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坑了两次曹操的蒋干最后结局如何?

赤壁之战中,坑了两次曹操的蒋干最后结局如何?,第1张

蒋干,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的说客和三国时曹魏官员。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辩论家。

《三国志》等史书没有记载蒋干的传记,而在《三国演义》中,蒋干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小丑形象,这与事实不符。蒋干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完全是罗贯中的虚构,老先生没有具体交代蒋干的最后结局,其下落也就不了了之。

蒋干两次坑苦了曹操

演义中的蒋干,出场两次,都把曹操给害苦了。一次是蒋干盗书,曹操上当就把刚刚投降的刘表原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给杀了;二是举荐了庞统,庞统给曹操献上了铁索连舟的妙计,等周瑜火烧赤壁的时候,曹操被烧惨了。

故事非常经典,也很合乎情理,栩栩如生,引人入目。只不过这个桥段,成全了周瑜,恶心了曹操,委屈了蒋干。

史上真实的蒋干

《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江表传》是西晋高平郡昌邑人虞溥所编纂的一本图书,原著已经散失,仅在裴松之注《三国志》所引中留有部分内容,有一定的可信度。其中就提到了蒋干,说他有仪容,以能言善辩见称,独步江淮,没有人说得过他。

蒋干的同乡周瑜,出身豪门世族,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经官居汉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官职不大,但也是在天子脚下任职。

因为这个缘故,周瑜年少有美才的声誉,就广为人知。曹操求贤若渴,认为可以游说他,就秘密南下扬州,派遣蒋干前往见周瑜。

蒋干见周瑜这个桥段,在《江表传》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干入,为设酒食。

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

蒋干身著粗布葛巾,一番平民打扮就来到了周瑜住所。周瑜亲自出来迎接,尽管蒋干做了伪装,但周瑜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蒋干此来的目的是为曹操做说客。

蒋干说:“我与你是同州乡亲,遥知高名,专门来叙叙情谊,并一睹你的风采。而你却说替人做说客,这也太没劲了哈。”

周瑜为了缓解尴尬的局面,就说:“不是说客就好,我虽然比不了音乐大师夔和师旷,称不上知音,但多少还是能闻韶赏乐,懂一点雅曲。”周瑜善于听琴,那是有名的,“曲有误,周郎顾”,说得就是这事。

既然不是来做说客,那咱们就听听小曲,哈哈小酒吧。

但是,周瑜也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就假托有事,外出三日,回来后就请蒋干参观军营,遍观仓库中的军资器械,并向蒋干夸耀孙权赏赐的珍玩珠宝。

周瑜对蒋干说:“大丈夫处世,遇到知己之主,就该肝胆相照,福祸与共。我们君臣这关系老铁了,就算是苏秦、张仪再生,郦叟复出也难以离间,何况是您哪?”

蒋干只能干笑,最终也就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蒋干回去后,就对曹操说,周瑜气度宽宏,情致高雅,不是言语可以说服离间得了的。而且,蒋干还向曹操提供了一个情报,说中州那样的人才,这里多得很哦。

熟悉三国演义的友友,一定会感觉这个桥段跟演义差不多,罗贯中做了精彩的加工,的确是天才的创作,比如《群英会》,《江表传》的确提到了周瑜身边有许多名士。

蒋干是名士,更是舌辩之士,但在周瑜面前,居然无言以对。但蒋干也是识趣之人,没有罗贯中描写得那么龌龊。既然周瑜死心塌地要跟着孙权混,蒋干就建议曹操不要自讨没趣了哈。曹操放弃了游说周瑜的打算,也就不会存在上当受骗的事。

但需要说明几点:

第一,曹操秘密赶到扬州,派遣蒋干游说周瑜,很可能不是赤壁之战时,更应该在之前。既然孙权已经决定与曹操开战,曹操这时候游说周瑜,就显得底气不足。

如果曹操没有这个底气,还可能千里跋涉赶到江东,要与孙刘联盟决战吗?

很可能曹操慕周瑜之才,赤壁之战前就想召为己用。在当时,曹操也曾经对另一个牛人太史慈动过心思。据《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记载:曹公闻其名,遣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

太史慈那可是与江东小霸王孙策齐名的猛将,曹操得知太史慈的大名,就派人给太史慈送了一封信,用竹筐装着送给他。

太史慈打开后,发现里面并无一字,只有当归一物,其意是劝说太史慈应该回到北方,为家乡效力。太史慈是东莱黄县(山东龙口)人,辗转到了江东。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在赤壁之战前两年就病逝了。从太史慈这事来看,曹操一直在挖孙权的墙角,对周瑜的游说,也是曹操釜底抽薪策略的一部分。因此,豹眼认为,曹操派遣蒋干游说周瑜很可能在赤壁之战前。

一是赤壁之战时,曹操不可能秘密跑到扬州去;二是曹操一般是打不过人家时,才用反间计,就如对付马超、韩遂的办法。

此时,派遣蒋干游说周瑜,更可能是挖掘人才,就如劝说太史慈当归类似。很可能游说周瑜与劝说太史慈同步,周瑜与太史慈原本都是孙策的好基友,太史慈是在赤壁之战前病逝,也就不太可能在赤壁之战时游说周瑜。

第二,周瑜出去三天,肯定是为了给蒋干做套。周瑜做了大量工作以后,才领着蒋干四处转转,还一直在显摆。无非就是说明江东人才济济,军资充足,孙权出手大方,赏赐很丰厚,大家都很乐意跟着孙权混。

言下之意,就是别打这个歪主意了,没有人想背叛孙权而投奔曹操。蒋干是明白人,也就不去自讨没趣了。

罗贯中演绎蒋干之事的意义何在

罗贯中把蒋干游说周瑜一事,放在赤壁之战中大书特书,并不是有意来丑化蒋干。对于一个对历史走向影响不大的人物,罗贯中没有必要这么去做。

罗贯中这么做的用意,除了表现周瑜的智谋及曹操的愚蠢之外,更在于表现周瑜对孙吴的忠诚。《江表传》: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赤壁之战后,周瑜极力劝说孙权不要把荆州借给刘备,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也很可能是周瑜的馊主意,这个就不详细说了。

刘备娶亲从孙吴的都城返回时,孙权带领张昭、秦松、鲁肃等人替刘备送别。等张昭、鲁肃等人出去后,孙权留下刘备私下里说悄悄话,说到周瑜时,感叹道:“周公瑾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看他器量广大,恐怕不会一直位于人臣。”这里看不出此话是刘备说得,还是孙权自己说得。

我认为这是私密话,不可能有第三者在场,《江表传》的作者虞溥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江表传: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赤壁之战后,曹操还不服气,就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说是因为发生了疫疾,自己把船烧了主动撤军,横使周瑜这小子获得了虚名。

刘备的用意是离间孙权君臣关系,不要听周瑜的,否则将来不好控制;曹操的用意是,周瑜也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你也不必就以为周瑜多大的能耐。

周瑜因为赤壁之战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名声太大,曹操、刘备都想挑拨周瑜与孙权的关系,这倒是很可能的事。

但说周瑜有不臣之心,是出自刘备还是孙权之口,并不好定论。按照一般的逻辑,也就算在了刘备头上。妹夫舅子的关系,虽然很亲密,但老奸巨猾的孙权,不太会这么不着调,说出这种话来。

刘备借此把这话泄露出去,以此离间孙权与周瑜的关系,倒是很可能的。等周瑜病逝之后,孙权痛哭流涕,说了许多非常感人的话。但人死了,也就不会再有不臣之心了。这就是周瑜英年早逝,有人怀疑是孙权做了手脚的原因。

周瑜一直主张要清除掉刘备、诸葛亮,图谋西川也是周瑜假道伐虢之计。作为政治家的孙权,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留着刘备会有益的。但周瑜非除之而后快不可,这也令孙权担心。

如果灭掉了刘备,进而夺取了西川,周瑜会不会有别的想法呢?

孙权迟迟不同意周瑜进攻西川的计划,说明孙权是有顾虑的。等到孙权批准了周瑜这个计划,周瑜回去准备西征的途中,就病逝在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就看孙权最后连自己的儿子们都不放过的狠劲,对周瑜的提防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否加害他很难说,没有史料记载就不能妄下结论。

因此,豹眼认为,罗贯中如此描写蒋干中计,绝非是仅仅为了丑化他,而是影射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极力宣导周瑜对孙权的忠诚,也是借此贬低孙权对于重臣的信任,丑化孙权才是其目的。

这是罗贯中演绎蒋干游说周瑜这个桥段的用意所在,丑化蒋干不是其目的,也就没有交代蒋干最终的结局,因为这不是重点,不是罗贯中想要说明的问题。

也并非史料中没有记载蒋干的结局,罗贯中不好下口随意安排。依照老罗的套路,他才不管一些历史人物的死活,只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意编排。因此,蒋干的结局不了了之,不是因为罗贯中不清楚其结局,而是因为他不需要。

罗先生都没有安排蒋干的结局,别人就更不好随便编排了。总之,蒋干最终是死了,但何时死的,死在了哪里,如何死的,都是一个未知。既然罗贯中先生都没有安排曹操因为上了周瑜的当,也就是直接上了蒋干的当,而把蒋干杀掉,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臆测是曹操秘密杀掉了蒋干。

就算蒋干寿终正寝吧,尽量不要把本来就很血腥的政治,再给它加把盐,留给历史一些宽容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57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