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
1、杂志社。杂志社主要负责收集编辑出版师生们的美文或者关于学校的重大事件的报刊。
2、街舞社。集聚了众多街舞少年少女们,一起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我个人最喜欢这个社团了,超级多帅哥美女,个个多少潮男潮女,到处都充满了青春热血沸腾。
3、摄影社团 。这个社团集聚了各界摄影大佬,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摄影技术,即使是小白也能加入哦,加入摄影社团不需要买相机,社团里原本就有各种各样的相机,单反,微反,数码相机,ccd还有各种各样的专业相机,还有专业的老师传授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
5篮球俱乐部。热爱运动的朋友们可以去参加哦,里面帅哥嘎嘎多,荷尔蒙爆发,充满了青春活力,不但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关篮球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能结交到各种各样的新朋友,有机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比赛,有机会获得奖杯哦。
总而言之,大学里的社团五花八门,大家选自己喜欢宝贝社团加入就可以的,到时候会有社团招新的,欢迎各位新朋友多都捧场。
印象派大师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是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 5 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总计近 37000 件。
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三、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特拉夫制作公司与心灵之窗**公司2003年拍摄的一部**。
基本介绍 外文名 :just one last dance 出品时间 :2003年 出品公司 :特拉夫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心灵之窗**公司 导演 :丽莎·尼米 编剧 :丽莎·尼米 主演 :派屈克·斯韦兹,丽莎·尼米,乔治·德·拉·佩纳 剧情简介,演职员表,故事梗概,精彩视点,**评价, 剧情简介 追寻深藏心中的梦想,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One Last Dance》 世界知名的纽约舞蹈团,遭逢了极大的打击,因为他们失去了其中最具杰出的艺术指导亚历麦葛拉(Alex McGrath),也等于失去了他们的创意支柱,同时,舞团内并无人有能耐接下他的工作。这意味着舞团的结束之日即将到来。 亚历留下了一段从未发表的舞作,七年后,纽约舞蹈团觉得应该藉著发表这出舞作,趁机使舞团再次团结。 然而,为了让这出伟大的遗作能够实现,需要三个深具原创性的绝佳舞者,好好表现这出舞作的创意。 而崔维斯(派屈克史威兹)、克丽莎(丽莎·妮米)以及麦斯三位…… 演职员表 导演:丽莎·尼米(Lisa Niemi) 编剧:丽莎·尼米 主演:派屈克·斯韦兹、丽莎·尼米、乔治·德·拉·佩纳 故事梗概 大概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克丽莎在自己的身上发现一种无法形容,但却触及心灵深处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延伸,最终融入了舞蹈。正是因为舞蹈,克丽莎在诠释生命的舞动中释放著源源不断的 ,更在忘我的舞动中邂逅一份弥足珍贵的爱情。然而,一切的一切随着一次演出中,克丽莎所在的世界知名纽约舞蹈团失去自己最优秀的艺术指导亚里麦葛拉而宣告结束。 亚里麦葛拉在对自己作品的专注中离开他所钟爱一生的舞蹈艺术后,纽约舞蹈团因为失去创意的精神支柱而宣告解体。同时失去精神支柱的、舞蹈团三个最优秀的舞蹈演员克丽莎、特劳韦斯、麦克斯从此各奔东西,结束了一段最真挚的情谊,更结束了克丽莎和特劳韦斯之间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One Last Dance》 七年的别离生活彼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劳韦斯虽然靠经营塑身中心赚了很多钱,但内心深处他仍有未竟的心愿;克丽莎独自一人带着女儿完全放弃舞蹈,靠在夜总会表演杂技维持生活;麦克斯则自觉除了舞蹈之外毫无一技之长,生命在孤独中暗淡无光。如今,杰瑞要把亚里麦葛拉留下的遗作《沉默不语》搬上舞台,克丽莎、特劳韦斯、麦克斯这三位最具原创性的绝佳舞者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排练开始了。短短几周的时间里《沉默不语》就已经初现雏形,但克丽莎和特劳韦斯一段最重要的双人舞却始终成了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七年的情感隔膜造成了彼此心灵默契的障碍,尽管有时候勉强成功,但没有“心”的动作表演,让舞蹈失去了艺术感染观众的灵魂。对于此,克丽莎和特劳韦斯心如明镜,但破碎的婚姻碎片就如同梦魇一般,挥之不去。 最后的排练即将结束,特劳韦斯却在一次主动弥合心灵的练习中痛苦地摔伤了右腿。就在特劳韦斯自觉所有的努力都不能挽回与克丽莎遗失七年的感情而决心离去时,克丽莎的一个电话重新唤醒了特劳韦斯内心深处的渴求。特劳韦斯带伤回到排练场,与克丽莎、麦克斯一起,用从肢体到心灵的默契配合,化解了过去七年的隔膜和相聚以来的冲突,完成了公演之前最后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排练。 精彩视点 **《最后一支舞》(One Last Dance)是特拉夫制作公司与心灵之窗**公司2003年拍摄的一部**。 主演之一的派屈克·斯韦兹无疑是好莱坞**明星中最杰出的舞蹈表演艺术家之一。自小练习芭蕾舞、曾在百老汇舞台上表演,直到1987年凭借歌舞片《浴身舞》获得1988年最佳男主角金球奖提名的派屈克·斯韦兹,在1991年以《人鬼情未了》中完美绝伦的表演,获得金球奖最佳男演员提名。在《人鬼情未了》囊括了1991年奥斯卡奖、金球奖、英国学院奖几乎所有的大奖的同时,派屈克·斯韦兹也迎来个人演艺生涯高峰。本片中,除了男女主角那如诉似泣、如梦似幻的舞蹈让观众感受一次心灵的撞击和沐浴外,人物内心痛苦情感的外在表现,和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也是征服观众的一道绝美大餐。 **评价 不能跟爱的人在一起,只能要求一个one last dance,当什么都无法挽留的时候,只想留住他肩膀的温度,留在自己的记忆里 舞步凌乱在最后一只舞曲,最后一只舞我们就会永别,最后一次机会让我再感受你臂弯的温暖,感受你的引领……我们不断摇摆旋转,好象可以这样到永远,我已经失去方向,亦或我根本不想辩清方向,因为你要离去,明天我将失去我的爱人,我们只再跳最后一只舞,就像我们初遇时一样,在太阳升起以前,让我留下最后的回忆。明天起,夜将如此寒冷,而我却不得不失去你… 喜欢跟着旋律尽情地唱,似乎有湿润的东西萦绕在周身及眼眶。生活中这种凄美俨然是存在的,即便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也是难以名状的无奈之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