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毕加索都有哪些比较著名的画 zhidaobaidu/question/31058696 自己看吧他一生有37000多幅画 著名的大概有 斗牛士 人生 拿烟斗的男孩 斯坦因画像 亚威农少女 费尔南德头像 等
问题二: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 首先,毕加索是个天才,从小就对图形和色彩有天赋,胡涂乱抹很有一套。在别人只会尿床的时候,小毕就能画素描啦,而且水平很高,既可简单也可繁琐,随心所欲,收放自如。
其次,他生在一个特别适合画画的环境里面,老爸是个画师,能给他一定的引导。周围的亲戚们看小毕有这个才能,也帮他。值得一提的是,小毕的数学老师,竟然对他的考试作弊睁一眼闭一眼,故而每次考试,这个把“2”看成是只“鸽子”的男孩,都能混成及格。
就这么着,小毕的画参加了画展。而且很有几位画家(大概是小毕他爸的好朋友),对他狠狠地赞扬了一番。嘿嘿,到这个时候,如果按照丹纳的理论分析,小毕已经完成了的准备阶段,该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创作啦。
果然,毕加索开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举个例子:比如画肩膀的那一笔,他就觉得老师教的那个弧度一笔画下去简直是粗笨,可是大家却都那么画,不知道这帮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等等,诸如此类,让他觉得西班牙简直没办法呆下去,前后左右全是些平庸乏味的人,决定去世界艺术中心――巴黎。
到了巴黎以后,毕加索如鱼得水。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穿最不搭配,颜色最浓烈,最不协调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红头黄嘴绿身子的大鹦鹉,而没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装束有什么怪异之处。他可以通宵达旦地寻花问柳狂欢作乐,而没有人对此横加指责。除了玩乐之外,他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画画,并且得到理解和赞赏。嘿嘿,毕加索这家伙命好啊!无论到哪里都有知音,欣赏他,提携他。其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便是马蒂斯。这个马蒂斯,值得多说两句。毕加索最嫉妒马蒂斯了,因为他有毕加索没有的东西:安静。而毕加索浑身上下只有躁动,只有性冲动,只有破坏一切的欲望,这些与安静截然相反的东西控制住了毕加索,令他永远不满足,永远否定自己,永远创新。
后来,理论家和批评家们把毕加索三万多幅作品整理了一番,分成什么“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还有什么“立体主义时期”(也叫“黑色时期”),“古典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呵呵,最好玩儿的是,在“立体主义时期”里面,还要细分成什么“解构的立体主义”,“分析的立体主义”,和“综合的立体主义”。俺的娘啊,理论家和批评家的创造力总是那么旺盛。老天爷不让他们去搞创作,真是委屈他们了。
那么,毕加索的那些个所谓的“时期”到底是啥东东呢?无非是他在画了500张同一风格和题材的作品之后,腻了,烦了,进行一种新的尝试。是他不断对自己进行“否定――创新――否定――创新”的过程。
具体点说就是:比如有一天,他画人体画烦了,觉得画家们都按照现实的比例去画人体,真是愚蠢透顶,大家都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我偏要在画布上让“胳膊拧得过大腿”,我偏要把胳膊画得跟大腿一般粗;(《海边奔跑的少女》);比如有一天,他忽然琢磨:一张画,描述的客观存在是静止的,瞬间的。它咋就不能描绘出一个动态的过程呢?于是,他就决定创作这么一张前人没有画出来过的画,他要把西班牙斗牛的过程从头到尾描绘在一张画布上面(《斗牛士之死》);再比如,他总是抗拒不了女人的美貌,基本是见一个爱一个,恨自己没出息,气得他简直要给这些女人毁容,让女人的眼睛像比目鱼一样全长在脸蛋的一侧,或者索性给女人来个豁鼻子(《多拉-玛尔》);诸如此类,俺就不逐一分析啦。文化乱弹这里绘画大师多如猪毛,俺再说下去,恐怕要露馅儿。
还有重要的一点,几乎被人忽视了,那就是毕加索始终如一地保持顽童的天性,以此抵抗人世间的文明和条条框框。毕加索认为:“除音乐需要特殊的秉赋之外,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所有儿童都是天才,只不过这些天才被成人的教育扼杀掉了。”(大意啊)!呵呵,原来>>
问题三:毕加索的名画有哪些 最著名的是哪幅 毕加索一生创作作品无数,是目前地球上画画数量最多的艺术家(画动画的当然除外),其最主要代表作有两张:
《亚威农少女》(代表了其创立的立体派风格)
《拿烟斗的男孩》(目前全世界所有画中,拍卖价最高的一幅作品,代表了毕加索的作品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毕加索的生活与艺术都离不开女人。代表作与女人题材相关甚多。主要有:《三 》、《在红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鸡》等。 最著名的是《阿维农的少女》,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还有1937年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作《格尔尼卡》一画,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1944年他加入法国 。 1949年为世界和平大会作宣传画《和平鸽》。
另附毕加索各时期的代表作: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
问题四:毕加索最有意义的一幅画是哪一幅?? 《格尔尼卡》
问题五:毕加索的画有什么特点 毕先生的画,狂放不羁,凌乱中显现着艺术的高端。
他的画,不是一般人能模拟的了的。
这里,我就简略的点一下了,真正的艺术,还需要自己去品味。
问题六:毕加索画的感受有哪些 毕先生的画,狂放不羁,凌乱中显现着艺术的高端。
他的画,不是一般人能模拟的了的。
这里,我就简略的点一下了,真正的艺术,还需要自己去品味。
问题七:毕加索的画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毕加索的画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毕加索的作品,实际上用几块平面片断在观众的心目中构成了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甚至可以说,探索发现了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对绘画的解放,对形式的打破,他与马蒂斯一样,是真正的大师。
成熟时期毕加索作品的特点:物象是几何体,进行了概括与抽象画面空间没有了三度空间的效果,没有透视,不再按完美的人体比例。甚至,视点是游移不确定的。其实这些特点在塞尚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但毕加索将其创新并发挥到了极致。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 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问题八:毕加索的画为什么那么值钱 毕加索的艺术由于富于想象力和生命力及对外部世界极为敏感而受到崇拜。他是发展立体画派的一位中心人物,也以多才多艺和技术高超而著称。一般认为他是现代艺术中的杰出人物,是所有时代中最富有创造力、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一百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定义绘画的功能和范畴。到底艺术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绘画呢?自从发明了摄影术以来,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明显,更加迫切。不言而喻,没有哪一位画家再主张完全描摹自然,因为甚至技巧最高超的画家也不能赶上一台廉价的照相机。然而,在这场摆脱纯粹描摹艺术的运动中,看来最大胆、最有创新精神、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帕伯罗・毕加索。
虽然理论上来讲,我不太欣赏毕加索 放纵,迷信;但感情上毕加索真是天才,太会操纵画面,不可否认的是他艺术上的才华。他的画不仅需要看表面,更要会读懂深沉的含义。至于炒作嘛,还是有的,现在很多画商也都只是附庸风雅,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好,他们就抬高什么,这样一来也就贬低了好画的价值。。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立体抽象画,总之各有各的独特之处吧~
问题九:毕加索的画现在在世界上还有多少幅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的问。“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我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这是三毛在散文《大胡子与我》一文中的描述。
三毛和荷西的故事:
1967年,年仅24岁的三毛孤身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求学。
那年的圣诞节夜晚,她在朋友家邂逅了未来的丈夫——荷西。
当时的荷西英俊潇洒,让年华正好的三毛为之心动。
两人相识以后,荷西便经常约三毛外出散步、聊天。
一次约会时,荷西认真地看着三毛的眼睛说:“Echo,你再等我六年,我读大学四年,服兵役两年,等六年过去了,我就娶你,好吗?”
那时,荷西尚在念高三。
看着这个英俊可爱的小弟弟,三毛笑了,她回答道:“好啊,既然这样,我们就疏远一点,不要常常见面好了。”
于是,荷西笑逐颜开地跑了,一边跑一边开心地挥手:“Echo,再见,Echo,再见。”
那次分别以后,两人信守承诺,再也没有联系过。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法国***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艺术成就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泊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艺术活动年表
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
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巴黎之间。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在巴黎,他结交了马克斯雅各布、范唐吉、隆尔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尔的东主的女儿马德莱娜,他为马德莱娜绘了几幅肖像。其时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行其道的象征主义影响。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影响,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其后又认识了德兰和布拉克,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在蒙马特同住。其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前愉快,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
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雅克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近压抑其可辨认身份的效果,闯出桎梏,最终与形体剥离。”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
1914年综合立体主义
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例如,1915至1916年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1917年的却是现实主义。
1917年至20年代新古典时期
毕加索居于意大利,刚为迪亚希列夫执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游行》设计背景与服装,其时邂逅了芭蕾舞演员奥尔加科赫洛娃。1918年他与科赫洛娃结婚,婚后诞下一子。这段较安逸生活正值毕加索创作生涯的新古典时期,1921年与1926年他继续制作立体主义作品,1923年的作品却走现实主义路线。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超现实主义时期。1933年至1934年逗留西班牙期间,牛首人身怪作品出现。在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制作《格尔尼卡》,其间做了许多筹备制作工作。
1945年他在瓦洛里斯绘画了一系列的静物画,并创作陶瓷。他的儿子克洛德于1947年出生,1949年再诞下女儿帕洛玛。他的作品中除了显示这种简单家庭生活的快乐之外,还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承担:1944年绘制《骸骨的藏室》,1947年有《为了法国而死的西班牙人》。他继续绘画静物、风景、肖像……1950年,库尔贝的《塞纳河边的女人》启动了他的围绕名家大师作品的变奏创作。
1959年之前他居于康城,他在康城为德拉克鲁的《阿尔及尔的女人》与贝拉斯克斯的《宫女》埋头作画,同时继续《画室》的后续工作。他先搬到沃韦纳盖斯,然后在木甘附近的娜特丹德米城堡定居,继续他的变奏系列创作。由1960年到1972年,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仅在这13年内,在目录中记载的作品已超过千件,种类分别有版画、素描和油画等。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终年92岁。
毕加索的作品,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约达六万件之数。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作到了。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结果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皆能。”
主要作品
1910年,毕加索作《卡思维勒像》,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古刹的小说有:
四大财阀恋爱系列第一部:《残酷总裁绝爱妻》男主:凌少堂 女主:祁馨(完结)
四大财阀恋爱系列第二部:《黑道冷枭的赔心交易》男主:冷天煜 女主:上官璇 (完结)
四大财阀恋爱系列第三部:《结婚晚点名》(《错惹极恶大亨》)男主:龚季飏 女主: 岑紫筝(完结)
四大财阀恋爱系列第四部:《邂逅亿万大人物》男主:皇甫彦爵 女主:连翘(完结)
契丹题材:《辽王的药女王妃》(完结)
《豪门盛宴:聂门》男主:聂痕 女主:冷桑清(完结)
《古刹梦话:八音盒里的华尔兹》(连载中)
其他作品:
时尚奢品类:《色彩巫女》、《美学的下一轮定义》、《遭遇女人香》、《流淌于艺术之间》等;
时尚旅游类:《六天爱上一座城:马德里天空下的自游自在》、《虔往泰国》、《寻找爱情海的记忆》、《将爱留给普罗旺斯》、《奢宴:斯里兰卡宝石童话》等;
心理类:《嫉妒是什么》、《唤醒最真实的你》、《自我催眠:惊人的梦境重现》等;
恐怖小说系列:《死亡游戏》、《死亡拼图》;
作者简介:
钟爱方向:马德里晴朗的天空、香港繁华街道、苗疆蛊术、米兰教堂的神圣、普罗旺斯的浪漫。
爱好:钢琴、写作、塔罗牌
古刹(已更名为 殷寻,现是言情小说吧作者殷寻),80后媒体人,工作中涉及经济类、旅游类及时尚类媒体领域,文风华丽从容,特聘为多家杂志专栏作家、专题人,08年11月进入红袖便迅速吸引了大批读者,订阅日创新高,人气一路飙升。生活之中的古刹自信而又快乐着,带着点慵懒的小资情调,喜欢在休闲的午后享受淡淡咖啡香,喜欢旅游的快感,更加喜欢音乐带给生活的独特魅力。注定一辈子要与文字打交道。从惊悚到言情的转换,从构思恐怖气氛到描绘浪漫爱情的过程,这也未尝不是一个甜蜜的尝试。
个人说明:
命运自有它的齿轮,苍苍之中,自有定数,你我皆在凡尘,齿轮一转,无处可逃!
如果要用两个词来形容费尔南多·雷东多的足球生涯,我会选择风华绝代和百年孤独。
——题记 1969年6月6日,费尔南多·卡洛斯·雷东多·内里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名叫阿德罗格的小镇。出生伊始,有亲友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艺术家!”当时人们都笑了,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谈何容易,但很多年以后,不经意的话语竟然“一语成谶”。这个后来被人们用敬仰的语气称作“王子”的男子,用他的优雅和技术,在绿荫场上最完美地诠释了足球的真谛,看他踢球,如同就是在欣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少年雷东多和那些玩着街头的足球巨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他不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还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上过大学的经历相信对于今天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来说依然是凤毛麟角的。 年少时的雷东多就显示出了非凡了领导能力和优秀的品格。母亲路易斯·克里斯蒂安说:“从上幼儿园起,就常常有老师对我说,有这么懂事,这么彬彬有礼的孩子真是幸福。这孩子从小干什么都认真,责任感强,受到伙伴的欢迎。所以,当他开始踢球时,我们没有任何担心。”
而另一个小故事或许更能折射出日后雷东多“固执”的性格:雷东多从小是阿根廷独立队的球迷,他的父亲决定在儿子5岁生日那天,他一件球衣作为礼物。可是,当时阿迪达斯生产的正品球衣很贵,父亲觉得买给一个5岁的孩子还是太奢侈了。于是他们就在小摊上买了一件假球衣。但是当父母把假球衣送给他时,雷东多静静地盯着球衣,对父亲说:“我想要的球衣是袖子上有三道线的,如果不是,我宁可不要。” 和所有在南美大陆上成长的孩子一样,足球是年幼的雷东多和哥哥莱昂纳多最好的伙伴。在所有阿根廷男孩的心目中,1978年世界杯英雄肯佩斯是最大的偶像,但由于父亲是阿根廷传统强队独立队的忠实球迷,雷东多认为独立队的博奇尼才是最完美的球星,他的速度和脚法成为了雷东多毕生追求的目标。
曾执教于阿根廷青年俱乐部青少部门的科内霍因为发掘了马拉多纳而出名。然而,除了马拉多纳,科内霍还培养了另一名足球天才:“22年前,我第一次遇见了这个孩子,他那翘翘的小鼻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12岁的他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他在我手下呆了四年,直到升入一线队。”
16岁就成为职业球员的费尔南多于1985-86赛季亮相一线队,同时他还入选了阿根廷17岁以下国家队,作为队长出战了17岁以下南美青少年锦标赛,与马拉多纳的弟弟乌戈一起举起了冠军奖杯。从此,年轻的雷东多开始扬名世界。不久之后,国家队就向他发出了邀请。1986年世界杯冠军教头比拉尔多为了备战四年后的意大利世界杯,将雷东多招入队中,但位置是替补。然而费尔南多的回答却是:“为了集中精力学习大学课程,我希望退出国家队。”这就是雷东多的性格,而从第一次拒绝国家队开始,这位阿根廷王子就注定要和蓝白衣衫擦肩而过,这也是阿根廷球迷心中永远难以释怀的心结。 1990年与阿根廷青年俱乐部合约期满,雷东多收到了俱乐部有意续约的电报,但是电报送到他手中时,已经过了签约的最后期限。于是经历了一番和原俱乐部的纠结后,21岁的费尔南多在1990-91赛季以当时转会市场的高价250万美元来到西班牙特内里费寻求新天地。在那里,他邂逅了今生的另一半,雷东多与球队主教练索拉里的女儿娜塔莉亚共坠爱河很快结了婚,第二个赛季,巴尔达诺出任特内里费主帅。1992-93赛季,年年为保级苦战的特内里费队居然一举获得了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而雷东多则成了西班牙赛场上最被看好的外援。
很多人都把身披白色球衣的雷东多看作是这位阿根廷王子最经典的造型,其实早在94-95赛季把雷东多挖到伯纳乌以前,雷东多就和皇家马德里存在着非同一般或者说是阴差阳错的渊源:因为他曾在主教练巴尔达诺的带领下,随特内里费在91-92赛季最后一轮成功狙击皇马,打破了皇马的冠军梦。西甲最后一轮,皇马只要拿下特内里费就是冠军。结果在先进球的情况下,被顽强的海岛球队翻盘。 由于早期网络并不发达加上西甲直播范围在国内覆盖面有限,曾经以讹传讹一些广泛流传的传说。比如雷东多连续两赛季入球踢走皇马的冠军,实际上这是并不存在的。91-92赛季西甲末轮特内里费3:2击败皇马的比赛中,为主队进球的分别是 Quique Estebaranz(36分钟)、Ricardo Rocha(77分钟皇马乌龙球)、Cherubino Pier(78分钟) 。
到了92-93赛季联赛末轮,特内里费凭借Oscar Dertycia和Chano上半场的两个进球,最终2:0战胜皇马。皇马再次阴差阳错地倒在这支小球队的脚下,以1分之差屈居于死敌巴塞罗那之下,痛失冠军。但雷东多受伤病困扰,并没有参加此次比赛 。至于93-94赛季,末轮时两队并无交锋。雷东多也并没有在特内里费时期对阵皇马时进过球。
但是饶是如此,特内里费这支踢法赏心悦目的球队异军突起,着实充当了“巨人杀手”,让皇马连续两赛季吃到了苦头。而作为球队核心的雷东多,对于球队实力的提升与主帅巴尔达诺一样功不可没,双双赢得了皇马的青睐。
而雷东多转会皇马后成为主席门多萨的乘龙快婿,同样也是谣传。雷东多的妻子娜塔莉亚·索拉里同为阿根廷人,是时任特内里费主帅的女儿,二人早在1992年就成了婚。老索拉里在多年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我的确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是爱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发,最终费尔南多与娜塔莉亚走到了一起”。 在1994-95赛季,皇马主席门多萨在同AC米兰、尤文图斯和巴塞罗那等其他豪门球队的争夺战中占据了上风,最终让雷东多批上了白衣战袍。在转会皇马的第一年,即1994-95赛季,就获得了当年的西甲联赛冠军,从雷东多踏上伯纳乌那一刻开始,一个白色的传奇慢慢拉开了帷幕。
作为皇家马德里历史上最成功的外籍球员之一,雷东多在皇马谱写了足球史上的传奇。他用自己高昂的头颅、独特的带球姿势、对足球的理解、良好的大局观开阔的视野、优秀的防守技术令人不可思议地重新演绎了“后腰”这个足球场上一度被认为是莽汉、屠夫所扮演的角色……
那段在伯纳乌的光辉岁月也许不用再花笔墨赘述,长发飘飘的雷东多是很多皇马球迷心中不可代替的神祗。在这里,只是列举两个例子,两个记忆中属于雷东多的永恒经典。
一:1999-2000年欧洲冠军联赛1/4决赛,在主场0:0被卫冕冠军曼联队逼和后,皇马在2000年4月19日做客老特拉福德。雷东多在下半时第7分钟完成了他个人职业生涯中最为绝妙的一次表演:在前场左侧连续摆脱了两名曼联球员的防守后,雷东多在背对猛扑上来的博格的情况下用左脚脚后跟向后轻敲,皮球从博格两腿之间穿过,继而他甩下呆若木鸡的博格下底传中,中路跟进的劳尔轻松包抄破门,雷东多导演了那一年足球场上最令人激动的一幕。赛后英国媒体哀叹:毫无疑问,这个晚上,上帝是皇马队的那个阿根廷人。
二:1997-1998年冠军联赛半决赛皇马主场2:0力克多特蒙德,那是一场完全属于雷东多的比赛,在欧洲被称为电脑雷东多的个人表演。当时的雷东多风华正茂,优雅从容,连连传出好球,整个皇家马德里像着了魔一样,其他10个人被雷东多调度得犹如1个人,而多特蒙德的球员几乎摸不着皮球。 佛家有云:盛者必衰,诸形无常。当雷东多再一次带领皇家马德里站上欧洲颠峰的时候,厄运渐渐笼罩住了王子
2000年7月,佩雷斯登上皇马主席的宝座,为达到排除异己的目的,在2000年夏天以1700万美元的低价将雷东多卖到了AC米兰俱乐部,而雷东多在新赛季开始前的一次友谊赛中不幸膝盖受伤,从此开始了长达28个月的病榻生涯。关于雷东多离开皇家马德里转会米兰,坊间有太多传言,甚至包括皇马米兰是为了洗钱才做了这笔买卖,因为雷东多在去米兰之前,就被诊断再也踢不了足球。王子没有回击,王子选择了沉默。只有马德里机场身后留下无数高呼要雷东多、不要菲戈!有人以自杀相威胁,有人大骂佩雷斯是骗子,有人将皇马会员证剪下的另一半扔在皇马足球部的桌子上。当时雷东多本人已拒绝米兰的招募,马德里民意测验89%的人反对卖雷东多,就连生性平和的劳尔也为此和高层发生了冲突。但什么也挡不住商人的决心,2000年7月1日,米兰正式签入雷东多。 2000年8月4日,米兰内罗的健身房里,当雷东多在跑步机上练习时,右腿剧烈收缩,伤病不可阻挡地向雷东多扑来。2000年8月19日,雷东多开始恢复训练,但当和他的队友在雨中训练时,他的右腿像钉子一样扎进了粘土,致命的伤病产生了。这一伤害推迟了雷东多为米兰的首次登场达26个月之久。
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手术、恢复训练、医生成了雷东多生活的全部,曾经把足球作为生命的人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绿茵场。雷东多似乎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唯一关于他的新闻就是,2002年2月,雷东多走进加利亚尼的办公室,告诉总经理:在他为米兰参加比赛前,俱乐部不用支付他一分钱薪水。这恐怕比要求加薪的声音让老板更为震惊。可这就是雷东多,骄傲不容一丝瑕疵的雷东多。 记忆经不起岁月的摧残,鲜亮的画面在时光的辗转中褪去了往日的颜色。当贝克汉姆、罗纳尔多们开始成为足球场上新一代偶像时,人们已经开始逐渐遗忘那个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艺术足球的雷东多。而就在这个时候,雷东多复出了。
2002年12月4日,雷东多首发参加了意大利杯与安科纳队的比赛,这是阿根廷人第一次在正是比赛中代表AC米兰参赛
更多人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看他比赛的,有报纸就在报道中形容雷东多像穿了橄榄球服装的熊。是的,雷东多是胖了,但这是他在28个月修养之后的首度登场,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他都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且,不是所有人其实都已经放弃他了吗?只有他自己在手术和复健,药物和拐杖中走过了两年。世人又何苦苛责他那么多,又何必对他的完全可理解的体重增加抓住不放?
然后,请允许我略去当中的4个月,直接来到2003年3月12日,因为在那天,阿根廷王子代表AC米兰回到了伯纳乌,身穿红黑间条衫参加与皇家马德里的冠军杯小组赛。王子受到的欢迎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人们又回忆起了三年前那个痛苦的夏天,但是雷东多说:我不怀恨任何人,如果我看到佩雷斯,我会主动和他握手。在马德里的6年,我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
比赛中最让人感动的场面发生在下半时劳尔进球的瞬间,当年雷东多的小跟班在大禁区线上晃过过来补防的雷东多,起脚射门得手。那一瞬间,雷东多亲手把王子的王冠带到了劳尔的头上,新一代的伯纳乌王者终于以最令人信服的方式加冕。
那一年米兰点球大战力克尤文图斯登上欧洲巅峰,有西班牙记者挑衅问雷东多:上次皇马夺冠你是主角,这次你只是旁观者。雷东多微笑,他说,如果你和我一样经过了这28个月,你就知道,我不能再要求更多。当我看着雷东多的这句话,几乎是想掉眼泪的。没有人知道他的28个月是如何过下来的,也没人懂得雷东多的坚持和骄傲。
半年以后,逐步恢复的雷东多上演了令所有人都惊艳的30分钟:2003年9月28日,AC米兰主场迎来莱切。第65分钟,雷东多替补皮尔洛上场,开始了伤愈复出以后最完美的表演。几次自如地拿球传球颇有大将风度,比起很少得球的卡卡和略显慌乱的科斯塔,雷东多俨然一副中场核心的架势。从他优雅的带球、果敢的助攻、清晰的分球来看,34岁的雷东多仿佛回到了伯纳乌的黄金年代。相信看过雷东多曾经英姿的人看过这场比赛一定会唤起最美好的回忆,而那些年轻的孩子则会感叹原来后腰也可以这样去踢。
无奈终究岁月无情,由于皮尔洛的迅速成长和米兰以冠军为唯一追求的原则,34岁已经过了巅峰的雷东多只能偶尔获得替补上场的机会,或者是在一些被放弃的比赛中才能够一展身手。依然是那个骄傲的雷东多,在随同AC米兰来到中国打了两场友谊赛后,合同期满的他离开了生活四年的米兰
如果你到过那天的八万人体育场,你一定会为雷东多而感动。所有的球迷几乎都是来看王子的,他们大叫雷东多的名字Fernando,在球队大巴离开的时候,激动的球迷追着汽车跑出很远,雷东多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微笑地朝快要哭出来的女孩招手。
此后,雷东多的名字和英超、西甲甚至中东的球队联系在一起,球迷也普遍认为他会选择一家小球会以主力的身份结束足球生涯。但是夏天过去了,雷东多悄无声息。很久以后一份专业足球报纸上出现了短短百字的消息:雷东多正在马德里的家中,他拒绝一切西班牙媒体的访问,只有《奥莱》报透露,雷东多已经真正开始考虑退役。
经历了这些年的沉浮,球迷们早已不再奢望能看到那个只属于皇马的雷东多,只是在他真正说出再见两个字以前,我们仍旧不忍心就此告别永远的王子。 有人说只有阿根廷的球迷才有资格指责雷东多,皇马的球迷没有,米兰的球迷更没有。
自从少年时拒绝比拉尔多以后,拒绝国家队召唤的事情几次三番发生。每次都各有各的理由,但每次也都是因为雷东多骄傲的个性。尤其是1998,由于不愿意听从帕萨雷拉的削发令,他离开了国家队,因为我不是用头发踢球的。2000年,巴尔达诺曾经代自己的朋友贝尔萨向他求情,但雷东多的回答是:我不能同时在俱乐部和国家队表现出最佳状态,位置应该留给年轻人,阿根廷从来不缺少明星。
2002年世界杯前,在接受《奥莱》报的一次采访中,雷东多首次提到了自己对国家队的愧疚:也许我对俱乐部做得太多了,但是忠孝不能两全,没有和阿根廷国家队取得世界冠军让人伤感,但是我没有遗憾,那需要很多往返,一个男人一旦做了决定,无论后果怎样,只能接受。
至今仍有阿根廷球迷恨着雷东多,因为他为了头发而抛弃了国家的荣誉,但谁又知道,当皇家马德里获得2000年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后,雷东多在更衣室里流下了热泪,不是激动于获得了欧洲冠军,而是为了被他狠心拒绝的国家队。
雷东多说的没有错,阿根廷从来不缺少天才,而当王子一次又一次抛弃了阿根廷以后,蓝白色的梦就成了他胸口永远难以抹去的朱砂。 在从人们目光中消失了将近半年后,雷东多再次成为了新闻的主角。2004年11月25日,西班牙《阿斯报》报道,35岁的雷东多在位于马德里多雷弘卫星城一家名为加卡里塔联队。每个周末,他都会出现在飞机场一侧的球场,为这座古蒂出生的城市献艺。加卡里塔球迷联队,实际上就是一个阿根廷移民联队,雷东多“队友们”在阿根廷的亲戚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们的家人能够与雷东多为伍,在看到照片后,都流下了幸福和伤心的眼泪。当时雷东多表示,如果在明年(2005年)1月份之前没有满意的合同,他将正式宣布退役。
正当球迷们开始对1月份这个期限充满幻想,想象着王子重新回到绿荫场上时,仅仅一天后,就传来了雷东多正式退役的消息。这无疑比一月的飞雪更让人心冷。雷东多说,他考虑了很久才下了这个决定,虽然他目前的身体状况很好,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或许这才是雷东多的性格,骄傲中还有一点点任性,他不需要怜悯或是安慰。嘴角含着微笑,目光中却是如钻石般的坚定。
告别雷东多,曾经最伟大的后腰。 与俱乐部的一帆风顺相比,雷东多的国家队生涯却风波不断,美国世界杯后出任阿根廷主帅的帕萨雷拉禁止队员留长发,戴耳环,以巴蒂为首的数名队员服从了命令,但以一头飘逸的黑发为标志的雷东多却不愿为了入选国家队而舍弃长发。他批评帕萨雷诺的队伍像一支军队,大多数阿根廷国民站在雷东多一边,“不应该仅仅因为不剪掉长发而割舍像雷东多这样的球员。”
受到媒体炮轰的帕萨雷拉连忙召开记者会:“我与雷东多之间的问题,不在发型上,而是在战术上存在分歧。”雷东多勃然大怒,“战术上的分歧帕萨雷拉在撒谎!我根本不想在这样的骗子手下踢球。”就这样,他再次拒绝了国家队的召唤,也就告别了法国世界杯。 正如母亲所说的那样,2002年12月。“王子”重新回到了绿茵场,巴尔达诺在谈到雷东多的为人时,是这样说的:“雷东多固然是一个另类,但那是因为他过于认真的缘故。这一点他与我很相似,只是,他具有只有特定的球员才具备的领袖才能,甚至受到劳尔和耶罗的尊敬。他有着坚定的信念,认真的态度。这一点,是值得有志在职业道路上闯出名堂的年轻球员们仿效的。”
索里亚,位于西班牙中北部,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莱昂索里亚省的一个城镇,也是索里亚的首府。索里亚是一座建于中世纪的城市。这个城市有许多历史遗迹。如今,这座城市只有不到4万人,其中近70%是中老年人。坐落在杜埃罗海岸的索里亚,是一座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城市,因为许多诗人都留下了与索里亚有关的诗篇,这里也被称为诗人之城。这座中世纪古城很小,中心区有很多古建筑。各种中世纪建造的教堂、城堡、现代建筑并存。在这个中世纪小城,你一定要看看圣佩德罗联合大教堂、桑多明戈教堂、圣胡安修道院等一些古建筑。城市的中央大街上有许多酒吧和餐馆,是整个城市的活动中心。尤其是晚上,很多人都会来这里吃饭、喝咖啡、品酒,相当热闹。
圣胡安德杜罗修道院圣胡安德杜罗修道院
和欧洲很多中世纪的城市一样,索里亚是一个充满迷人中世纪风情的地方。精致迷你,不乏各种景点。当然,散步是最好的探索方式。西班牙几乎每个大大小小的城市都会有一个广场叫市长,意思是“大”。无论广场面积大小,都可以以市长广场为起点开始徒步探索之旅。索里亚的市长广场和这个小镇一样精致,中央有一个两只海狮的喷泉,周围是咖啡馆、小店和住宅。这座西班牙中部城市虽然温差很大,但白天却不缺温暖的阳光。不怕太阳的人坐在广场的休闲椅上面对太阳,怕太阳的人坐在树荫下聊天,悠闲自在。也许是阳光太美,这里的花也开得灿烂。住在广场附近的人们似乎喜欢花艺,紫色的牵牛花像瀑布一样从上到下洒落下来,装点着米**的外墙,成为人们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周末,这个市长广场会有一些特色市场。秋天和冬天是该地区蘑菇松露的收获季节,因此可爱的蘑菇市集应运而生。老建筑静心,感受古典之美。从市长广场开始,你可以在索里亚找到各种古老的建筑。据史料记载,早在10世纪,杜罗河就是西班牙人抵御摩尔人北方入侵的重要防线,索里亚就是这条防线上的要塞。此后,西班牙中部的这座城市建起了许多古老的教堂和建筑,市中心的几条街道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特色。
里奥杜罗
桑多明戈教堂是一座非常显眼的教堂,位于广场外的街道上。据说这座教堂被认为是西班牙12世纪最和谐的建筑。这座罗马式建筑以其美丽的玫瑰窗和雕刻精美的门廊而闻名。由四个圆顶组成的门廊被称为石头圣经,因为上面的石雕刻有许多关于圣经的故事,包括对耶稣生平的详细描述。
桑多明戈教堂
继续往前走,很难忽略矗立在街道上的宏伟的迦马拉伯爵宫殿。这是索里亚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省议会大厦前的守护神雕塑也让人觉得十分传神。就在议会宫的对面,还有另一座著名的圣胡安教堂,它展现了罗马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的外观和简洁的内部结构相映成趣。就这么走着,似乎时间的流逝是对的。诗人之城遇见美丽的爱情在西班牙,索里亚被誉为诗人之城。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关于索利亚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东尼奥马查多,他是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许多人将他与英国诗人叶芝、法国诗人瓦列里等相提并论。20世纪初,马查多去索里亚教书。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诗人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利奥诺,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惜,这样的快乐时光太短暂了。莱昂诺尔的早逝让马查多痛苦不堪。他离开了索利亚,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再结婚。然而,这段奇妙的爱情改变了马查多的写作风格,并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作为抒情诗人的地位,以至于诗人在信中写道,他对索里亚的爱是如此之深。走在索里亚城,你会经常发现与安东尼奥有关的标记。比如马查多心爱的妻子莱昂诺尔的雕像,矗立在他们举行婚礼的圣玛丽亚教堂门口,见证了马查多的欢乐与悲伤。在桑多明戈教堂附近,有站在石碑上的诗人的卡通头像,有坐在椅子上的诗人的铜像,都有当年诗人的足迹。驴友觉得被那种不在乎的气质迷住了。索利亚是一个安静的小镇。一条主要街道两旁是餐馆和精品店,连接着两个广场。我喜欢从这里散落的窄巷,总能找到有意思的店铺或者老建筑。或者清晨和傍晚在公园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香。或许相对而言,索里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热点,而是一个能让人们更多感受卡尔奥诺雷和慢生活的地方。城市里有很多老年人,无论是老教师还是老太太都穿着优雅,许多老夫妇手拉着手散步,这表明他们正在享受这个城市的生活。的确,这就是索利亚的魅力所在,那种闲适与世隔绝的气质,是渴望逃离喧嚣都市的人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加油站信息签证:可以在西班牙驻广州领事馆办理西班牙申根签证。如今西班牙签证的签发速度已经大大提高。如果材料齐全,一般2~3个工作日就可以出。交通:可乘坐土耳其航空公司航班从广州到土耳其,耗时11个多小时,再转机到马德里,耗时约45小时。到达马德里后,可以坐火车去索里亚,大概需要3个小时。食物:索里亚的餐厅集中在中心广场,多为简单的酒吧,提供塔帕、面包、咖啡等。在西班牙餐馆吃饭时,你通常要付额外的小费。小费的多少由顾客自己决定,一般建议为消费的5%~10%。住宿:在索里亚市区可以找到很多宾馆和酒店。阿方索八世酒店是这个城市最好的酒店之一,平均每晚500多人民币。
文/记者陈薇薇
说起作家三毛,很多人都会想起她和荷西忘年、跨国而又真挚的爱情。人生的乐趣有很多,三毛在36岁就体验了一大半。作家的成就、旅行的视野、爱情的美好,都被她一一尝遍。但是36岁以后,她又陷入了挚爱的离世、 健康 的衰弱、精神的打击。从极乐到极苦,从海岛到沙漠,三毛的一生短暂却又无比完整,她的故事浪漫、多情又多彩,成为了众多少女们梦想的标尺。滚滚红尘中,三毛走过了哪些地方,让我一一细数。
三毛从小就是一个文学奇才,对于书本很早就展现出了别样的兴趣和才华。小学4年级就读完了正本的《红楼梦》,并且可以头头是道的对里面的片段进行评析,然后初中读完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世界名著。就在初二那年,因为不适应正规教育而休学。在家里度过了7年痛快且悠闲地阅读生活,期间也在父母的教导下学习绘画、钢琴、古文等知识,为她后来的文艺道路打下了充实的基础。在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且在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旁听了三年后。他来到了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就读。
在那里19岁的三毛认识了还尚在高中的荷西。国外的灯红酒绿打开了三毛自闭的内心,放纵了其享乐的肉体。但是对于爱情的谨慎却始终是三毛的一道锁。她并没有立即开始和他的情缘,而是让缘分随风飘荡,成为一粒不断萌芽成长的种子,等待日后的浇灌。
1968年,三毛去德国,就读于德国哥德书院。在德国,三毛充分吸取了德国哲学的思辨精神,逐渐开始对生活和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断经历着浪漫的邂逅和对人生经历的实践。在碰撞和磨合中实现对于自我价值的丰满。有人说,三毛人生的节点在撒哈拉,但是深入研究以后可以发现,三毛在留学期间的改变更加明显,这一段潜心修炼的经历让三毛更加夯实了文学基础,在不同国家文化、不同语言体系、不同思想意识的融合和学习中,三毛增长了见识,并且内心变得更加开阔。后来回到台北文化大学执教4年,后又辞职回到西班牙,和荷西重逢,并且再续前缘。
1972年,三毛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翻到了一篇关于撒哈拉沙漠的文章,她从沙漠的荒芜和落寞中看到了一种别样的浪漫,于是便拉着荷西来到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荷西提前在撒哈拉找到了“潜水员”的工作,三毛也暂时停下了流浪的脚步,并且撒哈拉找到了澎湃的创作热情,物质生活平淡但是精神生活十分的充实。这三年的生活让众多三毛拥趸羡慕不已,也让三毛和荷西成为了众多书迷心中的神仙眷侣。
可惜在搬到加纳利群岛不久,荷西便因为事故而意外溺水死亡。从此三毛备受打击,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这一走就是14年,期间三毛几乎走遍了整个欧洲。但是无论怎么走,却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荷西。极乐和极悲是一个作家灵感爆炸的源泉,三毛开始寄情于写作,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悲伤。
三毛把荷西安葬在他们经常去散步的墓园里。葬礼结束后,三毛写下这样的话:“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选择在台湾定居。同年5月,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该书主要记录了三毛在荷西离世后悲痛的心情和慢慢走出阴霾的过程。之后年底,《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在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国后写成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并进行了环岛演讲。1982年,任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在台湾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讲授“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但是长期的劳顿加上精神的颓靡,让三毛的 健康 状况迅速恶化。在写下最后一篇《滚滚红尘》之后,三毛带着痛苦亲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了解三毛的痛苦,也赞扬她的坚强,但是很多人却不理解她为何会自我了断。或许在一段段的感情经历中她看到终点,在一次次出发和停留中感悟到了人生的归宿,那便是“永恒的孤独”,
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我想,死亡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三毛只是提前到达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