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第1张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集合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

 在汪曾祺的这几篇文中从字里行间都透出了汪曾祺对故乡的怀念和喜爱。在我的生活里,好像并没有这么多的习俗。童年生活也是在家人打造好的规规格格中长大的,在一个混合多民族的城市里长大的。

 真羡慕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玩,羡慕他们即使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也有值得自己怀念和细心品味回味的东西。

 汪曾祺的文中总给别人舒适、亲切、淳朴、自然的感觉,不仅使经历过这些事的人深受同感,还是没经历过如此多习俗的我有有一种亲近的感觉,她的语言非常自然,就如大人轻轻的给小孩讲着睡前故事。有一点好奇,有一点兴奋,有一点轻松。

 回想着读过的每一句话,虽不是最华丽的语言,不是字字推敲写出来的语言,但这种猫不可言的东西却让我乐在其中。

 总值汪曾祺的'文章然我读来非常喜欢。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2

 《汪曾祺散文》是我20xx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3

 这几天在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先生在文章里谈了很多,讲到了他的父母亲,讲到了故乡的风物习俗。先生的文字很清新,隽美而不失情韵,弥漫着文人的志趣。而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对往事深厚的情感和惊人的记忆力。

 在回顾从前的家时,他这样写道:“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计有这么几家店铺:一家豆腐店,一家南货店,一家烧饼店,一家棉席店,一家药店,一家烟店,一家糕店,一家剃头店,一家布店。”

 尽管时隔多年,但旧时家门口的店铺,先生却依旧能够如数家珍。我忍不住回想儿时门前的店铺,除了杂货铺记的真切,其他的印象都显得渺茫了,仿佛蒙上了一层薄雾。那家杂货铺是我幼时常去的,帮妈妈买瓶酱油、买袋盐,杂货铺的老板娘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性格幽默,总拿我开玩笑,所以我印象格外深刻。因此我也格外佩服汪曾祺先生的好记性,家里的后花园,堂屋里的老爷柜,甚至儿时的小花灯,他全都历历在目。他写他的父亲,动情地回忆汪老先生的才趣,刻印章、扎风筝、拉胡琴……老先生的一举一动仿佛就在读者面前,汪曾祺先生与父亲的深厚情感也透进了读者的心里。文章就像一幅细细密密的工笔画,向人们绘声绘色、不急不缓地讲述着高邮的风土人情。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4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以风趣的笔法戏谑的语言记叙了当年西南联大里的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跑警报。

 文章背景是抗战时期的昆明,由于华北地区的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就在昆明继续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日本的军事力量已经深入到西南重镇——昆明,经常派出飞机对昆明进行轰炸,所以空袭警报在昆明城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声音。为了躲避轰炸,每当拉响警报的时候,昆明全城的人就往城外转移,学生们也不例外,大家把这称作“跑警报”

 这篇文章中,作者记叙了不少在“跑警报”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能感知警报的侯姓同学,提着手提箱跑警报的金先生,也有不跑警报留在学校洗头和煮莲子的同学。作者还记叙了不少在“跑警报”中出现的有意思的事,跑警报时变成热闹集市的古驿道,如若下雨侯姓同学必会拿伞在校门口等候,将伞借给她们,以及跑警报时留下的经典的对联……

 在作者的笔下,原本紧张的躲避空袭成了一件很平常甚至还带有一些乐趣的事情——跑警报。作者以仔细的观察,细腻的笔法去描述每一件发生在身边的趣事,并把他们放大,反映了中国人民乐观的态度。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5

 五大本,共20xx多页的电子书《汪曾祺全集》,我零零散散地读完,共花了大概3个月左右。

 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及小小说居多,主要描述的都是他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所遇到的人,当然,还有很大篇幅是描写“天下美食”的,由此观之,汪曾祺必是吃货一枚。汪曾祺的文字平实易懂,几乎与“华丽”二字没有交集,但却有一种让人能静心读下去的吸引力,有点“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味道。文章要达到这种水平,作者心态和写作功底都必须达到“双馨”才可。

 我喜欢书中关于他自身人物的一些小小说及他谈到的一些关于写作的文章。虽说我现在脑中一片空白,并不能讲出书中他具体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理,但我知道我是有收获的,最起码心态是变得平和了些。要说到具体得到了什么,一时还真是无法言说。

 很遗憾,汪曾祺并未发表过长篇小说(不知是否写过)。或许是因为他的文字太过随意,不习惯做去精巧的设计吧。总而言之,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是值得一读。

 这是我读完之后目前所能想到的一些东西。对于没有的东西,我就不强拉硬扯了,这一点也是受汪曾祺的影响吧——平实真诚,不刻意卖巧。

乍读《汪曾祺小说集》入坠云雾。他很随意地这里写两句,那里写两句,慢慢讲,缓缓写,不急不躁。读了半天,不明就理,但耐着性子继续仔细读下去,越读越舒服,看似细碎,实则细腻。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小说集》的主题,并非我们现在特别流行或崇尚的“爱情”主题,他崇尚的是以“人”为主题。在他笔下,无数的小人物涌现,从银匠到锡匠,从种着八棵榆树的侉奶奶,再到瘦小干枯的地保李三。他看着鸡顾盼自若,饶有兴味的写着鸡下蛋的“表情”。他把这平凡世界里平平常常的人、事、物一丝不苟地写出来,把这些小人物小场景渗透到灵魂,展现给我们。他的文字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读《汪曾祺小说集》,需要在这样一份清清静静的独处里慢慢品咂,细细体味,才能真切感受到汪老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他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于清淡委婉中表现悠远的意趣,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读后,给你带来宁静、闲适和恬淡,使人心灵愉悦、净化和升华。

汪老轻盈灵动的文字绝不是随意而为。他在《无事此静坐》一文中写道:“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悠然独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由此可见, 汪老的“妙笔生花”首先是“妙笔思花”,是深思熟虑盛开的花朵。

有些东西本是平平常常的,经汪老一描绘,便觉不凡了。

在小说《鸡毛》中,汪老写文嫂打开鸡窝门时,鸡们是这样的:“这些鸡就急急忙忙,迫不及待地奔出来,散到草丛中去,不停地啄食。有时又抬起头来,把一个小脑袋很有节奏地转来转去,顾盼自若,——鸡转头不是一下子转过来,都是一顿一顿地那么转动。到觉得肚子里那个蛋快要坠下时,就赶紧跑回来,红着脸把一个蛋下在鸡窝里。随即得意非凡地高唱起来:‘郭格答!郭格答!’”

一字一句把鸡走出鸡窝和下蛋的神态描写得出神入化,看这些词句“有节奏地转来转去”、“顾盼自若”、“一顿一顿”、“红着脸”、“得意非凡”。汪老把几个细微的地方加倍细腻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有惊异之感,实乃大家手笔。

而鸡进窝时,又是另一番景象:“它们把碎米啄尽,就鱼贯进入鸡窝。进窝时还故意把脑袋低一低,把尾巴向下耷拉一下,以示雍容文雅,很有鸡教。鸡窝门有一道小坎,这些鸡还都一定两脚并齐,站在门坎上,然后向前一跳。这种礼节,其实大可不必。进窝以后,咕咕囔囔一会,就寂然了。”

你的眼前,仿佛是一个立体的画卷,鸡的一低头一耷尾,一跳一叫都尽收眼底。一丝一毫之微,一动一静之细,在汪老笔下轻轻流转。看似不注重一千一万,只注意一丝一毫,其实,这一丝一毫就是那一千一万的具体而微。 他将一丝一毫看得通透,写得清亮,和照相机的放大一样,其余也可想见了。正是:一丝一毫见真知,一字一句真功夫。

汪老慢条斯理地叙述,看上去平平淡淡,实则有温度,是满含温情的。细节彰显生命力,仔细揣摩他那看似飘渺的闲言碎语,细思极恐,峥嵘浩瀚。

《鸡毛》里他如此描写西南联大的先生们的窘况:“有的先生虽然看起来衣冠齐楚,西服皮鞋,但是皮鞋底下有洞。有一位先生还为此制了一则谜语: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他们的袜子没有后跟,穿的时候就把袜尖往前拽拽,窝在脚心里,这样后跟的破洞就露不出来了……有时要去参加Party,没有一件洁白的衬衫,灵机一动:有了!把衬衫反过来穿!打一条领带,把纽扣遮住,这样就看不出反正了。就这样,还很优美地跳着《蓝色的多瑙河》。有一些,就完全不修边幅,衣衫褴褛,囚首垢面,跟一个叫花子差不多了。他们的裤子破了,就用一根麻绳把破处系紧。文嫂看到这些先生,常常跟女儿说:‘可怜!’”

其间没有说先生们多么穷困,只一个细致的衣着描写就把他们窘迫的生活表露无遗。末尾用文嫂对女儿说的两个字“可怜”画龙点睛,读之,感同身受。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常常会忽略,忽略那些埋藏于微小中的人、事、物……而最常被我们忽略的真情,就蕴涵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的细微之处。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里,没有大富大贵的大排场,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幸亏有汪曾祺,他把这些小人物用一丝不苟的笔触渗透到生活,渗透到灵魂深处。汪老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他的文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是原汁原味的“绿色艺术”,是淡中有味,淡出境界。

“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

哦, 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

大青山到处是山丹丹,开七朵花、八朵花的,多的是。因为,“这东西,皮实”。

嘿,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

枸杞头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

夏末秋初,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随即结出小小的红色的卵形浆果,即枸杞子。

山包下的草丛里,一对老夫妻弯着腰在找什么。他们一边走,一边搜索。走几步,停一停,弯腰。

啊, 原来他们捡枸杞子,玩!

老同志把手里一个罐头玻璃瓶举起来给我看,已经有半瓶了,解嘲似的哈哈笑了几声。

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

人老了,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哟, 自己分明是路人甲嘛,真的邂逅于他们,一问一答,一举一动,极洒脱!

路西,有一家的门头上种了很大的一丛枸杞,秋天结了很多枸杞子,通红通红的,礼花似的,喷泉似的垂挂下来,一个珊瑚珠穿成的华盖,好看极了。

这家怎么会想起在门头上种一丛枸杞?

咦, 我也相当好奇。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

丈夫安静平和,做事从容不迫,慢条斯理,妻子觉得东南西北到处跑的养蜂生活好耍。

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菜花开的地方,玫瑰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

喏, 这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

荆条花的蜜最好,养蜂人说。这很出乎我的意料。

荆条是个不起眼的东西,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荆条开花,想不到荆条花蜜却是最好的蜜。

啧, 过了两天,养蜂人迁走了,因为玉渊潭槐花落了。

似乎是想挽留却不能挽留的落寞,喜忧参半,企盼岁月无忧。

我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开,回首,再回首,你们等我,我还会来的。

喂, 我就是喜欢在汪老的文字里穿梭,徜徉,徘徊,轻松愉悦,亲切自然,毫无负累。

                                                      文/舒悦

                                                  2021040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280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