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战李逵歇后语的答案

关公战李逵歇后语的答案,第1张

  关公李逵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那么关公战李逵 歇后语 的答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公战李逵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关公战李逵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关公战李逵 ———— 大刀阔斧

关公战李逵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

 假李逵碰真李逵 ———— 冤家路窄

 孔明会李逵 ———— 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李逵扮新娘 ———— 装不像

 李逵穿针 ———— 粗中有细

 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 负荆请罪

 李逵卖煤炭 ———— 黑对黑;黑上加黑

 李逵开铁匠铺 ———— 人强货硬

 李逵绣花 ———— 力不能及;力不从心

 李逵断案 ———— 强者有理

 李逵抡板斧 ———— 以势压人

 张飞遇李逵 ———— 黑对黑;黑上加黑

 张顺浪里斗李逵 ———— 以长攻短

 抓住张飞当李逵打 ———— 认错了人

 关公战李逵 ———— 大刀阔斧

关公战李逵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二

 关公脖子里长肉瘤 ———— 脸红脖子粗

 关公不杀严颜 ———— 讲义气

 关公不杀张辽 ———— 念旧情

 关公不斩老黄忠 ———— 刀下留情

 关公吃尺 ———— 肚里有分寸

 关公吃尺子 ———— 肚里有分寸

 关公吃酒 ———— 看不出来;面勿改色

 关公打喷嚏 ———— 自我吹须;自我吹嘘

 关公当木匠 ———— 大刀阔斧

 关公的赤兔马 ———— 一日千里

 关公的刀 ———— 扛着

 关公的脸 ———— 红到头了

关公战李逵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三

 孙权杀关公 ———— 嫁祸于人

 张飞战关公 ———— 忘了旧情;不念旧情

 关公过五关 ———— 英雄当年

 关公离曹营 ———— 不安心

 关公开凤眼 ———— 要杀人

 关公射黄忠 ———— 手下留情

 关公照镜子 ———— 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 ———— 不怕脸红

 关公进曹营 ———— 单刀直入

 关公赴会 ———— 单刀直入

 关公面前耍大刀 ———— 自不量力

“关公面前耍大刀”歇后语后半部分是现(献)丑。

三国时期的猛将关公力大无穷,他能把这把差不多有五十公斤的刀耍得龙飞凤舞的。关羽也利用这把刀斩杀了很多名将,比如颜良文丑等,从此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但是有一位年轻的将领周仓,还没有见识过关羽的刀,也不相信他的传闻。有一天周仓在帐中舞刀的时候,被人看到了,旁人都对周仓的刀法表示赞赏,后来一个挑事的人说了一句:“虽然你很厉害,但你敢跟关羽比试一下吗?”

这句话刺激了年轻气盛的周仓,于是就去找到了关羽,想要跟他比试。关羽一开始没想理他,无奈周仓一直在帐外刺激挑衅他,最后关羽忍无可忍就出来和他比试了。结果当然是周仓输了个五体投地,年轻的周仓也终于意识到了关羽的厉害和自己的不足,决定拜关羽为师,关羽看他挺有天赋,就收下了周仓。

其他歇后语:

1、半斤八两——谁也不吃亏

2、一团乱麻——扯不清

3、三十六计——走为上

4、二两铁打大刀——不够料

5、五更天赶夜路——越走越亮

6、六月天穿皮袄——不是时候

7、七尺汉字六尺门——不得不低头

8、八字没一撇——早着哩

9、九曲桥上散步——尽走些弯路

10、十个铜钱少一个——久闻(九文)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许褚—— 赤膊上阵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 愿打愿挨

诸葛亮吊孝—— 装模装样

黄忠出阵—— 不服老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蔡瑁投周瑜——心怀鬼胎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

夏侯敦看春秋---一目了然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赵子龙战长板--浑身是胆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单刀赴宴--有胆有魄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据说,关公不姓关,姓崔。那他怎么又姓关了呢说起来这是汉朝末年的事了。山西有个龙潭寺,寺里有个潭。

  传说这个龙潭里的黑龙主管着这一方的旱涝。可是这个黑龙,不以民众疾苦为重,它行云布雨,专看人间供献多少。这一方民众年年是求了一茬雨又一茬雨,直到黑龙满意了,才下一点雨。

  这里十年九旱,庄稼欠收,慢慢地人们越来越穷,供晶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黑龙更加恼怒了,上天奏了一本,说这里人心刁钻,不行善事,应该惩罚。玉皇大帝听信了一面之词,竟准了本。山西龙潭一带一连三年没下过一滴雨,穷苦的百姓哪受得了这样的灾害树叶捋光了,走得了的,逃荒走了;走不了的,就得卖儿卖女,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只要能给两碗米,就可以领走。差不多天天都有饿死的,死尸多得狗都吃不过来。

  有一天,龙潭寺的老和尚半夜三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穿黄袍的武生,说这里天旱是黑龙作恶;又说他是一条黄龙,要为民除害,请老和尚转告当地百姓,明天晌午以后,看龙潭里黑水上米就扔石头,黄水上来就扔馍头。

  老和尚一连做了三次梦,都是这么一回事。这梦做得真真切切,他第二天一早就邀来当地财主和百姓,说了这个梦。

  大众一听都说赶紧准备,有粮的蒸馒头,没粮的捡石头,不到晌午就都来到了龙潭。刚到晌午,响睛的天,冷不丁地乌云四起,雷雨交加,顿时潭里的水上下翻花。大伙一看黑水上来了就扔石头,看黄水上来就扔馒头。一连打了三天三夜,潭里一股黑水冲天,黑气散了,云消雨止。照旧天蓝云白,大伙知道黄龙胜了,就杀猪宰羊来祭奠。从此这里风调雨顺,年成好了起来。 都说“恶人先告状”,这话真不假。黑龙被赶出了龙潭,它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就跑到玉皇大帝那告了状,说黄龙违犯天条。玉帝听了黑龙的一面之词,就传令将黄龙斩首。黄龙知道了,就忙给老和尚托梦,告诉老和尚它要死了,请老和尚明天正当午时拿个乌盆,把龙潭里冒出的血沫子捧进盆里,用白布蒙上。然后念七七四十九天经。老和尚听了,就照黄龙说的办了。当他念完四十九天经,去看乌盆时,吓了一跳。乌盆里白沫子没了,却端端正正坐着一个白胖小子,老和尚心想,这可怎么办黄龙啊黄龙,我老和尚怎么养你啊!正在这时,卖豆腐的崔老头儿送豆腐来了,老和尚一看心里乐了,这崔头儿两口子无儿无女,正好收养。想到这儿,他忙乐颠颠地走出去,说:“老崔,你来的正好,清早我捡了个孩子。”

  老崔忙问:“是丫头,还是小子”

  老和尚说:“小子。”

  老崔一听,挑子也不顾了,抱起孩子就往家跑 孩子抱回家,老两口爱如珍宝。但爱是爱,可娇惯不了。这孩子七岁就能干活,十二岁就长成个大小伙子似的。一天,他上山打柴回来,一看老爹不在,娘哭得象个泪人似的,就问:“娘你咋的了俺爹哪去了”这一问,老娘哭得更历害了,直哭得言不出语不随,把他急得直跺脚,一连声地问:“娘,你咋得了俺爹哪去了”

  老太太哭着说:“孩呀,天杀的官府,逼着要钱,把你爹打死了!”

  他一听,立时火冒三丈,拎起柴刀就跑,进了官府一气杀了八十三口,官府发兵到处捉拿他,他只好弃家逃走。

  跑啊跑,直跑得浑身热汗淋淋,但官府大兵仍紧追不舍。正在

  这时,在岔路口有个老太太,正洗一件通红的红兜肚。老太太说:“看你热的。”他正热得难受,就蹲下洗了两把。老太太说:“不要怕,来,躺下睡一觉。他们来了就说是我的儿子。”他躺在老太太膝头上。老太太从自己头上拔下一绺头发,往他脸上一抹,就长上了。官兵来了,一看追的人没了,这里却有一个枕着老太太膝头躺着的枣红脸,五绺长须的汉子。就问:“他是你什么人y”

  老太太说:“俺的孩儿。”又问:“才跑来一个汉子,你看跑到哪去了”

  老太太说:“俺洗衣裳没理会儿。好象往北跑了官兵们便向北追去了。

  官兵们走了后,老太太说:“孩子呀,你走吧。” 他问:“娘啊,你姓啥”

  老太太说:“俺姓关。”说着向前面的关门姓,出关去吧!”关公从此姓关。

  后来有人传说那个老太太就是观世音。

说起三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国文学代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以此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因此,三国之中的人物、情节,我们也都十分了解。但要说到其中,我们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关羽一定在其中,大家对他的义薄云天,忠义双全的形象都非常深刻。

其中,大家较为熟悉的,还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这一句。关羽的武器是什么?青龙偃月刀,这把刀差不多有五十公斤,别说耍大刀了,就拿起来估计也够呛,但是关羽力大无穷,他能把这把刀耍的龙飞凤舞的。关羽就像这柄大刀,勇猛,刚毅而果敢,而青龙宝刀也像是吸取了主人的灵气,和关公合二为一,二者不断共鸣,产生巨大的力量,闻名历史。

然而赵云手下一位叫周仓的将领却并没有见过关羽的刀法,一天,周仓正在赵云营帐中演练刀法,众人看后都十分赞赏,此时有人对周仓说:“你刀法这么厉害,能打得过关羽吗?”周仓一听,瞬间来了劲:“我正想找关公比比大刀呢!”而事实是,周仓根本来不及躲闪,就被关羽拿下。

所以,也就有了这一典故,指的是一些人自不量力,在专业的人面前卖弄学识、武艺等等。不过,大家都不还知道的是,在这句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比这一句还要经典,还要讽刺!那句话就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可以说鲁班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最杰出的建造师,他是中华智慧的象征,比如鲁班尺、锯子、铲子等等都是鲁班发明创造的。

鲁班可谓中国木匠的鼻祖,如果在他面前展示木活,那只是自不量力罢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也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在比自己强的人身边随便卖弄自己,要不然只会落得班门弄斧的尴尬境地。比起“关公面前耍大刀”,它的后半句更加讽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关公赴会打一歇后语及相关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公赴会 ————单刀直入

乡下人不识关公 ———— 噱头;血头

孙权杀关羽送曹操 ———— 嫁祸于人

鲁肃宴请关羽 ———— 暗藏杀机

黄飞虎战关云长 ———— 刀对刀

画上的关公 ———— 脸红耳赤

关云长做木匠 ———— 大力阔斧;大刀阔斧

关云长说三国 ———— 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关云长说《三国》 ———— 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

关云长耍大刀 ———— 拿手好戏

关云长守嫂嫂 ———— 情义为重;情意为重

关云长失荆州 ———— 大意;吃亏全在大意;骄兵必败

关云长骑骆驼 ———— 大马阔刀

关云长剖骨疗毒 ———— 全无痛苦之色

关云长面前舞刀 ———— 献丑

关云长面前舞大刀 ———— 献丑

关云长面前耍大刀 ———— 不自量

关云长卖马 ———— 周仓不肯画押

关云长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云长降曹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刮骨疗疮 ———— 若无其事

关云长封侯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的面孔 ———— 通红

关云长的大刀 ———— 分量不轻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 ———— 念起旧情;敌我不分;念在旧情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吃亏全在大意;最后一招

关羽战李逵 ———— 大刀阔斧

关羽失荆州 ———— 骄兵必败;大意了

关羽门前耍大刀 ———— 不自量力

关羽刮骨疗伤 ———— 全无痛苦之色

关羽放屁 ———— 不知脸红

关羽长走麦城 ———— 大难临头

关羽长说三国 ———— 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关羽长卖豆腐 ———— 人硬货不硬

关羽长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羽长刮骨下棋 ———— 若无其事

关羽长刮骨疗毒 ———— 若无其事

关公走麦城 ———— 最后一着;死到临头;骄必败;最后一招;大难临头;败在眼前;吃亏全在大意;末日来临;一蹶不振

关公战秦琼 ———— 乱了朝代;挨不上;七错八搭;胡扯八诌

关公斩蔡阳 ———— 快得很

关公在曹营 ———— 心不在焉

关公爷长瘿 ———— 脸红脖子粗

关公想起卖豆腐 ———— 忆话当年

关公细佬 ———— 翼德;亦德

关公舞大刀 ———— 拿手好戏;拿得起,放得下

关公耍大刀 ———— 红脸上场;拿手好戏

关公面前要大刀 ———— 不自量

关公面前舞大刀,鲁班面前弄大斧 ———— 献丑

关公面前舞大刀 ———— 献丑

关公门前舞大刀 ———— 显丑

关公门前耍大刀 ———— 显能;献丑

关公门前使大刀 ———— 献丑;不自量力;显丑

关公卖石料 ———— 人货两硬

关公卖凉粉 ———— 人硬货不硬

关公卖豆腐 ———— 人强货不硬;人强货软;人硬货软;货软人硬;人强货弱;人硬货不硬;人硬货勿硬

关公卖大刀 ———— 人强货硬

关公买豆腐 ———— 人硬货不硬

关公捋胡 ———— 谦虚;牵须

关公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公亮相 ———— 大红脸

关公看《春秋》 ———— 一目了然

关公开刀铺 ———— 货真价实

关公进皇宫 ———— 单刀直入

关公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公放屁 ———— 不知脸红

关公放曹操 ———— 念旧情

关公斗李逵 ———— 大刀阔斧;开口不客气

关公的眼睛 ———— 睁不开

关公的兄弟 ———— 也是个红脸汉

关公的脸 ———— 红到头了

关公的刀 ———— 扛着

关公的赤兔马 ———— 一日千里

关公当木匠 ———— 大刀阔斧

关公打喷嚏 ———— 自我吹须;自我吹嘘

关公吃酒 ———— 看不出来;面勿改色

关公吃尺子 ———— 肚里有分寸

关公吃尺 ———— 肚里有分寸

关公不斩老黄忠 ———— 刀下留情

关公不杀张辽 ———— 念旧情

关公不杀严颜 ———— 讲义气

关公脖子里长肉瘤 ———— 脸红脖子粗

关公脖子挂葫芦 ———— 脸红脖子粗

关公脖了里长肉瘤 ———— 脸红脖子粗

关公保刘备 ———— 赤胆忠心

东吴斩关公 ———— 嫁祸于曹

东吴杀关羽 ———— 嫁祸于人

东吴杀关公 ———— 害人反害己

曹操遇关公 ———— 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不自喜

扮关公的没卸装 ———— 好个红脸大汉;红脸大汉

扮关公的不卸装 ———— 谁没见过你这个红脸大汉;谁没见过你个红脸大汉

黄忠射关公 ———— 手下留情

关公战李逵 ———— 大刀阔斧

关羽赴宴 ———— 有胆有魄

关羽走麦城 ———— 末日来临

关公面前耍大刀 ———— 自不量力

关羽打喷嚏 ———— 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羽看《春秋》 ———— 一目了然

关羽刮骨疗毒 ———— 无痛苦之色

关羽做木匠 ———— 大刀阔斧

关羽守嫂嫂 ———— 情谊为重

关羽开刀铺 ———— 货真价实

关羽进皇宫 ———— 单刀直入

张飞战关羽 ———— 忘了旧情

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放屁 ———— 不知脸红

孙权杀关羽 ———— 嫁祸于人

关羽是个用刀的高手,一把青龙偃月刀,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名噪四海,威震华夏,公认关羽为古往今来用刀第一, 关公面前耍大刀 ,表示技不如人还要献丑,自不量力。

在孔圣人面前念《三字经》,在鲁班面面弄大斧的故事,大概都是讲对读《三字经》和弄斧之人的不自量力仙笑。

我的看法是:耍刀必到关公面前耍,念《三字经》必在孔圣人前念,弄斧必到鲁班门前弄。这不仅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更显示出一个的境界。

如果不在关公面前读《三字经》,不在孔圣人面前弄斧子,不在鲁班面前耍大刀,当然不会出丑,但是有意思吗?有意义吗?

对不是这一行的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于己于人都无好处。只有找上班门耍刀、弄斧(献技),才有可能得到这一行大师的点评。

如果关公孔子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进步能够快些。如果他们点头称许,那对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加信心。如果再指出不足,我们会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对我们技艺的提高进步,一定会事半功倍。

武侠小说中有所谓“找高手过招”,练成绝技,如果把“过招”改为“请教”,这可要比害怕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在孔圣人面前念《三字经》、在鲁班门弄大斧,积极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79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