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古诗书法作品

颜体古诗书法作品,第1张

颜真卿楷书世称“颜体”,与柳公权有“颜筋柳骨”之说,颜早年书风用笔庄重雄厚,细横粗竖,晚年用笔清劲健硕,易方为圆,老辣自在,结体相向,气势磅礴。对当时后世影响极大。

《颜勤礼碑》久埋地下,1922年出土,故字口保存完好,是颜氏碑刻中最能传达原迹形神的楷书作品,结字雄迈清整,刚健整肃,深受书法教学界的推重。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被称为“亚圣”,其书法造诣和名望仅次于“书圣”王羲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裴将军诗》今见有两种传世,一为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刻留元刚《忠义堂帖》 拓本,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迹本。两种书写内容无异,书法体势差别很大。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迹本,纸本。

颜真卿除了行书惊艳了时光,他的楷书也是精妙绝伦,他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颜体楷书气势开张,端庄雄伟,“颜筋柳骨”中的“颜筋”说得便是颜真卿的楷书笔法。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座丰碑,他开创了一派新书风,被称为颜体书风 。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颜体毛笔书法字体,希望你们喜欢。

 颜体毛笔书法字体欣赏:

 颜体毛笔书法字体1

 颜体毛笔书法字体2

 颜体毛笔书法字体3

 颜体毛笔书法字体4

 颜体毛笔书法字体5

 颜体书法简介:

 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书史亦称颜鲁公。为人刚直不阿。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

 颜体书法特点: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其中年作品以《郭虚己碑》、《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结体谨严,清丽俊秀,老年作品首推《颜勤礼碑》为其代表作,此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等为代表,用笔结体多古拙之趣。

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

《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66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