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流帝王唐玄宗,怀抱三千弱水不知足,华清池里那些宫闱秘辛

一代名流帝王唐玄宗,怀抱三千弱水不知足,华清池里那些宫闱秘辛,第1张

皇帝作为天下最有权威的人,好像都很风流。但是,唐朝皇帝的风流和其它朝代的皇帝,还有一点不一样。尤其是在唐玄宗李隆基身上的表现,可以说是达到了不可描述的地步 宋小宝不是有一句台词么,「 ”后宫佳丽三千,偏偏独宠我一人呢”。这就是对李隆基的写照,说这句话的那一人就是杨贵妃。杨贵妃名列中国「 ”四大美女”,她到底有多美?现在没人见过,见过的人都死了。 但诗仙李白近距离接触过杨贵妃,被杨贵妃的美丽震撼,并挥笔写下《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可以说把最美丽的语言都用来形容杨贵妃了。 白居易没见过杨贵妃,但他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杨贵妃的形象,比起李白比下的杨贵妃更加美丽妖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已经成为形容绝世美女的专用诗句。 在「 ”四大美女”中,杨贵妃以丰满著称,唐朝以肥为美,但肥不是肥胖,而是丰满, ,曲线玲珑,堪称「 ”天使面容,魔鬼身材”,简直就是男人杀手。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就这样和杨贵妃过上了风流生活,毫不顾虑什么伦理道德。 别人是「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李隆基不这样,他是「 ”弱水三千我要全喝干”。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说得太夸张了,那三千后宫全宠幸?不可能。这李隆基后宫的妃嫔和宫女一共得四万多人,你就说吧,宠幸个三千过分吗?不觉得过分了吧。 对于李隆基来说,面对后宫这么多人,每天要睡谁,这是一个难题。对咱们来说,可能娶媳妇是难题,可对李隆基来说,是宠幸谁是难题,因为谁好谁坏他也不知道,最后他研制了一套选择侍寝的办法。 一、蝴蝶选妃 根据我查找到的资料来看,这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有趣儿的人,他比那些满清的皇帝有趣多了,满清每天就知道翻牌子,像是做任务,毫无乐趣可言。李隆基就「 ”会玩”很多了,他发明了蝴蝶选妃法。 李隆基认为,他宠幸谁那得看天意,不能认为操作。于是他命令当天有侍寝资格的嫔妃们,到花园里,然后每人头上都折一支花插在头上,这时候皇帝命令太监释放出一只蝴蝶,看这蝴蝶呀,先落在谁的头上,那谁就是今晚侍寝的人。 李隆基沉迷于此,每天就这么整,开心的不得了,后来这个办法被破解,有一个妃子天天都有蝴蝶落她那里,原来啊,她抹了西域进贡的一种香料,会吸引蝴蝶,引得大家纷纷抱怨,李隆基知道后,也觉得索然无趣,于是开始研究新的选妃侍寝方式。 二、萤火虫临幸法 李隆基经过冥思苦想,想出来一个办法,是以萤火虫为根据的办法。据我了解,这种办法是让嫔妃们在夏日聚集,然后到了晚上有萤火虫的时候,一人发一个小网子,一声令下,嫔妃们也顾不得端庄了,你争我抢的去捉萤火虫,谁先抓到就宠幸谁。 李隆基的乐趣在于看众嫔妃们狼狈的样子,平时端庄的女人们此刻为了能陪皇帝睡觉,变的狰狞起来,你争我抢的样子让李隆基很受用。 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是也出现了问题,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有一次来自一个贫寒出身的嫔妃连续被宠幸三天晚上,皇帝问她咋回事,她说她在闺阁的时候,有捉萤火虫的经历,她的丫鬟曾经教过她。李隆基一听,心里郁闷,毕竟那么多嫔妃,天天和她一个人在一起岂不是浪费时间吗?李隆基又陷入了沉思。 三、风月常新 李隆基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 ”风月常新”。据我了解这个法子是一个避免宠幸一个人两次的法子。 李隆基令人找到了一种印到身上就再也洗不掉的燃料,然后扣了一个印章,上边刻有「 ”风月常新”四个字。只要是被宠幸过的嫔妃,就要在她的身体上盖上「 ”风月常新”的章,从此,就不能再参加「 ”萤火虫临幸”候选了。 这个办法让李隆基非常满意,每天都不会再有重复的人侍寝了,据说,这「 ”风月常新”印章的原本还是他亲手所书呢。 四、锉角媒人 时间一久,这李隆基也烦了,天天捉萤火虫,她们的狼狈样也看腻了。这一天他正在和宫里的人在赌骰子,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选侍寝妃子的好办法——「 ”锉角媒人”。据我了解,这个「 ”锉角媒人”的方法就是让妃子们轮流到李隆基跟前掷骰子,最后谁的点数最大,谁就侍寝。 一时间李隆基的后宫可就热闹起来了,嫔妃们每天都去掷骰子,有的笑逐颜开,有的伤心落泪,人间百态,一时间李隆基都阅尽了,这让风流的李隆基开心坏了,让妃子们争先恐后的练起掷骰子来了。 这李隆基的后宫一时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嫔妃们、甚至宫女们都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练习掷骰子,都想靠掷骰子赢取一次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 五、夺儿媳为妻 有一天,这李隆基看见了一位女子,他觉得这宫中佳丽都不及此女子,一打听,原来是自己的儿媳妇。 据我所知,这李隆基看上了杨玉环之后,已经控制不了自己,每天都想着杨玉环,他觉得后宫中没一个人能让他中意。 他的心事高力士看出了端倪,于是在李隆基去行宫的时候,高力士提出让寿王李瑁王妃杨玉环前来演奏。李隆基欣然同意,杨玉环来后,这风流的李隆基就控制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了,开始了一段时间的缠绵。 但是这儿媳妇始终不是个事儿啊,传出去磕碜啊,这时候李林甫来了。李林甫厉害了,他说当年武则天就是侍候了两任夫君,当时这么操作的,她先出家为尼姑,断了尘世一切因缘,然后再还俗,爱上了前夫儿子,但是前世已经断了,这是崭新的一辈子,可以不讲究那么多,你也可以这么做啊。 李隆基一听,别提多欢喜了,随后下令同意了杨玉环出家为道士,后来她又还俗,嫁给了李隆基。在这一来一回的操作下,寿王李瑁为啥不生气呢?能不生气吗?不过再生气也得忍着啊,他爹李隆基可不是个什么善茬,太平公主他都杀,自己的儿子也砍了三个,还差他这一个吗?所以寿王李瑁怂了,认命了,留着性命再娶几个就是了,比死了要好得多。 据了解,自从杨玉环入宫,那可真是「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啊,之前咱们说的那些选择侍寝的方式再也没用过,每天就是一个人,那就是杨玉环。 六、「 ”洋贵妃” 其实李隆基不仅娶了杨贵妃,还曾经娶过「 ”洋贵妃”,这皇帝可真的是会开心啊,居然找了一个洋妞服侍自己。这也是创下了当时的一个历史第一,第一次皇帝后宫有洋妞。 这个「 ”洋贵妃”叫做「 ”曹野那姬”,意思是最爱的人,这位「 ”曹野那姬”在历史记载中只略略提了一句「 ”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 具体这位「 ”曹野那姬”来自哪里,也不好说,但是来自中亚的概率比较大,没想到这李隆基风流成性,居然到了如此地步,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和那些有怪癖好的皇帝比起来,李隆基还算不错了。 李隆基一世风流,终因女色误国,致使大唐由盛入衰,自己也凄凉离世,或许,这也算是他罪有应得的下场。 我是史上杂谈,一个历史爱好者,以史会友,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共同探讨。谢谢阅读。

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感情,也算不上单纯意义上的爱情,并且两个人在一起,李隆基是幸福的,而杨玉环则并不幸福。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原本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子李瑁的老婆,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应该是有爱情的。

可是李隆基为了得到杨玉环,不择手段,假借替自己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当时杨玉环一定是崩溃的。

可是有什么办法,李隆基是皇帝,为了性命考虑,只能随他心意去做,要不然小命不保。

处于这种危险环境当中,我想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感觉幸福,况且当时杨玉环二十出头,李隆基快六十的老头了。

对于李隆基而言,得到自己想要的人,自然感觉十分幸福开心。

李隆基这个人十分花心,最开始的皇后王皇后,原本两个人感情很好的,后来有了武惠妃之后,李隆基就开始对王皇后冷落。

李隆基还十分无情,对待前任从来没有一点情分可言,因为武惠妃陷害王皇后,他竟然什么也不说就把王皇后废除并且最终让其抑郁而终,李隆基还一点不知道难过,继续和武惠妃你侬我侬。

结果武惠妃又因为陷害太子李瑛而感觉内疚害怕,最终被活活吓死。

要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总会悲伤一段时间,而李隆基更多的是空虚寂寞,武惠妃去世后很快他就继续去找杨玉环,两个人你侬我侬,完全把之前的人忘得一干二净。

即使有了杨玉环,李隆基依旧还是花心,他对杨玉环有些腻了就去找其他妃子,杨玉环发现这一点才及时想出应对措施。

杨玉环知道对待李隆基这种人。不能一味服从,要不然肯定沦落到和前边几个妃子一样的下场,于是杨玉环耍点小脾气,和李隆基偶尔顶嘴。

李隆基受不了了,立即叫杨玉环滚回娘家去,杨玉环只能灰溜溜回家,可是杨玉环走了之后,就不搭理李隆基。让李隆基觉得杨玉环与众不同,要是其他妃子早就求饶了,杨玉环却能如此高冷。

李隆基被杨玉环的小伎俩吸引,再次叫高力士去把杨玉环接回来,从此以后才有所谓的三千宠爱在一身。

但是李隆基花心本性并没有变,后来又再次表现出来。

杨玉环好不容易将李隆基制服一段时间,可是没多久,李隆基的花心毛病又犯了。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更多将杨玉环当作一种炫耀的工具。

比如他编写《霓裳羽衣曲》,每次有重要宾客,李隆基就要叫杨玉环来一段霓裳羽衣舞,为大家助兴,然后对大家说这是我的贵妃。

要是真的深爱,也舍不得这样糟蹋自己老婆,跳舞这种事情,实在欣赏回家自己慢慢看。

就是因为跳舞,遇到了安禄山,安禄山虽然是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可是跳舞十分灵活,于是吸引到李隆基。

李隆基为了笼络安禄山的心,就叫杨玉环与安禄山斗舞,两人跳得不亦乐乎,李隆基坐着看得也很自在。

除了跳舞,安禄山还不满足,继续认杨玉环为干妈,并且杨玉环按照胡人习俗为安禄山“洗三”,就是两人孤男寡女在池子里洗澡。

要知道安禄山四十多岁,杨玉环不足三十岁,干柴烈火,李隆基既然看着他们洗还不生气,很明显就是把杨玉环当作一个控制安禄山的工具。

要是真的爱杨玉环,怎么可能让杨玉环与安禄山洗澡,安禄山还住在杨玉环寝宫不回家,并且有一次将杨玉环木瓜抓了一条痕迹,李隆基却不生气。

换做任何一个男人都不可能让自己心爱的人这样,由此证明李隆基也没有传说那样爱杨玉环。杨玉环自己深知这一切,可是无能为力,你说她会幸福么?

很多人歌颂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故事,然而根据真实 历史 来看,他们之间也不过就是一场李隆基的猎艳 游戏 ,杨玉环作为局中人,无法反抗命运。

就连最后安史之乱爆发后,杨玉环还要在马嵬坡兵变中成为李隆基的替罪羊被赐死,你说杨玉环是不是很悲哀?她一生又何谈幸福二字呢?

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幸福过。

爱情这个东西,旁观者是没办法理解的。因为他没有一个标准来检测一份感情的真假。有时候甚至是当事人都不见得能够真正明白,那是爱情还是交易。

李隆基大概是中国帝王 历史 中,唯一一个因为爱情而为大众所熟知的帝王。虽然他在位时期中兴唐室,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因为后期的倦怠,以及与杨贵妃的奢靡生活,还是给他的帝王之路留下了一些瑕疵。

当 寿王 带着美艳的妻子去给 玄宗 请安的时候,见过各色美女的李隆基顿觉眼前一亮,后宫如云的女子哪一个能与其媲美?

纵然他是帝王,也得避人耳目,经过好一番周旋,终于把杨玉环接入宫中,从此帝王不早朝……

杨玉环虽然是被动接受了李隆基的宠爱,但是,一个女子能得到如此盛宠,怎能不被感动?就算李隆基年长杨玉环,说不定才更懂她呢,不然怎么会有“霓裳羽衣舞”的问世。

虽然是帝王家的情爱,也不能用物质表达爱情,可若没有真爱,谁有闲情雅致为给你杨玉环做几件衣服,就招揽七百多专人伺候?

不管结局如何,他们总归享受了爱情。华清池边宠溺的眼神,千里贡道送来荔枝,哪个不是满满的宠爱?话说回来,就算帝王多无情,马嵬坡时李隆基也有不舍……

  老实说,无论有多少人在我身边说,李隆基和杨玉环他们这种不伦恋是感天动地的爱情,我也不会觉得他们真的幸福。当然了,在常人来看,他们的确是幸福的,李隆基的暮年得到了青春的美丽,而杨玉环得到了天下第一的荣宠,但个人觉得这都不是什么至高无上的纯真的爱情。

 李隆基对杨玉环是真爱吗?杨玉环是他儿媳妇,为了让她进宫,李隆基费了一番周折,她进宫后,李隆基为她制作《霓裳羽衣曲》,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杨氏所有的姐妹个个被封夫人,杨氏大发,杨氏兄弟都赠高官,尤其是杨国忠,不但赐名(原名杨钊),还身兼四十职,哇,不得了的,杨氏一族与皇家关系太紧密了。

 杨氏一门极尽荣宠,对杨玉环是不是很好?嗯,真的很感动的啊。真爱啊,没有真爱谁能这样啊,都没边了啊。

 只是,感动之余有一些关于他们的流言,比如李隆基和虢国夫人等杨家姐妹的吃相太难看,比如杨国忠的老婆有感而孕,都挺有内涵——杨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昼梦与国忠交因而有孕,后生男名朏。洎至国忠使归,其妻具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 情感 所至。”唐人风气开放,杨国忠奉旨在外一年多,回来发现老婆怀孕了,他不追究,的确是胸襟阔大的男子汉大丈夫。但如果这事是真的,以杨国忠的身份地位,能吃这个哑巴亏的人,天底下也真不难想是谁了。三郎果然好本事啊——你在外好好出差,家里就不用担心了,我替你照顾着。

 如此,局中人杨玉环知不知道?杨玉环虽不懂政治,但是不要小看女人的第六感,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知道。

 但她不计较,为什么不计较?因为她爱李隆基?一个二十来岁的美貌**,放下二十来岁青春正好才艺不少的大帅哥不要,去爱一个六十多的老头子?就因为他会作曲,会欣赏她的舞蹈?那真的想多了。她不敢计较,因为对方是天下之主。她真的大闹起来,她的地位就没有保障,她杨家就会一落千丈,但她心有不甘,于是小闹几回,有台阶就下,见好就收,这可不是小年轻闹一闹脾气,这其实是一种博弈。最终她的青春貌美小任性文艺女青年的特质,让李隆基服了软,谁让他什么都不缺,缺的就只是一个好玩的宠物呢?帝国如此庞大,立下大功的李隆基,只想任性地享受他们的崇拜,从美丽的姑娘身上,感受逝去的青春,可大难一来,这就得抛下,保命要紧。临死前的杨玉环,心里会想什么?

 我个人感觉吧,对他们双方来说,都不是爱,不过是各取所需。

 如果这是爱,那么李隆基爱过许多女人,最初的王皇后,两人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后来他成功上位,一脚踹开,连群臣都看不下去了;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爱上了赵丽妃,给她所有能给的,甚至在即位后立这个身世卑微的女生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不过为了另一个女人,儿子死了也就死了吧,尽管同时还有两个;

 后来啊,他爱上了武惠妃,倾其所有,甚至想立为她为后,给了她独一无二的惠妃名头,是真正的皇后之下第一人,甚至是她设计杀他三个儿子,他也不在乎;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就把武惠最心爱的儿子的宝贝妻子杨玉环拉过来,变成了自己的枕边人,还封她为贵妃,地位嘛,和她的前婆婆,前任宠妃武惠一样的,皇后之下第一人;

 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逃跑时不忘带着心爱的女人,到了马嵬驿,兵士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他的靠山杨玉环,于是,李隆基用一条白绫,把自己最美的“爱情”送去了另一个世界,为的就是保住他的位置。

 这些女人,都曾经是他的心头肉,可是最后呢?统统为他的江山铺了路,在没有利益攸关,危及性命时,他可以给她们所有的物质供应,但是一到关键时候,对不起:你得为我死,而我还要继续活着,如果有可能,我想寻找下一个你,来温暖我的心,嗯,就这样,你们安心地去吧,我会想你们的!——这样的李隆基,杨玉环会真爱吗?谁敢真的爱他这个人呢?爱的,不过是他的权势而已了。

幸福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就如前几年 社会 调查“你幸福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真的幸福吗?可能只有当事人知道,后人只能以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下面说下自己的观点:

个人认为他俩的爱情是幸福的。

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两人之前并没有爱情,只是唐玄宗垂涎于杨玉环的美貌,才不顾人伦,娶了她。很多人都认为唐玄宗只是看上了杨玉环的美貌,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更谈不上幸福。其实,这是可以商量的。

也可能唐玄宗对杨玉环始于颜值,杨玉环对唐玄宗始于权势,但是两人结合在一起之后,是会慢慢擦出火花的。

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后,并没有立皇后,其实杨玉环的地位就相当于皇后了。唐玄宗十分宠爱杨贵妃,为她亲自制作《霓裳羽衣曲》。杨玉环进宫后,就“三千宠爱在一身”了,可以说唐玄宗对她非常好。而杨氏,也因此发达起来。杨贵妃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

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

后来,杨贵妃得罪了唐玄宗,唐玄宗一气之下,把他赶回了娘家。但是杨贵妃离开后,唐玄宗非常思念她,饮食不进,可以说得了相思病,离不开她,只得让高力士又把她接回来。杨贵妃回来后,两人感情不仅没受到影响,反而更好了。

两人曾经许愿,生生世世结为父亲。在唐玄宗的宠爱下,杨家得宠,就连公主王爷见到了杨家人,也是非常客气的。因此,杨贵妃是否真爱唐玄宗不知道(毕竟,玄宗是个老头子),但是唐玄宗肯定是爱杨贵妃的。两个人在一起过得也很幸福,要不然,唐玄宗不会没有心思处理政事啊。

至于有人说,最后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这只能是无奈,迫不得已。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只能那样做。后来,唐玄宗回到皇宫,还对杨贵妃十分怀念,曾托人去海外寻找。

关键词:爱情。

人物:李隆基、杨玉环

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 历史 上普遍认为其前半生英明神武励精图治,使动荡的唐朝重新焕发了光彩;他在位前期任用贤相,改革吏治开创了“ 开元之治 ”

早在史前时期,这里就有先民们活动的遗迹,是所谓“三皇传为旧居”(《古迹志》)的地方。那位“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也曾在这里建造宫室,称骊宫。当时的温泉修在房舍之外,“上无尺栋,下无环墙”,晚上沐浴,星辰可见,因为古人称热水叫“汤”,所以这处温泉便叫“星辰汤”。秦始皇时才砌石起宇,以遮蔽风雨,改名为“骊山汤”,传说始皇帝在这里遇到过仙女,人们也称之为“神女汤泉”。汉武帝时大加修葺,扩建为一处离宫。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公元513年)鲜卑族人元苌任雍州刺史,在骊山温泉“剪山开障,因林构宇”,建造了温泉堂馆,并撰刻《温泉颂》碑。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再造“皇堂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温泉区“列松柏千株”,使这里的环境更加优美。唐朝时,太宗、高宗都有营造,并先后更名为汤泉宫和温泉宫。

到了唐玄宗时代,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国家殷富,天下太平,玄宗贪图享乐的思想日益滋长,于是大兴土木,对骊山温泉进行大规模扩建,“修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改温泉宫为华清宫。从此,这里便成为唐玄宗晚年的游幸之地。几乎每年冬十月,唐玄宗都要到这里避寒。据史书记载,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四十年间,玄宗正式出游华清池达三十二次,而临时性的临幸和出游,恐怕会更多。这从唐诗人的诗中有关杨贵妃喜吃荔枝的故事便可得知。因此物产于初夏,又不耐久存,所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杨贵妃和唐玄宗来华清宫的时间在夏季,而并非仅仅是在冬春之际。

唐玄宗每次出游,都有百官随从,在这里,任免官员,发布政令,华清宫俨然成了唐朝的临时中央首脑机关了。比如,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玄宗在这里发制书说:以前救灾先行请示,以后酌情,先行赈灾,尔后报告。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玄宗任命户部郎中王 为户口色役使,并下令敕免当年全国百姓的租庸调。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玄宗召见边将哥舒翰,“与语,悦之”,遂任命为陇右节度使。

华清宫是唐玄宗时最豪华的离宫。据唐朝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载:扩建后的华清宫极尽奢华之能事。安禄山专门从范阳运来用白玉石雕琢的“鱼龙凫雁”,以及巧夺天工的石梁和石莲花,用于装饰御汤。在宫中的数十个汤屋中,池壁四周都用带花纹的石块砌成。池中放置“银镂漆船,及白香木船”,所用的揖橹,“皆饰以珠玉”。而侍从的杨贵妃兄妹,皆用宝玉金翠装饰车马服玩,每人的一车之费,不啻数十万贯。杨国忠还恬不知耻地说:“我出身细微,因为裙带关系才有今天。我不知道前途如何,但我不会有好名声。所以要在拼命敛财中得到快乐。”就是在这个奢靡无度的华清宫里,既上演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恋情,也见证了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蜕变过程。

贵妃杨玉环祖籍弘农华阴(陕西华阴),后移居蒲州永乐(山西芮城),父亲杨玄琰游宦巴蜀,杨玉环生于其任所。不幸杨玄琰过早去世,年幼的杨玉环被叔父杨玄珪收养。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杨玉环获选为唐玄宗儿子李瑁王妃。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十分宠爱的武贵妃病死,宫中虽有宫女四万,佳丽三千,都没有叫他称心如意的。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当这位风流种子见到美艳绝世的杨玉环后,一时心花怒放,不管儿子寿王李瑁是否同意,也不管什么道德人伦,立即据为已有,命高力士把杨玉环接到华清宫,开始了情人关系,后经人提醒便来了个“曲线选妃”的策略,先让杨玉环去作女冠(女道士),赐名“太真”。经过六年同居生活,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在唐宫凤凰园中,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贵妃”,昔日的儿媳妇真正成了自己的老婆。这时杨玉环只有二十七岁,而唐玄宗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由于贵妃“肌态丰艳,晓音律,性警颖,善承迎上意”,所以倍受玄宗的宠爱。有时,这对老夫少妻也闹点别扭,玄宗曾两次把贵妃赶出宫去,但总是先服软,不是送吃的,就是送贵重礼物,最终还是派人把贵妃接了回来。

两次感情纠葛,使唐玄宗深深感到离不开杨贵妃;而杨贵妃也益发看到唐玄宗对她的眷恋,于是就变得更骄惯,更尊崇。她爱吃荔枝,唐玄宗常以帝王之尊,命人从千里之外的岭南火速送来,这在历代文人的笔下都有评述。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荔枝叹》写得最为深刻,诗中写道: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是的 原本是寿王夫人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经过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极力宣染,被人们认为是纯洁真挚的爱情。他们俩曾于七夕在长生殿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玉环死后,李隆基陷入了对她无穷无尽的苦苦思念之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穷期。”受白诗的影响,后人对杨玉环的死寄予深切的同情,认为李、杨的爱情是皇家爱情的经典,甚至认为是皇家爱情的千古绝唱。我曾到过陕西省骊山华清池旅游,看见白居易的《长恨歌》被书法家用中、日两国的文字书写,连篇累牍挂在华清宫的墙壁上。华清宫前的池圹边有杨玉环出浴的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杨玉环出浴后“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妩媚,不少游客看后顿生怜香惜玉之情,偎倚着绝世佳人的塑像合影。一些老外还用手抚摸着美人像那对高耸挺拔的乳峰。可见李、杨爱情对后世影响之深。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果然值得歌颂吗?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是偷来的。《资治通鉴》记载:“初,武惠妃薨,上悼念不已,后宫数千人无当意者。或言寿王杨氏之美,绝世无双。上见而悦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娶左卫郎将韦昭训女。潜内太真宫中。太真肌态丰艳,晓音律,性警颖,善承奉上意。不期岁,宠遇如惠妃,宫中号曰‘娘子’,凡仪体皆如皇后。”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杨玉环原是李隆基的儿媳妇,一个“潜”字道出了李隆基娶杨玉环是偷偷摸摸的。家翁娶儿媳妇为妻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如此爱情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呢?杨玉环嫁给李隆基正值青春年华,而李隆基当时已经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李隆基是“老牛吃嫩草”,就像二十多岁的翁帆嫁给八十多岁的杨振宁,有几个人赞扬她们的爱情呢?

  杨玉环嫁给李隆基,是慑于皇帝的权威呢,还是羡慕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贪图荣华富贵呢?从杨玉环的恃宠骄纵来看,她嫁给李隆基主要是贪图荣华富贵,当然也有慑于皇权的一面,而李隆基则是贪图杨玉环的美色。真是罗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此说来,李、杨这宗婚姻明显带有“权色交易”的成份。就像现在一些年轻美女嫁给死了老婆的老贪官,或是娱乐圈里的名媛被高官包二奶一样,受到人们的鄙视,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其实,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并不纯洁,她与安禄山有婚外情。杨玉环认安禄山为干儿子,“自是安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也不疑也(《资治通鉴》)。”也许是老头子李隆基满足不了杨玉环的性需求,杨玉环想从婚外情获得性生活的补充,所以才与安禄山关系暖昧。夹杂着婚外情的爱情值得歌颂吗?

  唐明皇确实爱过杨贵妃,尽量让她过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而且给她的兄弟姐妹都赐以高官厚禄,让杨玉环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唐明皇带着杨贵妃怆惶出逃。至马隗坡发生兵变,宰相杨国忠被军士杀死。在从怒难犯的险峻形势下,“上乃命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至驿庭,召玄礼等人入视之(《资治通鉴》)。”在关键时刻,李隆基只顾自已的生命和皇位,下令将自已深爱的人处死,充分暴露了封建帝王的爱情冷酷无情的一面。严酷的事实再次证明皇家没有真爱。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山盟海誓竟如此之脆弱,如此之不堪一击。从史书的记载可以看出,李隆基在下令处死杨玉环之后还叫大将军陈玄礼等人到驿庭验尸,说明当时杨玉环确死无疑。如果杨玉环没有死,军士的哗变能平息得了吗?至于杨玉环东渡日本和出家当尼姑等多种版本的传说,很可能是后世无聊文人杜撰的。试想,在兵荒马乱的那个年代,一贯居于深宫养尊处优的弱女子杨玉环,如何能千里跋涉远渡重洋逃到日本呢?忍受饥饿和疲劳的哗变军士对杨玉环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有谁愿意犯众怒保护李隆基的小老婆死里逃生东渡日本呢?无论是“东渡说”还是“出家说”,都是无稽之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某年的五月五日唐玄宗在兴庆池避暑,与杨贵妃白昼睡在水殿中。宫嫔都凭栏倚槛,争着看雌雄二只鸳鸯在水中游戏。唐玄宗正拥抱贵妃在绡帐内睡觉,他睁开睡眼对众宫嫔说:“你们爱水中的鸳鸯,怎么比得上我被底的鸳鸳。”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数千叶白莲花盛开,唐玄宗与贵戚在一边饮宴观赏。左右都叹羡不已。唐玄宗指着杨贵妃对左右说:“怎么比得上我的解语花?”

唐明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唐明皇(唐玄宗)简介

唐玄宗(公元685年—公元762年),即李隆基,又称唐明皇。延和元年即位。初期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社会经济继续有所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

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执政,官吏贪黩,政治腐败。天宝十四载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逃往四川,太子享(肃宗)即位灵武,他被尊为太上皇。至德二年末回长安,后抑郁而死。

杨贵妃(杨玉环)简介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即杨贵妃,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贵妃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唐明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开元末年,御苑新种有数千叶桃花。一次唐玄宗亲自折下一枝插在杨贵妃的发冠上,说:“此个花可以使爱妃更显得娇美。”因此桃花又被宫里称为“助娇花”。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很久都不视朝政,安禄山进献了一种“助情花”,大小像粳米一样,但颜色是红的。每当唐玄宗和杨贵妃睡在一起的时候,嘴里含一粒可以催动情欲,周旋一夜而筋力不倦。唐玄宗私下说:“这是汉代的慎恤胶啊。”慎恤胶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春药,但对药的成分今人已不得而知了。以前汉成帝刘骜就是连服七颗“慎恤胶”后,与赵合德疯狂做爱一夜,最后泄精不止而死。可见助情花其实是有助于发情的一类春药。历代的春药除了汉代的慎恤胶,还有魏晋的“五石散”、“回龙汤”,唐代的“助情花”,宋明时期的“红铅丸”、“颤声娇”、“腽朒脐”以及清代的“阿肌苏丸”。这些都是见之于史的春药。

传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幸游华清宫,因为喝了一夜的酒还没有完全清醒,便扶着杨贵妃,看正在盛开的木芍药。唐玄宗亲折一枝花递给贵妃,木芍药的香味使唐玄宗的酒意很快消散,他说:“不仅萱草可以忘忧,这样的香艳更能醒酒。”也不知道他说的是木芍药还是杨贵妃。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故事

某年的五月五日唐玄宗在兴庆池避暑,与杨贵妃白昼睡在水殿中。宫嫔都凭栏倚槛,争着看雌雄二只鸳鸯在水中游戏。唐玄宗正拥抱贵妃在绡帐内睡觉,他睁开睡眼对众宫嫔说:“你们爱水中的鸳鸯,怎么比得上我被底的鸳鸳。”

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数千叶白莲花盛开,唐玄宗与贵戚在一边饮宴观赏。左右都叹羡不已。唐玄宗指着杨贵妃对左右说:“怎么比得上我的解语花?”

到了冬至日下大雪,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中午纷纷扬扬的大雪停了,因天气寒冷所结的冰溜都形成条状。杨贵妃命侍儿敲下两条冰溜看着玩。唐玄宗晚朝视政回来问贵妃说:“你玩的是什么东西?”妃子笑而答曰:“所玩的是冰筷子。”唐玄宗对左右侍从说:“妃子天性聪慧,这个比喻得好。”

杨贵妃能够得到唐玄宗的宠爱绝不仅仅是容貌长得美丽,关键是有效地揣摩了唐玄宗的心理,而这也是后宫许多姿色艳丽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一天唐玄宗与亲王下棋,并令贺怀智独奏琵琶,杨贵妃站在棋局前观看。唐玄宗眼看就要输棋了,杨贵妃将怀里的猫扔在棋盘上,扰乱了棋局以乱其输赢,唐玄宗因此十分高兴。

华清宫中除了供奉专门的温泉用以供唐玄宗和杨贵妃沐浴以外,还有温泉十六处供其它嫔妃沐浴。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那个浴池铺着文瑶密石,池中央有玉莲温泉涌出来。杨贵妃用锦绣缝成鸳鸯浮在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驾着小舟戏玩于其间。宫中沐浴完毕以后退水顺金沟流出宫外,其中漂浮的珠缨宝络流出街渠,守候在那里的贫民每天都有所收获。

玄宗在八月十五日夜与杨贵妃临大液池,凭栏望月而不尽意,玄宗敕令左右说:“在池的西岸另筑一座百尺高台,朕与妃子来年再来望月。”后来经过安禄山反叛,这座百尺高台也不再建造了,只剩下基址而已。

唐玄宗爱好音乐,杨贵妃恰恰对音律十分在行。对此曾有这样两个玄乎的故事。其一是唐玄宗曾梦见十位仙子驾着云从天上下来,她们手中各执乐器悬空而奏。曲度清越不是人间的凡音,其中有一个仙人说:“这是神仙《紫云回》,现在传授给陛下,可为正始之音。”唐玄宗醒来后余响仿佛还在。第二天命杨贵妃用玉笛演奏,一丝也不差。还有一次唐玄宗在东都白天梦见一个容貌艳异的女子,梳着交心髻,大袖宽衣拜倒在床前。唐玄宗问:“你是谁?”那个女子说:“妾是陛下凌波池中的龙女,卫宫护驾妾也有功,唐玄宗陛下洞晓钧天之音,请赐给小女子一支曲。”于是唐玄宗在梦中为龙女鼓胡琴,名字叫做《凌波曲》。等到唐玄宗醒来后还记得曲子,于是在凌波宫临池弹奏这首《凌波曲》,一瞬间池中的波涛涌起,接着有神女出现在池水中,正是梦中所见的龙女。

开元年间宦官白秀贞从蜀地回来,献给唐玄宗一把琵琶。琵琶槽是些逻檀木制成,温润如玉,光亮可鉴,有金丝红纹形成的两只凤凰,弦是未呵弥罗国永泰元年所进贡的渌水蚕丝制成,光莹如串起来的珠子瑟瑟作响。杨贵妃抱着这柄琵琶在梨园弹奏,凄清的音韵飘向云外。而诸王公主自虢国夫人以下都自称为贵妃琵琶弟子,每次听完曲子便进献给杨贵妃许多珍奇的礼物。妃子是日问阿蛮曰:“你贫穷没有可以献给师长的东西,还是我给你礼物吧。”说着命侍儿红桃娘取红粟玉臂环赐给谢阿蛮。

还是在天宝年间,唐玄宗命宫女数百人为梨园弟子,都住在宜春北院,唐玄宗一向精通音律,当时著名的乐师有马仙期、李龟年、贺怀智等。安禄山自范阳来朝入觐,献了几百支白玉箫,都陈列在梨园。从里面传出来的音响凡间是没有听过的。

杨贵妃擅长曲艺,曲艺中最善于击磬,泠泠然多有新声。太常梨园的乐师也不能做到。唐玄宗命人采蓝田美玉雕琢为磬,上面装饰着流苏之类,以金钿珠翠珍怪的东西杂饰。又铸了两座金狮子,各重二百余斤。其它彩绘绮丽,制作精妙的东西一时无比。等到安史之乱平息后回到长安,只有玉磬还在。唐玄宗看着玉磬心里十分凄然,不忍放置在床前,令载送到大常寺收藏。

唐玄宗出游必定与杨贵妃同行,乘马的时候有宦官高力士在一边执辔持鞭。宫中专门为杨贵妃刺绣织锦的超过了一百多人,每日为生日及节庆不停雕楼器物的又有好几百人。唐玄宗命杨益去岭南索求新奇的宝物进奉给贵妃。

有一年的上元节,杨氏五宅夜里在长安游逛,与广宁公主的骑从争出西市门。杨氏的奴仆仗势挥鞭误打住了公主的衣服,公主掉落在马下。驸马郑昌裔急忙去扶公主,被杨氏奴仆的鞭子抽在脸上。广宁公主流泪告诉了唐玄宗,不料玄宗只令杀杨家奴仆一人,驸马郑昌裔被免官,不许朝谒。于是杨家更加专横,出入禁门没人敢问,京师的长吏都为之侧目。因此当时长安有歌谣说:“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

唐玄宗在勤政楼大张声乐。教坊舞妓王大娘善于戴百尺竿的杂技,竿上做了一座木山,形状像神话中的瀛州、方丈,让一个小儿持节出入在竹竿上的木山里,而王大娘顶着竹竿舞蹈不辍。年仅十岁的神童刘晏惠悟过人,唐玄宗召他上楼坐在杨贵妃的膝上,杨贵妃为他施粉黛戴巾栉,并令他咏王大娘的竹竿,刘晏应声说:“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唐玄宗与杨贵妃及嫔御都欢笑了好半天,声音传到了宫外。

先前开元年间宫禁中种着红、紫、浅红、通白颜色不同的名贵木芍药,就是今天的牡丹花。玄宗移植到兴庆池东沉香亭的前边,等到木芍药盛开的时候,玄宗诏选梨园弟子演奏十六种乐曲,名乐师李龟年在歌坛久负盛名,他手捧檀板正要唱歌。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可以再唱旧乐词?”接着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写了《清平乐词》三篇。这三首著名的词表面上写牡丹,其实写的是杨贵妃的天资绝色。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于是李龟年捧词唱歌,梨园弟子按调抚丝竹,杨贵妃手持玻璃七宝杯,杯里面盛满了西凉州出产的葡萄美酒,笑着接受了李白的恭维。玄宗调紫玉笛按声倚曲。每当曲子演奏一遍将换的时候,他便拖长了声调来讨杨贵妃的欢心。但是高力士以为李白脱靴为耻,过了几天杨贵妃重吟李白写的词,高力士诋毁李白说:“老奴还以为妃子听了李白的词怨入骨髓,却不料像这样拳拳珍爱。”杨贵妃大惊问:“李学士的词怎么了?”高力士说:“以汉朝的赵飞燕比喻妃子,太过分了。”杨贵妃由此而嫉恨李白。唐玄宗曾经三次想重用李白,因为杨贵妃的缘故而罢手。可以说李白的诗词耽误了他的前程,如果前程二字单指做官为宦的话。

唐玄宗在百花院便殿浏览《汉成帝内传》,当时杨贵妃迟来了一会,她边用手整上衣领边问:“看的是什么书?”唐玄宗笑着说:“你不要问了,知道了又责怪我。”杨贵妃抢过书一看写的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等等的汉宫赵飞燕的艳史。唐玄宗又说:“你能被风吹走么?”大概是因为杨贵妃肥硕,所以与她开玩笑。杨贵妃说:“《霓裳羽衣》一曲可以弥补。”唐玄宗说:“我记得有一架屏风,假如在的话赐给你。”这架屏风叫做“虹霓屏”,雕刻着前代美女的形貌,长三寸左右。屏风上绘制的宝器衣服都是用珍宝镶嵌而成。质地是水晶,以玳瑁水犀为押,珍珠为缨络。虹霓屏是隋文帝所造,当时赐给了文成公主。贞观初灭了北胡以后,与隋炀帝的萧后一同回归中国,称得上天下最珍奇的东西。

杨贵妃将屏风带到了娘家,杨国忠中午在楼上休息,看见了屏风。他刚刚睡下,就见屏风上的美女依次走下来,向杨国忠各报自己的名号,杨国忠虽然睁开眼睛历历可见,但是身体不能动,口里不能发声。这些美女环坐在杨国忠的周围,不久另十多个腰肢纤细的歌妓走过来说:“外面是楚章华的踏谣娘。”(“踏谣娘”是当时最成功的歌舞表演剧目,崔令钦的《教坊记》对此有记载。一说是北齐酒鬼苏郎中的妻子,一说是隋末河内一个丑酒徒的妻子。)这些歌妓手臂挽在一起唱歌:“三朵芙蓉是我流,大杨造得小杨收。”又有二三歌妓说:“怎么是楚宫的弓腰。你难道没看过《楚辞别序》上写着:‘绰约花态,弓身玉肌?’”接着也表演了一番。然后所有这些从屏风上走下来的美女又都一个个飞上了屏风。

杨国忠这才可以动弹,他十分恐惧,连跑带爬滚下楼去,令人将楼锁起来。杨贵妃知道了这件事也不敢再要这架屏风。安禄山乱后,这架虹霓屏沦落到了在宰相元载的家里,以后的下落就不知道了。

开元末年,江陵地方进贡乳柑橘,唐玄宗以十枚柑橘种在蓬莱宫,到了天宝十年的九月秋天结实。他将乳柑橘赐给宰臣,并说:“朕以前在宫内种的柑橘现在结了一百五十余颗果实,与江南及蜀道所进贡的没有差别,只是味道好像不太一样。”其中有两个柑结成了合欢果,唐玄宗与杨贵妃互相持玩。唐玄宗说:“此果好像知道人意,朕与卿本来同一身体,所以叫合欢。”于是拥抱杨贵妃一起坐下吃了这枚合欢果。

广南地区进贡一只会说人话的白色鹦鹉,称为“雪衣女”,一天飞上杨贵妃的镜台自言自语说:“雪衣女昨夜梦见被鸷乌所搏。”唐玄宗令杨贵妃教给雪衣女念《多心经》。白鹦鹉将这篇佛经记诵精熟。后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别殿游玩,将雪衣女放置在步辇竿上一同去。忽然一头鹰从天而至,将雪衣女杀死。唐玄宗与杨贵妃叹息了很久,将鹦鹉的尸体埋在苑中,称为鹦鹉冢。

交趾进贡五十枚龙脑香,形状像蝉蚕,波斯人说老龙脑树节才有这种东西。禁中称为“瑞龙脑”,唐玄宗赐给杨贵妃十枚。杨贵妃私下派遣明驼使(明驼使就是腹下有毛,夜里能明,日驰五百里的骆驼?持三枚瑞龙脑送给安禄山。杨贵妃又送安禄山金平脱装具、玉盒、金平脱铁面碗等等珍贵的东西。杨贵妃给安禄山送完东西还不让唐玄宗知道,可见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不同一般。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感人故事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派人祭奠杨贵妃,后来想要改葬,李辅国等人不允许。唐玄宗便悄悄命人移葬在别处,当初埋杨贵妃的时候用以紫褥裹着,移葬的时候肌肤都寻不见了,胸前的锦香囊还在。中官葬完后将锦香囊献给唐玄宗,唐玄宗藏在袖子里。他又令画工描绘杨贵妃的图形,朝夕看着叹息。

唐玄宗住在南内,夜深的时候登上勤政楼凭栏南望,忽然听见里坊中隐隐有歌声,回头对高力士说:“难道是梨园旧人么?明日为我找来。”第二天,高力士果然找到了这些旧日的梨园弟子。杨贵妃的侍者红桃也在,她歌杨贵妃所制的《凉州》词,唐玄宗吹玉笛为之倚曲。唱曲完毕相视掩泣。至德年间唐玄宗又一次来到华清宫,从官嫔御都不是旧人。玄宗在望京楼下命张野狐奏《雨霖铃》曲。曲子演奏到一半他四顾凄凉,不觉泪流满面。左右见了也十分伤感。

歌女谢阿蛮善舞《凌波曲》,旧时经常出入宫禁,杨贵妃待她很好。唐玄宗诏令谢阿蛮跳舞。跳舞完毕后谢阿蛮将当初杨贵妃送给她的金粟装臂环进献给唐玄宗说:“这是贵妃所赐。”唐玄宗拿在手里看了半天凄然说:“这时高祖大破高丽获得了两件宝物,一件是紫金带,另一件是这个红玉支。朕将红玉支赐给了妃子,后来高丽知道此宝在我的手里要求归还,朕命还其紫金带,留下了红玉支没有归还,你既然从妃子那里得到,今日再看见徒增悲凉啊。”

有个叫杨通的道士从蜀地来,知道上皇因想念杨贵妃而不能释怀,就对唐玄宗推荐方士李少君。李少君竭其术寻找杨贵妃的灵魂没有找到,他出天界、入地府也都找不见。又在四虚上下寻找,到了东海的边际,跨上蓬壶山,忽见最高山上有许多楼阁。到了西厢下朝东的门口,门匾上写着“玉妃太真院”。他上前拍打门环,有梳着双鬟的童女出来开门,方士造次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童女又进去了。不久一个穿碧衣的侍女出来问李少君从什么地方来?李少君说是天子的使者。碧衣侍女说:“玉妃刚睡下,请少待一会。”

过了一个时辰碧衣侍女将李少君请进来,杨贵妃戴着金莲,穿着紫绡,身上佩红玉,脚上穿凤舄,左右侍女七八人。杨贵妃问皇帝怎么样,又问天宝十四年以后的事。李少君一一叙说。杨贵妃悯然无言,她命指碧衣侍女取来一个金钗钿合,折成两半,一半交授给李少君说:“为我谢太上皇,将这件东西交给他。”李少君快走的时候脸色有不足,他跪在地上说:“请妃子告诉臣当时的一件秘事,否则陛下恐怕不信臣所说的。”杨贵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慢慢地说:“在天宝十年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的夜里,皇上仰天感织女事,密相誓心说‘愿世世为夫妇。’说完了执手各自呜咽。这件事只有君王一个人知道。”又悲伤地说:“由此一念,犯了私欲之罪,恐怕不能再住在这里,又要堕落下界,希望与他再结来生缘。”李少君说:“太上皇也不久于人间,希望妃子自爱,不要这样自寻苦楚。”

李少君回来回奏唐玄宗,唐玄宗震悼不已。移入大内甘露殿后每天悲悼杨贵妃。他玩紫玉笛,吹了几声便有双鹤飞下庭院,徘徊良久才离开。唐玄宗命人准备沐浴的东西,并说:“假如我就枕,你们不要惊醒我。”最后他睡下去后就再也没有醒来。参考 http://wwwekoudaicom/sucai/mingren/7633html

        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华清池这趟行程归入宫殿这一篇,虽然不是正规的政令中心,毕竟也是皇帝的离宫别苑,至唐玄宗时更几乎就搬到这办公了。但华清池,并非唐朝独有,这里因为亘古不变的温泉,从周朝就受到天子青睐,全国各大温泉,唯有这里的温泉无需加热或冷却,恒温43℃,纯天然,直接泡,所以吸引了周天子、秦始皇、汉武帝等等周秦汉的帝王来此修建汤池,至唐朝,更是真正建起离宫,专供皇帝游幸。刚建起来时,唐太宗赐名汤泉宫,后高宗改名温泉宫,再玄宗更华清宫,此时正是其鼎盛时期,加之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使得华清宫一名最是耳熟能详。华清宫在唐玄宗没落后,就没什么帝王青睐了,跟着玄宗一起没落,后面起起落落,终究没成气候,直至蒋介石来搞了个西安事变,才又荡出点小水花。如今的华清宫,温泉几乎被部队承包了,只留一个泉口给游客,但仍有很多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密密麻麻,少了历史的陈韵,多了现代的喧嚣。

大门口,一尊高高的雕像声明,政府用的就是杨贵妃作噱头

呃,这是大门。人实在太多,镜头实在不想放低,不然拍到的都是密密麻麻远处的人和不断经过的陌生大头贴

找到个人少的地方,拍了张照。这是骊山和去兵谏亭的缆车,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很连绵不绝,在华清池、兵马俑这西安东线,一路看到的山,都是骊山,远远望着这片连绵绿山,想想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千古笑话,当然也要想想褒姒看到的烽火点燃的壮观场面。褒姒这女人也是命好,连笑都不肯,还能得到天子宠溺,简直比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还不得了,难怪害得周朝命运急转直下,不过没有她,也成就不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

时间关系没有上兵谏亭,镜头拉近遥看一下兵谏亭的位置,好吧什么都看不到,只知道还是蛮高的,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来到华清宫,住在五间厅搞剿共活动,张学良杨虎城夜里带兵突袭,蒋介石听到枪声从五间厅后窗逃往骊山半山腰,最后张杨还是把蒋抓了,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于是蒋介石被抓的地方,便美名“兵谏亭”。蒋介石还是体力不错的,半夜三更抹黑爬那么高

这就是五间厅了,里面陈设还是很简单,也基本没怎么变过,外部还有当时夜袭枪战留下的弹孔

五间厅对面的荷花阁内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慈溪太后西逃至西安,就住在荷花阁和五间厅,荷花阁窗外便是一整片的荷花,风景独好,虽说惊慌逃窜颠沛流离,但住的环境也算够好的了

蒋介石慈溪太后只是插曲,回归主题,这里的主角还是杨贵妃。虽然说唐代以胖为美,虽然说环肥燕瘦,按理说杨贵妃应是一个大胖子才够美,但据记载,杨贵妃的体型相当于现在的身高165cm,体重120多斤,其实也不会很胖嘛,还能算上标准身材里面丰满的,按现代审美,依然还是美

贵妃池,所谓三千宠爱于一身,其实当时大明宫、兴庆宫、洛阳宫的宫女加起来有多达四万,所以应该是四万宠爱于一身。唐玄宗特地为杨贵妃建了一个专属的汤池,除了她,后宫没有一个女人有此待遇,真是幸福。这汤池也叫海棠汤、芙蓉汤,因为汤池看上去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也因为杨贵妃小名叫芙蓉而得名,里面的青石还是当年的青石

莲华汤~比起贵妃芙蓉汤的精致,李隆基的莲华汤则显得很是气派,一是大,二是汤池是用玉髓铺成,本来这纯温泉已经富含47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了,再加上这玉髓滋润,真是够养生的。据说莲华汤是安禄山为唐玄宗建的,很是上心,乱臣贼子最初都是要下点重本花点心思的

从莲华汤出来,有一高高的亭子,已是被爬藤植物占领,其实它本是一个天然的吹风筒,古时候女人的头发都很长,贵妃出浴后,没有现代的吹风筒,头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干,于是玄宗也是够贴心,特地在高处为她造了一个通风亭子,方便贵妃出浴后晾头发(呃,只是这天然风凉飕飕的,长期这么吹不会头痛吗?)

星辰汤~因为这离宫是唐朝才真正建起来的,所以星辰汤一般都认为是唐太宗专用的汤池,唐太宗之后,唐朝的皇帝也都用这个汤池,图中看到的凹陷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温泉水经过这些地方,会撞击折回,这边来那边去,使水流回旋,置身其中,便仿佛是一个大型的按摩器,增加沐浴的舒适感。其实,不仅唐朝,这个泡汤的选址,早在秦始皇时已经看上了,只是估计当时只是一个简单的汤池,经考据,在星辰汤池底的下面,还有一层池底,铺的是秦砖

尚食汤~(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是一道菜)华清宫里,温泉从出泉口流出后,一级一级往下流,最先的当然流到皇帝的汤池,皇帝洗过之后,又顺流下去,轮到尚食汤这里,已是最后一级汤池,主要是给御膳的官员沐浴的,当然其它官员也可以,别以为洗皇帝洗过的洗澡水很恶心,这还不是想洗就有得洗的,几乎就是一种赏赐了(其实想想现在跟煮饺子一样的游泳池,也就可以接受了),皇帝还很有心,因为考虑到御膳官每天给他做饭都得站着,没时间坐下来歇息,脚很辛苦,所以特地让人汤池底部设计了几个磨脚孔,就是图上右侧那几个圆凹孔,给御膳官按摩脚用的

差点就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小池子里头有些脏兮兮的积水而已,其实它是二号出水口。骊山温泉据说已经经历6000年不竭,现有三个泉眼,泉水源源不断,看起来脏是上面飘着落叶什么的,皇帝沐浴时,虽然水是原始水,但应该也是有经过过滤之类处理吧,我猜~

一号出水口~底下那些别以为是普通的石头,其实是蓝田玉的原石

哈哈温泉免费体验区,泡就不用想了,洗洗手洗洗脸还是可以的,水很清澈,温温的,果然是可以直接洗澡的温度

羯鼓~呃好吧,是垃圾桶。华清宫里的垃圾桶,都要带点唐风。这里深得唐玄宗喜爱,起初每年入秋便要大批人马浩浩荡荡从兴庆宫搬到华清宫住,一直住到开年,后来干脆直接全年都搬到华清宫办公,极少回兴庆宫。肯定咯,环境好,又有美人琴瑟和鸣,不仅共泡温泉,还有共同的音乐爱好,羯鼓就是唐玄宗很喜爱和擅长的一种乐器,在西安鼓楼附近,有很多商铺售卖羯鼓,已经融入现代元素,节奏感很强,搭配现代音乐,很是动感。华清宫里有他们的爱情结晶(呃不是小宝宝,杨玉环终身没生过孩子,还认了安禄山当义子,红颜还是有点祸国殃民啊),梨园,由唐玄宗杨贵妃创立,两人不仅在这里共奏曼妙音律,还传授弟子,直至今日,梨园仍被沿用,成为戏剧的代名词

碑林,这是现代建造的,书法家也都是现代的,都是歌咏华清池,歌咏玄宗贵妃爱情故事的诗词。其实,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妇,然后被抢来做老婆,有点**的。但后世似乎多是歌咏,想必两人间也是真的有爱情,一个热衷且擅长音律的皇帝,难得碰上一个能歌善舞(当然还漂亮)的女人,上说杨玉环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皇帝当然要好好把握,就如那首传世经典《霓裳羽衣曲》,由李隆基创作,加上爱妃配舞,简直是天作之合,所以,他们俩不单只有风花雪月,更是志同道合的天生一对。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改变了历史,安史之乱把盛唐的歌舞升平炸成了满天烟花,不得不承认,杨玉环是一个倾国倾城的传奇。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改变了历史,安史之乱把盛唐的歌舞升平炸成了满天烟花,不得不承认,杨玉环是一个倾国倾城的传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41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