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
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
辞赋家,即“中华辞赋家”的简称,辞赋文学概论特定称谓,专有名词,体指创造辞赋体式文学,取得一定思维成果的脑力劳动者。楚国辞赋家是屈原,后来的宋玉、唐勒、景差等也算是楚国的辞赋家,他们的作品都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屈原是楚国最早的辞赋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辞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做的赋称为楚辞。辞赋盛于汉,汉赋引导着其后辞赋的发展。
西汉辞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西汉辞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
伴随着社会生活,帝王审美趣味以及先秦诗赋、史家之文、诸子之文的深刻影响,西汉辞赋兴起后形成两种基本的体式,即骚体赋和散体赋。他们以抒情、叙事、体物构成西汉辞赋的基本状态,涌现出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等一批有卓越成就的辞赋家。
西汉骚体赋因屈原的《离骚》而得名,它继承了楚辞的抒情性,铺陈的表现方法及其典型的楚语“兮”的标识,更接近于传统的抒情之“辞”,而不是体物之“赋”。以贾谊为先驱,写出的西汉骚赋体以哀婉为基调,或抒发自我的人生失意之情。
西汉散体赋的产生相对于散体赋复杂的多,它们不像散体赋直接袭用楚辞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而有赖于多种文学手法与风格的影响,包括《诗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枚乘是西汉散体赋的先行者,他的《七发》是散体赋成熟的标志。
西汉灭亡后,并没有削弱枚乘、司马相如散体赋及贾谊骚体赋对东汉赋家的影响,东汉好辞赋者遵循前辈的创作道路,散体赋与骚体赋依然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辞赋文体。不过,东汉迁都洛阳后辞赋偏离了西汉散体赋的狩猎主题,仅在表现京都时兼及狩猎,故称为京都赋。
东汉的散体赋以京都为主要题材固然是辞赋创作的新作,但西汉辞赋对东汉辞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东汉辞赋家大多以东方溯的《答客难》、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为榜样进行创作。
赋京都的文人主要有杜笃、傅毅、班固、张衡。他们所赋除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外,张衡还赋东汉的陪都南阳,写下了《南都赋》。
东汉除了京都赋外,还有咏物赋、述行赋、寄情说理值得一提,在这三个方面的代表作家有马融、蔡邕和赵壹。张笃的《书槴赋》,班固的《竹扇赋》等是咏物赋的代表作。东汉的述行赋有班彪的《北征赋》等。
汉代辞赋在中国辞赋发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引导了后面辞赋的发展。
众所周知,我们上学期间学过的大多数关于屈原的诗有一个特别多且熟悉的字——兮。如,离骚中有373句,其中就有186个“兮”字。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有名有姓的有创作意识地写了大量优秀诗歌并对后世诗文创作有启发之功和对文人思想有重要影响的人。
屈原之贵,贵在一己开先河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个人文学时代;以一己之才,开创了一种名流千古的楚辞体裁;以一己之思,开创了一种“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正如李白诗中所称赞“屈平词赋悬日月”,屈原之词赋,宛若中国文学史上空的日月。
屈原,经典作品。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25篇,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
屈原对上古神话和巫祝传统的保留、整理和发扬,在中国这个缺乏史诗传统的国家,真的是太太太难能可贵了。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跟屈原比肩。
在他死后,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生前五百年,身后五百年,几乎都没有一个像样的诗人出现。别人拼命写的诗,却比不过他发的几句牢骚。梁启超说屈原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屈原在《离骚》后又发了几句牢骚,就变成了《九歌》和《天问》,这些都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佳作。因此他也糊里糊涂地成了中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浪漫诗人!
曾事楚顷襄王,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辞赋家,与同时代的唐勒、景差齐名。
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人,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词条概要
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美男子。历任文学侍臣、大夫、议政大夫等职。作品有《高唐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神女赋》、《九辩》、《招魂》、《笛赋》等。
个人简介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关于宋玉师承,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但也有学者认为王逸晚于屈原200年后才说宋玉是屈原弟子是没有依据的,是其把“祖(承袭、效法)屈原”理解为“师从屈原”了。
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
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