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 《我心中的鲁迅》600字 急用呵

初二作文 《我心中的鲁迅》600字 急用呵,第1张

我心中的鲁迅

喜欢鲁迅,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杂文、小说、学术著作,他之所以能在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主要在于他的“骨头很硬”,即他的性格和人生观。

有人说,鲁迅的灵魂是中国20世纪最痛苦的灵魂。这句话实在是一针见血,突出了鲁迅的形象,也很好地阐释了鲁迅的地位。因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流着“会稽为报仇雪耻之邦,非藏垢纳污之地”绍兴人的血,因为有着数千年来遗传下来的剑的精神,鲁迅用手中的笔担起了拯救中华民族的责任和义务。然而,他在拯救的过程中因为骨头太硬,过于愤世嫉俗、批判过于尖锐,“他不但 在五四时期反对传统思想,而且在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许多新文化人士与权力者妥协,甚至支持权力者的时候,他仍旧坚持维护自由思想的原则,与旧势力进行搏斗,”于是,鲁迅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压制、排斥。他的拯救理念不被接受,在救国这条路上孤独地行进。这是他灵魂痛苦之一。 痛苦之二,是因为他对中国的社会状况看得太透彻了。因为了解,所以痛苦。其实,那些在承受痛苦的人往往不是最痛苦的人,而那些看着别人痛苦,并知道他们为什么痛苦但又无法彻底帮那些正承受 痛苦的人获得解救的人,他们才是最痛苦的。鲁迅在不断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各种现象看得太清楚了,他知道,但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的性格让我联想到了天蝎座,具有责任感,具备理解力和忍耐力,好恶分明,不论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设法去克服,自尊心很强,拥有激烈的热情和一颗执着的心。对朋友肝胆相照,对敌人也绝不手软,敢爱敢恨、敢做敢为。我也是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所以我能理解鲁迅在某方面的怪异和偏激,我欣赏这种性格,喜欢具有这种性格的鲁迅。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缺少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了,或者说,一直以来这种性格的人就没多过。自我意识的普遍丧失,社会责任感的下降,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经历和磨练中把我们自己的个性给磨平了,缺失了自我,只会人云亦云,跟着主流跑,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一个连自己都会迷失的人,怎么可能会树立起正确的社会意识呢!除非和自己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否则,社会责任就是空气,对他而言根本就不存在。

鲁迅说文人的使命就在于批判,在于发现新问题,而不是歌颂现实,所以文艺不满现实是正常的。的确,好的东西我们应该赞扬、肯定,但一直执迷于歌功颂德,社会怎么会前进?什么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纠正中不断进步、不断向理想靠拢。现在的新闻报道,虽然对现实事件的反映已经比较及时、公开了,但有时对反映社会黑暗面的事件却采用回避或窜改的手段,加以隐瞒和控制。我觉得现在的新闻记者缺少的就是鲁迅的批判精神,对于自己的坚持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容易被外力所影响和改变。明明是对的,但因为上面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局限在别人的管辖范围内,不敢突破,没勇气突破。

鲁迅的精神,对这种现象具有很大的冲击性。鲁迅的精神之所以具有长久存在的可能性,是因为他对每一个时期的社会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鲁迅,一个可以影响我、值得我记住的“英雄”。

我心中的鲁迅

对我来说,有两个鲁迅。

一个是供在“神龛”里的鲁迅,他去世不到两周年,“谥号”就有了许多,多得我必须细细打点才能说全。“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国的一等圣人”“新中国的圣人”“革命队伍中最革命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在我还是蒙童的时候,我只能听到师长千篇一律地告白:鲁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鲁迅对民众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倡导“壕堑战”,主张“韧的战斗”。这个鲁迅离我很远,很远,好像除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外,就是先生那“倔强地竖立起来”的头发,别的什么印象也没留下。

另一个是活在他自己著作里的鲁迅。他写下了很多深刻的话,也说了些过激的话。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而且一辈子也没有承认谁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到他却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户儿”;父亲久病,作为长子的他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受尽白眼;他曾因溜进百草园翻何首乌,捉斑蝥,被先生责罚;他留过学,学过医,成绩平平,弃医从文;他思想活跃,先是进化论,继之超人哲学,后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快速发展的痕迹。但他始终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精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几代中国人。他“呐喊”过,想凭一己之力,唤醒沉睡的同胞,捣毁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他也“彷徨”过,孤独地在故纸堆里抄写古碑;他更妥协过,接受了母亲“赠送”给他的“礼物”;他绝对疲惫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总之,他同普通人一样,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对,他自己也曾说“矫枉必须过正”;他深情祝福中国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

两个鲁迅,我痛惜前一个,喜欢后一个。前者虽然妙相庄严,但渐失生气。这个鲁迅只需人顶礼膜拜,让人盲目崇拜,却难以给人一点新鲜的思想,自己也成为生前痛恨的被高高供奉的土偶;后者虽然不是那么神圣庄严,但那思想却是鲜活的,可以接受,可以批评,可以补充,可以修正,也因此可以愈益完备、愈益发展。

一切思想家——即使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一旦被当作“神”,供于“神龛”之上,他的思想就不能与时俱进,从而僵化,继而终结生命。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要想扼杀一种思想,最简单、最方便、最冠冕的办法,就是把它供起来。如果我们真的尊敬一位伟人,那就请把他当作一位智者而不要把他吹捧成“神”吧。我们吸收他的智慧,而不要匍匐着求他替我们解决他生前未曾遇到的问题。

前面的路,要自己来走,这就是我心中的“鲁迅”。

我心中的鲁迅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我心中的鲁迅

  在我开始识字的时候,我所知道姓鲁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梁山好汉鲁智深,再一个是班门弄斧中说的那个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鲁班,我还模模糊糊的记得有个叫鲁迅的,我只知道他的文章很难懂上了六年级学了“鲁迅单元”才觉得他充满了正义感从此我开始读鲁迅的文章,鲁迅便在我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它比鲁智深还英勇,比鲁班还聪明,是一个把杂文视为匕首和刀枪,勇于跟反动派作斗争的伟人

  在众多的作家群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与其他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写些短小的结构杂文,小说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异彩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位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他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读鲁迅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了解鲁迅的为人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卑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报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爱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反动御用的文人们捉襟见肘,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消失了,又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让我们发扬鲁迅精神,把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人人内心中包含着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吧!

  我心中的鲁迅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位成功的思想家,更是一位爱国的革命家一提到他,我们心中无不生起一股敬佩之情,而且从我们刚学过的课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可以看得出鲁迅拥有着美好而崇高的品质

  我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文笔很流畅的人,他一生以笔为武器,与敌人战斗一生,因此,还被誉为“民族魂”毛主席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非常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写作,给青少年回信,默默关心着青年,并且用许多名言警句来教育我们,因此,我对鲁迅先生不仅仅是尊敬,还对他怀有感激之情

  我心目中的鲁迅还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这是鲁迅最关心的侄女周晔发自内心赞美伯父鲁迅的深切话语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教导周晔看书,并没有批评打骂,而是和蔼可亲,幽默委婉,既维护了她的自尊,又很好地教育她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关心他人,做事讲究方法,难怪有那么多人都尊敬和爱戴他呢!

  鲁迅受人尊敬,他不但朴实,而且很有精神,别人给的评价他根本不在乎,只是一直操心着祖国、人民多么顽强的老战士啊!

  千言万语都不足以描述鲁迅先生的可敬在这位宽厚、慈祥、知识渊博的伟人逝世之后,许多受到过他帮助的人都来怀念他,或者以散文、诗歌等形式来纪念他是啊,他那对民众无私奉献,甘作牛马的精神,我们都会铭记他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我心中的鲁迅

  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每每读完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面部特写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终于画出了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在众多的作家群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与其他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以写小说、短小杂文见长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异彩来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屠格涅夫那清新优美的诗一般的笔调,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他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做剑,寸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我心中的鲁迅

  对我来说,有两个鲁迅

  一个是供在“神龛”里的鲁迅,他去世不到两周年,“谥号”就有了许多,多得我必须细细打点才能说全“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国的一等圣人”“新中国的圣人”“革命队伍中最革命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在我还是蒙童的时候,我只能听到师长千篇一律地告白:鲁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鲁迅对民众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倡导“壕堑战”,主张“韧的战斗”这个鲁迅离我很远,很远,好像除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外,就是先生那“倔强地竖立起来”的头发,别的什么印象也没留下

  另一个是活在他自己著作里的鲁迅他写下了很多深刻的话,也说了些过激的话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而且一辈子也没有承认谁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到他却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户儿”;父亲久病,作为长子的他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受尽白眼;他曾因溜进百草园翻何首乌,捉斑蝥,被先生责罚;他留过学,学过医,成绩平平,弃医从文;他思想活跃,先是进化论,继之超人哲学,后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快速发展的痕迹但他始终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精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几代中国人他“呐喊”过,想凭一己之力,唤醒沉睡的同胞,捣毁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他也“彷徨”过,孤独地在故纸堆里抄写古碑;他更妥协过,接受了母亲“赠送”给他的“礼物”;他绝对疲惫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总之,他同普通人一样,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对,他自己也曾说“矫枉必须过正”;他深情祝福中国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

  两个鲁迅,我痛惜前一个,喜欢后一个前者虽然妙相庄严,但渐失生气这个鲁迅只需人顶礼膜拜,让人盲目崇拜,却难以给人一点新鲜的思想,自己也成为生前痛恨的被高高供奉的土偶;后者虽然不是那么神圣庄严,但那思想却是鲜活的,可以接受,可以批评,可以补充,可以修正,也因此可以愈益完备、愈益发展

  一切思想家——即使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一旦被当作“神”,供于“神龛”之上,他的思想就不能与时俱进,从而僵化,继而终结生命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要想扼杀一种思想,最简单、最方便、最冠冕的办法,就是把它供起来如果我们真的尊敬一位伟人,那就请把他当作一位智者而不要把他吹捧成“神”吧我们吸收他的智慧,而不要匍匐着求他替我们解决他生前未曾遇到的问题

  前面的路,要自己来走,这就是我心中的“鲁迅”

对我影响最大且最崇敬的人,鲁迅如果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人之一。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作为现代中国人我深深的引以为自豪。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

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母亲,面对外辱“没有丝毫奴颜媚骨”(毛泽东语),倾其一生的精力为民族的觉悟和精神的改造奋斗打拼;或“郁郁独行”如“过客”(《野草/过客》),或“荷戟彷徨”如“斗士”(《彷徨/卷首诗》);先生执着自己的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依稀微茫的血色中而奋然前行(《纪念刘和珍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掷地做金石声的自白,即使是在今天,又有哪一个具备起码良知的国人不为之动容?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非常坚强勇敢的人。

他像马克思一样的把普罗米修斯当着自己的道德偶像,宁愿冒着巨大的个人危难,而“盗天火给人间”;先生在“风雨如磐”的“故园”,像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并不在乎腹背的受敌;面对着无边的黑暗,和做着各种鬼脸的妖魔,他的回答就是用他的一支“金不换”,一再地“举起了投枪”还有“匕首”(《野草》)。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高尚的人。先生反抗着,并且肩负着广博的社会和人生的责任--他“肩着黑暗的闸门”,放青年人到光明的地方去(《坟》);心胸装着对每一位“弱者和幼小者”的博爱,包括对家人,对“黄包车夫”,和对每一个到书店里购买他的书的读者--他写到:每一块带着读者“体温的铜板”,都像“烙铁一样灸烫着”自己的心(《且介亭杂文》)。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先生没有很高且完全的学历,也不是学文史哲的科班出身,但是他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思想泰斗;靠的就是勤奋和努力--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来读与写罢了。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严格要求的人。先生没有私敌,对自己的敌手严厉,至死奉行“一个也不宽恕”的政策;但对自己也非常严格。他说“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他敢于在文章中说出自己皮袍裹着的“小”字,虚心向“引车卖浆者流”认输,敢于忏悔并“幡然自新”(《一件小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先生一生恪守的座右铭。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真实不假的人。

先生敢怒、敢爱、敢恨、敢骂、敢笑。不做欺心之事:不弃对前妻朱安的道义责任,更爱红颜知己许广平;呵护小弟周建人有加,而对不肖的二弟周作人强忍决裂之痛;既敢于理性的分析和呼吁社会对于妇女解放的关注(贯穿于于早期的大量文字),又大胆地感性地指出个别女人的邪恶(见于晚期的杂文《阿金》),修正自己对于女性的偏颇的看法;既痛斥作威作福的“洋大人”和“假洋鬼子”、“西崽”,也真挚地感念跨洋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恩情。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善于创新和继承的人。

杂文文体在他手中再生;小说史经他亲手开创;故事新编由他立体;短篇小说从斯得以成熟;散文诗体为他所立法;鲁迅的书法也是一绝。“旷世文章属阿Q”(郭沫若语)。实践已经证明:先生是我们伟大民族新文化的创造者和旧文化的继承者。他的十六卷集的创作,和十卷集的翻译,以及他的浩瀚的手稿挡案,是我们民族二十世纪文化和思想的百科全书,也是我们后人永远探索的不尽的宝藏。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鲁迅的道德文章是我们民族的精魂,后世师法的高标。

走近鲁迅

鲁迅是中学语文课本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作家,但孩子们非但没有走近鲁迅,反而产生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情绪。这是我在讲授鲁迅的作品时感到最为棘手的地方。我尝试着去了解这种情绪的由来,于是发现在孩子们的眼里,鲁迅只是一个被概念裹挟的符号,“文学家、思想家、革命者”之类的界定让孩子们觉得高不可攀;分析作品时偏重于强调政治意义,又让孩子们觉得兴味索然。

我们为什么会在努力走近鲁迅的过程中反而远离了鲁迅呢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因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寻根究底的话.最后触及到的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弊病。那就是我们仅仅将语文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用来灌输政治思想和修炼文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旦我们开始用急功近利的眼光打量语文的时候,我们也就失落了其中的精髓。

而我们的评价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也开始用急功近利的眼光打量语文.振振有辞地嘲弄鲁迅。因为就鲁迅来看,无论是他的摇旗呐喊.还是略显晦涩的现代白话,在今天都已失去了工具的效用。于是.面对鲁迅的作品,孩子们顺理成章的疑问便是——“学习鲁迅有什么用”要知道,如此劝和的反问,其逻辑是由我们给定的。

我尝试着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这个疑问。在我教的三个班级中,我鼓励他们看鲁迅作品的选本,将他们以寝室为单位划分为一个个读书小组,以便随时展开讨论。我规定他们每个月都要写出读书报告,并抽取一节课的时间予以交流。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将既定的概念放置一边,面对鲁迅的文字,直接描述自己的感受。我深知转变观念的不易,但我坚信多读总比不读好。第一个月过去了,从递交上来的读书报告中,我欣喜地看到走近鲁迅的可能:刘阳从(呐喊)开始,思考作家的责任;王逾由(灯下漫笔)反省我们的奴性;戴佳妮的文章中的意象竞有了几分鲁迅的味道;贺伽贝、马越、张雯君和万迪菲努力从<过客)中把握中期的鲁迅……

当然,面对鲁迅,更多的还是疑问。有所感悟也好,充满疑问也好,最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和鲁迅一起开始了思考、探索。这才是阅读鲁迅的意义所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如果说这种思索是内在的话.那么,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却是外在的。到我讲授<药)一文时,我发现他们的态度改变了,由“漫不经心”变成了“聚精会神”。当我给他们讲述我心目中的鲁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而以前,我从这些眼睛里读出的是一股令人伤心的抵触情绪。读书活动顺利地展开了,但是,要在短暂的40分钟内与学生们交换“我之鲁迅观”,显然是仓促的。这时,校领导建议我开设“鲁迅研究”课题,我欣然受命,居然尝到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滋味。

是否还在做“奴隶”

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总有许多让我不明白的地方,但《灯下漫笔》一文中有几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说到修史的题目的时候,更直截了当地将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文末呼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广为什么独记住这些也许从中隐约感觉到了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话给我很大震撼,确切地说是恐惧。我们总是拿鲁迅的作品来分析,作为我们批判过去时代人性的堕落、麻木,批判旧社会黑暗本质的证据、武器;用它来作语文课上的政治教材。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自认为推翻了那个时代,继承了鲁迅的志愿了吗当然,否则我们怎能一本正经地“学”鲁迅,大模大样地“供“鲁迅!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不是那些“食人者”,更不是“奴隶”吗当然.毛主席不是宣布我们翻身做主人了吗!但是仍会震颤,因为读了这些话,我感觉那个奴隶时代还没结束,感觉辜负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期望。没错,剥削少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都推翻了,我们没有理由再做奴隶。但奴性变了吗当面对现今下岗的抉择时,多数人不去苦思如何去自立,而是为政府有待业救济,有再就业帮助而庆幸。有人自立成功了,媒体大肆报道。为什么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们少有创业的想法,只是希望体制的改革,不要革到自己头上或革得轻些。只希望枷锁不要拴得太紧,而不求挣脱,这不是奴性或许,现在的我看成人的社会太早了。但我觉得即使作为学生,我们中有很多人过早地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有人显得 很老成,有的太现实。几乎都学会在人前留一手,少说话少惹祸。谈到学习,多数是机械的,确切地说,学习并不是我们的追求,倒更像是工作。学科的重要性只在于它是否紧迫需要,是否被老师看重。我们缺少学习的渴望,没有学习的活力。我的一位叔伯曾告诉我,他那时学习是如何如何的“饿”。可现在学生中“饿”的人太少了。面对他时,我也只能回忆自己是如何机械地“吃”了几年的。面对如今的教育改革,我们一方面觉得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感到能否创新对于我们学生都无所谓。我们还是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干。对争什么我们已没多大兴趣,宁愿当学习的“奴隶”。这样的我们,难道不是还在做奴隶?

鲁迅先生最喜爱年轻人,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可我虽是一个青年,却常感到自己身上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暮气。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之后,除了惭愧,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呢

鲁迅去世虽已70个年头了,但我总时时感觉到他真实的存在,那苍白的面色,瘦小的身躯,吸烟的姿势;他的谈吐,连同着他的呼吸。不过,每每想起鲁迅只活了56岁,就总不免引起我的一腔悲愤来;却又想,这于鲁迅也许更合适;他也确实需要休息了!他真像一头牛,做的活实在已经够多;他简直是挣扎了一辈子,真正战斗了一辈子,而且常常是“横站”着,他就像《过客》里的“过客”;“约三四十岁,状况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听从着历史召唤的声音,永是义无反顾地前行。荆棘划破他的皮肉,暗箭又伤害他的心灵;但他也只是歇一歇脚,喝口水,便裹好自己的伤口,像野兽那样躺在僻静的森林舐净伤口附近的血迹,打量了一下周围,就又挺起胸膛,向前迈进了脚步:“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就这样,“向西走”,一直走到他生命的终点。他于1983年春写的一首诗(《题<呐喊>》)实在对他自己毕生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这首诗,不仅概括了鲁迅毕生的艰难和战斗,也总括了他全部理论和创作的精神。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说:“在我看来,鲁迅的气质毋宁说是位诗人。”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诗人鲁迅”,——正是我对鲁迅的第一印象。荣格有言,“无可否认,诗人的精神气质渗透了他的全部作品。”鲁迅的诗作和散文诗集《野草》自不必说,他的叙事散文和小说也无不蓬勃着诗情,《呐喊》集里的《故乡》、《社戏》,《彷徨》集里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都是可以当作诗来读的;即使在他的杂文和诗论——《摩罗诗力说》里,也有一种诗意在洋溢着。请回味一下散文诗《雪》里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写吧;请再读读《故乡》的结尾:那一轮金黄的圆月和海边碧绿的沙地的场景;想像一下“在酒楼上”眺望楼下废园时的所见:那斗雪开着满树繁花的几株老梅,那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的一株山茶;《伤逝》里那如泣如诉、委婉缠绵和像音乐一般的语言……。没有诗人的眼睛,没有诗人的心灵,没有诗人的气质,没有诗人的笔致,是绝对写不出的。因此,在我的印象里,诗人鲁迅有二枚影像常在我的联翩浮现中涌现:在令人微醺的静夜里,鲁迅漫不经心地凭窗而眺,只见外面的乱山中有许多白点,那是丛冢;一粒深黄的火,那是南普院寺的玻璃灯;前面海天微泛,黑絮一般的夜色似乎都要扑进鲁迅的心坎里。鲁迅沉静下去了。他想写,却又写不出来。只有往事披着淡淡哀愁的面纱,同时也夹杂些愉快,尽在鲁迅的脑海里盘旋。于是他从记忆中“抄”出了五篇诗意盎然的散文——这是1926年9、10月间,鲁迅在厦门大学时给我留下的一帧影像。第二帧影像便是1931年1、2月间,鲁迅“挈妇将雏”避难在旅馆花园庄,当他得知左联五烈士被难的消息后,他在悲愤中谱写出一支“郁怒情深”的哀歌时的情景:月华似水,夜色深沉。鲁迅独自站在客栈的院子中,身披黑影,手持烟卷,一支哀歌逐渐清晰地在诗人的耳畔响起。这是一曲深情的哀歌,缠绵悱恻;又像暴风雨前的天宇,蕴集着电闪雷鸣;还似辽阔深邃的洋海,有时波光潋滟,清丽柔和,有时则怒潮奔涌,狂澜千里……。——这就是我最初印象中的鲁迅:诗人鲁迅!他敏感、丰富、热情、真诚,而且永葆着诗人必具的一颗赤子之心!

所以,鲁迅又是一个真人。鲁迅曾这样评论韦素园:“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说的是韦素园,其实,何尝不是鲁迅的夫子自道?鲁迅虽和许广平说过,他觉得他自己有点骄傲与玩世不恭的毛病,但任何一个熟悉鲁迅的人都知道,他这话是不确的,实在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恰恰相反,简直是事无巨细,哪怕是校对书稿或给人寄本书什么的,他也都是事必躬亲,而且是尽善尽美,认真到了使人十分尊敬、并且使人十分担心的程度,我常想,“认真”,同样是鲁迅的致命伤,如果他肯马虎一点,也不至于就只活到56岁。不认真,他就不会在同周作人反目后,心情郁闷,气得肺病复发;不认真,他就不会在同章士钊那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中,又气得肺病复发,竟连绵数月;不认真,他也不会在向内山完造解释《自嘲》时,竟伤心得流下了眼泪;不认真,他更不会在逝世前数月给曹靖华的一封信中还说:“我真想做一篇文章,至少五六万字,把历来所受的闷气,都说出来,这其实也是留给将来一点遗产。”我坚信,“玩世不恭”同鲁迅是绝对无缘的,因为他是一个真人,他十分认真:作文、待人、办事,莫不如此。我说鲁迅是个真人,不仅因为他认真,还因为他求真、求实。他反对假,所以他反对瞒和骗,反对瞒和骗的文艺,他痛恨虚伪,力批“中庸”,嘲讽亦狗亦猫的叭儿狗,鞭挞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伪君子。他不愿陶醉于几千年古国的文明了,对中国人的“十景病”,也总是从不留情。他喜欢报忧不报喜,爱作枭鸣,揭露和批判黑暗是他创作的主旋律,和他的生命相始终。因为他求真,所以他作《立论》:“……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鲁迅选择了后者,所以他一生遭打。这就是真人鲁迅,也是他给我留下的第二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据冯雪峰回忆:1933年底,在瑞金中央苏区,他同那时受到王明路线排斥的毛泽东时常谈到鲁迅。有一次,冯告毛:“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据冯雪峰回忆,“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还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毛泽东说得很好;这说明了毛泽东也懂得鲁迅。鲁迅懂得中国,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农民的深刻理解上,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国民性”(主要从农民身上得以体现)的深刻理解上。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充分表达了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对中国的了解之深;而集中表达此种理解的,无疑是《阿Q正传》。鲁迅自己说,他要通过这个中篇“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早在1922年,茅盾就说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阿Q,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主子面前是奴才,在奴才面前是暴君;事实上的失败主义和精神上的常胜将军;固步自封的懒汉和想入非非的英雄;随遇而安的懦夫同时又是墨守成规的顽勇。鲁迅认为,我们应该“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鲁迅老友许寿裳说:鲁迅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事实也是如此。据内山完造回忆:就在作家晚年,有一次鲁迅同他说:“老板,此番我睡了三个月,细细想过了。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的态度。”研究和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极有远见卓识、极富战略意义的文化启蒙思想。鲁迅给我的第三个深刻印象,便是他的这种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伟岸形象。鲁迅不仅是个诗人,是个真人,还是一个伟人。作为一个伟人,他的硬骨头精神给我的印象也是十分突出的。这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这确是伟人鲁迅全部人格力量最光耀的所在,是特具魅力的处所。那幅“横眉冷对”、甚至“连眼珠也不转过来”的形象怎样的使人惊心动魄!那种至死也不肯“宽恕”的精神,该是怎样的彻底、决绝而坚韧!

国外有的学者按照心理学家爱理生的理论,把鲁迅放到他提出的人生心理发展的各阶段来进行考察。考察显示,鲁迅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孤独和痛苦的心理状态之中,至死还是感到寂寞与失望,是一个孤独的伟人。”这正如高尔基致信茨威格论罗曼·罗兰时所说的:“一个人越不同凡俗就越伟大,也越孤独。……在当前这个生活发展悲剧性转折的时期,特别容易感到孤独。”

一个诗人,一个真人,一个伟人:这就是我印象中的鲁迅。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力量,“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从而成了中国本世纪的一位巨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768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