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公主和高僧的一次浪漫邂逅,最后为啥以悲剧收场?

唐代公主和高僧的一次浪漫邂逅,最后为啥以悲剧收场?,第1张

唐代皇家多情事,而且以诡秘难辨著称。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风月案可看作其中之一。

对于这个案件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最为宠爱的女儿,“主负所爱而骄”,后来嫁给了房玄龄之子房遗爱。辩机和尚是唐代高僧,曾帮助玄奘翻译经文,并代笔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一个是金枝玉叶,一个是佛法高深的和尚,两个人最后却走到了一起。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相爱,交往了八年,而且还生下一儿一女。在两人交往期间,互有信物赠予,其中高阳公主赠送给辩机一只金宝神枕。这神枕却也特殊,为皇家专用之物。后来,这枕头被一个毛贼给偷去了。当时,长安城风气不好,盗案连连,捕快们正大力捉拿盗贼。这个毛贼很快就落网了。据毛贼招供,他从辩机和尚那偷来一具价值连城的金宝神枕。人们循着这个线索,深挖细就,很快就查明了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风月之事。

《新唐书》记载的比较详细:“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赐。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

唐太宗知晓后,大为震怒,下旨处死辩机,杀奴婢十余。(《资治通鉴》记载,辩机是被腰斩而死。)

此案之后,高阳公主除了*乱罪名,还因擅行巫蛊之术、窥伺天象等,最终被唐高宗赐其自尽。

这个案子之所以被人们屡屡提起,除了情节生动,能够满足人们猎奇心理外,还因为案件本身扑朔迷离,甚至有人质疑他的真实性。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观点,其存疑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点存疑,两人相遇在浮屠庐主之封地,辩机如何在没有登记的情况下离开寺院;二是于理不合,辩机和尚比公主年长十几岁,而且两人交往长达八年之久,期间房家为何无人将此事告诉唐太宗,即便是最有动机的弟弟房遗则、婆婆卢氏也没有这样做;三是细节矛盾,《新唐书》描写高阳公主因此事而失宠,但从《旧唐书》中描述来看,高阳在房玄龄去世时并无失宠的迹象。相反,人们考证是房遗爱和房遗直争嗣导致了高阳公主的争宠。

以上是具体细节。其实,从史料来看,也让人疑窦丛生。这场风月案只记录在成书时间较晚的《新唐书》,《旧唐书》却不曾提及。《旧唐书》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可信度相对更高,而《新唐书》则由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无可避免地带有宋人观点。我们知道,宋人崇尚道教,有贬佛的一面,《新唐书》是否会受此影响将一些民间故事、野史杂说融史书,以此污化辩机、贬低佛教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值得一说的是,《新唐书》之后,《资治通鉴》也沿用了这一说法。此后,高阳公主、辩机和尚正史中的不良形象遂形成开来。

我们知道,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已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然是皇帝为了博得宠妃一笑而滥用职权,有不良影响,但也充分体现了两人的感情。

其实,杨玉环最初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的媳妇,也就是儿媳妇,杨玉环还与李隆基儿子李瑁生活了好多年。并且李隆基最先宠爱的老婆也不是杨贵妃,那么杨玉环是如何成为唐玄宗的老婆的呢?唐玄宗李隆基又是如何得到儿媳妇杨玉环的呢?事情还要从这里说起。

1、杨玉环邂逅寿王李瑁,奉旨成婚。

杨玉环,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蜀郡人,是隋朝旧臣杨玄琰的女儿。父母离世后被洛阳的三叔收养。杨玉环自小就模样清秀,聪明伶俐,在三叔的培养下,歌舞乐器是样样精通。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玉环结识了咸宜公主。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皇帝为女儿咸宜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仪式,杨玄璬带着杨玉环一起参加了婚礼,结果就是在这场婚礼上,唐玄宗的十八子寿王李瑁见了杨玉环,惊为天下,寿王对杨玉环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母妃父皇赐婚。

寿王是武惠妃的心头肉,武惠妃对儿子百依百顺。儿子执意要娶杨玉环,她当然不会拦着,何况,杨家与皇室联姻已久,娶杨家的姑娘,不违反王子皇孙娶妻的规矩。但是,寿王能否如愿以偿,得听皇帝老爹的。

当时李瑁的母亲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唐玄宗哪能顶住武惠妃的劝说。武惠妃是唐明皇的心头肉,没有皇后的名分,有皇后的实权。武惠妃跟唐明皇一嘀咕,唐明皇立马答应了寿王婚事,下了一道圣旨,封杨玉环为“寿王妃”。

就这样,在武惠妃的“牵线”下,唐玄宗一道圣旨赐婚杨玉环,16岁的杨玉环嫁给了李瑁。杨玉环嫁给寿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时而吟诗作赋,时而莺歌燕舞,日子过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为就这样花前月下,相守一生。

2、唐玄宗宠妃病逝,痛失爱妃无心朝政。

唐玄宗当时最爱的宠妃是李瑁的母亲,也就是武惠妃,她是女皇武则天家族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后不久就入宫,当时武惠妃十五岁芳龄,很快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在后宫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宫中的地位与礼仪几与皇后比肩。李瑁是玄宗的第十八子,这个武惠妃承袭了武家的政治遗传基因,希望自己的儿子李瑁取代太子李瑛,登上储君之位。

于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她恃宠后宫,深谋策划,勾结宰相李林甫等人,诬告太子李瑛“潜构异谋”而被废并赐死,连带另两个皇子鹗王李瑶与光王李琚,为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铺平道路。不成想,这武惠妃随后患了重病(也有人说是因为武惠妃进谗言杀害了三位王子,他们死后变成厉鬼来索命)药石不进,于这年的十二月七日去世,年仅四十岁。

唐玄宗对武惠妃的去世十分悲痛与惋惜,下诏追赠为“贞顺皇后”。武惠妃的去世,使唐玄宗的心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年唐玄宗已经52岁,渐入老年,整日无心上朝,郁郁寡欢,基本上是“后庭数千,无可意者”。

3、太监高力士推荐儿媳杨玉环,唐玄宗一见倾心。

唐玄宗痛失爱妃,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为了唤起唐玄宗对新生活的热情,走出武惠妃之死的阴霾。有一天,太监高力士对神情萎靡的李隆基说,寿王李瑁娶了一个妃子叫杨玉环,与武惠妃极为相似,并且精通歌舞,绝世无双。唐明皇听了不但不生气,还草拟了一道圣旨,派高力士传召杨玉环。

唐玄宗在华清宫(今陕西临潼华清池)召见寿王妃杨玉环,但见她肌态丰艳,骨肉婷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青,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倾国倾城,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一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精心梳妆打扮的杨玉环简直是仙女临凡,无与伦比,让唐玄宗喜得心跳血涌,意荡神摇。他命她坐下,问其技艺。她回答说通晓音律,随后吹起玉笛,清音缭绕,逸韵悠扬。李隆基再以自己创作的《霓裳羽衣曲》示之,她略看一遍,即度入新声,且歌且舞,歌如莺啼,舞如飞天。唐玄宗听得痴了,看得醉了,当夜留下这个儿媳同宿。当时,唐玄宗51岁,杨玉环17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221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