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牛(Niú)周朝建立以后,封商朝皇族微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了宋国。微子启有后人名叫牛父,曾任宋国司寇。宋武公时,长逖军队进攻宋国,牛父率军抵御,不幸战死,后来其后世子孙以他的字“牛”作为自己的姓氏。另外一支牛姓是由寮姓改姓而来的,北魏时有一个名叫寮允的大臣,被赐姓牛,其后世子孙也随之以牛为姓。牛弘是隋朝的吏部尚书。牛僧孺是唐朝时的宰相,是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著有《玄怪录》。
《百家姓》详解
1and2bokee/blog/2605668
一、姓氏源流
牛(Niú)姓源出有四:
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帝王汤的后裔,以王父字为氏。始祖为宋微子启。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唐书·世系表》所载,周朝建立以后,封商朝皇族微子(纣王庶兄)于宋地(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汤王之祀,建立宋国。微子之后有人名牛父,官宋国司寇(掌管刑狱)。宋武公时,游牧民族长逖人进攻宋国,牛父率军抵御,不幸战死。他的儿子便以王父字为姓,称牛氏。
2、出自尞姓改为牛姓。据《隋书》及《路史》所载,隋代牛弘,其父尞允,在北魏朝廷做官(侍中)时,被赐恢复祖姓牛氏。古代尞、寮、了常通用,故尞也作寮、了等姓。(一说三国时魏国名将牛金,被司马懿毒杀,其家人避难逃亡,因祖先名宜僚,改姓尞氏。至尞允赐复本姓)。
3、形成于民间。农家与牛为伴,终日不离,有的就以牛为姓;在北方有一种说法,砸锅牛是一家;还有一种说法,姓牛的祖先是以放牛为生,故以职业为姓。
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和有牛姓:
① 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有牛姓,为纳西族。
② 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归镶黄旗包衣管领。
③ 今满、藏、土家、蒙古、东乡、回、朝鲜、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牛父。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皇帝商汤的后裔。周武王灭纣后,封商朝皇族微子于宋地(今河南省商丘),建立宋国。微子之后有牛父,官任宋国司寇(掌管刑狱)。宋武公时,游牧民族西戎狄人屡次犯宋,牛父曾率军败敌于长丘。后在一次作战中,不幸壮烈殉国。因其为国而死,后世子孙即以其字为氏,称牛姓。他们尊牛父为牛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由上可知,牛姓在春秋时发祥于今河南商丘,公元前286年,即战国后期,宋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子孙散亡各地。此际,见诸史册之牛姓人有:秦国大儒牛缺、赵国大将牛翦,以及赵国人牛畜等,说明此际牛姓有入今河北、陕西等地者。两汉时期牛姓历史人物有:张掖太守牛商、御史大夫牛抵、护羌校尉狄道(今甘肃省临洮)人牛邯、外黄令陇西人牛述以及董卓的儿女亲家牛辅等。牛商后又到扶风任职,牛辅为董卓(董为甘肃省临洮人)亲信,从其经历来看,二人也应为陕甘一带人,可见此际牛姓在陇西已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军阀纷争,夷族入侵,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有中原一带之牛姓徙居江南,但人数不多。虽陇西之牛姓与他族毗邻,但远离中原是非之地,故所受波及不大,反而人丁兴旺,繁衍昌盛起来,并形成牛姓历史上最重要的郡望——陇西郡。隋唐之际,陇西之牛姓更胜,可谓名人辈出,高官不断,如大雅君子牛弘,及其裔孙后任唐相的牛僧孺,以及牛僧孺之孙、词人牛峤,还有牛峤之侄牛希济,皆有名于当世,并名垂青史,此际陇西名人尚有在唐为相的牛仙客等。唐末至五代,再一次使中原百姓陷入兵荒马乱的无奈困境中,不得不颠沛流离徙奔四方。时陕甘之牛姓有南迁四川,东越黄河进入山西者,而中原之牛姓则播迁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宋元之际,山西的牛姓开始昌盛起来。明初,山西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安徽、山东、河北、东北三省等地。清代,有山西牛姓走西口到内蒙、河南牛姓闯关东到东北,此际牛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并有渡海赴台,远徙海外者。如今,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另外,山西亦多此姓,两省牛姓约占全国汉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四。
三、历史名人
牛 邯:狄道人,东汉名将。才气勇力俱全,雄威边陲,官护羌校尉,后擢大中大夫。
牛 弘: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人,隋朝大臣。性宽厚,好学博闻,隋文帝时任礼部尚书,致力贯彻各级地方官吏皆由中央任免的政策。擅长文学,精通律令。有《牛奇章集》。
牛 峤:陇西人,唐末官吏、词人。乾符年间进士、历官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镇蜀,辟为判官,及开国,拜为给事中。今辑《牛给事词》。
牛 皋:汝州鲁山(今属河南省)人,南宋抗金名将。为岳飞副将,收复随州、襄阳,又驰援庐州,败金兵。后随岳飞镇压杨么起义,杨么携钟相子钟义投水,他入水擒获。后擢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1147年,被秦桧使人毒死,遗言谓“所恨南北通和”。
牛 富:霍丘(今属安徽省)人,南宋抗元名将。曾守襄阳五年,后移驻樊城,率军死守,拒不投降,城破后,身受重伤,以头触柱赴火而死。
牛 鉴:甘肃武威人,清朝大臣。嘉庆年间进士。1841年任两江总督,鸦片战争时,畏敌如虎,不战而走,致使英舰长驱而入南京江面,后随耆英至英舰签订《南京条约》,不久被革职议罪。
牛仙客:鹑觚人,唐代大臣。任河西节度使时,省用所积巨方。后历任工部尚书、宰相等职,任相期间,独善其身,仅唯诺而已。
牛僧孺:安定鹑觚人,唐朝大臣。唐末牛李党争中牛党的代表人。在穆宗、文宗时二度为相,又屡次遭贬。著有传奇集《玄怪录》。
牛希济:陇西人。五代十国时官吏、词人。前蜀时,累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蜀亡,入洛,任后唐雍州节度使。今辑有《牛中丞集》。
牛存节:青州博昌(今山东省寿光),五代十国时后梁大将。其勇武果决,节操高尚,野战攻城,无坚不摧,因而威名远扬,为梁末帝所器重,更难得的是他忠心不二,有大将风范,累官至检校太保、同州节度使。
牛兴祖:晋宁襄陵(今山西省襄汾)人,元代官吏。历中书省掾、刑部主事、工部主事,后擢大都兵马指挥使,累官至云南行省参知政事。
牛天畀:山西省太谷人,清代将领。乾隆年间武进士,累官至贵州省提督,曾率川北官兵会剿苗民,先后屠戮上万,后被苗民击毙。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中记载:牛氏望出陇西郡。
陇西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狄道,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南。辖境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武山以西,礼县以北等地。三国魏移治襄武,故城在今甘肃陇西南。
2、堂号
陇西堂:实际上和牛姓望族郡号通用,陇西是牛姓繁衍发展中心,后世牛姓人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打出这个堂号,便会相认是同宗,最初都来自“陇西”,相互交谈,倍感亲切,有事相助,尽心尽力。
太史堂:源自唐朝诗人牛凤及,撰有《唐书》。牛凤及是牛弘的曾孙,官至中书门下侍郎,撰《唐书》,一百一十卷。因一生主要功绩是修国史,故堂号叫“太史堂”。既是纪念性的专用堂号,自然有歌功颂德之意。
此外,牛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大雅堂”、“惟明堂”等。
五、宗族特征
1、牛姓起源于宋微子之后牛父。与其姓氏一样,牛姓多勤苦劳作,踏实肯干之人。
2、牛姓源于北而盛于北。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明清进士牛姓及第者共有六十五名,其中南方人仅有两名,人言江南才子山东将,其寥寥几人足以表明牛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
============================================================
牛姓宗祠通用对联
〖牛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牛父;
望出陇西。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牛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庐州却贼;
校尉平羌。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名将牛皋,字伯元,鲁山人,出身射士。曾聚众抗金,后归宋跟从岳飞,攻克随州,驰援庐州,击退金军。随岳飞进军中原,直抵黄河尚岸,屡立战功,官至承宣使。因反宋金议和被秦桧派人毒死。下联典指东汉狄道人牛邯,字儒卿,勇力俱全,以才气雄于边陲,光武帝时任护羌校尉,曾与来歙平定陇右。
-----------------------------------------------------------------
〖牛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瑞日波中上;
仙禽雾里低。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牛凤及《奉和受图温洛应制》诗句联。
-----------------------------------------------------------------
〖牛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御史休祥预报;
天官选举惟明。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太子少师牛僧孺,历官御史中丞。下联典指隋代吏部尚书牛弘的事典。牛弘,字里仁,鹑觚人。有文集。
子孙贤族乃大;
兄弟睦家之肥。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河南省济源市西石露头村牛氏祠堂门口两边八字墙联,内容明白如话,寄托着祖上对后辈子孙的殷切期望。
-----------------------------------------------------------------
〖牛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为民自愿称孺子;
相国乐于献丹心。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析取自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句意。
应贞女诗文应梦;
奇章公邂逅奇缘。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牛肃长女牛应贞,少年聪颖,十三岁时,能诵佛经二百余卷、儒经子史数百卷,曾在梦中诵《左传》,一字不漏。往往熟睡中与人谈论,数夜不停。下联典指唐代大臣牛僧儒,字思黯,安定鹑觚人,“牛李党争”牛派首领,两度任宰相,封奇章郡公,相传他曾夜里迷路,入薄太后庙,邂逅戚夫人、太真、潘妃、绿珠等,相互吟诗。天明时辞去,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座荒庙。
颍水一支分派久;
涎河两岸卜居多。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林泉县定庙牛氏宗祠联。牛氏自元代初年迁来,已成当地大姓,民谚说:“砖集刘,黄岭侯,赶不过涎河沿的一群牛。”
十八祖平阳世泽;
五百年毫西名门。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河南省偃师县牛氏家庙堂联。
-----------------------------------------------------------------
〖牛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好学博文,史称大雅君子;
清操正气,人号廉洁自将。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魏时,寮(后赐姓牛)弘,在隋朝任吏部尚书,人称“大雅君子”。下联典指宋代宝章阁待制牛大年,字隆叟,扬州人。一生精操,所至廉洁自将。
枢府转环,奠唐瓯于中叶;
铨曹秉鉴,调隋鼎之初硎。
——佚名撰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牛僧儒,官居相位,文宗时与李宗闵结党,权震天下,时称“牛李”。下联典指隋牛弘,好学博闻,寡欲清高。隋初为秘书监,清开献书之路,修五礼,立明堂,拜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史称“大雅君子”。
============================================================
附录一:牛姓典故、趣事
〖最佳牛氏贺婚联〗
绣阁团圆同望月;
香闺静好对弹琴。
——清·纪昀贺牛稔文之子新婚联
清朝乾隆年间,天津地方官牛稔文之子娶妻,《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纪晓岚书赠了这副贺婚联。上联暗用“牛郎织女”的故事,下联隐嵌“对牛弹琴”的成语。此联妙就妙在贺牛氏婚喜,上下联均说“牛”,但联语字面却无牛,耐人寻味。这副对联被后人推为最佳的嵌典姓氏贺婚联。(下附“牛郎织女”和“对牛弹琴”的典故)
〖中华成语:对牛弹琴〗
述源:汉·牟融《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各其耳矣。”
源出:古代有个很有名的音乐家公明仪,能弹得一手好琴,但轻易不给人弹。在城里住着太过嘈杂,便搬到农村幽静处,饮酒弹琴,好不痛快。
一天,他见牧童骑牛放牧,吹着竹笛,悠闲自在,便突发 奇想,人民都说我弹琴到深处,听者都想翩翩起舞,我何不弹奏一首欢快的曲子,让牛给我跳舞呢?于是公明仪就认真地弹奏起来,弹得满头大汗,但牛只是低头吃草,仿佛无动于衷。
公明仪很是丧气,手按在琴上,无意间发出“哞哞”之声,那牛立即竖起耳朵,抬头望来。公明仪自觉得可笑:“牛把我的琴所发出的声音当成是小牛叫了。”
今喻:讥笑听话的人不懂所说的是什么。也讽刺说话的人不看对象,白费口舌。
〖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
附录二:牛氏祖宗训
家谱受修谱时代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有不少内容需要我们批判继承,但也有好多内容,如一些祖宗训、家规等,保存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学习借鉴。在各地牛氏家谱中,常见到如下“三训”:
敬老训
对待长辈,定要尊敬。出必告诉,返必回禀。
早晚问安,聆听教诲。所托之事,尽心完成。
赡养老人,义不容辞。念念不忘,衣食住行。
老人患病,快请医生。确保长辈,身心康宁。
同辈训
兄弟和家业自兴旺,姊妹和亲友情意深。
夫妻和百年同偕老,姑嫂和家中少纠纷。
妯娌和家事样样顺,叔嫂和全家都欢欣。
同辈之间团结紧,黄土也能变成金。
亲如手足福满门,萁豆相煎祸临门。
教子训
生就为人子,当报父母恩。
父母谆谆教,牢牢记在心。
行成在于思,业精在于勤。
成就栋梁材,利国又利民。
办事秉公论,勿做势利人。
父母年事高,赡养要尽心。
遗弃父母者,非吾牛门人。
类似这样的家训、族规,蕴含着老一辈的心愿,也是他们生活经验总结,寓意深刻,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极为有益的。
牛氏寻根问祖
牛氏民间传说
牛氏史实依据
牛氏迁徙繁衍
牛姓历代名人
牛氏家谱宗祠
牛氏世系谱
牛氏字辈谱
中国人民 牛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bbslnd/dispbbsboardid=112&id=75216
牛姓有多少人口
牛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九十八位姓氏,在豫、冀、晋地区最有影响。当今牛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6%, 总人口大约有200余万 。
牛姓的起源和演变
牛姓主要出自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的异母兄长微子为宋公,以继承商汤的祭祀。宋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古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南,战国初迁彭城,今江苏徐州。春秋后期,宋昭公时有大臣司寇牛父,是宋微子的后裔,牛父是其字。司寇牛父在一次抵御北部长狄入侵时,率军抗敌,在长丘(今河南封丘西南)不幸英勇战死。宋昭公随即立牛父的后代为牛氏族,以其字为氏。子姓牛氏的历史至少有2 600多年。
春秋时郑国有牛首邑,近宋国,古城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战国时楚国有牛兰邑,古城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此两邑或许就是宋司寇牛父的封地,或为牛氏族曾居住过的地方。历来河南多牛姓,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爱将牛皋,就是河南鲁山人。直至今天全国约三成的牛姓仍聚居在河南。
外族基因的流入
牛姓中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比较晚,血统比较纯一。直到明、清时期,在蒙古人、满洲人中开始出现牛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其后多数也逐渐同化成汉族。
历史上牛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由于牛姓氏族势小力弱,发展很缓慢。起源于河南的牛姓向西北迁移,至汉初,牛姓定居于陇西一带(今甘肃灵台、宁夏吴忠、陕西富平、泾阳地区)。进入三国时期,牛姓望族经历了一场大劫难,魏国大将军牛金与司马懿的冲突,导致牛姓灭顶之灾。其后牛金后裔逃难时改姓牢,后又改姓寮。司马氏当权的三国魏后期和两晋时期,牛姓发展十分艰难。
直至南北朝北魏时,牛姓始有大的转机。北魏侍中寮允,鹑觚(即今甘肃灵台)人,开始恢复牛姓。其子牛弘在隋朝官居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从此,牛姓走出历史的阴影,在中原大地繁衍发展。到唐朝时达到顶峰,甘肃灵台的牛氏后裔牛仙客为唐玄宗的宰相,牛僧孺为唐敬宗的宰相,牛氏在陇西形成望族。牛姓已经向东部和南方扩散。
宋朝时期,牛姓约有5万多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宋朝时期的第一百六十位之后。河南为牛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牛姓总人口的25%。牛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和江苏,五省牛姓约占全国牛姓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安徽、四川等省,逐渐形成以河南为中心的豫、冀、晋、甘牛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牛姓人口激增,大约有近1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上升为明朝第一百三十六位姓氏。山西是牛姓第一大省,约占牛姓总人口的25%。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是牛姓的主要聚居地,四省牛姓大约占牛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安徽等省。全国仍旧持续以河南为中心的晋、豫、冀、陕牛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牛姓的分布和图腾
当代牛姓的人口已达到200余万,排在全国第九十八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牛姓人口由近11万激增到170万之多,整整16倍,牛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牛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大约占牛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甘肃、湖北,这四省的牛姓又占27%。河南居住了牛姓总人口的27%为牛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已形成以豫、冀、晋为中心的牛姓人口聚集区。
牛姓在人群中分布在豫晋陕宁、冀鲁大部、京津、内蒙古中部、皖苏北部、湖北大部、川渝北段、甘肃南部和东部,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9%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93%,居住了大约69%的牛姓人群。在河北东北、山东东部、辽吉、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部、甘肃中段、青海东部、新疆西北、四川大部、重庆中部、云南东部、黔桂西端、湘赣北部、湖北南段、安徽南部、江苏中部,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1%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8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4%的牛姓人群。
牛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牛姓的郡望是陇西郡。牛姓以太史为其堂号。太史堂号出自唐牛凤及。牛凤及长寿中撰《唐书》,年代自高祖武德年始,到中宗弘道年止,共计一百一十卷。其后人称真为太史公,因以为堂号。
楹联 牛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三副:
庐州却贼;校尉平羌。
应贞女诗文应梦;奇章公邂逅奇缘。
颍水一支分派久;涎河两岸卜居多。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牛姓历代名人53名,占总名人数的012%,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四十六位;牛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二位;牛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7%,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六位;牛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8%,排在并列第一百六十二位。
牛姓历代被载入史册的重要人物有:战国赵武灵王的将军牛翦,秦国大儒牛缺;东汉护羌校尉牛邯;三国魏大将军牛金;隋朝大臣牛弘;唐玄宗时宰相牛仙客,唐敬宗弘文馆大学士牛僧儒;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大将牛富;明朝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军师金星。
牛姓血型
牛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19%,A型占285%,B型占302%,AB型占94%。
书叙原后羿的后裔在被逐到西域后,成了戈国。他们于明嘉靖年间因多年未上贡怕明朝责怪,故将当时的国宝曾经为大禹治水时穿了多年的绣戈袍进贡,并要求再免贡三年。嘉靖觉此事难办,后得少师梁柱指点答应免贡,并当戈国公使的面将绣戈袍赐与少师,少师推辞并提议皇帝将之赐给一家七口都为朝廷效力的尚书唐尚杰,皇上欣然同意。但此事引起奸臣张德龙的妒羡。唐尚杰因得皇上如此重赐,故在家中设宴招待庆贺的众同僚,同时慎重展示神奇的绣戈袍。为感皇恩,唐尚杰同夫人商议,作书一封回老家福建泉州,请老母派出七子云卿来京,一来方便管教,二来准备科考,以图报效朝廷。唐母得书为不误孙儿的前程并感恩朝廷,就嘱孙儿上路。临行前之夜,唐母做了一梦,颇有凶兆,但念及孙儿出门,告知他恐为不妥,故隐而未说。云卿嘱托孺人好好照应家里,方才带着同人上路。
途中渡江时,见一渡船人,有斗鸡一只,颇为神奇,几识人性且通晓灾祥,云卿欲以三百金买之,鸡主感云卿豪爽,虽甚爱之亦愿转让并不欲收钱,但云卿强使之收下。在武昌有一自称“将军”之人,有一斗鸡,颇为凶狠,每斗必赢,云卿以已之鸡与之斗,大胜,得之百金。但夏光不欲付钱并自报家号,云卿同人指出自家门楣使其大惊,时人群中有刁南楼,其先人曾得唐尚杰援助,故早已心存报答,得遇云卿大喜,引至家中,共叙情谊。
南楼之妻刘素娥,为显贵之女,貌美,可谓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但性*荡,所谓“美女妖且闲,皓婉约金环”。一见少年,便*心立起。因南楼与云卿相谈甚契,故结为兄弟,所以招呼妻亲出来拜见叔叔。素娥看见云卿英风倜傥,如同饥虎见嫩羊,恨不得一口吞到口,更恨不得把自己融入冤家之身,比较丈夫,心中是又忿又恨。南楼因与云卿志趣相投,故坚邀云卿多停留几日。云卿也就同意,此正合了素娥之意。于是她便有意安排挑逗云卿之方,正所谓:爱学朝云行楚巫,安排香饵钩金鳌。
第二天,南楼陪云卿游观己府。忽听有屋传出琴声,原来是素娥在弹奏。云卿不知其有意试探,故欲请素娥再弹一曲。素娥以为云卿有意于己,正欲以此亲近,所以再弹一套《伯乐访友》。云卿虽觉不大妥当,但并未介意,还对演技大加赞赏,并要求再弹一曲更好意的。素娥更是以为云卿有情,所以欲学王孙,试探云卿定否是相如,弹了一曲《凤求凰》,且答语多带*调。云卿心正,不知其意,只觉不妥,素娥大失所望。是晚,兄弟兴酣,多饮几杯。而素娥孤房寂静,觉自己有意自荐枕头却被东风无意付之流水,越想越痒,欲火起来,一点愧心,直被杨梅酸倒。想起寅夜私奔就意欲抽身直到公子房中,以期得遇襄王,虽有犹豫终是*火过甚,不顾廉耻,装作婢女,直敲云卿客房之门,以双关之语告诉云卿要在他那儿取个生。但云卿乃是正派之人,所以叱退了她。大恚,翌日即病,叹气闭眼,咬枕捶奔,心中那个恨,那个欲交加,真是难禁。
南楼因素娥之病而请王廷桂为之治疗。这王廷桂本是*乱之人。素娥在云卿身上欲求不成,转而向王廷桂。初时,两人言语挑逗。后来,在云卿离去那天,南楼送云卿不在家中,王廷桂假意来诊,素娥自己开出“黄精一点,要出且大红肉,连皮去心有须园参”之药,廷桂亦不知何药。是夜,素娥着意安排廷桂住在自家,更时,廷桂以迷香迷倒家仆王安及婢女,潜入素娥房中,素娥正饥渴难耐,不顾羞愧,伸手抓住廷桂那东西并说:“真可能药堪对症,果然大好红肉去心带须略破头发寸许的元参。但未知个里黄精多少?”边说边倒口过来,与先生角嘴。于是两人携手,谑浪一番。所谓罗带徐解,柳腰款摆,一个是能征惯战的争雄,一个是争酸吃醋的怨妇,至四鼓都难歇禁火。二人因耽心私情泄漏,又怕不能长久欢*,故作计欲图长久。
南楼在送云卿时又遇毛天海,三人共结桃园。回来后,因疲劳,虽见素娥弱质诱人,也沉沉睡去。素娥忽生歹心,欲毒死南楼,借口回娘家之机,以体病将王廷桂招至府中,暗中合计,并从王廷桂那儿取来毒药。回刁家后将之置于酒中毒死刁南楼,嫁祸南楼妾王月娟。月娟有口莫辨,幸得家人素知月娟贤淑,共同说情,方才免过。素娥停南楼之棺于屋中,月娟自愿带儿子守灵,王安也愿陪伴。素娥假意答应而暗怀狠毒,是夜以大火烧屋,欲焚死三人并灭除自己毒死南楼之迹。月娟幸得南楼托梦方免。素娥自是以后与廷桂更是如鱼得水,以为这天下唯廷桂才能满足自己的骚骨。夜夜长枪大戟,直透重围,轻车快拨,方得消火。
云卿辞别南楼后与天海共同赴京,一日至江南某地,因感其地之美遂上岸观玩。忽见张德龙之子张豹强抢民女素兰为妾。云卿上前救之,张豹听说云卿是朝中唐尚杰之公子,不得不放人,但心怀恨。素兰本是官宦人家子女,因父遭谏,被下狱需五千银子方可打通关节,而他为官素清廉无法拿出如此巨款,昔日同僚门人也因耽心牵连而纷纷避开,无奈之下,素兰卖身救父,被转手至妓院。但她坚持为宦家之女,不肯破身,并央求院中妈妈,答应寻得良人即偿还银钱。张豹闻素兰貌美起歹心而强抢之。今日被云卿所救心存感激,而院中妈妈为救她和保全自己要求云卿收她为妾,素兰自感不可错过,所以也自许之。经天海相劝,云卿遂纳之。
是时张豹本已怀恨在心,得知此事自是大嫉愤,至京师告其父。父子正好同怀奸心。一日张德龙办庆宴,欲以借尚杰的绣戈袍之名而实想据之。尚杰拒绝。德龙就趁嘉靖帝外出之机,令家将谢勇刺皇上。谢勇被抓,按张德龙指令,假称自己为尚杰四子、雁门关总兵云豹的部将。上大惊怒,不辨真伪,虽群臣劝阻,还是令德龙执尚方宝剑去抄唐府,将唐家三百余口全下天牢死囚室。少师梁柱劝谏皇帝应弄清云豹是否真有反叛之情,上听之,派大将军陈安邦入雁门关。德龙又故意使家人暗泄消息说唐家已全被下狱,此番钦差是抓云豹诸人。云豹之子唐吉少不更事,得知后与千总暗瞒云豹,夜劫天使营,败安邦。
安邦浴血杀出重围,至关中点兵三千往剿,云豹方知情。将陈安邦迎入城中,安邦与尚杰素交也深信唐家没有反心,故在云豹解释后深信之,云豹得知安邦被围之事后,猜为唐吉所为,往内室寻唐吉。是时唐吉正在隔壁偷听,伺云豹出,立即刺杀安邦,酿成大祸,坐实唐家谋逆之罪。云豹在唐吉被夫人放走后亦自刎而死。此事传至朝庭,梁柱等虽欲为唐家开脱也没有方法。皇上又令陈安国统兵三万征讨雁门关。安国知唐家遭冤,同时由于霍渭安排,仅以云豹之首复旨。唐吉与莫是强等投云南牛头山落草。嘉靖杀唐家三百余口,其中惟公主及附马云俊因保谏方得以免,并被发配至云南。德龙心忌唐家人东山再起,又力主杀泉州老家的唐氏家人。唐母在钦差来到之前得知消息,令云卿之妻与孙女金花作男妆出逃。
是时云卿方与素兰新婚,正是邂逅奇缘,天涯知己,自欢娱日在温柔乡里。愿老吾乡,鱼水和谐。惊悉家中噩耗,立欲自杀,得素兰相劝才除此念头,思及南楼情分,就暂欲到他那儿借住一段时日。不知刘素娥已生变故,且她对昔日云卿对自己的态度已存不满,所以和廷桂合伙出卖云卿,云卿被抓陷于襄阳。总兵欲以云卿换得万户侯,幸得知府吴瀚维护,暗中施计既救云卿又令总兵束口。在吴瀚安排下,云卿被林祯劫上山,暂居山寨为王。
张豹因父亲的斡旋会试得中,回乡祭祖,欲得素兰而后快。带着诸多家丁前往院中抄闹一番,抢回素兰。立即强逼行事。张豹虽有野狼心却敌不过床上的胭脂虎。素兰大声苦叫,惊动张豹悍妻。只得将素兰匿入柜中,适值二贼窃张家,开柜见是素兰。其一为光棍,付另一贼三十两银子,将素兰据为己有。虽素兰诉说自己已有丈夫,奈何贼无同情心。素兰亦知不免,欲尽节也不得,因其父仇未雪,在拖延中不得已杀贼,自沉而死。张豹因没有得到素兰,又闻素兰处尚有不少珠宝随葬,故令家人窃棺,棺启,素兰复活,众人惊吓。后护送素兰至镇江,转卖给崔夫人为婢。崔夫人孀居,得素兰,心喜之,认作义女。
云卿在山上,一日忽得报山下水边有一女子勇猛无敌,盗首数人下山,连战皆败。云卿下山,见是八妹金花及早已有孕的妻子。众人遂得相会。
当时毛天海状元及第,放两湖提督学政。访义兄刁南楼家,得知南楼已死,素娥告诉他王月娟等杀人后逃命。天海看素娥衣着齐整无甚悲戚,心中存疑,故请知府吴瀚访王月娟等下落。当时王月娟等正在知府家干杂役,月娟为知府家中乳母。吴瀚早知真情,当从月娟处明白毛天海与刁南楼关系后,让他们相见,并设计拘王廷桂,使其供认逼奸杀人之事。王廷桂暗中买通狱吏,使其给刘素娥通口信。素娥求其母仗着其父京兆府之名买通督府曾宪,调此案于督府,推翻供词,放王廷桂,拘王氏。天海料知事会有变,已遣王安赴京告御状。王安拦梁柱呈状纸。皇上大怒。刘素娥父刘俊心知其女素行及王月娟的淑德,在梁柱的保举下,赴武昌审此案。当时曾宪正欲将王月娟正法;刘俊迅速弄清案情真相,将女儿和王廷桂正法,罢曾宪,收王月娟为义女,回朝复命。皇上奉他为少师。
张豹回京,勾搭难耐寂寞的谢勇孀妻韩朝氏。在此前,张豹已*遍府内诸婢,合府没有半个完人,并且勾引其父爱姬,日夜宣*,得铜探公子称号。勾引韩氏,先以让她与自己同食试之,并说:“况世说日同食,夜同睡。双双对对,乃有兴致。今尊夫已死,我又妻子远离,正合两家相陪,各慰寂寞。”韩氏果然欲火难耐,说:“但须臾童仆即到,终觉怀羞,倒不如两人谋个夜食罢。”即调韩氏母子来房中阁上寝睡。是夜媾合。自后夜夜如是。韩氏果然玉户大展,非公子不足厌所欲。公子除韩氏不足承其欢,你贪我爱。夜夜为之,襄王梦中,反成饕餮。后觉其子谢骥碍事,竟将其推荐至军中食粮。从此后,每夜调笑达旦。
兴到时亦多有白昼宣*。韩氏*至极处竟欲阿骥死了,以便与张豹同老。故要求张豹在别处给自己安排房子,并骗儿子说自己出走。阿骥知张豹有加害自己之意,心想父亲为此忘恩负义之辈死实不值,后窃得父亲与张德龙所立下的在自己死后要求张家照顾妻子的誓言,逃入户部尚书李英华府。英华知德龙陷害康尚杰家真情后,面禀皇上。皇上大惊,但是时张德龙为太师掌兵权,不可用强,采用臣计欲诱张德龙至宫中然后杀之。张德龙从一设在宫内的奸细太监处知情后,通戈国谋反。当时戈国上贡绣戈袍后,风雨不调,德龙借此大肆蛊惑,戈国国王就令太子虹印为师由张豹引领,打着为康家复仇旗号,进攻大明,破雁门关,朝廷虽发兵相抗,但屡遭失败,陈定国大军被陷,仅以身免。番兵直逼潼关,京师震动,皇上避走山东,君臣无措,刘俊等虽欲为皇帝死,奈何为一书生。只能清词不能武战。
不得已,皇上听从大臣谏议征调远在云南的云俊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在公主的恳请下,也因念国母之难云俊勉强同意,首战告捷,但云俊也为文人,首战之后难有深入,听人劝告,想起七弟云卿及侄儿唐吉,就请皇上招他们,皇上封云卿为水陆军大元帅、万户侯,统兵御敌。云卿收复京师,迎回帝驾、擒张豹,虏太子虹印。
唐吉擒了虹印后,因在阵上见戈国公主鸾娜风流美貌,自难忘怀。是夜潜入敌营欲擒德龙,被鸾娜俘获。鸾娜已对唐吉有意,又欲救出兄长,故放了唐吉并告诉唐吉要他从两件事,一是要放回兄长,一是要唐吉自己。唐吉答应后欲离去,公主请他稍坐,要求对天誓道,并放下表记,以免反悔。唐吉被公主引动不过,上前求合。干柴烈火,一燃便灼。公主借送唐吉回营,在荒郊草地野合,并请他看落红以为证。
唐吉回营,除去与公主的野合之外悉告诉云卿。第二天,戈主送上张德龙并写下降表。云卿凯旋回朝。皇上诛杀张氏父子以祭冤魂,唐吉与鸾娜公主得皇上恩准成亲。云卿在访刁南楼故居后,偶在往桂阳的水道上逢素兰,两人得见,抱头大哭,自有一番光景。后接月娟母女回京城,南楼之子得众人教诲亦得以高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