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讲剧情,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女主人公吉赛尔是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年龄相近的王子邂逅,两人一见倾心,品尝着爱情的美丽与甜蜜。但王子是不可能跟吉赛尔在一起的,因为他屈服于家庭的压力,跟一个高贵的公主订婚了。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清纯、痴情的吉赛尔万念俱灰,郁郁而终。
其实,王子也深爱着吉赛尔,他伤心不已,也深感愧疚,便独自去吉赛尔的墓前凭吊。专门缠住男性跳舞直到他们死去的幽灵们围住了王子。
已是幽灵的吉赛尔想解救王子,但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一命换一命,用她的生命来换取王子的生命,并且吉赛尔永世不能翻身,连幽灵也不能做。但吉赛尔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彻底死去了。
从此,吉赛尔再也不能与王子相见了……
中国民间舞 中国民族舞 印度舞 昆舞 敦煌舞 钢管舞 拉丁舞 古典芭蕾 现代芭蕾 少儿舞 儿童舞
1,按历史发展不同阶段划分:古代舞丶现代舞;
2,按不同的风格丶特点划分:古典舞(古典芭蕾)丶芭蕾舞丶民间舞丶现代舞;
3,按舞蹈的不同体裁划分:叙事舞蹈丶抒情舞蹈;
4,按舞蹈的表现形式划分:独舞丶双人舞丶集体舞丶组舞丶舞剧。 专业舞蹈
芭蕾舞
民族舞
民间舞
现代舞
踢踏舞
爵士舞
国际标准交谊舞
伦巴
桑巴
恰恰恰
斗牛
牛仔
华尔兹
探戈
快步舞
狐步舞
时尚舞蹈
迪斯科
锐舞
街舞
芭啦芭啦 舞蹈按其社会作用的不同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自娱性舞蹈;二是表演性舞蹈。
一 自娱性舞蹈
自娱性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跳的舞蹈。例如;各民族民间在一些公共公开的场合所跳的舞,国际上的“交谊舞”,我国的“集体舞”等。所谓自娱是相对而说的,因为当你和大家尽情欢乐而舞蹈时,你的情绪就感染了周围的人;因此,对周围的人来说,你就带有一定的“表演性”;同样,别人欢舞时,对你也如此。但由于在场的人一致的目的是跳舞以自娱;所以,称这种的舞蹈为自娱性的舞蹈。
自娱性舞蹈的特点是:
1跳舞不是为了表演,而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和互相交际的手段。
2舞蹈形式上有广泛的群众性,如:人数不拘,场地不限,舞蹈简便易学。
3舞蹈者有密切的交流,如手拉手、面对面、在频频交换位置和往返循环等欢舞中,人们得以广泛接触,交流感情,在情绪和信致上可以相互启发、感染,形成百跳不厌,通宵达旦的热烈情景。
二 表演性舞蹈
表演性的舞蹈,是指专门为观众欣赏而表演的节目。这种舞蹈除了在某种场合由舞蹈家即兴表演之外,一般都有主题思想、情节和人物(角色),通过扮演者的表演感染观众。
表演性舞蹈有三个特点:
1舞蹈有所需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它通过人物的抒情,或缘物以寄情,总之,是通过角色表达创作者的意图。
2舞蹈有编导编排而成,受音乐长度(时间)所限,舞者(演员)不能随意发挥。
3它受舞台或表演场地空间的限制,但也可以充分利用舞台的各种条件,如灯光、舞美等,来帮助帮助表达作品的内容。
表演性舞蹈又可分为群舞、单项舞蹈(单、双、三)、组舞、歌舞、舞剧等
1群舞:它没有复杂的情节,而是以情代叙,重在意境和情绪的抒发,它没有多种人物角色,而是通过一个统一的集体形象,来塑造某个民族的某种性格。群舞又可分为“情绪舞”和“情节舞”
2单项舞蹈(单、双、三):单项舞蹈是一至三人表演的舞蹈,创作上有独到之处,(同时对演员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它或以形象生动、风格独特取胜,或情节动人、构思别致,或意境感人引起联想翩翩,或寓意深邃使人回味无穷,或兼而有之。在题材方面,独舞偏重情绪和技巧的发挥,而双人(三人)舞偏重于情节抓人,突出人物的刻画
3组舞:组舞是将几个舞蹈贯穿在一个主题下的舞蹈形式。组舞中的每一个舞蹈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也可以单独抽出来表演。
4歌舞:歌舞是由舞蹈者边唱边跳进行表演的舞蹈,它是将“歌”与“舞”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歌唱与舞蹈从并行的角度去表现、加强共同的主题、内容。
5舞剧: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它具有完整的戏剧结构,舞剧中的舞蹈一般分为情节性的舞蹈和表演性的舞蹈两类,形式上包括了独舞、双(三)人舞、群舞、组舞等。情节性的舞蹈表现舞剧的剧情,从中刻画人舞的性格和行为,表演性的舞蹈是剧情中作为舞蹈表演而出现的——既舞中之舞。
舞剧中的独舞,多表现人物内心的独白极其性格、情绪等;双人舞是用来刻画舞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情和矛盾、冲突;群舞在舞剧中是作为表演性的舞蹈或在剧情中表现群众情绪的舞蹈场面。这些舞蹈形式加上必要的哑剧成分,按舞剧内容情节的需要交替出现,融会贯通,就形成了舞剧的形式。
啦啦队舞
答案:D
本题考查了舞蹈艺术常识。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成功塑造了以昊琼花为代表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创作者吸收黎族民间舞蹈元素,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表现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1
一部作品能够传世,原因很多。对《吉赛尔》这部有着170年历史的浪漫主义经典而言,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它集合了太多的名家之力:故事本身来自海涅的诗歌与雨果的小说,音乐则来自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阿道夫·亚当,编舞科拉利与朱儿·佩罗都是一流的舞蹈编导,最初出演吉赛尔的卡洛塔·格丽西更是天才的舞蹈家。虽然一串名人的名字不一定能说明全部,但的确成就了这部芭蕾舞剧的熠熠生辉。不久前,中央芭蕾舞团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了这部“芭蕾之冠”,中国观众得以再次目睹“吉赛尔”的风采。
“人鬼情未了”。《吉赛尔》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爱情、死亡与悲悯的芭蕾舞剧。在第一幕中,美丽、单纯的农家姑娘吉赛尔,拒绝了守林人汉斯的追求。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乔装农民的贵族青年阿尔伯特邂逅,已有婚约的阿尔伯特爱上了吉赛尔。于是,整部舞剧在阿尔伯特的持续调情、吉赛尔欲言还羞的过程中展开,它有一切浪漫爱情的要素,而芭蕾可以表达得淋漓尽致,用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时间、情节、冲突的推动下不断走向高潮。最后,吉赛尔接受了这份爱情,并登上一辆花车接受了众人的祝福——这相当于爱情中的最高加冕。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汉斯对于阿尔伯特身份的揭穿和阿尔伯特未婚妻对于真相的再次揭露。阳光灿烂变为雷霆暴雨,把爱情当做一切的吉赛尔,似乎除了死亡别无选择。整个故事匪夷所思之处就在于第二幕的鬼戏,中国的《聊斋》和《牡丹亭》已经把鬼戏演绎得美丽而凄婉,《吉赛尔》则让我们看到另一种表达。通过灯光和布景渲染气氛,女幽灵的世界变得格外凄清、魅影重重,而归于薄命司里的女鬼采用“邀请跳舞致死”这种浪漫至极的行为,将负心汉们引入不忍不为又不得不为的疯狂状态中。汉斯就是这样“跳舞致死”,随后,阿尔伯特也受邀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此时,我们只能想起塞壬女妖了,被甜美声音诱惑致死是水手们遇到塞壬时的宿命,而《吉赛尔》中的男人们又怎能例外呢在中国的古典故事中,有此资格者寥寥无几,纣王、幽王、杨广这类登徒子都没有这种死亡“待遇”,只是沉迷女色最终引来杀身之祸而已,蒲松龄笔下的那些受狐仙和花妖诱惑的也多是*邪之徒罢了。
但是,阿尔伯特对于吉赛尔是真爱,而不是调情或戏弄,更不是*邪与奢靡,所以结局不是一拍两散般的决绝,而是走向了浪漫主义。吉赛尔面对她依然牵挂的阿尔伯特,倾全力将其救了回来,而她自己则如海的女儿般,在天亮前悄然隐没于丛林之中。用谎言哺育爱情,用生死升华爱情,最后用悔恨祭奠爱情,《吉赛尔》不愧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的悲剧巅峰之作,今天看来依然是爱到绝望,美到心颤。
演出此剧的中央芭蕾舞团在中国的芭蕾舞领域独树一帜,现任团长冯英挂靴前即为吉赛尔的饰演者之一。近些年通过与国外芭蕾舞界的频繁交流,这支国家级芭蕾舞队伍对于世界级剧目有了相当程度的经验积累,此番《吉赛尔》,无论是阳光少女的热情洋溢,还是女幽灵的轻盈鬼气,都有传神的呈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2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与死、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的追求自己美好的理
想,即使以生死作为代价。《吉赛尔》是一部具有传奇性色彩的、又有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光明与阴暗、生死与存亡。看到那率直善良、忠于爱情的少女——吉赛尔,她尤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但作为封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编导在编舞中,以优美流畅的动作语言和富有雕塑感的造型,增强了爱情悲剧的感染力。全剧共两幕,第一幕较多用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空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二幕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的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第一幕,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份。吉赛尔闻之公爵早于巴蒂尔定亲,犹如晴天霹雳。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噩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
第二幕,夜色朦胧,白影掠过舞台,鬼王米尔达与众女鬼毫无生气的舞蹈,引出了吉赛尔的幽灵。当守林人悲伤不已的来到吉赛尔的墓前悼念时,众女鬼排成一列斜线,堵住守林人的去路,无情的将他推入湖中。当吉赛尔看到被幽灵们团团围住的阿尔伯特,忙指点他站到十字架下。鬼王见魔法失灵恼怒地命吉赛尔与他无休止的舞蹈,阿尔伯特最终心力交瘁晕倒在地。黎明,幸免一死的阿尔伯特永远失去了可爱纯洁的少女——吉赛尔。
《吉赛尔》被誉为“浪漫芭蕾舞的代表作”,是十九世纪浪漫情怀的缩影,令人动容,赚人眼泪,其凄美的题材洋溢诗意,扣人心弦。她的故事极具感染力,当中蕴含爱与痛、背叛与愧疚、以至无限的柔情。《吉赛尔》舞剧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人间,一个是神幻世界,歌颂了一个主题思想,即真、善、美。他深刻地的提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典型主题——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剧中男主人公阿尔伯特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爱情”与农家少女吉赛尔痴迷、忠贞、自我牺牲的“爱情”,交织成了这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由于剧作、编导、音乐家们独具匠心的修饰,给这部舞剧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观后自然激起人们对封建信条的鞭挞,对人性中的妒忌与偏狭抱以批判与蔑视。可以说该作品中的人物戏剧冲突,悲得发人深省,忧怨得十分凄婉而充满哲理。不愧为白色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
瑞典编舞家马兹重新改编了《吉赛尔》,他保留了亚当阿道夫旋律优美的音乐,以及大部分的剧情故事。但马兹完全摒弃原剧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它的现实意义。获得了许多编舞家的认可和赞同。虽然是这样,但我依旧最喜爱原剧的设计。那飘渺柔美的白色浪漫让人沉醉。吉赛尔的宽容与饶恕令人敬佩,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人赞赏。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3舞剧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论德意志》中关于神秘的维丽丝女鬼的传说。舞剧分两幕、第一幕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分。吉赛尔闻知公爵早已与巴蒂尔定亲,犹如霹雳轰顶。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恶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
第二幕夜色朦胧,白影掠过舞台,鬼王米尔达与众女鬼毫无生气地舞蹈,引出吉赛尔的幽灵。当守林人悲伤不已地来到吉赛尔墓前悼念时。众女鬼排成一列斜线,堵住守林人的去路,无情地将他推入湖中,当吉赛尔看到被幽灵们团团围住的阿尔伯特,忙指点他站到十字架下。鬼王见魔法失灵,恼怒地命吉赛尔与他无休止地舞蹈,阿尔伯特最终心力交瘁晕倒在地。黎明,女鬼和吉赛尔被召回坟墓,幸免一死的阿尔伯特永远失去了纯洁可爱的少女———吉赛尔。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以生死作为代价。《吉赛尔》是一部具有传奇性的,又有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看到那率直善良、忠于爱情的少女———吉赛尔。她有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但作为封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编导在编舞中,以优美流畅的动作语言和富有雕塑感的造型,增强了爱情悲剧的感染力全剧共两幕,第一幕较多用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阴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二幕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舞剧的音乐十分出色,标志着芭蕾舞音乐发展的新阶段。阿尔道夫亚当为了在剧中体现浪漫主义意境,首次尝试使用了主旋律贯穿手法,如第一幕男女主人相恋的主调在吉赛尔发疯时的回忆中再现,这种音乐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为后来舞剧音乐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其次,舞剧音乐还打破了“单旋律加伴奏”的传统,首次使用了赋格。主副旋律对模仿的作曲技巧,它包含着旋律美和戏剧性。使整个作品格调一新。作曲家亚当,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他一生中写有20多部舞剧,著名的舞剧有《海盗》和《吉赛尔》。《吉赛尔》舞剧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受到了柴科夫斯基的欣赏和赞扬。
另外,《吉赛尔》编导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即把群舞改造为统一的抒情整体。后来,这一创造被史学家称之为“舞剧舞蹈交响化的原则”。
《吉赛尔》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舞剧的成熟之作,有“芭蕾之冠”的美誉。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4月初的周末,和女儿在悉尼中国城旁边的Capitol剧院看了巴黎歌剧芭蕾舞团的一场芭蕾舞《吉赛尔》。
因为是法国而不是俄罗斯的演出,对于舞蹈技术上的难度并没有抱着很高的期望值。只希望能欣赏到一流的服装舞美设计,看到美仑美奂的舞台效果。结果不失所望。巴黎人不愧是审美,时装的领军者,无论布景的设置,服装色彩的搭配,都可显出那优雅了几个世纪的底蕴来。第一幕的场景是乡村,山,树,茅草屋,造型逼真可爱,色彩古朴协调。演员众多的角色中,身份各异,服装色彩缤纷,但整个舞台看上去统一和谐,格调高雅,又和背景浑然一体,没有任何杂芜的碍眼之处。第二场是在墓地,精灵们的服装摒弃了传统里仙女的大翅膀,小小的,如叶片般的翅膀更衬出了她们的轻盈和美丽。第二幕开始时,男主人公捧了一束花来到墓地,舞蹈总监Brigitte坚持无论在何地演出都选用真花,朵朵洁白的花瓣洒落时的真实效果,生动体现了一个在细节上追求完美的艺术家风范。
《吉赛尔》作为一个传统的芭蕾舞剧目,故事也传统的老套:英俊的贵族子弟埃尔波特爱上了美丽的村姑吉赛尔,没有告诉她自己已有婚约的事实。真相被揭穿后,纯朴的吉赛尔受不了打击,当众饮恨自杀。这种悲剧的结局,再加上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在舞剧中,比喜剧更能打动观众,著名的经典《天鹅湖》是有力的证明。悲剧的凄美在审美层次里总是高过喜剧的滑稽,至少我一直是这样认为。不过这部舞剧中打动我,让我流泪的地方,不是吉赛尔自杀的结局,而是第二幕中,变为精灵的吉赛尔原谅了埃尔波特的一段舞蹈。
漆黑的墓地里,众弃妇的魂灵们准备审判,惩罚拿着鲜花来忏悔的埃尔波特,她们把他团团围住,头领命令吉赛尔用舞蹈来引诱埃尔波特,让他跳舞累死。这时,最应该斥责埃尔波特的吉赛尔却原谅了他,用她纤细的胳膊,赢弱的身躯挡在他的前面,保护着他,让他活了下来。就在这儿,舞蹈演员用她如泣如诉,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舞姿,或者说是舞蹈语言。不,应该说,是这一纯朴美丽的舞台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最美好的品质——善良,深深地打动了我,吉赛尔那竭力伸展的修长柔弱的双臂应该是触到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一个人可以弱小,但善良却使人变的伟大。相信许多观众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触。
中国传统的小说和剧目里,类似痴情,殉情女子的题材非常多。象唐代传奇《霍小玉传》,明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女主角都有沉鱼落雁,蔽月羞花之貌,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当然,男主角也都是比埃尔波特恶劣的负心汉。我们和我们的父辈这些在讲阶级斗争的年代里长大,把毛泽东‘与人斗,其乐无穷。’之类的话当圣旨的两代人读这些作品时,都把这样的女主角当成敢于斗争的英雄来敬佩的。象霍小玉,死了也要化成厉鬼来报复不守信誉的书生李益,搞的他一辈子鸡犬不宁。杜十娘在投江前把价值连城的珠宝当着只认钱不认人的富商李甲的面扔进江里,那豪气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宽恕这个词很少被提到。似乎一说宽恕,就丧失了原则。不能惩恶扬善,更有助虐为伥之嫌。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却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杜十娘痛斥财迷心窍的李甲,固然让人感到痛快,解气。霍小玉的复仇,却连累了无辜的其他女性。使读者对于受害者霍小玉的同情大大减弱。更重要的是,除了报仇雪恨,除了表述一个故事,这样的文学作品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正面的教益和启迪呢一部作品撒下一颗仇恨的种子,会带来无数仇恨的回报。同样,播下爱的种子,也会在社会上收获更多爱的果实。
西方社会受基督文化的浸染,推崇一个爱字,不仅爱自己,爱朋友,也爱仇敌。爱是博大的,会凝聚散发出最强大的能量。而爱的反面——仇恨从来不会把那些‘坏人’改造成一个新人。比起仇与恨来,宽恕和爱才应是一个美好社会的基石所在。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偷了教堂的银餐具,神父当着警察的面再加上银烛台奉送,这种宽恕里所饱含的爱拯救了冉阿让的灵魂,让他变成了一个新人。吉赛尔用宽恕显示了自己至死不渝的真爱,她的善良感动着几代的观众。而宽恕他人的同时也释放了自己的内心——保护了自己所爱的人使她感到永远安宁。如果给吉赛尔加上几分豪气,让她变成厉鬼惩罚了埃尔波特,那这个角色就完全没有了意义,缺失了爱与宽恕这样一个永恒的人性主题,这部舞剧也不会在芭蕾舞中的经典剧目中熠熠生辉。
一个永远淳朴善良的吉赛尔才是一个最可爱,最美丽的吉赛尔。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5今天有些遗憾,我和LG迟到了(演出20:00开始),抵达广州大剧院4楼O区入口处的时候,已经是8:03了,工作人员不给我们进场,说演出方规定迟到观众要等20分钟才能入场,为此,LG非常不满,差点跟工作人员吵起来,连带也影响了我的观看情绪。
此场演出的宣传照,富含飘逸的美感,大剧院的会员中心人员也强力推荐,说非常不错(不是流团)。整个演出过程中,特别是下半场,掌声也是一阵又一阵。但我却感觉并没有我以前看的另外两个芭蕾舞团的演出好。
印象最深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连广州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事后都感慨,根本没想到演出的效果这么好。还有一场是跟LG一起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团的名字忘记了,要查下才行,非常棒!
说回《吉赛尔》,从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可以看出,演出效果是不错的。音乐是放播的,音乐跟情节、舞蹈节奏,相当契合。很喜欢下半场,“薇丽”们的集体舞、王子的独舞及吉赛尔的独舞,心悦诚服的一干观众,数次掌声献给那一节节迷人的舞姿。
有个插曲,中场休息20分钟的时候,我出去走了走,回来的'时候,看到身旁的一对外籍母女,母亲开着kindle看书,女儿(10岁左右)翻着一本厚厚的英文书(估计超过400页),看了20%的模样,静静地。这一幕,飘过我脑海的是:“生个女儿,一起看书,一起看演出,一起讨论,一起出去玩,看样子也挺不错啊。”但随即想到“女儿出嫁那天,你受得了那种分离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出嫁之前,犹豫了许久,到最后几乎都不想嫁了,就是因为不想离开自己的家。那个时刻,其实是很难过的,妈妈和妹妹都用眼泪告诉我了。
今晚看到许多国外友人观看演出,平时是很少见这种的。不过,卡雷拉斯来广州大剧院的时候,也是看到了很多外国人。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在中国也是通用的。
明天把《吉赛尔》的宣传单张扫描上来,做个纪念,也算个记录——这个团队,我是不会再买票去看现场的了,毕竟钱有限而优质演出无限,要花在刀口上才值。附注:除非出现比较好的伴奏乐团。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6“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意指:①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②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③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17世纪70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5个基本位置,这5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芭蕾演员也开始登台演出,舞蹈技术得以较迅速地发展。芭蕾演出从基本上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逐步转变为剧场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芭蕾是从属于歌剧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实际上是一连串舞蹈表演,剧情反而显得无关紧要,这时称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18世纪的芭蕾大师JG诺韦尔是芭蕾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诺韦尔的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芭蕾终于能够与歌剧分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在芭蕾发展史上,主要有两种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16世纪的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的编导Bde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芭蕾的内容或情节,往往导致单纯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种观点在芭蕾创作中居统治地位。另一种观点强调芭蕾是"戏剧性舞蹈",诺韦尔的"情节芭蕾"理论最集中地代表这种观点。他认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舞蹈要表现戏剧性内容,"情节和舞蹈设计要保持统一,有合乎逻辑的、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中心主题,和情节无关的独舞及舞蹈片段都得取消",舞剧中"不仅是舞蹈技术光辉夺目,更须通过戏剧性表现,从情绪方面感动观众"。上述两种主要观点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编导致力于创作戏剧性的或有情节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编导热衷于无情节芭蕾,注重形式美,两类作品中的优秀剧目都是观众所欣赏的,并作为保留剧目经常上演。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对芭蕾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创作一部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在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作品中,这些规范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一个女人从单纯到成熟,一场悲剧从开始到结局,一幕人生从理想到现实。芭蕾之冠《吉塞尔》蕴含了太多的感动
爱与痛,欺骗与愧疚,无限的柔情与温柔的宽恕用动人的舞蹈表现出来,那份超越生死的爱情更加令人唏嘘。我想那个编剧是向往着极端的吧,用死亡来摆脱现实,用极端来表白自己。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芭蕾舞剧《吉赛尔》,这是一部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得到了“芭蕾之冠”的赞美。这部舞剧第一次使芭蕾的女主角同时面临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舞剧是既富传奇性,又具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在第一幕中充满田园风光,第二幕又以超自然的想像展开各种舞蹈,特别是众幽灵的女子群舞更成为典范之作。一个半世纪以来,著名的芭蕾女演员都以演出《吉赛尔》做为最高的艺术追求。
《吉赛尔》的音乐格调新颖,充满旋律美和戏剧性,阿道夫·亚当为了在音乐中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意境、表达特定人物的情绪变化,首次在舞剧音乐中使用了主题旋律贯穿的手法。如第一幕中吉赛尔和阿尔伯特相恋的旋律,在吉赛尔发疯地回忆中反复再现,对人物内心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后来的舞剧音乐创作树立了典范。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7开始是异域前奏,一点点唤亮了舞台。神采奕奕的女孩儿在舒缓的音乐中翩翩起舞,生命的乖张在满台的霓裳羽衣中凸显出来…。那是一种灵动,生气和活力的美。
第一幕,她是一位含苞欲放的纯真少女。活泼可爱的村姑吉赛尔与年轻的公爵跳着圆圈舞,不仅有繁多的技术动作,还有内心塑造。农村少女吉赛尔爱上了英俊小子莱斯,后来得知爱人原来是一位玩世不恭的贵族子嗣阿尔伯特,并已另有所属,深受打击而精神崩溃,最后心碎而死。
第二幕,她化身成轻逸幽灵,以无私的爱,宽恕并拯救爱人。阿尔伯特到吉赛尔的墓前致祭时,被一众与婚礼前死去的幽灵缠绕,她们为了报复负心的男人,企图迫他们不停跳舞直至精疲力竭而死。吉赛尔拼命保护阿尔伯特,正当阿尔伯特濒临死亡之际,黎明到来,众幽灵逐渐消失,吉赛尔也在晨光下幻灭,留下孤独惆怅的阿尔伯特。
《吉赛尔》被誉为19世纪浪漫时期的“芭蕾之冠”,荡气回肠的戏剧情节,细腻动人的演绎,原创的音乐,正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剪影。
《吉赛尔》的诗情画意,鲜明的由爱情与死亡,生存与毁灭,光明与黑暗两个侧面构成。它通过农村姑娘吉赛尔神往爱情,到发现自己被愚弄,欺骗而发疯死去,变成冤魂并泣诉不止的故事。深刻的揭示了浪漫主义艺术主题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冲突。剧中男主人公阿尔伯特伯爵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爱情”与农家少女吉赛尔的痴迷,忠贞,自我牺牲的“爱情”,交织成这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由于剧作,编导,音乐家们独具匠心的修饰,给这部舞剧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观后自然激起人们对封建信条的鞭挞,对人性中的妒忌与偏狭抱以批评和藐视,可以说是该作品中的人物戏剧冲突“悲”得发人深省,“忧怨”得十分凄婉,而充满哲理。
相爱,背叛,魂牵,跨越生死的浪漫经典,人性的软弱,为《吉赛尔》写下悲戚的结局;人性的光辉,却另这浪漫经典历久常新。
舞蹈的分类有哪些?按照什么划分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舞蹈种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舞蹈种类
一、专业舞蹈
1、古典舞
2、芭蕾舞
3、民族舞
4、民间舞
5、现代舞
6、踢踏舞
7、爵士舞
二、国际标准交谊舞
1、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
2、摩登舞(华尔兹、维也纳华而兹、探戈、快步、狐步舞);
三、时尚舞蹈
1、迪斯科
2、锐舞
3、街舞
4、芭啦芭啦
5、啦啦队舞
6、热舞劲舞
四、按照舞蹈的表现
形式来划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五、按种族来分
1、维吾尔族
如:赛乃姆,多朗,萨玛舞,来派尔,纳孜尔库姆,盘子舞等、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
2、藏族
主要有"谐"(弦子)和"卓"(锅庄)表演性强的集体舞、除此之外还有:囊玛,羌姆,果儿谐,推谐,牧区舞,热巴舞,踢踏舞等、
3、蒙古族
宗教习俗类舞蹈:战旗舞,丹不尔舞,祭神树舞,卡吉德玛舞,查玛舞,灯舞,十二属相舞,萨满舞,祭祀舞等、
节日邀请类舞蹈:陶不修勒舞,筷子舞,盅碗舞,盘子舞,浩德格沁舞,雅布根好吉木舞,安代舞,太平鼓舞等、
4、朝鲜族
有农乐舞,长鼓舞(女子),长缨舞(男子),假面舞,剑舞,仗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5、彝族
有阿细跳月,花鼓舞,丝弦舞,烟盒舞,乐作舞,铜鼓舞,披毡舞,摆手舞,对脚舞,羊皮鼓舞等、
6、傣族
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舞,大鹏舞,鱼舞,刀舞,花环舞等、
7、苗族
有芦笙舞,长鼓舞,踩鼓舞,铜鼓舞,木鼓舞,花鼓舞,团圆鼓舞,猴儿鼓舞等、
8、高山族
有杵乐舞等
六、按风格分类
1、秧歌
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洋秧歌,鼓子秧歌,河北秧歌,陕北秧歌,冀东秧歌等、
2、花灯
灯舞,集体歌舞,小型歌舞如:云南花灯
3、采茶
赣南采茶舞等
4、花鼓
凤阳花鼓,晋南花鼓等
5、安徽花鼓灯
6、英歌如:潮汕英歌等
七、社会功能和存在方式
1、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2、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3、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世界著名的十种舞蹈
1、芭蕾舞
芭蕾舞是世界上非常流行的舞蹈形式,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舞蹈在法国和俄罗斯发展,由表演舞蹈演变为音乐会舞蹈。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舞蹈形式,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的芭蕾舞学校都有教授。舞蹈通常由声乐或管弦乐编舞。它包括尖角的工作,流动和非常精确的杂技动作。芭蕾舞从浪漫主义,到表现主义和新古典芭蕾。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跳舞”。
2、萨尔萨舞
萨尔萨舞是一种来自古巴的融合舞蹈。萨尔萨舞通常是舞伴,虽然有公认的独舞形式。萨尔萨舞通常是跳萨尔萨舞,尽管大多数人也会用拉丁美洲音乐表演。萨尔萨需要一对夫妇,虽然你可以把它编排成一种形式的线舞,在其中一方可能没有必要。你可以即兴表演萨尔萨舞,但一般都是精心编排的。这种舞蹈风格在拉丁美洲非常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亚洲和中东传播开来。
3、霹雳舞
霹雳舞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舞蹈,是特别在特定的音乐上表演的,迈克尔·杰克逊是霹雳舞大师之一。这种舞蹈需要很多的技巧,并且有体操的元素,这种风格的舞蹈要求力量,技巧,平衡和技巧在其他事情。这种舞蹈的从业者被称为b-boy, b-girl,或breaker。这些术语是大多数拓荒者和最著名的实践者的首选。
4、肚皮舞
肚皮舞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舞蹈,其起源于西亚,这种舞在世界上也被称为阿拉伯舞或中东舞。这种舞蹈涉及身体几乎所有部位的动作,身体运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臀部,这种舞蹈在西亚、中东和欧洲的一些地方都很流行。
5、秧歌舞
秧歌舞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世界的一些地方都很有名,其起源于中国,舞蹈的动作包括身体到特定节奏的动作,在中国,人们以秧歌的形式跳舞,尤其是在春天。
6、卡塔克
卡塔克是世界闻名的舞蹈,其起源于印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舞蹈之一。这种舞蹈与宗教仪式、寺庙和崇拜更密切相关,学习这个舞蹈并不容易,你需要从专业的舞者那里学习这个舞蹈。
7、踢踏舞
踢踏舞是在一种特定的音乐上进行的,有特殊的鞋子被用来跳踢踏舞的。这些鞋的底部有金属板,在跳舞时在地上会发出特殊的踢踏声。
8、嘻哈舞蹈
嘻哈舞蹈包括各种各样的模式,如爆裂声、锁定和打破。这种舞蹈大多是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表演的,自由式舞蹈是嘻哈舞的主要特点。
9、骑马舞
骑马舞是《江南Style》里的舞蹈,《江南style》的音乐视频是2012年8月录制的,在世界上非常有名,不到一年,这首歌就大受欢迎。
10、班格拉舞
班格拉舞起源于印度,是在一些特定类型的音乐上表演的,在印度和英国的一些地方很有名。传统上,班格拉舞更多地出现在放盛节,这种舞蹈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很受欢迎。
1、《嫩草我染》:一朝穿越,邂逅美男数枚。捡回一个接一个美男光明正大吃豆腐,如今女子不娇娘,敢跟男人抢新郎。不但会打字、会复印、懂修灯泡下水道;还会做饭、会暖床、会搬梯子上房梁。文能妙笔生花,武能二等擒拿,跳芭蕾把狗溜,边发短信开宝马。看如此才貌双全的穿越女如何玩转古代美男;
2、《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爱妃,爱萌娃,爷送你个淘气小魂魄,逗你一笑,可好。爱睡暖床,爷伺候你在千年寒冰上长睡,可好。爱跳芭蕾?爷允你一辈子在我掌上起舞,可好;
3、《非后即妃》:潇湘书
街舞大致可分为:free style,new jazz,lucking,old school,poping,breaking,hip-hop jazz,house
民族舞(新疆,藏族,傣族,苗族等),踢踏,桑巴,探戈,抡巴,拉丁舞,古典舞,现代芭蕾舞 ,肚皮舞,印度族,成品舞土风舞 ,国际民俗舞蹈 ,秧歌舞 ,霹雳舞 ,迪斯科 ,中国古代宫廷舞 ,西班牙弗拉明戈舞 ,夏威夷草裙舞 ,阿拉伯肚皮舞 ,现代舞 ,国际标准交谊舞,即体育舞蹈 ,摩登舞(Modern Dance) ,华尔兹 ,维也纳华尔兹 ,狐步 ,快步舞 ,恰恰恰 (Cha Cha) ,斗牛舞 ,牛仔舞(捷舞)
我是学街舞的, 对其它舞种也不是很了解,不是很全面,见谅!!!
《舞动奇迹》,可惜最后是悲剧台湾电视剧《舞动奇迹》剧情梗概小爱,由“NYU艺术大学”毕业回国的舞者洪嘉铃饰演,他是个热爱芭蕾,却又无缘接触正统芭蕾的贫穷女孩。他有一个支持疼爱他的哥哥李翔(陈宇凡饰),然而,站到国际舞台,成为一个芭蕾明星,却是他一生的梦想。
这个梦想,在他邂逅患有全色盲的企业家Benson(张大镛饰)时,渐渐的筑梦踏实。原本因为母亲骤逝,家境困顿几乎要放弃跳舞的小爱,在Benson的支持之下,终于得以回到舞
团,重新舞者的生活,而灰姑娘般的奇遇也让他情窦初开,喜欢上在他眼里无所不能的Benson。
Benson有一位惊为天人的初恋情人,Emma(方子萱饰)。当年Benson因继承庞大家业,不得不与杜家千金佳俐订婚,尚未成名的EMMA被迫与Benson分开,伤心之余,将自己流放美国,幸运的遇到编舞家徐卓(柯叔元饰)。在徐卓爱情与舞蹈的悉心呵护下,Emma以“割爱”一舞走红美国舞坛,成为芭蕾国际巨星,也成为小爱全心追逐的偶像。
Benson对Emma并未忘情,遵守两人曾经不经意的约定,为Emma盖了一座表演厅,借故邀请Emma至台湾,沉淀在Emma内心多年的情感,再度泛起涟漪!
然而Emma到台湾后,Benson发现了两人天差地别的世界,更发现Emma已不复当年的热情活力,两人之间只存在争执、抱怨。
心灰意冷的Benson这才注意到一直在他身边,那个爱跳舞的小女孩---小爱。必须扛起一个企业兴亡的Benson,每天只能生活在许多无奈与残酷,然而他发现小爱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总是能用笑容替代泪水,面对现实的考验,耐心等候站到舞台上的那一天,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不知不觉中,Benson与小爱已陷入爱情。
Benson与小爱的恋情让李翔痛苦万分。原来李翔与小爱并非亲兄妹,小爱的生母舒曼(杨洁梅饰)也是个热爱芭蕾的舞者,因为一次机会得以到法国发展,小爱却尚在襁褓之中,舒曼不得不将他托给学姐扶养,只身带着大女儿Emma到法国去。李家因几次辗转波折、家道中落,与舒曼失去联络,李翔决定隐瞒小爱身世,直到小爱成人之后再告诉他!
廿年的朝夕相处,李翔对小爱滋生爱意,却苦于哥哥身份迟迟不能表达。他立定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有能力让小爱幸福时,再告诉小爱两人关系,即使小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也有他可以依靠。然而这样的美梦,就在遇到Benson之后破碎!
当小爱终于站到舞台上,幸运的同时拥有芭蕾和Benson时,李翔无法忍受小爱离自己越来越远,忍不住公开小爱的身世,小爱这才知道,自己的偶像Emma竟是自己的亲姊姊。
一个是未曾谋面的姊姊,一个是深爱的人,小爱内心挣扎不已。而守候他廿年的哥哥李翔,却在一夜之间变成爱恋着他的男孩,如此错综复杂的感情,驱使着命运,带着他的梦想,一步步的让他站上舞台。
然而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当初追梦的纯粹,是否能完美无缺的成为他的幸福与快乐?而在小爱内心深处,又想与谁一起舞向世界?是否,也能如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