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可留不可留
对江楼阁参天立
全楚山河缩地来
楼未起时原有鹤
笔经搁后便无诗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吹笛闻梅落
登楼待鹤归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山残水,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雾,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翩跹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对江楼阁参天立
全楚湖山缩地来
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吾与白鸥盟
人乘黄鹤去,白云依旧观物换
凫逐烟波来,青山不改感星移
同榜贵人多,任他稳坐青牛,也向尘中谈道德
相交知己少,笑我重游黄鹤,恍抛家累学神仙
昔贤整顿乾坤,缔造都从江汉起
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
身在九霄,看月印长江,千斛明珠涌出
眼空万里,望浮云孤岳,半天玉尺平来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青莲莫怪我来迟,不敢乱题诗,恐被隔江鹦鹉骂
黄鹤已随仙去久,倘教重弄笛,定惊远岫凤凰飞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请神仙把黄鹤催归,再看那苍狗白云,如何变化
待贱子将青莲唤起,莫负了晴川芳草,次第吟来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阁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残阳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跨蹬起岑楼,既言费文祎曾来,旋谓吕绍先到此,楚书失考,竟莫喻昉自何朝?试梯山遥穷郢塞,觉斯处者个台隍,只有祢衡作赋,崔颢题诗,千秋宛在。迨后游踪宦迹,选胜登临,极东连皖豫,西控荆襄,南枕岳长,北通申息,茫茫宇宙,胡往非过客遽庐,悬屋角檐牙,听几番铜乌铁马,涌蒲帆桂楫,玩一会雪浪霜涛,出数十百丈之巅,高凌翼轸,巍巍岳岳,梁栋重新,挽倒峡狂澜,赖诸公力回气运,神仙浑是幻,又奚必肩头剑佩,画里酒钱,岭际笛声,空中鹤影
蟠峰撑杰阁,都说辛氏垆伊始,那知鲍明远弗传,晋史阙疑,究未闻建从谁手?由战垒仰慕皇初,想当年许多人物,但云屈子离骚,鬻熊遗泽,万古常昭。其余创霸图王,称威俄顷,任成灭黄弦,庄严广驾,共精组练,灵筑章华,落落豪雄,均归于苍烟夕照。惟方城汉水,犹记得周葛召棠,便大别晴川,亦依然尧天舜日。偕亿兆群伦以步,登耸云霄,荡荡平平,欃枪净扫,观丰功骏烈,贺而今曲奏承平。风月话无边,赏不尽郭外柳荫,亭阑枣实,洲前草色,江上梅花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可留不可留
到来径欲凌风去
吟罢还须借笛吹
恨我到此鹤已去
怪人来早诗先传
羽觞三醉重湖晓
铁笛一声万户秋
黄鹤去来无定所
白云今古拥高楼
上头有客题诗句
隔岸何人共酒杯
千古题诗到崔李
开朝制义在熊刘
大江流日夜
明月照高楼
楼未起时原有鹤
笔经搁后便无诗
追寻黄鹤千年杳
不让元龙百日高
白云黄鹤,四顾苍茫,有好诗传九百年前,楼阁重新谁更上
词客神仙,一流人物,看东湖在三千里外,海潮不到我能来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直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唤回黄鹤飞高
瓢饮长江,一吞六七千里
笛横大别,三弄十二万年
宇宙几苍桑,江汉波涛今古恨
湖山自燕暇,楼台烟雨画图秋
城郭依然,只趁扁舟盘鹤影
江山如此,试携短笛落梅花
崔唱李酬,双绝二诗传世上
云空鹤去,一楼千载峙江边
楼外白云停,殊觉天际真人,至今未远
江边黄鹤返,纵有卷中佳句,到此皆空
骑鹤翔空,一瞬元黄新甲子
神龙混迹,旁求忠孝作神仙
浩劫定三千,最难忘树绕晴川,草凄芳渚
壮怀吞八九,看不尽大江东去,爽气西来
星斗摘寒芒,古今谁具摩天手
乾坤留浩气,霄汉常悬捧日心
我比青莲来更迟,仍许登楼眺江汉
谁知黄鹤去太早,空听吹笛落梅花
江汉美中兴,愿诸君努力匡时,莫但赏楼头风月
輏轩访文献,记早岁方怀纵目,曾饱看春暮烟花
大江东去,看滚滚洪涛,淘洗尽千古风流人物
秋色西来,问翩翩黄鹤,招邀过几个放浪神仙
鹤去已千年,笑仙人阅尽兴亡,王几人,霸几人,都付与大江东去
楼高仍百仞,叹末世争得权利,公为战,私为战,问谁是当日南来
有所愁便写,无可道便罢休,君若问神仙,试想想崔李本事
一自下故深,百能容故博大,我来望江汉,长殷殷官胡替人
君骑黄鹤去,俯玉宇琼楼,难抛却千古棋枰,万家灯火
我泛斗槎来,携诗筒画稿,再收拾湖边风月,江上烟花
低望江水绕青山,向那东海流去
仰观白云送黄鹤,对着晴川飞来
古今称形胜,历汉迄今,几千年王业,潜消治乱兴亡,都付与大江东去
雄秀出重霄,高瞻远瞩,八万里山灵,蔚毓英雄豪杰,当有与斯楼齐名
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
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曲落梅中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长笛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
大江千古,今朝都到眼前来
访鹤来游,水绿芳草鹦鹉色
听泉求友,山青故国凤凰声
谁能解听曲中梅,毕竟有人吹玉笛
我是重来江畔鹤,可堪无地起层楼
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登斯楼说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鹤舞翻飞,两水浪开东海日
楼成景换,五洲客酬楚天春
祢衡洲上千古恨
崔颢楼头一首诗
玉笛吹融两江雪
梅花撒满一城春
登楼看月胸襟阔
把酒临风感慨多
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云开天可语
诗伴鹤来归
登楼有客依刘表
使粤何人说赵佗
此地绕千秋风月
偶来作半日神仙
大江流日夜
西北有高楼
一月二十九日醉
百年三万六千场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楼外眼空天地窄
杯中胆大古今雄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黄鹤矶头,山色万重当槛出
白云深处,水光千里抱城来
黄鹤四游,大别武当双阁耸
白云缭绕,洞庭彭蠡一窗含
放眼看江山,无限白云都过去
题诗问鹦鹉,何年黄鹤复归来
天上有神仙,偏我不乘黄鹤去
楚中多豪杰,更谁肯逐大江流
鹤去恋游踪,剩有名篇垂百世
楼成添锦绣,好将伟业铸千秋
数千里奔湍激流,到此楼前,公暇一凭栏,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英雄人物,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游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一代风流,喜杰阁初成,群仙毕至
几番烟雨,惊危楼再现,万象更新
楼宇入云霄,可揽月乘风,摘星换斗
人文会楚郢,任开怀畅饮,作画题诗
楼舞黄鹤,识荆楚英豪,继往开来创新业
江流碧水,看中华儿女,经开纬地展宏图
登楼话史事,最难忘二七罢工,武昌首义
纵目绮危栏,好领略晴川风物,江汉涛声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大江从三峡而来,有拔地楼台,俯视东南一都会
载酒约诸公同醉,看兼天波浪,问淘今古几英雄
向江汉凭栏,作颂愿为尹吉甫
让英豪下笔,爱才谁似李青莲
名楼高处有公存,看江水群飞,到此东流齐北折
幕府旧人唯我在,怅浮云万里,来从南海又西征
问黄鹤归乎,仙梦白云,任江去千年,无分昼夜
见梅花落否,清樽玉笛,正我游万里,重看湖山
临高台而极目,看大别垂杨,郎官春草,凤凰远屾,鹦鹉芳洲,写不尽万家烟景,更兼着帆随岸转,汉接天日,想仙人弭节归来,邂逅相逢应欢笑
沥浊酒以抒怀,问陶公战舰,庾令胡床,白石词锋,青莲彩笔,又谁知千载英雄,都付与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剩我辈当歌痛饮,苍茫独立自吟诗
万里白烟生袖底
几时黄鹤飞樽前
吟上高楼古几人?教羽奏弦歌,化一代潮生,共拍岸惊涛,洗中原炎日
鹤飞天外仙何在?趁云开风雯,展无边烟景,奋凌霄壮翼,裁南国春山
黄鹤归来,笑看楼凌霄汉,虹系龟蛇,坝降滟滪,玉笛伴仙游,天上人间莫辨
白云欢聚,回首词咏离骚,赋吟鹦鹉,诗托烟波,史轮惊客梦,新愁旧恨同消
九派正茫茫,凭栏吊古,纷纷感慨系心头:想物换星移,涛翻浪卷,白云依旧,黄鹤难踪,念彼戟折沙沉,梅愁柳怨,琴声幽咽,草色凄迷。屈子吟来,泽畔悲音犹绕耳;明妃远去,塞边乡思尚萦怀。更兼他名将美人,灰消烟灭;电光石火,转瞬千年。向诗中圣哲,阁上神仙,何事匆匆成过客
一游成眷眷,揽胜登楼,幅幅彩图呈眼底:看鸟飞鱼跃,龟舞蛇翔;绿树婆娑,红墙掩映。当此风和日丽,舟疾帆轻,汽笛争鸣,钢花怒放。毛公豪兴,毫端高峡出平湖;郭老多情,笔下长虹横鄂渚。还伴这雕梁画栋,壁合珠联;壮志宏猷,创基万代。喜楚地贤才,禹州俊杰,相逢济济在今朝
遇有缘人,不枉我望穿眼孔
得无上道,只要汝立定脚跟
教孝教忠,何殊十七世士夫,显示化身扶正道
为溪为谷,只把五千言文字,参同妙契指迷津
向九重霄汉,快意招回,一只黄鹤。莫寻旧日崇楼,且步如今峻宇,放眸三镇画图。喜栏边鹦鹉,脚下虹霓,耳畔琴操,眉梢杰阁,足堪畅臆吟怀。抱胸次荡然,扬颔引颈。洞庭湖气蒸廖廓,中岳庙霜湿晨钟,浔阳江燕送征帆,卧龙岗云飞夕照。陆海茫茫指顾间。更夜幕轻垂,玉笛催梅共花落;星罗棋布,明珠与皓月争辉。上界人寰无异耳。况高处不胜寒,岂必蟾宫弄清影
笑万里波涛,何曾淘尽,千古风流?揽起前朝胜概,慢询藓碣苔碑,细考五车经史。有屈子离骚,鹿门隐迹,东坡绝唱,本草奇编,当得楚天彤笔。慕男儿壮烈,报国酬家。周公瑾智破曹瞒,岳精忠威居虎帐,陈友谅志吞强虏,孙逸仙义扫衰清。遗篇卷卷评量际。惜武功赫奕,英雄并韵士齐名;水远山深,芳芷伴春华竞秀。神州伟业正兴焉。趁登临多感慨,请将墨翰赞长征
千年仙枣不留核
五月梅落犹有花
此间可谈风月
斯世岂有神仙
此处饶千秋风月
偶来作半日神仙
山气西分巫峡渚
江流东压海门潮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宛然海上三山,藐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枣实
犹是江城五月,仙乎太白,与君笛里听梅花
四顾更无人,昔也哗然今也哭
两朝曾论相,释之长者束之才
放眼看江山,无限白云都过去
题诗问鹦鹉,何年黄鹤复归来
大江无恙耶,今月曾照古人,古人不见今月,后来知复为谁,此地惟堪痛饮耳
黄鹄能否归,桑田忽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时事有足悲者,诸公岂忍遽亡之
大江东去千峰翠
爽气西来两袖青
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是写给苏小小的对联
世有美人不奇,美人有才则奇,美人有才不足为奇,美人有才有智有胆有识则奇。苏小小便是这样一位才智过人,胆识超群的奇女子。她既不同于致荥阳公子郑生为丐,而良知尚未泯灭,终又助其成就事业的李亚仙;也不同于执著地追求真诚爱情,一旦发现自己受骗被卖,便刚烈地手捧百宝箱怒沉江底的杜十娘;也不同于受到负心汉欺骗,含恨死去,化为厉鬼复仇的霍小玉;更不同于在公子王孙中间既享受尽了温柔富贵受尽了百般凌辱,最后从一个卑微的卖油郎那里找到人间真情的薛瑶琴。
同为娼妓,苏小小有她独特的生活道路和个性,她热爱自然,迷恋西湖山水成为平生之癖好,从小就每日乘车游走于山水之间,自小身心就承受灵山秀水的钟灵毓秀。美丽的西子湖不仅滋养了她天仙一般的容貌,还赋予了她过人的智慧才华,更融塑了她一颗热爱自由的纯洁之心。
幼年丧父,不幸沦为歌妓,但她从小喜爱读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知书识礼,尤精诗词,信口吐辞,皆成佳句。苏小小酷爱西湖山水,她在自己的闺阁迎湖开一圆窗,题名“镜阁”,贴妙联:“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在西泠桥畔散步,眺望涟涟碧波,点点水鸟,她会情不自禁地吟诗放歌,倾吐心中的情愫。秀美的西子湖畔她乘着小巧灵便的油壁香车穿行于烟云之间,恍如神女下凡。
她少时才华出众,艳名远播。钱塘城内曾有巨富数次登门,愿以千金娶小小为侍妾,均被她拒绝。
贾姨妈劝她:“不妨寻个富贵人家,终身也有了依靠。”小小道:“人之相知,贵乎知心。岂在财貌?!更何况我爱的是西湖山水,假如身入金屋,岂不从此坐井观天!”贾姨妈叹息道:“姑娘以青楼为净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彻!”
这位冰雪聪明的奇女子,与阮郁的一场邂逅成就一段爱情的美梦。
春暖花开,苏小小乘油壁车去游春,断桥弯角处迎面遇着一人骑马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 郎君。
小小惊得花容失色,那少年郎君已起身施礼。小小低眉颔首,弯腰回礼、粲然一笑。
那一笑倾国倾城,宛如仙子。郎君一时竟看呆了。直到小小驱车而去,阮郁才回过神来,赶紧向路人打听小小的来历住处。
阮郁回到住处,小小的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茶食无味,辗转难眠。
第二天一早,阮郁骑着青骢马寻到小小的住处。小小从绣帘中款款走出,四目相视,秋波传情。才子佳人、郎情妾意。
西子湖畔美好的邂逅,情丝点燃。夕阳西下,飞鸟归巢,在浓荫如盖的青翠松柏下,小小含情脉脉注视着心上人婉转表达心中深情: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贾姨妈作主,两人定下终身。言笑晏晏,佳偶良缘。
只可惜好景不长。阮郁当宰相父亲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娶了歌妓。生生拆散了这对神仙眷侣,为阮郁另择名门闺秀。
“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自阮郁去后,她整日足不出户,能吟诗以解愁闷。“多情总被无情恼,笑不渐闻声渐消”。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认识寒门学子鲍仁,便将其引为知己。她谢绝豪门贵族的你请我邀,独对鲍仁青睐有加。
小小请鲍仁入镜阁,亲自斟酒道:“先生文武双全,心胸磊落,为何不去报效国家呢?”
鲍仁道:“动乱之际,有力难效,何况我是将功名视作草芥的!”小小道:“有为民作主之心,则英雄有用武之地。倘不能如愿,再复归山林,浪迹江湖为时未晚!”鲍仁道:“我恃才反愚,经姑娘轻轻点拨,茅塞顿开。只是我饥寒尚且不能自主,功名二字从何说起?”“先生如不嫌弃,我愿助你赴京都应试。”小小取出百两银钱交给鲍仁,鲍仁慨然收下,深深一揖告辞:“姑娘之情,深于潭水,我鲍仁永生不忘。”“小小在此静候佳音!”说罢,小小亲自送鲍仁出门。
当鲍仁高中之后荣归故里之时,她已经香消玉殒,鲍仁抚着她的灵柩痛哭流涕:“人之相知,贵乎知心,知我心者,唯有小小。”直哭得声息全无。
出殡下葬之日,夹道观看者不计其数。鲍仁一身丧服,亲送小小灵枢,葬于西泠桥畔。鲍仁亲撰碑文,写出苏小小一生为人,以歌颂她的高洁人格。
“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从此以后,苏小小的芳名与西湖并传,天下游人每到西泠桥畔,都会发出多少感慨!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游历太虚幻境,见一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深意: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但是一入尘世,也就迷在俗中,迷在俗中就难免造业,甚至还有可能业大下地狱。宝玉是上界天人下世,根基大,神不想让他毁在人中,故而让其游历幻境,启发其悟性,提醒其不要忘记人生根本。这幅对联就是告诉宝玉:世人认为的“真”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真,人认为的“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假,不要迷在常人之中,忘了自己真正的家,“反认他乡是故乡”。
对我们启示:把假当真,则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正如鲁迅在《集外集拾遣·〈绛洞花主〉小引》中所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副对联阐释了“假”“真”“有”“无”的哲理,似是对读者在读《红楼梦》时的一种提醒,切忌穿凿;同时,给人们认识和思考复杂的人生以深刻的启迪。
这是《红楼梦》第二回里的一副对联。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对智通寺的门联感叹道:“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这副对联的意思是:利欲熏心的人所聚敛的财物多到死后还有剩余,却依然贪得无厌,不想收手;他们非得头破血流,乃至走投无路时,才想到回头,但已为时过晚。
作者深意:智通寺的一副联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绝妙写照,也预示出全书的发展趋向。最后荣宁二府的破败荒凉,不禁令人想起这"门巷倾颓的破寺;而荣宁二府的老爷少爷们的归宿,从这个无依无靠的老僧身上,不呃看到了它的投影么!第二回书便出现这样一幅寓奇意于寻常中的对联,是可看出作者在结构安排中的苦心的。
对我们启示:这副对联的特点是语浅而意深。所谓语浅,是指联中的两句话通俗易懂,明白如画,语意谁都可以理解。所谓意深,联中所指并不仅说说道理而已,它的深层意思在于:一是联中的“忘缩手”“想回头”,词意深远,耐人寻味。它是深于阅历、深谙世道者毕生惨痛教训的经验总结。
这副对联映衬着这样一个环境,描绘了贾宝玉当时是这样一个心理状态——《红楼梦》第5回这样写道:“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
作者深意:这里一画一联,画的内容取材于六朝无名氏《三辅黄图·阁部》所载故事,而这副对联说,懂得人情世故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人情世故的本领也就是文章。这样突出地勾勒了贾宝玉所处环境的特点,以及贾宝玉对所处的典型的环境的态度,从而更为形象地凸现了贾宝玉的思想情操,充分显示了这个封建叛逆者的性格特点。
对我们启示: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
《红楼梦》第5回这样写道:“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下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作者深意:这是一副题画联,画称为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这里描绘秦可卿卧室的陈列:有皇帝、太后、贵妃、公主等等人物用的摆设器物,有名画家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器物又多为"香艳故事",再配上这一对联,更显秦氏卧房的奢华和香艳无比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
此为《红楼梦》第十七回。主要内容:宝玉痛悼秦钟。大观园造成,因闻塾师赞宝玉对对联有歪才情,贾政带门下清客参观大观园时便带上宝玉,命他为大观园各处景观拟匾。在贾珍的引领下,贾政同宝玉在众清客的陪同下一同参观大观园,并为园中题匾额和对联。因众人知道贾政有意要借此机会试宝玉,便有意用一些俗套来敷衍。在这次的游园中,贾政对宝玉题的匾额和对联虽加指责,但心中比较满意。
作者深意:水随堤岸蜿蜒而曲折,堤上栽满杨柳,倒映入水中,所以说“柳借三篙翠”,“三篙翠”是说水既深又绿,用划船的篙作为度量单位,富自然意趣。这样,把堤柳和水中倒影之柳融为一体,很是巧妙。沁芳是个大隐喻,暗示众女儿的美好,又关联“花落水流红”即众女儿的悲剧命运。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 这是荣国府正堂中所挂的乌木联牌上用錾(音赞)金字镶出来的对联,题明是东安郡王的手书,为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所见。《红楼梦》中,荣禧堂是荣国府的中心建筑。
作者深意:这一联是荣禧堂环境描写的细节部份,和室内外其它装潢摆设一样,都可以看出这个历时百年的“钟鸣鼎食”之家,完全是依仗着皇家官府势力的荫庇扶持,才享有如此显赫荣耀的社会地位的。它特地从前来投靠贾家的孤女林黛玉眼中看出,在艺术上尤有安排,可见作者的独具匠心。对联是王爷给题的,还客气地称“弟”,可以想见贾家当年势力多么煊赫。
《红楼梦》第十七回的对联,这是宝玉为潇湘馆吟成的诗句,元妃省亲,贾府倾尽数世累积来建造这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旷世园林。而元妃自省亲以后再也不曾踏足于此,本该尘封的园林在她的旨意下成为姐妹们栖身的安乐之所,良辰美景奈合该有如花美眷来相配的,不至于萧条冷落了这一园的春色。
上联言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称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这绿色的蒸汽,显然是翠竹的遮映所致;这凉意,也是因浓荫生凉之故。可谓视角形象与触觉感知二者俱兼。联中的“茶闲”“棋罢”用得绝妙,吟诵此联,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贵族家庭中生活的公子哥儿和**们那种闲情逸致之情态,似映入眼帘。
上联,问东西南北,相逢何处。
下联,询冬夏春秋,邂逅 几时,
————————————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