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6|棠棣,花开朵朵,彼此相依

诗经36|棠棣,花开朵朵,彼此相依,第1张

《诗经·小雅·棠棣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wěi)。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xí)裒(póu)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求叹。

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biān)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xì),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nú)。是究是图,亶(dǎn)其然乎。

简释

1棠棣:亦作常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

2鄂:盛貌。不:语助词。韡(wěi)韡:光明美丽的样子。3孔怀:最为思念、关怀。

4原隰(xí):原野。裒(póu):聚。

5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6阋(xì):争吵。7务:通“侮”。

8烝:终久。戎:帮助。

9傧:陈列。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笾用竹制,豆用木制。10饫:满足。11翕(xì):聚合。

12湛:深厚。13帑(nú):通“孥”,儿女。14亶(dǎn):信、确实。然:如此。

1

最近追剧《芈月传》第75集,掌握大权的芈月有了孩子,且打算孩子出生后改姓嬴,芈月之子嬴稷不同意。

舅舅芈戎对他说了一段话:“你自然知道,我与你母亲也有同父的兄弟和姐妹,可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是值得信赖的。她在这些人中间唯一收获的东西,就是自相残杀。你母亲这一生吃了很多苦头,唯一支撑着她走下来的力量,一开始就是我们这两个弟弟,再往后,就是有了大王你。她常说, 先民之初,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便无手足相残之事,待知有父,便有手足相残。兄弟同胞,同气连枝,从母是天性,从父只是因为利益罢了。 她之所以执着地要生一个孩子,就是要给你留一个骨肉至亲。不知大王可明白吗?”

现在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是同样的历史文化渊源,即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因而,比之良朋、妻儿,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当然这种深厚的兄弟亲情,大多时是指同父同母,或者异父同母的兄弟姊妹,这也是《芈月传》里,芈月坚持为儿子生下亲兄弟的理由,“兄弟同胞,同气连枝”。

观剧时,听到这段对话,感触颇多,一是感动于母亲的用心良苦,二是想起了关于《诗经·小雅·棠棣》的故事,周公东征:

周武王姬发,在约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中,歼灭了商军主力之后,建立西周王朝 ,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区,分别由纣王的儿子 武庚 ,武王自己的弟弟 管叔 姬鲜, 蔡叔 姬度, 霍叔 姬处四个人分别掌管,兄弟三人共同监视武庚,总称"三监"。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实则时刻企图复辟。

周灭商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其子 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 。 成王年幼,由 周公姬旦 摄政,代成王摄理国事。 管叔 因企图继承王位,对 周公 摄政极为不满,于是散布流言,并煽动 蔡叔、霍叔 ,怂恿 武庚 及东方诸侯国,说周公欲谋害武王,窃取王位。

武庚见有机可乘,便与管、蔡串通起来,在周成王元年,约前1042年秋,联合旧属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周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兴师东征。

为了组织东征军平叛之战,周公首先向 太公望(姜子牙) 和 召公 (周武王的弟弟)恳切解释,表明自己摄政是为王室着想,并无异心,姜子牙和召公没有听信流言,周朝内部加强了团结。

随后,周公让 召公 留守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处理后方政务;授予 齐侯姜子牙 征伐叛逆的权力;并昭告天下,联络和调集各地诸侯,于周成王元年,亲自率师东征平定叛军。

在战争中,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 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 历时三年的周公东征胜利结束。

读了故事,可以再读《豳风·破斧》这首诗:

这是一篇管、蔡等四国之民赞颂伟大的周公率部平定四国叛乱的诗篇。《毛诗序》曰:"《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郑笺》曰:"恶四国者,恶其流言毁周公也。”

在此大背景下,《豳风·东山》这首诗,清人方玉润认为是周公所作,在《诗经原始》里他说: “此周公东征凯还以劳归士之诗。”

从《诗经》的编订上看,《东山》和《破斧》是相邻的两篇,是不是可以推断,《东山》的作者就是周公呢,想孔夫子的本意也如此吧。

由此,《诗序》似认为《棠棣》为周成王时,周公所作,曰:“《棠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棠棣》。”

西周末年,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手足相害的事更频频发生。据此,《左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此诗为厉王时召穆公所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棠棣之华……’云云。”

其实《棠棣》的作者,是周公抑或召穆公,尚难定论;但有一点可肯定,诗人的叹惜确实有感而发,且有警世规劝之意。

钱钟书论及《棠棣》时指出:“盖初民重‘血族’之遗意也。就血胤论之,兄弟天伦也,夫妇则人伦耳;是以友于骨肉之亲当过于刑于室家之好。……观《小雅·棠棣》,‘兄弟’之先于‘妻子’,较然可识”(《管锥篇》)。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更深刻揭示了《棠棣》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

《棠棣》大多的解题是一首欢宴兄弟、赞美兄弟和睦,骨肉情深的诗歌。诗中以棠棣比喻兄弟,成为常用典故。这首诗的影响很大,后世以 花萼,棠棣,脊令,孔怀比兄弟之情 ,都是从此诗中取意。

2

《棠棣》开篇以“棠棣之华”起兴:“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华”同“花”,诗人以棠棣之花比喻兄弟,因为棠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的。

在此处,“棠棣”和“棣棠”常被不清不楚地用着,根据植物学资料,“棠棣”和“棣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想必《棠棣》作者应该知道自己是以哪种植物开篇起兴的吧,那个时候人与自然关系亲密,一草一木都可以诗,可以药,可以食。那么今天我们本着探索精神来好好分辨一下“棠棣”和“棣棠”的异同吧。

可见,“棠棣”和“棣棠”没有任何关联,只不过两个字互换了顺序,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花呢。

先民们感于“棠棣”开花,都是两三朵簇拥一起,并肩相依开放,来比喻兄弟友爱,所以唱着美好的歌: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翻译成白话就是:

“常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妻儿相亲相爱,恰如琴瑟协奏。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这几句诗,描写了举家宴饮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的欢乐场面。而诗的中间几句却是沉痛地叹息:

“ 死丧 之威,兄弟孔怀。原隰(xí)裒(póu)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 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求叹。

兄弟阋(xì)于墙, 外御 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翻译白话就是: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这几句是对“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的诗旨做了具体深入的阐述:遭 死丧 则兄弟相收;遇 急难 则兄弟相救;御 外侮 则兄弟相助。

对比而言,“良朋”何在? “每有良朋,况也求叹,烝也无戎。”意思是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遇难谁来帮助。

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鲜明对比,显现出了兄弟之情的深厚。尤其是这一句“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务”,表现出手足之情是出于天然、发自本性的,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南朝梁周兴嗣的《千字文》就有一句:"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按说,手足情深,兄弟在一起,该是“和乐且湛”的。现实正相反,诗人这样说:“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安宁的日子里,却没有亲兄弟来欢聚,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是沉痛的叹息。

如果《棠棣》真的是周公所作,他的心情定是矛盾异常,怀念着三个亲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虽然他们三个叛乱,但也是周公东征时,杀了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这是事实。如今“丧乱既平,既安且宁。”之时,兄弟们却不能欢聚,周公不禁百感交集,唯有诵歌以抒情意。

3

兄弟友爱,手足亲情,这是人的普遍情感,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棠棣》是诗歌史上最先歌唱“兄弟情意”的诗篇,其中“棠棣之华”、“莫如兄弟”、“兄弟阋墙,外御其务”,作为原型意义的意象、母题和典故,对后世“兄弟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料记载 ,唐明皇李隆基为表示和他的兄弟有爱无间,特在宫中建 花萼相庆之楼, 他登上此楼,即可望见兄弟们的宅第,又自书一首《脊鸰颂》,是唐玄宗传世的唯一书法,他时时念叨,以示自己不忘兄弟之意,虽不免作秀,比起动不动就手足相残的帝王,也算难得。

中学课本里,有一篇郭沫若的剧本代表作《棠棣之花》,也取意于《棠棣》,讲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写了舍生忘死的聂政与大义为国的姐姐。剧本开幕,写聂政的姐姐聂嫈(yīng)送他出征,此姐弟情意,和兄弟之情没什么区别,正合了《诗经》中的棠棣之花之意。

4

在读《棠棣》时,想起了一首日本歌曲《北国之春》里唱到的“棣棠”:

“棣棠丛丛 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传来阵阵儿歌声。北国之春天啊北国之春已来临。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杯,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

“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只这一句,即使没有兄弟姐妹,想象着这副画面,也会心动。

不过严谨地说,歌里的是金**的“棣棠”,是重瓣或单瓣的“棣棠”,不是《诗经》里的粉色或白色的“棠棣之花”,以后可不要再傻傻地分不清了。

记得以前看电视里的演唱会,齐豫和齐秦姐弟俩手牵手唱了一首《手足情》,听多了甜蜜的爱情歌曲后,偶然听到这首歌,觉得格外清新:

“虽然不能天天见面,你却总是在我眼前。

虽然相隔千里遥远,你却记挂我在心间。

记得分别那一天,你叮嘱一遍又一遍。

尽管如今少见面 ,手足之情永不变。

世上花有万万千千,宇宙太空星星点点。

人间事情千变万变,我俩的笑声跟小时一样甜。”

看着他俩手牵手在台上唱歌的样子,那是人世最美的画面,内心也感动着,因为远方我也有弟弟,血总是浓于水的,是千古未变的情感。

惊蛰之后,棠棣花就要开了,花开朵朵,彼此相依。

煌煌荆楚吟·黄山之旅·黄山·黄山与黄山画派

黄山是一个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的泉源,对于绘画尤其如此。

日本绘画大师东山魁夷说:“只有看到中国的黄山,才能理解中国画”。当代中国美学家王朝闻也说:“你想画中国画吗你想研究中国画吗那么你就去黄山,没到过黄山的,是不可能成为国画家的。”何以如此呢

不解之缘

黄山雄奇秀丽,兼备五岳之长,聚集众山之妙。前人称它“幽深怪险、巉刻妙丽”、“玲珑窈窕,峭拔诡异”、“绝巘危崖,怪松悬结”,以至于“黄山之胜,甲于宇内”。如此的山景,自然会激发出画家无穷的创作灵感。加之中国山水画讲究“大兼小”或“小兼大”笔法,黄山为此提供了众多的范例。前者如“鳌鱼吃螺蛳”、“鳌鱼驮金龟”;后者如桃花溪、五龙潭一带的溪涧中,以一片小巧玲珑、纷然杂陈的乱石为背景,突兀出一块庞然巨石,一大一小,两相衬托,别具韵致。山水画常常以松、石、云、瀑入画,而黄山恰恰正是“奇松、怪石、云海”的集大成者;再加上随处可见的飞瀑流泉,更使山景动静相生,虚实有致。难怪有人要说黄山本身就是一幅天然山水画的绝妙范本。

所以,早在宋代,黄山就成为画家的一大题材,明末清初的黄山画派则创造了这个领域最辉煌的成就。

黄山画派的主要成员,是一批明末遗民。他们对“反清复明”不再抱任何幻想,淡于功名,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查士标语)。他们以绘画解忧抒愤,追寻高山流水、奇峰妙谷。黄山的傲世奇松、峥嵘怪石、潇洒云海、奔腾山泉、擎天奇峰,恰恰可以传达出他们超脱的情怀,显示出他们的风骨、气质。在绘画方面,他们提倡抒写性灵,讲究气韵超逸,充分体现了十七世纪下半叶的时代革新精神。他们师法自然,正确理解和处理了绘画艺术源与流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有别于新安画派的黄山画派。“新安”是指一批徽州画家互为影响所形成的一个画派,而“黄山”是由黄山的外形和内容所感染,经过笔墨锻炼,抽象出来的山水画典型。

黄山画派,人才辈出,巨匠林立,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像与石涛并称为“三巨子”的梅瞿山、渐江,都对黄山画派的产生,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三巨子”虽同属一个流派,却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有人评价说,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形,渐江得黄山之质。和石涛、渐江并称为“三高僧”的石溪,虽是“金陵画派”,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精彩的黄山画卷。清代除雪庄禅师外,还有不少画家以黄山为创作对象,如郑雪、吴廷羽、陈渭等人。近代艺术大师黄宾虹、汪采白、张大千、刘海粟等皆有黄山佳作传世。汪采白的黄山作品,还在巴黎国际艺展会获一等奖。现在,黄山更是山水画家云集之地,每年都有许多画家来黄山体验生活,从事创作,为黄山画派增添新的风采!

“大江以南第一人”石涛

被后人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之一的石涛,是黄山画派奠基人之一。石涛(1640—),广西全州人,俗姓朱,名若极,明宗藩后裔。明亡后,随兄出家为僧,法号“原济”,又号“苦瓜和尚”。康熙六年(1667),与兄经宣城来黄山览胜,之后,多次上黄山,他自己说:“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石涛师法黄山,采用“截取”法,既抒发胸怀又创新造化。他的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松、云、石,而是一幅天造地设的伟大自然。他的传世精品《黄山八胜图》以及《黄山前后海图》长卷,笔墨恣肆酣畅,意境苍莽新颖,构图富于变化。石涛不仅描画黄山,而且写诗吟咏黄山,他的诗画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极境,他的《前海观莲花峰》诗写道:“海风吹白练,万里涌青莲。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坐久忘归去,萝衣上紫烟。”号称清初“四王”之一的著名画家王原祁称赞说:“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雪庄禅师与皮篷

从云谷寺到北海道旁,有人形的巧石“仙人指路”,顺着它指示的方向西行约1里,便是皮篷。皮篷古名叫“兜率宫”、“散花坞”,由于雪庄禅师的缘故,改称“皮篷”。

雪庄禅师,明末清初淮阴人,酷爱绘画。他不远千里来到黄山,立即爱上这个佳处,他砍树造屋,在此居住了三十年。他的屋顶是用树皮盖的,人称皮篷。初来时,雪庄禅师生活清苦,师兄来看他,雪庄只好请师兄吃野菜,师兄走时,雪庄写了一首诗相赠:“怪怪奇奇真似假,空空 是耶非。师兄莫笑空来去,也带白云两袖归。”雪庄苦心作画,从不间断。隆冬的一天,他看见几十个猴子抱成一团,在雪坡上滚动,以此取暖。雪庄立即动笔画了幅猿球滚雪图。后来,雪庄被招进京作画,不足一月,又回到黄山。雪庄禅师经过努力,终于作黄山图四十二帧,绘出一百二十种山中奇花,后人替他编了两册《山花谱》传世。雪庄禅师死后葬在皮篷,后人修塔纪念他。今仅存遗址。

“黄山山中人”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安徽歙县人,名质,字朴存,中年更字宾虹,晚年自署“黄山山中人”。黄宾虹十岁开始随父学画,十五六岁时,他偶然见到石涛的《黄山图》,爱不释手,想借回临摹,无奈主人不肯,宾虹渴想成梦,醒来后便默写临画梦中之画。十九岁时,黄宾虹首游黄山,被黄山胜境深深打动。他一生九上黄山,八十四岁那年,还因为“老且病,不能拔身归黄山为恨”(见《黄宾虹先生年谱初稿》)。黄宾虹一方面继承了黄山画派师法自然的传统,同时又博采众家所长,融汇贯通,自成特色。有人曾说:渐江以用笔著称,石涛以用墨见长,而黄宾虹的作品功力独到,既擅长用笔,又擅长用墨。黄宾虹晚年,画风从恬淡清雅变为浑厚凝重,他的《黄山纪游册》、《黄海松涛十二图》、《黄山松谷图》等,都是超越前人的艺术珍品。此外,黄宾虹还对画论画史有深刻研究,编有《黄山画家源流考》一书。他在绘画实践上和学术研究上,都把黄山画推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荆门给我留下了10大印象:

1、荆门是楚文化的核心区域。

2、荆门沙洋农场曾是中国最大的劳改农场,最高峰有4万人。

3丶荆门金龙泉啤酒喝遍全中国,荣耀一时,盛极一世。

4丶荆门油田曾引领湖北乃至中国的石化业辉煌,炼油、石化工业重镇。

5丶荆门长湖是湖北四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楚王城沉没湖区。

6丶荆门人崇尚男女平等,赘婿风尚十分盛行。

7丶荆门油菜花 节至今香飘荆楚,生态 旅游 业牵人神魂。

8丶荆门人语言中的卷舌音,"子"字咬音十分独特而辨识度高,让人记忆深度。

9丶荆门人的鱼糕风行楚北,糊米茶解渴丶生津丶暖胃,是楚地古老 养生 法品。

10丶荆门龙泉书院是宋明理学的摇蓝之一。理学家胡寅等人在此延续荆门文脉。

清同治修《荆门直隶州志》

参加工作来到荆门。在荆门生活了三十多年。对荆门最大的感受就是水土质量比较好。适合宜居。鱼米之乡。这里的人们普遍看着比较年轻。地理位置也比较好,淹不着捞不着。佩服古人的城市选址。这里的本地人说话卷舌音比较重,带有俄罗斯卷舌弹舌口音。

我是土生土长之荆门人!不经历一事,不知事之艰难!年幼时觉荆门无限好!历事之后方知金玉其㚈!更想赵烈文之预言!

花漾荆门,挺有花样,在你的眼里, 荆门是什么模样呢?

有人爱它的绿色风光,

有人爱它的安逸闲适,

有人爱它的 历史 悠久,

也有人爱它的摩登风尚,

它是荆门。

荆 门

荆门,湖北省中部一座城市,被称为“荆楚门户”,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荆门印象,大概“生活”二字最是贴切。宜居的生态环境、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缓慢节奏的城市生活,共同造就了这座城市悠闲安逸的“好脾气”。明显陵

明显陵是荆门最古老、庄严的一张名片,位于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古旧的墙体彰显着这座帝陵的沧桑年岁。明显陵是我国中南六省区唯一一座明代帝陵,也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它所沉积的 历史 和建筑文化,独具光芒。

独一无二的建筑特色和风水格局,是明显陵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因为特殊的 历史 背景,在明代所有陵寝中,唯独明显陵出现了“有两个宝城,中间有一瑶台”的布局,且每个宝城都建有一套月牙城、哑巴院和琉璃影壁。走在这座落满了 历史 风云的帝陵中,也许我们无法回到百年前的岁月,但透过遗留的文物、建筑工艺,也可一窥当年。

莫愁村

如果说明显陵是百年明王朝的 历史 折射,那么莫愁村就是荆门小资生活的缩影。莫愁村同样位于荆门钟祥市,北邻明显陵,南依莫愁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旧时,莫愁村叫桃花村,因莫愁女生长于此而得名,“阳春白雪”的故事吟唱了千百年,如今的莫愁村,被称为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在这里能感受到地道的湖北乡土民俗,见识浪漫的荆楚民艺。

漫步莫愁村,老街纵横,随意走进一条街巷中,任脚步迷失在古韵悠然、青瓦白墙的民居建筑之间,轻叩石墙木窗,听一听一座古村传来的 历史 回音。大戏台子上,演绎着一曲又一曲余韵深长的戏文,端一杯清茶,付一段闲暇,在莫愁村,偷得半日浮生。

漳河风景区

位于荆门市西郊的漳河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这是一片人工湖泊型景区,聚十万民众之力,耗时数年而成,104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无边,800公里的湖岸线蜿蜒曲折,一座座岛屿突破水平面向上,星罗棋布如明珠镶嵌湖面,尽显“千岛湖”神韵。

漳河之美,美在山水间。清、柔、纯大约是漳河水最直观的特点,水面晶莹如镜,水中游鱼,水底云天,倒映在水中,如同在水下变幻出另一个水上世界。再看水库两岸,青山逶迤,山峦叠翠,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行走其间,如在画中游。

龙泉公园

漳河水库在青山秀水间自在逍遥,而龙泉公园隐于市中,润物细无声之间成为荆门人生活的一部门。作为中国百家名园,龙泉公园内湖泉清幽 ,亭台楼阁顾影生辉,四季风光秀美,更兼人文 历史 底蕴深厚,文化与 旅游 交相辉映,大放华彩。

山下文明湖四季碧波荡漾,喷涌的泉水全年不竭,山中孝隐亭古色古香,站在亭中,山风袭来,阵阵沁爽,岗光阁、老莱子山庄不仅风光绝伦,更有古老的传言可以细听,还有千余米长的游步道,健身赏景,园中千余个品种植物,三万多种花卉盆景,娇妍明媚

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

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荆门城区中心,是一座“城中森林”。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湖水迷漓,岗岭叠嶂,园中有千佛洞和千佛寺,公园的名字正是来源于此。景区规划有序,将人文景观与城市景观完美融合,是感受自然、品味 历史 的一处胜地。

公园里的东山宝塔修建于隋朝,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虎牙关经唐代修复后至今保存得十分完好、园内僧人修行的和尚塔禅音袅袅,古刹千佛寺香火缭绕走在这座城中森林,呼吸着天然的清新氧气,流转于古迹文物之间,时光也变得异常温柔。

黄仙洞—娘娘寨

黄仙洞俗称黄金洞,位于大洪山山脉之南,坐落在湖北省钟祥市客店镇,距钟祥市市区66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大洪山志》卷五·形胜篇载曰:“洞之山为黄仙山,相传黄石公憩此,故名。”

史料载:“黄仙山在山之南麓,其下有黄仙洞,豁然明旷,有龙潭,深不可测。”黄仙洞面向西北,全长2500余米,洞口壁高100米,宽70米。洞内蜿蜒曲折,跌宕起伏,拥有四个世界级景级景观:边石池大厅、钙膜片边坝、石将军溶蚀石牙、三拱门景观。尤其是洞厅内20000平方米的边石池,气势恢弘,波澜壮阔,被誉为世界溶洞之一绝。

经过一道接近90度顷角的“天梯”,从黄仙洞中出来,就到了娘娘寨。实际上这是个小村落,关于娘娘寨的传说众说纷纭,但关于它的绝世风光却是一致地好评,茶园飘香,村落古朴,美好地仿佛是世外之地。

美人谷

美人谷,是绿林山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位于湖北省京山市绿林镇东南1公里的万福河峡谷。峡谷纵深数百米,由相思潭、觅芳潭、沐浴潭、美人潭、美人瀑等20多处景观连缀而成,谷内山水相依,风景如画, 旅游 专家称之为“小九寨沟”。

走在美人谷中,可以领略到传统、纯美的中国古典山水诗意,脚步换转间,恰好踩上这一季最美的风情,峡谷两侧悬崖耸立,藤蔓缠绕着乔木,葱茏茂密,清可见底的溪流,沿着蜿蜒的溪道,送来“叮咚”的乐响。

沙洋县油菜花海

荆门,素有“中国农谷”之称,一望无垠的华中平原上,水田相依,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春日的荆门,最明媚的景色莫过于油菜花,而沙洋县的油菜花海,堪称荆门之最。

不论你曾经见过多么壮观的花海,当你来到荆门沙洋县这片约70 万亩的油菜花海,才会真正懂得“动人心魄”这个成语的意义。沙洋县是油菜花节的主办地,每年花开时节,数以百万的游客奔赴到此,徜徉花海,沐浴花香。

茶花源风景区

荆门京山市的茶花源风景区,誉满荆楚。这里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茶花园,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茶花品种基地。茶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便深受文人墨客喜爱,景区以茶花文化为主体,创新融合 旅游 风光,成为了湖北展示茶花文化和花园风情的窗口。

茶花源风景区种有茶花1100余亩,走在园中,目光所及之处满是茶树,枝浓叶绿,花开之际,茶花竞相开放,赤、橙、黄、青、白、紫各个花色争奇斗艳,花朵有的大如碗盏,有的如同粉妆玉琢,娉婷玉立。

在你的眼里,

荆门是什么模样呢?

是故乡的一缕乡烟,

还是异乡的一份归属

荆门离我的家乡襄阳不是太 远,但我却从未踏足过。

记得当年很出名的金龙泉啤酒产自荆门,还记得当年它的厂长叫李大红。也记得那时候荆门没有扩容的时候,下辖东宝区,掇刀区,还有一个劳改农场叫沙洋农场。 此后,荆门不断的扩容,先是纳入了钟祥市,后来又把京山市纳入麾下。沙洋区也改称为沙洋县。

荆门还有个中学叫龙泉中学,在当地还是比较有名。

除此之外荆门好像还有一个宏图飞机制造厂 。

另外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千山万壑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大抵也是说荆门吧。

1、宋·秦观《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释义:

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2、唐·杜牧《蔷薇花》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释义:

朵朵蔷薇精神抖擞,绿叶柔和,雨后晴天芳香迷人。

石家的玉锦幛依然在那里,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里也不收回。

3、唐·李商隐《日射》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释义:

阳光照射到纱窗上,春风叩响了门扉,无聊赖地搓弄着香罗帕,愁看春光匆匆如流水。

空落落的庭院回廊四合,锁满了一园寂寞,只有一只绿鹦鹉,面对着盛开的红蔷薇。

4、唐·李白《忆东山二首》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释义:

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

我现在像谢安一样携领东山歌舞妓,长啸一声远离世人。

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扫去三径上的白云。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2、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4、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6、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7、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诗意: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白帝城的诗句

白帝城的诗句

1、《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瞿塘峡》

清张问陶

峡雨蒙蒙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夔州歌》

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

5、《竹枝词》

唐杜甫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6、《竹枝词》

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7、《白帝城怀古》

唐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归巴子国,台设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座思何穷。

8、《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9、《观八阵图》

唐刘禹锡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甲避余威。

会有知兵者,临流指事非。

10、《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1、《永安宫》

宋苏轼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因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12、《昭烈庙》

宋王十朋

老臣苦欲争天下,嗣子何曾思蜀中。

古屋数椽犹庙食,伤心地近永安宫。

13、《白帝城》

清傅作辑

瞿唐峡口彩云间,白帝城南不可樊。

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

花开香锁鱼凫国,月上寒侵虎豹关。

别后天涯漫留恋,几回搔首鬓毛斑。

14、《白帝城》

清王士祯

赤甲白盐相向生,丹青绝壁斗峥嵘。

千江一线虎须口,万里孤帆鱼复城。

跃马雄图余垒迹,卧龙遗庙枕潮声。

飞楼直上闻哀角,日落潮头气不平。

15、《白帝》

唐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腾日月昏。

戎马不知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刘禹锡 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

《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

作者:刘禹锡

原文: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陌上动乡情。

翻译:

时值春天,白帝城的城头百草茂盛,

白盐山下的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的民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在陌生路上匆匆赶路的外乡人,

听到这当地的民歌就产生了思乡情怀。

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此诗为《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首。一二两句写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本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歌的悦耳,但因了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读者自然能体会出歌声的优美。四句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全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第三句中,上来既可理解为登到高处亦可理解为出来,无论作何解读,歌声那情绪饱满、难以自禁的形象呼之欲出。而第四句中一个动字更是传神。北人即外乡人。春日雄奇秀丽美景,他无心欣赏,只顾匆匆赶路,忽然,当地人一曲高歌令其驻足而听,心为之怦然,神为之飞越。一个动字写出北人神情,又引起读者共鸣。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山高草绿水澄明,春日美景烘托渲染当地人不吐不快的蓬勃之情,也烘托渲染异乡人心不在此的旁骛之意,一景两色一石二鸟。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诗人第三句,由景及人,此一转;至第四句,以当地人的高歌反衬异乡人的乡情,此二转。同时,写乡情以大江大山和滋生无限的春草来烘托渲染,写出来的当然就不是儿女情长,小家碧玉,而是浩荡乡思,人所共识的那份故园情结了。

早梅的诗意

早梅的诗意

《早梅》

作者:张谓

原文: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1、迥:远。

2、傍:靠近。

3、发:开放。

4、经冬:经过冬天。

5、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意: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

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赏析: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象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迥临村路傍溪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这样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初见桥边早梅的感受。不知近水花先发是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之后的转折,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用一疑字,更为传神,它将诗人那时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这就与首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喻比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从而含蓄婉转地把诗意落到实处,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人们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洁白)、地点(偏僻)、季节(早春)、气质(耐寒)、姿态(俏丽)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象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出现战争是常有的事情,许多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成立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一致对外,有的国家励精图治,国力蒸蒸日上,有的国家治理不善,国力衰退,逐渐成为了别人砧板上的肉。

那么吴国和楚国发生战乱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吴国和楚国发生战争的原因是楚国逃跑的太子伍子胥跑到了吴国,并得到了吴国的庇护。楚国战争胜利之后,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完成东山再起的呢?一是因为楚王懂得平定人心,没有导致军心涣散。二是因为吴国统治楚地的手段非常残忍,许多人都对吴国统治怀恨在心。三是因为吴国后院起火,无法继续维持楚地统治了。

楚国深陷夺权风波,国力衰退,吴国趁势崛起,吴楚之战爆发

楚国发生内乱是因为费无忌从中作梗。当时太子最喜欢的人是伍奢,他认为伍奢严重影响到他的位置,于是他便告诉楚平王,可以娶自己的儿媳,也正是因为楚平王听起了他的意见,直接导致楚国权力斗争的开始。后来,他又害怕太子成为国王之后报复他,便再次从中使坏,导致伍子胥逃到了郑国,最终郑国又带着太子建的儿子逃到了吴国乞求庇护。恰逢当时,吴国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楚国正国力衰退,便直接导致了“柏举之战”爆发!

凝聚人心,奠定国家崛起基础

楚国崛起时间早,吴国崛起的时间相对较晚,吴国崛起的时候,恰逢楚国发生内乱,吴国看到有利可图,直接挥师攻打楚国,楚国覆灭之后,楚昭王并没有因此灰心,相反,他继续保持国王的威望,在新的地方建立了国都,让曾经溃败而逃的楚国子民和军队纷纷归附,这也为他日后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

楚人非常痛恨吴国,一直都在等待自己的君王归来

吴国取得战争胜利之后,对楚地并没有采取怀柔政策,而是采用了非常残酷的盘剥和收刮手段,一时间,吴国的统治很难在楚地立足,楚国的民众一直想要将吴国的军队驱赶出去,虽然楚王已经逃走,但是仍然留在楚地的民众一直对吴国军队怀恨在心,如果吴国对楚地的子民采取怀柔政策的话,楚国重新归来之时,也许仍然打不赢楚国。

吴王在前征战,后院起火,让他不得不回到故都

打下了楚国之后,吴王想的是全城搜捕楚昭王,斩草除根,然而他的这一设想还没有实现,他的兄弟就发生了叛乱,这让他不得不停止在楚国的行动,也正是因为他没有趁胜追击,搜捕楚昭王,为日后楚国重新崛起埋下了隐患。楚昭王重新回到故都之时,曾经富丽堂皇的建筑,全都变成了焦炭,他暗自告诉自己,一定会让吴国血债血偿。如果吴国抓住了楚王的话,那么楚国不会再有重新复兴的机会了。

身在乱世之中,明天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料,有时候只能说历史就是这么的神奇,更青睐楚国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35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