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汪曾祺 著/《汪曾祺自选集》

读书笔记:汪曾祺 著/《汪曾祺自选集》,第1张

因为自己在天涯论坛发些絮絮叨叨的随心游记,并无多少文学才情只是真情实感的记录而已,却因此而入了论坛早年的风云人物、闲闲书话特邀版主梁由之的眼,除了特意打来电话鼓励我坚持记录不要妄自菲薄以外,去年11月末梁先生如约来达达小住几日,临行前留下这本由其策划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汪曾祺自选集》。

跟家有数万册藏书的梁先生相比,出身国企普通工人家庭的我少年时看闲书的唯一途径是厂里工会的图书室,故而并没有受过多少书香熏陶,也没有想过读名著列书单,纯粹只是因为喜欢,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看书很杂不追名家,囫囵吞枣地读那些自认有趣的书。直至成年以后,有能力买书选书了,仍然只有一个评判标准,能够打动我的才是“好”书,而《汪曾祺自选集》正是这样一本能够打动人心的真诚之书。

梁由之先生在此书的前记中说他“读汪三十余年,兀自兴味盎然,爱不释手”,“在文学市场急剧萎缩的时代大背景下”汪老的作品“各种新旧选本层出不穷”,成为“难得的异数”,究其原因,“在平淡浮躁的日常生活中,沾溉一点真诚朴素的优雅、诗意和美感,大约是心灵的内在需求罢”。诚然,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这六百余页的厚厚一本,虽然春节期间客栈忙碌让人身心俱疲,但其间每一次捧卷都不忍放下,不管琐事嘈杂万千头绪,翻开书页就能迅速进入作者笔下的世界,身边的喧嚣仿佛皆与己无关。原来,美好的文字真的具有魔力,犹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人在各种负累中仍然能眺望远方,不灭憧憬。

商务印书馆精装新版的《汪曾祺自选集》系沿用1987年10月漓江出版社的旧版本,以短篇小说为主,收录了少量的诗和不多的散文,汪老为旧版写就的“自序”也一并收录其间。坦白地说,虽然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名录中不可或缺的名字,我却是第一次读汪老的作品,但只是这一篇自序已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平实质朴的文字毫无娇柔造作,那种如叙家常的随和,那种自我剖析的坦诚都是之前的名家作品中少有读到的,读完全书,这种感觉尤甚。

因为诗的数量很少,略过不谈。从散文部分开始,《昆明的雨》把雨季的昆明写得鲜活灵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这些点滴让目前长居云南的我感同身受,《天山行色》也是如此,去没去过新疆都有身临其境之感,其余篇目也都印证着作者的创作脉络:“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间发议论,也是夹叙夹议”。这样的散文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煽情的表白,娓娓道来却让人意犹未尽,轻描淡写却能直击入心,与当下无病呻吟的情感文、华丽词藻堆砌的鸡汤文相比,让人顿觉满目清新。而全书最重的篇幅正如汪老所言,“主要的还是短篇小说”,且“我只写短篇小说,因为我只会写短篇小说”。读这些长不过万余字短则不足千字的小说,常常会有一种错觉,太真实了,那些人和事似乎就是栩栩如生从记忆中剥离出来的,与之前那些散文部分的作品并无二致,从汪老的自序中其实很容易就能找到个中缘由,其小说的背景是高邮、昆明、上海、北京、张家口,“因为我在这几个地方住过”,“我写的人物大都有原型”,“完全从理念出发,虚构出一个或几个人物来,我还没有这样干过”。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再加上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力,难怪会引人入胜不忍释卷,尤其认同汪老在《桥边小说三篇》的后记中所言,“这三篇也是短小说。《詹大胖子》和《茶干》有人物无故事,《幽冥钟》则几乎连人物也没有,只有一点感情。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第一次读汪曾祺,见识了浅显直白中的出神入化,更深深地被其中的真诚所打动,作文如此,做人也当如此。很幸运因为梁由之先生近年主编汪老的系列作品,蒙其馈赠的《后十年集》、《汪曾祺书信集》都有待一一细读,我想,还有很多次,很多年,继续读汪曾祺。

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草木,看起来隐约透露出朴实、灵气。大音若稀,大象无形,大美无言当是也。

散文就像一碗清粥小菜,看似寡淡,细细品起来,清香沁人。汪曾祺这本书从草木鱼虫动物入手,以人生阅历为底色,娓娓道来各色花草鱼虫,颇为有趣。

从这本书我知道了葡萄喜欢水,像小孩嘬奶似的喝水;画眉等鸟儿要压,能学会各色鸟叫;还知道小狼崽也会出痘痘,狼妈妈自有办法让孩子们消痘痘,以及各色各样的花,怎么开,习性如何。

近代文人颇具有诗意浪漫的地方,在高档公寓中,美丽的女主人,绿色的沙发,小蒲上窝着的小奶白猫,都生动可爱。

这本书是给人以灵性美,会润泽人的心灵。当今社会人们在忙着读各类管理、投资、经济书的颇为功力书的同时,也要感受下自然之美、近代文人的浪漫之美吧。

 《人间草木》每篇 散文 的语言都很朴实,简单,内容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普通得真的就像随处可见的草草木木。

  人间草木 读后感

 诗人张九龄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汪曾祺先生恐怕是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人。

 每当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你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位老者与你同坐在一个洒满冬日阳光的小花园里,时而指着那棵腊梅和你说起他从前的趣事,时而打趣地告诉你说,“煤块里竟然也能长出芋头”。

 汪曾祺先生对于这些“人间草木”只是一种单纯的喜爱,一种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却不愿将之据为己有的喜爱。也许对于汪曾祺先生来说,一棵草木就是一件往事、一段深情

 他知道“桂花美阴,叶坚厚,入冬不凋”;他说,“比起北京雨后春笋一样耸立起来的高楼,北京的花木的生长就显得更慢。因此,对花木要倍加爱惜”;他记得“北京见过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每次到老舍先生家里饮酒赏菊,都会“既醉既饱,至今不忘”;他还记得家里靠墙处秋叶形的小花坛,那里有两三棵秋海棠,花色苍白,样子可怜。所以每看到秋海棠,就总要想起他的母亲;当他在寂寞的羁旅之中,几片绿叶曾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使他感到欣慰,让他“获得过一点生活的勇气”。所以,欧阳修在《秋声赋》里所说的“草木无情”,汪曾祺先生大概是不会同意的罢。

 在汪曾祺先生如话家常的语言中,我们会慢慢读完这本书,甚至在你读完时也不知不觉。因为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来是淡的,淡到如空气一般在你身边让你浑然不知,可是也淡到让你不能轻易失去。

 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未免多了一份孤傲。然而对于汪曾祺先生来说,草木是否有本心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与这些人间草木常相作伴,追忆往事,倾诉衷肠。

 想来汪曾祺先生对这些人间草木也是爱极了,也难怪他会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人间草木读后感

 今年暑假,闲来无事读了汪曾祺先生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这本书分为7辑分别是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 文章 杂事。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 收藏 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 爱好 ,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

 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

 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

  人间草木读后感

 在读《人间草木》之前可谓是对汪曾祺先生毫无所知,如果搜索记忆中姓汪的名人大概只能说出汪精卫来。读罢此书想出两个字最能代表我的感受“用心”和“生活”。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来之不易。细一想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指着人的那张嘴。

 这些也全都出现在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之中。以前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大自然的歌颂,现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生活的感触,纵使是游记也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人贴的很近不是像纯粹歌颂自然之美的文章那般孤冷。汪曾祺先生对吃是很有造诣的,在文章中有专门的一辑介绍各种各样的吃食,我是个饕餮客什么都是胡乱的扒拉到嘴里,往往是肚子已经填饱而饭菜的味道还毫无所觉。关于吃,让我回忆的话我第一想起来的便是小时候母亲每天都要煮的面条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加上一盘醋溜白菜,

 再回忆便能想起红烧肉,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很少吃肉,所以现在如果别人问我最喜欢吃什么菜我可能会回答红烧肉的。如果让我回忆各种吃食的美好滋味我根本就回答不上来,我是对生活不用心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在我身边发生了又在我记忆中消失了。

 散文集中最让我喜欢的是对西南联大的回忆,其中对西南联大老师学生还有抗战间生活状态的回忆让我着迷,由书中我得知为什么那时候的学生比现在的学生要优秀何止千倍万倍,谁能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大半个中国到达昆明仅为了考取西南联大求得学问。西南联大为什么会在八年的时间里比北京大学三十年时间出的人才都多,原因就是汪曾祺先生说的那句话“自由”。他也在文中说之所以考西南联大是因为那里的学生“潇洒”。

  人间草木读后感

 汪老先生那一篇《胡同 文化 》是北京人的生活写照,那么朴实的语言,却留下无穷韵味。是感慨是怀旧深深的文化气息弥漫在图书馆一隅。

 离开浩如烟海的小说区,在散文专区的架子上搜寻。

 终于,这个灼热的夏日,我还有幸品读了他的《人间草木》。

 余秋雨的散文多少有了商业的气息,易中天的三国只品出自己的味道,韩寒郭敬明忙碌着展现80后个性。俗世匆匆,读书,本应该是一种享受。

 汪老先生这本集子,并不是一本纯粹的花草锁记,细品,他的笔墨下描绘的一草一木带着盎然诗意,真可谓悠悠人间草木情!

 他的散文已臻化境,其文字技巧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并不为过。他的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

 其中的一篇《昆明的雨》咏道: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最后一句是我的挚爱。

 抹着温润光泽的修长叶子,沁着花香的连珠花朵,木香花在丝丝细雨中柔情缠绵。缠绵中又不觉娇柔,品茗,或斟酒,人间的闲逸之情淋漓尽致。

 又如《花园》中写道,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鲁迅的《百草园》意趣丰富,汪老先生这篇则是乡情四溢,咂摸几遍更是意韵无限……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乡土气息扑鼻而来,展现的淳朴魅力并非在纸上褪了色。

 再如《夏天》中“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真的是婉约唯美,颇有深情。

 《山丹丹》、《枸杞》、《槐花》那几篇,生活中淳朴的细节被艺术之笔披上了美的华衣。

 读一本好书当然需要幽雅的氛围,且听风吟,且闻雨露,且润甘霖。

 悠悠人间草木情,恰似一杯清茗赏沉浮,道尽世间沧桑几多愁。

  人间草木读后感

 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惹起我无尽乡思。

 他说:“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小时,上学前,放学后,就爱在乱草丛中钻,有时会不小心,沾惹上那些臭兮兮的臭芝麻,粘在衣服上怎么也挥扫不去,有时竟就带着那身臭气进学堂,好在那时有几个孩子没这样被臭芝麻沾惹过呢,倒也没觉得与众不同。

 他说捉天牛,他们也以为天牛头上的触须有一节就有一岁。想其小时,捉到天牛,用绳子系在触须上,我们也是数它的触须有几节就认为它是几岁,如果刚好是十节的话,那是很高兴的事情,我们会很隆重的给它过生日,用很多的青草叶嫩树叶来做生日礼物。天牛是童年时期的好伙伴呢。

 他说:“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我有何尝不是呢,清晨在有鸟鸣做背景音乐的梦里醒来,听着熟悉的啄木鸟清脆的“笃笃”声,喜鹊的叽叽喳喳声, 其它 鸟儿婉转的歌唱声,一天就从此明快起来。尤其是早春时节,当几天连绵的冷雨后,一清早能听见窗外婉转清脆的鸟鸣,就知道窗外肯定是一个阳光的明媚,心情一扫几天的阴霾,仿佛所有的好心情都是鸟鸣所赐,听着就是那般的喜悦。

 他说:“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似乎就是我小时逗弄含羞草的一幅白描,舅公家在阳台上养的一盆含羞草,每次去时,就会粘住不走,一遍又一遍用手指轻触柔嫩的叶,看她含羞的低头,不胜的娇羞,竟怔怔。

 他说昆明人家喜欢在门头上摆放一盆仙人掌以辟邪。我想起了我家门头上那一盆长得极肥大的仙人掌,倒垂着披挂下来,肥绿的掌叶,猝然开出极灿烂极艳丽的黄花,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那一片明黄,给游子一种熨贴的温暖。

人间草木读后感感叹自己的无知,汪曾祺,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对他是一无所知,真是很惭愧!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终于买到了他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读汪先生的这本书,觉得心里暖暖的,静静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707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