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毕加索是西班牙19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雕塑家是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前不久的美术课上,老师将毕加索的生平娓娓道来
他在童年时期就已发出了和别的孩子不同的艺术光芒,很小的时候就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那便是他的“童年时期”接着他开始了他的蓝色时期,在那一时期,他采用浓郁的蓝色,表现贫老与孤独的苦难但当他邂逅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陷入爱河时,他的玫瑰时期也随之而来毕加索不满于现在的成就,依旧不断努力,创作了《斯坦因画像》,它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当他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时,他又开始了古典主义时期继而毕加索又开始了那超现实主义的画作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当战争爆发时,他那不朽的名作《格尔尼卡》应运而生,他的绘画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蜕变时期
当毕加索年迈体弱时,他依旧没有放弃艺术的道路九十多岁的他依旧不断作画,甚至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幅名画(他死前的自画像)那画超级传神,似乎是诅咒的意味以至于这画曾被禁忌一时但杰作就是杰作,追求艺术的人仍络绎不绝的请求观看
在伟大的毕加索身上,我看到了那种对艺术的执着,看到了他那跳动的思维,看到了他为了理想不断努力的坚忍
从他身上,我也不难看出,天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那股子努力拼搏的劲儿,另外还有不断的创新的思维
在毕加索身上的闪光点太多太多,作为一个高中生,我所能做的只有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执着,学习他的努力拼搏
被誉为“春季最强片”的**《咱们结婚吧》即将于4月2日全国影院温情上映。**《咱们结婚吧》转战意大利多地实地取景,精致唯美的画面不仅被李晨赞为全片的“最美段落”,更显经典**《罗马假日》的浪漫与唯美。近日,这部动人的浪漫爱情喜剧**再曝30s“态度版”预告,“阳光大黑牛”李晨意大利邂逅文艺女神郭碧婷,畅享一段欢乐动人的“罗马假日”。片中两人更是爱火激燃,李晨饰演的阳光男悬崖告白郭碧婷,天使大桥勇敢索吻的画面美到让人激动。而李晨的一句“一天当中最美好的时候就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不仅点明了影片“让我们相信爱情”的主题,更是道出了“大黑牛”李晨的爱情宣言。
李晨郭碧婷感情扑朔迷离 “大黑牛”坚信: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最美好
此次曝光的30s“态度版”预告片之李晨郭碧婷,不仅将二人“罗马假日”的美景趣事一展无遗,更将“阳光男”李晨和“文艺女神”郭碧婷的爱情态度明朗再现。预告片中,李晨西装革履的绅士装扮和阳光率真的屌丝导游着装,明显地点明了他的“双重名牌”。而郭碧婷身着唯美婚纱伤心奔跑和李晨索吻被拒的画面,不仅暗示二人感情的扑朔迷离,更令观众浮想联翩,期待不已。
虽然二人的感情扑朔迷离,但李晨对待爱情的态度则十分明朗,不仅热情陪同郭碧婷畅游罗马、马泰拉、托斯卡纳等意大利风景迷人的胜地,还真情告白,勇敢追爱。尤其是预告片末尾那句“一天当中最美好的时候就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不仅点明了影片“让我们相信爱情”的主题,还尽显“大黑牛”李晨的爱情宣言。在试映之后,不少观众表示“‘大黑牛’太阳光太幽默啦,好喜欢他的古董爱车,竟然还给起了个‘帕瓦罗蒂’的艺名,求同款。”更有观众勇气满满地说“李晨感情里真勇敢,我也要向喜欢的那个她勇敢表白,勇敢去爱。”
李晨郭碧婷畅享“罗马假日” 文艺女神“想要大长腿”
得益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咱们结婚吧》中李晨和郭碧婷的戏份则主要在意大利拍摄,摄制组辗转意大利的罗马、托斯卡纳、马泰里拉等众多知名景点,力图将每一个画面都打造出“海报效果”。这让见惯了大场面的郭碧婷也不禁感叹“仿佛置身于浪漫的童话世界”,李晨也曾自信地表示他们这段故事将是影片中的“最美段落”。二人可谓是在浪漫动人的氛围中重温“罗马假日”,不少看过影片的观众更是表示“跟着男神女神享受了一片逃离雾霾的清透蓝天,这感觉不要太清爽。
一向“高冷文艺女神范”的郭碧婷此次在影片中虽然依然女神范十足,但是在“阳光男”李晨的温暖下,也尽显小鸟依人的另一面。不仅与李晨街头跳舞、吹泡泡、吃甜筒、郊外兜风,更是站在悬崖边大喊自己的梦想:“我要大长腿”。而李晨一句“骗你的”,更是让人感慨爱情里就是需要这样的“幽默逗比”,才能欢乐无限。
**《咱们结婚吧》不仅致敬了经典**《罗马假日》,还将《罗马假日》中的浪漫与幽默带到了影片中,其中二人在意大利的美景趣事纷纷引起网友回复“我也在‘真理之口’拍过照。”“李晨天使大桥索吻真浪漫,下次也要在那亲吻女友”
《Maurice》
Dedicated to a happier year
E M Forster,是一个同性恋,也是一个文学天才。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一生共写了6部长篇小说,无独有偶,他的作品主线都是建立在巨大的阶级鸿沟之上,可以简括为:贵族配贫民,主人公力排众议,冲破世俗的枷锁,去追求内心的真实与美好。
1905年《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描写的是一位英国贵妇与一位意大利平民结合的故事;
1907年《The Longest Journey》(最漫长的旅程),描写的是一位世家子弟与一位出身卑微的乡村青年结下深厚的友谊的故事。
1908年《A Room with A View》(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描写的是一位英国贵族少女在意大利与一位年轻男子邂逅相遇的故事。
1910年《Howards End》(霍华德庄园),描写的是来自不同社会层次的三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与纠葛的故事。
1924年《A Passage to India》(印度之行),描写的是英国人和大英帝国殖民地印度人之间冲突和友谊的故事。
1913-1914年完成,1971年才得以发表的《Maurice》(莫里斯/墨里斯的情人),描写的是英国贵族/普通家庭和庄园仆人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
福斯特出身于伦敦的一位建筑师家庭,父亲早亡,少年时在学校的不尽愉快的经历促成了他对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反感。从作品中,你可以读到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嘲讽,以及defy the world的勇气。
福斯特的一生是幸福的,1879-1970,他活到91岁,名利双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推崇。
福斯特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方面是他辗转于各地,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看到了很多人间疾苦,另一方面就是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在情感上备受煎熬,不过庆幸的是也收获了爱情,他的爱情观在《Maurice》中可窥得一斑。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Maurice》的命运最为波折,福斯特1913年访问了英国诗人兼同性恋运动先锋爱德华·卡宾特,见到被卡宾特“金屋藏娇”的同性恋人,异常震惊,回家之后马上动笔写《Maurice》,1914年完成,但当时的英国同性恋是违法行为,同性文学是闭塞的,据估测,当时3/4的同性男女没有读过任何同性恋相关书籍。加上当时知名同性恋文学作家DH劳伦斯的小说被禁,之前奥斯卡·王尔德被审判,种种事件给福斯特带了很大的冲击。
作者写完以后将手稿给了很多朋友阅读(是不是有一种小H文“地下流通”的感觉)。现实情况不允许《Maurice》出版,而且福斯特一直不愿意让这部小说出版面世,后来可能是年纪大了,他妥协说这部小说在自己死后出版,而且他经常怀疑自己的决定,一直在反问“值得吗?”
我们或许无法想象,100年前的“腐国”竟然如此不腐。
我喜欢上这本《Maurice》,是从原著改编的**开始的。
幻想一下下:在全球知名高校剑桥大学的美丽典雅、古色古香的校园里,两个情窦初开的绝色美少年谈着一场刻骨铭心的古雅典式恋爱,在迷人的月光下细雨蒙蒙,潮湿的小路两侧发散着昏黄的灯光,斑驳的古城堡用钢琴弹奏着悲怆交响曲……
是不是很过瘾?那么,赶紧快去看这部**吧,你的这些幻想都会一一实现、并破灭。
詹姆斯·伊沃里导演在1987年将《Maurice》搬上了大屏幕,并捧回了威尼斯影展银狮奖,而且老先生也是2017年风靡全球的**《Call me by your name》的编剧。**里面三个男主中我最喜欢的是Clive和Alec(其实吧,主要是看脸,年轻时候的休叔真的真的真的是绝世美颜,一瞥一笑尽是温柔,忠犬呆萌的探长也让人爱到不行)。
在现有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取舍,即使是好的改编难以避免评论的两极分化。读完原著后我倒吸一口凉气,心想 “还好我先看的**,知道太多是一种罪恶,善哉善哉”。
如果你也对Maurice感兴趣,答应我,一定要先看**再读书,好吗?
对比着看,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让书中的言行举止起来、那些“不得不”让观众爱恨交加,而书中呈现的是赤裸裸的“真实感”、大量的心理描写是对**画面的补充,让人物和情节更加饱满。这部**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它Homo影史上开创性的意义之外,还有就是对经典情节的保留,譬如 “摸头”“表白”“越窗初吻”“逃课”“蓝房子”“婚礼”“绿林”等等。
“关于爱情”
没错,这个故事讲得就是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是三角恋,稍微带点狗血。
爱情故事大概是这么发展的:Maurice在大学校园遇到学长Clive,Clive爱上了Maurice,Clive表白,Maurice迷茫后接受,两人成为Couple(精神伴侣的那种),后来Clive中断了和Maurice的亲密关系,选择结婚生子继承家业,继续和M保持着好友关系,并时常邀请M到自己家的大House狩猎打球,Maurice痛苦不堪,一个失眠的夜晚在Clive家和C的仆人Alec睡了,Alec爱上Maurice,Maurice对Alec产生好感,M和A幸福的在一起了。
爱情的第一个冲突:阶级身份。Clive是没落的贵族、Maurice是中产工薪家庭、Alec是移民来的社会底层,阶层一直是社会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即使是在现在,门当户对也是很多人的择偶标准,20年代的英国,阶级观念尤甚。福斯特在小说中让Maurice和Alec在一起,是对社会现实强烈的抨击,是Love can defy the world的一段宣言。
爱情的第二个冲突:同性之爱。很长一段时间,同性恋被认为是反常、病态、罪恶与犯罪,受到社会和教会组织的监视、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一旦没揭发,他们的名誉、家庭、事业甚至一切都会被剥夺。弗洛伊德1935年提出同性恋并非疾病的观点,但是到1973年才被大多数精神病医生承认和接受。
我们鄙视Clive的懦弱,赞扬Alec的勇敢,殊不知“当你拥有的越多,你害怕失去的越多”。
小说中,作者对英国社会进行了抨击,治疗师建议Maurice去法国或者意大利,因为在那里homosexuality是不违法的,当提及问什么英国是否也有可能时,医生回答“I doubt it England has always been disinclined to accept human nature”。
有人评论说Maurice不是Forster想成为的人,是Forster想得到的人,我并不赞同,我认为Maurice是作者根据自己塑造的人物,小说中Clive是以Forster的大学同学为原型,Maurice最终放弃了“门当户对”的要求,和“劳动人民”Alec,在现实中,Forster的恋人有印度学生、电车司机、警察等。
“关于性爱”
小说的开篇就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性教育。
14岁的Maurice即将离开私塾进入校园,杜希教授在毕业课上,带小Maurice一个人来到沙滩上,用手杖在沙地上花了一副男女SZ器官的示例图,然后科普了男性、女性、爱情、婚姻等等一些知识。
**中的sexual镜头也能让你大饱眼福,比如越窗的亲吻,草地上的袭胸,拳击俱乐部沐浴、伦敦宾馆离别等等。
“性”“爱”本是一体,然鹅,Maurice和Clive之间的是柏拉图式的爱恋,Clive沉迷于古希腊文化,尤其是柏拉图,会饮篇中有篇幅专门夸赞了男男行为,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男男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没有任何限制。Maurice肉体的空虚首先是通过Alec来满足的,后来发现Alec是爱他的,继而全然接受了两人的关系,达到灵魂和肉体的统一。
其实,我认为Clive是“禁欲系”,你无法想象他和Anne结婚后并无床事,因为他俩都不知道怎么发生,Cli ve认为床事是自然而然且只在夜间发生的事情。所以说,划重点:让你或者你的孩子早点接受性教育是一家特别重要的事情。
福斯特在作品中对sexual问题的描写是非常隐晦的,他的一位友人用一个比喻来评论“E M Forster never gets any farther than warming the teapot He’s a rare fine hand at that Feel this teapot Is it beautifully warm Yes, but there ain’t going to be no tea”。如果你去读他的小说,你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坦白来说,Maurice这整本小说中,我认为最露骨的描写是这一句“He longed to embrace them and mingle his being with theirs”。(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关于觉醒”
觉醒是通过Maurice来呈现的,包括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
莫里斯很乖,是个羞涩温柔的男子,从小就很照顾身边家人朋友的感受,但他是一个特殊的人。他对自身的同性欲望从最初的困惑,到恐惧和挣扎,再到认同,全然接受,最终奋起反抗。这也是一些同性恋者后天觉醒的基本过程。
莫里斯的觉醒最开始是从得知家里的小园丁George被辞工后的出现的,他非常生气,精神几乎崩溃,并且做了有George裸体的春梦;再到第一次见到Risley,对他有莫名的好感;再到他和Clive的感情迅速升温,两个人黏在一起,亲密无间,假期也要通过一封封的信来倾诉思念。我最喜欢的画面之一,就是Maurice坐着凳子上,Clive坐着旁边的地上,靠着Maurice的腿,M用手轻轻抚摸着C的头发,那个画面,美到感觉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觉醒的爆发当然就是Clive的表白“I love you”,Maurice回答“Oh,rot!”,然后却用英国的传统道德来搪塞,一拍两散,两人的关系达到冰点。Maurice经过几周激烈的自我反思,开始正视自己的欲望“You love and be loved”。
Maurice接受了洗礼,走进了Clive柏拉图式的抽象爱情中,为了两人的关系,M开始反抗老师,继而辍学,开始反抗自己的母亲。为了和Clive在一起,Maurice愿意为全世界为敌。
“关于转变”
Clive和Maurice都在转变,关于虚假与真实,沉睡与清醒。
Clive的那句“I should have gone through life half awake if you’d had the decency to leave me alone”仿佛是给Maurice下了一个魔咒,从此他再也不愿意撒手。在书中,这句话是Maurice第一次去Clive家,在蓝房子中C对M说的。不得不承认,他们两人三年多的热恋是美好和幸福的。
**中Clive的转变是始于大学好友同性恋Risley被审判入狱,加上生了一场重病,Clive开始重新看待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对Maurice进行精神和肉体的排斥。
Clive去希腊旅行之前,
“我可以到你床上吗”
“我很冷很痛苦,我睡不着,我不知道为什么”
“并没有感觉更好,我走了”
从这段“床戏”开始两人的爱情逐步瓦解。
Clive后来选择了结婚生子,继承管理家族的Penge庄园,开始走向仕途。看完**,观众可以认为Clive是因为世俗的压力选择半睡半醒,隐藏自我迎合社会,他的内心还是爱着Maurice的。
最后的告别更让人痛哭不已“You do care a little for me, I know, but nothing to speak of ,and you don’t love me I was yours once till death if you’d cared to keep me, but I’m someone else’s now”……莫里斯逐渐离去,藏于黑夜中。这一段告别有拍摄但是**正片删减。
书中关于Clive转变的描写的更让人心痛,Clive生了一场病,莫名其妙就开始接受女人了“Against my will I have become normal I cannot help it”去希腊朝圣之后莫名其妙就不爱Maurice了“He had stopped loving Maurice and should have to say plainly”,甚至!Clive竟然喜欢Maurice的妹妹Ada并幻想过和她结婚。更不可理喻的是,Clive开始排斥和厌恶Maurice不想再提及过去。甚至!最后的告别Clive因为使命感要挽救Maurice。看到这些我只想说“Holy shit!!!”
Maurice的转变更复杂,前面提到的觉醒是一个转变。被Clive抛弃之后,Maurice心灰意冷,惶惶不可终日,他发现同性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烈,从最初的心理蔓延到生理,他极度痛苦,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他渴望能像Clive一样,“变成一个正常的男人”。他想过自杀,去看医生,求助治愈师希望能“痊愈”,可是,他不能。
在他肉体和心灵极度脆弱的时候,Alec的出现让他的生活有了一丝温暖,他开始关注这个猎场看守人,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Alec顺着梯子爬上了Maurice的床,“Sir, was you calling out for meSir, I know… I Know,”and touched him。Maurice的肉体得到满足,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他认知到两个男人可以这样快乐得在一起。打板球的场景映射着与社会的对抗,在绿茵场上,他心情大好,思想开始清醒,他感到他和Alec在一起对抗整个世界,对面站着那么多人,为了维持两人脆弱的关系,他们必须拼尽全力。
不过,因为两人进展太快,Maurice开始惶恐不安,Alec主动示爱和“勒索信”给他带来了一次暴击,不过,最终,夜深人静的夜晚,两人在绿林的船屋…………幸福地拥抱在了一起。
“关于平等”
我时常在想,在爱情面前,有平等可言吗?我爱你比你爱我多一点,还是你爱我比我爱你多一点?
在相对简单的校园里,求学成长是主要目的,期间Maurice和Clive的爱是平等的,他们都深爱着对方,他们天天形影不离,一起在追求着知识,塑造着自我。毕业以后,二人见面的机会少了、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矛盾的激化,导致二人自己爱情的失衡。出身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让二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甚至引发Clive对Maurice家庭的反感。Maurice以为一切都不会改变,但一切都在变。
Alec是底层人民的代表,他出现的篇幅很少,但这个人物仍然是饱满的,他年轻、精壮、健康、勇敢、单纯、不懒惰、有爱心、有自知之明、有上进心、对社会不满、努力工作生存。Alec在见到Maurice的那刻起,就已经喜欢上了他,但因为自己仆人的身份不太敢接近,他只能在雨中偷偷得看着窗边的M,开心大笑。他在Maurice伤心Clive忘记他生日的时候,对M说“生日快乐,先生”(那个时候M收到的电报应该是心理治疗师的地址),不愿意拿Maurice给的小费,特别积极得提M的行李;追着M的马车狂奔到城里;在M对着空气呼唤的时候,他爬上了Maurice的床。
Maurice不告而别之后,Alec陷入疯狂,他给M写信约船屋见面。Maurice开始犹豫和退缩,他开始后悔和Alec的结合,开始害怕那短暂的快乐是不是一个陷阱,害怕自己被勒索。果不其然,Alec即将离开伦敦,希望能再享有他一次,写了很多封信等了很久没收到任何回复,于是Alec给Maurice写了一封信“I wrote you I am going, it is not fair you never write to me…I come of a respectable family, I don’t think it fair to treat me like a dog”“I know about you and Mr Durham”。(被骗被勒索被伤害也是同性恋者害怕的一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为了能见Maurice一眼,愤怒的Alec使出了这招下三滥的手段。从博物馆出来以后,Alec握住Maurice的手,“Sleep the night with me”。两人的再次见面让Maurice在Alec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爱着一个人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的痛苦,“You love and be loved”,Maurice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是爱自己的,意识到Alec即将离去他更痛苦不已,于是他出口挽留。
Alec和Maurice都是勇敢的,他们的社会身份并不平等,但他们对彼此的爱是平等的,他们可以share everthing。
“And now we shan’t be parted no more, and that’s finished”
关于**的改编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这里不再赘述。在**中,你一边欣赏着人性的美丽和痛苦,一边感受着现实的残酷和无知,思考着爱情的力量。小说里的情节更加悲壮,书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你可以通过阅读更加直观的感受Forster优美的笔风,Foster写了多次“defy the world” “against the world” “defy the world”“two men can defy the world”,这句话可以视为Forster的爱情宣言。
2020年正好是Forster逝世50周年,搜索了一圈没看到关于Forster的活动,仓促写下这篇文章,就当做是缅怀吧。
《Maurice》
此书献给“更幸福快乐的一年”
为了更好的一年
同学们,加油吧!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那么动动小手指关注一下咯!
互动会有免费礼品哦~欢迎同样喜欢读影视原著的书友们一起来交流、投稿!!
意大利特点非常多,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
意大利人的特点如下:
男人比较浪漫,同时又色色的;女人都比较懂得流行风向,穿着打扮入时。
意大利人非常热情,特别是看球的时候;
意大利人懒散,一点不夸张的说一年365天有至少一半时间是假期,下班时间多一分钟也不干,寄信一定要到邮局,因为投邮箱你就有的等了,也许半年也不会给你打开的;
意大利人好迟到:迟到15分钟之内是正常,30分钟是可以接受范围
意大利人说话喜欢用手说,各种各样的手势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习惯和风景
意大利的城市建筑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大城市里一般都有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2,乡村则是简朴风格居多
3,很多新兴城市也会盖很高的楼,比较少,也一般都建在郊区,一般的城市都是有建筑限高的
意大利**风格不太了解
意大利饮食有两样最重要的东西:披萨和意大利面
总体来说意大利餐不如中餐花样丰富和口味的刺激的变化
是一种比较中性的适合外国人饮食习惯的东西,我比较不喜欢
姓名: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全名: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罗·让·尼波穆切诺·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路易斯·毕加索。
Pablo Diego Jose Santiago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Crispin Crispiniano los Remedios Cipriano da Santisima Trinidad Ruiz Blasco y Picasso
生卒: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描述:画家 剧作家 诗人
籍贯:西班牙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编辑本段]生平大事记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4年 首度展出作品;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毕加索《人生》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粉红色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拿烟斗的男孩》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2年 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主义;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作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系列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周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了,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毕加索一生创作作品无数,是目前地球上画画数量最多的艺术家(画动画的当然除外),其最主要代表作有两张:
《亚威农少女》(代表了其创立的立体派风格)
《拿烟斗的男孩》(目前全世界所有画中,拍卖价最高的一幅作品,代表了毕加索的作品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毕加索的生活与艺术都离不开女人。代表作与女人题材相关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红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鸡》等。 最著名的是《阿维农的少女》,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还有1937年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作《格尔尼卡》一画,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1944年他加入法国***。 1949年为世界和平大会作宣传画《和平鸽》。
另附毕加索各时期的代表作: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阿维尼翁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视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绘画。毕加索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人类对神的一种亵渎行为。同时它废除远近法式的空间表现,舍弃画面的深奥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体转化为平面性。这幅画,既受到塞尚的影响,又明显的反映了黑人雕刻艺术的成就。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这幅画对艺术界的冲击相当大,展出时,蒙马特的艺术家们都以为他发疯了。马蒂斯说那是一种“煽动”,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自杀”。有人感到困惑不解,有人怒不可遏。布拉克这位受到塞尚影响的画家也甚为惊讶,然而他知道另一种艺术的形式已经诞生了。 这种新创造的造型原理,成为立体派及以后的现代绘画所追求的对象。《阿维尼翁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 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
童年时期 (1881—1900年 年轻时的毕加索
)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4年 首度展出作品;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蓝色时期 (1900—1903年 人生的低潮)
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20张)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玫瑰时期 (1904—1906年 粉红色时期,遇见自己的爱情)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立体主义时期 (1907—1916年 )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2年 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 《拿烟斗的男孩》
体主义; 古典时期 (1917—1924年)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5—1932年 )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毕加索作品
;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作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系列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蜕变时期 (1932—1945年)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读书》(La Lecture),展示了毕加索(Pablo Pieasso)的金发情人瓦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胸口半露地搭着披肩、膝上搁着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头倚着红色椅背打瞌睡的模样。该画在2011年2月8日于英国伦敦再次成交,以九百万英镑为底价,六分钟内有至少7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投标,最后由俄罗斯客户通过电话买下,成交价为两千五百二十万英镑。 1932年——《读书》
[1]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石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38年 创作《女孩与小船》(《girl with a boat》)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田园时期 (
毕加索的黑白作品(2张)1946—1973年)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毕加索作品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周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