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夕与立春同时到来之后,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也和元宵节一起到来了。或许很多人都忙着关心今天元宵节应该去哪里看灯会,却没有注意到,今天同样也是雨水节气吧。那二十四节气当中的“雨水”是什么含义,这一天过后天气会如何变化,是不是就会逐渐回暖了呢雨水的时候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1雨水是什么意思雨水是一年当中的第二个节气,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今年就刚好与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同一天。之所以取名为雨水,自然是和雨离不开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天气开始逐渐回暖,原先的冰雪开始融化,而降水量也随着这些变化逐渐增多,所以就给这一天取名为“雨水”,这也是一个反应降水现象的节气。
俗话常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时候的降水对于农作物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有些地区的降水量不够,所以就必须做好人力解决的准备。从雨水节气开始,降水量也会逐渐增多,而且不仅是雨水增多,气温也会逐渐上升,原先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低温,也会在这一天之后慢慢回升,人们也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气温的变化,真的感受到春天来了。
2雨水要注意什么虽然说,雨水的来临,代表着气温的回升,但是也不能急于一时,正所谓“春捂秋冻”,现在正是“春捂”的时候,而且,捂的时候也要注意“下厚上薄”的原则,也就是说一定要注意下半身的保暖工作,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上半身可以忽略,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做好防御工作相当重要。另外,也要注意多加锻炼身体,还有饮食方面的问题。
春天因为气温回升,会比较干燥,所以要注意多喝水,蜂蜜水也是很好的能够化解“春燥”的神器。而且很多人也知道,换季的时候,感冒是常事,稍不注意就会被冻着,另外因为春天时候会有花粉,所以如果是过敏性皮肤的话,也要注意预防过敏。雨水节气虽然是降水量增加,但是总体来说天气却是往干燥的方向上去的,所以要注意补水和降火。
3雨水加元宵节今年的雨水与元宵节是同一天,而人们的关注点很大程度上都被元宵节抢了风头,吃元宵猜灯谜,而在有些地区,会有雨水节气女婿给岳父岳母送节的习俗。一般送的就是两把缠着红带的藤椅,意思是祝福岳父岳母长命百岁,还有送“罐罐肉”的,也是感谢他们将女儿抚养长大的意思。今年的雨水自然是更多了一些团圆的味道,不仅可以赏灯,还可以赏月。
今日夜晚还会有“超级月亮”现象,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月亮会比平常它升到天顶时候更大更亮,今年一共会有三次超级月亮的现象,而其中今天又是效果最佳的一次,有兴趣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在吃汤圆的时候,抬起头看看天上的大月亮。
雨水的来历故事简短
雨水的来历故事简短,在中国有二十节气的文化,对于每个节气都有它独特的特点及存在的意义。而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关于雨水的来历很多人不知道,下面是雨水的来历故事简短。
雨水的来历故事简短1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2月18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者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者5日结束。雨水于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 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5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以后,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的故事
作为以耕作为主的农民朋友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关键季节,进行春耕、春种、春管,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愿望。
就大田来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多。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应及时春灌,可取的较好的效果,即常说的“春雨(水)贵如油”。
同时,在雨水期间,对那些没有秋翻的土地,特别是谷茬、糜茬等硬茬子地,要趁着有冻未化的时机,抓紧用拉子(农村拖茬子用的一种工具,用条子或树枝做成)把茬子地拖一遍,或用碾子压一压,然后把茬子拖倒压碎,这样既能保证播种质量,又能达到抗旱保墒的效果。淮河以南地区,此时一般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华南双季稻早稻育秧工作已经开始,为防忽冷忽热,乍寒还暖的天气对秧苗的危害,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力争一播保苗。
雨水的来历故事简短2雨水节气的由来传说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作用特别重要。
雨水节令美食
元宵佳节正值雨水节气期间,家家户户都煮元宵。过去有“上灯元宵落灯面”之说。元宵也叫圆子和团子。因煮熟后浮在汤面上,故又名“汤圆”、“浮圆子”。吃元宵取“团”和“圆”之音,寓意为团团圆圆。元宵作为节令食品,相传始于晋代,而盛于唐宋。《荆楚岁时记》上有“正月十五作豆油糕”的记载。这种豆糜油糕就是元宵的前身。唐代称为“汤中牢子”或“粉果”。而宋之前很少有人咏过元宵。宋代周必大在《平园续稿》中曾讲到:“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
“宋代姜白石有首诗:“贵客钩帘看卸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珍品”即是指元宵。宋时风俗,每逢元夕将“乳糖国子……沙团子……十般糖之类,皆用楼锅装花盘架车儿,簇插飞蛾红灯彩盖,歌叫喧阂。”(宋·周密《武林旧事》),将元宵放在金盘细盒中馈送便称之为“市食合儿”,足见其在当时之珍贵了。
清代诗人李调元曾写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细;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由此便可以看出古代元宵节时的热闹场面。妇女在人流奔涌中常常把钗细挤落在地。宋代,元宵夜阂时还会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锢坠饵,往往得之。东都遗风也。”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我国南北元宵形成了由多种地方风味到特色。元宵的馅料除可以用白糖、桂花、果仁、芝麻外,还可用鲜肉、火腿、虾仁等。宁波的汤元可谓“驰名中外”,软滑油润,糯而不腻。安徽的安庆汤元,以汤汁鲜美而著称,香甜可口。成都则以“赖汤元”、“郭汤元”最为有名,品种风味迥异于他处。馅心主要有芝麻、豆沙、麻昔、花生、水晶、冰糖、樱桃、’玫瑰8种0而“葛粉圆子”,“橘龚圆子”,都是汤圆中的上品。
“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在欢度元宵佳节时,常会想起台湾民歌“卖汤圆”:“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让我们共同祝愿身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佳节快乐,早日团圆共享祖国元宵佳节之乐。
雨水的来历故事简短3雨水拉干爹的故事:
“拉干爹”,是保山地区许多地方民间流行的一种原始的交谊结友方式,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这种风俗的形成,与社会生产落后以及人们在遇到困难之时渴望能够得到亲情以外的帮助这种“求助心理”有关,故在地广人稀、缺医少药、民风古朴的山乡最为多见。
在保山市的瓦窑、瓦马、瓦房等山乡,“干爹”通常有两种“拉”法,一种是认准目标,协商结亲。即山里娃娃能大跑大走之时,父母便向自家看中的邻村别寨的相识之人表明心愿,若对方同意,便择一吉日,杀鸡煮肉,邀亲唤友,磕头、取名,完成一应“寄名”手续。据说,娃娃“过继”给干爹后,一改姓换名,便不是自家儿子了,即便“命”里带点小灾小难什么的,也就化解开了。
有趣的是另外一种“拉”法“听天由命,强拉硬逼”。采用这种法子结亲,只能在大年初二至元宵节这段时间进行。想“拉干爹”的人家往往选个双日子,由男人带上公鸡、腊肉等食物,天不亮就到村外小桥狭道这样的行人必经之处横拉一根细细的白线,然后在其附近埋伏起来:不论是谁,只要经过此地并绊断了白线,即被认定为是亲家了,埋伏者便飞奔而出,拱手作揖,叫一声“亲家”。“天意”难违,通常情况下,来者只能应允,否则是要背骂名的。于是埋锅造饭,就地野炊。吃饱喝足之后再进村“认门”并举行拜寄仪式。来者倘是妇女,那她当然是“干妈”;若是未婚男女,那就是“干哥”、“干姐”、“干弟”、“干妹”;倘不巧碰上的是牛呀马呀羊呀狗呀什么的家畜,那也“拉”由其主人代替,履行一切手续和义务,只是取名时必须按绊线动物的称谓来定,如马儿、狗儿什么的。
无论是人有意选择还是“天命”所定,干亲一旦形成,双方便亲如一家,互相照应,年头节下,亦应时造访,以手足之情互待,相处好的,甚至情连几代,传为佳话。
更为奇妙的是,在腾冲县的一些山乡,还有一种“拉”大树当“干爹”的习俗,并有许多人自小便拜了某株奇树古木为“干爹”的,因为他们的父母相信,古树参天,根深叶茂,福荫极广,一旦拜作“干爹”,就能保佑娃娃无病无灾,长命百岁。特别虔诚者还要请神职人员帮算一算大树“愿不愿”收,若“愿”,则选一黄道吉日上供焚香,三拜九叩地行过大礼,才算结上了“人树干亲”。末了,还得给孩子取个有枝有叶的名字。由于此俗相沿甚久,故腾冲境内不少知名的古树,如小西的雷打树、打苴的大橡树、和顺的“双杉”、马站的鹅毛树、界头的“银杏王”等,无不“膝下”攘攘,拥有许许多多在世的或早已离世的“干儿子”、“干女儿”,而他们当中不少人就叫树茂、树荣、树寿、树生以及树美、树秀、树芳、树英这类“万古常青”的名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