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兵、送兵、领兵这三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接兵、送兵、领兵这三种方式有什么不同?,第1张

接兵、送兵、领兵这三种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任务、责任和情况不同。

1 接兵:接兵是接新兵入伍到部队,由接兵干部参与。接兵干部在协调能力和当地的配合程度上可能有不同,但通常不参与体检、政审和定兵等环节,主要负责把武装部确定的新兵带回部队。

2 送兵:送兵主要是送复员回乡的老兵,根据情况不同,也可能包括个别特殊退伍老兵。送兵的责任在于把新兵送到需要补充新兵的部队,由当地武装部负责,部队进行再次体检和政审,前期部队不参与任何工作。

3 领兵:领兵是由部队派出的领兵干部负责,主要任务是将武装部确定的新兵带回到部队。领兵干部不参与体检、政审和定兵,只负责带回新兵和档案。

综上所述,接兵、送兵、领兵这三种方式在任务、责任和情况上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目前的征兵工作不再像之前那样,都由接兵干部全权协调当地武装部等,组织完成全部征兵过程,可以说那时候的接兵干部,都具有比较大的决定权,甚至想接谁都接谁。然而现在却不一样了,而是由当地武装部先行组织前期的各项工作,基本上将全部过程都包揽了,接兵干部有时仅仅“充当”接兵任务而已。

一、接兵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是宣传要符合实际。接兵干部在走访和与应征青年交谈时,不要只讲参军可以考军

校、转士官、学技术等,还应介绍部队的生活环境、训练强度等实际情况。

2、是做好保密工作。与地方人员交谈时,尤其谈到部队情况时,不要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以致泄露了军事秘密。

3、是维护军人形象。接兵期间,应保持军容严整、体现军人作风,与地方人员交往讲文明、有礼貌;廉洁接兵,不以此接受吃请、谋取财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公民,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服兵役。

目前兵员的交接一般是由当地武装部派专人送到部队,部队再接收,而且要马上进行体检复检和档案复查,不合格人员会被退回。也有少部分部队是派干部来接兵的,一般都是新兵连的干部,属于临时性的单位,新兵训练已结束新兵连就会结算,他们会回到原来的单位。真些干部都是各单位抽调的,所以不固定。

地方接待领兵的过程如下:

1 部队派出接兵干部(军官加一名军医)携带部队的征兵手续到指定的地方武装部联系,在地方武装部选拔的待征青年中挑选,并检查政审体检材料,进行简单的家访。

2 县、市征兵办公室应当根据上级征兵办公室的安排,与部队派出的联络组具体商定新兵报到地点、联系办法和接收等有关事宜。

3 部队应当在新兵报到地点的车站、码头和机场设立接待组,负责新兵接收工作。

4 地方在接待领兵干部时,应热情周到,并妥善安排新兵和送兵人员的食宿。

以上是地方接待领兵的过程,供您参考。

每年的十一月份,部队都要到地方去接兵,许多家长为此费劲心思,准备上下打点,那么接兵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呢? 通常,各大部队以师为单位组成接兵团,每个接兵团基本上是在一个省级地区进行兵员征集。每个团级单位为一个接兵连。由于是临时组建单位,上下级关系并不明显,命令的顺畅程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所以 千万不要以为你为孩子找了所谓接兵团的领导,你的孩子就肯定能走,其实当地的接兵干部根本不吃这一套。 接兵人员一般为部队的副职或者机关的闲散人员,说白了没正经事情的人员才去接兵。一个接兵连的构成通常由一位营级领导和几个副连职以及排长,副班长组成 。这些人回到部队交差后,基本上说话是靠边站的人物,所以指望他们能为孩子前途起点作用是妄想(正好赶上回去调整成正职人员另说) 。 有许多多年提升无望的部队干部成了接兵的专业户,主要的原因一是领导看他在单位不干正事;二是这种人比较圆滑,有出差的机会抢着上;三是这种人一般经验丰富,回来有油水给领导上供,领导也乐得顺水人情。所以碰到这种人一定要多加小心,他们会把自己吹嘘的天花乱坠,实际到最后却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744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