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颗佛珠计数器的正确栓法是什么?有什么讲究吗?谢谢高手指点!

108颗佛珠计数器的正确栓法是什么?有什么讲究吗?谢谢高手指点!,第1张

佛珠计数器是指悬挂在念珠之上的两串小的珠子,一般有子珠的五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二大小,每一串十粒珠子,一般将这两串珠子称为记念,主要是用在长串的念珠上。计数器则是一种银质的小卡子,一般会有些莲花或者XX的造型在上面,使用的时候直接卡在子珠之间来计数用。藏地密乘行人多用银质的小铃和小金刚杵为装饰带有银珠的计数器,随着各流派的传承不同所放置的位置也不同。苦行者一般用普通材质或者六道木的木头念珠,然后用一小段绳子系在子珠之间来计数,每念一长串的数量就将短绳子向下移动一颗珠子。当这段绳子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时候就等于一百零八遍长珠,二者相乘就等于是念诵了一万一千六百六十四遍圣号或者真言。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计数器不应直接栓在佛珠的珠线上,而要在珠线上穿入小环,再将计数器穿在环上。念珠是佛教徒的必备法器之一,主要是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的:母珠、佛塔、子珠、节珠、记念或者计数器、络绳、流苏。在很多的经典里都有所论及。究其根本目的有三:一是起到制心一处去除杂念的作用,使心有一个可以觉醒的缘起。二是起到计数的作用,在佛教的实际修行方法中有很多的都需要进行计数,比如说念佛号、持诵咒语等等。三是当作做业的所缘物,这主要是密宗行者的念珠一般经过大闭关等的修持以后会有非常巨大的加持力,可以为病患进行治疗、回避凶煞等等。在近一段时期还有很多的非佛教徒也喜欢佩戴念珠,其目的也不外乎世俗的趋吉避凶和装饰作用。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领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所说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十八颗与一百零八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一百零八颗除六份。除六份又表六道轮回。

是的,108颗佛珠真正的用途是计数

每天要念多少声佛号,需要记数字。比如像我拿的这一串佛珠,共有108颗珠子,从突出的这个地方开始拨起,念一声阿弥陀佛,拨一个珠子,一圈拨下来,就是念了108声。如果是要念几千遍,那就根据一圈108遍,多少圈下来,加起来,就知道了。这样,就能知道说,哦,今天诵了多少遍佛号,功课完成的怎么样。这时它的用途就是计数。

  念珠是指以线贯串一定数量的珠子,用以计算称名称持咒数的法具。又称数珠、咒珠或诵珠。

  在《牟梨曼陀罗尼经》中说: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是引接普遍根机,牵课修业之具也。在《本槵子经》中说: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当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此即念珠的由来。

  关于念珠的功德,在《木槵子经》中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念珠颗数代表的意义

  又据《陀罗尼集经》卷二<数珠法相品>所述,若诵经、念佛、持咒时,手持数珠一一掐之,则彼行者当得十种波罗蜜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

  关于数珠的颗数,《木槵子经》说一O八颗;《陀罗尼集经》列出一O八、五十四、四十二及二十一颗等四种;《数珠功德经》说一O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种;《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上品一O八O颗,最胜一O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O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O八O颗。上列颗数之来源,系一O八减半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为十四,又一O八之十倍为一O八O。

  由上所述,可知数珠的颗数,应以一O八颗为其基本数。不过《陀罗尼集经》所说的四十二及其减半的二十一,当另有别说。后世认为此等颗数,皆各有象徵意义,一O八颗表示证入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

  在《释氏要览》中说:小乘见修合论,烦恼共有一百八数。且明见惑、三界、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谓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贪、瞋、痴、慢、疑、身、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也。集灭离三见,谓集灭二谛下,各除身、边、邪三见也。道除于二见,谓道谛除身、边二见也。上界不行恚,谓上界四谛下各除瞋一,已上三界四谛,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断惑,欲界有四,谓贪、瞋、痴、慢,上二界各除瞋,共有六,已上成十,计九十八也。更口十缠,谓无渐、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

  一O八O颗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刚界一O八尊中各具一O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念珠的材质

  关于数珠的资料,《陀罗尼集经》举出金、银、赤铜、水精(水晶)及木槵子、菩提子、莲华子等类;《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列出菩提子、金刚子、金、真珠、莲华子等类;《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列香木、鍮石、铜、铁、水精、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列出铁、赤铜、真珠、珊瑚、槵子、莲子、因陀罗佉叉、乌嚧陀罗佉叉、水精、菩提子等十种;《金刚顶瑜伽念珠经》列举砗磲、木槵、铁、熟铜、水精、真珠、诸宝、帝释子、金刚子、莲华、菩提子等十一种;《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列举菩提子、莲花子、噜梛罗叉子、木槵、多罗树子、土、螺旋、水精、真珠、牙、赤珠、诸摩尼、薏苡珠及其馀的草子等十四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除障分品>列举活儿子、莲华子、阿嚧陀罗阿叉子、水精、赤铜、锡、木槵、琉璃、金、银、镔铁、高佉等十二种。

  经典中亦有记载不同的念珠,有不同的念诵功德,《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曼殊室利告大众言:‘汝等谛听!受数珠校量功德差别如是: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若开乌卢陁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插念,或但手持此珠,不能依法诵佛名,等数难可拔。是诸善男子,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共,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得福无量。

  《陀罗尼集经》以水精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说香木得一皆福,鍮石、铜、铁得二分,水精、真珠得一俱胝分,莲华子、金刚子得二俱胝分,间错种种诸宝及菩提子最胜,可得无量无骤不可说不可说分之福德。《守护经》说菩提子及种种和合之珠最胜;《数珠功德经》、《瑜珠念珠经》等亦以菩提子为最胜。

  在密教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别,所用数珠亦有不同。《苏悉地羯罗经》说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用莲花子,金刚部用噜梛罗叉子之数珠;《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等诸宝,莲华部用莲华子,羯磨部用种种和合之数珠。

  我国有关使用数珠的记事,首见于《续高僧传》卷二十<道绰传>:人各掐珠,口同佛号。道绰之专弘净土,始于隋末,於唐代贞观年间又以数珠教人念佛,可见数珠是在唐初才被当作称名记数之法具。其后,以《陀罗尼集经》为始,密部仪轨被大量传译出来,数珠亦为密教僧人所广泛使用。

  在使用念珠时,通常一串念珠会有一颗母珠,方便计数。

  在《陀罗尼集经》中说: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为母珠,又更别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

  除了母珠之外,颗数多的念珠,除母珠外,也会多加数珠记子。如《禅林象器笺》中后:百八颗外,有十颗小颗为记子。

一 是起到制心一处去除杂念的作用,使心有一个可以觉醒的缘起。

二 是起到计数的作用,在佛教的实际修行方法中有很多的都需要进行计数,比如说念佛号、持诵咒语等等。

三 是当作做业的所缘物,这主要是密宗行者的佛珠一般经过大闭关等的修持以后会有非常巨大的加持力,可以为病患进行治疗、回避凶煞等等。

佛珠之数量:

《桑布扎续》与《金刚空行续》等续部中云:“息业为一百,增业为一百零八,怀业为五十,诛业则为六十颗。”在通常情况下,以一百零八颗为宜。

(补充)

佛珠的颗数各本佛经所记戴也有不同, 现举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参考:

1 金刚顶瑜伽佛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

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

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

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

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现将常见的颗数意义简述如下:

1080 颗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 颗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份。

27 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份。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佛珠常附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颗 (亦有二颗), 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 (亦叫隔珠, 间珠) 用以分隔一定颗数的佛珠。记子又称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 多以十颗为一小串, 表示十波罗蜜, 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次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纪数。如在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称为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是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20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