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雕刻的什么佛?

求雕刻的什么佛?,第1张

子曰我能 2011-08-01

这是柬埔寨吴哥窟中的小乘佛教释迦摩尼和蛇王的雕像。

《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一、《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五载,佛从菩提树下起,往牟枝磷陀龙王池边,坐一树下思惟,时七日洪雨不止,牟枝磷陀龙王乃出,以身绕佛七匝,引头覆佛头上,守护佛陀,使不受诸恼乱。

悉达多太子接受牧女乳糜的供养,在河里洗净身体是,象王就为他踩平菩提道场,铺上柔软的干草,让他安心的进入无上禅定。在第六个七天,风云大作,雷电交加,蛇王牟迦林用身体围绕佛身七匝,撑平九个头为佛陀这封挡雨。后世比丘为纪念这段历史,寺院都有立此九头蛇神之塑像。传到中国后,中国人崇尚龙,此形像也就慢慢的转变为龙。泰、缅、兰卡等地还是保留此蛇(没有四条腿)的形像。

印度古代不少部落和朝代都声称自己是那迦即蛇的传人:祖先与那迦女结合而生的子孙。

1、雕工。别看翡翠佛公造型简单,但要想其形态端庄、表情传神的话,还是很考验雕工的。首先,佛公整体的大小和长宽是讲究比例的;其次雕刻的线条要流畅,面庞和肚子都要圆润饱满,如此才能体现出佛公的福气之感。

2、形态。因为不同形态的佛公有着不同的寓意,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内心所求,去选择相应神态的翡翠佛公,如此才能达成心愿。如:弥勒佛寓意宽容大度、乐观、不拘小节;逍遥福寓意为人洒脱、不斤斤计较;布袋佛寓意招财进宝、广纳福气,济公佛寓意福禄双全、不求权贵等等。

3、眼缘。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不仅是挑选翡翠佛公要看眼缘,挑选翡翠都是要看眼缘的。俗话说得好:“玉石无价,人心有价”,意思就是说,不论是何种品质何种造型,只要你喜欢,合你眼缘,那这块玉石就是无价的。故在挑选翡翠佛公也是,只要你喜欢,一切讲究都可忽视。

所谓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所以,一般译为觉有情。通俗地讲,就是已经觉悟了的人。菩萨共分52个阶位,从初信到妙觉,是按照觉悟的程度来划分的,妙觉菩萨,其实就是佛。觉悟的层次大致可以分为:始觉、初觉、觉醒、觉悟、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佛)。任何愿意慈悲奉献的人,都可以叫菩萨。因此,菩萨多得无法计算。不过通常所说的菩萨指的是大菩萨(菩萨摩诃萨),最著名的有: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地藏王、日光、月光、无尽意、须菩提等等。由于佛也可以叫菩萨,所以还要加上88个佛,这88个佛中,最有名的是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正法明古佛、燃灯古佛、阿弥陀佛等。阿弥陀佛!合十!

有20位佛,18罗汉,18位观音

注: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即是佛也是菩萨)

1、诸佛

(1)三世佛

横三世佛:

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现实世界﹚的教主,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佛诞。

药师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农历九月三十日佛诞。

(2)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燃灯古佛。

现世佛——释迦牟尼佛。

未来佛——弥勒佛。

(3)三身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报身佛——卢舍那佛,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

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4)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

东方不动佛﹙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5)华严三圣

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6)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2、罗汉

十八罗汉是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骑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3、诸菩萨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准提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金刚拳菩萨、除盖障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救脱菩萨、宝檀华菩萨。

扩展资料:

一、佛教其他神灵

1、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十个著名门徒。传说他们各有一方面的独特专能。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2、十九伽蓝

十九伽蓝神原为十八伽蓝,都是古印度神话中的神祗,后增加了关羽,成为十九伽蓝。伽蓝作为佛教护法神,维护寺院僧事活动的正常开展。

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 视 、遍视、关羽

3、二十四诸天

一大梵天、 二帝释天、 三多闻天王、 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 六广目天王、 七金刚密迹天、 八大自在天、九散脂大将天、 十大辩才天、 十一大功德天、

十二韦驮天神天、十三坚牢地神天、十四菩提树神天、 十五鬼子母天、 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天、十八月宫天子天、 十九娑竭龙王天、 

二十阎摩罗王天、二十一紧那罗天、二十二紫微大帝天、二十三东岳大帝天、 二十四雷神天。

4、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故名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5、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二、观世音三十三化身

1、杨柳观音, 2、龙头观音, 3、持经观音

4、圆光观音, 5、游戏观音, 6、白衣观音

7、莲卧观音, 8、泷见观音, 9、施药观音

10、鱼蓝观音,11、德王观音,12、水月观音

13、一叶观音,14、青颈观音,15、威德观音

16、延命观音,17、众宝观音,18、岩户观音

19、能静观音,20、阿缛观音,21、阿摩提观音

22、叶衣观音,23、琉璃观音,24、多罗尊观音

25、蛤蛎观音,26、六时观音,27、普悲观音

28、合掌观音,29、一如观音,30、马郎妇观音

31、不二观音,32、持莲观音,33、洒水观音

-神佛总谱之佛菩萨名录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

1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地藏王菩萨道场在九华山,坐骑是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谛听。

2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普贤菩萨道场在峨嵋山,坐骑是六牙白象——灵牙仙。

3文殊菩萨——象征智慧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坐骑是是青狮——虬首仙。

4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普陀山,坐骑的是金毛犼——金光仙,又名“朝天吼”。

扩展资料: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参考资料:

四大菩萨-

1、王世军。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钻研核雕数十年如一日。代表作:《十八罗汉》、《十二生肖》、《八骏》、《八仙》。

2、陆小琴。姑苏市吴中区光福镇人,我国民进会员,政协委员。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陆小琴核雕2013荣获我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3、钟小军。1972年生于核雕之乡舟山村香山工匠世家,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代表作品有《八宝观音》手串、《十臂观音》、《婴戏弥勒》、等作品。

4、谢才元。苏州舟山核雕村人,1957年出生,1973年进入舟山工艺品厂学徒,通过自己的努力练就了雕刻技巧。主要作品是十八罗汉头和吉庆有余等题材,在舟山工艺品厂时曾和须吟笙合作雕刻108粒罗汉相。

5、刘向前。浙江东阳雕刻艺术名家,东阳核雕大师,东阳核雕界的****,小火炉品牌创始人。2013年,其作品“普渡”和“佛在心中”被评定为2013年琢艺杯文玩艺术品大赛金奖。

你好,从图上来看

这两个没什么可比性啊

图2完全是灯光图

紫色的东西最忌讳灯光图

自然光下档次低不知道多少了。。。

图1属也是灯光图,实物搞不好都是偏油青的

没法估价

一定要选一个的话,建议选图1

在诸多菩萨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八大菩萨。它们分别是观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

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音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

唐宋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

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

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

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即金刚萨埵,又称秘密主,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

(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

(二)为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

(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

(四)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埵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

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

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除盖障菩萨

除盖障菩萨。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地藏菩萨

。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

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僧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扩展资料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

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贤、千手观音Samantabhadra 、观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简言之,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

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

又《佛地论》有三义:“1 谓诸萨 求菩提故。2 缘菩提萨 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 萨 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後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

参考资料:

-菩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64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