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在洛阳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扩展资料: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在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至今仍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进入封建社会,则已基本上得到统一的认识。
关于汉民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
1840年以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汉族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汉族远古时候是华夏族,也就是生活在长江黄河地区的人,这才是正统中原人。
到了后期就是以国来命名人,比如这是秦国人,这是赵国人等等。
汉朝时期经过改革休养生息,击败匈奴,打通丝绸之路,军事民生都可以说是亚洲之最了,而内部人民是由多种人组成了,除了中原人,还是南方羌族等,以及归入汉朝匈奴等游牧民族。经过移民,几乎到处都是。
为了维护统治和防止民变等问题,统一以汉族命名。只有生活在专门地区的人继续以他们民族继续命名。就比如羌人还是在南方没有移民,那么就继续叫羌,河套地区归入汉朝匈奴继续叫匈奴。
总得来说汉朝是开辟汉族的开始!汉族没有血统一论,经过科学DNA检测,汉族人有各种血统,甚至都有欧洲人的血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