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知识,也是使生活幸福最有用的知识,因为我们现在所生存的空间就是由历史构成的。这一秒所做的事都将成为下一秒的历史,故事与主角虽然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时候历史惊人的相似。这说明,历史存在着规律,而且这样的规律一直保持着,将来必将还会持续。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诚然,生产力不断的发展,社会制度不断的进步,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也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历史的主体是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的,我们所要探究的正是人性。
这是我过去一篇文章所写的一段话。在此用他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研究的主体是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人为本,站在当时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我们必须承认,2000年来能被载如史册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人能够进入一定是有其道理的。时势造英雄,他们的作为一定会受到当时的思想,制度,社会背景的制约。正如我始终无法理解他们在没有电脑的日子里想打魔兽了怎么办,他们也不会理解社会主义是个什么东西。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古人,也不能因为我们能用手枪而看不起他的们的弓箭。我们从古人的立场上去体味他们的无奈与矛盾。以同情目光看待古人,因为我们并不比他们强多少。
2我们,至少非历史学家,在品读历史时,应当努力去挖掘其中规律,除此之外,例如:关羽生日是几号,诸葛亮老婆漂不漂亮,这类高深的问题对我们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黎东方先生说:历史的麻烦就在于他有着不可深究性。的确如此,同一件事情在同一本书上都会有着不同的描述,到底谁对谁错呢?或者两个都错,也有可能两个都对?这些问题根本是讨论不出来的。
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多产人才的国家,他们超越了常人所能掌握的胡扯能力,纯粹以他们的个人喜好把这些原本无解的问题说的头头是道(至少是表面)而且卷帙浩繁令人咋舌。更厉害的是他们还能把这些从来没有的对话添加上表情,比如:周瑜微笑着说,曹操愤怒的咆哮。写到这里,我手有些累了,重览全文发现我实在不够严谨犯了一个错误。前文中我说:纯粹以他们的个人喜好……经过我仔细思考后发现,并不是纯粹以个人喜好,更多的是他们的观点一定与曾经有过的观点不同,否则怎么会有轰动效果呢?
这样的人才,以这样的专长,这样的标准下,在这样浮躁跟风的社会中变成了传说的中的专家。
专家们想:我靠。凭什么这家伙就得被人供着?他难道没犯错?于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各大书店都能买到的正史中利用古汉语词典终于发现了伟人生命的瑕疵。于是他们在用百万个修辞和语言故事组合起来,一部伟大的著作就这样诞生了,他们当然不会是为了名利,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为了以正视听,尽管他们经常参加一些选秀节目。
好吧。让我假设我们的伟人(比如诸葛亮)是有很大错误的,对社会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的不利于少年身心发展的。那么我问你:是他们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大还是某明星(比如陈冠希)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你不是要以正视听么?你不是以天下为己任么?你为什么不去骂他?呵呵,毕竟骂古人好,骂的好呢,名利双收。骂的不好,最多被人反骂。你们当然不会怕别人骂,在我看来能写出那样的文字的人,脸皮的厚度不可小视。
是以,自稿费产生的一刻,教授和专家这些名词就出现了。自学者能上电视给娱乐节目作评委的那刻起,鞭尸就成为专家们的日常娱乐活动,而必将长期延续下去。屹立人们心中一千八百的年的形象以及他所代表的忠,信,智,节,被拖了出来,痛扁一顿。
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隆中对》并非诸葛亮原创,而是抄袭,鲁肃的《榻上策》。为什么呢?因为两者的基本思路就是相同的都是南方对抗北方。怎么抄呢?诸葛亮的哥哥诸葛亮谨在东吴那边当官,是他泄露的。
这中说法很没头脑。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当时的时局决定了只能南方对抗北方,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两方出色的政治家,谁规定了鲁肃说了诸葛亮就不能说?再者,诸葛亮兄弟的人品无论是他们各自的老板,还是历代史官都没有作出任何质疑?我们又是凭什么去怀疑他?何况无论《榻上策》还是《隆中对》都是密谈,换句话说是机密,国家未来实行的战略方针不该属于最高机密么?而这些,仅仅作为长史的诸葛亮谨会知道么?
2隆中对的意义
如今我们或许会认为隆中对也不过耳耳,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那段历史太首席的缘故,而作为一个27岁的青年能提出如此出色的计划,的确算的上是高瞻远瞩。
然而隆中对仅仅只是一份规划,纸上谈兵而已,具体的实施是要依靠局势而定的,他的意义在于给找不到方向的刘备指明了道路。
3局限性
隆中对的实现分为五个步骤:一夺取荆州。二夺取益州。三联合孙权。四等待时机。五两路北伐。
计划是好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计划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局限性。
1他吧曹操孙权置于一个完全静止的地位。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将目光放在了荆州上面,而孙权接替了兄长的文职已有八年,政权造已巩固,鲁肃甘宁等人提出的吞并荆州的策略被孙权欣然接受刘表父子诚然无能,但刘备势单力孤却也是事实,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会给刘备争夺荆州的机会么?显然不会。于是在孙权的帮助下,终于击败了曹操,却于情于理都欠孙权一个人情,因此尽管在赤壁之后刘备能够顺利的拿下荆州,然而对荆州的占有却不能不在名义上称作“借”。这就为将来孙刘翻脸埋下伏笔。
2将自己置于一个完全被动的地位。首先能否与孙权结盟必须得到孙权的点头,只有这样才能结成南方对抗北方的同意战线。另外,第四步要求等待时机直接是被动的。“待天下有变之时”那天下无变又怎样?大概只有等。最终蜀汉却是败在自己的内乱之下。
3从时局上来看,孙刘联盟与夺得荆州是相矛盾的,而这两点却有必须都是存在的。《九州春秋》中记载:(庞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表示认为荆州的地位低于益州。我以为不然。益州是根本,而荆州却是北伐的条件,从战略位置上来看,荆州直逼曹魏心脏宛洛,从这点上来看远胜于处于凉州下放的益州。地形上来看,荆州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平坦,车马易行,便于行军,不似蜀道崎岖。蜀汉后期北伐的失败也正在于路途艰难,粮草难运。
无法否认,这的确就是隆中对的不足之处。
然而,1800年后的我们,尽管早已熟知这段历史,对于这样的局限性,相比也仍然无可奈何,既然如此又何苦去责难古人呢?
留镇守荆州的关于,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镇华夏,吓的曹操有了迁都的念头,在这种种光环下,得意自矜,全然不将东吴放在眼里,终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荆州。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如此顺利的那下了这两个版图如此庞大的州,而孙权却在对豫州的攻势中屡屡失利,心里自然是极不平衡的,将妹妹嫁与刘备意图稳定关系,却似乎刘备与孙夫人感情并不是很好,刘备常恐“生变于肘腋之下”,这不能不使孙权敏感的神经再次绷紧,于是在关于前方大捷的时候向关羽提出了联姻。这本是一件极好的事,一旦达成就稳定了孙权,就算孙权不给荆州攻势上实质性的帮助,只要不在背后放暗枪,对于当时本就大好的形式是极其有利的。隆中对的前三个步骤几乎已经完成。在刘备的支援下,完全可以一鼓作气,将曹操打到黄河以北。那时,再放过头来消灭他原本就看不起的孙全,正是故事的完美结局。然而我门的关圣人似乎不太爱玩政治,权谋。估计他是认为孙家的基因不怎么优秀于是直接拒绝并当着使者的面臭骂孙权。最后孙权大怒之下,协同曹操一举拿下了荆州。
我认为将荆州之失,归结于关于本人的性格问题并不为过。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自大与狂妄使蜀汉的未来没有了希望。事实上,蜀汉一统天下的希望正是在失去荆州之时破灭的。
但,我想,关于毕竟还是伟大的。
他傲视群雄的气魄无人可比。他的确过于骄傲,但谁能说他没有骄傲的理由?江陵被占领后他本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他放弃了逃避,选择去夺回自己的荣耀。临沮受擒他是有机会活下来的,但他放弃了苟且的生,选择了从容的死。并不是胜利者才是英雄,悲壮的死有时岂非比生更加光彩夺目?一个人究竟能不能算作英雄就是要看他,在生处绝地的时候作何选择。能使他们作出这样震撼的决定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么?
上文已经说了,荆州之失与关羽的傲和刘备对荆州支援的忽视是脱不了干系的。关羽在前方大捷,本可以一举打到江北但荆州本部的兵马够吗?显然是不足以支撑他继续抗曹的。那么刘备为什么没有支援?
一样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关羽其实是被诸葛亮害死的。为什么?因为关羽这孩子不太听话,诸葛亮管不住他,为了以后专权的必要,所以害死他。怎么害呢?不给荆州支援。这个观点实在是太强悍了点,原来刘备的天下不姓刘,姓诸葛亮,兵马大权不在刘备手里在诸葛亮手里。如果这样推论的话,阁下是不是又要说,那不是诸葛亮害死的,是刘备害死的?那么又为什么呢?是不是上次打麻将关羽欠钱不还?实在是很滑稽的。这些观点实在反驳了都没什么意思,三更半夜的写完了还睡觉呢。。
这里就有个疑问是必须要解决的了。关于作为刘备集团的最高统帅(如果没有才能刘备也不会把荆州交给他),应该不至于如此无知,两国联姻的大事好歹也要请示下刘备,为什么敢直接拒绝?再者刘备入蜀时为荆州留下的那些须兵士,似乎还不足以支持关羽进军中原,那么在前方大捷的时候为什么既没有见到刘备在凉州的牵制,也没有见到援军的到来,在称汉中王的时候甚至也没有与作为盟友的孙权互通使者。这些在惜墨如金的三国志中是无法找到的。
我的想法是:刘备将汉中交与魏延,稳定了后方。是准备亲自到荆州支援关羽,这样不仅能给关于提供兵力上的支援,自己坐镇后方也能威慑到孙权。但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孙权对江陵的攻占几乎兵不血刃,谁能预料的到呢?只怕连孙权自己也无法想到如此轻易的就拿下了荆州。荆州已失,先前关羽的一切成就在此化为乌有,也正如前问所说,刘备集团统一天下的梦想也就在此破灭。
荆州已失去,关于毁败。刘备急于报仇而举倾国之兵东征孙权,却被陆逊一把火烧成了灰,逃至白帝,刘备集团直接从顶峰跌入深谷,在这里,上演了一部感动1800年中国人如今却又被骂的狗血淋头的白帝托孤。
托孤,并不能算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它是一个常规。君王在临死之前,找几个信的过,有能力的大臣吩咐他们协助自己的儿子完成为完成的大业。那么刘备的托孤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争议呢?就在于刘备说了一句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别人托孤都是对臣下说:你们要好好照顾我儿子,不能有异心。而刘备却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亲。让自己的儿子好好对诸葛亮。这就有点神奇了。对此不少文人,史家给予评论,有赞扬的,如:陈寿:“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自然也有是人提出与此完全相反的议论,比如孙盛所说:“诡辩之辞非托孤之谓。”黎东方先生也在其作品中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胡老教授究竟算不算文人或者史家我觉得尚待考证,此处就不载其高论了。)孙盛等人的观点经过现在的专家学者教授的加工之后变成:刘备不信任诸葛亮,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吓唬他的,目的是为了让诸葛亮在群臣面前发誓。
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呢?前者片面的从情感上入手,过于主观,暂不讨论。后者其实是有道理的,甚至说这个观点更加正统,更加官方。何以见得?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从汉初三帝权分三公垂拱而治到雍正皇帝撤消军机处,完成军,政,监察三权独揽。每个皇帝似乎存在着一个先天的意识,就是把所有权利集中于自己手中。连宗族兄弟都不能碰的神器,刘备会舍得交给外姓?理论上说:不可以。
那么我们就假定刘备,并非诚心让权诸葛亮,那又会上怎么样的呢?刘备怀疑诸葛亮有野心,想打消他这个念头。于是干脆说这么一句:君可自取吓唬下诸葛亮。要吓的他当众发誓,绝对不去想皇帝这个位子,目的就达到了。但是如果诸葛亮一下答应了怎么办?后面埋伏着刀斧手就会冲出来剁了他。就算他发了誓,还怕他以后会有不臣之心,于是就让李严做诸葛亮的副手,来分割他的权利。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
1刘备没有怀疑诸葛亮的理由。在此之前诸葛亮并未做出任何值得刘备怀疑的事情。刘备对诸葛亮也是相当的敬重。顺便反驳下某些人认为庞统更为刘备信任的观点。我承认庞统是个一流的人才,但三国志中也明确的说:“亲待亚于诸葛亮”(《庞统传》)这可以说明些问题了吧。另外就才华而言,我认为根本无法用能力才判断,这又不是玩游戏,没有具体的数值给你,你怎么比较?我认为,他们同都是以臣子的身份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么他们的价值就应当在于对其所服务的势力产生的影响,这样来说位居丞相,独掌大权十一年的诸葛亮自然影响力要高于庞统。这样的观点或许有些片面,但至少公平。
2认为用“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在试探诸葛亮的人,是相当愚蠢的。极不合逻辑。打个比方,你要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儿子,又怕一个人来抢,你会把他叫过来对他说:“哥们,我儿子傻,不会花钱,你帮他点吧。”?如果这话当众说出来,以后的变故岂非名正言顺,所谓的试探,到了后来岂非成为了合法的依据?另外,再向另一边想,如果这是试探,答案应该有两种,一种是马上发誓效忠,一种是立刻说:哎呀!哥们,我也是这么想的。好吧,我们假设诸葛亮的智商并不算太高,那起码也该比诸位还是高点,你会选择第二种么?白痴都不会。如果答案只可能是一种那试探又为了什么?为了让他发誓么?你傻不傻啊。你摸着良心说,现在发个誓是不是比吃白菜还简单。
3许多人都认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后面埋伏了刀斧手,这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我就在想,万一诸葛亮对错口号,说错了话。立刻被砍死之后,刘备接下来该怎么办。那时的刘备随时准备见上帝,有空再考虑一个顾命大臣?就能力而言,那些官员谁能胜过诸葛亮?就算有能力胜过诸葛亮的,他们就比诸葛亮忠臣?你是不是让刀斧手退后,在找一个继续试探?
经过这三点我得出结论,这种说法很愚蠢。
那么托孤的真相就真如第一种说法,认为刘备与诸葛亮哥俩好,位子让他,没关系?我想,也不可能如此的纯粹。黎先生说,历史的麻烦就在于他的不可深究性,史书不可能告诉你这些细节,更不可能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因此我们也只好猜测。下面谈下我的猜测,仅仅猜测而已,不敢保证。而似乎也没人敢保证,正如没人敢说他已经完全了解某段历史一样,正式如此,历史才具有吸引力,他的吸引力就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如果什么都已经确定,或者可以确定,那跟教科书又有什么区别,我想,没人会对教科书感兴趣。
刘备与诸葛亮在演一场戏,通过这场戏来告诉李严以及其他官员:诸葛亮的地位在你们上面,你们得听他的。让诸葛亮的地位凌驾与百官之上。这可能么?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不可能。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希望出现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危机感。
但,放在当时的蜀汉,我认为是可能,甚至很有必要的。
我们需要从蜀汉政权的构成说起,它是由:原从,荆州士人,益州士人三部分组成。原从如:关羽,张飞,孙乾,糜竺,简庸等人已经先后去世,日见凋零。而益州则是刘备以并不光明的手段夺取,益州士人对刘备也有抵触心理。现在看来,战场上只有成败没有善恶,而当时则不然,最好的证明就是刘备一死,益州立刻产生叛乱。东征时诸葛亮没有随从前往,带该就是要留在后方一面叛乱吧。
荆州失去后,益州成为蜀汉唯一的人才产地,为了笼络益州士人,就算不信任,也不能打压,因此把尚书令这种显爵都交给了益州士人(法正,刘巴)。两人死后又将他交给了李严。但却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信任的,更不可能起到所谓分割权利的作用。史载:“统内外军事,留镇成都”这个命令是很奇怪的。你给他任务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把位置也安排好?既然是统领三军,也该呆在首都,为什么要跑到永安?永安当然不要能是军事大本营,显然,李严所受的分封只是个名号,没有实权。
原从凋零,可以忽略。益州士人无法信任,那就只能依赖荆州士人了,恰好,这其中也有这么一个值得信任,可以以来的诸葛亮。因此,猜测当时有必要提高诸葛亮的威望。
我想我的猜测不会有太大逻辑上的问题,但必须有两个前提:1诸葛亮绝对忠诚。2刘备绝对信任。
1忠诚问题
我一直认为,讨论诸葛亮的忠诚问题,相当愚蠢。也是精力旺盛的表现。我想,你们可以发挥你们分割文章的本领,断章取义的功底去怀疑他的军事能力,智商问题,甚至执政能力。但我想不通,你们怎么就能怀疑到他的忠诚问题?!我恳请各位,不要把造反想的跟吃白菜一样简单。诸葛亮是哪的人?山东人。山东是谁的故乡?孔子的故乡。一个从小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张大的人,怎么会轻易想到造反?这是在强奸他的思想。堂堂700余言出师表出现“先帝”二字十三次。这种自觉流露的情感,是能伪装出来的么?而你们,竟能从出师表中看出诸葛亮的不臣之心,我很佩服。我就想请教阁下,阁下行云流水般的写下这700余字鬼话连篇的情书中是否能如此自然的出现十三次“亲爱的”。我想上面的内容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找任何史料来说明,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从出世表中质疑诸葛亮的忠诚,我找的任何史料都是没用的。
2是否信任
我承认,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发展的主体。但我同时也相信,刘备对诸葛亮以及对关羽的情谊是真正存在的。因为我相信,就算是在封建社会,君主也是由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扮演的。他们是人!不是专制的机器!刘备与诸葛亮都是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自有政治家的胸襟与度量。而如今,我们却要把这种胸襟,度量想的如此卑鄙,龌龊,是否是因为自私,贪婪,卑微的心灵让这伟大的胸怀变的的如果阴暗不堪?
诸葛亮自刘备死后,执掌军政权利十一年,十一年中连连北伐,但鲜有成效。因此颇受史家责难,责难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以陈寿为代表的认为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指责其军事才能。其二是认为,不该事必躬亲,也不该那精力浪费在北伐上,更应当注意人才的培养。(当然,胡老教授提出了第三种,即:北伐为了篡位,鄙人愚顿未能领悟)。
对于第一种,陈寿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以成败论英雄。从整个北伐的过程中我们只能得到谁胜谁负,却不能看出谁强谁弱。为什么?诸葛亮以一州之力量,于易守难攻之地采取攻势,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说他没有军事水平?换你来试试?张俨说:“仲达之才减于孔明”连司马懿自己都说:“诸葛亮天下奇才”这两人一个是吴,一个是魏。一个人的才能能得到自己的对手的肯定,我们有资格质疑么?
黎东方先生认为诸葛亮北伐的意图在于,以攻为守,延长蜀汉的寿命。我以为不然。人人都认为北伐是诸葛亮的主观愿望,我却认为是无奈之举动,不得不北伐。
这是因为受到了地理位置的局限,益州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谁都知道他怎么样都不能与中原抗衡。经济上落后对手,长此以往不采取措施,不战自败。中原从来就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集中于此。后出师表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人才与经济的不济,又岂是诸葛亮的个人能力所能解决的?
至于北伐的具体过程没有一个详细的地图供我分析,恐为方家所笑,不敢妄论。
七.关于神化
刘备起家晚,在夹缝中谋求了这样一块生存之地,然而而书函最终还是败了,败在这快土地上,败在他贫瘠的土壤,崎岖难行的山路,匮乏的人才。而对于我们来说,那些已故先人的成败真的如此重要么?正史中所记录的每一个人都是的的确确存在过的。存在即合理。百年的岁月,独独留下这为数不多的姓名使我们耳熟能详,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永远只有一个刘备,一个曹操,也只有一个诸葛亮。然而他们都已经死了,对于一个死人,我们有必要追求的如此彻底么?你引以自得,沾沾自喜的诋毁对他们已经不会有丝毫的影响。而你可知道,全中国又有多少青年崇拜诸葛亮?他们崇拜的不是他的荣华富贵,他的位高权重。而是他的智慧,坚韧,忠诚与节操。你们,这些一把胡子,故作老成,信口雌黄,连晚节都不顾的伪文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崇拜。作为一个学者,你们甚至不再对你们笔下的文字忠诚?那么又谈什么崇拜?崇拜的是一种优良的品格,崇拜者必然会下意识的向这种品格靠拢,这样不好么?而你们竟想用你们的无知与冷漠去毁灭这样的品格。好!那么我问你,如果中国没有了忠诚这个词,你将以什么来替代他的位置。如果中国没有诸葛亮,你又将以什么来替代他的位置?!这是一个有伟大人物而不珍惜的可悲的时代。在你们这些学者,专家眼里,读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都可以成为性教育。以你们如此表达能力,如此精神态度,如此审美观念,如此领悟能力就能来品评历史品评人物?我很怀疑,以你们被金钱名誉所堵塞的躯壳,是否真的能理解什么叫做精神的力量。如果连什么是精神的力量都无法理解,那么,告诉我,什么让你选择了文字?一个民族的精神是由这个民族产生的伟大人物的高尚人格组成的。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什么不怕牺牲。我告诉你,因为他们的国家,没有一个诸葛亮,一个屈原,一个岳飞,来告诉他们,我们该怎样对自己的国家忠诚!而你却试图用的无知来毁灭这些,正如一只小丑。
有人说:诸葛亮的北伐行为是在分裂国家。如果你承认你是在以现代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那么我容忍。但你要是因此置疑诸葛亮的品格,我恨不能拿起手边未喝完的咖啡泼向你,我实在不知道,在你作出这个结论之前有没有用你的大脑思考过。假如以后没有了国家之分,陷入星球战争,你会不会指责那些打败侵略者的志士,问他们同样都是地球人为什么要打,正如现在你质问诸葛亮:同样都是中国人你为什么要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