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写作技巧?

诗歌的写作技巧?,第1张

<诗歌写作技巧>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最早的诗都可以唱,诗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诗,主要的性质是音乐。我国自六朝沈约写出《四声谱》以后,诗从诗歌中开始分化。但是,诗与音乐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诗有不少已被谱曲演唱。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诗歌分行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要求: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一条新

现代诗歌写作入门

第一点就是熟练捕捉诗歌意象,寻找诗歌灵感。

我们知道,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就是一个意象。而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从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我们都说灵感难寻,不是所有诗人都能轻松找到灵感的,就是因为灵感的本质是文学创作时作者对情感具象化的把握,它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志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大家可以联系自己的诗歌创作体验来想想,是不是在某个瞬间,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时大家会觉得自己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改组与更新,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但这种感觉是短暂的、突变的、不可重复的。那个瞬间就是获得了灵感。

我想说的是,灵感并不是突发的,虽然它有突发性。灵感往往被那些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写作者所获得。灵感的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早有准备的人。灵感的获得并无捷径可循,唯一的途径就是注意观察和总结生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大家的诗歌灵感突然出现了,这时就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就是说确定下来,灵感赋予你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的意象。这样以后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我刚才说的,总结下来,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个阶段。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写诗过程,所以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总是寥寥无几。最糟糕的情况是没有灵感;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了,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

第二点,就是用新奇精美的语言来传达诗歌意象。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我也会给大家多介绍几种操作性强的方法。这样一来,那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所以,要时时注意磨练这三个阶段的写作过程。一般来说,诗歌写作中用于传达诗歌意象的,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而是一种新奇的精美的变形语言。否则诗人就不能称其为诗人了。而初学诗歌写作的朋友,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这种诗歌语言能力的缺乏。

诗歌的意境

从诗歌创作的艺术要求来看,诗人的情感表达离不开意象,而诗歌意旨和艺术魅力的集中体现离不开意境。有意象的诗不一定是有意境的诗。没有意境的诗,往往是情思浮泛的诗。要写出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认识价值的诗,就不能忽视意境的创造。

所谓的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物象互相渗透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是指整个诗的意象体系构成的有审美和认识价值的情意境界,是意象的综合和升华而体现的整体性的诗意。意境与意象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两者都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高度统一,但它们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条件和基础,一首诗的意境往往是由一组或多组意象构成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曲中出现的名词几乎全是意象,作者所罗列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都是后面所点出的“断肠人”眼中所见,心里所感,是“断肠”的情绪移入物象之中而交融出的意象。这些意象虽然比较多,但它们并不能各自创造出全曲的意境,作者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集中地表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断肠人”在苍茫萧瑟的秋景里的悲凉孤独。这首小曲被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列为“秋思之祖”,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它概括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典型情怀,甚至所有“悲秋”的人都能走进这样的意境。再如北岛的《回答》里有密集的意象,“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争?”“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这些句子里诸多意象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情思,但集中融为全诗的意境后,表达的就是对残酷现实的无情否定,在历史“新的转机”中对未来寄予深情的希望。

诗歌创作,不仅要着力于意象的捕捉,更要着力于意境的创造。王国维谈诗词的意境创造是很有见地的。他称意境为境界,并以此作为评价诗词情意格调高低的标准,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说:“能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诗人在构思当中,应把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与生动具体的客观形象融合在一起,物我浑然一体,创造出艺术上的精品。注意创造意境,是由于诗歌的表现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它不可能像小说、戏剧那样有较充裕的笔墨去展开广阔的生活画面,去细描人物的外貌和内心,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作为,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物象之中,情景交融,使人通过物象而捉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诗的构思中不去追求意境,只是一味地空发慨叹,或只是临摹事物的表象,都不会产生什么诗意。即便是有意象而不能体现意境的诗,也难让人感受到诗意的。即便是有意象而不能体现意境的诗,也难让人感受到诗意。我们不难看到当前流行的一些诗歌,尽管作者煞费苦心地在诗中堆积了不少意象,但并没有创造出诗的意境。如《梦幻与短歌》:“词是一颗心灵/柏拉图。空房子。钟声。补尝。水晶/药草。气候。方向。疼痛/雨与雨水。水和水花/互否。互动/一匹无敌的盐正在过河的途中。”(《星星》,2001年第十期)这类诗里纠结交缠着许多思绪或情绪,其意象有如满天流星四下奔窜,让人眼花缭乱而不知所向。

强调诗歌意境的创造,并非要求诗歌一定要唱“高调”,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或仅是“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写“真景物,真感情”便是有境界,“意与境浑”便是境界的“上者”。过去,有人论诗的境界,往往把思想性作为评价诗歌格调高下的标准,这是很片面的。如有人以咏夕阳为例,认为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格调不高,而认为 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八十书怀》)格调是很高的;有人以咏梅为例,认为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无开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格调不高;而认为 反其意的“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卜算子·咏梅》)格调是很高的。从这两个例子来看,评价诗歌意境的格调高下都是失之偏颇的。若从诗人特殊的生活感悟、个性情怀和诗美的角度看,李商隐之咏夕阳、陆游之咏梅的诗词也都是很有意境的,并应视为格调高的佳作。不然,李、陆二人的那两篇作品怎么能流传至今呢?意境的创造,实际上是诗人对生活感受、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的独特表现,不同的诗人写同一题材,因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人生经历、社会地位和思想、文化修养等差异,所创造的意境也会大不相同,甚至其意相反。鉴赏者、评论者并不能仅据“思想性”的高下来论定诗歌意境格调的高下。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并没有表现高度的“思想觉悟”,难道它没有清凄高古的美好意境吗?只要是由真善美的意象升华而成的境界,都应视为高格调的意境。诗人要追求的意境,也正是这样的意境。

诗文一:

春,是开启梦的精灵

轻轻的,悄悄的

伴随着第一场雨的飞舞

翩然而至

带来绿的新意

生命的气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和着白花的绽放

蝴蝶的缠绵

轻快的欢唱着

好似人间的天堂

秋,是转换自然气息的魔法师

绚烂多变的个性

是秋最美的符号

每一片飘零的落叶

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命的赞歌

冬,是妖娆妩媚的雪女

纯净中透着清新

纷纷的雪花

是雪女轻舞的彩绫

是浪漫的飞絮

诗文二:

时间如流水,

淌淌流过。

就不再流回,

时间如生命。

走到了尽头,

就不再重来。

如果你不重视它,

他将在你玩耍时。

从你身边悄然溜走,

当你该在梦乡时。

它便从你身上跨步前进,

从此刻开始。

就要和时间赛跑,

只有跑在前面的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诗文三:

老时光趴在茅草屋的檐下,

瘦的叮当乱响。

薄薄的窗户纸,

被西风一指戳破。

呼啦啦地唱起远方的歌谣,

一缕月光从树梢逃过。

母亲拿起针线,

把寒冬严严地封进了棉衣。

一灯如豆,

暖了十里北风。

泛黄的老照片,

拽着岁月的衣角窃笑。

童年光着小脚丫呼呼地跑来,

撞破时空的门,

哐当一声闯进了梦里。

豪放词风。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苏轼的词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放。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渊博的学识积累,加之以文人自觉的创新意识,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诗歌特点,开创了一派诗风。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资料:

-苏轼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诗歌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作文 篇1

 本来我在天上,

 本来我在水里,

 并无心看见你,

 天上飘着细雨,

 水中荡起涟漪,

 也不是因为你。

 突如其来的相遇,

 在无尽岁月里,

 让我停下来爱你,

 只是偶然的一句,

 你轻声的言语,

 让我停下来想你。

 那是侏罗纪,美丽的羽翼,

 那是冰川期,透明的身体,

 在你怀里,听你呼吸,

 用想念紧紧拥抱着你,

 那是睡梦中,沉醉的欢喜,

 那是醒来后,热烈的回忆,

 彻彻底底,暴风骤雨,

 翻滚的云端上,颠簸的海浪里,

 纠缠,在一起

 我要飞向天际,

 我想游在水底,

 并无心看见你,

 那里彩霞满天,

 那里深不见底,

 那里并没有你,

 突如其来的相遇,

 在无尽岁月里,

 让我停下来爱你,

 只是偶然的一句,

 你轻声的言语,

 让我停下来想你。

 那是眼光里,快乐的默契,

 那是手指间,伤感的别离,

 我想爱你,我想要你,

 用想念紧紧拥抱着你,

 那是怀抱中,的欢喜,

 那是旅途上,徒劳的回忆,

 多年以后,重新提起,

 我已经忘了你,也忘了我自己,

 忘了,我自己

 我们只是,飞鸟和鱼,

 划过天际,沉在水底,

 想起了你

 ……

诗歌作文 篇2

 沧海桑田

 倘若相遇那一刻,注定要沧海。

 倘若相知那一世,注定要桑田。

 倘若相爱那一秒,注定要凄美。

 几度迂回,几度辗转,

 缘定三生

 这一世,为你华丽转身

 跳进万丈深渊

 三生石的诉说

 三生情的等待

 彼岸花开

 生生相错

 滚滚红尘

 邂逅吾君

 探问君

 可否惜爱

 前生今世

 只为你

 路漫漫

 行且珍惜

诗歌作文 篇3

 诗歌,是极地雪原中悄然绽放的冰晶雪莲,温柔吐露的芳香滋养文化;诗歌,是深土下埋藏千年的珍贵宝藏,一点一滴蕴含着智慧的密语;诗歌,是蓝天之上的璀璨繁星,淡雅的光芒照耀历史空缺。诗歌,是等待人们开启的宝库,让我用学习的钥匙,开启它神秘的奥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踏入秘境。诗歌富饶的知识如滔滔不绝的河水般向我涌来,记背基础诗词是第一阻拦。两周的学习,带给了我无数古诗词秘宝,唐诗宋词元曲,烙印在历史的伟大成就。收获一句句千古名诗,取得一首首悦耳词曲,抚摸那些知识的小精灵,智慧的一角已被打开。现代诗人的礼物五彩缤纷,优雅清新的抒情诗让我心头温暖,活泼可爱的儿童诗带我跳入幻想的天地。魅力的诗歌,它为我举办了一场丰富的知识聚会。

 书本中的诗人挥笔泼墨,一首首好诗令人赞叹不已。综合性学习活动牵着我领略诗的独特与韵味,手把手教授创作精髓。我在儿童诗中起舞,在叙事诗里低吟,创作的灵感挥洒出文字彩虹,我如一位小小诗人吟咏自创诗歌,老师同学都是我的见证者,看我如何将知识妙笔生花。一篇篇稚嫩而又富含真情的小诗包含我的汗水,这诗歌的魅力使我无法自拔,深深沦陷在其中。

 打开诗歌的宝库,有太多收获值得我去诉说。我在这世界里与知识共舞,与历史交谈,诗歌,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瑰宝。

诗歌作文 篇4

 古希腊人认为:“诗歌藏着一个民族全部的秘密。”我行走在青春的路上,且行且读那些优美的文字,也许并不只是为了破译秘密,而是找到内心深处的共鸣。

 我读《小雅》“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读《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我读纳兰词“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年限。”…。我将这些金句整理收集在我一本册子里,且寻且记,成了我每日必备的要事。

 闲暇无事,翻出我那些个小册子,细细品读,它们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宝物,我听见它们在这里低低的唱歌,诉说曾经的故事。有时候,我会想,这些文字美句,也许是遗落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的蒹葭,我就是那位采采之人,收拢,品味。

 可以说,这些诗歌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日日兼记,也写自己的句子。书一笔缱绻,折一纸流年,在经年的故事里,墨染沉香。它们刷新的不只是我的生活,还有我的一颗求知感性的心。

 一年中的冬春夏秋,一天中的黄昏朝阳,一草一木皆有情,一川一石显真心。也许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来,就是生活,是美。可以淳朴,可以仙骨,可以平常,可以清高。我看见,我的心情随诗句漫步飞驰。可能表面波澜不惊,淡默平常,但内心已随着诗句欢腾惆怅,轻舞飞扬;虽然可能茕茕独立,但此时你可以畅游山川,神交古人。这是我的生活艺术,诗词带给我欢喜和自由。

 我说,我也许挖掘不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秘密,但是我可以在诗句的九牛一毛,冰山一角中去窥探我自己的内心。

 诗歌,让心更美!

诗歌作文 篇5

 你总说考试在即

 自己却在制造噪音

 那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旋律

 一次一次在音响重播

 你总讲不能攀比

 自己却总拿别人和我比

 你希望我学习别人家的孩子

 可你能否想想我们的感觉

 你告诉我做人不能骄傲

 自己却常神侃那光辉岁月

 就算你过去再优秀

 但那不也早成为曾经

 你教育我君子动口不动手

 自己却总拿出拳头

 要知道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如今可是文明社会

 你念叨吃糖不好

 无数次将它锁上

 抽烟喝酒有害健康

 也没见你放弃品尝

 给我点时间

 让我走进你的世界

 成为彼此的伙伴

 分担你的疲倦

 给我些空间

 让我建造自己的世界

 随思绪蔓延

 把想象打开

诗歌作文 篇6

 月,自古以来,人们对它有褒有贬、有喜有忧、有赞有恨。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那一轮属于自己的月。心情不同,它所呈现的自然也不同。

 人们似乎总把月当做忧愁、思念的最佳象征。如周邦彦在《夜飞鹊》中说:“斜月远坠余辉”,“斜月远”渲染了离别时冷清的凄凉气氛。因为在他心中,那轮月是冷的、是凉的、是不懂情意的。月烘托出了与妻子的难舍难分,写出了离别痛楚。以相同的感情做基调的,还有刘一止在《喜迁莺。晓行》中所绘“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同样的离别,同样的酸楚,却比《夜飞鹊》来得快。既是那一轮残月挂在天空本已无心团圆,却偏偏在这残月还未离去,草丛中还粘着点儿月色时起程,伴着星星点点的月色,怎能不让作者心中的那轮残月变得更加寒凉?

 也有人把月当做倾诉的对象,李邴在《汉宫春》中就独对江天云月,向月亮倾诉自己的孤独,一边倾诉,一边回忆。他似乎能从月中得到一切,明白一切,让自己尽情发泄。于是他便写下了“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

 当然,像他这样对月亮发呆,诉说自己种种遭遇的不光他一人,所以一些赞美月亮同时自己心中已高挂着一轮明月的人常来为月解脱,“多情多感,不干风月”。人本为情所生,为情所死,本身多情多感的人们,怎能怪罪那风月?假如风月有情,那也是人类所赋予的呀!

 当然也有像陈义那样只是单单地抒发自己对月的赞美,但大多数赞美仍以月的清幽明净为主,所以最后还是能品味出作者的情思悠长,“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

 是月让你改变,还是你改变了月?角度决定于你的心境。

诗歌作文 篇7

 秋过叶黄的白桦林,

 惊醒沉寐叶冢的回忆。

 过去越发清晰,

 才发现从未忘记。

 走过青涩的雨季,

 记忆里暗霭的白桦林

 记不清流过脸颊是泪水还是雨滴,

 记不起耳畔回旋呜咽是风还是自己。

 只犹不忘一场倾盆大雨,

 累的我们迷失路口,断了寻觅

 只凭,只任彼此消失,无踪无影。

 还忆起,

 踱步时光

 经历一个个星辰交替。

 每每守望星空,

 无意伸手却找不到另一只的距离。

 还忆起,

 每一次雨季都伤心。

 她愈发相似

 横过星海的流星雨,

 再遇遥遥无期。

 还忆起,

 于日记中写断她名字的最后一笔。

 从此不再回忆

 不再想起,

 直到无意走过熟悉的白桦林,

 才明白她从未离去。

诗歌作文 篇8

  夏雨倾城

 炎热的太阳,像个顽固的老头,赖在蓝天不肯走,燥热的气温,让人烦躁不安,青草绿树成了唯一能勇敢站在阳光下的生灵,但凡沾上一点哺乳类特质的生物,都难觅踪迹,我想它们此刻正躲在隐秘的阴凉处,呼啦呼啦地睡着大觉吧。

 由于天气炎热的关系,我整个人变得十分慵懒,像一只肥猫,吃饱就想睡,睡饱就想吃,醒了玩会手机,困了再睡一睡,如此这般才配得上这样可恶的天气,无奈还得上班,当午间步行前往厂区时,我会打一把小阳伞,借着伞面能稍微抵挡些烈日,但在太阳的猛烈进攻下,小阳伞就像一个焗油加热头套,hold住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热量,全部汇聚到了薄弱的头顶,顿时一股股如小溪般的汗水顺流而下,哗啦啦地打湿了新换的衬衣,还好,乌云不负众望,姗姗来迟。

 夏雨欲来前,先是狂风大作,整个世界都淹没在风铸就的动荡里,风儿卷起沙粒,刮起枯叶,抛向空中,丢向人群,我们掩着脖颈,快步往房间奔去,不一会,一层厚厚的黑云从不远处的山头向这边靠近,我们这头还是晴天,蓝蓝的天上还挂着一朵朵妩媚的白云,而另一头就成了黑云压城的魔幻世界,黑云行走处漏出一挂挂晶莹的雨丝,给山头笼上了一层白雾,不一会整个山头就消失在暴雨里,风一直在刮,乌云借着风劲一点点向晴空挪移,然后滴滴答答漏出几滴雨粒,接着稀里哗啦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慌张地关紧了门窗,不让雨点借着风势肆意地进攻我们干燥的居所,透过窗玻璃往外望去,路已成河,整个燥热的世界,痛痛快快地冲着澡,凉爽的畅快不言而喻,仿佛树木更显挺拔,小草越发苍劲。

 躲在屋里的少年,静静地躺在床上,细细地听着窗外激昂的雨声,缓缓地闭上眼睛,想象着有个人,能在这样的雨夜,给我额头一个湿湿的吻。

 夏雨倾城,倾倒的何止一座炎热的旱地,还有一颗渴望滋润的孤独寂寞心。

诗歌作文 篇9

 如梦昨天,过往如烟

 我在现实间

 做天涯游子,放荡羁客

 你是梦中菩提化身的少年

 清婉如斯,薄凉如斯

 不知何时何日

 你开始出现

 在每日的梦境

 你打坐

 细数或扫菩提几许的落叶

 我饮茶

 捡拾树下风儿吹落的菩提子

 我在现实游离

 你是梦的知己

 是身处两个世界

 似乎完全不会交集

 偶尔有心情

 你也会泡壶茶

 和我一起

 望着远方思绪迷离

 然后不知哪一天起

 你开口和我谈起很多事

 才发现相知恨晚

 心中浮现

 是莫名感动

 你懂了我,我懂了你

 我在梦外,你在梦里,难得知己,相知相惜

 许是两个世界

 跨越时空的联系

 你爱断桥

 想撑着一把青伞伫立

 我说不如让梦境变为西湖断桥模样

 此后

 有你的梦里都是烟云雾雨

 我在一处凉亭

 饮茶,靠着那株不变的菩提

 看你举着青伞,在断桥伫立

 我有时也会举伞

 端上清茶陪你一起

 会是永远吗

 我问

 我垂眸

 你不语

 没有人能许诺永远

 那只是誓言中幻想的一厢情愿

 你说尽力

 又过了不知多久

 现实中的我终于去到断桥

 举着一把青伞

 那里没有凉亭菩提

 没有清茶没有你

 只有那迷离的烟云雾雨

 最后,在某一天

 你慢慢走远

 消失在那日的梦

 再不出现

 留给我一句抱歉

 梦里是依旧的断桥

 依旧的青伞

 依旧的菩提凉亭

 依旧的清茶和依旧的我

 依旧的烟云雾雨

 只是失了你

 从前的从前

 举过一把青伞

 桥上云水生寒

 是昨天还是几天

 我们还步履姗姗

 举步同肩

 朦胧水色望不到边

 似乎不用说

 大家都懂

 欢喜,忧愁,哭了笑了

 不知如此能不能一直到永远

 没有答案

 现在的现在

 我只是坐在凉亭

 默默地看

 却不敢再上断桥一点

 桥上人迹淡淡

 不知道

 断桥朦胧入谁家眼

 桥上人烟入谁家梦间

 归人觅不见

 曾经繁华今也沉淀

 无干时间沧海桑田

 我只愿把悲伤掩在心底

 无论人情薄凉冷暖

 翘首以望

 世事无常

 光阴灭换

 我叩响深深庭院

 无奈锁上多少重门半掩

 挥手再见

 誓言里的永远

 断桥青伞

 我不去断桥好多年

 抱歉梦里的少年

 河间败荷香已残

 青伞遗留着几季时间

 搁置,锈迹斑斑

 再不复从前

 桥段肠断

 人烟聚散

 断桥青伞

最简单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21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