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表面上是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实际上展示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 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并在当时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经历重重波折、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以及遭受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打击后,与渥伦斯基的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被遗弃,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色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卧轨,结束了自己绝望的爱情与生命,安娜独立承担了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的后果,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悲伤。 虽然小说只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但托尔斯泰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 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他的小说是真实的,是当时俄国的“一面镜子”。而这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 诚实。他和他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将触动着当时乃至今后更多的人。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这部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 —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作者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形象既复杂又丰满,常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表述,体裁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创新,也超越了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
文 / 困觉猪
01
如果人生中有一部最值得阅读的小说,我推荐《战争与和平》。
我阅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是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托尔斯泰在1853年读了之后,对作者钦佩不已,立志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一生笔耕不辍的托尔斯泰,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无疑是《战争与和平》,两大题材如何巧妙的应付,如何展现俄国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是我对这部鸿篇巨制的莫大期望。
我用一张白纸铺陈了瓦西里、罗斯托夫、别祖霍夫、博尔孔斯基、库图佐夫、安德烈、皮埃尔、玛利亚、娜塔莎、阿纳托利等一长串名字,并且用思维导图梳理之间的关联。
画着,读着;读着,画着,慢慢就上了道,随着“战争与和平”壮阔史诗般地推进,名字已不再是我阅读的阻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洁的文字,高超、卓越的场景描写,细腻深刻的心理分析,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亲爱的玛利亚,”娜塔莎颤抖地说,“我该怎么办呢?我担心自己做出了傻事。求你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办?”
“你爱他吗”
“爱!”娜塔莎用尽全力地回答,“对,我爱他,爱他。我要去找他,去彼得堡……”
作品的最后部分,在无数次的挣扎和对爱的渴望奔涌之后,娜塔莎把过去的一切都彻底放下了,毫不掩饰地向玛利亚告白。
面对如此透人心扉的倾诉,有着善良与隐忍灵魂的玛利亚,会是什么反应呢?虽然她还是觉得有些愤怒,有些纠结,但在战争的惨痛与和平的艰难面前,唯爱是真实的,不可剥夺的。我猜想,她终究会释然,不再为娜塔莎对哥哥安德烈的感情如此淡薄而痛心。她一定紧紧地拥抱了娜塔莎,并且一起痛哭一场。
在这之前,凌晨三点钟,皮埃尔讲完了故事——刺杀拿破仑的计划,被俘的那段经历,自己在监狱的所见所闻,他说了一句话:“只要还活着,就会有希望,就能收获幸福。”娜塔莎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他,眼里熄灭已久的光芒又重新被点燃。
但娜塔莎却又“突然低下头,双手捂脸,悲怆地哭了起来。她感觉自己隐藏了许久的情绪就要爆发了。她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面孔、声音还是神情,突然就改变了。她表现出极度的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幸福的憧憬。”于是有了最后近乎歇斯底里的告白。
戛然而止的收尾,文字深刻又充满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托尔斯泰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赤裸裸地,近乎无情又充满深情地展现了出来,初读之余,内心极其震撼。
这位迷恋社交和宗教的文学大师,对舞会、宴席、战争等大场面的高超把控,以及对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透彻的分析,简洁而深刻,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战争与和平》,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伟大作家的伟大小说”。
02
说说娜塔莎的爱情。
在作品的第二章《娜塔莎的命名日》、第十三章《初遇娜塔莎》、第十四章《儿时梦破碎》、第十五章《舞会邂逅》、第十六章《缔结婚约》、第十八章《阿纳托利的诱惑》,以及最后一章《新生活》,在娜塔莎的情感世界里,在战争与和平的纷杂中,鲍里斯、安德烈、皮埃尔,以及阿纳托利等众多人物一一出场,个中故事可谓跌宕起伏,波澜有致。
娜塔莎第一次露出幸福神情的对象是年轻军官鲍里斯,在她的命名日。穿着短裙的小女孩,短裙下面藏着布娃娃,“长得并不漂亮,但十分活泼可爱。”
“她的笑声很有感染力,让在座的每一位女客们也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鲍里斯是个身材高大的金发少年,他五官端正、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的脸上有着刚毅的神情。”
“娜塔莎跑到院子里,等着鲍里斯的到来。”她先是跑到花丛中躲起来,“就让他去找吧。”看到尼古拉和索尼娅接吻,她觉得真有趣,于是情窦初开,把初吻献给了鲍里斯,天真地数着一二三四,答应了他四年后的求婚。而鲍里斯许下的承诺,不过是句玩笑话。
“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爱上我了?”娜塔莎激动地问道。
这个管教太过严苛的小女孩,纤细的肩膀,纤细的胳膊,娇羞的神态,眼神里洋溢着少女的热情。懵懂的年纪,幼稚的爱,最终无疾而终。
03
在罗斯托夫伯爵家中,安德烈见到一个黑发女孩,总是能开怀大笑的娜塔莎,“他总觉得她其实暗地里在关注着他,并故意在他面前表现自己的特别,他的心中忽涌现出年轻人杂乱无序的念头和希望。”他不再认为“就这样过完余下的生活就够了”,那个待在窗口的女孩,正逐渐改变着他的生活。
而十六岁的娜塔莎,还在猜测鲍里斯不想见他的诸多缘由,在罗斯托夫伯爵家中见到鲍里斯,她的内心特别兴奋。鲍里斯脸上也露出又惊又喜的神情,方寸大乱。的确,身材婀娜的娜塔莎,还是像之前那样令他着迷。但他告诫自己:“他不应该沉溺于这种感情,因为娶这个没什么价值的姑娘会断送他的大好前程”。“现在的他打算娶一位彼得堡最富裕的年轻女孩。”托尔斯泰用深邃的觉察,几笔勾画,就把鲍里斯的心思全抖了出来。
“我不仅聪明,还美丽又活泼,能有用,会骑马,我还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可怜的娜塔莎,像一位怨妇,自言自语,聊以自慰。
战争的背后,是俄国上层社会的舞会。娜塔莎的生活从不缺活泼和激情。在经历了一小段无人邀请的尴尬后,皮埃尔把安德烈介绍给了娜塔莎。“娜塔莎失落的神情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幸福、满足的微笑。”
“我一直在等着您呢。”她还是初次袒胸露背的少女,神情里常常透露出几分羞涩。安德烈当然喜欢这个未被上流社会污染的女孩,活泼,更是明艳动人。他对娜塔莎更加着迷了,他觉得自己今天的精力充沛人也变得年轻不少。
娜塔莎也觉得自己爱上了安德烈,从第一次相遇时的好感,到命运的安排再次相遇,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给娜塔莎充分的自由。“如果半年之后娜塔莎不爱他了,她有权利摆脱他。”他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她,她完全看出了他的心思,并且理解了他。
分别时刻,“您不要走!”她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她没有哭,没有闹,只是静静地待在房间里。她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精神恍惚,有时还自言自语,两周后才恢复过来。
娜塔莎显然已经不再对鲍里斯那份约定抱有希望了,她很快从那份青涩的感情中走了出来。
“现在的我无比坚定,在我心中没有人能超过他了。”她似乎已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安德烈的感情里去。但“她还是像以前一样,过着快乐开心的生活,根本不像一个远离未婚夫的未婚妻”。
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看上去那样真切而又充满变数,那么美妙又何其易碎,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托尔斯泰描写的就是生活本身。
04
走进戏院包厢的娜塔莎,“显得更加漂亮、生动。她充沛的经历和精致的面孔,再加上对周遭一切事物漠不关心的姿态,更令人忍不住侧目。”
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多少恋爱经验的**,哪里经得住阿纳托利的大献殷勤。这位一开场就因戏弄警察而被赶出莫斯科的花花公子,“他的兴趣就是玩乐和女人”,无论他谈论,还是仔细地端详着她,都让她“觉得他已经为自己着迷了,她感到很高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他时常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他说话大胆又懂得把握分寸。”
娜塔莎完全被迷住了。
阿纳托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来看看他追求玛利亚那晚发生的故事吧,托尔斯泰写得入木三分,相当精彩。
玛利亚的命运就要决定了,并且是由她自己决定。她走出书房,穿过花园,却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是阿纳托利在说话。此刻他的眼神迷离,怀里搂着一名侍女,正对她轻声说着什么。
看到玛利亚之后,阿纳托利那张英俊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呆呆地望着她,甚至忘记松开抱着侍女的手。
随时随地,阿纳托利都在调情。托尔斯泰以极准确的手法与卓越的讥讽口吻,把阿纳托利的浮华心魂,虚伪、堕落的个性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
娜塔莎本与安德雷已经订婚,却因安德雷赶赴战场而推迟了婚期。孤独一人的娜塔莎遇到了阿纳托利,被这个英俊且风流的男人迷倒,一点也不让人惊讶。
这边惦念着“安德烈怎么还不回来呢”,那边又在想那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在阿纳托利这个情场老手甜言蜜语地攻击下,娜塔莎毫无还手之力,“我觉得我已经爱了他三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未爱过任何人。”娜塔莎像一个失心疯的女人,决定和他私奔。
好在最终皮埃尔及时制止了阿纳托利这个混蛋的诱拐,并把厚颜无耻的阿纳托利又一次逐出了莫斯科。
娜塔莎活泼,感性,对自己的魅力非常自信。说实话,阿纳托利才是真正打动她的人,尽管这个少女杀手只是在引诱她。这个英俊潇洒的男人,代表了娜塔莎的一部分本性追求。少女都喜欢高颜值而不拘束,不掩饰内心欲望的男人,道德在这样热烈的情感冲击面前不值一提。娜塔莎内心道德和本性之间的对抗,本性一度获得了胜利,不是他人的帮助就要万劫不复。也正是这段最让娜塔莎显得鲜活生动,真实可信。
05
险些为阿纳托利所引诱后,娜塔莎增添了无尽的愧疚,和因背叛带来的负罪感,历经磨难后的她,来到战场上负重伤的安德烈床前,请求宽恕。
“ 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美好心灵的热爱。托尔斯泰把这种“神圣的爱”,一点一点地渗透到我们的心里。
一个是悲天悯人的中年人,一个是活泼感性的少女。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之间,更多是门当户对,没有太多真正的相知和激情在里面。娜塔莎对安德烈有着无比的敬仰和尊重,见到最后一面,才实现了内心的救赎。但是这些和真正热烈的爱情无关,两人从来没有做到过亲密无间,也注定是一场悲剧。
06
情定皮埃尔,是娜塔莎最后的爱。
“假如我不是我,而是世上最英俊、最聪明、最优秀的人,而且是自由身的话,此刻我便跪下向您求婚、求爱。”
多日来娜塔莎第一次留下了感激和感动的眼泪。
皮埃尔对娜塔莎有着宽恕、理解、爱和奉献,最后和娜塔莎走到一起也是水到渠成的。两人都在战争中饱受洗礼,皮埃尔又一直敬慕和怜爱娜塔莎。娜塔莎和阿纳托利那段插曲也正像皮埃尔和海伦一样,皮埃尔对她的相助所体现出的纯真不仅让娜塔莎感动,更让两个人彼此理解,走得更近。
皮埃尔除了外貌外,算是娜塔莎精神和物质上最合适的伴侣。
值得一提的是,皮埃尔对于娜塔莎的爱恋一直是最纯真的,和海伦那样纯粹身体的引诱截然相反。不过娜塔莎身上,恰恰也有一些海伦的元素,譬如美丽和喜欢被爱,想过阿纳托利和安德烈公爵二者兼顾。这两个角色也在之后为托尔斯泰创造出他最著名的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提供了灵感和肉。
娜塔莎被称为“飞入凡间的精灵”,她有少女的天真、活泼、热情,喜欢音乐,聪明伶俐,更有善良勇敢的一面。在莫斯科即将沦陷之时,娜塔莎舍弃家财,救治、运送伤员,谱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绝唱。当初1956版**选择奥黛丽·赫本出演这个人物是最恰当不过了。
初读此文,我的第一印象便是:这描写的是一场浪漫的邂逅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对人生的感悟。“我在想烟火的事儿。好比我们人生一样的烟火。”这舞会便象是人生中的一朵炸开的美丽烟花,转瞬即逝。我以为这个浪漫的青年在为如此美妙时刻,与眼前的美貌姑娘的美丽邂逅的短暂而伤怀。舞会结束后,各自便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但是,即便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没有肉体上的缠绵,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荏苒,伊人之记忆依旧恍如昨日。伊人已老,过往的美好时刻都依然成为埋藏在心底的珍贵记忆。即便当时的浪漫青年已然变成了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但在她的心中,他永远是那时的Julien Viaud。这真是一个浪漫、动人的故事啊。
但是随着对故事的深入思考,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心态、性格、写作特点、对时世的看法,文章中细节的描写,我对这篇文章开始有了新的、完全不同的认识。这绝不是一个浪漫故事那么简单,更多反映出的是“讽刺”,多重的讽刺。故事发生在怎样的时代?明治维新过后,日本传统文化是在外来文化刺激下急剧转变的。那时日本所谓的开化,是在与外国的接触中所被迫转化的,表面看来似乎是‘开化’了,但是日本人民却在如此被迫的非自发性的急剧变化中迷失了自我。有钱有势的‘文化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与权势而干着一些‘无学无知的鄙劣之事’,而穷苦的平民百姓则为了生计而盲目辛劳奔波着,更无所谓‘学识’可言。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发展迅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这却不足以掩盖‘国民心中的空虚感’以及当时日本社会乃至日本民族的种种阴暗面和弊端。即便是现在,日本的自杀率也是相当高的,而原因我想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极大的压力与内心的空虚所致。
对明子,作者是呈完全的批判与讽刺态度的。当时的日本社会,男人们所要做的便是辛苦劳作,拼命赚钱来养家糊口。而象文中明子这样的名门**,则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来吸引男人的目光’,所学习的也多是‘社交礼仪’,‘插花’‘茶道’之类的。这便是所谓的名门**的‘素养’。尤其是当时对欧洲人以及二战后对美国人的卑躬屈膝奉承献媚的表现是十分露骨的。文中曾多次描写到明子的‘敏感’‘得意’‘撒娇’,当我们想想明子敏感的都是些什么,得意的又是些什么,而当洛蒂引用‘瓦托画上的公主’来比喻自己却完全不知瓦托为何人,以及文章结尾所描写的,甚至完全不知一个自己回忆了三十年的人便是著名的作家皮埃尔·洛蒂(由于洛蒂的《菊子夫人》的关系,有些文学素养的日本人对他是十分熟知的),这其中体现出的无知以及作者对其的批判与讽刺是十分明显的。芥川说过“那些担心艺术会毒害人民的人,他们大可安心。艺术绝不可能毒害人民——人民从未理解过艺术,又怎会被艺术毒害?”由此也可以看出芥川是怀着对世人的嘲讽态度来塑造明子这个人物的。而这也是芥川那‘极度厌世’甚至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他对当时的日本是极度不满的,因此选择了用他的‘讽刺之笔’,试图‘骂醒国人’,而‘人民却从未理解过艺术’。这令其产生了一种无力感、极端的悲观思想以及极端孤独、凄寂的情绪,直到最后感觉自己对于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多余的人’,自己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从而对自己的生存意义产生了怀疑,导致了最终的自杀。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曾这样说道:“……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莫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像细胞之于生物一样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地过活下去?说不定其中有些人略辨是非,通情达理,反而成为障碍,才创造了疯人院,把那些人送了进去,不叫他们再见天日。如此说来,被幽禁在疯人院里的才是正常人,而留在疯人院墙外的倒是些疯子了。说不定当疯人孤立时,到处都把他们看成疯子;但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有了力量之后,便成为健全的人了。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是把人搞糊涂了。” 而芥川在《沼泽地》一文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
呃好象有点跑题了在回来说小说中对皮埃尔·洛蒂的描写。事实上作者对这个人物也是呈批判态度的。表面上他好象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浪漫非常”,一副风流才子之风,实际上则透着高傲的优越感,对明子则是单纯的‘寻欢作乐’‘逢场作戏’,并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她、欣赏她。就好象那些寻花问柳的嫖客一样,在妓女身上得到了欢愉之后,还要在心中暗暗蔑视之,这也可以在小说中的细微描写中窥见一二。最初是对明子‘一直好奇的关注一举一动’,到后来‘眸子里露出一丝讥讽的微笑’以及“岂止巴黎,舞会,哪儿都是一样的。”的自言自语-----这便是所谓的“社交界”。至于用瓦托绘画中的公主来比喻明子(瓦托的后期绘画事实上是在讽刺浮华无实的贵族社会生活),至于他所创作的《菊子夫人》,很明显,本文中所说洛蒂创作菊子夫人的灵感很可能来源于明子,舞会中的菊花以及时间1886年正是创作《菊子夫人》的前一年。而《菊子夫人》中所描写的菊子则是一个外国军官的“租用妻”,反应出当时日本人面对欧洲人那种卑躬屈膝的奉承相。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可言,甚至在租妻结束法国人离开时,菊子不但毫无伤感,反而在计算自己赚了多少钱如果当时洛蒂真的对明子心存喜爱和尊重的话,会以她为灵感写出这样的小说么?芥川对舞会气氛的描写也反映出了他的想法:“欢快的管弦乐声,仿佛是无法抑制的幸福的低吟”、“在华丽的德意志管弦乐曲的诱惑下,一刻不停地回旋,令人眼花缭乱”“高亢的管弦乐,宛如旋风一般,照旧在人海上方,无情地挥舞着鞭子。”,这一切描写无不透着轻浮、躁动之感。作者通过描写舞会的绚丽来反衬出其本质的低俗之气。通过对舞会和洛蒂的描写,既讽刺了英法等老牌欧洲强国的所谓绅士社会中的伪善、虚饰与乏味,又反映出十九世纪日本所谓开化、繁荣社会背后的阴暗。
文学离不开女人,俄罗斯文学更是如此,似乎每个俄罗斯大作家背后,都有窈窕的女性身影,帕斯捷尔纳克背后有伊文斯卡娅,叶赛宁背后有邓肯,普希金背后有娜塔莉娅。正是这些伟大的女性滋养了俄罗斯精英。
普希金(1799—1837)——俄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只有短暂的38年,却留下了永垂不朽的文学成就。他以诗和小说为人称道,其中爱情诗占了大部分。 诗人总是多情,普希金可以说是为爱而生,最后他也是为爱而死。
众所周知,普希金是俄罗斯的一位伟大诗人,以写爱情诗见长,其笔下的爱情热烈、浓郁、真挚、淋漓,堪称爱情诗的典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爱情而生的诗人,其爱情生活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
不过普希金的伟大就在于,他将这些对爱情的追求和幻想、因恋爱感到的甜蜜快乐、忌妒和伤害等等普罗大众都会有的情感,经过内化、提炼、润饰,将爱情化成艺术,再说进每个人的心里。直到今日,他的情诗仍是俄罗斯人朗朗上口的国民文化之一。
熟悉普希金的人都知道,普希金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个举世公认的情种。普希金到底有多少情人说法不一。不过普希金的妻子只有一位,她就是娜塔莉娅。普希金给情人写了大量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给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誉,遗憾的是普希金同样因为爱人娜塔莉娅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 (1812年9月8日—1863年11月26日),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结发妻子。1837年,普希金与娜塔莉娅的姐夫丹特斯d'Anthès决斗而死。1844年,娜塔莉娅再婚嫁给了一个少将。
娜塔莉娅非常美丽。传闻沙皇尼古拉一世、法国军官都迷恋她。后世对娜塔莉娅的品行有多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1828年,娜塔丽娅在一次舞会上邂逅了诗人普希金。当时她正值豆蔻年华,有生以来的16年中,她是第一次在上层社会的舞会上公开露面。
那天,她穿着云雾般轻柔曼妙的华丽衣裙,发上束着金环,她的面容姣好,皓齿明眸,眉如远黛。少女的美貌是浑然天成的,是任何化妆品都修饰不出的,细腻光泽的皮肤尤其诱人。
她的体态婀娜,步履轻盈,如同一位神女下凡。她的出现,使整个舞会都为之震颤、沸腾了,以致在场的其他佳丽们都相形失色,在场的男宾们则一致被其超然绝伦的美貌和高雅气质而深深地打动和倾倒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当时已经名满全国、倍受人们关注和欢迎的诗人普希金在内。
1829年4月,普希金郑重地请朋友做媒,向冈察洛娃求婚。结果被其父母以女儿年纪尚小,还需再等等的说辞推迟下来。
1830年的春天,普希金的一位好友在莫斯科的一个舞会上遇见了冈察洛娃,出于对好友的关心,他特意邀请冈察洛娃共舞,一面借机向她打探她的家族对普希金的看法。出乎意料的是,冈察洛娃的一家对普希金的印象都不错,并且在舞会之后,冈察洛娃母女还请他向普希金致意。
年轻诗人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时,当即欢天喜地地雇了马车从圣彼得堡赶到莫斯科,去看望思念已久的心上人。这次,心上人的一家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年轻诗人。
1830年4月6日,普希金再次向冈察洛娃求婚。普希金终于如愿以偿了。1830年5月6日,他以无比喜悦的心情同美丽圣洁的冈察洛娃订了婚。
二人的婚礼最后定于1831年2月18日举行,婚礼仪式在尼基茨基门的教堂进行。
新人相互交换戒指之时,一个指环不慎被滑落到了地上,普希金的脸色陡然大变,与此同时,他手中燃烧着的蜡烛也突然熄灭了。
从教堂出来时,诗人的额头上渗满了豆大的汗珠,他忧心忡忡地说了句:“这是不祥之兆。”错误从这一刻起就不可挽回地开始了,可惜他们都未从婚前的种种预兆中得到警示,及时地从这场注定悲剧的婚姻中解脱出来。随着教堂钟声的响起,毁灭的进程也拉开了帷幕。
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度日。在结婚的前4年里,他们就欠债6万卢布,临死前,普希金的债务已达12万卢布。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创作时间,他的精神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而他年轻的妻子对此却毫不关心,只管享受她的奢靡生活。甚至连孩子们的抚养和教育,也多半是由她的二姐来承担的。
1836年11月4日上午,普希金收到了“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上面这样写道:“绿帽子最高勋章获得者、骑士团长及骑士们会聚勋章局,在尊敬的纳雷什金主席主持下,大家一致同意任命普希金为主席的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
整个彼得堡随之流言四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会的谈资和笑料。
事实上,在当时的彼得堡,几乎没有哪个年轻人不暗恋娜塔丽娅。她那灿若星辰的美让很多人都为之陶醉,不仅是那些仅与她见过一面的人,还包括那些根本就没见过她的人。
普希金在与娜塔丽娅的6年婚姻中,初始如获至宝,倍加呵护和炫耀,他凭借自己天才诗人的名声,将娜达丽娅引见给沙皇和皇后,带进彼得堡的上流社会,引起了人们的一片惊叹。
渐渐地,娜达丽娅的魅力光环开始超过丈夫的声誉。在各种舞会上,人们谈论的不再是普希金和他的诗,而是他的妻子和她的美丽。
被众星捧月的娜塔丽娅开始接受其他男人献来的殷勤,甚至在丈夫面前与他们打情骂俏。特别是在荷兰公使的干儿子,法国人丹特斯出现后,她的行为愈加放肆。
丹特斯,高高的个子,一副漂亮的面孔,他自信、活泼、幽默、机智,是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与娜达丽娅同样年纪。在彼得堡的社交圈里,他备受女人们的爱慕。丹特士利用沙皇的信任和大家对他的宠爱,大胆地追求女性,尤其是对娜达丽娅穷追不舍。
而娜达丽娅也被他的青春魅力所吸引,对他的追求不但不拒绝,反而乐享其中。这正是1836年普希金收到匿名信时娜达丽娅的生活状态。
自收到匿名信后,普希金便坐卧不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毅然决定向丹特斯发起挑战——决斗。
收到普希金的挑战书后,丹特斯的义父,荷兰公使老格尔恩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无论决斗结果如何,都不会是令人愉快的。
于是,他四方奔走,多方斡旋,最终促成了丹特斯与娜塔丽娅的大姐叶卡捷林娜的婚姻。至少从表面来看,丹特斯追求的不是 娜达丽娅 ,而是她的姐姐叶卡捷林娜,从而给普希金收回挑战书搭了个台阶。
但是,叶卡捷林娜不但不漂亮,而且还比丹特斯大6岁,为此丹特士心里极不平衡。于是,婚后的丹特斯仍然大胆地追求娜塔丽娅,甚至用自杀来威胁娜塔丽娅接受他的爱。在丹特斯的强烈攻势下,娜达丽娅也越陷越深。
面对放荡的妻子和无赖的连襟,普希金纵有倾世才华,也无济于事。于是,他再次向丹特斯发起决斗挑战,并提出了极其残酷的条件:双方射击的距离只有10步,并且在第一次双方都没有射中对方之后,决斗再重新开始,直到有一方倒下为止。
1937年1月27日,星期三,普希金同丹特斯约定决斗。决斗在距离彼堡不远的黑山进行。结果,普希金这位伟大的诗人,成了他美丽而轻佻的妻子的牺牲品。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与丹斯特的决斗中,被丹特斯提前开枪击中。他挣扎着向丹特斯开枪射击,以为射死了丹特斯,就放弃了第二次射击机会,但击中的只是丹特斯军服上的一颗金属纽扣,丹特斯装死得以侥幸逃生。
当荷兰公使宣布决斗结束后,丹特斯才从地上爬起来,普希金见他没有死要求再补上第2枪,却被公使断然拒绝。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被送回家中,呻吟了1天1夜,普希金在呻吟中对妻子娜塔莉娅说: “你没有任何过错。”
1837年2月10日,普希金去世。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 “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当我紧紧拥抱你》——致娜塔莉娅
《当我紧紧拥抱你》——是俄国浪漫主义大师普希金写过他那美丽动人的未婚妻娜塔莉娅-古拉耶夫娜·冈察罗娃的一首著名的爱情诗,此诗作于1830年。
当我紧紧拥抱着
你的苗条的身躯
兴奋地向你倾诉
温柔的爱的话语
你却默然
从我的怀里挣脱出柔软的身躯
亲爱的人儿
你对我报以不信任的微笑
负心的可悲的流言
你却总是忘不掉
你漠然地听我说话
既不动心
也不在意……
我诅咒青年时代
那些讨厌的恶作剧:
在夜阑人静的花园里
多少次的约人相聚
我诅咒那调情的细语
那弦外之音的诗句
那轻信的姑娘们的眷恋
她们的泪水
迟来的幽怨。
十姑娘何婉琪与亲兄赌王何鸿燊反目对簿公堂经年,名字成公众焦点。2001年麦舜铭自揭身世后,有关十姑娘轰动新闻一浪接一浪,她与堂弟何鸿章诞下的另一私生女麦慧玉,在漩涡中有如隐形人,一直置身事外,唯在病魔折腾下,麦慧玉要公开身分,希望多年来没有给过她医药费的母亲负责任。
“我一生人最不走运的,是样子像她(十姑娘)!”与母亲俨如“饼印”的麦慧玉对记者说。她现年40多岁,较胞兄麦舜铭小两三岁,儿时饱受家人冷待和忽视。麦慧玉说自己“不幸地”生存下来,度过不快乐的童年。“我在家排行最小,无权发表任何意见。”麦慧玉说,儿时跟父亲麦志伟和母亲何婉琪、大姐麦慧贞、二哥麦家兴和三哥麦舜铭居住,家庭热闹却不温暖。
麦慧玉一副混血儿模样,明眼人一看便知她并非麦志伟所出,故经常被人叫“鬼妹仔”,“有人叫我‘鬼妹仔’,阿妈听到就很生气。”麦慧玉说,母亲每当不开心必向她发泄及进行体罚。
十姑娘何婉琪年轻时貌美如花。
“麦舜铭日日吃石斑”
她又说,母亲是典型的工作狂,对她缺乏照顾。同样是私生子女,亲兄麦舜铭最得母亲欢心,永远得到最大份零用钱。“他每日都有一条新鲜石斑鱼吃,其他人没份;分铅笔麦舜铭有10支、麦慧贞有5支、麦家兴有两支,我就一支都没有。”就算过年过节她也没新衫穿,感觉很丢脸。
由于麦慧玉遗传了母亲的固执和叛逆,母女关系愈来愈僵,14岁半那年,她远赴美国读书直至大学毕业。与母亲关系恶劣,成了她心中的一根刺:“我都想知道,为什么阿妈这样对我!”
希望母亲承担自己医药费
某日,何鸿章对她说:“十姑娘说你和何鸿燊合伙整她。”麦慧玉为此激动至在家哭了6小时,结果颈项也歪了。医生证实她患上“原发性斜颈”,药费每月要数千元。麦慧玉这次自揭身世,是希望多年来没有给过她医药费的母亲负责任。“母亲说过养我们一生一世,她现在却将九成财产都给了麦舜铭,她以前说的,是否不算数?”
麦慧玉生父何鸿章。
26岁知真相:堂舅竟是父亲
麦慧玉身分向来是家族秘密,母亲十姑娘一直没向她提及其身世。她透露,自己在21岁时,舅父何鸿燊说她非麦志伟所出;至26岁时,一名至亲证实她是何鸿章女儿,但因流言传了多年,她知道真相后也没太震惊,并形容生父是个好人,乐善好施。
舞会邂逅迸发爱火花
十姑娘现年83岁,是何东弟弟何福四子何世光的十女,比她小3岁的何鸿章是何东长孙,十姑娘与何鸿章为堂姐弟关系。1941年,16岁的何鸿章在何东结婚纪念舞会遇上19岁的十姑娘,两人一见钟情,自始展开了一段长达33年的苦恋。
两人坠入爱河,但双方家长反对这段近亲恋情,十姑姑无奈在1946年下嫁麦志伟。一年后,何鸿章到美国读书,直至1953年才回港,之后与十姑娘在马场重逢,爱火一发不可收拾。两年后,十姑娘怀了何鸿章的骨肉,即现年47岁的麦舜铭,同年何鸿章宣布跟英籍妻子余安妮结婚,约3年后,十姑娘再诞下麦慧玉。
成长
幼年时的麦慧玉
两名前夫先后离世
何鸿章曾形容十姑娘:“She's quite a beauty(她算是一个美人)。”后来两人情史曝光,何鸿章直言:“我太太后来都知道(这件事),她很震惊,但好大方。”他婚后仍对十姑娘照顾有加,1961年从祖父何东继承巨额遗产后,便送了200万给十姑娘。1974年,麦志伟带同妻儿移居美国,麦经历生意失败后与十姑娘离婚。十姑娘1976年回澳门,替兄长何鸿燊打理赌场,并于1984年下嫁牙医杜绍能。
十姑娘育有两子两女,麦慧贞和麦家兴是麦志伟所出;而麦舜铭和麦慧玉的生父是何鸿章。麦志伟、杜绍能已先后辞世。
与母如“饼印”婚姻更相似
貌美的麦慧玉甚有异性缘,高中年代起已迷倒不少男生,及至大学毕业,母亲不断催婚,希望她嫁个有钱人。“但我对公子哥儿一点兴趣都没有!”麦慧玉最终选择了一名在港结识的一男子作对象,订婚仪式由方心让医生主持。
少女时的麦慧玉
离婚后遭逐出家门
她与夫婿婚后定居纽约,但两人相处期间,丈夫不时施以暴力,婚姻最终在她33岁时结束。
离婚后,麦慧玉回港拟寄居娘家,不喜欢她离婚的家人却说尽冷言冷语,母亲更冷冷地说:“我只养一个女,不用养第二个,你马上给我走!”固执的她翌日便收拾细软搬走。孤身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有时要变卖首饰付租金,但她说日子是开心的。
为远离大家族而再婚
直至1995年,麦慧玉再婚并于纽约定居,她说第二次结婚,是要远离是非不断的大家族,“坦白说,不是母亲赶我走,我根本不打算再结婚,我不信任男人”。她苦笑道,自己向来挑剔,但当时生活逼人,就算只有一只肥猪在面前,她都会下嫁。不过,这段婚姻至3年前也告终结,她和丈夫已分居。
虽然麦慧玉与母亲的关系差,但两人不止貌似,而且同样拥有两段婚姻的命运也很相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