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容器有哪些?

古人喝酒容器有哪些?,第1张

1、觥(gong):酒器,盖作兽头形。《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觥筹:酒杯和酒筹。酒筹用以计算饮酒的数量。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羿者胜,~~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罍(lei):同“罍”盛酒的器皿,形状像壶。《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怙。”《礼记•礼器》:“庙堂之上,~尊在阼。”(阼:古代东面的台阶,迎客宾处)

4、尊:古代酒器(同樽)。《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觞三行管子趋出。”元稹《有酒》诗:“有酒有酒香满尊,居宁不饮开君颜?”

5、樽:酒杯。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酒家贫只旧醅(pei:没过滤的酒)。”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

6、觞(shang):酒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颜延之《陶徵士诔》:“念昔宴私,举~相海。”

7、钟:酒器。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

8、盅:饮酒、喝茶用的没有把的杯子。

9、斗:盛酒器物,也叫羹斗,有柄。《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黄:gou长寿。指老人。”《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10、酌(zhuo):酒杯,酒。《楚辞•招魂》:“华~既陈,有琼浆些。”《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11、爵:古代酒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以奏尔时。”

12、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者,浮以为大白。”(:jiao把杯中酒喝干。浮:罚)

13、角(jue):酒器。形状像爵,上口无两柱。《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

14、觯(zhi):一种盛酒的器皿,似尊而小。《礼记•礼器》:“尊者举~,卑者举角。”

15、壶:古代一种盛粮食或酒浆的器皿。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6、杯杓(shao):饮酒用的器皿。也指饮酒。《史记•项羽本纪》:“张良人谢,曰:沛公不胜~~,不能辞。”

17、觚(gu):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长身细腰,口部呈大喇叭形,底部呈小喇叭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论语•雍也》:“~不~,~哉!~哉!”《论衡•语增》:“传语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又如“一觚浊酒喜相逢”。

18、杯:现代仍然广为使用的盛羹、水、酒、饮料等的器皿。杜甫《九日五首》诗之一:“重阳独酌~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古代饮酒器具的种类主要有觚、觯、尊、角、爵、碗、杯、舟等,总体看最为常用的是杯和碗。但部分朝代,常用饮酒器具又略有不同。

在远古时期,常用饮酒器具即以碗、杯为主。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分化出罐、瓮、盂、碗、杯等,其以罐、瓮、盂做容器盛酒,以碗、杯为饮具喝酒。以酒杯为例,当时酒杯的种类也非常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其后的历朝历代,多沿袭了同时用碗和杯饮酒。如《三国志》中温酒斩华雄一章,曹操在关羽出战前“教酾热酒一杯”;唐代诗人王翰诗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为玉石所制的酒杯;闻名于世的九龙公道杯也同时产于宋代,可见人们对酒杯的研究和制造艺术水平之高。而在《水浒传》中,亦记述宋代景阳冈的一家酒店有“三碗不过岗”之说。碗与杯,同时用做饮酒的酒器,充分说明了中国酒杯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

但在古代的部分朝代,常用饮酒器具也有使用其它饮酒器具的。 如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不同身份的人开始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一时期,上层社会人士饮酒器具用觯,而底层人士饮酒只能用角。

簋:gui,第三声,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鼎:锅,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甑:zèng,1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如现代的蒸锅2现在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有屉而无底3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觥:gōng,1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箸:筷子

倚:椅子。宋朝时期有“交椅”专供有身份的人坐的

瓯:泛指瓷制食具。主要指现代的“碗”后逐渐改指“茶杯”、“酒杯”、器皿。如:酒瓯`茶瓯等

镫:通“登”是现代的“灯”出自《楚辞·招魂》

燋:指没有点燃的火把(西周时期)

烛:指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

燎:指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置于门内的则称“庭燎”

古代喝酒的器皿:

觚,中国古代饮酒器和礼器,作用相当于酒杯,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

斝,我国古代小型容酒器,在行裸礼时所用,也可兼作温酒器。斝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多用青铜铸造,基本造型为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形状似爵而大,然无流无尾

爵,古代饮酒的器皿,盛行于夏商,西周时期已经少见,但其得名是宋代的事情。

觞,羽觞的省称,后来逐渐成为所有酒杯的通称。羽觞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

卣,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多装饰精美。也有说卣是专门用来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

觯(zhì),是中国古代汉族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觯,古时饮酒用的器皿,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古代煮茶的器皿具体如下:

一、风炉

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像古鼎的样子,壁厚三分,炉口上的边缘九分,炉多出的六分向内,其下虚空,抹以泥土。

二、熟盂

熟盂用来盛开水,瓷器或陶器,容量二升。

三、炭篮

炭篮是盛放烧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里层包裹黑色油纸。

四、茶焙

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叶煮黄。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制。

五、炉灰

炉灰是烧水炉的一种,下面没有通风口,如今日本茶道具中发展为火钵或瓶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64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