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一块石头做成项链 怎么打孔?

想把一块石头做成项链 怎么打孔?,第1张

可以在洛阳、楼兰、古镇打孔,打孔的时候需要打孔材料以及钱钱,比如你的衣服是58级的,那么打孔的材料就要6级材料——湘妃竹,在洛阳你打开小地图会看到有宝石的字样,就是在那打孔和镶嵌宝石的了;打好孔后,就可以镶嵌了,镶嵌需要的东西是高级宝石镶嵌符、你的装备和你要镶嵌的宝石,就OK了。 挺简单的,随便去弄弄就会了,反正就是要钱,呵呵。

  翡翠珠子加工过程:

  1、选料,部位好的没有裂的,最好是有种或者有色的。

  2、切割,把有裂或者不好的地方切掉,把大块的,型状不好的切成小块。

  3、吸珠,把切好的一块放在工作台上有吸筒,也可以吸有色或者种水好的地方,有各式和样的规格。

  4、倒棱,吸的珠都是桶状,需要放在倒棱机上倒棱,让桶状变成圆型。

  5、粗磨,倒完棱差不多棱角都磨没有了,变成近似圆型,再换粗磨盘。

  6、细磨,粗磨完后就要细磨,圆型成型,就是表面细磨。

  7、打孔,细磨完就是打孔,好珠子都是人工选好部位打,要求质量高,大量的或者普通的珠子都用超声波,效率高。

  8、抛光,孔完打后就是抛光了,一般都是用震动抛光机抛。

珍珠乃是一个尖锐的小石子,当它跑到那个珍珠的蚌里面的时候,它在那里刺痛那个蚌,而这个蚌就一直分泌出一些东西,来包容这一个小石子。小石子不断地刺激它,给蚌带来更深的痛苦,而这个蚌就不断地分泌出更多的分泌物,把这个东西包起来。最后,一颗丑陋的石子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不管我们是在婚姻里,还是在婚姻外,都会有一些刺痛我们的小石子,是我们无法从生命中,凭借自己的力量去除的。上帝盼望我们能够做珍珠,如同河蚌那样,用看似愚拙的包容之法,来胜过它,将丑陋化为美丽。我们的人生,经过了这种试炼,也会散发出珍珠的光华。相信你,因着有正确的心态,一定可以得着神所赐的人生中的上好的礼物。

  我知道有的佛珠是一边念经、念咒一边制作的

  <念珠的作用>

  念珠又称作佛珠, 数珠等, 是念佛时纪录的工具, 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 掐捻念珠诵经持咒念佛, 能生诸种功德, 而中国民间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 因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念珠的起源>

  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 译成中文意思是: 数珠, 珠鬘, 念诵鬘, 珠之贯线,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念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念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念珠。念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念珠的记戴, 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

  而佛经记戴念珠多出於后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念珠却是极受重视。

  传入中国的经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 「木[木患]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 主要内容是讲述持珠念三宝之功德, 总括来说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挂珠时亦可增加威仪。

  <念珠的种类>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三类, 也是我们目录中所分的手珠, 持珠及挂珠。

  手珠 -- 一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 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 亦有视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持珠 -- 一般是用较大颗的珠子, 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 颗数也是视乎珠子的大小按经书记载颗数穿成。

  挂珠 -- 挂在颈上的佛珠, 一般是一百零八颗, 通常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会中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较少配戴, 不过因为经书及律制也没有说明佛珠是出家人专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颈上。而一些较细粒穿成的挂珠则较多人拿在手上或挠在手上随时掐捻念佛。我们为了方便介绍, 所有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也称为挂珠, 但一些较细的不一定可以戴在颈上, 敬请留意。

  <念珠的颗数>

  念珠的颗数各本佛经所记戴也有不同, 现举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参考:

  1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

  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

  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

  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

  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现将常见的颗数意义简述如下:

  1080 颗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 颗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 --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於携带将 108 颗除三份。

  27 颗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於携带将 108 颗除六份。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念珠常附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颗 (亦有二颗), 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 (亦叫隔珠, 间珠) 用以分隔一定颗数的佛珠。记子又称弟子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 多以十颗为一小串, 表示十波罗蜜, 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次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纪数。如在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称为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是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念珠的质料>

  念珠的质料是品种繁多, 由矿石, 果质, 骨, 陶瓷等等都有, 个人可以自己喜爱选择, 而一些经书亦有记戴念珠制造的用料, 现开列其中一部份供参考:

  陀罗尼集经 -- 金、银、赤铜、水晶、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 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料合成等。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

  般若经 -- 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

  现将各质料念珠分类简述:

  金、银 -- 金、银所造的念珠较为少见。

  琉璃 -- 琉璃是珠或玉石的一种, 与今日的玻璃是不同, 多用作制造各类器皿, 有不同的颜色, 琉璃最大的特色是任何物品接近它也会被它的颜色同化。

  砗磲 -- 砗磲是海中的大蛤的壳打磨成珠。

  玛瑙 -- 玛瑙是结晶石英, 次玉石类, 有很多不同的颜色, 包括常见的黑色, 红色, 原色, 灰色, 天眼石等等, 因它也是佛教七宝之一, 故是念珠最常用到的石类。

  琥珀 -- 琥珀本是一种树脂, 因藏於地下千万年而成, 火烧有香味, 中国古代亦有用琥珀作药, 琥珀因出产地及环境不同而有很多种类, 有透明金**的金珀, 不透明**的蜜蜡, 朱红色的血珀, 黑色不透明的瑿珀, 还有内含杂物的花珀等等。琥珀历来被视为珍宝之物, 佛弟子亦多用作供佛及做成念珠。

  珊瑚 -- 珊瑚是产於海中由动物所分泌的石灰质, 主要是红色, 因是经历千万年而成,故被评为宝石类。一般人认为珊瑚是有驱邪及逢凶化吉的功用。

  菩提子 -- 菩提子是一种叫川壳的草木植物所结的果实, 而非菩提树所结的果, 菩提树所结的果实是叫金刚子。菩提子亦有很多不同的果实, 按表面花纹分为有: 星月菩提, 草菩提, 凤眼菩提, 龙眼菩提, 另不同地方出产亦有分为: 天竺菩提, 天台菩提等等。

  金刚子 -- 金刚子是由菩提树所结的果实。

  玉石 -- 中国人爱好玉石, 所以亦有用玉石来造成念珠。

  宝石 -- 宝石种类极多, 常见用作念珠的有: 虎眼石, 青金石, 金沙石, 绿松石等等。

  果实 -- 能用作念珠的果实常见的有: 木[木患]子、摩尼子、陀罗尼子、太阳子等等, 较罕有的是: 缅茄、五眼六通等等。至於果实的核亦有用作念珠, 但一般都会刻成花纹或罗汉, 常用的有桃核及橄榄核等。

  骨角 -- 象牙、牛骨、犀牛角、牛角等都有用作念珠, 而且多会加上雕刻, 不过近年象牙及犀牛角的念珠因禁售已是很少有售。

  陶瓷 -- 陶瓷念珠多是绘上佛像、菩萨、罗汉等, 因陶瓷易碎, 一般陶瓷念珠多用作鉴赏之用。

  水晶 -- 水晶是硬度很高的矿物, 有不同的颜色及种类, 亦是极受欢迎造成念珠的质料, 一般水晶有透明白水晶、紫晶、粉晶、发晶、茶晶等等。

  竹、木 -- 竹及木亦有用作念珠, 而木的念珠亦有很多种类和普遍, 包括: 紫檀木、沈香木、黑檀木、伽楠木等等。

  其他 -- 包括玻璃、塑胶、合金等等。

  <念珠的持用>

  一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旁的念珠开始, 每念佛号、经文或咒语一遍即用心捻掐一颗念珠, 间珠不算, 如有记子每捻珠念佛满一串珠时即拨动一记子, 而捻珠至母珠时多不越过, 而逆向而回, 因为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所戴, 各念珠表示观音, 母珠表示无量寿或修行成满之佛果, 故捻珠至母珠时要逆向而还, 否则即犯越法罪。

  除了一些宗派如密宗对持念珠有一定规定外, 其他的记载大多没有严格的规定, 如对持珠及念珠有个别问题, 可请示经常出入的道场出家人或前辈同修。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1671年,科学家认为珍珠的形成是由沙子意外进入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软体动物受沙子刺激 产生不适便形成珍珠。珍珠是大海的恩赐,是大自然的一种“意外”。人们经过分析,摸索这种“意外”,便探索出其形成原因并将这一原理付诸实践,特意将一颗 圆核物或小肉片植入某些特定的贝类体内,人为地使其产生珍珠, 于是就有了珍珠的人工养殖。珍珠的养殖是一门严密细致讲究科学的学问,从选贝、育苗,从贝苗 -中贝-大贝-植核-育珠,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标准,要养大一个珠母贝,正常的养殖时间要21个月,至少也要18个月。养殖珍珠,气候、水质环境 等因素重要,但关键是植核技术,植核成败与否,不但对珍珠贝类的成活率,而且对珠层形成的时间、质量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植核成功,少则三年便可收获珍珠 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22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