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捧起了一套专业丛书——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丛书,一共六本,想着一点一点啃,跟着朱老师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辑《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章节不多,五章,第五章是案例与解析,前面四章的内容讲述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原则和要素、路径和步骤、工具和要求,每一章都需要精读,并且依据书中讲的学着去做,才真正有意义。目前已读到第二章——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素,感觉在一步步接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主体性原则;(四)规范性原则;(五)创造性原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导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告诉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要有教学思想和理论的导向。也就是要有依据。钟启泉教授提出“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没计¬-课时设计,是课程发展与实践中环环相扣的链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单元设计的创造”。
刚刚颁布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我们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习单元,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具体设计,充分考虑就这一个单元而言,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需要达成怎样的目标,我们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需要怎样引领学生达成这些目标。
同时,以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导向。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我们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组织和实施教学。
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这正好切合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遵循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最终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这样学习的兴趣如何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至少包含八个要素。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这三个要素是我们最熟悉的。无论是常态课还是优质课,这三项是教案中必不可少的。以前提到教学目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每课时的目标,语言能力、知识、情感等;而现在说到教学目标,必须先从单元入手,先确定五维的单元教学目标再具体到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应服务于单元目标。每一课时的目标达成了,整个单元的目标也就自然实现了。
教学内容是一节课中要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课本某页,而是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这一单元要几课时完成,每课时要学习哪些内容,包括核心文本和辅助文体。在单元整体设计中要通盘分配,课时之间的教学内容要层层递进,体现知识的复现和递进提升。
教学过程这一要素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直接对话的过程。前面几个要素设计得是否合适,是否达成预期在教学过程中得以验证。无论任务型教学还是阅读教学,教学过程都是小学英语课堂“三段式”教学过程的变式。体现前、中、后三大阶段。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中,我们要依据前面几个要素,合情合理地设计并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这一要素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板书资源的设计。“板书”这一最原始的资源,即使如今的多媒体资源如此丰富也不能丢弃。板书的优势,技术无法代替。这其中最深的奥秘还是“人”。板书是老师写的,学生看板书,看到了老师的书法,看到了老师的思维过程,看到了学习内容。板书是师生间的无声交流。
“学以致用”是所有学习者的座右铭。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这套丛书的引领下,我们要尽快边学边做,开启属于我们自己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之路。
听说 (2009)
导演: 郑芬芬
编剧: 郑芬芬
主演: 彭于晏 / 陈意涵 / 陈妍希 / 罗北安 / 林美秀
类型: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台湾手语 / 台语
上映日期: 2009-08-28
片长: 109分钟
又名: Hear Me
听说的剧情简介 · · · · · ·
阳光男孩黄天阔(彭于晏 饰)的父母经营着一家便当店,某天,他在为听障游泳队送便当时邂逅了清纯美丽的姐妹花——小朋(陈妍希 饰)和秧秧(陈意涵 饰)。姐妹俩的父亲是一名传教士,常年在非洲工作。为了保障姐姐顺利参加听障奥运会,秧秧担负起赚取家用的重任。她每日来去匆匆,辛苦打着几份工。本身即掌握手语的天阔自然而然融入了姐妹俩的生活当中,为了接近心仪的秧秧,他时常在体育馆门口做生意,还费尽心思为秧秧制作爱心便当。相识时间虽短,却让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走越近。然而某次约会中,一个小小的误会阻断了他们的交往,与此同时,小朋也遭遇了一场灾难……
思维定式的觉得高尔夫球是贵族运动,是高消费运动,是不属于我这个diao丝阶级的运动,上高尔夫球的解释如下:
“贵族运动的代名词”赫然在立,也阻止了无数如我这样的diao丝进军高尔夫球界,然而,当你决定开始做了的时候,一切阻碍就都不是阻碍了,一切困难也都有方法克服了,问题是,怎么就决定了去做了呢?
一次和一个潜友(关于潜水是另一个故事,稍后应该还会陆续写潜水成长笔记吧)一起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潜水,邂逅了一些潜水牛人,技能更上了一层楼,感受到了潜水以来在海水中最充分的自由,也是这一次见到了期待已久的鲸鲨,达成了阶段性的愿望。当出潜的船在夕阳中返航时,当我们一脸幸福的分享一天的感受时,她悠悠的说:潜水的快乐仍不及高尔夫球,挥杆打球的那一刻你是全神贯注的,甚至忘了自己。
“忘了自己”,这四个字是有魔力的,就这么种下了向往的种子,开始思考策划,怎样开始这段高尔夫球之旅。
刚好有一个周内假日,约了原来的女领导S、一起吃饭、打桌球、侃大山,主要是感谢她一直以来的照顾,再者看看能不能被领导带着进军高尔夫球界,也算是为自己想法付诸点行动。
吃吃喝喝逛逛玩玩,结束了也没有提到想打高尔夫,总觉得太功利了就不是自己了,想想还是,等着吧,等合适的时机再说。
然后机会就给了会套近乎的人,那个周末正在看叔本华的哲学书籍,云里雾里的似懂非懂,S发来微信,不容质疑的口气:晚上陪我去买个杆逛个街。天赐良机,这我要是都错过,那上天估计会因为我太蠢就不再给机会,于是,适时的表达愿望,抱住S大腿,求带。
当天晚上,在我还认不清各种杆是怎么用的时候,就抱回家了一堆杆,具体有多复杂,看下图体会,重点是,这并不是全套杆,这只是我买了的那部分杆而已。
此时,再不去做,已经全无借口,厚着脸皮继续找S带练习场,于是那个周末就打了两次练习场,完成整个美丽的邂逅,有了下面的体验。
借着周内闲暇时间,看了N多教学视频,学了每个杆的名称和作用,静静地闭上眼睛一回忆,发现貌似主要就是那么一个动作把杆挥来挥去,如下图:
也看了N多篇把一场高尔夫比作一次人生的软文,抑或是把高尔夫球比作和人生一样,是一场同自己的战争和比赛,自己微信签名再次之前刚改成“人生是一场对自己的战争”,这就进军了另一场和自己战争的高尔夫球运动,难道是命运要给我指引么?
然而,真的在练习场开始握杆、挥杆、击球的时候,第一天的结果差点让我怀疑人生,嗯,听听全程被指导的关键字,脑补一下上图的一个动作,是到底有多难:
就这,结果是,跟、本、打、不、到、球!!!
看着前前后后的勇士们,一挥杆一个球,一挥杆上百码,看起来那么轻松的一个动作,我却球都碰不上,能不怀疑人生么?
不过,其实这也告诉我们,接触任何一个新的领域,首先看到的都是别人挥杆打球的漂亮结果,然后误以为聪明如我们,应该可以很快入门,切不可拿自己的无知,挑战别人的专业。
但是,即使存在各种问题,我在第一天,还是某种程度的感觉到了,在你准备要挥杆的过程中,那种从未有过的全神贯注,如果不是亲身体会,我应该想象不到,会是这么美妙。
所以,人生真的不要拒绝去经历新鲜事物,去寻找新的体验,我们有限的认知,是无法勾勒无限的世界的,去经历,去体会,才不负人生。
周六下午,S带着一个部队,开始新一轮练习场之旅。有一杆可以打300码10年+经验的老手,有从公司离职专心混高尔夫界的跨界选手,有稳定性选手,有发挥型选手,本指望从这些人身上,学点精髓,结果发现,大家动作基、本、都、不、太、一、样!!!
再度陷入崩溃,第一次打完看的教学视频也无法派上用场,真是每一次挥杆,都是对人生的一种打击,于是我决定,相信专业的力量,请教练。
一个小时,教练就没让碰球,从握杆讲起,手指用力点,胳膊用力点,10个挥杆中的point,一个一个体会,一遍一遍的做错,一遍一遍的纠正,那时候感觉这个姿势好反常态,每个位置要维持的都是不一样的状态,靠大脑去一一记住并指导行动,好难,只能一遍遍的让肌肉感受。
教练在旁边的时候,有很多次体会到了那种正确的挥杆击中目标的感受(目标是地上一个橡胶的小突起),那种快感不仅来自于击中目标,更多的来自于一种挥杆的流畅和自然,那种忘我,真的是忘我,难以形容。
其实专业的力量,外界的指导,是我们在遇到困境的时候,时刻要想着去寻求的力量,这些力量会缩短我们到达成功的路径,切不可盲目自信或盲目依赖自己,能够求助和依赖外界指导,也是人生很重要的技能。
教练指点过之后,开始自己反复练习击球,此时已经是,大多数的挥杆都可以击中球,但是方向和距离无法控制,不过这也是后话。
在准备和挥杆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忘了击球这个目标,全身心的将那个挥杆的动作做准确做流畅,这些时候往往也是击球效果最棒的时候,一直想着击球导致用力过猛的,往往都会错过目标本身。人生又何尝不是用正确的方法把握正确的度,用力过猛的人生,很多时候会错失忘我的美妙。
近来有些消沉和茫然,决定开始记录人生中各种体验,认真感受,认真记录,也许7年下来,真的就有变化了呢?谁让我是一个太没有目标的人。希望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记录,可以抚慰自己,可以启发别人,哪怕只有一点点,也算为人生,再加一点色彩。
PS:两次打完高尔夫的第二天眼睛都肿的不像话,难道是因为一直低头盯着球,水分都去了眼睛?没有发现其他人有这个问题,百度也没有搜索到相关案例,睡前喝水是有点多,但是还要下一次练习再次验证一下,不要因为这个问题,断送我和高尔夫的缘分。
by Miss Q
一次偶然,我荣幸加入了名师培训的队伍,虽然我不是名师。我这棵狗尾巴草,也算见到了不一样的天地。
在那里,我几乎是年龄最小的。最年长的老师,马上要退休了。在那里,我是最最草根的。最有名气的学员,早已是教授专家了。在那里,我遇到了众多的美好。尤为深刻的是,能得到名师张永军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有时,遇见,真的是一种幸运。
“破冰活动”,我们和张老师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他风趣幽默,又有大家风范,自然成了我们的大家长。其实,当看到张永军这个名字时,我是有点熟悉的。仔细想想,应该是10或11年省里培训时,我们曾一起培训过。在这之前,“张永军”三个字也只是个模模糊糊的名字而已。这次,没成想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也多了深深的钦佩和感激。
为了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共同交流的机会,每个家庭需选一个成员去课前演讲。我们的家庭里都是我的姐姐,而她们又都是名师,只有我是一个草根。最终张老师拍板,让我去。有些惶恐,又有些压力,还有些感恩。虽然自己不怎么惧怕演讲,但真的惧怕在这伙大咖面前演讲。虽然自己这之前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讲课,讲座,但真的没有底气在大师级别的人面前讲话。很怕一张嘴,肤浅就碎成渣,碾成泥。我想说我不行,但努努嘴又没好说出口,怕辜负了这份信任。再说张老师说完就走了,我也没机会再推三阻四。鸭子上架,也许就是我这样的滋味吧。到时候说点啥呢,我纠结。似乎说点啥,都是小巫见大巫。在专家面前,说点啥都觉得多余。脑子里丝丝缕缕地纠缠着,最终决定,还是说说自己吧,说说自己对教学的感悟吧。因为没经验,最终拖了时,占用了教科所所长张惠英老师的讲座,我的肠子悔青了。不仅仅对不起张老师,更对不住大家。因为自己,浪费了所有人的宝贵时间。惶惶然,坐到座位上,心里空落落的。张永军老师满脸微笑地送来了专家张惠英老师的鼓励。张所长夸你讲得好,还问你是谁呢。瞬间,失落愧疚的情绪竟然有了些许的释解,不但没有埋怨我的超时,还充盈了满满的赞扬。似乎一刹那,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方面感恩于张惠英老师的宽容和鼓励,另一方面又感恩于张永军老师那及时的言语的传递,让我那颗忐忑胆怯的心渐渐沉下去,静下去。我想,这样的礼遇,也只能出现在这样善良真诚、胸怀宽广的专家们身上。这也是我从未经历过的,犯了错还得到表扬的待遇。以后,我绝不允许自己出现时间上的差池,我默默地想。被人谅解,竟有如此让人感动的力量。传递关爱,更彰显了提携小辈的善意和期许。
后来,我们又去了当地的一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听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课之后,有一个教研活动——评课。因为在座的都是名师,特级教师啥的,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教师,从没想要张口说话。听他们评课,于我真的是一种享受,倾听也是一种成长嘛。张老师说,小常,一会你去说说吧。不行不行,我说不了,我直接否定了他的建议。台前的老师还在讲,我专注地听。就那么一个瞬间,时间仿佛停滞了——没人上去了。几乎同时,一个浑厚的声音在我的耳畔想起,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下面,有请小常老师说说吧”。我张大了嘴,却说不出话。想反驳,已没有退路。去讲,又没有信心。说心里话,我没做任何准备。于张老师他们而言,不需准备,已了然于心。但于我,实在不敢造次。不得已,我缓缓的抬起腿,向台前移去。一米的路,走起来竟那样艰难。真希望路长点,再长点,让我有时间再想想。似乎一抬脚一落脚,就到了前台。我紧紧抓着话筒,开始了“聊”。听课评课,虽说不陌生,但由于我总是喜欢在别人身上看自己,当时脑子里都是我对自己课的反思,所以,一张口,就直奔主题——需要改进的地。没有说人家课的好和优,也没有谈从人家身上学到什么,如果有下次,我绝不会这样“不客气”。虽然,我主要是谈自己,但也在说人家嘛。又一次惶恐地回到座位,埋怨着自己思维的肤浅,表达的不简。没想到铺面而来的依然是张老师那种温和的真诚的微笑。我说的不好,我跟张老师自责着,脸上是不自然的笑。小常,说的挺好的。望着他,我的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虽然张老师每次推荐,我都有胆怯和自卑,也有很多的尴尬,但每次亮相于我来说都是难得的阅历。而这种阅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由于回学校后,我有一个市级公开课的任务,所以总是见缝插针地请教张老师一些问题。我知道,培训于我只是单纯的培训学习,但于张老师这样的名师而言,课间会有很多的事情,尤其对自己工作室当前的以后的工作的想法和布置,亦或探讨,都是课间去做。即使我也实在不愿打扰,只是苦于困惑而厚着脸皮求教,甚至吃饭时还在询问。后来,他邀请我去他们工作室把这次磨课的经历聊一聊,我爽快地答应了。这是我的荣幸啊。后来很遗憾的是,因为私事没有成行,只是把我做的课件和材料发过去,但那份信任和支持一直留在心底。对张老师来说,认识的大咖人物很多,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亦或说不是人物的人,能多次得到他的提携,心底总有一股暖风在缓缓地吹,直吹得自己信心满满,激情荡漾。
再后来,我们在一起聚餐,一起游玩。餐桌上,旅途中,见得最多的是他亲切的笑脸,听到最多的是他爽朗的笑声。当然,还有诸多他讲的我不太懂的语文,我不太懂的生活,我不太懂的境界。
说实话,我从不迷信名字前面的诸多“衔”,我也见过那些一张嘴就“高大上”的“牛人”,结果并没有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惊喜,我只佩服那些从内心深处弥散馨香的师者。就像莲,那样高洁却不自傲。他们才华横溢,却不颐指气使。他们不仅让自己好,更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好。面对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他们不嫉妒,虚怀若谷,真诚求教。张老师即是。能跟鸿儒交谈,能聆听名师指点,真乃人生一件幸事。
邂逅,见证了一份美好的相遇。邂逅,也成就一段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看到马丁・戴维斯所著的《逻辑的引擎》是在书店里,当我看到前言的第一句话“本书讲述的是现代计算机背后的那些基本概念和发明出这些概念的人”时,“计算机背后的”几个字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二话没说,我就买下了这本书。同时,思绪回到了我刚工作的那一年……
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之初的教学中,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在课堂上,我恨不得能多教学生几招。直到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不经意地问我:“老师,您就知道教我们计算机操作,这计算机操作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呀?”我愣在那儿,无言以对。从那时开始,“计算机背后”这几个字就一直刺激着我。
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书,却发现这本“关于计算机起源的经典巨著”和我这个技术出身的教师的思维大不相同,书中的内容我竟然多半读不懂。我直接翻到书中关于计算机研制的章节,一头扎了进去。从雅卡尔的织布机,巴贝奇的分析机,艾肯、阿塔诺索夫的专用小型计算机,到莫齐利、埃克特成功研制出ENIAC。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存储芯片的发展,正如书中所说,ENIAC是工程上的极品,这台机器实际上是工程师和程序员们的计算机。我这才明白,计算机操作不等于真正的计算机技术,而是隐藏在计算机操作这个表象背后的计算机技术,让15000根真空管共同工作,让指令与数据共存,让存储器随机存取,把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虽然那时我只读懂了书中关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章节,但视野却突然开阔了许多。此后的几年里,我都沉浸在计算机技术类书籍的阅读中,从硬件到软件、从物理设备到程序算法,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窥视到计算机背后的秘密了。
正当我信心满满之际,给我当头一击的没想到还是《逻辑的引擎》。几年后一次无意中的翻阅,我被书中的一个故事所震动。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一群专家定期会面,对ENIAC的继承者EDVAC进行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专家们的言辞开始变得激烈,渐渐分成了两派――“工程师”派和“逻辑学家”派。“工程师”派的领导者就是埃克特,他对自己在ENIAC上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不过,EDVAC最终设计报告的署名者却是“逻辑学家”派的领导者冯・诺依曼。报告毫不在意工程细节,而是提出了以冯・诺依曼结构而闻名的今天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正如书中所说,尽管ENIAC是工程上的极品,但它却是一堆逻辑上的东西。从耗资1000万美元的超级计算机到今天的微小芯片,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冯・诺依曼机”,都是冯・诺依曼基于图灵在20世纪40年代所提出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变种。
原来,在计算机技术背后还有逻辑、数学的支撑。我从书中叙述计算机技术的章节开始延伸阅读,慢慢理解图灵提出的图灵机模型,理解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结构原理,理解计算机技术背后的计算机科学,也从最初只读懂1/4内容,到现在的一半内容。虽然计算机背后的秘密之门又被我推开了些许,但这次我反而没那么激动、兴奋了,因为我始终惦记着书中还没读懂的另一半。
当我真正能按着书中的逻辑脉络自然地读完全书时,时间又过去了5年,这时,计算机科学类的书也不知被我翻过多少本了。这次真正意义上的贯穿全书的阅读也使我隐约发现了隐藏在计算机技术、科学背后的终极线索。在“译后记”中,我找到了全书的钥匙:“尽管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很少有人了解其背后的思想,很少有人知道如此复杂精妙的机器所依据的是什么。它被设计得越来越方便使用,以至于我们几乎不再对它背后的奥秘感到好奇……”我开始试着慢慢理解以前没读懂的那一半,试着理解莱布尼茨的普遍文字思想,理解布尔、弗雷格、康托尔、希尔伯特、哥德尔等人的思想。尽管还不能完全领悟这些思想的精髓,但我开始懂得,再复杂的东西也是由简单的思想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若要了解计算机的本质,我们就必须剥开华丽的技术外衣,去寻找最底层的思想。
真正的经典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一本《逻辑的引擎》,工作之初我只能从中理解计算机技术,看懂全书的1/4;5年后,我才慢慢理解计算机科学,看懂全书的一半;10年后,我尝试着理解计算机思想,开始一窥全书的真貌……
这次与《逻辑的引擎》的邂逅,我已在信息技术教师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了10年。从对计算机操作背后是什么的探索开始,沿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思想之路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思考、感悟、成长,这不也正是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之路吗?
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10年的跳动脉搏。从最初的重操作应用,到强调真正的技术,再到今天深入挖掘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思想。正如《庖丁解牛》中,庖丁在给文惠君讲解自己19年解牛的体会时所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仿佛又回到刚工作时的课堂上,一个学生正冲我大声问道:“老师,计算机操作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呀?”我面带微笑,徐徐道来……
(作者单位: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肢体语言是一种美妙的表达,手语也可以邂逅动听的音乐,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坎坷,我们都会一起走。请欣赏手语《一起走》
滴答的细雨轻吻着窈窕的竹,幻化出这一只曼妙的舞。下面请欣赏舞蹈《雨竹林》
青春的旋律,由欢快和动感的音符串联着,当音乐响起,你们准备好要一起动起来了吗?掌声有请舞蹈《Nobody》
谁说游戏要循规蹈矩?接下来的舞蹈,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野蛮游戏》
随便写的,写的有点简单了。但是希望能帮上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