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学习能力诊断卷
(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20084
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7分)
(1)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它那样泽被天下。 (2)这里只就它对人类精神生活影响最突出之处提出一些看法。
(3)首先,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例如说,欧几里得平面[注]上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绝不是说“在某种条件下”,“绝大部分”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某种误差范围内”为180°,而是在命题的规定范围内,一切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多不少为180°。产生这个特点的原因可以由对象和方法两个方面来说明。
(4)希腊文化的背景形成了数学研究的对象并不只是具体问题,数学所探讨的不是转瞬即逝的知识,而是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数学的对象必须有明确无误的概念,而且其方法必须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借以达到正确的结论。通过纯粹的思维竟能在认识宇宙上达到如此确定无疑的地步,当然会给一切需要思维的人以极大的启发。也正因为这样,数学方法既成为人类认识方法的一个典范,也为人在认识字宙和人类自已时必须持有的客观态度制定了一个标准。
(5)就数学本身而言,它的逻辑方法是最突出的。这个方法发展成为人们常说的公理方法,每个论点都必须有根据,都必须持之有理。除了逻辑的要求和实践的检验之外,无论是几千年的习俗、宗教的权威、皇帝的敕令还是流行的风尚,统统是没有用的。这样一种求真的态度,倾毕生之力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开那伟大而永恒的谜——宇宙和人类的真正面目是什么——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这个伟大的理性探索是数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反过来也是数学贡献于文化最突出的功绩之一。
(6)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之根本。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化繁为简以求统一的过程。
(7)从古希腊起,人们就有一个信念:冥冥之中,宇宙最深处有一个伟大的,统一的,而且简单的设计图,这是一个数学设计图。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麦克斯韦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这种深层次的研究是能破除迷信的,它鼓励人们按照最深刻的内在规律来考虑事物。我们为世界图景的精巧和合理而惊喜,这种感情正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结晶。数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气氛中成长的,反过来又推动这种文化气氛的发展。
(8)数学的再一个特点是它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在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局限性。
(9)大家都说,数学最需要严格性,数学家就要问:什么叫严格性大家都说,数学在证明一串串的定理,数学家就要问:什么叫证明数学越发展,取得的成就越大,数学家就越要问:自己的基础是不是巩固越是在表面上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越要找出问题来。孟子自嘲地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数学家只需要换一个字:“予岂好‘变’哉,予不得已也!”任何科学要发展都得变,但只是在与实际存在的事物、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发生矛盾时才变。唯有数学,时常是在理性思维感到有了问题时就要变。而且,其他科学中“变”的倾向,时常是由数学中的“变”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而这种“变”的结果是——“从一无所有之中创造了新的宇宙”。
(10)数学是一株参天大树,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吸收阳光。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取营养。它又把自己的根伸向越来越深的理性思维的土地中,越来越牢固地站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成就之一。
(11)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表达的,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
(齐民友《<数学与文化>绪言》,有删改)
[注]欧几里得平面,指以欧几里得平行公理为前提的平面。欧几里得是古希腊数学家,他的《几何原本》一书,使几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演绎的科学。
1、 联系上下文,“泽被天下”在文中的意思是 。
2、作者在第(9)段化用孟子的话,说“予岂好‘变’哉,予不得已也”,是为了说明
。
3、从全文来看,数学的特点有:
(1) ;
(2) ;
(3) 。
4、下面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希腊文化背景对数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所探讨的是宇宙中某种永恒不变的真理。
B、在数学面前,无论几千年的习俗、宗教的权威、皇帝的敕令、流行的风尚,统统是没有用的。
C、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是可以理解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
D、数学扎根于理性,它将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成就之一。
5、作者认为数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文,完成6—一l2题。(21分)
宋朝的雨
陈富强
(1)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2)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3)我建议你去苏堤。
(4)雨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5)呈现在你眼前的是l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泅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6)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7)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l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8)机会终于在时隔1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l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且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
(9)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而挖葑泥筑堤是他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
(10)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
(11)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
(12)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却留下了一世英名。
(13)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14)你撑开一把丝绸做的雨伞,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6、第(5)段画线句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7、说“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是因为 。
8、 文章结尾处写到岳庙和岳飞,其用意是 。
9、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说“我建议你去苏堤”是因为在苏堤能欣赏幽静的美景,也能了解苏轼造福于民的伟绩。
B、作者引用《饮湖上初晴后雨》,将苏轼作品和“苏堤春晓”作比较,突出了苏堤的非凡价值。
C、如果苏轼没有屡遭贬谪而是仕途顺利,那么他很有可能就写不出那些流芳百世的伟大作品。
D、苏轼和自居易都懂得珍惜文化的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却留下了一世英名。
10、作者在文中主要歌颂了苏轼的功绩和人格,却以“宋朝的雨”为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请简要说明理由。
11、上文在表达上使用了第二人称“你”。你认为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12、苏堤的南端有一座苏东坡纪念馆,人们在参观中不仅能读到苏轼的经典诗词,还能了解 到他在当太守时的功绩。假如你就是一名参观者,你会在纪念馆的留言薄上写下怎样的 感言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五空,多填不得分)。(5分)
13、(1)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苏洵《六国论》)
(4)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予密州出猎》)
(6)柴门闻犬吠,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 。(卢挚《沉醉东风秋景》)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l6题。(8分)
村 居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4、能表现出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的诗句是: 。
15、下面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榆钱落尽表明时已清秋,尽管残存几朵木槿花,但盛时已过,不免有美人迟暮之叹,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B、诗的前两句写了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更加凸显了整首诗宁静的基调。
C、此诗通过细致的描摹,以新巧亮丽的语言,勾勒出别致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忘情田园的悠闲心境。
D、此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的风景画,充分体现了诗人所说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特点。
16、“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颇为时人推赏,你认为其写法好在何处请作 简单的赏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宋既平天下,公①始出仕。其在朝廷,疾当事者不忠,故凡言天下之要,必本天予比怜百姓、劳心万事之意,而推大臣从官观望怀奸、不称天子属任之心。至其难言,则人有所不敢言者。虽屡不合而出②,其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意也。
公之言,其大者,以自唐之衰,民穷久矣,海内既定,天子方修法度,而用事者尚多烦碎,治财利之臣又益急,公独以谓宜遵简易,以与民休息,塞天下望。祥符③初,道家之说滋甚,自京师至四方,毕大治宫观。公益诤,以谓天命不可专任,宜绌奸臣,修人事,反复至数百千言。呜呼!公之尽忠,天子之受尽言,何必古人。此非传之所谓主圣臣直者乎何其盛也!
公卒以龃龉④终,其功行或不得在史氏记。藉令记之,当时好公者少,史其果可信欤后有君子欲推而考之,读公之碑与其书,及余小子之序其意者,具见其表里,其于虚实之论可核矣。
(曾巩《先大夫集后序》,有删改)
[注]①公:指曾巩的祖父曾致尧,本文是曾巩为祖父文集所作之序。②出:从京城到地方做官。③祥符: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 ④龃龉: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疾当事者不忠
(2)毕大治宫观
(3)后有君子欲推而考之
(4)其于虚实之论可核矣
18、下列各句中存在通假字现象的一项是( )。
A、不称天子属任之心
B、以与民休息
C、宜绌奸臣
D、藉令记之
19、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其在朝廷,疾当事者不忠
B、公之言,其大者
C、及余小子之序其意者
D、史其果可信欤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至其难言,则人有所不敢言者。
(2)公卒以龃龉终,其功行或不得在史氏记。
21、上文第二段中,曾巩写“公益诤”,又说“反复至数百千言”,他这样写的目的是
。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谏院题名记①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宫。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②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③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佑④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选自《温国文公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是司马光于宋仁宗末年知谏院时所写。②天禧,宋真宗的第四个年号。③庆历,宋仁宗的第六个年号。 ④嘉佑,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
22、从上文内容来看,谏官的职责是 。
23、上文第一段追述了谏官的来历,同时也阐明了 和 。
24、请在上文找出和第五大题选文里“虽屡不合而出,其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意也”
意思相呼应的句子: 。
25、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宋朝设立谏官的目的和特殊之处。
B、本文也体现了作者司马光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
C、本文的记叙简洁利落,既做到面面俱到,又惜墨如金。
D、本文涉古论今,文意丰厚,感情充沛,令人回味不尽。
26、后人评价这篇《谏院题名记》谓“节短音长,文约势宽者也”。请分析文末画线句,具体说明其“文约势宽”的特点。
作 文
七、生命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灵和头脑去经营。请以“经营生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全文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200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学习熊力诊断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 读(80分)
一、l7分
1、数学为众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2分)
2、数学家善于反思自己学科的局限性,善于自我批判,时常在理性思维感到有了问题时就寻求变化,寻求突破。(2分)
3、(1)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2)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3)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在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局限性。(6分:每项2分)
4、B(2分)
5、(1)言之有据、持之有理,这种理性、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数学方法既成为人类认识方法的一个典范,也成为人在认识宇宙和人类自己时必须持有的客观态度的一个标准。(2)数学对宇宙根本的深层次研究,使人破除迷信,鼓励人们按照最深刻的内在规律来考虑事物。(3)数学发展的过程是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寻求变化,以此开辟自己前进道路的过程。这种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其他学科的变化,进而开辟一种全新的格局。(4)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类自身的实质不断进行理性探索的精神。(5分:写出l个方面得2分,写出2个方面得3分,写出3个方面得满分)
二、21分
6、(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细致地描摹出苏堤春晓的动人景致;引出下文苏轼的千古绝唱。(3分)
7、挖葑泥解决了西湖的淤塞的问题;而用葑泥筑长堤则又解决了西湖上往来不便的问 题;长堤上的六桥九亭、杂植的芙蓉和杨柳,为西湖增添了一道美景。(3分)
8、将岳庙和岳飞与苏堤和苏轼相映衬,两人一文一武,一个以生命捍卫国家,一个以 智慧治理山水,两人皆为人杰,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3分)
9、B(2分)
10、(1)雨是全文的线索,蒙蒙细雨,衬出西湖独特的韵致,同时也渲染了一种迷离空蒙的意境,为“邂逅苏轼”的想象提供背景。(2)苏轼用心血和智慧构筑了了苏堤,造福于民,这种人格和胸襟犹如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后人。(4分:每个理由2分)
11、用第二人称“你”以对话的口吻行文,拉近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苏轼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在苏堤邂逅苏轼;使叙述和抒情更加亲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分)
12、感言内容:对苏轼的评价:或联系现实、联系自我,表达最深的感触。形式:语言简洁明了。(3分:内容2分,形式l分)
三、5分
13、(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桂影斑驳,风移影动(3)奉之弥繁(4)金戈铁马 (5)老夫聊发少年狂(6)风雪夜归人(7)载我在潇湘画里
四、8分
14、水绕陂田竹绕篱(2分) 15、C(2分)
16、可从以下任一角度赏析:
(1)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动静相衬;而牛的缓缓行进又愈见环境之静,构成一幅恬静清雅的村居图。(2)诗人用“夕阳”、“牛背”、“寒鸦”构成 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牛的怡然自得、牛与鸦的相得无猜,渲染了静谧的气氛,夕阳和寒鸦又使作品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3)。“无人卧”是一处顿笔,引起读者的疑问: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自然地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目。这一顿挫使得诗作更有韵致。(4分)
五、l7分
17、(1)痛恨(2)都,全(3)推究(4)核实(4分:各1分)18、C(2分)
19、D(2分)
20、(6分:每句3分)
(1)至于曾公责难当世的言论,常常是别人不敢说的。(至,难,言)
(2)曾公最终因为与当政者意见不合而去世,他的功绩和品行有的没能在史书中记载。(卒,以,或)
21、强调祖父的勇于谏诤,尽忠职守;感叹当时“皇帝圣明,人臣耿直”的兴盛景象。(3分)
[译文]
宋朝平定天下之后,曾公才开始出来做官。他在朝廷上,痛恨当权者的不忠,所以凡是他谈论国家大事,必定从皇上爱护百姓、劳心万事之意出发,而指责大臣、从官执事之人,持观望态度、心怀奸邪,和皇帝委任他们做官的初衷不能相称。至于曾公责难当世的言论,常常是别人不敢说的。虽然多次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而贬官到外地,他的言论却更激切,不因为利害祸福就动摇自己的心意。 曾公的谏言,从大的方面看,认为自从唐朝衰落之后,百姓穷苦困顿已经很久了,国内安定下来以后,天子正修明法度,但掌权的人还是做事烦琐细碎,主管财利的大臣又更加急功近利,唯独曾公认为行政事应遵从简易的原则,以便让百姓休养生息,消除天下入的怨恨。祥符初年,道家思想更加泛滥,自京师到各地,都大造道观。曾公更加直言进谏,认为天命不能被独占,应该罢黜奸臣,修明人事,反复言说,达几百千字。唉!曾公的尽忠,皇帝的纳谏,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在古人身上呢!这不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皇帝圣明,人臣耿直”吗多么兴盛的事啊!
曾公晟终因与当政者意见不合而去世,他的功绩和品行有的没能在史书上记载,即使记了下来,因为当政者少有喜欢他的,史书就果真可信吗后代如果有人要推究考证他的行状,读他的碑文和书籍,以及我的这篇序,就会详尽地看到他的一切,对那些真真假假的评价就可以核实了。
六、l2分
22、关注关系国家大政方略和广大百姓的得失利弊的大事,直接向君王进言。(2分)
23、谏官的重要性:谏官应怎样恪尽职责(2分)
24、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1分)
25、A(2分)
26、“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作者用这一排比将后入的议论凸现在当事的谏官面前,警示谏官:题名于石,绝非树碑勒石以示殊荥,而是高悬一只警钟。篇末运用总收的手法,一个“惧”字浓缩全篇的精神气血,一个字却有干钧之重,再次警策谏官们严于自律、公而忘私,充分揭示了作者之所以题名于石的良苦熠心。 (5分)
[译文]
古时候向君王进谏没有专职官员,从公卿大夫到工匠商贾,没有不可以进谏的。汉朝建立以来,才开始设置专门的谏官。把关系到国家大政方略和广大百姓的得失利弊,集中到一名官员身上让他向君王进言,他担负的责任也够重大的了。担任这种官职的人,应该经常记住大事,舍弃小事,先谈紧急的要务,后言可以缓办的公事,只求有利于国家而不为个人谋私利。那些急急忙忙为个人争名的人,就像急急忙忙追求发财的人一样。这种人和对谏官的要求相差是多么远啊!
天禧初年,真宗皇帝下发布诏令设置六名谏官,规定了他们专负进言的职责。庆历年间,钱先生才把所有谏官的名字题写在版册上。我怕年深日久了字迹会消失,因而在嘉佑八年,把谏官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后代的人将一一指着上面的名字评论他们说:“某人忠诚,某人奸诈,某人正直,某人不公正。”啊,谏官们能不有所警惧吗!
作文(70分)
参照“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宋朝的雨 陈富强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议你去苏堤。
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涸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机会终于在时隔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
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
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
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诗文中却很少提及,直到去扬州任上,才在答友人的诗中回顾治湖的经历。可见这位旷世奇才的博大胸怀。
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固然是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但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世英名。
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以丝绸命名的道路曾经横贯东西,而现在,令你乐此不疲的是,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苏东坡整治西湖的理由。(4分)
2、标题“宋朝的雨”有怎样的味道?(6分)
3、请你写一则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语”,向你的同学推荐上面这篇文章。(15分)
答案:
1、①西湖是杭州的眉目,没有西湖就等于一个人没有了眉目;②整治西湖可以开发和增强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五方面的功能。
2、答案要点:①“雨”贯穿全文,首尾妙联,穿越时空,点出了苏轼、苏堤的年代,有厚重的历史感;②雨是西湖美景的极致写照,开篇、结尾以美丽的伞映衬美丽的湖;③雨也暗藏着苏轼那首“千古绝唱”;④“宋朝的雨”还让人梦回过去,深含传统和文化之味,颇具诗情画意。
3、示例
这是一朵用诗化语言编织而成的优雅伞花,这一幅再现西湖苏堤的历史真迹,这是一乎为伟大诗人吟诵的唯美长诗……这就是陈富强的《宋朝的雨》
宋朝的雨能落千年而长久清丽,今朝的苏堤能经百世而依然迷人,那是因为苏轼,因为诗人的一项治湖工程。《宋朝的雨》,开篇撑伞,收尾沐雨,让我们生动感知到那位才气的鲜活诗人,真切感动于那段造福为民的历史佳话。不仅是故事,流泻的,还有魅力和意境:西子湖畔的雨,丝绸织就的伞,美丽串成的文字,诗意洋溢的情怀……历史和今天,清新和厚重,生命和永恒,诗情和哲理,在《宋朝的雨》里,穿越时空,横亘古今,和谐交融,自然天成。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议你去苏堤。
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机会终于在时隔8 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 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史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
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 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
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周密撰的《武林旧事》为后人记载了当时的情景。“画楫轻舫,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段、犀钿、织藤、窑器、玩具等物,无不罗列。”
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诗文中却很少提及,直到去扬州任上,才在答友人的诗中回顾治湖的经历。可见这位旷世奇才的博大胸怀。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固然是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但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世英名。
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以丝绸命名的道路曾经横贯东西,而现在,令你乐此不疲的是,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蝴蝶梦
越剧
实况
楚王孙:丁笑娃 假楚王孙:丁笑娃 鹃儿:盛舒扬 鹿儿:章燕 田喜:章海灵 田秀:王志萍 小寡妇:王志萍 庄周:丁笑娃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田秀:年年伴竹做针黹,绣成蝴蝶寄心事。欲知无限酷相思,尽在这浓浓密密、针针线线、缕缕丝丝。雁归人未归,无怨只有痴。
鹃儿:**是侯门独苗千金体,违父命自把郎君选。你眼里他是人中杰杰中奇,是天下男子无二独一。恨不能心傍心,影随影,含他在嘴里,化他在怀里。可他对**不在意,新婚三朝就把家离。今秋若还无行踪,我看你不如回转娘家里。
田秀:与庄周奇人奇书结奇缘,有幸成绝俗绝伦好夫妻。他神游云海为悟道,我留守寂寞情相依。虽挥不去缕缕缠绵苦相思,也总不能凄凄惨惨常戚戚。居南华,清幽地,伴清风明月,正好读书悟玄机。让淙淙溪水怡我性,任山风絮语解我谜。人融山水心自平,再长等待我愿意。鹃儿啊!绣蝶寒衣虽难寄,蝶儿双飞总有期。
田喜:想当初先生曾做蝴蝶梦,还说梦详梦兴意稠。说人梦蝶兮蝶梦人,是一道绝妙玄题可深究。今日我卖绣品草药山下走,猛见告示贴街口。说有圣贤来传道,讲题就是周梦蝶来还是蝶梦周。我预感有喜来报喜,这定是你们夫妻团圆好兆头。
田秀:人归美亦归,妆盒拂尘开。淡敷胭脂添明艳,轻点黛眉增光彩。换我红嫁衣,戴我绿玉佩,叫夫君依然惊我美,惊我美。
楚王孙:好一座人间仙境啊!望脚下一朵两朵白云绕,迎面来三片四片红叶飘。耳边厢秋雁轻啼五六声,访庄子登越峰岚七八道。九曲幽径不通樵,果然是清虚盛地十分逍遥。
楚王孙:蓦地一道彩虹掠过,是真是幻邂逅嫦娥。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相见却在云深雾绕处。她是谁?谁是她?红衣绿佩衬婀娜,可曾结丝罗?真若一瞬成永恒,这无底相思今生今世命中注。
田秀:劳公子怀诚意亲到南华,请容我代夫君面谢答话。先生他不求闻达遁迹天涯,一向视功名富贵如浮云尘沙。屡拒卿相辞高聘,这千金礼也万难收下。夫效鹏鸟自在翱翔,寒舍是清静无为淡泊人家。曲径深涧走累贵客,违慢处歉敬一杯云雾茶。
楚王孙:绕梁音回响深谷,开言处吐玉含珠。才撼她花月神容人间无,又惊这松柏襟怀实堪慕。总以为秀外惠中难两全,未料想完美如许藏深坞。我奇思暗慕忍不住,再看一看圣哲夫人贤内助。止止止,莫莫莫,省省省,错错错。圣门同心花一朵,岂容邪念生恋错剪错。此乃姑射神女府,岂留俗子与凡夫?纵想留也不敢留,再留定然要闯祸。
庄周:为什么十年不见桃李更艳?眼前人神采风韵更胜当年。三分腼腆醉明眸,两朵红云浮笑靥。莫非老天心也偏,不向美人年痕添?
庄周:鲜艳艳一身美嫁衣,红扑扑两眼醉且迷。说是迎我夫子归,未卜先知太离奇。风流倜傥楚王孙,匆匆离去又何意?她十年等,等得住,她十年守,守得成。世间难测女人心,爱河最怕斜风起。蓦地一股酸酸味,翻起心头重重疑。哲人爱解大千谜,此酸味不关风月只为推理。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伴唱:〔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庄周:白云深处野渡头,身影常共月轮流。超然物外多自在,无欲无为也无求,也无求。不喜做者不劳神,不愿看着眼不瞅。堪叹世人难悟道,离不开哀死哀生、争名争利、爱爱恨恨是非沟,是非沟。
庄周:见前方垒垒冢丘,风送来哭声悠悠。白衣女手执纨扇扇坟头,这荒唐举倒别出心裁去问缘由。
小寡妇:村女被唤做小美人,却从不曾招蜂惹蝶自看轻。成亲恩爱一年整,不料丈夫命归阴。临终遗言仅一句,坟干方能再嫁人。三月来青坟未见干半分,说媒踏坡门,流言乱纷纷。没奈何敢做敢为自决断,干脆天天来扇坟。他说道“花开能有几日鲜?华年易逝不容等”。我也恐坐守黄土红颜老,更怕流言葬缘分。常言道“青春无价须自珍”,我我我,我就想,我就想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再嫁人。
庄周:好一句“青春无价须自珍”,好一个率真单纯的小美人。就凭他信我老庄掏心窝,我也要借用道法去帮衬。
庄周:月有圆缺天有阴晴,谁能挡雨露霜雪应时生?凭你纤纤手中一把扇,哪能扇得水不剩?要你在不干坟前等干坟,分明他不愿你美人再嫁人。
庄周:女人女人终究女人,越是美人越难信任。哲人此论一言九鼎,谓予不信,我妻身上戏作验证,我妻身上戏作验证。
田喜:淡淡的相思脸上写,沉沉的离别肩上背。守住青山与绿水,不使流失心中爱。为重文章千古事,惯于寂寞共等待。成全先生做学问,从无怨,从无悔。如今迎得先生归,愿她像红梅逢春含笑开。
庄周:今夜破戒同畅饮,谢妻痴守情意深。请请请,蝶杯同饮酒三盅,来来来,我鼓盆配你唱新声。闹它个一醉方休少年狂,这才叫久别重逢胜新婚。
田秀:鼓盆相欢兮醉里同舞,十年重聚兮考你旧赋。记否记否兮枕上私语,两情相悦兮洞房之初。
庄周:枕上私语兮你知我知,夫妻联对兮新娘试夫,新娘试夫。
田秀:恩爱窠,相思果,
庄周:相思果,恩爱窠。
田秀、庄周:愿你我终老南华长相伴,长相伴,爱似蜜语甜如故,甜如故,甜如故。
田秀:扇坟故事虽荒唐,常情无奈亦堪伤。孤寡无助日难度,唯期嫁一个知冷知热、知痛知痒好夫郎。敬先生善解人意救弱女,堪慰她敢作敢为坦荡荡。
庄周:听其言,透心凉,果然是天下女人一副肝肠。夫人啊!难得你惺惺相惜论情常,看起来此扇宜由你收藏。常情一旦不寻常,这纨扇兴许你也好派用场。
田秀:你琴瑟借扇弹别调,我拨弦何以来和唱?有十年痴守做情证,难道还用得着此扇续荒唐?续荒唐?
庄周:一要你三分三薄棺简殡殓;二要你不埋不葬停尸设灵草堂前;三要你清静守孝,谢绝那八方吊唁。娘子能依此三件,我就瞑目赴黄泉。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田秀:才忆新婚庆重逢,欢歌瞬间变丧钟。生离何长长?死别何匆匆?难道说人生遭际真是命?这命运又由谁操纵?难道说天聋地聋道也聋?恁叫我房空院空心俱空?问苍天旷世哲贤还有谁?怎忍他未做真神成鬼雄?想先生芒鞋踏破烟霞境,常相伴水淼淼,山重重。怜先生抛家舍妻迷道学,美少年熬成了鬓白翁。总以为天佑夫君满玄功,也不负我赖一盏心灯守十年幽衷。谁料风吹灯骤灭,希望成噩梦。谁继圣贤志?宏论怎传颂?恨妻无才承伟业,爱莫能助愧在胸。只能对茫茫大山、凛凛寒风,将逍遥秋水日夜诵,只能陪月光冷冷、白帏沉沉,长忆夫君影朦胧,夫君哎!
假楚王孙:敬师娘守诺情情深意长,遵遗言我岂敢入室登堂?只求在廊檐下就地守灵,香三炷烛一副草席半张。从今后天天拜读先生华章,夜夜祝祷师娘安康。
假楚王孙:从此泪烛隔墙明,门内门外同守灵。数看圆月成残月,桐叶青转黄,山枫红更深。灵堂上她一潭清泉心似水,廊檐下我三更风雨彻骨寒冷。楚田瓜葛疑,真是子虚情。啊呀呀!这冤枉苦头我自讨寻。
田秀:山中风寒秋更深,难得他檐下栖身一片诚。恭恭敬敬礼仪周,谦谦逊逊学问真。先生名篇皆读熟,果然不愧好学生。
假楚王孙:朝朝探,夜夜等,田秀果把遗言遵。我欲引她,初动心,再动情,我倒先不由得常动情性。想扇坟新寡也守诺,女人毕竟是女人。我试妻未到真火候,她不露真情我不现原形。
田秀:可怜王孙病怏怏,这眼光似曾相识在何方?
假楚王孙:学生我太失态,冒犯你如仙师娘请原谅!
田秀:先生文章酬知己,今日方识情谊长。
假楚王孙:先生风范做榜样,愿一生研读他道德文章。
田秀:南华藏书先生宏论,正需学子整理传扬。
假楚王孙:恳求师娘信得过,我将重任来担当。为贤哲文章千古传,我情愿终老南华长伴师娘,长伴师娘。
田喜:开尽黄花秋已凋,啼残百鸟山更悄。山静人难静,我心中乱糟糟。仙鹏暴亡谜未解,蓦地又飞来多情鸟。说不清,道不明,总觉隐隐有蹊跷。
田秀:语殷勤,性温存,重情谊,品端好。公子啊!是先生文章联高谊,天赐知音慰寂寥。
假楚王孙:慰寂寥,坚冰消,果真他追逐青春情不老。情不老,情不老,我庄周也被打动了。
田秀:蓦地里梦蝶追蝶梦绕,一声娘子把人扰。究竟是谁叫古井不波处,又掀夏涛与春潮?公子啊!先生仙逝骨未寒,岂能转眼咏桃夭?请谅折翅难共飞,辜负公子多情鸟。
假楚王孙:难得他心中留我一片真,真情敲打我庄子休。听着她软软絮絮语应酬,春风暖意漾心头。看着她楚楚秀秀眼波柔,神仙也不能不风流。雨撩云拨先湿己,我水淋淋顿觉魂难守。
假楚王孙:顺乎自然是大道,男欢女爱本天性。我不忍你作茧自缚捆自身,才将这桃源移向你小柴门。从今后檐前雨滴一起数,长夜寒衾双双温。山长水阔同遨游,齐物逍遥共唱吟。我弱水三千舀一瓢饮,情依允师娘从此娘子称。
田秀:这柔情蜜意盼已久,这如花梦境春已透。可点活心苗一瞬间,我却又惊又喜又盼又怕,又惊又喜又盼又怕,手在颤,心在抖。
假楚王孙:娘子啊!娘子啊!
田秀:仔细看似曾相识一双眼,分明似深潭两团酷像庄周,酷像庄周。哎呀!天哪!回头想半仙三扇能干坟,难道他真是庄周隐身变形把妻引诱?眼前人文才不亚先生后,温顺体贴胜庄周。才色深情成两全,失之交臂再无有。扇坟女有胆争自由,这险路我也自己走。若不然先生孤眠几时休?残灯冷被该到头。假王孙若是真庄周,我更爱先生添温柔。先生啊!真王孙,若无假,也算得百里挑一难寻求。管他王孙与庄周,认认认,命中有缘推不走。错错错,将错就错凭真爱,圆圆圆,先圆蝶梦,先圆蝶梦,再解疑扣。
伴唱:〔一夜春风到瀛瀛,一夜春风到瀛瀛,我是庄周兮,他是庄周兮,王孙呀。飘飘荡荡,朦朦胧胧似忘却。〕
假楚王孙:为什么鱼饵分明是我放,我也会连着钩儿把线吞下?
田秀:为什么明知他把情网张,我还愿坠落网底情难舍?
假楚王孙:到如今进难进,退难退,最后一步险棋还下不下?
田秀:到如今要他自己把谜解,再笑嘲老学究不该风流耍。
假楚王孙:大圣人岂能认输来作罢?
假楚王孙、田秀:且将游戏做到底,
田秀:要让他不丢面子把台下。
田秀:鼓盆相欢兮醉里同舞,两情相悦洞房之初,洞房之初。
假楚王孙:枕上私语你知我知,夫妻联对新娘试夫,新娘试夫。
假楚王孙:船搁浅滩难调头,探水候潮再摇橹。
田秀:萍聚萍散已看透,自尊自重当坚守。情长情短平常事,何去何从随缘酬。该分手时当分手,留难住处莫强留。隐痛各有春秋疗,从今后远书归梦两悠悠。我会常记先生好;我会常想南山幽。会思念紫竹萧萧月如钩,溪光摇荡屋似舟。会思念那一宵虽短胜一生,青山在,绿水流,让你我只记缘来不记仇。
庄周:你驾扁舟不识风向与水性,探重山不辨路转峰回。庄周啊!你自诩修的清净道,却不清不净惹尘埃。自以为超凡脱俗人上人,博古通今道中魁。谁知试妻试自身,试出了皮囊还未出凡夫俗胎。可笑我枯叶障目遮天地,不见青山与绿水;可笑我坐沐春风抱寒冰,还千般疑,万般猜,放不下来丢不开;可笑我对扇坟女能生恻隐心,对妻苦衷却全不理会;更可笑戕人情性把理推,亲手将顺乎其然、天道人性、自宣名言条条抛到九霄外。羞羞羞!愧愧愧!痛痛痛!悔悔悔!游戏真情把妻伤害,这桩桩件件是我为。今方知知己更比知人难,此人生难题谁能轻易解得开?庄周我得道悟道根犹浅,学道还须从头来。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