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在ICU门口的人

守候在ICU门口的人,第1张

挑战365天|第2天

文/依依思言

我所在的科室是神经外科,也叫脑外科。收治的病人,通常不是脑外伤就是脑肿瘤、脑出血等等。开颅手术,很多术后病人都说好像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当然现在医学越来越发达,已经有很多疾病不需要开颅了,显微镜下微创手术,对医生的要求很高,却大大减少了病人的心理恐惧感。

我们的邻居科室,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有省一流的先进设备和空气循环系统,全封闭式管理,整整一层楼,收治了全院最危重的病人,当然以脑外和胸外两个科室病人最多。ICU就在我们楼上,经常半夜病人发生病情变化,需要紧急抢救的被送往ICU;从下级医院转来需要立即手术的病人被送往ICU;刚手术完,病情危重,需要观察的病人也要送往ICU。我们是邻居,也是因为我们科室病人的特殊性。每次从ICU门口经过,我都会看到门口很多家属,望穿秋水的眼神。焦急、痛苦、无奈。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有着太多生离死别的地方,那ICU门口就是所有生离死别的汇聚地。我见过太多在ICU门口被下达死亡通知书后,家属悲痛欲绝,让人不禁动容的场景。也是在那个门口,我见过太多家属的日夜守候,那扇门一打开就焦急地上前询问自己心系的人是否安好;见过为了省钱治病,一日三餐吃方便面充饥的人;见过日夜守候,夜里蜷缩在走廊一角的家属……

我一直觉得最能考验人情感的地方,就是ICU,它挑战着人内心的承受极限,度日如年;考验着一家人的情感,是团结一致,还是争执不休。它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白发人等黑发人,熬到最后,黑发人救活了,白发人却走了。

它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肇事者与受害家属之间,是积极配合抢救,还是推卸责任,不予理睬。子女对父母是否尽孝,孩子之间的小小心思,都看得一清二楚。

患难见真情。可能就是见过太多这样的场合吧。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弱点,被暴露的一览无余。

因为探视时间有限,很多能进去看一眼的家属,或眉头舒展,因为病人醒了,已脱离危险;或痛哭不已,也是因为躺在那里的人,生命垂危。一个人,牵动了一家人的心,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个门口,永远都是人满为患,甚至整个通道都被堵得严严实实。

一眼万年,医学技术的有限,医生也只能尽力挽救,谁也没有超能力。看到病人伤心欲绝地流泪,我们的力量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我们能给的只是安慰的话语和认认真真的态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上大学时,在苏波克拉底雕像前,我们宣誓。当时还不知道这八个字的分量。如今,不用阐述,这八个字已在我们心底扎根。

我们也曾有亲人住过ICU,甚至连我自己都不幸从那里走了一遭。后来,听老公说,我在里面抢救的那一晚,是他这一生,最难熬的一夜。他望着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走的那么慢。他恨不能替我分担痛苦,却只能在那里被动地等待着宣判的结果。

于是,我每次从那里经过,对那些守候在门口的人,都多了几分同情,多了几句安慰,甚至在内心默默为他们祈祷。祈祷那些悲痛的灵魂能得到安慰,祈祷他们得到的宣判结果是好的。

一道门,跨过去了,皆大欢喜;跨不过去,阴阳两隔。

生命,就是这般脆弱,无可奈何。

无戒 365 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 2 天

我是一名内科医生,除了实习时在手术室给老师打杂之外,并没有给病人动手术的机会。

不过,我作为一名患者,却是有过被动手术的经历。

看过多巴胺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多巴胺曾经是一名运动健将,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能够连续投中八个三分球。

成家之前的一段时间,多巴胺工作、吃、住全部都在医院解决,真正做到了以医院为家的敬业精神。

当然,那段时间也是我运动最多的时间。几乎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去医院的操场打上数个小时的篮球。

因为不重视赛前热身,又长期疲劳作战,终于在某一次比赛时受伤了:膝盖疼痛!

受伤之初,多巴胺也没有重视自己的病情,既没有检查明确伤情,也没有用药治疗,总以为自己年轻,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就这样,拖了四个月之久,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甚至随着冬季的来临而愈发的严重了,直到不能抬腿行走。

最终不得已住院,经过检查发现,多巴胺的伤情是: 左侧前交叉韧带断裂,左侧半月破裂。

因为父母都在外地,又是在自己工作的医院手术。

所以,从住院到手术都是我一个人在办理。

手术当天,是在一个冬季的清晨。

不到七点钟的时候,我便被手术室的护工师傅推进了手术室。

那个时候天还没有亮,我穿着手术衣,躺在病床上,被护工师傅和手术室护士推向了手术室,一路上穿过病区走廊,推进电梯间,看着人来人往的人们,我突然有一种即将走上刑场的悲壮感。

进入手术室后,我被放在手术台上,等待着麻醉师和手术医生的带来。

冰冷的手术室中出了我之外,还有两位没有事情座的手术护士。

她们自顾自的说着话,我自顾自的看着天花板盘算着自己交接给其它同事的病人。

突然一个小姑娘打破了尴尬的气氛好奇的问我:“你怎么不紧张?”。

“不紧张不好吗?”我看了看满脸稚气的年轻护士笑着说道。

八点多一点的时候,我就被腰麻了,开始只觉得双腿沉重,犹如又许多蚂蚁在撕咬着一般,随即便没有了任何感觉了。

因为做的是关节镜手术,所以躺在手术台上的我也能够通过显示屏看见自己关节腔内的情况。

我被做的只是腰麻,人还是有清晰意识的,所以便同手术医生有一句每一句的聊了起来。

三个小时后,我被送往了病房,这个时候真正的痛苦才开始。

麻醉的效力渐渐消失后,左下肢开始了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犹如闪电一般。

当然同疼痛相比,最难过最难看却是无法小便了,以至于我强烈要求同事为自己导尿。

以前都是我给病人导尿,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导尿的时候。

当尿管插入尿道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人生生的撕开了一般难受。而且,被留在膀胱内的尿管总是刺激着我,让我坐卧不宁。

虽然我手术后第二天便下床活动了,但在那个普遍缺乏康复意识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

直到某一天,康复科的朋友打来电话,提醒我要注意及时康复。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膝关节已经开始僵化,下肢肌肉也开始萎缩起来。

从那一天开始,我才开始注意对左下肢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效果很不错,最起码我的伤腿弯曲如正常人一般,力量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唯一遗憾的便是,如今在篮球场上,我只能自娱自乐投几个球了。

对我来说,这次手术不仅是修复了我的伤腿,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体验了病人们的痛苦和不易。

最后一支多巴胺:急诊执业医师,遇见许多人,碰见许多事!

第一次做手术是2011年冬天,当时因为很小的毛病,需要做一次局麻下的小手术。从开始决定手术到手术之间大概有三天的时间,这三天时间可以说没有一天晚上能睡个好觉。虽然心里明白,是局麻的手术,手术很小,但是一想到要躺在手术床上, 任人宰割,心情真的不是特别好 。

为了能有最好的手术效果,我还找到了我们医院相关科室我最信任的主任给我做的手术,我的好朋友当助手。但是当 局麻的时候,真的是疼 啊,还好麻醉以后不到20分钟手术就结束了,虽然过程很顺利,但是整个手术的过程,可以用提心吊胆来形容……

由于我身体素质不是特别的好,胖,而且切口不易愈合,术后还出现了 切口缝线撕开 的情况,一个小手术将近20多天才彻底愈合,可以说几经坎坷吧。

在以往,我给膝关节骨关节炎或者是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做关节注射的时候,通常是不打局麻药的。 因为以前我认为打局麻药也是一针,不打局麻药也是一针,患者都是需要疼一下,打不打麻药一点意义都没有 。

然而当我有了亲身经历以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 不打局麻药,患者术后针眼周围是疼的 ,而如果给予 适当的用少量的局麻药, 患者在进行关节穿刺的时候 ,不仅不会特别的紧张 ,疼痛也不是非常的明显,而且术后活动的时候也不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

而且我还特意和我们院给患者打针不疼的护士学习如何穿刺,如何在给患者 打局麻药 的时候, 挑选一个合适的角度 能使患者 产生最小的疼痛感或者是没有疼痛感 。

帮我仔细的研究了这些操作的小细节以后,我才发现, 原来认为简单的关节穿刺治疗其实是有非常多的学问的 ,如何能使患者在穿刺的过程中有一个愉快的注射体验,不疼痛,而且术后也不会有特别的不适。 如何在与患者的沟通当中用一些小玩笑,使患者消除对于关节穿刺恐惧感 。如何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尽量规避关节感染的风险 。

当所有的这些细节都注意了以后,患者就可以在关节穿刺的过程当中有最大收益,而且获得了患者的口碑。

以往对于有创面的患者换药,我们通常都是简单的将表面敷料撕下来,很多患者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因为有创面的,皮肤会有渗出,渗出会与敷料之间产生痂皮。

从我自己做了手术以后,每次给有这种情况的患者换药,我都 会用碘伏将敷料浸润一段时间再换药,这样撕敷料的时候患者会有最小的疼痛感 。而且在换药的过程当中,我通常会给创面表面, 外用少量的麻醉药 ,比如利多卡因,这样也会减轻患者在换药过程当中的痛感。

虽然我做的小手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坎坷,但是相比普通患者来讲,我可以找到我最信任的医生,我可以有最正确的处置。

我也是从那以后开始认真的思考,待患如亲人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拿自己当患者去思考,如何能从患者的角度更好的帮助患者,并能把这种态度用到临床的工作当中去。

最后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在治病的过程当中遇到您信任的医生,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我的第一次手术是在我十七岁那年,在学校里突然肚子痛,不知怎么回事疼的我脸上直冒汗,去了学校的医务室,校医让我马上去医院说怕是得了急性阑尾炎,同学们立刻把我送去了部队医院。因为我爸爸是军人,所以同学们把我送到部队医院。

在解放军第九十八医院,主任给我确诊真的是急性阑尾炎,要立即做手术。

就这样,我在医院马上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当时我并没有害怕,因为我知道这是小手术,而且医院又是条件一流的技术,在后来当我被护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时,突然看见爸爸妈妈在手术室门口接我时,哇的一声哭起来,这一声不是害怕而是看到爸爸妈妈有所惊喜,因为进手术室时由于时间紧没见到他们特别委屈,所以当爸爸妈妈在我眼前出现,激动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哇哇大哭,这时爸爸妈妈和护士**姐一面哄我一面给我讲注意事项,就这样我在医院一共七天拆完线就出院了,高高兴兴的又回到了学校。

我就做过这么一次手术,是个小手术,我没害怕但我也不会忘记,记忆犹新。

我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生我儿子的时候剖腹产。

其实开始我不害怕,因为我问过不少朋友,说剖之前会打麻药,根本感觉不到痛,所以当我躺在手术台上时,我很淡定。

可是打完麻药,十五分钟的样子,那个主刀医生用镊子夹我肚皮,问我痛不痛时,我说痛,医生以为听错,再试,可我还是很痛。

也就是说麻药对我来说没有多大作用,可是刚开始已下得挻重了,如果再打的话,怕对宝宝有影响。

那可怎么办?手术的时间又到了,于是医生把情况跟我说明,然后把我手和脚都绑起,那个时候,我真的特别害怕,心脏跳超极快。

当医生用手术刀划开我的肚子时,我顿时就哭了,那种痛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那个手术做了将近有两个钟,那种感觉真的生不如死。也就在那一次,我说这辈子再也不生孩子了,打死也不干。

我做过两次手术,一次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还有一次是鼓膜穿孔修补术,一次局麻,一次全麻。当年自己是患者,现在自己做了医生,自己动手术和给别人做手术的感觉有很大不同。

做鼻中隔偏曲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候自己基本不太懂,就是觉得自己天天鼻塞和头痛需要解决,医生建议手术治疗,然后就去手术了。记得手术开始时要往鼻腔中塞入棉球(应该是浸润了麻药),眼睛上盖了一个眼罩,然后棉球拔掉后就感觉剪刀进鼻子了,剪刀在鼻子里剪的咯嘣咯嘣响,自己听得很清楚,但感受不到痛,觉得挺有意思的。难受的是术后,鼻子里的棉条要塞一周,呼吸不畅很难受,但拔除棉条后就舒服多,鼻炎至今没犯过。

而鼓膜穿孔修补术是全麻做的,术中就相当于睡一觉,术后感受最深的就是从手术间回来后尿憋的厉害,不让站起来尿尿,在床上尿不出来,后来实在没办法让我家里人扶起来尿的,别的还好。

我觉得这两个手术基本解决了问题,让我对外科手术充满了敬佩,今天自己也成为了外科大夫,希望以后也能给更多的病人解决痛苦!

首先我是一名内科医生,我自己没有给别人做过手术,但是我在实习的时候经常跟着带教老师上手术 ,我今天就来聊聊我的第一次上手术的经历。

那是2016年的时候,在普外科实习,当时跟着王老师后面。由于刚开始实习,所以新鲜感很足,就想尝试各种操作。在普外科的第二天,王老师就让我跟着他一起去手术室了。刚进去感觉进入手术室挺麻烦的, 进去之前必须把所有的衣服都脱掉, 只剩一个内裤,然后穿上手术衣和手术室专用的鞋子就进去手术室了。

进去以后,第一个是 先洗手 ,这个可不是我们常见的洗手方式,是有特点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的。由于之前没有动手过,洗手很是陌生,幸好王老师手把手教我洗手。洗完之后就去里面的小手术室了,然后 戴上橡胶手套 。只见好几个人都在为做手术做准备,有麻醉师、器械护士,王老师亲自给病人消毒,然后铺冻巾,开始做手术了。

我之前一直以为做手术用的是刀片,没有想到是电刀,就是那种利用热量达到切割皮肤作用的器械。王老师嘱咐我穿上第二个手术衣,给他搭下手。只见他很顺畅地在患者腹部切了一个口子,能看到外面的脂肪层,由于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内心有点害怕。就这样看他们摆弄,总觉得时间过的好漫长,就这样一个小时过去了。最后开始缝合,王老师想让我试试,我就开始缝合,感觉缝合器械不听使唤,动作很笨拙,后面的器械护士嘟囔王老师说别耽误时间了,大家等着下班呢!王老师就自己缝合了,不一会就结束了。

回去后我真的感觉作为一个外科医生的伟大和难度,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外科医生,后来就选择了内科。虽然是第一次手术,但是内心没有太大的波澜,因为之前学解剖的时候都接触过尸体了,自然对大活人手术不会畏惧。

嘴上说不怕,手术前一晚上没睡着,怎么都不睡不着,胡思乱想,手术前签好几张纸,怕怕,第二次就无所谓了,哈哈

我觉得在手术门外刷抖音的人应该是病人的亲戚之类的,并不是直系家属。因为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生生病了,我不来又不好,但是去了之后又发现自己也没有什么用处,只能干坐在那里,因为无聊也就只能玩手机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373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