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读书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八百字

作文读书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八百字,第1张

阅读

花的陨落,叶的飘零,风的追寻,还与那随风起舞酝酿着书香的青卷。

——题记

掀开书的扉页,有孟浩然的“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的感慨;也有岑参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阔达衷赞;也还有白居易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缱绻情愫……

阅读是在如诗如画的景致中拾取朝花,寻找属于生命的花絮。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感觉得到在攀登雪峰的过程,如何在刮骨刺人的寒风中如青松般屹立,腊梅般孤傲,雪莲般的孜孜然遗世独立。寒风中的一切一切将我们真真定格在不屈坚韧的局域上,让我们感觉到活着的意义,明白到人的一生不应虚度年华,碌碌无为。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一场镜花水月,美得不真实的邂逅。在阅读的世界里,你可以与李白一起站在蜀山之下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你可以与徐志摩在康桥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河中的水草;你还可以与庄周一起入梦,去探索是自己化作蝴蝶,亦或是蝴蝶化作自己的朦胧往事;你还可以与李清照一同去双溪泛舟湖上,去感受她那重得连艋舟也载不动的愁。

阅读还是这弹指间带给我无穷乐趣的净土。在这弹指间的世界里。我宛如一只彩蝶,翩跹起舞;宛如一只野鹤,在这晴空万里的碧霄里无所羁绊。在这个大千世界,我目空一切,将整个世界的硕影尽揽于我的眼底。

青灯下,这片净土仅容于我。左手执古卷,右手品茗茶。悠醇的茶香将我的思绪牵向那窗外的那轮明月上。月的皎洁,无暇撞击着心灵,迸射出七彩玲珑而又旖旎的火花,汇成一条似桥般宽阔通向阅读世界的彩虹之桥。其实,当你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时心中便已有了路。正所谓云:“心中有路,则路通矣。”

阅读,是人生道路上采撷生活的音符,酝酿出一曲脍炙人口的旋律,唱奏出青春之歌,洒遍每一个角落。阅读,是睿智的,它会一直载你通向彼岸。

1 描写江的诗句

《春江花月夜》总有几句写江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2 关于滕王阁的诗句

1、《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66303733滕王阁诗》

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2、《钟陵故人》

唐代:黄滔

滕王阁下昔相逢,此地今难访所从。唯爱金笼贮鹦鹉,

谁论铁柱锁蛟龙。荆榛翠是钱神染,河岳期须国士钟,

一箸鲈鱼千古美,后人终少继前踪。

译文:

滕王阁下昔日相逢,现在在同样的地方再难探访到昔日的踪迹。只喜欢用金笼子关着鹦鹉把玩,哪还管铁柱锁住蛟龙。灌木成荫像是被绿色染过,国家大事必须优秀的人才尽心尽力。张翰醉心鲈鱼,成为了千古美谈,但后人终究是很少效仿了。

3、《重登滕王阁》

唐代:李涉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译文:

在滕王阁上唱起伊州的歌,二十年前曾经到此处游玩过。是真是假君就不要再问了,好山好水会长久的存在于此。

4、《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宋代:杨万里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免毫霜。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译文:

嫩茶用初沸的泉水冲泡,再用沸水煮,用兔毫盛,细细品尝六一泉中水的滋味,里面依稀还能品尝出黄庭坚茶诗中描写的茶的香味。即使是日铸茶和建溪茶也要退避三舍啊,天边的落霞和荡漾的秋水有如回到家乡。什么时候能够再次登上滕王阁,自己看着风炉自己煮一壶茶品尝。

5、《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宋代:吴潜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译文:

万里西风助我登上滕王阁,楚江波涛惊起,云层翻腾。远远望去好像船从树梢上驶过去,有时水鸟雀沙边飞落。晚上阴雨遮天,与唐时无异。秋天来临、气蓑悲伤,自叹十年官场浮沉,多次落职乡居。唉,算了算了,不去说它了。天地之大,却没有我落脚之地。

3 有关新安江的诗句

夜宿浙江 孙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崔涂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苹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 李德裕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

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送王少府归杭州 韩翃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富春 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富春 吴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送陆判官归杭州 皎然 芳草潜州路,乘轺忆再旋。

余花故林下,残月旧池边。 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

明朝富春渚,应见谢公船。 送文会上人还富阳 皎然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送孙愿 郎士元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

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送奚贾归吴 郎士元 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

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 水清迎过客,霜叶落行舟。

遥想赤亭下,闻猿应夜愁。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权德舆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

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

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

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

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秋日富春江行 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泛富春江 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读史 陆游 人间著脚尽危机,睡觉方知梦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一生不厌钓渔矶。 功名 陆游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来一发轻。

金甲虽如朝邑尉,羊裘终愧富春生。 连娟落月依山尽,寂寞寒潮蘸岸平。

要识放翁新得意,蓼花多处钓舟横。 遣怀 陆游 秋风策策冷吹衣,谢病经年昼掩扉。

绝世本来希独立,刺天不复计群飞。 细思万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谁与归? 葬近要离非素意,富春滩畔有苔矶。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4 有关滕王阁的诗句

滕王阁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豫章郡南楼 唐 张九龄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去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淡淡澄江漫,飞飞度鸟集 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 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 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钝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术 登城楼望西山作 唐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在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滕王阁 唐 杜牧 滕阁中春绮席开, 柘枝蛮鼓殷情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 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 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越控巴知何事, 珠翠沉檀处处催 钟陵饯送 唐 白居易 翠幕红筵高在云, 歌声一曲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 看送忠州白使君 滕王阁秋望 唐 张 乔 创来人世殊,几度绕汀芦 迭浪有时有,闲云无日无 早凉先燕去,返照后帆孤 未得营归计,菱歌满旧湖 重登滕王阁 唐 李涉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 滕王阁 宋 王安石 白浪翻江无已时, 陈蕃徐孺去何之? 愁来径上滕王阁, 覆取文公一片碑 题滕王阁 宋 苏辙 客从筠溪来,奇侧舟一叶 忽观章贡馀,晃荡天水接 霜风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气奔西山浮,声动古今业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鸟会,目送凫雁灭 遥观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余思属洲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买丰碣 毫气相凌荡,俳语终仓卒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和篇亦无陋,抱恨费弹压 但当倒瓶罂,一醉沧江月 登 滕 王 阁 宋 苏轼 坐久淡无虑,悠然片月生 疏星集渔火,繁露湿江城 向夕横燕望,今宵习楚声 因怜竹枝好,翻作豫章行 滕王阁感怀 宋 王安国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魏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迭乱云浮 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 宋 朱熹 滕王阁下水初生, 闻道登临复快晴 帝子岂知陈迹在, 长江肯趁曲池平 山楹雨罢珠帘卷, 檐铎风惊玉配鸣 满眼悲秋今古恨, 人生辛苦竟何成! 赋滕王阁 宋 辛弃疾 高阁临江渚, 访层城,空余旧迹,暗然怀古 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但遣意西山南浦 天宇修眉浮新绿,映悠悠潭影长如故 空有恨,奈何许! 王郎健笔夸翘楚 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帘歌舞 为徙倚,阑干凝伫 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 谁共饮?有诗侣 长寿乐 宋 李清照 南昌生日 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滕王阁 宋 文天祥 五云窗户瞰沧浪, 犹闻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时黄道阔, 江山一片画图长 回风何处搏双雁, 冻雨谁人驾独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 阁前新柳已成行 滕王阁次韵刘允叔 宋 戴复古 消遣客怀寻胜事,酒杯诗卷得同携 当年杰阁栖龙子,今日空梁落燕泥 斜照浴红秋水上,好山横碧画栏西 几人登览皆磨灭,惟有前峰压不底 登滕王阁 宋 吴潜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西山云涨,章江涛作 何处征帆林杪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漂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 向黄昏,断送客魂销,城头角 滕 王 阁 王英 连城高阁起崔嵬,帝子曾经歌舞来 四面帘栊开晴雾,半空箫鼓隐春雷 缑山谩说乘龙去,辽海徒闻化鹤回 惟有三王遗刻在,年年风雨长莓苔 滕 王 阁 宗必经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 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 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 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滕 王 阁 虞集 天寒江阁立苍茫,百尺栏杆迤夕阳 岁久鱼龙非故物,春深蛱蝶是何王? 帆樯星斗通南极,车盖风云拥豫章 灯火夜归湖上雨,隔邻呼酒说干将 题 滕 王 阁 虞集 豫章城上滕王阁,不见鸣銮佩玉声 惟有当时帘外有,夜深依旧照江城 滕王阁 虞集 危楼百尺倚栏杆,满目江山不厌看 空翠远凝江树小,落霞飞送酒杯宽 千年剑气冲牛斗,半夜天香下广寒 我欲乘鸾朝帝阙,五云深处是长安 滕 王 阁 王慎中 前王欢赏地,栋宇已成空 惟有西山色,还将旧日同 夷犹临短槛,感叹对长风 世事匆匆里,江流自向东 滕 王 阁 李东阳 滕王高阁罢崔嵬,谁筑西江第一台! 云雨不收歌舞地,文章空叹古今才 丰城夜气闻龙起,彭蠡秋风送雁来 几欲乘槎问牛斗,不知平地有三台? 滕 王 阁 李梦阳 阳浦通新雾,阴城带古楼 君王罢歌舞,栋雨白云留 草色岁年换,客心江水流 黄昏仍一望,灯火万家州 。

5 关于描写滕王阁的诗句

滕王阁诗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

作者:张乔

昔人登览处,遗阁大江隅。

叠浪有时有,闲云无日无。

早凉先燕去,返照后帆孤。

未得营归计,菱歌满旧湖。

重登滕王阁

作者:李涉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6 关于江南的诗句大全

江南诗词吟咏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

日拟醉华筵。 歌白雪,除是雪地传。

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望江南 宋·戴复古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

四海有知音。 门外路,咫尺是湖阴。

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

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

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

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

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

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

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

颉颃恣西东。 王谢宅,曾入绮堂中。

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

竹叶满金锺。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

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

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

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

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

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

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

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宿新市 宋·杨万里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

便作家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

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鹊桥仙 宋·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且断闲云千里。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

痴儿马矣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到头人事空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 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渡。

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 满江红---禾兴月波楼和友人韵 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

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

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提短剑,腰长铗。

昔壮志,今华发。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

要斩鼠生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

二月朔日夜观灯偶成 清·陈庆之 通街士女涌如潮,历乱灯光照碧霄。箫管酿成春一片,还疑今夕是元宵。

十景塘散步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黄云黄锦似当年。

韶村夜泊 明·谈应祥 芦苇弄秋声,轻舟泊晚汀。客情成。

1 广宋遗民录序 翻译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2],风雨如晦之日乎[3]?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而亦岂列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4],而失身于暮年。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令之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苟有一言一行之有合于吾者,从而追幕之,思为之传其姓氏而笔之书。呜呼,其心良亦苦矣!

吴江朱君明德[5],与仆同郡人,相去不过百余里,而未尝一面。今朱君之年六十有二矣,而仆又过之五龄,一在寒江荒草之滨,一在绝障重关之外[6],而皆患乎无朋。朱君乃采辑旧闻,得程克勤所为《宋遗民录》而广之[7],至四百余人,以书来问序于余,殆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而求之数千里之外者也,其于宋之遗民,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所谓今人不可得,而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者也。

余既尠闻[8],且耄矣[9],不能为之订正,然而窃有疑焉:自生民以来,所尊莫如孔子,而《论语》、《礼记》皆出于孔氏之传,然而互乡之童子,不保其往也[10];伯高之赴,所知而已[11];孟懿子、叶公之徒,问答而已[12];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13]。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然而朱君犹且眷眷于诸人,而并号之为遗民,夫亦以求友之难而托思于此欤?庄生有言:“子不闻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14]。”余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二十余年,而其人益以不似。及问之大江以南,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亦且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而朱君乃为此书,以存人类于天下,若朱君者,将不得为遗民矣乎?因书以答之。吾老矣,将以训后之人,冀人道之犹未绝也。

注释:

[1]“子曰”三句:子,指孔子。语见《论语·学而》。[2]沧海横流:大海之水到处泛滥,喻社会动荡不安。《谷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3]风雨如晦:喻暗无天日的时代。语见《诗经·郑风·风雨》。[4]改行于中道:指中途变节。[5]吴江:今江苏吴江县。朱明德:字不远,少时,治经义之学。明亡后隐居,作《广东遗民录》以见志。[6]绝障重关:指边远险阻地区。时顾炎武居住在陕西省华阴县友人王宏撰山斋。[7]程克勤:即程敏政,字克勤,安徽休宁人。明成化进士。孝宗时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新安文献志》、《宋遗民录》、《篁墩集》及《明文衡》等。《宋遗民录》:十五卷。主要记录南宋遗民王炎午、谢翱等十一人的事迹和遗文,以及后人追挽的诗文。[8]尠闻:寡闻。尠,同“鲜”。[9]耄(mào)年纪很大。《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10]“然而”二句:《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互乡,地名。意谓孔子见互乡童子,只是赞许他当时的上进心,而不去计较他的过去。[11]“伯高之赴”二句:《礼记·檀弓上》:“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赴,即“讣”。句谓孔子只是与伯高相识。[12]“孟懿子”二句: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谥懿。《论语· 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叶公:沈诸梁,字子高,叶县尹。《论语·子路》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13]“食于少施氏”二句:《礼记·杂记下》:“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一节,指“食我以礼”。[14]“庄生有言”八句:庄生,指庄周。引文见《庄子·徐无鬼》。似人:指似乡里人。

本篇选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明代程敏政著有《宋遗民录》一书,朱明德又从而扩充为《广宋遗民录》,并请顾炎武为序。时在清康熙十八年(1679),顾炎武六十七岁。文中借为宋代遗民录作序的机会,巧妙地借题发挥,一面感叹坚持民族气节的知音难得,一面又对遗民中的变节分子作了辛辣的嘲讽。文章写得委婉含蓄,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愤激之情,寄托了作者无穷的感慨。

2 急求 广宋遗民录序 翻译

一、译文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访,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古人学习如有所心得,未曾不寻求相同志气的人,何况在社会物欲横流,风雨如晦的时候啊!在这时候,那些随世道变化而(向新朝)成就功名的人本来不值得称道,然而怎会没有一两位略微知道洁身自爱的士人,但是(他们)又在中途改变了德行,在晚年丧失了气节。

因此士人找到朋友就更难了。有时一处得不到合适的人,那就在几千里之外寻求;在今人中不能得到,就感慨想象依托于千年以上的人。

如果有言行完全适合自己心意的人,就追随仰慕他,考虑替他树碑立传。唉!其用心也是良苦的啊!吴江朱先生明德,跟我同乡,相距不过百余里,但没有见过一面。

如今朱先生年龄六十二岁了,而我又大他五岁,一个人在寒江荒草之滨,一个人在绝障重关之外,都忧虑没有朋友。朱先生于是采辑旧闻,得到程克勤的《宋遗民录》并充实了它,以至到四百多人。

拿书来向我索序,大概就是所谓一处得不到合适的人,那就从几千里之外寻求吧。他对宋时遗民,(如果)有言行或姓氏留在一二本名人文集的人,全部列举并写在书中,大概就是所谓在今人中不能得到,就去感慨想象于千年以上的人吧。

我既缺少学识,又年老体迈,不能替他订正。虽然如此,但是私下存有疑问。

现在少数在一二本名人文集中留下姓名的人,难道没有只是短时相识而不能使节操保全不变的人吗?或者偶然遇见但并不志同道合的人吗?所以那样的人未必都值得记述啊。虽然如此,但朱先生对于这些人尚且恋恋不舍,都称他们作遗民,这也是因为求友很难因而在这上面寄托怀想吗?庄子有话:“你没听说过越国被流放的人吗?离开本土几天,见到他所了解的人就高兴;离开本土十天一个月,见到本国人就高兴;到一周年后,见到像人的人就高兴。”

我曾经游览太行山以东以西地方、黄河以南以北地方二十多年,而那些人越发不像人样了。等问到大江以南,过去人们所称道的某些(有志反清的明代遗民)伟大壮士,却也改变装束和品质,丧失气节,学作没有人性的人了。

而朱先生却写了这样的书,以便在天地间保存人的节操。像朱先生这样的人,将不会成为遗民了吧?(意思是朱君与那些归顺清朝的遗民不同)于是写这篇序来答复朱君。

我老了,希望能教导后辈人,希望敦品行、重节义的为人之道还不至于灭绝啊。二、原文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

而况当沧海横流,风雨如晦之日乎?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而亦岂列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而失身于暮年。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

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令之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苟有一言一行之有合于吾者,从而追幕之,思为之传其姓氏而笔之书。

呜呼,其心良亦苦矣!吴江朱君明德,与仆同郡人,相去不过百余里,而未尝一面。今朱君之年六十有二矣,而仆又过之五龄,一在寒江荒草之滨,一在绝障重关之外,而皆患乎无朋。

朱君乃采辑旧闻,得程克勤所为《宋遗民录》而广之,至四百余人,以书来问序于余,殆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而求之数千里之外者也,其于宋之遗民,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所谓今人不可得,而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者也。余既尠闻,且耄矣,不能为之订正,然而窃有疑焉:自生民以来,所尊莫如孔子,而《论语》、《礼记》皆出于孔氏之传,然而互乡之童子,不保其往也;伯高之赴,所知而已;孟懿子、叶公之徒,问答而已;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

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然而朱君犹且眷眷于诸人,而并号之为遗民,夫亦以求友之难而托思于此欤?庄生有言:“子不闻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

余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二十余年,而其人益以不似。及问之大江以南,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亦且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而朱君乃为此书,以存人类于天下,若朱君者,将不得为遗民矣乎?因书以答之。

吾老矣,将以训后之人,冀人道之犹未绝也。三、出处《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广宋遗民录》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广宋遗民录》序,该篇选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

明代程敏政著有《宋遗民录》一书,朱明德又从而扩充为《广宋遗民录》,并请顾炎武为序。时在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顾炎武六十七岁。

二、作品赏析文中借为宋代遗民录作序的机会,巧妙地借题发挥,一面感叹坚持民族气节的知音难得,一面又对遗民中的变节分子作了辛辣的嘲讽。文章写得委婉含蓄,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愤激之情,寄托了作者无穷的感慨。

三、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 1682)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

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

3 急求 广宋遗民录序 翻译

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访,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古人学习如有所心得,未曾不寻求相同志气的人,何况在社会物欲横流,风雨如晦的时候啊!在这时候,那些随世道变化而(向新朝)成就功名的人本来不值得称道,然而怎会没有一两位略微知道洁身自爱的士人,但是(他们)又在中途改变了德行,在晚年丧失了气节。

因此士人找到朋友就更难了。有时一处得不到合适的人,那就在几千里之外寻求;在今人中不能得到,就感慨想象依托于千年以上的人。

如果有言行完全适合自己心意的人,就追随仰慕他,考虑替他树碑立传。唉!其用心也是良苦的啊! 吴江朱先生明德,跟我同乡,相距不过百余里,但没有见过一面。

如今朱先生年龄六十二岁了,而我又大他五岁,一个人在寒江荒草之滨,一个人在绝障重关之外,都忧虑没有朋友。朱先生于是采辑旧闻,得到程克勤的《宋遗民录》并充实了它,以至到四百多人。

拿书来向我索序,大概就是所谓一处得不到合适的人,那就从几千里之外寻求吧。他对宋时遗民,(如果)有言行或姓氏留在一二本名人文集的人,全部列举并写在书中,大概就是所谓在今人中不能得到,就去感慨想象于千年以上的人吧。

我既缺少学识,又年老体迈,不能替他订正。虽然如此,但是私下存有疑问。

现在少数在一二本名人文集中留下姓名的人,难道没有只是短时相识而不能使节操保全不变的人吗?或者偶然遇见但并不志同道合的人吗?所以那样的人未必都值得记述啊。虽然如此,但朱先生对于这些人尚且恋恋不舍,都称他们作遗民,这也是因为求友很难因而在这上面寄托怀想吗?庄子有话:“你没听说过越国被流放的人吗?离开本土几天,见到他所了解的人就高兴;离开本土十天一个月,见到本国人就高兴;到一周年后,见到像人的人就高兴。”

我曾经游览太行山以东以西地方、黄河以南以北地方二十多年,而那些人越发不像人样了。等问到大江以南,过去人们所称道的某些(有志反清的明代遗民)伟大壮士,却也改变装束和品质,丧失气节,学作没有人性的人了。

而朱先生却写了这样的书,以便在天地间保存人的节操。像朱先生这样的人,将不会成为遗民了吧?(意思是朱君与那些归顺清朝的遗民不同)于是写这篇序来答复朱君。

我老了,希望能教导后辈人,希望敦品行、重节义的为人之道还不至于灭绝啊。

庄子郊游,见**扇新坟,问之答曰,夫亡时遗言,待坟土干时方可改嫁。故扇之,欲其速干耳。

周朝末年,有位名士,叫庄周,宋国人,曾经在周朝做官。他拜道教之祖李耳为师。李耳是个大圣人,生来就满头白发,人称老子。

庄周常常在白天睡觉,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在园林花草中翩翩起舞。一天,庄周把这个梦告诉了老师。老子不愧是个大圣人,知道庄周前生的事,并且告诉了他。原来,庄周前生是开天辟地时的一只白蝴蝶,因为偷采王母娘娘蟠桃园的花蕊,被护花的青鸟啄死,死后托生到人间,就是如今的庄周。

庄周听老师说起自己的前生,如梦方醒,大彻大悟。于是,他开始向老师学习《道德经》,学会了分身隐形和变化的本事。学成之后,庄周放弃官位,拜别老子,开始周游各国。

庄周娶过三个妻子,原配妻子生病去世,第二任妻子因为有过错被他休了,第三任妻子是齐王的侄女田氏。庄周在齐国游学的时候,齐王看重他的人品,就把侄女嫁给了他。田氏比庄周的前两个妻子美丽,花容月貌,风姿绰约。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如鱼得水。楚威王听说庄周的大名,派人带着黄金彩缎,聘请他到楚国做宰相。庄周没有答应,带着妻子回到宋国,隐居在曹州南面的华山中了。

一天,庄周来到华山脚下,看见一座新坟,土还没有干。这座坟旁边,坐着一个穿孝服的小媳妇,正拿把扇子,对着坟上的土扇个不停。

庄周感到奇怪,就走上前问:“夫人,坟里安葬的是什么人啊?为什么拿扇子去扇坟上的土啊?一定有原因吧?”

那个小媳妇并不站起来,还拿扇子一直地扇,边扇边回答:“坟里安葬的是我丈夫,不幸去世了,埋葬在这儿。他生前与我十分恩爱,临死都不能割舍夫妻的情分,于是留下遗言,要等到他坟上的土干了,才让我自由改嫁。坟上是新土,怎么能马上就干呢?所以我才拿扇子扇它。”

真是,听时笑破千人口,说出加添一段羞。

庄周心想:“这妇人好性急!亏她还说丈夫在世时,夫妻恩爱!如果夫妻不恩爱,还要做出什么样的事呢?”就对她说:“夫人,你要让新土马上干燥吗?这非常容易,我愿意帮你扇干它。”

小媳妇一听,立刻站起来,向庄周深深地行个礼说:“多谢您啦!”说完,把扇子递给庄周。庄周施起法术,举着扇子向坟顶扇了儿下,那坟上的土马上干了。

小媳妇顿时眉开眼笑,从头上拔下一支银钗,连同那把扇子送给庄周,作为谢礼。庄周把银钗还给她,只接受了那把扇子。小媳妇也不推辞,拿回银钗,高高兴兴地走了。

庄周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拿着扇子,不停感叹。

不是冤家不聚头,

冤家相聚几时休?

早知死后无情义,

索把生前恩爱勾。

田氏听见庄周一直叹气,就问:“你为什么事叹气呀?这把扇子是从哪里得来的?”

于是,庄周就把遇到小媳妇扇坟的事说了遍。然后举着手里的扇子:“这是小媳妇拿着扇坟的扇子,因为我帮她扇干新土,所以她把这个送给我作谢礼。田氏听后,也十分气愤:“这样薄情的妻子,世间少有!”

庄周笑着说:“不要空口白话,若赶我不幸去世,难道你可以三五年不改嫁?”田氏一本正经地说:“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谁见过好人家的女子喝两家的茶,睡两家的床?如果不幸轮到我守寡,别说三年五载,就是一辈子也不会改嫁!

庄周招摇头:“不好说,不好说!庄子道:

生前个个说恩深,死后人人欲扇坟。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田氏听了大怒,骂道:“有志气的女子,胜过男人。像你这样无情无意的,死了一个老婆,又找一个。休了一个老婆,又娶一个,还以为别人也和你一样。我们女人家,是要从一而终的!

说完,从庄周手里枪过扇子,撕得粉碎。庄周感叹道:“不要生气,但愿你能这样争气啊!

几天后,庄周忽然生病,越来越重。田氏守在他的床头,哭个不停。

庄周对她说:“我病成这样,拖不了多长时间。可惜那天你把扇子撕碎了,要是留到现在,正好可以扇坟!

田氏含泪说:“你不要多心!我知书答礼,一定会从一而终。如果你不相信,我愿意死在你的前面,表明心志!庄周说:“听了你的话,我死也瞑目。说完,就咽气了。

田氏放声大哭,随后又找人准备寿衣棺材,安排后事。山前山后的村民,知道庄周是名士,纷纷赶来吊孝。

庄周死后的第七天,忽然来了一个年轻的书生。这人无比俊俏,身穿紫衣,头带黑帽,带着一个老仆人。他自称是楚国的王孙,当年曾经和庄周有过约定,要拜庄周做老师。所以,今天特地来拜访。

楚王孙见庄周已经去世,连说:“可惜啊!并忙着脱下彩衣,叫老仆人从包裹里取出素色衣服穿上。

然后,他在庄周的灵位前拜了拜说:“弟子和您无缘,不能见面求教,愿意为老师服丧百天:然后又拜了拜,流着泪站起,让老仆人去请田氏出来相见。

田氏刚开始推辞不见,楚王孙又让人来请,只得出来与他相见。她看到楚王孙长相标致,心里竟暗暗喜欢上了他。

楚王孙对她说:“我想借您的房子,暂住百天,一来服了老师的丧,二来想借老师留下的书看一下。”

田氏一听,心里十分高兴,笑着说:“这样的交情,住多久都没关系。”于是,马上准备酒菜,款待楚王孙。饭后,田氏把庄周所写的《南华真经》和老子的《道德经》都拿出来,献给楚王孙,楚王孙连连道谢。

草堂中间摆放着庄周的灵位,楚王孙在左边房里住下。田氏每天用哭灵做借口,来到左边房间和王孙搭话。二人越来越熟,眉目传情,难以自禁。

转眼,楚王孙来这儿有半个月了。田氏悄悄地叫来楚王孙的老仆人,问道:“你主人有没有成亲?”

老仆人回答:“没有成亲。”

田氏又问:“你主人要找什么样的女子才肯成亲?”

老仆人说:“他曾经和我提过,如果遇到像夫人这样美丽的女子,他就心满意足了。”

田氏一听,眉开眼笑:“我求您老人家做媒人去说合,如果王孙不嫌弃,我情愿嫁给他。”

老仆人摇头,很为难:“他也曾经和我说过,虽然爱慕夫人,但是碍着师生名分,怕让人说闲话。”

田氏露出无所谓的样子:“你主人和我丈夫只是口头约定,算不上师生,而且这里偏僻,谁会说闲话啊?您老人家一定要促成这件事!”老仆人答应了她。

第二天,田氏再次叫老仆人进房,问他结果如何。老仆人摇摇头,说:“不成!不成!”

田氏很奇怪,忙问:“为什么不行?难道你没有把昨天那些话和王孙说清楚?”

老仆人回答:“我都说了,可我主人说得也有道理。他说夫人的容貌,当然没话说。没有进行拜师礼,也可以不算师徒。但有三件事不好办啊!所以不能成亲。”

田氏连忙问:“哪三件事?”

老仆人慢慢道出原因:“我主人说:‘草堂里现在摆着一口棺材,我却和夫人拜堂,于心不忍。二来庄先生与夫人是恩爱夫妻,他又是德才兼备的名士,我的学问不如他,害怕夫人瞧不起。三来我的行李还在后边,没到这里,没有钱做聘礼筵席的费用,因为这三件事,所以不能成亲。’”

田氏听后,如释重负:“原来是这三件事呀!都不必担心。棺材没有生根,屋后还有一间破房空着,把它抬进去就行。第二件,我丈夫哪里是德才兼备的名士呢?当初因不能持家,休了妻子。

楚威王只听了他的虚名,就派人带厚礼聘他去做宰相。他有自知之明,知道无法胜任,逃到这儿。上个月,他独自在山下行走,遇到一个寡妇,就调戏她,抢她的扇子。而后又把那扇子带回家来,让我撕碎了。

他临死前几天,我们还吵了一架,又有什么恩爱啊!你主人不同,他年轻好学,前途不可限量!第三件也好解决,我自己做主嫁他,谁还要聘礼呢?这里有私下攒的二十两银子,送给你主人做新衣服。你再去说说,如果王孙愿意,今晚就拜堂成亲。”

老仆人收下她的二十两银子,回去和主人说这件事,楚王孙只好答应成亲。老仆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给田氏。她一听,马上欢天喜地脱下孝服,换了一套彩色的衣服,叫老仆人找来附近的村民,让他们把庄周的灵枢抬到后面破屋里。

这晚,草堂内灯火通明。两人拜堂完毕,手拉手走向洞房。

刚走了儿步,楚王孙忽然倒在地下,双手捂着胸口,喊着心口疼。田氏急忙问:“你这是怎么了?”王孙疼得说不出话,奄奄一息。

老仆人十分焦急,告诉田氏:“这是小主人的老毛病,每一两年发作一次,无药可治,必须用活人脑髓和着热酒让他吞下去,才见效。

以前每次发病的时候,楚王都派人取死囚的脑髓给他服用。如今在山里,哪里有死囚?他没有救了!”

田氏不假思索地问:“不知道死人的脑髓能用吗?”老仆人回答:“太医说,死了不到四十九天的,也可以用。”

田氏一听,舒了口气:“我丈夫才死二十多天,为什么不开棺取他的脑髓呢?”

于是,田氏让老仆人伺候王孙,自己找到砍柴用的斧头,

一手提着斧头,一手提着灯笼,来到后面的破屋里。田氏把灯笼放到棺材盖上,双于举起斧头,向棺材劈去。只一斧头就劈开一块木头,又一斧头下去,棺盖就裂开了。

棺盖一开,那庄周竟然一面叹气,一面从棺材里坐了起来。田氏被吓得两腿发抖,斧头也失手掉到地上。庄周说:“夫人扶我出来吧!田氏没有办法,只好扶他从棺材里出来。

庄周提着灯笼,田氏跟在他后面,一起往前面走。田氏知道房里有人,所以胆战心惊。进房一看,楚王孙主仆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田氏虽然感到奇怪,却也放下心来,对庄周解释道:“从你死后,我一天到晚地想你,刚才听见棺材里有动静,希望你复活,所以拿斧头劈开棺材。谢天谢地,你果然复活啦!

庄周听了,说:“多谢夫人的情意了!只是,你守孝没多久,为什么穿着彩色的衣服?田氏又解释说:“开棺见喜,我换了彩色的衣服,图个吉利。”

庄周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还有一件事我不明白,棺材为什么不放在草堂里,却扔在破屋中,难道这也是图个吉利?田氏被问得说不出话来。庄周又看了一眼满桌的酒菜,也不再说别的,只叫田氏热酒。

庄周放开酒量,一连喝了几大杯。田氏不知好歹,甜言蜜语,想哄庄周上床休息。庄周已经喝得大醉,向田氏要来纸和笔,写了四句诗:

从前了却冤家债,你爱之时我不爱。

若重与你做夫妻,怕你巨斧劈开天灵盖。

又:

夫妻百年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

今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

田氏看了这四句诗,满脸羞愧,哑口无言。

庄周又对她说:“我让你看两个人。”随后用手向门外一指。田氏回头一看,吓了跳,只见楚王孙和老仆人走了进来。转过头来却发现庄周不见了,再回头看时,连楚王孙主仆都不见了。

哪里有什么楚王孙和老仆人呢?这都是庄周分身变化的法术。

田氏精神恍惚,感到没脸见人,解下腰带,悬梁自缢了。庄周见田氏死了,就解下她的尸体,用劈破的棺材盛放了她。自己靠着棺材坐下,随手拿起一个瓦盆,边敲边唱道:

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偏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终兮,有合有离。人生之无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伊生兮拣择去取,伊死兮还返空虚。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斧声起兮我复活,歌声发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

庄生歌罢,又吟诗四句:

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

我若真个死,一场大笑话!

又:

妻死我必埋,我死妻必嫁。

我若先死时,一场大笑话。

田被他人耕,马被他人跨。

妻被他人恋,子被他人打。

从此痛伤心,相看泪不下。

世人说我不悲伤,我笑世人空断肠。

人死若还哭得转,我定千悲泪万行。

然后,他大笑一声,打碎了瓦盆,放了一把火,把房子点着了,和棺材一起化为了灰烬。从这以后,庄周云游四方,终身没有再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272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