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的历史变迁

玉如意的历史变迁,第1张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唐代发展为柄身扁平,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而广为流行,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而在明末时期,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

  

如意的材质极为多样,各色玉石、金、银、铜、铁、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等应有尽有。其中玉石如意就分为翡翠、白玉、青玉、碧玉、墨玉、水晶、孔雀石、玛瑙、珊瑚等。装饰手法也异彩纷呈,尤其是配以各种所谓“中国结”,如盘长结、铜钱结、蝴蝶结、喜结、寿结等,不仅有和谐的视觉效果,也增添了如意的韵味。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清宫如意收藏中的一个大类即为工艺独特的木柄三镶玉如意。这种如意的木柄质地分紫檀、花梨、黄杨、黄檀及檀香木等十余种,有的雕刻有吉祥图案,有的镶嵌金银丝花纹,也有素面无纹饰的。如意的首、身、尾分别嵌饰玉雕,这些玉饰往往采用历代古玉,也有一部分由清宫专门碾琢。此外,清代宫廷如意还有不少罕见的品类,如染骨如意、鹤顶红如意等;造型上也有别出心裁的,如双首如意和形如两柄如意交错的五镶如意等。

  

如意的收藏,往往同时具有保值增值和祈福纳祥的预期。随着近几年,国内各级市场的兴盛,尤其是拍卖业瓷杂器物的火热,如意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刺激了人们投资收藏如意的积极性。但市面所见如意以清代最多,明代制品已不多见,收藏者须避免“盲目崇古”。

如意有何历史渊源,是来源始于秦汉时期一种已有的搔痒工具,俗称“爪杖”。因为人不能去做不到的地方,所以能做到最好,所以得了“如意”的绰号。由于它的柄长两尺,宽约三寸,形状扁平,轻巧可取,又常有人相伴,随手可得,所以常被古人用作指点和绘画的对象。古代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现在叫痒),也有记事的笙(也称为朝笙、手板)如意兼用。

特别是清朝时,贵族知识阶层盛行轻风,常被谈兴用作指路的工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因此,借痴心妄想帮助谈兴的做法很快在各地盛行。特别是传到佛教高僧那里,更加灵活好用,增加实用价值。在传佛经的时候,抱着最美好的祝愿,把经文写在最美好的祝愿上,以供遗忘,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

从古至今,如意一直受到贵族的青睐,受到佛教高僧的推崇,极大地提升了如意的地位。于是,到了魏晋隋唐,文殊菩萨的造像发生了变化,代表智慧和正义的菩萨自然成了牵手的形象。于是,一厢情愿就成了好运和智慧的象征。

如意象征吉祥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深刻的寓意不断被皇帝、贵族、名人、才子、美女等上层阶级依附于如意,变得更加系统化、固定化,使如意越来越具有精神性和实用性。到了唐代,如意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如意”和“爪杖”开始初步分离。“爪杖”是指用来搔痒的工具,后来被称为搔痒盒、孝、不求人等。但不再叫“如意”。此时的“如意”指的是一种新型的美,但没有使用价值,两者是齐头并进的,但后者是不断演变的,含义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用料和质感更昂贵,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高档工艺装饰,以及贵族专用。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清代很多,明代也很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皇帝、后妃的玩具,宝座旁边、卧室里有如意,表示吉祥、顺心。如意的种类有搪瓷如意、木质镶嵌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清代皇帝、皇后以如意为王公大臣的礼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的礼物,富裕的房子互相赠送,祝愿如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633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