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回忆美文:砻、吊筛和风车

乡村回忆美文:砻、吊筛和风车,第1张

 每天捧着饭碗,不少人当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吧!其实,要感恩的不仅仅是农民田间劳作的艰辛,因为谷子收获进仓后,要使它变成米,虽不再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面,也还是要经过几番费力流汗的哟!

 记忆中小时候碾米,并非易事。那时用的是砻,我们那里不读lóng ,而是读成“tāi”。

 砻,形状像石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但不是石头制成的。我曾见过邻居家做砻的过程,首先将竹片剖成黄豆大小的长条,然后编织成比脸盘略大,高约2尺左右的圈,中间横穿一片宽约3寸的竹板。竹板两头分别伸出圈外4、5寸,其中一头留个乒乓球大的孔,这主要是为搬运和转动提供方便的。另一个圆圈不到1尺高,周边织有4、5寸宽的槽,连在一个2尺来高的木架子上。再分别准备好6寸左右长和1尺多长、宽约3寸、筷子厚的栗树板子若干。然后将五色黄土、石灰、砂按3:2:1的比例和匀做成“三砂”。将“三砂”慢慢填到竹圈内,边填边锤紧。圈内一则留有一个拳头大的孔,叫砻眼,用来下稻谷的。再在圆心处留个4、5寸深、乒乓球大小的孔,叫砻心眼,用来衔接下片砻的。将栗木板子一片一片地钉下去,钉到与圈口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为止,这就是俗称的“钉砻齿”。砻齿密密麻麻钉好后,再次撒上“三砂”,锤紧,只让砻齿露出一点点。圈顶部则做成凹形。另外一个如法炮制,只是砻齿短一些罢了,圆心竖着根乒乓球大小的,4、5寸高的木棒,叫砻心。待“三砂”干透后,将上下两面重合,就大功告成了。

 然后就可以砻谷,我们叫“掌米”了。

 “掌米”要用上砻谷耙,这和推石磨类似。谷粒砻出来后,米是很粗糙的,谷壳也粗,叫粗糠。所以需要戴碓舂或牛碾再碾(见前文介绍)。经过这套程序后,再用风车“车米”,将糠和米分离出来。

 风车全是木制的。高约5尺,宽1尺多,长6尺左右,有4个脚。右边是半圆形的,中间有轴并装上4片木板叶子,轴伸出外面的地方装有摇把。下面有个口子,顶部是漏斗状的。左则是空的,叫风车屁股。将要车的米倒在漏斗里,摇动把手,产生风的吹过从漏斗下来的米,米粒从下面的口子落下,糠则从“屁股”飞出,从而达到糠米分开的目的。

 经过这一程序还不够,因车出来的米粒中含有不少谷粒,这就需要用吊筛了。

 吊筛是篾片做成的,直径约4尺左右,用细篾片编织成比米粒稍小的网状,铺在粗篾条做成的筛底上。筛子上面用3根酒杯大小的竹杆做成品字形架子,吊筛就做成了。用时在房梁上系上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在吊筛架子的顶部。将车好的米倒在吊筛内,两只手抓住筛子边沿,将筛子不停地晃动,米在筛中旋转,米中的谷粒就慢慢集中在筛子的中部。碎米和谷尖从筛眼中漏下。拣出谷粒,筛中的米就比较干净了。不过,要使米粒在筛中转动,还是有点技巧的,很多人刚使用时都不会,要训练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心应手。

 从“掌米”到碾米再车米最后筛米,这一道道工序下来,都很是费力。一个精壮劳动力,从早到晚能完成一担谷(100斤)算是不错的工效了。所以每到春节前,家家都要掌过年米,很是忙碌。有的还要请人帮忙做好几天呢!

 到了六十代末,开始用水轮机、柴油机来碾米了。那时离家六七里的彭碧江安有水轮机,大家都去那里碾米,一趟来回顺利的话要大半天,要是遇上人多或机器出点故障什么的,一二天甚至三四天才将米碾好也常有的事。

 有一年春节前,我们村里装上了柴油碾米机,来碾米的人络绎不绝,到了傍晚偏偏这不争气的柴油机发不动了,眼看天已漆黑,装满稻谷等着碾米的人一个个焦急不安,箩筐长长地摆到路边。好在我家离得近,能听到柴油机的响声。晚餐后,人人竖着耳朵听,生怕漏掉了柴油机的轰鸣。到了半夜,突然传来“嘟嘟嘟”的响声,同时,室外欢呼声雀起,柴油机的响声被人们的欢叫声完全淹没。这一夜,我枕着柴油机的欢叫声进入了梦乡。

 1969年,我们在村中的捞刀河上修筑了团结坝,安装了水轮机,碾米方便多了,而且再也不要排队久等,和柴油机碾米一样,碾出来的不再是糙米,也不要再用风车了。这些机械化的碾米工具出现后,砻、吊筛这些古老的行头就被历史的烟云吞没的无影无踪。

 现在不仅超市经常有各种各样的米出售,机动车载着的碾米机也隔三差五在村中穿梭。谁要碾米,只需一招手,从谷出仓到米和糠收藏,既快又好,都为你做顺顺当当。

 本文作者: 朱玉华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读懂风车

晴天也好

雨天也罢

只要有风来

你就会不停歇

做轮快乐的风车

我和你

似乎隔了一个世界的距离

你的奋斗没有足迹没有距离

只有,

只有岁月的欢歌

而我,

而我却在芸芸众生里

虚无缥缈地奋斗着

有时,

有时就像一个自带干粮的奴隶

深一脚,浅一脚

翅膀折了,桅杆卸了

还拿什么去置换快乐?

读懂风车

二十四小时

一夜重生

满脑子的电闪雷鸣

阳台的花儿开了

却是看得见的隔离

把一万个希望埋进土里

你我都在生活里友情演出

密密麻麻的演员表里

可能有你的名字

日出和日落

不过二十四小时

在分针和时针的`乐谱里

填写最美的歌词

笑而不答

春来了

一枝独秀

煞是好看了些

天亮了

天上的星星

还有几颗

在风中

随着花瓣儿陨落

向青春致敬

致敬你我的苦乐年华

世间多问

笑而不答

陪伴是最长久的告白…今天休息正好赶上了5月20日,老婆想让我陪她出去转转。

老婆帮我拍的照片,大家知道这个经典动作吗[嘻嘻]

黄土高坡的梯田,和远处山顶的风车。

路上几乎没车,下车给小七拍个照。

其实小七的背景里有风车,但是距离太远看不清楚。

中午吃了饭眯了一会,下午16点外面也没有那么热了,就开着车带老婆出去找大风车去了,大风车其实是风力发电机,一般都是安装在山顶位置风比较大的地方。出发之前问了一下朋友告知了最近的观景地点。

山顶路边的一处农家乐,现在也没有营业。

怪不得有人在这个地方开农家乐,观景位置好,山顶也凉快。

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来这里避暑。

路都是开山俢出来的,能看到像是刀劈过一样。

往陵川夺火方向的地方有这样的风车,一路上基本上是上坡路,路边的山也越来越多,树也越来越多,车外的温度也逐渐凉爽了起来。把玻璃摇下来一股凉意吹入整个车内,特别的凉爽。行程不超过30公里,走了大概一小时左右,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山顶的风车,有好多好多,然后一路追逐想要离的近一点欣赏。

先远远的来一张,能看到上顶的风车吗?

另一处拐弯的赏景角度。

大家看下导航上面这个路有多少个弯。

总算是近了一点,能看到风车的风叶了。

风车是看到了但是却还很远,因为在山顶位置也因为风车特别大,所以我们才能离得很远也能看到,但是想要走到风车脚下却还要走很远的路。

抓紧给小七也拍张美景。

大山里真的凉爽的很。

路边的树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我们一会上山一会下山。

这是一处山脚下,风从这个山谷穿过。

虽然出发的有点迟,但是我们却不想赶路,因为路上的风景也特别的迷人,很多地方都会忍不住让你下车拍照,每转过一个弯都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可以多个角度欣赏到山顶的风车。而且盘山的路也不会让人驾驶觉得枯燥,反而会增加你驾驶的乐趣。

路边农家的鸡在地里找虫子吃。

这是一处360度拐弯的盘山路。

就是在这个位置拍摄上图的盘山路的。

今天老婆是一定要亮相的,因为今天是520嘛[示爱][玫瑰]

这是一处山顶的观景台,夕阳西下这个地方拍摄是最好的位置。

我们转过一道道弯,翻过一座座山头终于走到了风车的脚下,真的是特别的大,一个人是抱不住的,而且站在风车脚下风车轮转动的声音就和飞机的声音一样,让人震耳欲聋。老婆和我都有点激动,第一次离风车这么近,我们也让小七和风车合个影,算是一起见证今天的日子。

观景台拍摄的山顶风车群。

风车连着电线,发的电都送到了变电站。

山顶空气好,下车休息会。

这张就是风车的真满目了。

感谢老婆的陪伴,感谢小七的陪伴!

因为森林覆盖比较大,所以山上空气会特别的清新。

这是小七和风车的一张特写。

坐在车里给风车来一张照片。

回来的路上,拍到的群山景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182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