管风格品评在某些地方缺少可比性,但总的来看,齐白石的艺术深度无法和吴昌硕相颉颃。齐白石的“功劳”,是在绘画题材方面有开拓性,改变了文人画所追求的情趣之美,趋于质朴和家常主题,青菜、萝卜、苍蝇、老鼠等不登大雅之堂的物事成为入画题材。其实早在赵之谦和吴昌硕手中,已经有过一些尝试,只是到了齐白石手中,创作更多而已。立冬到了,北方人喜欢大白菜炖粉条,或者是小鸡炖蘑菇,吃起来的,且又方便省心,故而成为家常菜的代表。齐白石很爱画白菜。有关齐白石曾想以自己画的白菜换一车真白菜的段子,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齐白石是真的喜欢大白菜。《白菜》题款:“不独老萍知此味,三代咬其根。借山翁制。”齐白石喜欢白菜,蕴着对家乡的怀情,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知足常乐。
近代 齐白石《白菜》轴,纸本设色
另一件《白菜蘑菇》 题款:“白菜之佳无过北地,菌野之美惟有南方,雁来去时方生。菌类之风味,能超群者此种也。土人呼为雁来,惜无蘑菇等之有大名耳。白石山翁并记。”人对于喜欢吃、习惯吃而后来却有吃不到的东西,会滋生念想。齐白石离开家乡,成了“北漂”。北地的白菜好吃,也易吃到,但家乡那呼作“雁来蕈”的蘑菇却再难吃到,便格外想念。南方的雁来,就是北方雁去之时。时值秋冬之季,美食可以弥补时空位移的缺憾,时不时画一下美食,可以缓解个人心里对人世的五味杂陈。
近代 齐白石《白菜蘑菇》轴,纸本墨笔
针对吴齐篆刻,曾有人提出“有”之说。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吴齐皆臻于高寿,风格达到极致,学之者难以化出,开拓空间小;其二,容易只学到毛皮,甚至变得一身习气。相比之下,黄士陵的印风属于型,能够发挥的余地大。归根结底,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是否为“善学者”。学不好书印,原因多半出在 自身,不能责备所取法的对象,所以“吴齐印”之说,要么是无中生有,要么是以讹传讹,总之,可以休矣。最令人感慨的,是吴齐之间的恩怨龃龉,已成为一桩“公案”。据实而论,吴对齐有提携之情,但对于大家来说,一旦在理念上无法同步和合拍,最终都会分道扬镳。
众所周知,齐白石的老师是王湘绮。其实,齐白石在京城之时,还有一位老师,就是徐州人张伯英。书法史中还有一位张伯英,就是东汉张芝,首创“今草”,被尊为“草”。近代张伯英乃碑学大家,是清末探花冯煦的入室。张伯英热衷北碑,过人之处在于舍弃了魏碑点画的锐利形态,追求刚猛、沉着、遒厚的韵味,独树一帜。其实无论是帖学还是碑学,关键在于取法理念,同出一源,各呈其态。张伯英曾在北洋任职,目睹的黑暗,毅然引退,从此开始了鬻字治印的职业生涯。对照其书风来看,可谓“书如其人”。
近代 张伯英,己卯立冬
从赵之谦开始,再到吴昌硕、齐白石,书画家印人的职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邓散木虽是职业化书印人,但与当下的职业化有本质的不同。“职业化”有两层意思:一是专注力,平生的精力和心思全部集中于此;二是书印成为饭碗。有的偏于前者,有的偏于后者,有的两者侧重。因为此种差异,直接导致风格和趣味不同。邓散木膂力过人,可以直接徒手刻巨大的青铜。最惊人的是创作数量,堪称古今之一。一般的印人,平生数量不过三、四千方,多一些的过万,最多的二、三万已是极限,邓散木一天几的创作势头,几十年如一日,至少近十万方。“风华正茂”刻于1953年,证明了一点,《毛 诗词》系列这种形式,邓散木很早就已经尝试。广而言之,在“系列主题印”方面,邓散木具有开创性。
当代 邓散木刻 风华正茂,癸巳立冬
相比邓散木的职业化生存状态,台静农的书法属于学者字,但在学者字中又独具一格。学者字一般都比较严谨,甚至难免拘束刻板,但台静农书法却能做到潇洒与凝重兼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陈的书法更多一些随性和放浪。台有两件立冬时节的横幅作品。一件“黍米”,乃去世前两年所作,风格老辣苍茫。另一件内容是苏轼《望湖楼》诗三首,款字写道:“书苏诗,不觉袭其笔意”,时间要早上五年。历代很多文人,内心对于苏轼天然就有一种向往和崇拜。台静农的作品,落笔险峻,古拙遒劲,点画如刀切玉,利落有神,结字奇崛,笔意高古,有一种冷逸孤傲的韵味。台静农是近当代书家中,学倪元璐而能自出机杼的代表人物。学养深厚、阅历丰富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当代 台静农,癸亥立冬
当代 台静农,戊辰立冬
立冬时分,秋天最后一抹色彩在梦里无声溜走,有时还未来得及享受够温婉和古韵,未来得及参悟那一份寂寥与闲愁,就被促着来到冬天。“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秋去冬来,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其实人的生老病死,又何尝不是如此?丰子恺曾说过:“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立冬之后,冬天就会在寒风冷雨中悄然来临。初冬草木凋零,万物匿,干净开阔,就像经年岁月中那些空白时段,也带来一季的萧瑟和迷茫。屋外的虫鸣匿迹销声,窗外各种树上金灿灿的黄叶一夜间簌簌地落尽。但愿这深秋的万物安静地飘落、沉眠、潜,只愿这难捱的冬天就这样开始走向更深的时光,不知不觉地与来年的早春邂逅。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陆斯嘉
以上就是与戊午甲寅辛丑甲午相关内容,是关于齐白石的分享。看完戊午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合时宜的意思是:形容与时代潮流不合的事物,拼音是bùhéshíyí,出自《汉书·哀帝纪》: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
例句:
1、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为了表演节目,小刘穿上了一套不合时宜的服装。
2、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但如不加分析地照搬,那就不合时宜了。
3、为了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而提倡复古运动,这样做是不合时宜的。
眼泪落下之前歌词如下:
是很难接受,是很难放手,是很难开口说出任何挽留
是我不成熟,还有些愧疚,还有些担忧 最后
还有些不合时宜的温柔,都如鲠在喉
旧情人常问是否 是否,倔强地不说别走 别走
这城市每天那么多人在擦肩,而谁在你身边
直到心碎都失手 失守,才承认离开时满身伤口
求命运高抬贵手,我们都自作自受
是还没接受,是还没看透,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
是皱皱眉头,想找个理由,想找个借口 问候
想问当初如果毫无保留,却不敢深究
旧情人常问是否 是否,倔强地不说别走 别走
年轻的爱人总不知天高地厚,把邂逅当拥有
直到心碎都失手 失守,才承认离开时满身伤口
说过的天长地久,写成了情歌一首
学会对所有遗憾说声感谢,可是你一直在我心脏中间
那个夏天距离我,现在有多遥远
命运它向来不死 不休,伤心人只能半推 半就
年轻的爱人,总信奉覆水难收,把懦弱当自由
我们早晚要承受 成熟,时间从不是记忆的对手
到老地方叙叙旧,我们谁都别难受
在眼泪落下之前,我们好好,聊聊天
歌手简介汪苏泷(Silence),1989年9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国内地唱作男歌手、音乐人。
2010年5月,发布个人首张专辑《弗斯特》;11月,发布首张个人EP《慢慢懂》。
2015年10月,发行第四张原创专辑《登陆计划》,该专辑获得11大颁奖礼和17座奖杯。
2016年4月,出版首部生活随笔集《这个世界让我有一点不懂》;8月 ,为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创作并演唱片头曲《一笑倾城》;9月,“登陆星球”演唱会在北京举行 。
2019年3月,加盟唱作人生态挑战节目《我是唱作人》 ;10月17日,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2021年9月19日,参加东方卫视代际潮音综艺节目《中国梦之声·我们的歌第三季》。
意思的: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是指苏轼当时处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不愿违心选边站,心中甚为苦闷。
苏轼不赞同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的反对变法的主张,同时也不认同王安石变法的做法,王朝云一语道中苏轼心结,可谓聪明。
苏轼在惠州为官时,王朝云不幸病逝,年仅三十四岁。苏轼悲痛欲绝,这句话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不舍,也是对这位爱妾很高的评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苏轼
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5篇
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1注音bù hé shí yí
成语故事汉哀帝是汉成帝的养子,20岁继位后经常生病,大臣夏贺良向哀帝建议改元及大赦天下。哀帝立即应允,改了年号后还是经常生病,于是就废除以前改元的诏书,只保留大赦,说夏贺良所做的是违经背道,不合时宜,就杀了他。
典故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汉书·袁帝纪》
释义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过时的或超前的
相近词不合时尚、陈词滥调
相反词因时制宜
其它使用
◎ 只有倡导发散性的思维方法,全方位、立体状地拓宽法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勇于冲破不合时宜的传统观点的束缚,大胆地接触和研究新的事实,才能提炼和概括新的法学理论,促成法学理论的现代化。
◎ 京剧现代戏乃戏曲改革之核心,对京剧痴迷的程蝶衣,真诚地从艺术角度提出了一些京剧现代戏的毛病,这种不合时宜的由衷之言,被当成是一种政治上的落后表现。
◎ 翻开赵磊的履历表,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年过不惑的知本家,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曾做出了多少不合时宜的选择。
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2出处: 《汉书·哀帝纪》。
意思: 不合乎时事的需要,与世情不相逢迎。时宜:当时的须要。
汉成帝死后,他的养子即位,是为汉哀帝,定年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常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亲了太后得病逝世。担负“黄门待诏”的参谋官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败,应该从新接收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适应天命,所以没有亲生儿子。当初,皇上你生病的时光已很长了,天下又屡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忠告。皇上只有立刻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育皇子,平息灾害。假如清楚了这个情理而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产生,国民就要遭遇灾害。”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这番话,也盼本人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即了太后逝世后的第四天,宣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天子”,把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转变年号当前,哀帝仍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涉朝政,受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考察,晓得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间又下圣旨,说道:“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倡议改变年号跟帝号,说增添漏的刻度能够使国度永远安宁,我误听了他们的话,盼望给天下带来安定,然而并不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分歧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体废止。”
这次改号不到两个月就停止了。夏贺良等人因异端邪说,被处以死刑。
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3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帝,定年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经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得病去世。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官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
“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天命,所以他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又多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哀帝听了夏贺良的一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日,即丁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三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间又下诏书,说道:“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国家永远安定,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定,但是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这次改元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4汉字书写:不合时宜
汉语注音:bù hé shí yí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袁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成语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过时的或超前的。
不合时宜的意思: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与世俗风情不相投合。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不合时宜的近义词:不识时务、不合时尚、陈词滥调、不适时宜;
不合时宜的反义词:风靡一时、因时制宜;
不合时宜的故事
苏东坡是宋代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因为他的诗、画、字都达到出神入化的水平,后人称之为“三绝’。苏东坡在朝廷任了官职以后,乐此不疲地上书给皇帝提意见,为朝廷提建议。惹得皇帝和许多大臣不高兴。有一天,苏东坡一边拍着肚子,一边缓步走出房门,随口问侍儿:“你们猜猜我这里边都是些什么?”侍儿答道:“大人的文章名满天下,当然是满腹文章喽!”苏东坡摇头笑道:“不对,不对……”侍妾朝云说:“依我看,学士整天上书,进策,可是人家爱理不理,四处碰壁,回家就满腹牢骚……所以我看学士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拍着肚子捧腹大笑起来。
不合时宜例句
宋。苏东坡《东坡志林》:“东坡坦腹问诸婢:‘我此中何有?’朝云曰:‘一肚皮不合时宜。’”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赵家璧《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的前前后后》:“这套在当时确实有些不合时宜的书,便默默无闻地被人们遗忘了。”
不合时宜造句
很多时侯我们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危如累卵的时刻提出各种各样不合时宜的要求。
广告和促销并不能使一个坏的或者不合时宜的产品维持长久,质量才是产品不可多得的生存要素。
不合时宜的成语故事5出处
《汉书》。
苏东坡中了进士做了官后,不为名誉所累,一心一意地为国家尽力。无论是朝廷在治理国家时存在的弊端,还是皇帝的错误,苏东坡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常常惹得皇帝和官员们十分不开心。
有一年正月十五,京城中的百姓家家都买灯,挂在门口,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气氛。许多卖灯的生意人一看生意这么红火,也趁机多做些花灯出售。谁料,宋仁宗颁下一道圣旨,压低花灯的价格,宫中收购所有的花灯,这下可苦了这些小本经营的生意人,不但亏了血本,而且生了一肚子的气,没地诉说。苏东坡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写奏章给皇上,反映百姓的心声,批评皇上的错误。
在此之前,王安石提出变法革新的主张时,苏东坡积极响应,陈述自己的意见。几件事凑到一起,可捅了马蜂窝。皇帝开始找他的麻烦,一些大臣也趁机排挤他,使他在京城的日子更加难过了。为此,他整天闷闷不乐。
这天早晨,苏东坡吃过饭后,拍着肚子缓步走出了房门。走到门口,他随口问自己的侍童:“你们猜猜,我这肚子里边都是什么东西?”
侍童蛮有情趣地回答说:“大人的文章名扬天下,当然是文章了。”
苏东坡听罢,摇了摇头。
另一个侍童接过话头说:“既然不是满腹文章,那就一定是满腹见识了。”
苏东坡听了,只是苦笑地摇摇头。这时,恰巧苏东坡的侍女走了过来。她悟性极高,跟随在东坡左右,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她非常了解苏东坡这时的心情,于是风趣地回答道:“依我看,学士整天上书、进策,一心为朝廷,可人家连理睬也不理睬,四处碰壁,回家就发牢骚……所以我看哪,学士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听后,拍着肚皮爽朗地笑了:“真让你说对了,我真是不合时宜啊!”
释义
不合时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符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合。
;不合时宜,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合时宜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一、历史典故
出自《汉书·哀帝纪》,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听过 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晋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成帝死后,十九岁的刘欣于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四月即位称帝,翌年改年号为“建平”,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
即位初期,面对汉朝中道衰落的局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为。他为此曾躬行节俭,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然而哀帝生不逢时,当时汉家王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也无力回天。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而长于权术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
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得病去世。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天命,所以他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又多次发生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一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日,即丁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间又下诏书,说道:“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国家永远安定,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定,但是没有应验。夏贺良等说的做的,都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这次改元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二、拓展延伸
成语解释
释 义 合:符合,适应;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
成语示例编辑
这本书是二十年前编辑的,如今已是~了。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与时代潮流不合的事物
词语辨析
近义词 不合时尚、陈词滥调、秋行夏令
反义词 因时制宜、随机应变
英文翻译
英语表达为:off-time or out of time。
“不合时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它是由“不合”和“时宜”两个词组成的,其中,“不合”表示不相符、不适合,而“时宜”则表示时代的要求和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不合时宜”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事物、观念或行为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和需要。例如,一些旧式的生产工艺、管理模式、文化习俗等,可能在当今社会已经过时,不再适用,如果仍然坚持不改,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同样,一些过时的观念、思想或价值观念,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它们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要求。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和需要。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不断挖掘和传承其中的精华,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总之,“不合时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注意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和需要。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不断挖掘和传承其中的精华,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