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第一篇学而的背后小故事?

论语中第一篇学而的背后小故事?,第1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论语·学而篇》。作为《论语》全书的开篇,第一章第一句讲的便是学习的重要性,这或许也是孔子的弟子们对老师的第一印象。

孔子一生最大的乐趣便是在于学习和教学。纵观《论语》,关于孔子好学的章句俯仰皆是。比如《为政篇》里提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公冶长篇》里提到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述而篇》里提到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等。

即使学识渊博如孔子,他却也从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世上没有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人,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与研究才会懂得那么多的道理的。于是有学者认为,《学而》篇作为《论语》诸篇之首,便是要强调“学习”是根本,可谓用心良苦。

关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最普遍的一种解读是: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可是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面对书山题海、无休止的各种补课,这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么?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应该是学习的态度出了问题。

“学而时习之”关键在于主动,是我要学习,而非你来学习。正如《周易·蒙卦》卦辞所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老师求学生来学习,是学生主动找老师学习,这才是学习的态度。而现在恰恰相反,试想,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约束,没有升学就业的压力,有几个孩子能够做到因好学而主动学习?孔子说,有忠信如他未有好学如他。现代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恐怕远不及古人。

观今宜鉴古,我们来讲一则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以期共勉。

欧阳修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读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名篇,其中尤其钟情于唐朝散文大家韩愈的文章。据说在欧阳修未成名时,有一次,他在废书箱礼找到几份韩愈的遗稿,从此废寝忘食,刻苦勤勉,并且发誓赶上韩愈。

欧阳修塑像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欧阳修不但习得了韩愈的优点,并且通过自己的认真创作与提倡,让唐朝以来的古文运动得以在宋代开花结果,建立了平易流畅、切中实用的文章风格。

欧阳修虽是一代文宗,但是在作文时,仍虚心向人讨教,从不骄傲自恃。有一次,欧阳修与谢希深、尹师鲁三人各写了一篇题材相同的文章。结果,谢文约七百字、欧文五百字、尹文只有三百八十多字,结构严密,叙议完备,语言精炼。欧阳修拜读后,甘拜下风。晚饭后,他便提了酒亲自到尹家拜访与请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从后追赶孔子,遇到一位长老手扶拐杖、肩扛除草的农具。子路就问他道:“您见过我的夫子吗?”长老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为夫子?”说完便戳住拐杖,开始除草。子路抱拳拱手,恭敬而立。长老留子路在家中过夜,杀鸡做饭款待子路,又为子路引见了他的两个儿子。第二天,子路辞行,寻到孔子后告知了前后经过。孔子说:“这是位隐士”。于是就派子路回去拜见长老。子路回去时,长老却出门去了。子路(便转达孔子的意见给丈人之子)说:“不出来做事,是有负道义。长幼间应有的礼节尚且不能废弃,君臣间应有的道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这是想要洁身自爱,却反而坏了大义啊。君子出来做事,是为了尽道义。至于大道之难行,君子早就知道了!”

注释

“子路”,孔门十哲政事科弟子,小孔子九岁。为人刚直,好勇力。

“从而后”,意即从后追赶孔子。“从”,跟随;“后”,走在后。

“丈人”,长老。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以杖荷蓧”,《说文解字注》以为是手扶拐杖,肩扛除草的农具。其它各注则多以为是用拐杖挑着农具。若如后解,则说明行走时不需扶杖,而携带拐杖即属多此一举,故以《说文解字注》为是,而本句亦应断为“以杖、荷蓧”。“以杖”,手扶拐杖;“荷”音“贺”,用肩膀扛着;“蓧”音“吊”,古时除草用的农具。

“夫子”,古时对有大夫身份者的尊称,是一种特定称谓。孔子曾为鲁大夫,故孔子弟子皆称孔子为“夫子”。后来逐渐演化为将老师亦敬称为“夫子”。故此处似不应译作“老师”,而应作专有名词处理为宜。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本意是指不事生产、好逸恶劳、脱离实际、缺乏常识,后世用为成语,可不译。“四体”,即人体四肢;“五谷”,即稻、黍、稷、麦、菽。

“孰”,何、什么。如《论语》中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植”,立、竖起、戳住。也可通“置”,安放、放置。

“芸”,古同“耘”,除草。

“拱”,抱拳拱手,表示恭敬。

“止子路宿”,留子路过夜。止,使……留下;宿,过夜。

“为黍”,作黄米饭。“黍”,一种北方作物,俗称“黄米”或“大黄米”。

“食”,音义皆同“饲”,拿食物给人吃或牲畜吃。古时养殖不易,而“黍”的产量也比当时的主要粮食要小很多,故“鸡”“黍”均可算较贵重的食物,以二者为食可谓厚待,故译作“款待”。

“见其二子焉”,向子路引见他的两个儿子。“见”,音义皆同“现”,介绍、推荐、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反”,音义皆同“返”。

“仕”,事也。指为社会做事,包括为官。故“仕”要入世,而与出世之“隐”相对。

“义”,即合乎仁道原则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可译作“道义”。

“大伦”,大的原则、伦常大道,亦即大义所在。

“道之不行”,指大道难行。“不”应是难为之义,而非否定之义,如《论语》中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评析

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所指,历来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指孔子,二是指子路,三是指“丈人”自己。但是综观本章全文,除了这句话,丈人对待子路不仅并不失礼,反而可以说是厚待、礼敬有加。他留素不相识的子路宿在家中,还“杀鸡为黍”款待他,并且为子路引见其子,叙长幼之礼,足见这位丈人既有礼又有德。而丈人既不识得孔子,又只是邂逅子路,且子路对他也并无失礼之处,理当不会无端指责孔子或子路。

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乃“丈人”自述身体不好、眼神不济之说,则虽可解释“丈人”何以未见孔子,但却无法解释孔子何以知其为“隐者”。而除此言之外的“以杖荷蓧”、“植其杖而芸”、“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等举动,又与“隐者”并无必然联系。因此,丈人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之言应当另有玄机,而孔子正是据此认定“丈人”为“隐者也”。

在孔子之时,“夫子”是对有大夫身份者的尊称,属于特定称谓。而“大夫”是国家高级官员,与诸侯国君一起组成了“为政者”群体。就本章而言,子路口中的“夫子”当然是指孔子,但丈人口中的“夫子”却应是暗指为政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讥讽当时的为政者既不能勤勉敬事,又不明是非善恶;而“孰为夫子”,则是说这样的当权者根本不配为政,当然也可理解为丈人并不识得孔子,可谓语带双关,既批评了为政者,又回答了子路的询问。其见解之深刻,应答之机敏,确是非同凡属。孔子因而知其为“隐者”,遂让子路回去拜见丈人。当子路再次来到丈人家时,丈人却已外出,子路便向丈人之子转达了孔子关于出仕的意见。

一个人生于家庭,长于社会,不仅对家庭负有道义,对社会同样也负有道义。因此要服务社会、造福天下,否则便有负道义。故曰:“不仕无义”。

丈人为子路引见其子,说明丈人顾全长幼之礼。既知长幼之礼不可废,如何却要废弃君臣之义呢?故曰:“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要知道个人对于社会的道义,正是通过顾全君臣之义来实现的。“为政以德”、“子帅以正”是为君之义,“以道事君”、“克己复礼”是为臣之义。若隐居不仕,则无法顾全君臣之义。

洁身自好虽也是“义”,但与造福天下的大义相比,则属小义。为洁身自好而隐居不仕,不去努力造福天下,便是全小义而坏大义,故曰:“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服务社会,是为造福天下,是在履行个人对社会应尽的道义。但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大道难行,君子又何尝不知?故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正因如此,所以曾子才会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孔子去世已2500年。但直到今天,孔子“大道之行”的理想仍未能实现,足见大道之难行。但“志于道”者却不可因此而放弃理想,反而应更加努力。因为“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的“大道”,在当今世界的某些地方,已然有了较为成功、可资借鉴的雏形。大道固然难行,但不行却注定不会成功,所以孔子才会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1438)”。

愿诸美如期至,愿诸幸邂逅类。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仓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扩展资料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以便用最少的字承载最多的信息量。

早期的古文多用于统治阶层占卜、祭祀、发布诰文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纸代替竹简。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861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