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名科是中国有名的玉雕大师,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落款是“名科”,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上用来标识自己的。
内容延伸张名科的作品大多以玉雕为主,包括玉器、玉雕摆件、玉雕佛像等。
他的作品在玉雕界有很高的水平,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图案新颖,很具艺术价值。
除了在国内外展览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外,张名科也经常参加各种玉雕讲座和培训,传授自己的玉雕经验和技巧。
这个是玉雕大师杨曦的款之一“辰”。
杨曦,号南石,出生于六十年代,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业学校。1983年进入苏州玉石雕刻厂,担任设计雕刻工作。在厂期间评为先进生产者及优秀设计师。1987年作品《精卫填海》评为江苏省玉雕百花奖。1992年离厂成立个人工作室,2007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担任评委, [1] 201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1年获得平江区杰出人才奖,2012年获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姑苏文化创新重点人才奖,2018年被评选为苏州市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 [2] 。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第一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 [4] ,苏作玉雕工艺创新、探索代表人物。 [5] 作品《秋语江南》《莲相》已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花样年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6] 。
署名。在玉雕中,落款是指在作品的一角留下作品的作者、创作日期、地点等要素,而宏普就是署名。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当我们拿到一块玉雕作品时,除了欣赏这件作品的美外,也会下意识去找一找它上面有没有落款,因为有时候往往一个落款,就能让我们知道很多关于作品的信息。
关于玉雕上的款印文化,其实也有了很久的历史,但是流传到现在,其在形式上大致分为三大类。
一种是名款,就是把作者的名字署名在作品上作为款印,也算得上是一种知识产权意识,别人再落这个款,就算侵权了。
一种是“花押”,这种就像现在的个性签名,用艺术的手法把文字和图案结合,十分具有创新性和防伪性,获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还有一种是“堂号”,算得上是现在玉雕界采用的最多的形式,一些出名的工作室都会有自己的堂号款。
看到这个堂号款,我们就能知道这个作品的工作室,进而就能了解这个工作室的作品质量和口碑如何。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作品会仿造假的落款,以此吸引买家,所以,有时候看作品,不仅要看落款,具体还是要以玉本身的雕工和品质为主。
并且,别看简单的一个落款,要想设计的让人眼前一亮,又有个人特色,也是十分难得的。
光是简单的名款,一个名字,就能用楷书、行书、篆体等各种字体设计出来,并且每一种的感觉绝对不一样,其中学问大着呢!
落款的位置
至于落款的位置,其实,想落在那里都是玉雕师的自由,但是大多数落款的位置都是依照作品进行调整的。
且大多数落款的位置都在作品的底部或背面居多,主要是你要是直接把落款标记在作品的正中间,就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反而破坏作品整体的美感。
“锦”字就是苏州玉雕师李斌的作品,以下是李斌的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李斌
翠佛堂龙工作室玉雕师
苏州人士,十年外企高管磨砺,有着对和田玉不一样的见解,于是开始了和田玉设计,尤其对人物和仿古题材类有着非凡的艺术表现方式;“多元化、差异化,细腻化”是李斌设计的理念,不趋于当下的模式,喜欢把每一块和田玉至美的效果呈现出来,他新创 “本末倒置”理念,从瑕疵处设计,达到自己所要的效果后再设计其他部分。他说:一个好的工匠必然是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去创作,匠心独到,成就每一例优秀的作品,并以此传承。
2011年,陆子冈-银奖(龙凤呈祥)
2012年,陆子冈-银奖(情调山塘)
2012年,神工奖-铜奖(戈)
2013年,百花奖-铜奖(千古一帝)
2013年,神工奖-优秀奖(和气生财)
2013年,百花奖-优秀奖(气定乾坤)
2013年,子冈杯-银奖(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