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后弦花甲的歌曲,说些冷门的,周董的就不必了

类似后弦花甲的歌曲,说些冷门的,周董的就不必了,第1张

1《苏州城外的微笑》是后弦继《花甲》之后推出的又一首RnC曲风重磅力作,它是《花甲》的前传

2《唐宋元明清》。是后弦去年游历浙江古镇西塘,夜晚在河边欣赏对岸戏台的戏曲声色时,旋律灵感顿时油然而生,当场写下了这首《唐宋元明清》。此曲为首波主打曲。

3《水墨丹青》几乎用李玉刚纯男声演绎的作品,延续了李玉刚一直奉行的中国风,其中更是融合了时下流行的R&B,作为李玉刚的首次尝试,轻快的曲风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而歌曲中仅有的两句“李式”经典女声唱法,不仅仅是点睛之笔,更像是一枚雕刻在歌曲里的专属李玉刚的印章,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李玉刚将时尚与传统巧妙结合的能力。

4《清明上河图》

5《三国杀》

6不分手的恋爱

1《西厢》是后弦2005年《古·玩》大碟中的主打歌,整首歌透出极其浓郁的R&C风格。2《花甲》 简介: 六十年一甲子,天干地支一轮回,花甲意为双鬓花白,取一轮甲子之意。 ——后弦自解《花甲》

古时传说:某甲子年,一年轻画师与一女子邂逅,两人一见钟情。每日画师都为女子作画一幅以示爱意,年复一年,堆起女子画像厚厚的一叠。然好景不长,二人相濡以沫七年之后,不得已需离别。在女子离开当晚,画师面对空中一轮明月,手握女子画像痛心不已。画师索性用画笔蘸上白漆,将双鬓染白,一夜花甲,祈求与上苍换取和女子下一个六十年后的轮回,重修这段姻缘。 翌日晨,双鬓已白的画师,在二人初遇的桥头重遇了离开后的女子…… 古时盛传“一夜花甲”的故事,有着浓郁的传奇色彩。

  如今,“幻想系”创作达人后弦携新歌《花甲》向人们讲述他眼中的“一夜花甲”的爱情故事,用最擅长音乐画出最凄美的爱情轮廓。或许只有在遥远的古代,才会衬出这段爱情的真实和凄美之处。

  曲风延续了后弦最擅长的弦式RnC曲风(Rhythms & China)风格,在幻想的画面中,给这段遥远、传奇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加入了现代年轻人对“爱与被爱”的理解。在编曲上,后弦也尝试了摇滚风格,融入自己独创的“中国风”;在唱腔上,也挑战了自己出道以来的最高音,以求淋漓尽致的表现《花甲》的凄美意境;在创作上,后弦再次运用已盛传多时的爱情传说,掀起新的音乐风潮。

  作为“幻想系”的创始人,后弦从《娃娃脸》的童年回味到《花甲》遥远传说的跨度,足以让听者佩服他天马行空的幻想能力。《花甲》同时也是内地TH家族第四波音乐冲击的主打曲,打开新的一年最美丽的序曲。3《昆明湖》简介:   《昆明湖》的曲风在第一张《古玩》专辑“宫调RnB”风格之后,透出全新“RnC” (RHYTHM & china)风格的走向,在现实与古典交汇的基础上,大量融入了幻想主义元素,幻想是主人公在现实中心态的写照,两部分首尾呼应,文字的描述风格上,使用了近代古白话文的手法,把幻想与现实的两个时空串了起来。

  此曲是后弦游历北京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冬景之后创作。里面也夹杂着多年前后弦对春城昆明的印象。

  在编曲上,作为全创音乐人,后弦努力突破自己的音乐制作极限,第一次尝试把曼陀铃、尼龙吉他、钢琴、中提琴为代表的西洋组合与长笛、古筝、扬琴代表的东方组合等多达三十轨风格配器交汇融合到了一起。营造出独特的弦式听觉盛宴。

  《昆明湖》为3EP《九公主》“走神”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主题:情感。4《妹妹的钢琴》创作来历:HOHO在一个论坛中,见到有人转让一架自己妹妹弹过的钢琴,于是有感而发,以妹妹的钢琴为名字写下了这首歌曲 5《唐宋元明清》歌曲介绍  所谓“东方不败”,和金庸小说角色不同,意思是“东方民族不败之精神”,以此来宏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首波主打《唐宋元明清》,曲如其名,让听者瞬间犹如置身与书香的历史画卷中,不断翻开人们在脑海中留下的一篇篇怀古情结。

  在曲风上,更是极尽弦式R&C曲风之精华,不但有成名曲《西厢》、《昆明湖》的古韵意境,更是具备了“听两遍即会吟唱”的流行张力。

  去年游历浙江古镇西塘,夜晚在河边欣赏对岸戏台的戏曲声色时,旋律灵感顿时油然而生,当场写下了这首《唐宋元明清》。此曲为首波主打曲。故事概要  书生与寒窗苦读,与习琴的女生经常在一起写诗弹琴,互生爱意,但书生心里却想要投笔从戎,改变志向,临走时,在案台上临摹下一卷空白的《兰亭序》。(因为墨砚里滴下的都是泪水)

  女生送别了二十四桥,书生送给女生一首藏头诗,终别去。 现代,一位年轻学者在一张年代久远的藏头诗中想象到当年的惜别情景,抒发感叹怀古之情……

  此曲用童声合唱的编配,抒发童年对母爱的怀念,旋律婉转而动情, 每个人听完,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古·玩》

《西厢》

引用名著《西厢记》,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描述出一段带着些诗情画意的青涩爱情,宫调式曲调加R&B风格的咿呀吟唱,把古代小说般的叙事句式婉婉道来,从开头黄梅调的咿呀吟唱,到东西方乐器的水乳交融,歌曲中传递着后现代的浪漫感觉,过门穿插着的黄梅唱腔,浓郁的南方水乡口音,把古代的意境再次提升,十二年前的书生在西厢偶遇**时的情窦初开,十二年后金榜题名回来的人去楼空,一段经典的古代爱情,折射出现代含义的感情线条,这种借古喻今的感觉,可能就是后弦的后现代音乐风格,极易接受的宫调式流行旋律,极易让人沉醉的意境。让《西厢》成为了后弦宫调式R&B音乐的代表作品。

《桥段》

桥段,原意为**中的一个个情节片段,《桥段》用倒叙的结构,开头老唱片感觉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段顽皮的说唱,儿时的城墙,课堂,初恋徐徐浮现,之后的R&B流行音乐节奏,将烂漫的儿时片段一个个烘托起来:爷爷奶奶的浪漫邂逅,爸爸放的老**,妈妈慈祥的唠叨,中间一段琵琶演绎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变奏,把大家的心倒回了十几年前的单纯往事中。《桥段》,勾起的是大家儿时心中埋藏多年的桥段。

《逃学书童》

以逃学为题材的歌曲,在歌坛尚属首例,开头一段私塾中的唐诗朗诵,听见有书童不禁敲打节奏配合的声音,再传出教书先生严厉的斥责声,然而敲打节奏再次响起,一段“笙”乐器的SOLO,带入顽皮的HIP-HOP节奏曲风,轻快而随意流畅地说唱,古典中夹杂着叛逆,把新人类的真实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以逃学书童的口吻,对书中的唐诗宋词进行了顽皮的“修改”。歌词中的“逃学书童”,其实是一个拒绝受封建教学体制束缚,心中却抱有自我音乐追求的书童,古代的书童,指专门帮人背书,为别人读书的人,书童二字,点破了当今学习负担过重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为别人读书”的尴尬负担。以古代背景来批判现代教育的纰漏,是一首具有勇气的歌曲。此外,整首歌在演唱和编曲上都带着浓郁的宫调色彩。突然跳出来的一段苏格兰小提琴加拍手声的踢踏音乐,更为音乐加入了另类童趣的特别感受。

《东爱》

很凑巧,《东京爱情故事》的简称也叫“东爱”,细细一听,方知此东爱非彼东爱也,《东爱》描述的是“东方的爱情故事”,描写着古代一对情侣用诗句谜语偷偷传情,最后受封建礼教束缚,**出嫁他人,两人心碎分离的浪漫凄美片段,开头的宫调味浓郁的高低和音,整首歌词采用唐诗的“五绝”格式,如念诗句般,酥酥绵绵让人陶醉其中。

《给安娜》

一段俄罗斯的悠扬风琴徐徐入耳,不禁让人想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加上随后的中式长笛,编织出一段凄美的异国恋情。歌词中,两人天各一方,只能用书信的方式表达思念之情,一边是京城,一边是莫斯科,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切切思念,整段音乐穿着插风琴与长笛声,构成了或古或洋的情歌是《给安娜》的最大亮点。

《踢馆》

从神秘的开场到跳跃HIP-HOP节奏的爆发,加上中间穿插的京剧鼓点与咿呀唱腔,《踢馆》用戏剧性极强的情节,把一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果断精神和民族气节传递给了出来,属专辑中听觉效果比较出彩的歌曲,国粹京剧演绎的半RAP半唱的花旦腔和声,真假音结合的高潮部分,从开头的拔刀,踢门闯入,到过门的敲门,出招,把整个音乐剧情渲染得张力十足,总的来说,歌曲融入了浓重的后现代音乐气息,让人不禁惊叹。天马行空的想象派歌词,传达着“后生可畏”的气势。更重要的是,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后弦在踢谁的馆,不言而喻。

专辑《九公主》

《昆明湖》

《昆明湖》的曲风在第一张《古玩》专辑“宫调RnB”风格之后,透出全新“RnC” (RHYTHM & china)风格的走向,在现实与古典交汇的基础上,大量融入了幻想主义元素,幻想是主人公在现实中心态的写照,两部分首尾呼应,文字的描述风格上,使用了近代古白话文的手法,把幻想与现实的两个时空串了起来。

此曲是后弦游历北京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冬景之后创作。里面也夹杂着多年前后弦对春城昆明的印象。

在编曲上,作为全创音乐人,后弦努力突破自己的音乐制作极限,第一次尝试把曼陀铃、尼龙吉他、钢琴、中提琴为代表的西洋组合与长笛、古筝、扬琴代表的东方组合等多达三十轨风格配器交汇融合到了一起。营造出独特的弦式听觉盛宴。

《昆明湖》为3EP《九公主》“走神”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主题:情感。

专辑《东方不败》

1 唐宋元明清

首波主打《唐宋元明清》,曲如其名,让听者瞬间犹如置身与书香的历史画卷中,不断翻开人们在脑海中留下的一篇篇怀古情结。

在曲风上,更是极尽弦式RnC曲风之精华,不但有成名曲《西厢》、《昆明湖》的古韵意境,更是具备了“听两遍即会吟唱”的流行张力,

去年游历浙江古镇西塘,夜晚在河边欣赏对岸戏台的戏曲声色时,旋律灵感顿时油然而生,当场写下了这首《唐宋元明清》。此曲为首波主打曲。

故事概要:

书生与寒窗苦读,与习琴的女生经常在一起写诗弹琴,互生爱意,但书生心里却想要投笔从戎,改变志向,临走时,在案台上临摹下一卷空白的《兰亭序》,(因为墨砚里滴下的都是泪水)

女生送别了二十四桥,书生送给女生一首藏头诗,终别去。 现代,一位年轻学者在一张年代久远的藏头诗中想象到当年的惜别情景,抒发感叹怀古之情……

3 过桥

过桥是后弦的第一首叙事说唱歌曲,也是第二波主打曲,这首曲子的风格是他对于叙事RAP歌曲的新尝试,歌曲的过桥包含着两个寓意:1过桥米线 2过高考的独木桥

全篇将现代的一名高三学生和古代赶考的秀才的两个角度的自白穿插而成,

用“过桥”这个关键词将两个不同时代互相融合了进来,诠释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高三学生夜战备考,苦苦支撑,学生不禁从过独木桥联想到以前的杨秀才,精神疲惫在瞌睡中,进入了古代故事:杨秀才终日在蒙自南湖的湖心亭中苦读,爱人每天都会在桥边

放下一碗滚烫保温的过桥米线,秀才赴大理赶考,希望一日为官能够照顾一家老小,终于不负众望终于考回功名,娶过回爱人,进入官场,却因为官场的迂腐而失望辞官,心灰意冷的时候,妻子端过一碗过桥米线,

温暖心头,他决定和妻子回到南湖的桥边开起小店,用过桥米线传递给路人阵阵温暖,平淡的理想,其实也暗藏着伟大。 高三考生从梦中醒来,不能再继续忍受世俗观点笼罩大脑,四邻打麻将吵架跳舞的喧嚣,

决定拿起背包,去寻找自己真正要过的桥,和桥边的恋人。

4 郑成功

一首充满历史英雄元素的人物传记流行曲。浓浓的励志情怀流畅其中,副歌部分“妈妈的手中线,缝合了几百年”的凄美加激昂,让每个人都不禁动容。

故事概要:

厦门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郑成功纪念馆进行书籍管理工作,之前的踌躇满志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史料管理员,以前想书写历史,如今却守着历史,心理的落差曾让他心灰意冷,

一夜,郑成功托梦而来,告诉他,历史的纸和笔,都等着每个人自己去书写……

6 笔墨伺候

用古代毛笔书法的口诀作为开场,幻化出一篇嘻哈式的书法史诗,歌曲用独特的中国式曲调将王羲之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刻苦勤奋的故事一一道来,

而如今为追求高效率,键盘输入式的交流,让拿起毛笔的人变得越来越来少。看得出此曲,是为呼吁大家经常拿起手中的毛笔练字,而不是变成一个个没有区别的打字高手,

因为,毛笔书法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精髓。

8 少林寺

用强烈的重节奏,将极具传奇色彩的少林寺展现在世人前,此曲是后弦游历少林寺之后,写下的歌曲,曲中特地加入一段洗髓经的经文,

把对少林寺精神的神秘与景仰娓娓道来。

  下午近五点时,炎热的天气有了缓解,心中有事,在家呆不住,顶着太阳的余威,出门而去。

 车停好后,步行,准备跨过程公桥进入糊嘴大街,拜访泥人潘老师。记得是淮安之声网活动,到河下参加读书会时,走进泥人潘的工作室的。那个时候他正两手涅着泥巴,塑造一个威猛的将军。我张口就问:谁啊?他说:左宝贵啊!知道潘老师多会捏名人,或与河下有不解之缘的人。只不知抗敌英雄左宝贵与河下有什么渊源,潘老师说:是我们河下的女婿啊!想要了解左宝贵,我想从潘老师的塑像开始。

 是假期吗?还是近周末?这边的游人三三两两,外国人偏多。没走二十米,遇到六七个外国的少男少女。刚上程公桥,迎面两个高挑的白人小伙,没想到其中的一个一脸笑意地向我一扬手:HOLLE !稍一意外,随即举起手,轻轻一笑:HI!很想问一句:WHERE ARE YOU FOME?想想差劲的英语,还是算了吧,收起我的好奇心。却因为这来自异国人的问候好了心情,在程公桥上恰恰看到瑰丽的天空,一块云彩遮住阳光,光线与云彩在蓝天上折射出美丽的图案,难得一见的美景,跟心情一样美丽!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潘老师的店中。店中无人,却从后面传来欢声笑语,原来人在展架后面。我大声问好,引出潘老师,引出两位老者。一一问好后,我收起羞涩,询问有关汪筱川的事迹。说实话,对这样的名人我知之甚少,几乎没有听说过。其中一个老者,手持折扇,轻轻一点:你今天问我是问对人了。另一老者附和:你真幸运,他可是知识渊博的人!潘老师也说:真是太难得了,恰巧遇到。

 就站在柜台前,就在潘老师满室的泥人作品中,这位老者侃侃而谈。一下子就道出我欲寻找的四位名人的关系,且一一说出他们所在的位置。汪筱川居住在河下的粉章巷,他是谭继安、章湘候、玛继宗的老师,是一代名医。谭继安是他的大弟子,现居住在吴承恩故居的东面曲坊巷。章湘侯居住在估衣街二帝阁西边。玛继宗的老宅在河下的罗家桥巷。四个在我脑中踪影全无的人,一下子被老者串联到一块,言容笑貌都有了形状。

 见我们聊得愉快,一个讲得尽兴,一个听得入神,潘老师将我们引到后面,坐下细谈。我顾不上礼貌,询问老师的****,才得知他名叫孙智,今年八十二,耳朵有点背,听话吃力,说话顺畅,健谈,有水平,多少年前看过的诗词能张口即来。

 河下的中医形成山阳中医学派,是国医中的一个派系。汪筱川与他的弟子们都在这个派系中,同属山阳中医学派。河下汪氏医家,原籍清朝徽州府的休宁县,因经营盐业而入淮,边商边医,是当时的一种时尚。若生意不好,可以行医。就是生意好,也可养身。汪家从医者延续二百余年,列位医者中以汪筱川最为声名显赫,饮誉两淮!

 孙智老人说汪筱川老中医年事渐高后,听力下降,人们戏称他大聋爹。大聋爹到老仍念念不忘从医经历,时时牵挂自己学生:如今各事无闻问,但愿医能代代传!

 孙老先生还讲起了玛继宗的一则医案。

 玛继宗,回族人,幼读私塾,有扎实的文学功底。1928年师从于名医汪筱川学医,在年期满,开始行医。在他从医期间,遇到一女士前来看病。望闻问切一番后,得知这女士是一寡妇,一搭脉便得知她已经怀孕,是来求一副堕胎药的。

 当时中医看病,是要写医案的,写好医案后,才能写药方交给患者,去药店买药。面对寡妇有口难言之隐,又要顾及她的颜面,这医案可就难写了,总不能明明白白写上堕胎药吧,灵机一动,写上一首诗:

 劫后残枝剩一株

 春风何事苦吹嘘

 无端夜雨催花落

 只恐花残树叶枯

 开了药方,交与病者而去。不久这个医案被恩师汪筱川看到,当时就夸赞弟子有仁者之心,做得妥当。

 虽然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但从孙老师处得到的东西足以让我欢欣了,原本不知四人为何人,现在已经知道他们是谁从事什么住在何处等。接下来就是慢慢取证,慢慢探寻,再用心搜集。

 一直以为章湘候是曾为我看过病的那个老中医,再看生卒时间,才知我错了。

 记得九三年怀孕初期,一向肠胃很好的我,突然间拉肚了,又不能吃药,光喝米汤也不能止住拉肚。连续几天后,我整个人都失了精神,照此下去,非得用药不可,没准还有流产的可能性。就在危难时刻,婆婆不知从哪听到的,说是东门里面有个老中医,最擅长看妇科儿科,拉肚子是小事一桩,往肚脐上贴一副药就好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婆婆去了老中医处,这个老中医名字叫做章巷候(头)。果然听了我的情况后,他颤微微地走向房内,从几个透明瓶内取出药来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在一张膏药上,贴在我的肚脐上,说:明天拿下来,不拉肚就不来了,拉就再来贴一张。真的就一张膏药治好我的拉肚。一直很感激老中医,后来转到汪济良老中医跟前看病了,再没有与章中医打交道。多少年了,感激之心一直存在。今天忽然看到章湘候这个名字而让我想到了他,原来是两人,此人非彼人,要寻找的章中医暂且近搁在一边,让我先缅怀这个为我治病的章中医。谢谢这些医术高明者,为人类除疾苦,让人类得安宁,谢谢!

 孙智老先生很健谈,也很健康,个子不高,门面全是假牙,头发染成黑色,整齐地向后梳好,从他与妻子的电话中得知,今天原本是理发的日子,因理发师有事,他才在潘老师处停留,也才有了我的邂逅,有了我的收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整个过程中,老人都很高兴,讲得栩栩如生,说到高兴处,不时地挥舞着手中的折扇,很有古代才子们的风采,他是现代的老才子!老人在讲完后,便急着回家了,因为天暗了下来,怕要下雨了。于是和潘老师一起送老人到巷子深处,才挥手告别。

 送走老人后,跟随潘老师回到店中,这才开始拍摄左宝贵的塑像,这才是今天的正事。潘老师拣其主要的事迹为我介绍着这位河下的女婿,在来之前,我在网络上搜集了左宝贵的资料,此时听着比较着。心里一边感激着一边准备告辞,没想到人不留人,天留人,雨下了起来。

 站到走廊中,看着古镇中雨水流淌,一洗古镇灰朴朴的形象。一排排红灯笼被雨水洗去了往日的灰尘。巷子中斜斜的雨水,房屋上的滴水,以及从各个渠道的排水,让青石板上水珠四沾,尤其是楼上的排水管,水成直线之势砸向地面,水珠沾得老远。到处亮晶晶,到处水横流,没有人走过,只有雨声还有隐隐的雷声传来,我在古镇的雨水中站成一座明清建筑,接受风雨的洗礼!

发如雪 狼牙月  “狼牙月”指的是月亮像狼牙的颜色一样,而不是像狼牙的形状,因为狼的牙齿虽然呈现镰刀型的勾状,但也只能算是一半的上弦月或下弦月,另一半深埋的牙根也并不是对等的镰刀型勾状,而且“狼牙月”这句形容词也很清楚的是在描绘月亮的颜色而不是形状。所以,“狼牙月”是指月亮的颜色像狼牙那样涂抹上一层略带斑驳的米黄,主要是藉由“狼牙”的意象来强调景色的萧条与苍茫。  特此说明的是,“狼牙月”一词目前尚查无任何古诗词引用过,因此无法注明其原始出处,亦无法说明“狼牙月”除形容景色外,其它文字修辞上的引用实例与使用方法。也就是说,今后如有人要引用或说明“狼牙月”这句词汇时,就只有这里的解释与出处而已!“狼牙月”始见于方文山〈发如雪〉歌词:“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狼牙月”是形容月光如狼牙的颜色般,强调其景色的萧条与苍茫。伊人  “伊人”这句话的语汇出处最早可上朔至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秦风蒹葭篇》里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犹言彼人,其用法主要是指那个人或意中人,属于第三人称。在古代男女通用,现今大多专指年轻女性而言,“伊人”也就是心目中所倾心喜欢的那个女生。“伊人”这句话的另一个转借用法,则是影射为明君或贤臣,或者亦指遵循着善良风俗的布衣百姓。如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诗句中的“伊人亦云逝”指的就是“居住在桃花源中的人也离开了秦国之地”。  惹尘埃  根据《六祖坛经》所记载,禅宗五祖弘忍某日欲知门下众僧悟道的境界,叫众门徒书写偈语,自道心得,大弟子神秀率先提笔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惠能则反驳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偈语的意思是,身为佛门弟子,理应洁身自爱,力抗诱惑,不能让佛法蒙羞;六祖惠能则认为佛法本来就不是什么具象的器皿,既然一开始就什么表象也不存在,那又哪里来的空间沾惹尘埃呢?二人对禅宗佛法顿悟的境界不同,常被后世拿来引用解读对佛法参悟的程度为何!红颜  “红颜”是借代修辞的一种用语,主要有二种转借涵义,一是指青春、年少;另一个则专指女性、美女。李白〈赠孟浩然〉的诗句中:“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以及李白他另一首〈长干行〉里:“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红颜在这里指的是年少与青春。另外唐代白居易的〈后宫词〉里有:“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以及清朝吴伟业的〈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里的红颜则是指女性跟美女而言。成语“红颜薄命”语出《西游记》第七十回:“……诚然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意思就是自古以来美女的命运就多舛,其下场通常都不太好。  青史  这里的“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一般的书籍大都使用竹简所制成。竹简也就是串起来的竹片,古人将其编联成形状像“册”字的书,是古代人用作书写的工具,亦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后世即以青史作为史书的代称。成语“名留青史”便是指在历史上留下功名,永垂不朽。另外有“汗青”一词亦指史书而言,因为竹子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水分,不易刻字,所以古人将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火烤的程序叫做“杀青”,也叫“汗青”。所以汗青一词亦被后世引申比喻为史书。如文天祥的〈过伶仃洋〉里有:“……皇恐滩头说皇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千  “弱水三千”原句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弱水”一词始见于《尚书。禹贡》篇中:“……导弱水至于合黎。”古代用弱水来泛指险恶而遥远的河流,现今则将“弱水”引申为爱情河。“三千”则缘于佛教用语,如佛家三千大千世界,便是形容无量无边孕育生命的浩瀚宇宙。“一瓢饮”则见于《论语。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其原义为“弱水有三千华里那么长,水量虽然丰沛,但只舀取其中一瓢来喝。”现引申为,可以交往的对象虽然很多,但我却只喜欢你一个人,指一个人的感情专一。  发如雪  《发如雪》之歌名一如《东风破》为其原创,并非抄袭自任何古典诗词或词牌名,在周杰伦《十一月的肖邦》繁体字版的歌词本中,其《发如雪》的歌名下有一行引言,原句如下:“极冻之地,雪域有女,声媚,肤白,眸似月,其发如雪;有诗叹曰:千古冬蝶,万世凄绝。”这段引言并非出自任何古史资料,实为作者为营造《发如雪》的古典气质所刻意杜撰之文言文形式的句子。《发如雪》的歌名灵感来自于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阅后感叹其青丝华发一夕成雪,遂得“发如雪”一词。邀明月  《发如雪》歌词中:“邀明月,让回忆皎洁……。”与“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此二句借用李白的诗句《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将“举杯邀明月”拆开成“举杯”与“邀明月”分别融入歌词中使用,但仅取其诗句的流传度与熟悉感,与原句之意涵无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句中的三人指的是李白、月亮,以及李白自己的影子。  铜镜  现代人多使用水银镜面所制造的镜子来梳化妆,但在古代玻璃镜尚未问世之前,古人皆以铜锡合金的铸造法制作铜镜,待铜镜浇灌完成后,再将其镜面打磨抛光以照面,在日常生活中用来端正衣冠、整理仪容。《唐书魏征传》中有一段跟铜镜相关的名句:“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2菊花台中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 因为重阳节时每个人都要佩带菊花,观赏菊花,所以就在登高处放下菊花台,用来观赏菊花, 菊花台 是 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主题曲满城尽带黄金甲故事梗概影片讲述唐朝故事,皇帝、皇后、将军是片中三大核心人物。故事原型来源于曹禺的《雷雨》,只是将时代背景放到了唐朝。元超(周杰伦)是武艺最高的将军,因此被任命为皇宫禁卫队首 3烟花易冷网络传闻方文山解释此首《烟花易冷》其歌词故事背后之典故出处源于《洛阳伽蓝记》。事实是,洛阳伽蓝记的正文和笺注里完全没有这么一个故事。该说法属于方文山或者网友编造出来的虚假之言,为这首歌包装古典文化外衣而炒作。  《烟花易冷》跟《洛阳伽蓝记》毫无关系,只不过虚构故事里所描述的是一千五百多年前杨炫之笔下那个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中,一名皇家将领与其所倾慕之女子间的爱情故事。该名将领因缘邂逅女子后,俩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此时将领却被朝廷征调至边境征战,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帝都洛阳已沦为废墟,残破不堪,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待将领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蓝古寺,她却早已过世。将领只有听伽蓝古寺外,雨纷纷落下,回想起羡煞旁人的当年,叹人事,不过如烟花般,易冷,易分。 历史背景  《烟花易冷》的故事发生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以宋武帝刘裕为首的南朝宋,以及道武帝拓跋珪为首的北魏,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分裂的时期。公元420年开始,南北朝之间因势力扩张以及疆土兼并,战争不断,其间南朝负多胜少。公元422年,宋武帝刘裕病逝,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大举攻宋,先后攻取金塘(洛阳)、虎牢、滑台。430年,宋文帝刘义隆收复黄河以南失地,迫使魏军主动撤退,宋相继占领滑台、洛阳、虎牢。同年,北魏全线反击,连克金塘、洛阳、虎牢、滑台。  公元449年,拓跋焘大破柔然,之后兵指刘宋,宋文帝为阻止魏军南下,发兵北攻。由于宋文帝舍功采对,自戳良将,杀害裴方明等名将,使士气大挫,加上连年征战,国力渐衰,军中久无御敌之将,又不顾朝臣之反对,于太平真君十一年发兵攻魏,魏军后发制人,以号称百万之众强渡黄河,步步逼近,宋军无奈只得南撤,从此宋文帝再也无力争夺中原。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频繁南下攻齐(479年,宋中领军将军萧道成代宋建立齐朝),至此,北魏、南齐进行了长达23年的战争…… 而《烟花易冷》的故事,正是对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描述。  天下起了雨,将军看着门外的烟雨、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洛阳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此时北魏来犯,将军奉命出征,临别时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胜了后,一定回来迎娶你……” 俩人依依昔别,女子守在城门口,看着将军坐在马鞍之上,头也不回地离去…… 将军此征一去便是数月,其间刘宋节节败退,宋文帝一气之下连斩二将,北魏全线出击,强渡黄河,宋文帝不听朝臣进言,发动强攻,不敌之下,洛阳失守。宋文帝只得撤兵,而重伤的将军则流落于他乡。 待将军伤复之后,本想回朝,无奈此时刘宋大势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死,将军从未怕过,但想着曾经的誓言,加上对宋文帝乱杀良将之举已至心寒,无奈之下,委身于他乡,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战火,再回到她的身旁。  他们惜别的城门,有一位女子经常坐在一块石板上等着心爱的人回来。每每遇到前方归来的人,女子便问有没有见过将军,但始终没有将军得胜归来的消息。  女子从未放弃过,仍然日复一日地等着。又过数十年,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在将军耳里。  但将军不能回去,此时北魏已迁都洛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北朝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 不知道多少年,战争终于结束了。  将军第一次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来到残破的早已斑驳不堪的城门前,他走到他们分别的地方,在那棵早已枯掉的大树旁边,摸着那块她天天等待他归来时坐的石板…… 城郊传来优雅的牧笛声,路过的人告诉将军,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 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踪影,但始终找不到,天上的雨纷纷落下…… 他相信她一直在等他…… 孤城的老者告诉他,她一直是一个人……到死那天都是…… 僧人又回到蒲团之上,静静地坐着,敲打着木鱼…… 天上的雨仍然在纷纷落下,落在禅房外那块石板之上……   曲外话题  公元547年,北魏抚军府司马杨炫之重过洛阳,见到“城郭崩毁,官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目睹“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感慨“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抚今追昔,写下了《洛阳伽蓝记》。此书仅仅是像《烟花易冷》一样写离愁别恨的么?如果是这样,它就没有那么高的历史地位了。杨炫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让我们看到强大的北魏如何四十年就走向灭亡。  一提起骄奢*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晋,石崇等人热衷于斗富,高官们挥霍无度。北魏有过之而不及,按说殷鉴不远,可北魏不但没有吸取西晋的教训,反而重蹈覆辙。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高阳王元雍富可敌国,官邸同于皇宫,花园可比禁苑,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行仪仗阻塞道路,归来歌舞不绝日夜,一顿饭值钱数万,“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河间王元琛每与元雍争富,他曾说:“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掖,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他有骏马十余匹,皆以银为槽,金为锁环,窗户上玉凤衔铃,金龙吐佩。元琛经常宴请诸王,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个,制作精巧,中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他又陈列女乐、名马及奇宝,邀请诸王参观,府库中金钱、绸缎不计其数。他对章武王元融说了句特自负的话:“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这位元融也素以豪富自居,从元琛家归来后叹息不已,大病三日。  胡太后当政时,让百官到国库背绢,背多少给多少。群臣莫不使出吃奶的力气去背,元融与陈留侯李崇背得过多,结果崴伤了脚踝。  书中记载的那些辉煌的大寺庙,也无不是用金钱堆成。北魏的元气就在这样的挥霍中很快被消耗代尽。六镇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尔朱氏的叛乱,摧毁了洛阳城,也摧毁了北魏王朝。北魏自鼎盛到灭亡只用了四十年——真如烟花一般。 4红尘客栈说起方文山的词,我觉得他的词是越来越高深了,之前的《东风破》、《青花瓷》等经典中国风还比较好理解,但后来的《烟花易冷》,包括这首《红尘客栈》就比较难懂了。我想可能是方文山的词越写越大,《烟花易冷》改编自1400多年前的《洛阳伽蓝记》,而《红尘客栈》则要唱出一个江湖的传说,眼界愈来愈开阔,气势愈来愈恢宏。周杰伦出道十余年,至今写中国风最好的仍是方文山。现在中国风流行,大量词人写中国风,但都远不及方文山。我记得方文山好像也给别的歌手写过词,那个歌手是谁,不知道。只有方文山的词、周杰伦的唱才是最佳搭配。方文山的歌词越来越高深,越来越拗口,真难为了唱《双截棍》出身的周杰伦。我觉得《青花瓷》、《东风破》(包括《菊花台》)还比较容易传唱,而《烟花易冷》、《红尘客栈》就比较难以传唱了。《红尘客栈》似乎是一个身在江湖的人对江湖的厌倦,但正如那些作诗赞美陶渊明的名士们无不追求建功立业一样,方文山把这种心态写绝了,“心中有江山的人岂能快意潇洒”,总是惦记名利怎么可能愉快。在娱乐圈里犹是如此,拼了老命也要唱歌、演戏,露点、走光只为吸引人气,真想退出江湖就会落得《甲方乙方》里那位唐丽君**的结局。一句“在江湖里厮杀无非是名跟利放不下”真可谓点睛之笔,一针见血。 5青花瓷方文山因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我很忙》专辑封面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其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当时方文山第一个想到的是青铜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歌名,以青铜的厚实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刚开始落笔时却发现周杰伦这首曲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于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显得“青铜器”这三个字太过厚重笨拙,充满厮杀的硝烟味,于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尚未落笔便已放弃。后来方文山再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主要是因为它的珍稀度。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与烧制过程的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我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虽然最后还是没有用汝窑当歌词名,但我在收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其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但后来方文山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于缠绵悱恻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于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青花瓷。当初当方文山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于是副歌第一行的关键词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方文山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下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 “惹”这个字在歌词中的用法是方文山从六祖惠能那句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写“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时,方文山先用“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以为对仗。因为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只能被动的等骤雨,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的铜绿;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于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而且在这段词里方文山一连用了三个“惹”字,字义相同,用法却不同,饶富趣味。总之这首歌方文山写的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6千里之外《千里之外》的歌词描述了一段大时代的烽火儿女情愫,一句“情深何在、生死难猜”点出战火年代的爱情多以悲剧收场。歌词细腻描写对已逝爱的感触与感伤,方文山流畅的文笔帮歌曲加分不少。延续上一张专辑《发如雪》的悲情,周杰伦和费玉清以男男对唱的方式唱出大时代的悲歌。曲风截然不同的费玉清和周杰伦演绎的这首对唱歌曲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泰式钟声营造的中国风揭开故事的序幕,方文山诗意的歌词描述了那个属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年代,战乱的大时代,为了安全,情人分离,“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谁知到白头竟然再也无法相见。周杰伦邀请费玉清合唱这首古典风情的情歌,堪称一绝,感人的旋律与画面由周杰伦一手包办,从音乐到故事的发想,再延伸到音乐**的拍摄,周杰伦一气呵成,编织这出可歌可泣的时代大剧 。 7东风破《东风破》的名字来自古代民间一种曲的形式,叫做曲破。里面那句'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则来自李清照那句‘应是绿肥红瘦’。 8无双歌曲《无双》的MV讲述了一个为爱去复仇的故事,可是通篇没有一个女性角色。 9天涯过客剧情由周杰伦的师弟Darren邱凯伟负责演出,描述这个古镇正在举办与汉服有关的节庆,Darren饰演的摄影师在节庆上穿梭捕捉活动精彩画面,却意外拍到一位让他动心的女主角,从此镜头就悄悄捕捉女生许多画面,而女主角是一位来到这活动写生的一位画家,当她发现Darren后也不由自主地开始画起了他,于是两人就邂逅在这诗意的西塘古镇 10兰亭序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方文山继“菊花台”、“青花瓷”之后,再以书法极品“兰亭序”为主题写中国风!遣词用句唯美令人拍案叫绝!以书法的行书行云流水,描写心细的古代女子在月下推门出来脚步轻移的姿态;再以“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描写女子的绝世美貌无人能模仿比拟;“人燕南飞 转身一撇你噙泪”,暗喻王羲之的年代东晋,正是王室南迁落魄之际,徒留佳人在北方“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虽说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一首诗,但是当手中悬笔欲落款之际,心中激荡的思绪却也不免如岸边千叠的浪,而爱情何解,怎么落笔都不对,若不是真的谈过一回恋爱,恐一生也无法临摹出如兰亭序般千变万化的情吧!  周杰伦以京剧小旦吊嗓子的方式重覆唱一遍副歌,颇有剧中剧的感觉,更增添兰亭序的古典美。  “兰亭序”是东晋名书法家王羲之被喻为天下行书第一的作品,西晋末年,晋朝王室迁到建康(今南京),王、谢等大族,纷纷渡江,于是浙东一带,人物会萃。话说穆帝永和九年(西元三五三年)三月初三,三十三岁的会稽内史王羲之和太原孙统、孙绰,广汉王彬之,陈郡谢安,高平郗昙,太原王蕴等父子辈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褉礼,各咏四、五言诗。雅集行将结束时,众人公推王羲之作一兰亭序雅集的序文。王羲之当时已有几分醉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面,顷刻写就,文章和字均为一时之冠,人们推为千古杰作。“兰亭序”文风清秀、语语珠玑,是古代序跋散文中的妙品,更珍贵的是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之颠。此序共二十八行、三百廿四字,字字“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凡重覆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五个“怀”字、七个“不”字,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表现,都依类赋形,千变万化。其中“之”字多达二十字,有的如楷书工整,有的似草书流转,但都大小参差,千姿百态,令人赞叹不已。王羲之酒醒后,连日再写几十本,总觉不如第一次写的,因而更加珍惜,秘藏在家里不轻易示人,并且嘱咐子孙,妥善保存,做为传家之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855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