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明。
杨树明, 1973年生,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先后被亚洲珠宝联合会,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评审委员会、云南省文化厅、腾冲县人民政府授予“亚洲珠宝玉雕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翡翠工艺大师”称号。
个人作品:
《龙骏》、《东方朔》、《鹦鹉》、《人生如意》、《笑狮罗汉》、《观音》、《释迦牟尼》、《十八罗汉》、《笑狮罗汉》。
《伏龙罗汉》刊于《中国宝石》42期,《降龙罗汉》刊于《云南珠宝文集》封底,《蜥蜴》、《风雪夜归人》 、《荷塘清趣》、《诗友图》等等。
第一位: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第二位: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
第三位: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第四位: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第五位: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名为大力罗汉;第六位: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第七位: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第八位: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
第九位: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第十位: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第十一位: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十二位: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
第十三位: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第十四位: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
第十五位: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第十六位: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
第十七位:降龙罗汉迦叶尊者;第十八位: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一、宾头卢尊者
坐鹿罗汉一般指宾头卢尊者
宾头卢尊者,十八罗汉之一,全名宾头卢·颇罗堕,又名坐鹿罗汉,其名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现童颜白发长眉笑面之相。尊者曾为优婆填王之大臣,机缘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证六神通。
二、欢喜罗汉
又称迦诺迦代蹉尊者,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
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三、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四、托塔罗汉
苏频陀尊者驻山王布赫拉。双手握经。生于竹叶地,父为富有长者。刚生下来时,全身长满毒痈,尽管父亲全力医治,但仍未痊愈。全家人因此感到羞愧,用衣服遮盖,故名掩藏。
一天,听说舍卫城有许多名医,与友同往,正好遇到世尊,从其出家,并受具足戒。从此,不要说疾病,就连三毒彻底根绝,得阿罗汉果。若依此尊,业果不欺,远离病患,功德久盛!
五、静坐罗汉
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
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
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坐鹿罗汉
——欢喜罗汉
——举钵罗汉
——托塔罗汉
——静坐罗汉
十八罗汉:
坐鹿罗汉
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端坐神鹿、若有所思 泰然自若、清高自赏 宾度罗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罗堕阁是名。这位罗汉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忽然发心去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怕国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 有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和尚,御林军认得是跋罗堕阁,连忙向优陀延王报告。 国王出来接他入宫,说国家仍然虚位以待,问他是否回来做官。 他说回来是想导国王出家, 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就让位太子, 随他出家做和尚。
欢喜罗汉
迦诺迦代蹉尊者 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托塔罗汉
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七层宝塔、佛法通灵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 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词的第一音而制成的中国字。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是没有塔,故特造“塔”字,佛教中的塔,是载佛骨的东西。由于塔是载佛骨的器具,于是塔也成为佛的象征。托塔罗汉不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是菩萨,菩萨和罗汉有分别:菩萨是“大乘”修成的果,而罗汉则是“小乘”修成的果。 这罗汉名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 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 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
静坐罗汉
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 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 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后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过江罗汉
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身负经卷、东渡传经 跋山涉水、普渡众生 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 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 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骑象罗汉
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骑象轩昂、颂经朗朗 心怀众生、目及四方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 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笑狮罗汉
伐阇罗弗多罗是佛教十八罗汉的第八位,为梵语 Vajraputra 的音译。 他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六种阿罗汉之五为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 虽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静坐终日,端然不动。而且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 ; 但他难得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何不开一次方便之门,畅说妙法呢 ?”尊者答到:“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
戍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开心见佛、各显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无穷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兰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 说也奇怪,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乱。
探手罗汉
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 安悠自在、呵欠伸腰 神志灵通、自得其乐 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妻子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 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沉思罗汉
沉思罗汉那尊塑像俗称沉思罗汉,他的特征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他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认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 沉思罗汉沉思瞑想,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趋凡脱俗。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能行。 他的沉思,就是获取智慧与行动。以密行修为著名。
挖耳罗汉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 所谓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 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听各种*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 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布袋罗汉
因揭陀尊者——布袋罗汉 无量寿佛、乾坤宝袋 欢喜如意、其乐陶陶 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 相传他在中国显灵。 于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时他在奉化出现,负一袋抄化。 后来在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说佛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他便失踪了。
芭蕉罗汉
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悠闲隐逸、傲视太虚 仙风道骨、超脱凡尘 伐那婆期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后图中的芭蕉树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 他出家后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长眉罗汉
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巴林石雕长眉罗汉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 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微,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后再转世为人。 他出世后,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 “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 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於修成罗汉果。
看门罗汉
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看门罗汉威武标杆、警觉凝视 禅杖在握、勇炽邪魔 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 后来他回去问佛祖,佛祖说:“我赐给你一根锡杖,你以后去化缘,不用打门,用这锡杖在人家门上摇动,有缘的人,自会开门,如不开门,就是没缘的人,改到别家去好了!” 原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 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舍。看门罗汉
降龙罗汉
降龙罗汉 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据《法住记》说,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们常驻人间普渡众生。 另一说法是第十七位罗汉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 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 在《济公外传》中,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降龙罗汉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无边,助佛祖降龙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龙修炼几百年,却始终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观音,得知七世尘缘未了,便下凡普渡众生,了结未了尘缘。
伏虎罗汉
在中国佛教领域,最高佛道的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座下处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另一说法是第十八位罗汉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 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十八罗汉都有什么寓意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到十八罗汉的雕刻问题其实还是挺有话说的,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的,会的不难,难的不会,所以不会的还是要来学习学习,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十八罗汉的雕刻技巧了,感兴趣的网友可以速度来学一学了,看看有什么值得注意和学习的地方了!
十八罗汉雕刻技巧步骤
放慢速度慢慢雕才有好作品
主要材料:橄榄核一颗
所需工具:刻刀一套
制作步骤: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第4步:
第5步:
第6步:
第7步:
第8步:
第9步:
十八罗汉各自的寓意
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谓之“罗汉”,罗汉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乐。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
从宋代开始,十八罗汉的概念开始盛行,也许与中国人偏爱十八这个数字有关,所以至今仍有许多玩家钟情于以十八罗汉为题材的文玩作品:有核雕的、罗汉玉雕的、南红的、绿松的
一坐鹿罗汉 寓意:高官厚禄
他曾经乘坐他的鹿骑进皇宫劝说国王学佛修行。
二欢喜罗汉 寓意:自得其乐
他清楚世间一切善丑恶,所以在很久以前,他是古印度一名雄辩家,他在辩论时,常带笑容。
三举钵罗汉寓意:衣食无忧
他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所以手中一直拿着钵盂。
四托塔罗汉寓意:佛法常在
他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因为佛主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五 罗汉 寓意:坚如磐石
又名为大力罗汉,因为他过去是武士出生,所以力大无穷,能搬动任何重物。
六过江罗汉寓意:通达四海
他是一名贤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七骑象罗汉 寓意:道路平坦
骑象罗汉是佛主的侍者,他原本是一名驯象师。
八笑狮罗汉 寓意:百病不侵
意为金刚子,原现是一名猎人,因为学佛,所以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九开心罗汉寓意:心口相应
开心罗汉在出家前身是一名乞丐,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开心罗汉。
十探手罗汉 寓意:大彻大悟
探手罗汉是一个路边生,因打坐完经常把手举起伸懒腰,所以叫探手罗汉。
十一沉思罗汉 寓意:深思熟虑
沉思罗汉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佛陀十大弟子中,佛法道行居首位。
十二挖耳罗汉 寓意:六根清净
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所以称挖耳罗汉。
十三布袋罗汉 寓意:内有乾坤
因为布袋罗汉经常背着一个布袋,没事都是笑口常开。现今也被叫做布袋弥勒。
十四芭蕉罗汉 寓意:勤奋向学
因为他是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有一天终于在芭蕉树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罗汉。
十五长眉罗汉 寓意:长寿有方
跟骑象罗汉一样,也是佛的侍者,传说自从出生时就有了两条长眉了,所以叫做长眉罗汉。
十六看门罗汉 寓意:取之有道
是半托迦的弟弟,为人尽忠职守。
十七降龙罗汉 寓意:平定四方
因为早在古印度之时,龙王偷佛经,他就降幅过龙王,夺回佛经,所以立了大功,所以叫做降龙罗汉。
十八伏虎罗汉 寓意:不畏艰险
因为在寺庙外经常遇到有一只饥饿的老虎,他把他的斋饭分给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罗汉。
(1)宝光寺位於四川成都市北郊新都县境内。始建於东汉,随代称“大石寺”。宝光寺为成都三大伽蓝之一,又被称为“四川佛教丛林之冠”。
宝光寺以“舍利宝光”而闻名。880年,黄巢晨民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逃到新都,把大石寺作为他的行宫。寺中有木塔“福感塔”,李儇常在晚间看见福感塔下异光,便向方丈悟达禅师询问原因。悟达回答说是塔下的舍利子发光。李儇便命人发掘,挖出一石匣,内藏有13颗舍利子。李儇於是命悟达重修殿宁,改寺名为“宝光寺”;并把福感寺改建为为十三层砖塔,将舍利子乃放於塔下,改称“舍利宝塔”。
宋代,宝光一度改名“大觉寺”,僧众三千余人,香火极盛。明代正德年间,新都名士杨升庵父子捐款资助维修。明未,毁於兵火。清康熙九年(1670),孝宗和尚重建庙宇;道光年间,妙胜各尚主持改建,把原有木柱换成四百多根石柱,由於须到山区采石,整个工程到同治年间方才告竣。
宝光寺殿宇五重,从山门殿向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一殿比一殿高大敞轩,两边石柱廊房排列对称,荘严雄伟,具有我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艺术风格。宝光寺的格局保留了我国早期佛教寺院建筑中“寺塔一体,塔居中心”的典型布局。舍利宝塔屹立在宝光寺的中轴线上,天王殿、七佛殿相呼应,左右钟楼、鼓楼相对峙。舍利宝塔是一座风格典雅、工艺精巧的密檐式四方形砖质佛塔。塔高30米,分13层,每层每面都嵌有三尊泥金佛像,四角挂着“朱雀衔铃”,塔端高耸着鎏金的“飞鹅钢”宝顶,底层龛内,塑有释迦牟尼佛说法贴金坐像。塔基为丹色的“须弥座”,外砌八角形的砖石栏杆,洁白如玉的塔身矗立於上,益发显得端荘稳重。舍利宝塔与众不同之处在於,从第六层起,塔身不渐细而渐大,人在塔下往上看,不由产生一种塔身压顶欲倒的感觉。这是工巧匠利用建筑艺术使人对佛生敬畏心的杰作。不仅如此,舍利宝塔的方形木塔为主,我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塔就是方形的。但自唐代起,塔的平面普遍为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和棱形等。目前我国方塔以极为少见,因此舍利宝塔更显珍贵。
宝光寺的罗汉堂也誉满禅林。罗汉堂在大雄宝殿东侧,通过“天台胜景”的牌坊,进入红墙夹道,数步便是这座有名泥塑艺术宫殿。它建於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内塑罗汉像500尊,佛、菩萨、祖师像77尊,共计577尊。中堂另塑一尊高约6米,有28个头、56只手、160只眼睛的观音。罗汉像高约2米,它们分别并排对坐以抬梁式木石构架呈“田”字形的迥廊里。汉罗是小乘佛教理想的最高果位,应受众生供养,故罗汉像充满生活气息,显众生像。这组罗汉是我国民间塑造艺术南北两种流派相结合的产物,造型夸张的北派,形态自然的南派,各显神通。宝光寺五百罗汉,是四川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群塑,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宝光寺收藏的文物十丰富,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雕刻的“千佛碑”;唐僖宗行宫中幸存下来的“石础”;建於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尊胜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泰国国王所赠的贝页经《妙法莲华经》;光绪三十二年从锡兰(今斯里兰卡)求回并珍藏於石塔中的四粒舍利子。在字书方面,有元代赵书昂书的群马,明朝江南才子唐伯虎的《红树青山归晚樵》,清代名书家竹禅各尚的巨幅单条《捧沙献佛图》,以及近人张大千、徐悲鸿的字书。宝光寺堪称一个小型的艺术博物馆。
(2)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18公里处的新都县城,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与四川成都文殊院、江苏镇江金山寺、浙江天台高明寺并称为我国南方的“四大丛林”。寺内的罗汉堂,是我国现存四大罗汉堂(另三处在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苏州西园寺)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
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但是因史料不足,所以暂时难以论断。宝光寺原名:“大石寺”,公元881年唐僖宗为躲避战乱逃往成都时,曾住驿于此,命从修,改名为:“宝光寺”,现在我们大家所看到的殿宇为清康熙九年由四川双桂堂破山和尚派他的弟子笑宗印密禅师重建。
宝光寺坐北向南,全寺占地10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一塔、二坊、三楼、四殿、十二堂和十六庭院组成,从山门外的福字照壁起,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紫霞山依次而立,并以它们为中轴线,旁边还有钟鼓楼,二牌坊,左右廊坊,东西方丈等相对称,显示出我过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庄严、雄伟和整齐。
我们现在所穿过的牌坊叫“天台胜境”牌坊,过了这里就来到了宝光寺的重要建筑“罗汉堂”,宝光寺罗汉堂修建于道光30年(1850年)由当时的方丈妙胜禅师发誓兴建,他托钵行化二十多年,募集白银三千余两,而且不辞万里风尘,绘下了各地罗汉堂饿建筑图样和罗汉形象。回寺后,他便请工匠,择定吉日,开始了建堂造像。罗汉堂为抬梁式木石构架的正方形建筑,九进九楹,占地1600平方米。罗汉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状升起,宽阔的空间矗立着一尊高约6米,有28个头、56只手、196只限的观音塑像。其它塑像围绕"田"宇,内外四层,中以"十"字相连,使得通道回环曲折,更觉堂内气象宏深、变化莫测。但是,塑像的安排很有规律。它以进门的孔雀明王、中央的观音菩萨,里壁的三身佛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内外协调,每层每排均有定数。那罗汉堂里到底有多少尊塑像呢?按照常人习惯,都说是500尊。但是,当以三身佛左侧的"第一阿若桥陈如尊者"数起,由外层到内层,--直数到"第五百愿事众尊,还剩下居于十"字上的3佛、6菩萨、18罗汉、50祖师。故塑像共计为77尊。在加上原有的500罗汉,一共就是577尊塑像。每尊高约两米(佛、菩萨超过两米),全身彩绘贴金。在灯光的作用下,它们象灿烂的群星,辉映于宝光寺的艺术天宇。走进去也许你就走进了天上人间。
这里的塑像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大胆夸张和丰富想象塑造出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又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除艺术夸张以外,塑像符合人体比例,肌肉,骨骼,符合人体解 结构,形象真实细腻,造型准确优美,个个生动亲切,无一雷同。技艺精湛的罗汉堂塑像,是我国南、北两种流派的民间塑师汇聚一堂,分工合作,各显神通的产物,它达到了当时雕塑艺术的高峰,清道光末年,宝光寺妙胜祥师修建罗汉堂共聘请了三批塑师:属于北派的陕西帮,属于南派的川西帮和川东帮。陕西帮塑的罗汉头部肥大,肌肉丰满,造型奇特,别有情趣。川西帮和川东帮风格相近,塑的罗汉头部适中,表情自然,造型不同于一般的菩萨神像,而更多地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性格。宝光寺罗汉堂的五百多尊塑像,出自三批塑师之手,观察其风格,比较其优劣,现今尚能辨别出各人的作品。但总的来说,皆各有所长,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不愧是我国清代精美的塑像群之一,一直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你周围好象这里的人比宝光寺其他殿宇的人群都多,这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有一个习俗就是数罗汉,来以求平安,所以来此上香和浏览的人们,都习惯要去数罗汉。根据明间的流传数罗汉方法:踏进门槛第一步若为左脚,便从左数起,如为右脚,便从右脚数起。数到与自己年龄数字相同的那尊 罗汉,以它的善恶美丑来判断自己是否有福。如果你的求福心切,数到不满意的罗汉,你还可以改换方向另数,一直数到人人满意,皆大欢喜而去。 在五百罗汉塑像中,有两尊塑像与众不同。他们不着僧装,不拿法器,而头戴风帽,肩披锦氅,身穿龙袍,马蹄袖外半露的双手闲放膝间,安然端坐。他们身材、面貌和胡须极为相似,看得出二者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所不同处,前者的脸上有许多麻子。经了解,这是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的真容塑像。三百年前,人类还没有抵御天花的能力,病毒一经传播,即使“贵为天子”也难幸免。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年仅二十四岁即死于天花。临终前,他立第三子玄烨(即康熙)为皇太子。玄烨有幸当皇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幼年已出过天花,不致于因患天花而早死。古代塑师在康熙脸上保留麻子,有趣地反映了这一历史真实。而且,康熙的麻子是五个一团,呈梅花状分布的,表明皇帝纵然有麻子,也是与臣民不一般的。 把皇帝当作罗汉供奉,是从清朝开始的。清朝历代皇帝都十分崇信佛教。特别是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常游名山巨刹,好为寺庙书匾额、撰碑文。他游镇江金山寺有诗云:“朕本西方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王公大臣都尊称他为“老佛爷”。乾隆皇帝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曾以国家的力量,整理刊行了卷帙浩繁的佛教大藏经。由于这两位皇帝护法宏经,使佛教极一代之盛。为了报答皇恩,佛教就说他们分别是五百罗汉中第二百九十五位阇夜多尊者和第三百六十位直福德尊者转世的。故为他们塑像于罗汉堂,接受后世的顶礼膜拜。但是,作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康熙和乾隆也可纪念。特别是康熙,他在加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遏制沙俄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发展农业生产、振兴科学文化等方面是有一定功绩的。乾隆皇帝和他的爷爷康熙皇帝一样,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乾隆曾以国家的力量,整理刊行了卷帙浩繁的佛教大藏经。由于皇帝宏扬佛教,因此佛教说他是五百罗汉中笫360位直福德尊者转世的。此外,乾隆皇帝和宝光寺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清代乾隆初年,宝光寺殿宇残破。方丈恢彰禅师衲衣芒鞋,不惮风霜,托钵行化,来到北京。他发下宏誓大愿:不募到足够银两修复寺庙,宁可死在京城。事有凑巧,一位衣著华丽的"富商"送了他一张三千两的银票,并问:"和尚是哪座山来的"宝光寺位于川西坝子的中心,附近也没有山。恢彰正苦于不好回答,突然急中生智,想起唐僖宗住宝光寺时,曾见地面放出紫色霞光,于是赶快回答"贫僧是四川紫霞山来的。""富商"随口说道:"好,我今后要来紫霞山烧香拜佛哩!"恢彰回到成都府兑换银两时,方知送银票的"富商"原来是微服出行、游逛北京市街的乾隆皇帝。过了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消息传来,可把恢彰和尚急坏了。皇上来到四川,
若瞧不见紫霞山,便有欺君之罪,理当问斩。恢彰对这件事不敢向外声张,只好悄悄命寺里的和尚们召夜挑土,加紧垒山。紫霞山终于垒成了,但是乾隆皇帝六次巡行江南,一行次也没有到过四川,他早就把来紫霞山的事忘了。由于紫霞山与乾隆皇帝有关,从此,这座土山成了宝光寺的胜地,寺内历代方丈更自称为"紫霞主人"。为了报答皇恩,道光年间的方丈妙胜禅师建罗汉堂时,还为乾隆皇帝塑了像,乾隆手中的金锭,正象征着他送给恢彰的三干两银子。在罗汉堂观音塑像的左右两侧,分别塑着南宋疯僧和济癫僧的站像。二人姿态各异,相映成趣。疯僧与济癫的塑像吸引着无数游人,不仅在于精巧的造型所表现的特殊性格,而且在民间还有着许多美妙的传说。疯僧本是读书人,因不满朝廷昏暗,愤然出家。南宋奸相秦桧害死抗金英雄岳飞后,来到灵隐寺进香。疯僧不避权势,揭其黑幕,并作诗讥刺和戏弄秦桧,秦桧欲擒而杀之,可是,疯僧已飘然不知去向。济癫也是人们喜爱的传奇式人物,在清代小说《评演济公传》中,记载了他不少济困扶危、嘲弄官府的故事。为了使疯僧与济癫更加神秘化,佛教说他们分别是地藏菩萨和降龙罗汉应世的。北京西山碧云寺罗汉堂,也有一尊济公像。但他没有正式的位子,而是手拿芭蕉扇,高兴地蹲在房梁上。据说是这里的罗汉堂建成、正为罗汉排定座次那天,济公替老百姓做好事去了。回来较晚,错过机会,位子坐完了。济公本来淡于名利,毫不在乎,便将身一纵,蹲在房梁上坐定了。
宝光寺在建罗汉堂之前,方丈妙胜禅师曾到碧云寺,他为济公处境鸣不平。于是,宝光寺罗汉堂建成后,特为济公安排了二个比罗汉地位更高的菩萨位子。这个位子在罗汉堂中心"十"宇的右侧,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之间的甬道上。更为特殊的是,这里所塑的济公,帽儿破、鞋儿破,有失僧人威仪姑且不论,并公开与僧人不饮酒的戒律唱反调。看那济公,早巳醉眼迷离,却还端着酒杯,趿着破履踉跄举步。那快要跌倒的样儿,真使过往的游人为他担心啊!为了使疯僧与济癫更加神秘化,佛教说他们分别是地藏菩萨和降龙罗汉应世的。
罗汉堂中,还有八个普通僧人的塑像,他们为修建罗汉堂曾立下汗马功劳。
有一天,寺里来了八位挂单的云游和尚。他们面黄肌瘦,老态龙钟。可是,当吃斋的梆一响,他们却不落人后,一吃就是好几大碗。一个多月,把宝光寺积存的大米都要吃光了。行堂僧人骂道:"八只饭桶,宝光寺供不起你们了,快滚到别处去!"八位僧人被迫离寺。妙胜禅师知道后,非常怜悯这些老病无靠的佛门弟子,便亲自把他们请转来。八位僧人感激不已,表示愿为修建罗汉堂尽点力。
这八位僧人貌不惊人却神通广大。他们为采石料来到波浪滚滚的沱江边,甩下手杖化为竹筏,挂起袈裟变作风帆,只消一柱香时间就到了金堂峡。、他们健步登上高高的云顶山,用手杖一划,山石开裂,根根石柱坯料出现了。他们将石料载上竹筏,扬起风帆,溯江而上。起岸后,又用手杖当鞭子,将石料象赶牛马一样运回寺里。只花十天功夫,就把支承罗汉堂屋面的96根石柱坯料采运回来了。
修建中,罗堂要塑一尊高大的观音像,因此必须在堂中央屋面上再建一屋八角形楼阁,这下可把木匠掌墨师难住了。妙胜掸师打算另请高明,八位僧人却走来毛遂自荐。妙胜禅师怀疑他们的能耐。第二天清早,高明的掌墨师还没请到,这座楼阁竟然奇迹般地出现了,八位僧人已不知去向。据说,楼阁的柱子,是他们立的八条手杖;楼阁的屋面,是他们盖的八件袈裟。
十八罗汉分别叫做:
1、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
2、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
3、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
4、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5、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
6、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7、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
8、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9、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
10、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11、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
12、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
13、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
14、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
15、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
16、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
17、降龙罗汉(迦叶尊者)
18、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扩展资料:
十六位罗汉的名字住处等,详见于唐朝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之中。
经典中有十六罗汉之记载,而无十八罗汉之说。由“十六罗汉”演变成为“十八 罗汉”,可能是从绘画方面造成的: 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十八罗汉像”,是前蜀(907年—925年)简州的一位画家张玄,画 的“十八阿罗汉”,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得之,易其装标,作〈十八大阿罗汉颂〉,每首颂的标题为:第一尊者、第二尊者、至第十八尊者,并未标出罗汉名字。
-十八罗汉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