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有什么?????

杨万里的诗有什么?????,第1张

  [编辑本段]杨万里的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赴鱼急,翻著春衫不里头。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叠重。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后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扁舟轻扬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载奔弛。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颜怡。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春游

  不知春向雨中回, 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水调歌头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夏日绝句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昭君怨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跋京仲远所藏杨补之红绫上所著色掀篷梅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蓬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琱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

  漱玉亭

  山根玉泉仰面飞,飞出山顶却下驰。

  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雷声惊裂龙伯眼,雪点溅湿嫦娥衣。

  寄言苏二李十二,莫愁瀑布无新诗。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

  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

  却将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杨属别人!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青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忆秦娥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一)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二)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三)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四)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新酒歌

  酸酒齐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

  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

  桂子香,清无底,

  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秪是建邺水。

  瓮头一日遶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

  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

  忽然王山倒瓮边,只觉剑鋩割肠里。

  度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

  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尝侬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却来举杯一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

  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有客有客字子美,日籴太仓五升米。

  锦官城西生事微,尽醉江头夜不归。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动凝碧。

  穉子敲针作钓钩,老夫乘兴欲东流。

  巡檐索共梅花笑,还如何逊在杨州。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往。

  时文采动人主,来如雷霆收震怒。

  一夜水高数尺强,濯足洞庭望八荒。

  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脱身事幽讨,

  下笔如有神?汝与山东李白好,

  儒术於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焉知饿死填沟岳。如何不饮令心哀,

  名垂万古知何用,万牛回首丘山重。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舟过谢潭三首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中秋月长句

  西山走下丹砂丸,东山飞上黄金盘。

  径从碧海升青天,半湿尚带波涛痕。

  初辉淡淡寒不动,月华犹轻桂华重。

  黄罗团扇暗花纹,蹙金突起双龙凤。

  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

  乾坤熔入冰壼里,万象都无只有光。

  平生爱月爱今夕,古人与我同此癖。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野蔷薇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红玫瑰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

  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高皇中兴祛稷臣,紫岩先生弟一人。

  来从紫岩住紫盖,鸿钧转作湘中春。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狱麓。

  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

  雷家夫子龙凤章,优入其室升其堂。

  朱幡玉节遍南纪,锦帐绫衾推望郎。

  使星下照翼轸旁,西山南浦回风光。

  渠侬别有经世具,袖却两手惟深藏。

  玉皇唤渠登庙廊,小却犹在持橐行。

  野人亦忝同门者,久挂衣冠卧林下。

  病身只合钓烟波,儿辈犹堪累甄冶。

  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

  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难做须著力。

  汝要作好官,令公书考不可钻。

  借令巧钻得,遗臭千载心为寒。

  汝要作好人,东家也是横。

  目民选官无选处,却与天者长青春。

  老夫今年六十四,大儿壮岁初筮仕。

  先人门户冷如冰,岂不愿汝取高位。

  高位莫爱渠爱了,高位失,

  丈夫老,则老官职不要讨。

  白头官里捉出来,生愁无面见草莱。

  老夫不足学圣贤,有前作譬如著棋。

  著到国手时国手,头上犹更尽有著。

  昭君怨·咏荷上雨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内容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蓬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鸾台长史老野僧,月前病鹤霜后蝇。

  文书海里衮不了,黑花乱发双眼晴。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门未揖心先喜。

  袖中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儿。

  自言天风来帝旁,拾得复古殿中云一张。

  向来太上坐朝罢,胜日光风花柳暇。

  浣花仄理冰云容,宣城鸡距针芒锋。

  天颜有喜聊小试,西京书目供游戏。

  韩彭卫霍欣挂名,舒向卿云感书字。

  汉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尘。

  一朝翻入圣笔底,昭回之光唤渠起。

  小臣滥巾缝掖行,手抄孝经不彻章。

  何曾下笔写史汉,再拜恭览汗透裳。

  太史结庐伴鸥鹭,鍚山山下荆溪渡。

  红光紫气上烛天,个是深藏宝书处。

  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

  江西太守说谁子,只说吉州有新事。

  棘闱照日动碧鳞,粉堞入云横烂银。

  三年八邑邑邑熟,一任千日日日春。

  君不见吉州太守清何似,白鹭江心秋见底。

  除却太仓五升米,不曾遣人来向市。

  四邻束修来相看,不将入家将入官。

  清名袭人冰霜寒,随风一夜入九关。

  帝日桂林五千里,象犀珠玉生海里。

  安得使者人人皆如此,金捐於山珠抵水。

  却从吉州夺五侯,一州夺与三十州。

  梅花一笑迎汉节,桂林八株吹岭雪。

  使星归去作台星,跳过郎星与卿月。

  遣骑迎家久稽来讯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

  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

  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

  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

  中外理难必,骨囱心与偕。

  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

  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攘。

  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

  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

  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

  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环。

  六朝几宿草,事往空余哀。

  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

  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

  皈帆拂惠山,良讯傅荆涯。

  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

  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上元日晚过须溪

  恰恰元宵两脚垂,天风为我扫除之。

  怪来平地寒如许,雪满远峰人未知。

  白含笑

  熏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犹低白玉颜。

  一粲不曾容昜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甘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余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壁。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U>[font color=#0000ff]读严子陵传[/font]</U>

  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寄陆务观

  宋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伤春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

  宋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 写出农民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人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编辑本段]杨万里的杰出事迹

杨万里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除夕》)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编辑本段]成就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呱呱坠地。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于上年闰十一月攻陷汴京,这年四月,俘虏徽宗、钦宗二帝及太子、宗戚三千人北去,北宋宣告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即位,是为高宗,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从此,便开始了宋、金战战和和南弱北强的长期对峙局面。 杨万里八岁丧母。父亲杨芾(公元1096-1164年〉,字文卿,号南溪居士。他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十年,得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童怒之!”(胡铨《杨君文卿基志铭》)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14岁拜高守道为师,17岁拜王庭程为师,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春赴临安参 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27岁拜刘才邵为师。几年后在赣州司户任上,父亲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杨万里进士及第。

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二十九年(公元1159也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塞。时主战派领袖张泼滴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渴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l)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滴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跋张魏公答忠简胡公书十二纸》),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方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绍兴

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高宗赵构逊位,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孝宗即位,锐意恢复,起用张泼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隆兴元年(1163)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二年正月西归吉水。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守服,"三年,户不闭而无客气《送王才臣赴秋试序》)。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渴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毯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虞允文读后赞叹说:“东南乃有此人物!某初除,合荐两人,当以此人为首。”(《鹤林玉露》乙编卷4)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奉新任职虽只半年,却初次实践了他的不扰民政治,颇获治绩。 同年十月,因右相虞允文推荐,杨万里除国子博士,杨万里开始作京宫。次年,张栻由于反对侯幸近习执掌要职得罪虞允文而被挤出知袁州,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又致书虞允文,以正理相规劝,公而忘私,深为世人称道。七月,转太常博士;八年丸丹,升太常ZE兼权吏都右侍郎官;九年四月,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正月,除知漳州,临行时不忘上札,忠告皇帝戒贪吏、施廉吏。后因病未赴任,家居三年。淳熙四年春,出知常州。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正月,除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杨万里于二月携家离开常州,待次近一年,七年正月离吉水赴任广东。八年二月,改任广东提点刑狱。冬,闽“盗”沈师进入梅州,他率兵平定,被孝宗称为“仁者之勇”,赐直秘阁。九年七月继母去世,离任服丧。 淳熙十一年

(公元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人京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十二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塞相王淮问“宰相何事最急先务”,杨万里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举荐朱蕉等六十人,都是正人端士。孝宗亲耀他为太子侍读,太子为题“诚斋”二字。淳熙十三年,转枢密院检详宫,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宫。十四年十月,任秘书少监。十五年三月,孝宗昕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主战名将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惹恼孝宗:“万里以联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今江西高安)。

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光宗受禅。杨万里五月复直秘阁,八月被召,九月人京。他连上三札,要求光宗爱护人才,防止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囚日亲君子,五曰奖直言”(《第三札子》)。十月,除秘书监。因绍熙改元,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绍熙元年

(公元1190年)八月,孝宗《日历》修成,照例应由秘书监杨万里为《、日历》作序,而宰臣却另嘱他人,杨厅里于是自劫失职,请求去职,光宗挽留。接着又因要进孝宗《圣政》书,宰臣以他为进奉官,而孝宗犹念旧恶,大不痛快,于是出江东转运副使。

绍熙二年(公元1192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知赣州。未赴,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如病鹤出笼,如脱兔投林……自此幽屏,遂与世绝"(《答沈子寿书》)。

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有召赴京,杨万里辞不往。九月,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四年正月,进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五年三月,升宝文阁待制,致仕。六年十二月,进封吉水县开国伯。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八月,诏进宝漠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四年正月,进封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召赴京,复辞;二年二月,升宝漠阁学士。 杨万里晚年誓不出仕,据传是由于不满权臣韩侂胄当国。韩筑南园,要请他作"记户,他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予以坚决拒绝。后因韩专傍日甚,遂忧愤快快成疾。家人知他忧国心重,凡一切时政消息皆不敢告知。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七日,一族侄从外而至,不知其惰,于是言及邸报所载韩侂胄出兵北伐之事,杨万里闻罢痛哭失声,愤然叹呼:“奸臣妄作,一至于此!”他料定韩侂胄意存侥幸,轻举妄动,必然会遭到失败,贻害国家,当晚彻夜不能成眠。第二日早晨,他又不肯进食,兀坐书斋中,呼纸手书云:"韩侂胄奸臣专权元主,动兵残民,谋危社寝。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别书十四言告别妻儿,笔落而逝。享年80岁。赐溢文节,追赠光禄大夫。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又是一位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面对中原沦丧、江山唯余半璧的局面,他尖锐指出:"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千虑策•国势上》)告诫统治者要时刻不忘备敌谋敌、御敌制胜。他既大胆批评孝宗经过符离之败,"前日之勇一变而为怯,前日之锐一变而为钝"(同上《君道中》),又坚决反对一些人轻易用兵、盲目冒进,主张以"守而取"(《与陈应求左相书》)的积极、慎重策略,稳步进取,先实国力而后图恢复,以求最终胜利。他看重和同情人民,认为:"民者,国之命而吏之仇也。"(《千虑策•民政上》)将国家命运系之于人民,指斥官吏只会敲骨吸髓地压榨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愤怒和反抗。因此,他提醒光宗要节财用、薄赋敛、结民心,民富而后邦宁,兴国之计,就在于此(《转对札子》)Q这些,都表现杨万里的深刻见识和进步思想。杨万里为人清直,个性刚褊。孝宗贬他“直不中律”,光宗称他“也有性气”(《鹤林玉露》甲编卷4)。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展,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宫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以免一旦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缉,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区,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矶(公元1162-1214年}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他学诗最初由江西诗派入手,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在零陵自焚尽其少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诗格至此一变;后又学陈师道五字律;又学王安石七字绝句;又学唐人绝句;至“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前者未做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荆溪集序》)。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迈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渊明)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的“诚斋体”,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周必大《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王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8),尤其为人所称道。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情致深婉,人称“胸襟透脱”(《鹤林玉露》甲偏卷4)。又如《戏笔》、《擞风伯》、《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夏夜玩月d》等,也都写得机智活脱,极有思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万里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人诗,往往“假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翔《寒塘诗话》),因而形成通俗浅近、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 杨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特别是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间,迎送金使哑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最强烈。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二”(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专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他发出痛苦的呼喊:“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雾晓登金山》)鞭挝了南宋小朝廷的屈辱和无能。此外如《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ZE相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园,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象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手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杨万里自己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他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的深沉郁愤。他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写出农家生活的艰难和疾苦,1: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写出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入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町,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写作极为勤奋,平生著述颇丰。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散文亦不乏佳品。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由其长子杨长藉于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编定。杨长濡(公元1157-1236年),字伯子,号东山,晚号农圃老人,官至福建安抚使、敷文阁学士,居官廉节,有惠政,亦博学有才,工诗善文。 作品目录 初夏睡起 昭君怨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小池 闲居初夏午睡起 戏笔 宿新市徐公店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读严子陵传 春晴怀故园海棠 读严子陵传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过杨村 好事近 寄陆务观 念奴娇 伤春 晚风 武陵春 闲居初夏午睡起 晓出净慈寺 新柳 忆秦娥 昭君怨

[编辑本段]杨万里的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赴鱼急,翻著春衫不里头。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叠重。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后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扁舟轻扬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载奔弛。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颜怡。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风怀二百韵》

朱彝尊

乐府传西曲,佳人自北方。 问年愁豕误,降日叶蛇祥。巧笑元名寿,妍娥合唤嫦。次三蒋侯妹,第一汉宫嫱。

铁拨娴诸调,云璈按八琅。琴能师贺若,字解辨凡将。若絮吟偏敏,蛮笺擘最强。 居连朱雀巷,里是碧鸡坊。

偶作新巢燕,何心敝笱鲂。连江驰羽檄,尽室隐村艡。绾髻辞高阁,推篷倚峭樯。蛾眉新出茧,莺舌渐抽簧。

慧比冯双礼,娇同左蕙芳。欢悰翻震荡,密坐益彷徨。板屋丛丛树,溪田稜稜姜。 垂帘遮雁户,下榻碍蜂房。

痁鬼同时逐,祅神各自禳。 乱离无乐土,漂转又横塘。皂散千条荚,红飘一丈蔷。重关于盼盼,虚牖李当当。

凤子裙纤褶,鸦头袜浅帮。倦犹停午睡,暇便踏春阳。雨湿秋千索,泥融碌碡场。罥丝捎蠛蠓,拒斧折螳螂。

侧径循莎荐,微行避麦黄。 浣纱宜在石,挑菜登田亢。茑情方狎,雈苻势忽猖。探丸搜保社,结侣窜茅篁。

庑改梁鸿赁,机仍织女襄。 疏棂安镜槛,斜桷顿书仓。路岂三桥阻?屏还六扇傏。 弓弓听点屐,了了见缝裳。

夙拟韩童配,新来卓女孀。 缟衣添绰约,星靥婉清扬。芸帙恒留箧,兰膏惯射芒。 长筵分泼散,复帐捉迷藏。

奁贮芙蓉粉,萁煎豆蔻汤。洧盘潜浴宓,邻壁暗窥匡。苑里艰由鹿,藩边喻触羊。末因通叩叩,只自觉怅怅。

孟里经三徙,樊楼又一厢。 渐于牙尺近,莫避灶觚炀。题笔银钩在,当窗绣袂颺。 有时还邂逅,何苦太周防?

令节矜元夕,珍亭溢看场。闹蛾争入市,响屧独循廊。 枨触钗先溜,檐昏烛未将。 径思乘窘步,梯已上初桄。

莫绾同心结,停斟冰齿浆。 月难中夜堕,罗枉北山张。 冰下人能语,云中雀待翔。青绫催制被,黄竹唤成箱。

玉诧何年种,珠看满斛量。 彩幡摇婀娜,漆管韵清锵。白鹄来箫史,斑骓驾陆郎。 徒然随画舰,不分上华堂。

紫葛牵驼架,青泥湿马枊。枇杷攒琐琐,榉柳荫牂牂。 金屋深如此,璇宫思未央。 朝霞凝远岫,春渚得归艎。

古渡迎桃叶,长堤送窅娘。 翠微晴历历,绿涨远汪汪。日影中峰塔,潮音大士洋。 寻幽虽约伴,过涉乃须昂。

澹墨衫何薄,轻纨扇屡障。 心怜明艳艳,目奈冶游狂。缆解青丝笮,茵铺白篾篖。 回波吟栲栳,鸣橹入菰蒋。

竹笋重重箨,茶牙段段枪。 甘菹翻旧谱,活火试头纲。榼易倾鹦鹉,裘拚典鷫鸘。 晓酲消艻蔗,寒具析餦餭。

已共吴船凭,兼邀汉佩纕。 瘦应怜骨出,嫌勿避形相。楼下兜衾卧,阑边拭泪妆。 便思蛩负蟨,窃拟凤求凰。

两美诚难合,单情不可详。 计程冲瘴疬,回首限城隍。红豆凭谁寄?瑶华暗自伤。家人卜归妹,行子梦高唐。

杜宇催归数,刍尼送喜忙。同移三亩宅,并载五湖航。 院落虬檐月,阶流兔杵霜。 池清凋菡萏,垣古缭篔簹。

乍执掺掺手,弥回寸寸肠。背人来冉冉,唤坐走佯佯。 啮臂盟言覆,摇情漏刻长。已教除宝扣,亲为解明璫。

领爱蝤蛴滑,肌嫌蜥蜴妨。梅阴虽结子,瓜字尚含瓤。捉搦非无曲,温柔信有乡。 真成惊蛱蝶,甘作野鸳鸯。

暂别犹凝睇,兼旬遽病尪。 历头逢腊尽,野外祝年穰。忽枉椒花颂,来浮柏子觞。 亮因微触会,肯负好时光?

炉亟薰凫藻,卮须引鹤吭。象梳收髢堕,犀角镇心恇。灭焰余残灺,更衣挂短桁。簪挑金了鸟,臼转木苍桹。

纳履氍毹底,搴帱簏敕旁。绮衾容并覆,皓腕或先攘。 暮暮山行雨,朝朝日照梁。 含娇由半醉,唤起或三商。

连理缘枝叶,于飞任颉颃。烧灯看傀儡,出队舞跳踉。 但致千金笑,何妨百戏偿。 偶然闲院落,随意发缣缃。

竹叶符教佩,留藤酱与尝。砚明鸜鹆眼,香黦鹧鸪肪。日以娑拖永,时乘燕婉良。本来通碧汉,原不限红墙。

天定从人欲,兵传迫海疆。为园依锦里,相宅夹清漳。夺织机中素,看舂石上粱。茗炉寒说饼,芋火夜然糠。

唐突邀行酒,勾留信裹粮。比肩吴下陆,偷嫁汝南王。画舫连晨夕,歌台杂雨暘。旋娟能妙舞,謇姐本名倡。

记曲由来擅,催归且未遑。风占花信改,暑待露华瀼。蓄意教丸药,含辛为吮疮。赋情怜宋玉,经义问毛苌。

芍药将离草,蘼芜赠远香。潮平江截苇,亭古岸多樟。 镜水明于镜,湘湖曲似湘。加餐稠叠语,浓墨十三行。

约指连环脱,茸绵袙腹装。 急如虫近火,躁甚蟹将糖。理棹回青翰,骖驹骤玉镶。 宁期共命鸟,遽化逆毛鶬。

寄恨遗卷发,题缄属小臧。 愤奚殊蔡琰?嫁悔失王昌。作事逢张角,无成种董蓈。流年憎禄命,美疢中膀胱。

手自调羹臛,衣还借裲裆。 口脂匀面罢,眉语背人刚。力弱横陈易,行迟小胆慌。 留仙裙尽皱,堕马鬓交鬤。

不寐扉重闭,巡檐户暗搪。 风微翻蝙蝠,烛至歇蛩螿。雾渐迷三里,星仍隔五潢。轻帆先下霅,歧路误投杭。

九日登高阁,崇朝舍上庠。 者回成逼侧,此去太仓惶。乱水逾浮玉,连峰度栝苍。 恶溪憎诎屈,盘屿苦低昂。

地轴何能缩,天台讵易望?重过花贴胜,相见纺停軖。射雉须登陇,求鱼别有枋。笆篱六枳近,练浦一舟荡。

乌桕遮村屋,青苹冒野湟。 洛灵潜拾翠,蚕妾未登桑。 骤喜佳期定,宁愁下女当?繁英经夜合,珍木入宵炕。

启牖冰纱绿,开奁粉拂黄。话才分款曲,见乃道胜常。 即事怜聪慧,那教别慨慷。 朅来要汉艾,块独泛沙棠。

送远歌三叠,销魂赋一章。 兜鞋投暗室,卷箔指昏亢。命续同功缕,杯余九节菖。截筒包益智,消食饷槟榔。

胶合粘鸾鸟,丸坚抱蛣蜣。 欢难今夜足,忧且暂时忘。本拟成翁妪,无端失比伉。睫边惟有泪,心上岂无衁?

针管徐抽线,阑灰浅湅巾。毫尖渲画笔,肘后付香囊。诀决分沟水,缠绵解佩璜。但思篙橹折,莫系马骢缰。

帐辞秦淑,音尘感谢庄。岂无同宿雁?终类失群獐。卫黰频开匼,秦衣忍用样? 炕蒸乡梦短,雪卷朔风雱。

绝塞缘蠮螉,丛祠吊虸蚄。刀环归未得,轨革兆难彰。 客乍来金凤,书犹报白狼。 百忧成结轖,一病在膏肓。

峡里瑶姬远,风前少女殃。 款冬殊紫蔓,厄闰等黄杨。定苦遭谣诼,凭谁解迭逿。榽先为檀斫,李果代桃僵。

口似衔碑阙,肠同割剑鋩。 返魂无术士,团土少娲皇。翦纸招南国,输钱葬北邙。春秋鶊蟀换,来往鷽鸠抢。

油壁香车路,红心宿草冈。崔徽风貌在,苏小墓门荒。 侧想营斋奠,无聊检笥筐。方花余莞蒻,文瓦失香姜。

扇憾芳姿遣,环悲柰女亡。 玉箫迷处所,锦瑟最凄凉。 束竹攒心曲,栖尘眯眼眶。转添词怅怅,莫制泪浪浪。

幔卷紬空叠,铃淋雨正鉠。 情深繁主簿,痴绝顾长康。 永逝文凄戾,冥通事渺茫。感甄遗故物,怕见合欢床。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朱彝尊的曾祖朱国祚,曾是明万历十年(1582)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傅。死后赠太傅,谥“文恪”。他的祖父、父亲也都是明朝官员,所以明末清初朱彝尊很热衷于参加反清复明的活动。但当清朝根基稳固,反清的人被杀的杀,降的降之后,他终于明白复明无望,于是在康熙十七年,他五十岁的时候接受举荐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以布衣之身被录取。当时参加考试的都是各地举荐的大儒,共有一百四十三名,而只录取五十名。但在他的诗作中又流露出悔意,足见内心还是有些矛盾的。

朱彝尊一生著述颇多。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江湖载酒集》、《静志居琴趣》、《茶烟阁体物集》、《蕃锦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还有食谱《食宪鸿秘》三卷。

白塔岭按字面解释,好像应该有岭,且有白塔在其上。不过,杭州的白塔是建在平地上的。那么,白塔岭大约只能是指距离白塔最近的,隔复兴老街北偏西一点的那座山。对与错其实都没什么大关系。在地名以及地名的确认上,我们民族早就习惯了这种似是而非的拿捏不准。不因此,何来争得面红耳赤的学术论坛呢?何来穷尽一辈子自圆其说的权威呢?

好在有一点还是可以达成共识的:白塔岭是晚于白塔而后命名的。至于之前叫什么?不太有人关心。哪怕你说叫珠穆拉玛,也没人来正儿八经的反对。

既然白塔关系到这里地或山的命名,那么先说一下白塔就非常重要了。

杭州的白塔是一尊用白石分段雕凿的八角形九层实心塔,基座、塔身及塔刹通加一起,大约有五层楼高。基座有刻着佛经的束腰和“九山八海”的山海雕饰,须弥座立其上。塔身上部多有残缺。塔身下部可见每层转角有倚柱,每面有两,其中四面设门,门上凿有门钉。现在公论:白塔不仅是五代吴越时期仿木构塔中最精美最典型的珍贵古建筑,还为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观赏白塔宜在无月色的晚间。届时,四周静寂一片,人迹罕至。塔基下后来添置的地灯把几缕白光投射到塔身,塔身便在漆黑的夜中亭亭如着了透明亵衣的少女,无邪、纯真。如若旧时白塔寺仍在,能置身于梵香氤氲和梵音袅袅之中,观白塔而听寺中住持点化觉寤,真乃亲证涅槃止息烦恼及苦的唯一之道。

那么,白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先说一个最没文化的,是在人类蒙昧状态下编织的胡诌。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不知何时,我们的祖宗成了龙。可是,白塔一带的老百姓不这样认为。他们一直认为,东海那条叫嗤龙的,实在是孽畜。每每钱塘江涨潮,它就乘机兴风作浪,致使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于是有个叫崔虎的跳将出来。他发誓要与恶龙拼斗到底,还百姓以安宁。接下来好一场“龙虎争霸”。只见崔虎用石块砸嗤龙,足足砸掉了江边的一座石岭。那嗤龙抗击打能力一流,一战三年,仍胜负难定。崔虎便祭起一株凌霄洞石笋,孤注一掷,对嗤龙大叫一声“狗带”。石笋变成擎天玉柱,把个嗤龙罩在了石笋之下,死了。于是,老百姓在擎天玉柱上刻了同期牺牲的崔虎头像,以致崇仰。这就是后来的白塔。

绕了一个大圈,出了两条人命,编织了一个连白痴都不会相信的所谓传说。古代老百姓的智商本来也就是这样。偏偏接踵而来的还有更乏智商和情商的好事者,无知当有趣的一代一代往下传,传的跟真的一样。

虽白塔的建造确实没有加盖公章的文字记载,众说纷纭,但说法还是有比较靠硬的。其中,还是以吴越王钱俶时期为最。依据就是1049年主政杭州的范仲淹写下的《过余杭白塔寺》。范仲淹从白塔的形制判断,这个应该是七十年前归宋的吴越建筑。

说吴越,就要说临安的一个叫婆留的贩盐小无赖。他从小就喜欢以打群架为乐。后来学了武术,读了兵书,当了"义兵",就改了个名,取“成色最好的金子”之“镠”,单名钱镠。果然这姓钱名金的,颇有好运。这厮打仗上瘾不说,还毫发无损,屡战屡胜。五代唐光启年从越州观察使做到杭州刺史,一路官运亨通,独据一方。一直到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受封为越王。两年后改封吴王。到了梁,钱缪成了吴越王。吴越国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为正朔,接受其册封,一直到公元978年“纳土归宋”,立国七十二年历三代五王。

吴越时,杭州称“东南佛国”,佛教盛兴,寺院林立。西湖周围先后建了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似乎有个白塔也是顺理成章的。

偏偏有个叫田汝成的,在《西湖游览志》中说白塔是元初杨琏真伽造的。杨琏真伽是个汉译,又译杨辇真加、杨琏真佳的,是个元唐兀人,也就是党项人。世祖至元十四年,他任江南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这货十足一个恶棍,“在任十余年,贪赃肆虐,强取民财,纵佛寺影占佃户五十余万。与宰相桑哥勾结,发钱塘、绍兴宋陵,取陵中珍宝,并以陵地建佛寺”……,以至于最后居然“裒诸帝后遗骼,建白塔于临安故宫”,挖了南宋的皇坟,将尸骨堆放在江边,造了个白塔用于镇压。

隔了三百多年后的清朝朱彝尊不知怎么也知道这事,在《曝书亭记》中有鼻子有眼的说,杨琏真伽造塔的白石用的还是宋高宗的御书石经呢。

以讹传讹,一直到民国初期的《新西湖志》也热衷田汝成的这个说法,还赋予理论总结,说杨琏真伽造白塔是为了“以镇王气”。不过,《新西湖志》露出了破绽,说这个在“凤凰山隔岭回峰的尽处”的白塔“高二十丈,垩饰如雪,亦名白塔。其形如瓶,俗呼‘一瓶’。”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白塔,类似北京北海的大肚瓶子状的白塔,外面涂饰的是白石灰。“回峰”就是今天的馒头山,以前确有一座像北京北海的大肚白塔,可是在1368年被元朝的造反派张士诚扒掉了。一场虚惊,此处白塔非今日白塔之白塔也。

看来,范仲淹的说法重新又占了上风。而基本一锤定音的要全靠学术权威梁思成了。

1930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来到杭城。对白塔做测绘、调查,得出结论:“这样的建筑实体,跟宋李诫《营造法式》相互印证……甚至日本唐构相比较……得到白塔所体现之五代南方建筑特征及中国建筑古制……”这是目前发现的对白塔最早的研究性论述,也是铁论。

尽管白塔之论尘埃落定,但是白塔也不由自主的冷落在尘埃,寂寞的跨越了两个世纪。一直到2014年的5月,围绕修缮过的白塔做文章的白塔公园建成开园了。杭州百姓多了一处安静的去处,虽然俗气得很。

原来经过此地的铁轨变成了可以散步的游步道。两列火车,一个用来供人凭吊蒸汽机车,另一个用来赚点游客的小钱,20分钟10元一人。

较大规模的是保留了闸口火车站的堆场。龙门吊成了标志建筑。其中一座龙门吊改造成了可以沿台阶爬到最高处,去登高远眺,体会一把幽幽思古情。

为白塔记录历史的,当属塔下的白塔陈列室。馆虽小,对白塔的讲述还是生动而完整的。除了陈列了塔刹残件和一比十的缩小白塔外,逢管理员心情好,还能让你观赏白塔全景的三维扫描影片。

白塔脚下有一片“南宋地经”广场。

《地经》,也叫《朝京里程图》,是南宋时专门兜售给外埠来京城的人用于导游的。隋唐开发的白塔岭,到了吴越时俨然是政治文化中心,甚是繁华了。南宋于是在杭州立都,为方便熙熙攘攘的南来北往客人,街上就有售《地经》的商家。《地经》以京都为中心,把周边的的道路和里程,凉亭、旅店、风景点标志得清清楚楚。元代来访的外国人、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就说自己买过《地经》,而且就在白塔桥边。不过,马可波罗来杭州,本来就是个扑朔迷离的悬案,所以据此而言,说服力的是大打折扣的了。

“南宋地经”广场的地上,八块石质大地图与南宋时期的上八府一一对应。轮廓和位置关系参照编纂于南宋末年的《咸淳临安志》中的南宋版图。常常有兴趣的游客,会在石质大地图上研究自己家乡属“哪一府”。结果大体是糊里糊涂的找,莫名其妙的回。原因是这个石质大地图谬误百出。追根寻源,问题出在《咸淳临安志》各版本的差错上。

《咸淳临安志》编纂于南宋灭亡前五年的宋度宗咸淳年间。第一卷中的《皇城图》《京城图》《西湖图》和《浙江图》,也叫宋版“京城四图”,是现存杭州最古老的地图,记载了晚期临安千五百条地名信息。自然岁月的侵蚀,宋版“京城四图”字迹变得模糊不堪,在明清再版摹绘中,矛盾迭出。自然也是多种原因并存,一直至今以讹传讹到了白塔的石质大地图上。

杭州学者姜青青在2013年经历了一场学界对《西湖清趣图》的真伪论战。论罢,他一不做二不休,准备借助《咸淳临安志》来探个真伪究竟,结果从中发现宋、明、清三种版本的“京城四图”中有509条错讹缺失。

姜青青真不愧新时代有为老青年。他采用高分辨率的电脑图像分析手段,参照《咸淳临安志》《梦粱录》《西湖游览志》等古代文献的记载,花一年时间,著50万字的《<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研究》,对宋版“京城四图”释疑和考证、复原和更正,按“修旧如旧”原则,依据宋版原图重新绘制了一套“京城四图”。700年前的西湖梦华再现纸上。

地经广场上,有一组名为“邂逅”的铜雕。一位宋服老者穿越而至,为两位问路的现代青年指路。铜雕旁边原有的清代摹刻《京城图》被姜青青复原的南宋《京城图》取而代之。

说一个白塔建于何时?有“五代”、“五代吴越”、“五代吴越末期”的不同表述。说一个“京城四图”,有宋、明、清的不同版本。历史本来是需要一个十分真实的记载,偏偏最不真实的往往就是记载历史的文字。

本来一个白塔,记载的人稍微上点心,梁思成、姜青青们就可以喝喝小酒,花前月下一番去的,无需鞍马劳顿到杭州或是夜以继日扒古书。所以,明朝的朱国祯发现前人写书办事有信口开河的现象,就在《涌幢小品》中发出一声哀嚎:“人之难信,观者不可不辨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7918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7
下一篇2023-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