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尊是什么佛。 双手空心 未托法宝。我看3宝佛手托法宝。这尊没有。请问这尊是什么佛。阿弥陀佛

请问这尊是什么佛。 双手空心 未托法宝。我看3宝佛手托法宝。这尊没有。请问这尊是什么佛。阿弥陀佛,第1张

你这尊佛像还没有开封呢,在里面没有放装饰品,要知道佛的相貌都是一模一样的,如果没有装饰品或者其他器件,我们是不知道他具体是哪尊佛,这个我们从大雄宝殿里三尊佛就可以看出来。

一般坐在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双手之上放着一个钵盂;坐在佛祖左边的是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般手里拿着宝塔;坐在佛祖右边的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1

循环:

十二因缘——因是亲因,缘是助缘,因缘具足,则生万法。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十二有支,这十二有支的名称,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其在因果相续上,则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这其中,无明、行二支,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现在的果:爱、取、有三支是现在的因;生、老死二支是未来的果,在过去因中,当然是承受了更过去之果;在未来果中,又制造出了更未来之因。

2

南怀瑾--禅海蠡测节选

如来藏性,常寂光往。耀明力久,动而暗生。灵知之性,本了明耀。

一念之动,变易而为无明。

无明为用,不知返于本然体性,随念力而行,故曰无明缘行。

行者,念也,亦名为识,故曰行缘识。

心识遇缘,即住生趣。生之为用,依附于物体而得。即依附于物体,有其名,即有色。

色者,物之总称也。故曰识缘名色。名色既得,六根以生。故曰名色缘六入。

六入所用,即发感触,故曰六入缘触。触之感者,必有受,故曰触缘受。

受之贪者,必有爱,故曰受缘爱。爱难以舍,数取不失,故曰爱缘取。有取因有物,故曰取缘有。

有则方生,故曰有缘生。有生则有老死,故曰生缘老死。此佛说十二因缘。

凡人与物之生住异灭,皆可循此因缘旋转不息之定律以说明之。老死而又缘无明而至生,故见人世之生生不已。今脱此生之力,必须了其死之阶段。故曰了生脱死。若得不生,何死之有如前述生死中阴之义,例彼可知。

故谓无明缘行为过去阶段之“因”。

识至受为现阶段之“果”。

爱至有为现阶段之因。

生缘老死为未来世之果。

故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不但三世因缘、生死之间若此,即吾人日常之间,念念迁流,皆可以例此而观。

若依佛所教,奉行修习,即此之生,渐薄生缘,断念力之流,住于寂灭之定,则现前即得不生。

现前念力不生,寂灭现前。依此定力薰习既久,业力习气,渐可自在控制。

待报尽身离,现前寂然,即入不生之常住定矣。纵有如中阴光色发现,概知为体性自心所变化,性光寂现,不循无明业力,顿断念流,则不循业以生,顿时近其寂灭矣。

故曰:“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此即二乘极果之工用见地。然犹非究意也。若大乘道者,证知本自无生, (究意?)虽生而常寂。本自无灭,虽灭而犹生,生灭之间,了无一法可得。万象森罗,既不可舍,又不可取。不属死生涅盘之羁锁,故能不畏生死,不入涅盘。行于梦幻生死之道,随流不止,而常流归性海。广度众生,作彼佛事。固已自证自知其生死涅盘皆如昨梦矣!虽然,此岂思议中事,稍有未实,是谓自欺。若为出格超人,冷暖自知,则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大地众生,亟待援手,此之所云,皆如呓语耳!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81361html

3经文节选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二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结所系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则爱生。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如人种树。初小软弱。爱护令安。壅以粪土。随时溉灌。冷暖调适。以是因缘。然后彼树得增长大。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着将养。则生恩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初小软弱。不爱护。不令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扬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着。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缚心。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譬大树根干.枝条.柯叶.华果。下根深固。壅以粪土。溉灌以水。彼树坚固。永世不朽。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心不顾念。无所缚着。识则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则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不随时爱护令其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扬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着。识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 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即正思惟。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 复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 又作是念。取复何缘.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着.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缘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色取味着.顾念.爱缚。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此老.病.死。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则老.病.死灭 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何法灭故生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 又复思惟。何法无故有无。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 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灯明未来不生.尽.磨灭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如上广说。差别者。譬如载樵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积聚烧然。作大火聚。若复有人增其干草樵薪。诸比丘。于意云何。此火相续长夜炽然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味着.顾念.心缚着。增。其爱缘取。取缘有。乃至纯大苦聚集。诸比丘。若彼火聚炽然。不增樵草。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火当灭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缚着。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譬如有人游于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古人行处。彼则随行。渐渐前进。见故城邑.古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木清净。彼作是念。我今当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当知。我游旷野。披荒求路。忽见故道古人行处。我即随行。我随行已。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流清净。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丰乐安隐。人民炽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彼诸四众闻法正向.信乐。知法善。梵行增广。多所饶益。开示显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 尔时。尊者舍利弗晡时从禅觉。诣尊者摩诃拘絺罗。共相问讯庆慰已。于一面坐。语尊者摩诃拘絺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尊者舍利弗问尊者摩诃拘絺罗。云何。尊者摩诃拘絺罗。有老不 答言。有 尊者舍利弗复问。有死不 答言。有 复问。云何。老死自作耶。为他作耶。为自他作耶。为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生缘故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 复问。彼识为自作.为他作.为自他作.为非自非他无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识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识增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复问。尊者摩诃拘絺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拘絺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尊者摩诃拘絺罗。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摩诃拘絺罗。乃有如是甚深义辩。种种难问。皆悉能答。如无价宝珠。世所顶戴。我今顶戴尊者摩诃拘絺罗亦复如是。我今于汝所。快得善利。诸余梵行数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说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诃拘絺罗所说法故。当以三十种赞叹称扬随喜 尊者摩诃拘絺罗说老死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于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种种甚深正智之问。犹如世间无价宝珠。人皆顶戴。汝今如是。普为一切诸梵行者之所顶戴.恭敬.奉事。我于今日快得善利。得与尊者共论妙义 时。二正士更相随喜。各还所住 (二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所以者何。见四大身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而于心.意.识。愚痴无闻凡夫不能生厌.离欲.解脱。所以者何。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小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克。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彼如是思惟。此受触生.触乐.触缚。彼彼触乐故。彼彼受乐。彼彼触乐灭。彼彼受乐亦灭止.清凉.息没。如是。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色身生厌.离欲.背舍。但非识。所以者何。四大色身现有增减.有取.有舍。若心.若意.若识。彼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识生厌.离欲.习舍。长夜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习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克。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因缘生乐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譬如两木相磨。和合生火。若两木离散。火亦随灭。如是诸受缘触集。触生触集。若彼彼触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触集灭故。彼彼受集亦灭止.清凉.息没。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我说彼于苦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九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说内触法。汝等为取不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所说内触法。我已取也。时。彼比丘于佛前如是如是自记说。如是如是世尊不悦 尔时。尊者阿难在佛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如圣法.律内触法。异于此比丘所说 阿难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贤圣法.律内触法。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阿难。善哉。谛听。当为汝说。此诸比丘取内触法。应如是思惟。若众生所有种种众苦生。此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作如是取时。当知此苦亿波提因.亿波提集.亿波提生.亿波提转 复次。比丘内触法。又亿波提何因.何集.何生.何触。彼取时当复知亿波提爱因.爱集.爱生.爱触 复次。比丘取内触法。当复知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如是取时当知世间所念谛正之色。于彼爱生而生.系而系.住而住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所念谛正之色。作常想.恒想.安隐想.无病想.我想.我所想而见。则于此色爱增长。爱增长已。亿波提增长。亿波提增长已。苦增长。苦增长已。则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不解脱苦。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着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士夫。此是清凉。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渴者不信而饮。虽得美味。须臾或死。或近死苦。如是。沙门婆罗门见世间可念端政之色。作常见.恒见.安隐见.无病见.我.我所见。乃至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可念端政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彼爱则离。爱离故亿波提离。亿波提离故则苦离。苦离故则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离。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着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此水有毒。汝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彼则念言。此水有毒。若当饮者。或令我死。或近死苦。我且忍渴。食干糗饭。不取水饮。如是。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可念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乃至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故。阿难。于此法如是见.如是闻.如是觉.如是知。于过去.未来亦如此道。如是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众生所有众苦。种种差别。此诸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思量取因.取集.取生.取触。若彼取灭无余。众苦则灭。彼所乘苦灭道迹如实知。修行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取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取何因.何集.何生.何触。思量彼取爱因.爱集.爱生.爱触。彼爱永灭无余。取亦随灭。彼所乘取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爱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则思量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触。彼受永灭无余。则爱灭。彼所乘爱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受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缘。彼触永灭无余。则受灭。彼所乘触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当知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触。彼六入处欲灭无余。则触灭。彼所乘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六入处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六入处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触。名色永灭无余。则六入处灭。彼所乘名色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名色灭 复次。比丘思量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名色识因.识集.识生.识触。彼识欲灭无余。则名色灭。彼所乘识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识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识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识行因.行集.行生.行触。作诸福行。善识生。作诸不福不善行。不善识生。作无所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行小N匏�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识生。是为彼识行因.行集.行生.行触。彼行欲灭无余。则识灭。彼所乘行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行灭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 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无明永灭无余。则行灭。彼所乘无明灭道迹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无明灭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若不乐无明而生明。复缘彼无明作福行.非福行.无所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行胁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于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灭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若寿分齐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于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余。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热置地。须臾散坏。热势悉灭。如是。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如实知。寿分齐受所觉如实知。身坏命终。一切受所觉悉灭无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九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异比丘。我已度疑。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心无所著故。何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如是说法。而彼比丘犹有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今闻法已。心生忧苦.悔恨.蒙没.障碍。所以者何。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盘。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盘。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迳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苦边。比丘。彼何所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盘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于我所修诸梵者。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九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身非汝所有。亦非余人所有。谓六触入处。本修行愿。受得此身。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彼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正思惟观察。有此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谓此有故。有当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缘世间集。谓此无故。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如来佛祖法力无边,就连精通72般变化钢筋铁骨的孙猴子见了他都得服服帖帖,那么如来佛祖的十大弟子到底有哪些,他的大弟子又是谁?现实佛教中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伽叶到底是不是他的弟子呢?

首先在 现实的佛教中释迦牟尼佛的二弟子叫做目犍连,而西游记中的二弟子是金蝉子,也就是唐僧,在《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中,作者已经把道教和佛教的一些基本内容做了修改,唐僧师徒到达灵山后,唐僧拜见了如来佛,也见到了阿难、伽叶。不过,唐僧在见到伽叶时并未叫大师兄,而伽叶也没有叫唐僧二师弟。他们都知道唐僧是金蝉子转世,都是彼此间都没有论及师承。

唐僧在灵山时还拜见了诸佛。若佛祖的大弟子在灵山,那么,应该会出现和唐僧见面。可是,原著中这个神秘的大弟子始终没有出现。所以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人并不在灵山。

唐僧在花费十几年年时间取得真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佛,此时的他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的菩萨,在西游记中佛教的等级是非常的森严的,在整本小说最后诵念诸佛名单,四十八名佛级弟子的名字全部念了出来,而菩萨和罗汉只是笼统的念了一下,而且此人作为佛祖的大弟子,实力肯定在金蝉子之上,所以此人的存在肯定是超越菩萨罗汉的

如来佛祖的大弟子之所以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那么他肯定肩负着或者执行者一项重要的任务,金蝉子的任务就转世投胎,取得真经,大弟子极有可能像金蝉子一样有自己的任务,或者已经投胎转世,履行自己的实使命。

最有可能是如来大弟子的人是-----哪吒,他从在娘胎中就很不平凡,可以说是一个不次于孙悟空的“神人”。首先哪吒在自杀之后,哪吒的魂魄不是前往找太乙真人(《西游记》中无太乙真人),而是飞向西方灵山找如来佛祖。以此推断,极有可能是哪吒。

在我国一般古寺中,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像安奉在一殿的也有很多。

1、摩诃迦叶

他专修头陀行,为第一次佛典结集的主脑人。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所以大迦叶的盛名,遂名闻天下。其详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婆罗门教中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取乳名毕钵罗耶那。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8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也出家为尼。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第一。当释尊入灭之际,适其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报后,即昼夜兼程赶回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计划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2、阿难陀

阿难陀一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 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表兄弟。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依跋耆子的忠言而得道,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冕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他生性能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第一。在经典结集大事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他于佛灭后20年,见同学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120岁时而从容灭度。其遗骨葬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之侧。

3、舍利弗

原名优婆底沙,详名为舍利弗多罗。关于舍利弗名字的由来,在《大智度论》里说:“摩陀罗王有一女,其眼酷似舍利鸟 (一种水禽)之眼,故名为舍利,下嫁帝沙,生有一子,取名为舍利弗。”因“弗多罗”三字译作子,故又称他为舍利子。他幼时,因受其博学多才的父亲及贤明之母的教养,所以精通百科技艺。他与朋友俱律陀,拥有弟子多人,声势相当广大。一日,他遇着马胜比丘,得知释尊的盛名,即钦慕不已,遂率350余弟子,在们·林精舍归依佛陀,受具足戒,弟妹六人均出家,成为释迦弟子。此时因舍利弗的归依,使释迦的威德更加发扬,使教团的势力也大为扩张,佛陀誉他为法将。舍利弗因此而占诸弟子的首座,被称智慧第一。他先释尊入灭,当他觉得自己涅槃期近时,乃返回故乡,安坐一室,澄心静虑。传说未来他将以华光佛的称号,再来人间以利益一切众生。

4、须菩提

须菩提释作善吉、空生、善业,出生于舍卫城,是给孤独长者之弟、须摩那长者之子。关于他译名的由来,在《净名疏》内记载如下:此人出生之时,以其家室皆空,故名“空生”;此时家人十分恐怖,相生前来卜卦的结果,认为此子出生时的奇瑞,是为吉相,乃称善吉;此人本性慈善,不好诤论。他出家修道,起慈悲心,入无诤三昧,能常行善业,故名“善业”。他后来立志归入佛门,常好入空定,为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第一而驰名。般若的教理以尊者为祖。

5、富楼那

富楼那译作满意子,或满愿子,出生于迦毗罗卫城郊的罗那拔多村,是迦毗罗城长者之子,阿若侨陈如之甥。其父为净饭大王之国师,驰名一世。富楼那在少年时,为其兄所歧视,乃卖给最卑贱的商人,他每日除努力的工作外,尚能诚意的奉侍佛陀,不惜倾其财富,建立精舍,发愿归入佛门,非常勤学,因其擅于辩论,说法巧妙,被称为说法第一而闻名。后来他在输卢那国,收有五百弟子,并建有五百座伽蓝,致力于宣传佛法。

6、大目犍连

世间多称他目连尊者,译作大赞诵,或大胡豆。在《祖庭事苑》里说他“梵名大目犍连,姓采菽,传说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绿豆而食,因以此为姓,目连之母即属此族。”目连本名为俱律陀,出生在王舍城北方的俱律陀村,父为王家之师,母名采菽。少年时与舍利弗为密友, 自幼即决心离俗修道,他俩各征得其双亲之许可,相率赴王舍城,对释尊说明其来意,释尊即收他俩为弟子。目连被称为神通第一而闻名。因他得知其生母深堕地狱,受尽苦患,遂往见释尊,请求救母之法,然后得以将生母救出地狱,因此大孝子目连的芳名,传至今日的家喻户晓。当时的裸形外道,与释迦有宿怨,因知目连救母闻名天下而怀恨在心,遂乘目连于伊尸嗜利山中坐禅入定之机,将其刺杀,此实为释团的一大损失。

7、摩诃迦旃延

摩诃迦旃延为梵语,译作文饰,又称好肩,其本名为那罗陀,是阿槃提猕猴食邑一长者之子,其父力吠陀学的论师,他继承其父的血统,成为一位贤明长者,成为释迦教团的一员后,更表现出他卓越的才能,被称为论义第一,极受众人尊重。先前释迦诞生后,净饭王召请频陀山的阿私陀仙人入宫,为新生太子占卦,此仙人即是迦旃延的舅父。迦旃延早已寄居其舅家中,学习四禅五通的道术,后来赴鹿野苑归依佛陀。得道后专门弘法于乡里,被誉为巴利文典之祖。

8、阿那律

阿那律又名阿尼卢陀,是白饭王的儿子,世尊的堂弟。有一次,阿那律听佛陀讲法,因疲倦而昏昏欲睡,受到佛陀的斥责。为此,他深感羞愧,立志昼夜不眠,以致后来双目失明,后因精进修道,勇猛精进,终于修得天眼通,被人誉为“天眼第一”。

9、优婆离

优婆离是梵语音译,意思是近取或近执。他出身于首陀罗——当时印度被视为最低贱的民族,开始是王舍城的一名理发师,但他本性忠厚善良,工作热心,深得宫廷王公贵族的信任,后来就和释迦族的公子们一道发心皈依佛陀了。优婆离精于戒律,持戒严谨,被誉为“持戒第一”,后来在结集经典的时候,律藏部分都是由他诵出的。

10、罗睺罗

罗睺罗是世尊的儿子,母亲是耶输陀罗。罗睺罗刚出生后第七天,佛陀便离开王宫出家了,罗睺罗于15岁时从舍利弗出家,成为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由于罗睺罗十分顽皮,修行经常懈怠,受到佛陀的严厉教诫。从此发誓严守戒律,精进修行,再没有放逸违犯,因此被誉为“密行第一”。

罗睺罗是世尊的儿子,母亲是耶输陀罗。罗睺罗刚出生后第七天,佛陀便离开王宫出家了,罗睺罗于15岁时从舍利弗出家,成为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由于罗睺罗十分顽皮,修行经常懈怠,受到佛陀的严厉教诫。从此发誓严守戒律,精进修行,再没有放逸违犯,因此被誉为“密行第一”。

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

我摘录一篇 寺庙介绍跟大家分享:

◆ 寺院殿堂佛像释名一般为

三门殿 天王殿 大雄宝殿 观音殿 地藏殿 伽蓝殿 祖师殿 罗汉堂 诸菩萨像

摘自中华佛教在线

三门殿(山门殿)

  两大金刚 因为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为三门殿(图)。也有写作山门殿的。古来寺院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寮,自宋崇宁二年(1103)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院称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某某殿。佛寺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此即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侍卫,其主要者名‘密迹金刚’。世俗根据《封神演义》小说中的戏言,称此像为哼哈二将,佛教经典中是没有这种名称的。

天王殿

这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四大天王东方天王名为‘提多罗吒’,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阇(此云颠狂鬼)、乾闼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所以此天王手中持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婆(此云胜)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长),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领鸠槃荼(此云雍形鬼)、薜荔(此云饿鬼)神,护南阎浮提(此云胜金)洲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此云臭饿鬼),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此云牛货)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护北郁单越(此云胜处)洲人(见《长阿含经》卷一二《大会经》)。世俗称为四大金刚,这也是《封神演义》中的戏言,金刚与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年。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须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过八百余万年后,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见《增一阿含经》、《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也有把布袋和尚塑像,称作弥勒菩萨的。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韦驮天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出家人),护助诸出家人(见《道宣律师天人感通传》)。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韦驮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韦驮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建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作的事。这种姿式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式。另外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旃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旃檀木按照佛的形容所作。下垂名‘与愿印’,表能满众生愿;上伸名‘施无畏印’,表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象制作的也叫作旃檀佛像。

  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迦叶尊者’,中年的名‘阿难尊者’。佛涅槃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初祖。迦叶涅槃以后,阿难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二祖。

  俗称释迦佛为如来佛。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能说明是某佛。比如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三身佛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这是根据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身。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此云遍一切处,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

三世佛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却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中国语是无量寿),结跏趺坐,双手垒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

  三世佛旁边有的各有二位菩萨立像或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

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是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

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

卢舍那佛有的大殿中只供一尊卢舍那佛。卢舍那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像。卢舍那佛的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应身释迦佛。这是根据《梵网经》(卷下)所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这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

  接引佛净土宗的寺院中,可以在大殿中供阿弥陀佛或接引佛。接引佛,这是阿弥陀佛立像,作接引众生之像。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莲台。

五方佛在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右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表觉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这五佛,根据密宗的理论是综合说明佛的意义。

十八罗汉一般寺院的大殿两侧多奉有十八罗汉像。这是因为佛在涅槃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阿罗汉,让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其名字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 (二)迦诺迦迦伐蹉, (三)迦诺迦跋厘惰阇, (四)苏频陀, (五)诺距罗, (六)跋陀罗, (七)迦理迦, (八)伐阇罗弗多罗, (九)戍博迦, (十)半托迦, (十一)罗怙罗, (十二)那迦犀那, (十三)因揭陀, (十四)伐那婆斯, (十五)阿氏多, (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住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作者摩拿罗多二人,成为十八罗汉;或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罗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的。到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应是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皇帝钦定,自此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藏传佛教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弥勒。十八罗汉取代十六罗汉后,影响越来越大。十八罗汉的石窟雕像不多,但在寺庙中则比较常见,一般塑在大雄宝殿中,作为释佛或“竖三世佛”的环卫存在。

现在流传的十八罗汉因添加两罗汉不同也有数个版本,根据明清官窑瓷绘画中所用的十八罗汉图看,基本为如下成员。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坐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隋阁,是一位托化缘的行者。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欢喜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托塔罗汉:苏频陀,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三大士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观音像或者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吼。

  海岛观音一般是在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四周依《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观音殿

  又名大悲坛。观世音菩萨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来简称观音菩萨,他的形象有多种不同。一是圣观音像,就一首二臂,结跏趺坐,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定印的尊严像,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又有‘自在观音像’,就是一足盘膝,一足下垂,很自在的形象。像旁或有一净瓶,盛满甘露,瓶中插了柳枝,象徵观音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观音像两旁有一童男童女像,童女为龙女,因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有龙女成佛的故事,而观音又是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因此有‘龙女拜观音’的传说。童子即善财童子,因《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曾谒观世音菩萨而得到教益。

  十一面观音一瞋面,化恶有情;二慈面,化善有情;三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有一暴笑面,是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威严和极大意乐方能无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是表示以上一切总为成佛的方便。

  千手千眼观音俗称为千手佛,那是错误的。千手表护持众生,千眼表观照世间,都是大悲的表现。主要有四十二臂:(1)手下伸、掌向上,名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2)持日手,救眼暗无光者;(3)持月手、救患热病令清凉;(4)宝手,为众官位者;(5)宝箭手,令善友早相遇;(6)净瓶手,为求生梵天者;(7)杨枝手,除种种病难;(8)白拂手,除一切恶障;(9)宝瓶手,为调和眷属;(10)盾牌手,辟一切恶兽;(11)钺斧手,除一切王难;(12)髑髅宝杖手,役使一切鬼神;(13)数珠手,能得一切佛接引;(14)宝剑手,降伏一切鬼神;(15)金刚杵手,摧伏一切怨敌;(16)铁钩手,能令龙王拥护;(17)锡杖手,慈悲覆护一切众生;(18)白莲花手,成就种种功德;(19)青莲花手,为生十方净土;(20)紫莲花手,能见十方诸佛;(21)红莲花手,能令生天;(22)宝镜手,成就大智慧;(23)宝印手,成就大辩才;(24)顶上化佛手(二手),为得诸佛摩顶授记;(25)合掌手(二手),令一切人及鬼神爱敬;(26)宝箧手,能得土中伏藏;(27)五色云手,令速成佛道;(28)宝戟手,能辟除怨贼;(29)宝螺手,号召天神;(30)如意宝珠手,能令富饶;(31)绢索手,令得安稳;(32)宝钵手,令身体安稳;(33)玉环手,令得仆役;(34)宝铎手,令得上妙音声;(35)五股杵手,能降伏天魔外道;(36)化佛手,生生不离佛;(37)化宫殿手,生生在佛宫殿中,不受胎生;(38)宝经手,令博学多闻;(39)金刚轮手,直至成佛终不退转;(40)蒲桃手,令稼谷丰收。以上是经中所说。一般再加麦穗手、羯磨轮手、宝矛手、宝锤手成四十八臂。

四十八臂观音就前边的千手观音像,略去千手便是四十八臂观音。一般千手观音是立像,而四十八臂观音是坐像。当然,千臂也好,四十八臂也好,都应当看作是观音菩萨慈悲救世的无穷悲愿的具体化,不必拘泥于事相。

地藏殿

地藏菩萨这也是大乘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形象一般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右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的愿。也有的是立像的。又有在像两旁侍立一比丘、一长者像的。这是因为在唐代有一位新罗(现在朝鲜)王子出家名金地藏,来到我国安徽九华山,受到当地闵长者的供养。闵长者的儿子从他出家,法名道明。后人便称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闵长者父子成为地藏的协侍,而九华山就成为地藏菩萨的应化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1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