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苏轼的书法作品有哪些??,第1张

1、《江上帖》

《江上帖》又称《邂逅帖》,9行,58字,为苏轼行至金陵写给世交杜孟坚的书信,散淡,俊逸,刚正,高洁,乃东坡传世墨宝之绝响。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2、《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3、《答谢民师论文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书法作品。

书写于元符三年,今仅存原帖之后半卷,帖高27厘米,横965厘米,而在挖去轼字处另补上则字,又有陈继儒等人跋。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影印本行世。

琵琶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注释

1、左迁:贬官。

2、凡:共。

3、间关:鸟鸣声。

4、虾蟆陵:下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

5、秋娘:歌妓们的通称。

6、争缠头:竞相赠送财物。

7、钿头银篦:妇女头上饰物。

8、浮梁:江西景德镇。

9、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嘶哑杂乱刺耳。

10、向前:刚才。

11、青衫:唐官员以等级穿着不同颜色衣裳。青衫是最低一级的服色。

12、湓:(pén)

13、谪:(zhé)

14、荻: (dí)

15、嘈: (cáo)

16、篦:(bì)

17、钿: (diàn)

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罢曲于,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绕船的月光白得象霜,江水也那么寒凉。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象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凄凄切切,不象刚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哭泣。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评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今陕西渭南),遂为下□人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祖父□,外祖陈润俱善诗父季庚,做过彭城县令,徐州,襄州别贺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

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

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见彩图河南洛阳白居易墓)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今已辟为游览胜地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继承了中国古代一贯以《诗经》为主旨的比兴美刺的传统诗论,十分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分藏于庐山,苏州,洛阳及其侄子,外孙的家里,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其中还羼入几十篇他人的作品),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曾影印出版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马元调重刻《白氏长庆集》71卷,与绍兴本基本相同另有日本那波道园1618年的活字覆宋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分前,后集,内容也与绍兴本大体相同清汪立名则刻有《白香山诗集》40卷,仅诗,无文,其中包括辑佚而成的《补遗》 2卷,并于原注外增加笺释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以绍兴本为底本,参校各本,加以订补;又编《外集》2卷,搜集佚诗佚文,并附白氏传记,白集重要序跋和简要年谱研究资料方面,新,旧《唐书》有白居易的本传,陈振孙,汪立名均撰有年谱近人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和岑仲勉的《白氏长庆集伪文》,对白居易的诗文多所考订今人王拾遗《白居易生活系年》,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陈友琴所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收集自中唐至晚清有关评论资料另有日本花房英树著的《白居易研究》等,都是研究白居易的较重要的参考书藉

白居易

琵琶行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诗歌特点

生活特点

时期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代表作品

长恨歌

琵琶行_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宋赵德操《北窗炙(guǒ)》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开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解题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文章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邀见歌女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秋江夜送客

月夜听琵琶

月夜弹琵琶

东船西舫悄无言

凄凉话身世

我闻琵琶已叹息

自言本是京城女……

梦啼妆泪红阑干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为君翻作琵琶行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叹息

演奏琵琶曲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序曲)

(总写)

(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第三乐段)

(曲终)

(魅力)

鲜明的对比

诗歌的第三部分: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门庭若市

年轻貌美

昔日欢笑

独守空船

今日辛酸

年长色衰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__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__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__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照应

(点明主旨)

琵琶女三次演奏

《琵琶行》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的嘈嘈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比之于急雨,比之于私语,比之于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弦的美妙各具特色诗里还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曲调的流转和凝涩,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曲调的高亢雄壮,都把琵琶的声音描写得淋漓尽致元稹《琵琶歌》里的"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李绅《悲善才》里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也都是以声喻声的元诗比白诗为早,白诗"莺语"二句,可能受到元诗的影响,但较元诗为胜

鉴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

以声喻声,不在于声音的完全相似,不能过于黏滞如"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佩",是"神女佩","盘"是"水晶盘"等等,有的并不直接关系到音响,却能够令人从中联想到音乐的美妙

描写音乐,除了较多地运用比喻之外,还运用其他的手法妙语点睛,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琵琶行》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又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曲的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

"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所以感动得青衫泪湿这里,用比喻已经不够了,诗人就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诗人的解说犹如画龙点睛,点到了妙处只轻轻一点,就提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妙句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伎是较少见的

《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也是由作者直接讲出自己的感受,只是就中又使用了比喻罢了《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一筹

琵 琶 行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按: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罢曲于,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

《江上帖》又称《邂逅帖》,是现存苏轼书法的最后一件作品,书于他临终前三个月的那天,即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二十八日。此帖为苏轼书与故友杜孟坚的信札,言故友时隔八年,江上重逢,“怀仰世契,感怅不已”的慨叹。其书则如宋吴正仲跋中所言,为“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此帖与《渡海帖》堪称姊妹篇。

《江上帖》用笔雄健,用墨浑厚,结字精美,章法自然谐和,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此帖笔迹时见颤动,已出垂暮老态,这正是他所带的老病之态,更增添了它的情感冲击和魅力。

无题·其一·李商隐|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无题·其一》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大概是描写一位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长相思的苦闷心情。诗的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表现她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颔联回忆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状,表达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复杂心情。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尾联写日夜思念的人,或许相隔非远,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诗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名句,表达会合难期之苦。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无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此诗或以为是写男子思念女方的。象这样的艳情诗,本来就很难揣摩的。 原文《无题·其一》作者:李商隐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注解①凤尾香罗: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罗:绫的一种。②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顶:指帐顶。③扇裁:指以团扇掩面。④月魄:月亮。⑤石榴红:石榴花开的季节。⑥斑骓:黑白花的马。这里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徘徊射堂头,望门不欲归”句意,暗示她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杨柳岸边呢。⑦“何处西南待好风?”化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诗意,希望一阵清风,把自己吹送到意中人的身边。 校注1,凤尾香罗:以凤凰尾羽织成细纹之凤文罗。《汉武内传》:“元封二年七月七日之夜,王母降于长生殿前,戴太真晨缨之冠,履元琼凤文之舃。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赠因奉酬》之三:“云髻凤文细,对君歌少年。” (陈帆曰)凤尾罗,即凤文罗也。(冯笺引) (吴乔曰)《黄庭经(序):“金简凤文之罗四十尺。”《白帖》:“凤文、蝉翼,并罗名。”庾信《谢赉皂罗袍启》:“凤不去而恒飞,花虽寒而不落。”(《西昆发微》卷上)2,碧文圆顶:一种碧青色波纹或其它花纹之圆顶百折罗帐。元稹《江梅》:“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寻琼花带碧文。”圆顶,凡顶部圆形之器物,均可称圆顶。苏頲《奉和圣制幸郑尚书窦希玠宅应制》:“圆顶图嵩石,方流拥魏沙。” (姚培谦注)程泰之《演繁露》:“唐人婚礼多用百子帐,特贵其名。而其制度,则非有子孙众多之义,特穹庐之具体而微者。卷柳子为圈,以相连锁,百张百阖,为其圈之多也,故以百子总之,亦非真有百圈也。其弛张既成,大抵如今尖顶圆亭子,而用青氊通冒四方上下,便于移置耳。”按,义山所谓‘碧文圆顶’者,殆指此。盖其始本以氊为之,后或易之以罗欤?” (冯浩注)姚说近是,古所谓青庐也。但此顶上句,谓罗账。《酉阳杂俎》:“北方婚礼,用青布幔为屋,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行礼。” 黄按青庐,古时北方种族举行婚礼交拜之所。《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古青庐以氊或青布幔为之,似屋。此夜之深逢者,当为圆顶百折罗帐,非一物也。3,班婕妤《团扇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月魄:月初生或圆而始缺时暗黑不明的部分,此泛指月,并以代团扇。《汉武内传》:“致日精得阳光之珠,求月魄获黄水之华。”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珠生月魄,钟应秋霜。”高适《塞下曲》:“日轮驻霜戈,月魄悬琱弓。”刘长卿《湖上遇郑田》:“杯中忽复醉,湖上生月魄。”4,司马相如《长门赋》:“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5,曾是:已然,已是;曾,尝,曾经。 金烬:灯盏或蜡烛残烬之美称。徐坚《孤烛叹》:“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6,断无:绝无。《礼记·儒行》:“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孔颖达疏:“断,绝也。”石榴红,五月石榴花开,色红艳,故云;言春日已过也。孔绍安《侍宴咏石榴》:“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韩愈《咏张十一旅舍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道源注)梁元帝《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吴乔注:“则天诗云:‘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红’字疑用此意。”(《西昆发微》卷上) (冯浩注)石榴酒可喻合欢,见《恼韩同年》;孔绍安事可喻京宦,见《回中牡丹》。”  黄按旧注皆非,刘、余《集解》所云最为得之,言“此‘石榴红’”与上‘金烬暗’对文,‘石榴’自指榴花。‘金烬暗’,兼寓相思无望;‘石榴红’,暗示流光易逝,一别经年(榴花开时,青春已逝)”。说是。石榴五月开花,是春尽夏来,言自春至夏,榴花已红,却绝无消息。7,斑骓:毛色青白相杂之骏马。《乐府诗集》卷四十七《神弦歌·明下童曲》之二:“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徘徊射堂头,望门不欲归。李贺《夜坐吟》:“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义山诗有《春游》云:“桥峻斑骓疾,川长白乌高。”《对雪》之二云:“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又《无题》(白道萦回)云:“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8,“待”,汲古、戊签、姜本、东涧诸本同,朱、姚、屈诸本均作“任”。  《易·坤》:“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鲍照《玩月》:“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元稹《春词》:“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衷开怀待好风。” 韵译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讲解  这一首诗借一个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无望的苦闷,表达了诗人对流光易逝,青春虚度地感慨以及抱负与追求难以实现的怅惘感伤之情。诗中叙说了一个青年女子在一个初秋的夜半缝制罗帐时,不仅想起了很久前和意中人的一次偶然相遇,接着叙述了这次相遇之后的无尽相思以及期待再相遇的心境。本诗心理刻画细腻,感情真挚深厚,尤其象征、暗示等手法的运用,使主题显得更加含蓄蕴藉,寄寓深远。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我织的凤纹香罗,薄薄的,是多么的轻软;我缝制的圆顶罗帐,带着青碧的花纹。此时此刻,也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为此,不由得想起了一次与意中人偶然的相遇:那时因为害羞,我用团扇遮住了自己娇美的面容,却难于掩饰住自己内心的羞涩。他的马车在我面前轰隆隆地驶过,我俩连一句话也未来得及说。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意中人便杳无音信。已经挨过了多少寂寞,有多少个漫漫长夜自己独守孤灯,在暗淡的烛光中有着说不尽的思念。眼下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了,可他仍然没有一点消息。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其实那位日思夜想的意中人和自己相隔得并不遥远,那匹系在杨柳岸边的黑白花骏马,岂不就是他的坐骑?哪里会来一阵清风,把我吹送到他的身边?

评析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读者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点评  “凤尾香罗”首联为诗人拟想之辞,家大人曰“自对面落笔”也。言所思女子当于深夜缝制凤尾纹之碧罗帐,其帐纱薄,散发绮罗香泽。此种多层百折复帐,唐人称“百子(折)帐”,婚礼所用。而首句“罗”用“香”(相),次句用“缝”(逢),寄意显然。三、四回顾一匆匆邂逅之情景:女以团扇含羞半掩,诗人则骓引车走,车声殷殷如雷,欲语而未通。此情景极似另首《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此“凤尾香罗”一首,亦云“斑骓已系垂杨岸”,又《对雪》云“肠断斑骓送陆郎”,又《春游》云“桥峻斑骓疾”,合此四言“斑骓”,抒情主体均为诗人自己。五六转写相思无望,以灯暗和春尽作比。出句言无数夜晚,伴随残灭灯花,孤寂难处。俗以灯花为吉兆,常为男女喜事之预兆。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西厢记》五本一折:“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然今夜灯花烧残成烬,则暗喻欢情难洽。对句云自春徂夏,绝无消息。“石榴红”即石榴花。“五月榴花红似花”,是春已尽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云:“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故“金烬暗”(灯灭)和“石榴红”(春尽)正隐喻相谐之无望。七、八反照三、四,言前回相遇匆匆,未能一诉衷怀,今我斑骓即在垂杨岸边。诗人当搔首踟蹰,急切等待,忽作奇想:何处等来一陈西南好风,吹将汝来?西南坤位,《易·坤》:“西南得朋。”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何处西南待好风”,即“何处待西南好风”,此以西南风喻所思女子甚明。姚培谦曰:“此咏所思之人,可思而不可见也。”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玉溪(xi)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有《李义山诗集》。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3]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今河南获嘉县)。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施蛰存认为,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晚唐时期,韩偓、吴融和唐彦谦已经开始自觉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到了宋代,学习李商隐的诗人就更多了。据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原诗》)北宋初期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隐,经常互相唱和,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并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称为西昆体。在当时颇有影响。此外,王安石对李商隐也评价很高,认为他的一些诗作“虽老杜无以过也”(《蔡宽夫诗话》)。王安石本人的诗歌风格也明显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明朝的诗人从前、后七子到陈子龙、钱谦益、吴伟业,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明清二朝喜欢写艳情诗的人更是专学李商隐的无题诗,例如明末的王彦泓的《疑云集》和《疑雨集》(注:《疑云集》是否为王彦泓作品集,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清代中期的黄景仁的一些优秀的“绮怀”诗。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香艳诗也是受到他的影响。  关于李商隐对后世的影响,可以参看吴调公《李商隐对北宋诗坛的影响》、《李商隐在清代的余波绮丽》、王玉祥《李商隐对苏曼殊诗的影响》、王兆阳《论李商隐的诗对词的独特风格形成的影响》、刘学锴《李商隐诗与唐宋婉约词》等论文。 英汉对照无题二首(之一)李商隐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 何处西南任好风? TO ONE UNNAMED ILi ShangyinA faint phoenix-tail gauze, fragrant and doubled,Lines your green canopy, closed for the nightWill your shy face peer round a moon-shaped fan,And your voice be heard hushing the rattle of my carriageIt is quiet and quiet where your gold lamp dies,How far can a pomegranate-blossom whisperI will tether my horse to a river willowAnd wait for the will of the southwest wi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57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