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青铜大立人: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重约180公斤,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青铜器。
1、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2、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
3、青铜大立人: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重约180公斤,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
4、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
5、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青铜器主要分类如下:
1、食器
鼎相当于如今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如今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簋(guǐ青铜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如今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簠(fu,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簠(fǔ) 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器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在古器物学上又称为“却立”或“却置”。簠器在经籍中称为“胡”或“瑚”。
盨(xǔ)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敦(duì)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2、酒器
爵,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青铜器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礼记·礼器》中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依此说,角与爵之容量为四与一之比。角的造型与无柱的爵很像,只是流与尾同为尖状。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
斝(jiǎ)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ū)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青铜器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觯(zhì)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ìgōng)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 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尊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尊与彝一样,是祭祀的礼器之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名。尊彝各有其用,但又相互连称,既表示它们是礼器中特别重要的盛酒器,也代表一套相应的礼制。《周礼·寿宫》记载了裸礼(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用彝、朝践用尊的事宜。尊流行于商周,因其特殊地位,不仅汉代沿用,甚至到宋代徽宗年间仍制作有“宣和三年尊”。
卣(yǒu) 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盉(hé)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 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3、水器
罍 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水器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í)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瓿(bù),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鉴 水器,形如现代的盆。有四种用途:(一)容水 ;(二)盛冰,《周礼》:“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三)沐浴;(四)鉴容照面,以后才为铜镜所替代。鉴的制作在春秋战国是最为盛行,当时种、鼎、壶、鉴四器并称。
4、乐器
编铙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编镈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镈体趋向浑圆,形制与编钟相似,但口部平齐。
5、兵器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形状像板斧、斧头而较大。铜车马(南京博物院)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钺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一种兵器。据考证,这种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变而来的,在青铜器中更强调华丽、美观的特质,成为象征权力、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此处所选两件钺是商代后期作品,格外强调器物威严恐怖的特性,同商代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6、礼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着特点。
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西周时期盛产青铜器,其中著名的有:大孟鼎、虎父乙鼎、毛公鼎等都是我国的重要文物。
在西周时期随着我国冶铜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铜器的数量和制作工艺也在迅速上升。许多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也横空出世,为我国的艺术瑰宝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一、大孟鼎—出土于清朝时期,是我国西周时期比较重量级的器物。其名字中的“孟”字就是因为它的藏者名为孟者所得。大孟鼎的造型庄重精美,上面篆刻了许多的铭文。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时期线索。其鼎内部篆刻的字体以金文为主。字体苍劲有力,并且排列整齐优美,堪称我国器皿中铭文的典范。
二、虎父乙鼎—收藏在我国的博物馆中,是西周时期比较常见的鼎器造型。虎父乙鼎的底部呈三角形,三条支撑足比较长,鼎身上可有展体式羽脊兽面纹。
因内壁刻有“虎父乙”三字而得名。这间器物中的虎指的是这件物品主人的族名,父乙是这个主人去世的父亲,在乙日当天祭祀。
三、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礼器,是当时一种权利的象征。毛公鼎内的铭文属于铸刻,字体整齐,结构严密。字形呈长方形,更具美感和大气。金文中的字体有大有小,纵成列横的书写方式,使字体看起来更清晰明了。其鼎中刻有的“子子孙孙宝用”的文字,这在当时是非常潮流的,寓意吉祥平安。但是在西周末期的时候,就演变成了长寿类寓意。可能是当时民不聊生,战乱不断,人们为了美好的生存愿望而刻的吧。
古往今来,虽然历史在不断推进,但是随着考古研究的发掘。历史的一幕一幕,也会在我们的眼前重新上演,与我们诉说以前的故事。
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古代青铜礼器有哪些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著特点。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礼器。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达875千克,是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状花纹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的成组鼎来代表贵族的身份。据《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与8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饮酒器爵、觯、觥及盛酒器尊、卣、壶、斝、罍、觚等。商代贵族饮酒成风,西周初曾严厉禁酒,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饮酒器大为减少。
水器。有盘、匜等。主要用于行礼时盥手以表示虔敬。
乐器。有铙、钟(包括甬钟、钮钟与镈)、鼓等。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达65件的青铜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及音乐的高度水平。
2。主礼器:玉、酒、牺牲、黍稷。
〔祭天〕用玉——“石之美者”。源于人类历史中99%以上石器时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石崇拜。正是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第一次加速发展。青铜时代,则是第二次大加速度发展。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金属。
〔祭祖〕用酒、牺牲、黍稷,盛以青铜器。
酒——使人类达到最原始的状态,以与天、祖沟通。源于“物类相感”的理念。
〔例〕中国古人崇奉的两种圣虫:蝉与蚕。它们的蜕皮、羽化,反映了留连人世,关照后代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中国古人的生死观,或者说“终极关怀”。蝉的习性是“饮甘露”,“甘露”象征著“天地清和之气所钟”,具体化就是酒。蚕丝被用作祭祀礼服,特性是圣洁和精细。蚕也是中国古人最早豢养的昆虫,有神虫的地位。曾有“帝王一日三省蚕”的规矩。
牺牲——如这两个字的偏旁部首所示,牺牲是以牛为主的。其排列方式即所谓的“九牢”。
黍稷——黍稷之精者为“粮”(米+良),但不能祭祀。因为要在最原始状态下与天、祖沟通,必须反映“朴”的含义。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南方食稻,到汉代才脱皮。)这里同样反映了“中庸”的指导思想。
以上祭品的盛器,就是当时的尖端科技产品——青铜器。作为盛装礼器之用的青铜器,具有特殊的材质、造型、纹饰和用途。需要注意的是,青铜本身不是礼器,它所盛之物才是礼器。
〔按用途分类〕
酒醴之盛:觚,爵,卣,罍,斝,觯
沐水之盛:匜,盘,鉴(照镜,冰箱),洁字原写作絜,就是从这里来的。
牺牲之盛:鼎(三足鼎立是最稳定的结构。自然界中没有三足动物,而中国人作出了三足鼎。中国文化不是写实文化。)、鬲、甗
(全世界的陶器都以圆底始(果壳横削去一截),后来才发展出平底、多足。)
黍稷之盛:簋
仪仗器:斧、戚、戈、矛、钺
乐器:钟、镛(大钟)、铎、铃、铙
炊具:
〔按化学成分分类〕
砷青铜——>铅青铜——>锡青铜(商周)
〔纹饰〕
主要母题:兽面、龙(水的象征)、凤(风的象征)、蝉、蚕、火、“饕餮”
作用:镇慑,渲染气氛。
张光直:“兽是天人沟通的工具。”(不全面)
——“大人世及以为礼。”“世及”即父子相袭,统治者垄断了天人沟通(祭祀)的权力,把“天”神化、鬼化,与人民距离拉远,以领导群众。(“绝地天通”)
(巴别塔?)
〔铭文〕
文字和礼器的天作之合。>>
青铜器有哪些类型
青铜器通常是按器形用途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
青铜饪食器:其中又分炊器和蛊食两类器。炊器有鼎、鬲、甗,古人用来煮肉、煮粥、蒸食。辅助工具有匕。盛食器有簋、盨、敦、互、聋、敦、豆、铺、盂。
青铜酒器:其中又分蛊酒器和饮酒器两类。盛酒器有尊、方彝、壶、樽、卣、罍、瓿、觥、盉、尊缶。饮酒器有爵、角、觚、斝、觯(又名“五爵’)。
青铜水器:盥洗用的水器,大型水器有鉴、盘,一般水器有匣、盂等,缶、瓿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数量不多。
青铜乐器:有钟、钲、铙、鼓、镦于、铃、铎、句铎等。
青铜兵器:有戈、矛、铍、戟、铖、戚、剑、镞、刀、胄等。
青铜杂器:多为实用品,其中青铜家俱有禁、俎、案,车马饰軎、辖、毂饰、轴饰、辕首饰、衡饰、銮饰、踵饰、舆饰、衔、镳、轭饰、当卢、马冠、铜泡。日用具有带钩、灯具、炉等。青铜度量衡有尺、量、衡、权。青铜货币有布币、刀币、贝币等春秋战国铜币。凭证信物有符和玺印。
另外,也有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的.
礼器:商周奴隶主崇神鬼、重祭祀、行巫术,将几件大型青铜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为“礼乐之制”,作为王权、名位以及国威的标志和象征。青铜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浓重的巫术色彩。
重器:单件铸造的大型青铜器,其上铸有铭文,专门用来记载某件大事,或颂扬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铭文长的青铜器都是重器。
明器:即“神明”之器。古人认为人死亡而灵魂不灭,要在另一个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隶主贵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爱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青铜殉葬
礼嚣一般由鼎,簋、豆、壶、弇(或盉)组成,等级不同的贵族用器数量都有规定。但这种明器不同于后世专门制作的殉葬用器,仍为礼器。
青铜礼器有哪些(全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著特点。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礼器。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达875千克,是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状花纹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的成组鼎来代表贵族的身份。据《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与8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饮酒器爵、觯、觥及盛酒器尊、卣、壶、斝、罍、觚等。商代贵族饮酒成风,西周初曾严厉禁酒,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饮酒器大为减少。
水器。有盘、匜等。主要用于行礼时盥手以表示虔敬。
乐器。有铙、钟(包括甬钟、钮钟与镈)、鼓等。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达65件的青铜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及音乐的高度水平。
2。主礼器:玉、酒、牺牲、黍稷。
〔祭天〕用玉——“石之美者”。源于人类历史中99%以上石器时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石崇拜。正是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第一次加速发展。青铜时代,则是第二次大加速度发展。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金属。
〔祭祖〕用酒、牺牲、黍稷,盛以青铜器。
酒——使人类达到最原始的状态,以与天、祖沟通。源于“物类相感”的理念。
〔例〕中国古人崇奉的两种圣虫:蝉与蚕。它们的蜕皮、羽化,反映了留连人世,关照后代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中国古人的生死观,或者说“终极关怀”。蝉的习性是“饮甘露”,“甘露”象征著“天地清和之气所钟”,具体化就是酒。蚕丝被用作祭祀礼服,特性是圣洁和精细。蚕也是中国古人最早豢养的昆虫,有神虫的地位。曾有“帝王一日三省蚕”的规矩。
牺牲——如这两个字的偏旁部首所示,牺牲是以牛为主的。其排列方式即所谓的“九牢”。
黍稷——黍稷之精者为“粮”(米+良),但不能祭祀。因为要在最原始状态下与天、祖沟通,必须反映“朴”的含义。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南方食稻,到汉代才脱皮。)这里同样反映了“中庸”的指导思想。
以上祭品的盛器,就是当时的尖端科技产品——青铜器。作为盛装礼器之用的青铜器,具有特殊的材质、造型、纹饰和用途。需要注意的是,青铜本身不是礼器,它所盛之物才是礼器。
〔按用途分类〕
酒醴之盛:觚,爵,卣,罍,斝,觯
沐水之盛:匜,盘,鉴(照镜,冰箱),洁字原写作絜,就是从这里来的。
牺牲之盛:鼎(三足鼎立是最稳定的结构。自然界中没有三足动物,而中国人作出了三足鼎。中国文化不是写实文化。)、鬲、甗
(全世界的陶器都以圆底始(果壳横削去一截),后来才发展出平底、多足。)
黍稷之盛:簋
仪仗器:斧、戚、戈、矛、钺
乐器:钟、镛(大钟)、铎、铃、铙
炊具:
〔按化学成分分类〕
砷青铜——>铅青铜——>锡青铜(商周)
〔纹饰〕
主要母题:兽面、龙(水的象征)、凤(风的象征)、蝉、蚕、火、“饕餮”
作用:镇慑,渲染气氛。
张光直:“兽是天人沟通的工具。”(不全面)
——“大人世及以为礼。”“世及”即父子相袭,统治者垄断了天人沟通(祭祀)的权力,把“天”神化、鬼化,与人民距离拉远,以领导群众。(“绝地天通”)
(巴别塔?)
〔铭文〕
文字和礼器的天作之合。
——“殷道亲亲,周道尊尊。”
“亲亲”即诸子平等,兄终弟及,看重自然关系,不是“>>
青铜器名称及作用解析大全,常见青铜器有哪些
鼎
dǐng
古代炊具,用于祭祀和宴飨,代表贵族的等级和地位。
鬲
lì
鬲的用途与鼎相似,主要是用作烹煮的炊器。
甗
yǎn
蒸饭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食物,称为甑,下为鬲,用以盛水,中间有孔用以通蒸汽。
簋
guǐ
盛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在祭祀、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列鼎配合使用。
豆
dòu
用于盛放肉酱、腌菜的容器。
(点击可看大图)
酒
名称
用途
器形
尊
zūn
盛酒器或温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有些尊模拟鸟兽的形状,统称鸟兽尊。
罍
léi
大型盛酒器或盛水器,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一般为商代器,圆形罍商周都有。
觥
gōng
盛酒器
彝
yí
盛酒器
卣
yǒu
盛酒器
盉
hé
可盛水,用以调节酒的浓淡。与盘搭配,可用于宴饮前行“沃盥之礼”
青铜器有哪些种类
青铜器通常是按器形用途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 青铜饪食器:其中又分炊器和蛊食两类器。炊器有鼎、鬲、甗,古人用来煮肉、煮粥、蒸食。辅助工具有匕。盛食器有簋、盨、敦、互、聋、敦、豆、铺、盂。 青铜酒器:其中又分蛊酒器和饮酒器两类。盛酒器有尊、方彝、壶、樽、卣、罍、瓿、觥、盉、尊缶。饮酒器有爵、角、觚、斝、觯(又名“五爵’)。 青铜水器:盥洗用的水器,大型水器有鉴、盘,一般水器有匣、盂等,缶、瓿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数量不多。 青铜乐器:有钟、钲、铙、鼓、镦于、铃、铎、句铎等。 青铜兵器:有戈、矛、铍、戟、铖、戚、剑、镞、刀、胄等。 青铜杂器:多为实用品,其中青铜家俱有禁、俎、案,车马饰軎、辖、毂饰、轴饰、辕首饰、衡饰、銮饰、踵饰、舆饰、衔、镳、轭饰、当卢、马冠、铜泡。日用具有带钩、灯具、炉等。青铜度量衡有尺、量、衡、权。青铜货币有布币、刀币、贝币等春秋战国铜币。凭证信物有符和玺印。 另外,也有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的. 礼器:商周奴隶主崇神鬼、重祭祀、行巫术,将几件大型青铜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为“礼乐之制”,作为王权、名位以及国威的标志和象征。青铜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浓重的巫术色彩。 重器:单件铸造的大型青铜器,其上铸有铭文,专门用来记载某件大事,或颂扬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铭文长的青铜器都是重器。 明器:即“神明”之器。古人认为人死亡而灵魂不灭,要在另一个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隶主贵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爱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青铜殉葬 礼嚣一般由鼎,簋、豆、壶、弇(或盉)组成,等级不同的贵族用器数量都有规定。但这种明器不同于后世专门制作的殉葬用器,仍为礼器。
什么是礼器?青铜礼器包括哪几大类?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的青铜时代
礼器是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贵族用于祭祀、朝聘、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中的用器,其社会功能是用来代表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级权力,即用以“明贵贱、辨等列。”(《左传·隐公5年》)是当时礼制的体现,即“器以藏礼”。《左传·成公2年》《左传·宣公3年》、《汉书·郊祀志》等古代文献记载“禹铸九鼎”,代表王权,就是明证。 &nb
礼器是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贵族用于祭祀、朝聘、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中的用器,其社会功能是用来代表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级权力,即用以“明贵、辨等列。”(《左传·隐公5年》)是当时礼制的体现,即“器以藏礼”。《左传·成公2年》《左传·宣公3年》、《汉书·郊祀志》等古代文献记载“禹铸九鼎”,代表王权,就是明证。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生产工具、兵器、车马器和礼器等。其中青铜礼器十分发达,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显著的民族特点。青铜礼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或将乐器与礼器并列)四大类。食器包括炊器和饮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盂、簠、盨、敦、豆等。酒器包括饮酒器和盛酒器,主要有爵、角、斝、觚、觯、觥、尊(包括鸟兽尊)、卣、壶、瓿、罍、方彝、缶等。水器主要有盘、鉴、盉、匜等。乐器主要有铙、钟、钲、铎、錞于、鼓等。
圆明园里有什么青铜礼器?
铜鹤 位于清漪宫门口的铜鹤,造功精细,金碧辉煌,富有灵气, 是皇宫中不可缺少的吉祥物。
铜獬豸 造型雄健,刻工精细的铜獬豸,原在长春园大宫门前,仿在颐和园仁寿殿庭院中。
还有龙龟和翔龙 青铜十二生肖 等等
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有哪些
天亡簋,西周初期青铜器。
德方鼎,西周早期青铜器。
宜侯夨(cè)簋(guǐ),西周早期青铜器。
小盂鼎,西周早期青铜器。
何尊,西周早期青铜器
虢季子白盘,西周晩期青铜器。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
兮甲盘,也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西周晩期青铜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有哪些(简介)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斝(jia,音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u,音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夏朝的青铜器有哪些
综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计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门类。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斝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现。二里冈上层青铜器的器形更为发展,商代青铜礼器的体制业已形成。属于二里冈下层的青铜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冈上层的青铜器,有的器壁巳相当厚重。
1、商代人面纹铜鼎
商代人面纹铜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
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
2、商代豕形铜尊
商代豕形铜尊作野公猪形状,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
有的考古学者认为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
3、商代牛形铜觥
商代牛觥是商晚期青铜盛酒器,1977年11月在衡阳市蒸水北岸包家台子出土。包家台子南距辖神渡约1000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15米。
其时,牛觥埋在深约1米的黑褐色土中,头部东向,周围未见墓葬痕迹,当为部落首领或长老在一场祭祀天地、祈求平安的祀典后深埋在台地中央的。
4、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
铙(náo)为乐器,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因此,铙(náo)可能是一种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击乐器。
此铙的侧鼓有立象,钲(zhēng)部粗线条的兽面纹,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的纹饰。湖南地区距今为止发现的铜铙(náo)数量较多,最重的达到2215千克。
5、_尊
_[xiāo]尊为古代盛酒器。铜尊,最早见于商代。_,俗称猫头鹰。在古代,_是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_的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原形。
_尊一九七六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器为一对两只,铸于商代后期。原器通高四十五点九厘米,外形从整体上看,为一昂首挺胸的猫头鹰。通体饰以纹饰,富丽精细。
喙、胸部纹饰为蝉纹;_颈两侧为夔纹;翅两边各饰以蛇纹;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飞的_鸟,整个尊是平面的立体的完美结合。尊口内侧有铭文“妇好”二字。
——商代人面纹铜鼎
——商代豕形铜尊
——商代牛形铜觥
——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
——_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